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九集) 2009/9/10 台灣 檔名:12-047-00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頁倒數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毘盧遮那法如是。】
我們就看到此地。這兩首偈都是《華嚴經》上說的,第一首偈是正報現依報,後面一首是依報裡面現正報,依正互融,自在無礙。這是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不思議的境界,它給我們有很大的啟示。從《華嚴經》以及大乘經裡面,佛常常講依報、正報是一體的,這就是一念不覺而起無明。這無明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裡面有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一念不覺,我們常講的起心動念。但是要知道,這是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是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的,根本就體會不到;不但是我們體會不到,天人也不行,甚至於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體會不到。什麼人才能體會到?明心見性,他們體會到,他們看到了,這是事實真相。這一念不覺,立刻就產生轉相、境界相,阿賴耶三細相裡面的見分跟相分,三細相就是轉相跟境界相。轉相是見分,就是精神這部分,相分就是物質這部分。整個宇宙一切萬法,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植物、礦物,包括自然現象,它是見相兩分組成的,相分裡面有見分,見分裡面有相分,永遠不會分的。現代科學,這是近代才發現的,他們現在講一個動物,還沒有講到植物跟礦物,沒講到。動物的形成他說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物質,像人身體是物質,除了物質之外,還有兩樣東西決定不能缺少的,一個是能量,科學的名詞叫能量,再一個是信息,有能量、有信息。在佛法裡面把能量跟信息統統說之為心法,色法跟心法,色法就是物質,心法就是精神,精神也就是科學家講的能量跟信息。
我們從《華嚴經》這兩首偈子來看,『或身現剎土』,身是正報,剎土是依報,剎土就是宇宙、就是世界,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環境裡面,應當要知道,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有自然環境,佛法用一個名詞「剎土」。正報只說自己不說別人,我們一般人講「我」,正報是指我,我之外都是我們的依報,都是我生活的環境,父母、兄弟、妻子、兒女、親戚朋友,全是我們生活的依報。佛法裡面講依、講正,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我」,什麼時候出現?依報跟正報同時出現,換句話說,我跟宇宙、跟萬有一切萬法同時出現,什麼時候出現?就是那一念不覺的時候出現。從什麼地方出現的?從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面出現,沒有先後。在這個現象裡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所以佛給我們說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在《百法》裡面它列入不相應行法,就說明它不屬於色法,它也不屬於心法、也不屬於心所法,單獨給它列一個叫不相應行法。不相應是什麼意思?它跟心法不相應,它跟心所法也不相應,它跟色法也不相應,雖不相應,它跟它們三個統統有關係。不相應行法這個名詞要用現代話來說,叫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是抽象概念。雖然它不是事實,如果你要是執著它,它就起作用,它就產生障礙;不執著沒事,決定不起障礙。所以,障礙從哪裡生的?煩惱從哪裡生的?習氣從哪裡生的?從分別、執著生的。那想想我們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有。有,那你就避免不了,無法迴避。
事實真相,諸位想想,要不是佛與這些大菩薩們他們證得,他們真的見到,不是想像、不是猜測,真正見到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知道跟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差別太大了,不知道的人永遠在輪迴、在六道,真的沒有出期;但是知道的人,聽說了,雖不是我親證,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就有超越輪迴的希望。你聽說了,一定希望能多聽,聽得更清楚、更明白,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證得,這就對了。如果幸運的話,幸運實在講,善根深厚,深厚的善根也不是一生獲得的,沒有這個道理。深厚的善根是怎麼樣獲得?生生世世不斷的重複,長時薰修,薰修成的。所以我們學東西,要記住老祖宗的話,老祖宗不會騙人。老祖宗怎麼教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學一樣東西,老祖宗勸我們學一千遍。我們今天學一樣東西,學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已經感覺不得了,跟老祖宗的標準差得很遠,所以我們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這就是什麼?我們心浮氣躁,沒有耐心。從前學校,這是古時候的私塾,老師教學生讀書,最低限度要讀一百遍,天分好的人,聰明伶俐的小朋友,讀一百遍,根性稍微差一點,記憶力差一點,要讀兩百遍,這就是所謂「人一能知,己十知;人十能知,己百知」。我比不上別人,別人一遍就會了,我要學十遍,我才能趕上他;他十遍會,我要學一百遍,就是這個道理。看一遍,那怎麼行!
現在的電影、這些節目都是一次性的,只播放一次就完了,以後再不播放,沒有了,我覺得很好。好在哪裡?因為這些片子內容都是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一遍的染污就夠了,十遍染污可不得了!可是倫理、道德、聖賢的教育,一遍怎麼行!所以我看到好的老師的講演、教學,像蔡禮旭老師的《弟子規》,他講得很細、講得很好,四十個小時。最近我也看到山東青島他們企業家的論壇,第一屆、第二屆,唐山企業家論壇的分享,這些光碟你問我看多少遍,我告訴你至少十遍。而我勸別人,我勸他至少要看三十遍。有沒有必要?在現前的社會非常有必要。這些講演是正法,這種論壇就是佛門講的護國息災的法會,用佛法來說,他們真正在做的是仁王護國法會。你要不相信,你把《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展開來看看,你就明白了。國家有災難的時候,國王發起護國息災的運動,怎麼做法?仁王聰明,仁慈的國王他有智慧。災難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造作惡業來的,災難是業力感召來的。怎麼樣來化解災難、來挽救災難?要好好的教導人民,要教他開智慧,教他懺悔、教他斷惡、教他修善。我們念頭一改,惡的念頭沒有了,善的念頭興起來,山河大地、天地鬼神統統被我們善心所感,惡念都沒有了,惡的行為都沒有了,於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講的「仁王護國法會」是上課、是講學。
很多人把經典的意思統統都會錯了,《仁王經》上講國家有大災難的時候,國王召集佛門的長老,禮請一百個高僧大德來誦《仁王經》、來做法事,那些話裡的含義很深,你完全看字面就全看錯了意思。佛是這個意思嗎?不是這個意思!一百個法師,那個百不是數字,那個百是大圓滿,那是什麼?全國,是表這個意思。全國這些法師,就是從事於教學工作這些人,要號召他們認真教學。現在這個世間不好,不好一定是人民他看法、想法、行為出了問題,你們要好好教導他,讓他明理,讓他改邪歸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災難就消掉了。這才是仁王護國真正的意思。絕對不是我們拿著經念幾遍就能管事,沒用處,那叫迷信。佛的經典不是念的,念是學習手段之一,首先你把它念熟,你把它記住,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當中,起心動念馬上想到經上教給我的有沒有違背?有沒有做到?這才叫做依教奉行。大乘教裡面,佛常常囑咐菩薩,「受持經教,為人演說」,受是接受,接受佛陀的教誨。為人演說,演是什麼?演是表演給人看,我做到了,佛教給我們做的全做到了,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做個好樣子,依照佛的教誨,不敢違背,認真奉行,這才是佛弟子。經是佛講的,你念給他聽,他要聽嗎?哪有這個道理!我講的這些經,每次錄像做成光碟,我是絕對不看,我一遍都不看,我看別人的,別人東西我覺得很好的,我至少會看十遍。這是什麼意思,大家曉得,我都說出來了,我們要給初學的人帶頭做個好樣子。我不看十遍,我能教別人看十遍嗎?我教你看十遍,我看了十遍,我得利益,我才會介紹給你,真的好東西。那個時候我還沒學佛,剛剛接觸,朱鏡宙老居士送一本《了凡四訓》給我,我一遍看了之後非常感動,我就連續看了三十遍,用了二、三個星期的時間看三十遍。我們才有深刻的印象,才真正把裡面的道理、斷惡修善的方法記住了。起心動念跟經本對照一下、核對一下,相應的,自己知道沒做錯,相違背的立刻停止,就不要再幹,我們這樣修學才能夠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佛菩薩大慈大悲,大公中正,沒有偏私,誰能學?誰能成菩薩?誰能成佛?個個人都有資格,問題是你肯不肯幹?禪宗的祖師大德常常問「你會麼?」你要是會,你這一生當中就能證果,不只是開悟,能證果。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輕看自己,不要以為一生造的罪業。唐山論壇裡面有一位李承臻先生,你看看他懺悔的報告,你會很感動,他自己承認他造的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他能回頭。我們想想我們造的罪業沒他重,他能回得了頭來,我們怎麼不能回頭?我也看了十遍。我每次介紹給別人看,我都陪他再看一遍,幫助他增長信心。這些是菩薩示現,他是不是真菩薩我們不要去想這些,對我們深受感動的人來說,那就是菩薩。我們看了之後信心增長,自卑感消失了,相信自己有成就,他能成就,我應當可以成就。這些光碟,我離開講堂,在不講經的時候,我想這些光碟都應當放給同學們在一起看看,就像我們上課一樣。聽聽這些菩薩、這些大德們的報告,我相信對於每個初學佛的同修都有很大的利益。對於老同修,看了之後也可以認真反省,我們修學這麼多年,為什麼功夫不得力?肯定有問題。什麼問題?在這些光碟裡面都可以能找到。李總的懺悔、胡總胡小林居士的落實《弟子規》,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彭大夫,年輕的醫生,告訴我們一個人身體為什麼會出毛病,講得很透徹。說明人是可以不生病的,只要你懂得養生的道理,你能夠依教奉行,你一生可以不生病,活到一百歲,動作還跟年輕人一樣。都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人人應該要做的,你為什麼不做?
當然我們相信世間還是好人多,如果好人不能多過壞人,這個世界早就毀滅了,還是好人多。可是好人怎麼樣?沒有人跟他講,他六根所接觸到的境界全是負面的,他被迷在這裡面,不知不覺迷在裡頭,是非邪正顛倒了,好像他也變壞了。為什麼說他好人?這個人,一點他就醒了,說明這個人是好人,沒有人跟他講,沒人教他。真是好人,他聽一遍就回頭,他就覺悟、就明白了。什麼是壞人?聽十遍、聽一百遍他還不相信,他還搖頭,還不以為然,那個麻煩大了,那就難救了,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那就叫無緣。一、二遍,二、三遍他就回頭了,這就說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本善沒有失掉,他的本善上面蓋了一層薄薄的塵土,那薄薄的塵土風一吹就吹掉,他就恢復本覺本善。這種人多,不少,所以這世界有前途。我們對於整個世界不要看得太悲觀,問題在哪裡?我們知道沒有人去教。我們現在雖然用這些科學技術,我們用網際網路、用衛星電視,沒有人去宣傳,雖然用了十來年,電視也用了六、七年,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頻道,這叫無緣。我們印贈的光碟、經書分量是很大,但是再大也沒有辦法人手一冊,這個做不到,我們也沒有那麼大的財力,這一定要知道。在今天,跟我們經常保持聯繫的,是世界上各個國家地區的淨宗學會,我們只能利用這樣一個平台,我們供給這些學會,這些學會總共合起來不超過五百個單位,不多。你說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六十七億人口,我們才五百個點,太少了!希望我們這五百個點真的是菩薩道場,修學淨宗的同修要發大心,要發大菩提心,要肩負起觀世音菩薩眼到手到,看到了就要伸手去援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至少我們一個人要當十個人用,天天送這些光碟,沒有光碟,我們就印成小傳單或者小卡片,印什麼東西?印我們的網路網址、衛星電視接收的方法,到處送,讓人家曉得他自己在家裡就可以收看,很多人不知道。天天發這個心做這個事情,這就是菩薩行,這就真的救苦救難。把附近淨宗學會的地址告訴他,希望他有時間來參加活動、參加共修,要養成這個習慣。我們印這個卡片、印這些地址,費的成本很少,卡片印得很精緻,人家看得很歡喜,這很重要,不能夠草率,印得清清楚楚。附近淨宗學會的地址、傳真、電話,主要負責聯絡的人,他就好找人,他就好要東西。這也是「身現剎土」的延伸。《華嚴經》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它起作用,這個作用是三種周遍。頭一個你的意念,意念一動就周遍法界,這是屬於信息。第二個能生萬法,都不是假的,問題我們肯不肯,肯,確實能生萬法。第三個很重要,含容空有,我們的心量要拓開,決定不能只想自己,只想我的家、我這個小道場、我這個小團體,那就錯了。《華嚴經》裡面佛教導我們,起心動念要想遍法界虛空界,你看含空、容有,含空,空是虛空,心量多大?虛空包起來了,心包太虛;容有就是容量,宇宙之間萬事萬法你統統包容,你不拒絕、你不排斥,這是什麼?佛的心量。你也是佛,你本來是佛,你現在迷了,迷惑顛倒把心量變成那麼小,不喜歡的人不能容納,不喜歡的事不能容納,斤斤計較。誰吃虧?自己吃虧,別人並不吃虧,所有的障礙自己找來的,沒有人給你障礙,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這底下有一首偈,『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毛孔,我們的汗毛,正報。毛孔是什麼?一根汗毛孔,經上常常也說一毛端上,這毛孔,一毛端上是汗毛的尖端,意思都一樣,都是講小,很小。這一毛孔裡面有佛剎,佛剎是什麼?剎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個地球,不是太陽系,不是銀河系。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他說我們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很多法師,我接觸過的,都以為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是太陽系。所以我們看這些經典,聽到老和尚這個說法,感到很多矛盾。佛在經上說,一個單位世界中心是須彌山,日月、太陽都是圍繞須彌山轉的。現在我們曉得,月亮是圍繞地球的,而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這現在我們大家都很清楚,這個事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科學證明的。可是太陽系,太陽帶著這一群,帶著小行星,帶著這一群繞銀河系。黃念祖老居士說銀河系才是單位世界,銀河系的中心那就是佛講的須彌山。現在科學家講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為什麼叫黑洞?它的引力太大,連光都被它吸進去,它的質不大,它的能量太大。黑洞究竟是什麼,現在科學家還沒有能講清楚。假如說一個銀河系,佛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佛說一千個單位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叫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這叫一個剎。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多少?十億,十億個銀河系,現在科學家還沒有辦法突破這個界限,科學家對宇宙的觀察還沒能超過十億。你說這個多大!在哪裡?在毛孔裡。你能相信嗎?在正報裡面講,在微塵裡面,微塵是什麼?現在科學裡面講基本粒子,那叫微塵,肉眼看不見,高倍的顯微鏡裡面才看到。
我在這裡治牙齒,劉醫生給我看細菌,我牙齒裡挑出像針頭一樣,挑出那麼一點我們看到是黑的髒東西。他放在顯微鏡裡面放大給我看,放大在電視螢幕上,我看到了,看到真可怕,全是小蟲,都在裡頭動,爬來爬去在那裡動。我問劉醫生,你放大多少倍?三千六百倍。三千六百倍,我們就看到細菌像小蟲一樣,整個電視畫面全是,怎麼這麼多!我們肉眼看到像針頭那麼大,牙縫裡挑一點髒東西,這叫牙周病,這麼多的細菌。三千六百倍不算大,《華嚴經》上講的,你放大三萬六千倍、三十六萬倍都不止!它真在裡面,不是一個佛剎,無量剎。一個佛剎,記住,十億個銀河系,一個佛剎,無量佛剎,在哪裡?在毛孔裡,一個毛孔。再告訴你,每個毛孔都如是,我們身上多少毛孔?我們身上多少佛剎?這個東西就是現在科學裡面講的物質、能量、信息,它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生滅、沒有來去,《中觀論》裡面所講的八不,「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這是事實真相。沒有大小,就是你要有能力進入這一毛孔當中,你去看到這個佛剎,跟我們現在所見的佛剎沒有兩樣。你不會覺得我們現在大,那個怎麼會那麼小?不會,一樣大,沒有大小。大小是假的,大小是相對;換句話告訴你,所有相對都不是真的。
這個剎土裡面,『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你去見一個佛剎,我們講的是一個單位的單位世界,單位世界裡有須彌山、有大鐵圍山、有鹹水海、有四大部洲。也就是說,圍繞在須彌山轉的這些星球,我們講星系,太陽是一個星系,很大的一個集團。太陽在太空中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比太陽這個星系大的很多,比太陽系小的也很多,跟太陽差不多的也很多,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麼大的一個宇宙,從哪來的?一念來的。記住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念念成形」,形就是這物質世界,就是講剎土,念念當中有這個現象發現,「形皆有識」,形是物質,物質裡頭有能量、有信息。多大的能量?跟你說圓滿的,多少信息?信息也是圓滿的,一個不漏,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說,你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自性的性德。現在為什麼變成無知、無能,什麼都不知道?佛說,不是你的智慧、能力失去,沒有失去,只是上面有障礙,你只要把障礙除掉,你的智慧德能就現前;換句話說,你的能量跟信息全部透出來。障礙是什麼?總的來說,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你的性德。
佛陀出現在世間,我們感恩,真的是大慈大悲。我們孝順父母,更應當知道孝順佛陀,佛陀跟父母恩德來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佛陀謙虛,尊重我們的父母,他絲毫傲慢念頭都沒有。我們應當曉得,要不是佛陀教導,我們怎麼能知道這些事實真相。而且佛陀告訴我們,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單單講有情眾生,跟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密切到什麼程度?大乘戒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舉人做例子,所有的人,引申出去,畜生道,所有的畜生,所有的鬼道,所有的地獄,所有的天人,乃至諸佛如來。這是真的嗎?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什麼?這是性德裡面透出圓滿的信息,只有佛知道。我們哪一天成佛了,也就是說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我們也證得。我們證得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們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那一天,我們完全肯定佛菩薩對我們所講的一點都沒錯,全都是事實。沒有證得的時候懷疑,證得的時候就不懷疑了。在《華嚴經》,初證得稱之為初住菩薩,他就證實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話句句真實,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我們學《華嚴》這麼多年,我們肯定一樁事情,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這一體多親切,共同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的,樹木花草也是,山河大地也是,自然現象也是,一體所現,哪有差別?現在虛空法界裡面,我們覺得沒有問題;如果無量無邊無盡的虛空法界在一毛孔,我們就在懷疑了,它怎麼裝進去的?『悉現其中無迫隘』,一絲毫擁擠的現象沒有,非常舒暢。身現剎土。
再看剎土現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塵是物質,佛經說物質裡最小的就叫做塵,這個塵我們肉眼看不見,現在科學稱之為基本粒子,夸克。它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佛法稱之為鄰虛塵,虛是虛空,它跟虛空做鄰居,就是不能再分,再分就是虛空。佛在經上有個分析的方法,從哪一類塵分起?從牛毛塵。牛毛很粗,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塵,眼睛好的還能看見,我們知道它有吸引力,它不會掉。這一粒塵把它分成七分,牛毛塵的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牛毛塵七分之一的那個塵,在羊毛尖端上不會掉。我們一個人在地球上,也是一微塵,地球怎麼轉我們都不會掉,什麼原因?吸引力,吸力。微塵也是如此,微塵比它更小,小到七分之一它就不會掉,被它吸住了。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水塵。現在科學家知道水的密度不大,當中有空隙,這一粒塵在水空隙裡可以穿過,沒有障礙,水有空隙。水塵的七分之一叫金塵,金是金屬,金屬的密度就大了,但是還是有空隙,這在顯微鏡裡面都看到,看到它有空隙,它還是可以能夠鑽到空隙裡,沒有障礙,像細菌一樣。我們都看不見,它在裡面活動沒障礙。金塵,就是金屬,金塵還能分,分成七分之一才叫微塵。微塵能不能分?還能分,微塵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還可以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這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這個地方這個塵字,「華藏世界所有塵」,這個塵是極微之微,鄰虛塵,這麼小的一粒塵,比細菌還小。
『一一塵中佛皆入』,塵是依報,佛是正報,佛有能力入極微之微,極微之微裡頭有世界。有什麼世界?有華藏世界。怎麼知道華藏世界?下面有毘盧遮那佛,所以知道那個世界是華藏世界,不是一個大千世界。前面講無量剎,無量剎就是華藏世界,如果單單講一個剎,那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三千大千世界。你看看,我們正報毛孔裡頭有佛剎,無量無邊的佛剎,一毛孔,這是對的、正確的,為什麼?再小再小,裡面所含的信息都是圓滿的,而不是局部的,這就對了。能量亦復如是,再小的一微塵、一毛孔,能量是圓滿的。物質現象大小沒有關係,大也好,小也好,它都有圓滿的能量、圓滿的信息,真不可思議。
我們在《華嚴經》裡讀到,微塵裡面世界誰能入?此地講「佛皆入」,這個佛我們知道是廣義的,因為在經上講普賢菩薩能入。誰是普賢菩薩?每位菩薩都是普賢菩薩,《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說哪個不是普賢菩薩?為什麼?統統是修普賢行。要知道菩薩沒有名號,佛也沒有名號,我們人有沒有名號?人也沒有名號,名號是你假安的,你不是生下來就是這個名號,沒有。所以名是假名,這個一定要知道。諸佛菩薩名號也是假名,但是它裡頭的意義跟我們世間人的名號意義不相同。凡是佛的名號是代表性德,自性裡頭無量無邊的德能。佛的名號多,也是無量無邊,顯示什麼?萬德萬能。菩薩的名號是代表修德,因為菩薩還沒證果,所以他的名號是修德,從這裡建立的。我們曉得每個人、每個眾生都具足圓滿的性德、圓滿的修德,所以《華嚴經》上所稱的一切諸佛菩薩的名號,統統是自己的性德跟修德,這個要知道,不在外面,都在一心,都在一身。必須到佛的境界你才能入,佛境界是法身菩薩,中國禪宗裡面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要你見性你就能入;換句話說,這叫真正得大自在。你入到一微塵,入這一個微塵裡面進去,其他微塵裡頭有沒有?有,一入一切入,這不可思議。妄盡還源,不可思議!妄沒有盡,還不了源,大範圍講,你出不了十法界這個夢境。十法界也是一場夢,這個夢的境界你醒不過來,可是夢中還有夢,那是六道,六道是夢,夢中夢。夢中夢裡頭還有夢,那是什麼?人道。人道這個夢醒過來,你見到六道;六道的夢醒過來,你見到十法界;十法界的夢醒過來,你才算是真正清醒,沒有迷惑,真醒了,在一真法界裡,為什麼?不再作夢,真的醒過來。沒有出十法界,你還會作夢,你不要以為現在已經到了最高,第一個夢境,你還會迷惑,你還會做第二個夢,夢中夢,夢中之夢。這個事實真相,諸位想想,要不是佛菩薩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透徹,我們怎麼會想到?怎麼可能了解這些事實真相?真正不可能。
不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向上提升總免不了還要退轉。所以佛跟我們講三種不退,第一種叫位不退,第二種叫行不退,第三種叫念不退,三種不退。六道眾生這三種不退都沒有,無論你怎麼修,都會退轉。怎麼樣才不退轉?你必須知道退轉是什麼因,退轉是煩惱、習氣,你能把煩惱斷了、把習氣斷了就不會退轉。所以佛告訴我們,初學,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菩薩初信位的菩薩,我們前面學過,《華嚴經》十信菩薩的初信,他證得第一個不退,就是位不退。不要小看他,大小乘裡面地位都是最低的,我們稱他作小聖,為什麼?他決定不會退轉做凡夫,這很了不起。他有沒有出六道輪迴?沒出,他在六道裡面修行,地位總是往上爬,他不會退轉,不會退到凡夫位。他條件是什麼?第一個,身見破除了,他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我們凡夫,六道裡頭沒有一個不是把身認定是我,這是頭一個錯誤,這是根本的錯誤,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是我所,不是我,好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這個大家容易懂。現在告訴你,身也不是我,為什麼?身如果是我,死了以後再投胎的時候,要跟我這個身完全一樣才行,那就是我,我是永恆不變。縱然得人身,相貌又不一樣,如果投畜生道,你就變成畜生身,你投胎到餓鬼道,你就變成餓鬼身。不一樣!它常常在變,這不是我。像我們穿的衣服一樣,每天穿的都不一樣,這個要懂。什麼是我?世間人執著靈魂是我,這比我們一般人高明很多。肉身不是我,肉身有生死,靈魂沒有生死,靈魂在六道裡頭,身體死了,靈魂還是活著的,它還照樣在活動。
所以要記住,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家親眷屬一個都帶不走,你死的時候一個都帶不走。什麼東西能帶走?你這一生所造的業能帶走,你所修行的功德能帶走,你的智慧德能能帶走。你要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人生的目標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帶不去的我要它幹什麼?有很好,沒有也很好,心就不放在這上面了。帶得去的那要留意,惡念、惡行、惡業能帶得去,但是這個不好,帶這個東西去,來生的果報在三惡道。我們不能帶這個,我們帶什麼?我們帶善心、善念、善行、善業,帶這個好,帶這個來生我們在三善道,不會墮三惡道。初果覺悟了,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悟性比小乘初果高明,他明瞭,所以他慢慢的在那裡學習,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把這個當作他這一生第一個目標,他要完成這個學業,提升自己,不一樣。六道眾生為什麼出不了六道,就是因為執著身是我,虧吃大了。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裡頭升沉,捨身受身,受一個身他又執著那個身是我,這麻煩很大。
所以佛法,破我執擺在第一位,我執破了,其他都容易辦。五種見惑,身見是頭一個,只要身見破了,邊見就容易辦。邊見是二邊,我們講對立,自自然然不再跟一切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也不跟一切萬物對立,圓融無礙。比不上佛菩薩,比一般人強多了,學圓融。學圓融,首先要學什麼?學謙虛,謙虛是圓融的根,真正做到謙虛,然後才會包容,包容一切人,包容一切萬物。知道什麼?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為什麼要圓融?因為整個宇宙是一體。圓融就跟一體相應,這是性德,你跟性德相應。如果有分別有執著,與性德相違背,與性德相違背感來的是苦難,與性德相應感來是真正的幸福,是智慧、是自在,這個要懂。禍是自己感召的,福是自己求得的,與什麼人都沒關係。所以人決定不能夠怨天尤人,怨天尤人你就犯了大錯。誰得罪你?沒人。這個道理很深,修行要從這個地方下手。為什麼要這樣做?把事實真相在大乘經裡慢慢搞清楚,我們覺悟、明白了。遵循倫理道德,接受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接受這個教訓,這是對的。這是隨順性德,隨順自然的法則,性德就叫自然法則,中國人稱為道德。
「一一塵中佛皆入」,他入幹什麼?『普為眾生起神變』。諸佛如來,《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一定要入境界,不入境界怎麼應法?這些道理我們一定要貫通全經,前面說過,入無所入,哪裡真的有出入?真有出入那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沒有出入。沒有出入,為什麼說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就是入;感要沒有,佛菩薩就離開,不現,那就叫出。不是真的有個門可以叫你進出,沒有,一體。這個事情我們現在看電視的畫面,屏幕,電視裡看到一個教室,看到你從門進來,一會兒你從門出去,我要問你,就在電視畫面上,有沒有出入?出是在屏幕上,入也在屏幕上,沒有出入!我們這個宇宙就是個大屏幕,這個屏幕是立體的,隨你怎麼進入,那是你的感觸。你要是真明瞭事實真相,哪來的出入!出入是怎麼來的?是你分別執著裡頭有這種感覺,是有出入。由此可知,出入是個妄念,是個妄想,實際上沒有。實際上佛法所講的是不二法門,出入不二、先後不二、大小不二、真妄不二、眾生跟佛不二,不二就是圓融無礙,二就有障礙,二就有對立。讓我們在這裡面體會到的是,我們在宇宙當中,跟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事是一體,這是你真的覺悟了。
諸佛如來「普為眾生起神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又何嘗不是為眾生起神變?我們幹壞事,受惡報,讓人家看到,壞事做不得,做了要受惡報。你不是在這裡起神變嗎?你在這裡幹好事,你看到人家得好報、得福報,別人看了之後,好事是應當要做。你說做好事、做壞事,這人是眾生還是佛菩薩?他好像是真的,做得那麼逼真,不真那就做得不像。你說這些人是佛還是真的造業的眾生?如果我看到這一幕,我覺悟了,他就是佛菩薩示現;我看到這一幕,麻木不仁,他真的在造業。你說有沒有佛菩薩?什麼叫佛菩薩?能引起我們的覺性就是佛菩薩,人也是、物也是、山河大地也是,你看到這個現象豁然覺悟。佛菩薩是什麼?佛菩薩就是覺。覺在哪裡?覺不在外面,覺在自己,外面種種現象啟發我們、誘導我們,這是佛法裡面所講的真實智慧,善巧方便。
一個現象,一生當中看了很多次,過去看的時候都沒有覺悟,這一次突然覺悟,這怎麼回事情?過去次次看是薰習,薰習的次數多了,不定在什麼時候再一次就覺悟。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深深體會到薰習重要。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教人「教之道,貴以專」,學習也是貴以專,佛法講得更明白,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為什麼?長時薰修幫助你定下來。一樣東西,看的遍數愈多你愈有耐心,耐心是定力的前方便,長久的耐心自然就得定,定就能開悟,所以定生慧,這麼一個道理。我們看一樣東西,反覆的看,這就是訓練耐心,一遍看不懂沒有關係,不要去想,想是什麼?妄想,妄想決定不能開智慧。現在人產生個毛病,喜歡去研究,怎麼研也研不出來,怎麼究也究不出來,這什麼原因?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原因在此地。一樣東西、一本書、一個光碟,你果然天天看,看十遍,一天看十遍,十天看百遍,百天看千遍,千天看萬遍,你開不開悟?準開悟。一萬遍三年多,哪有不開悟的道理!然後你就相信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錯。為什麼其義自見?因為你自性裡有圓滿的信息,現在在這個經文裡告訴我們,我們每個毛孔、每個細胞都有圓滿的信息,他怎麼會不開悟?我們這信息為什麼透不出來?是因為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我們每個細胞信息都透不出來,能量起作用非常有限。如果真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的信息是圓滿的,能量是圓滿的。你想這不是科學嗎?高等科學,科學裡面求這個沒求到,佛法裡現成的。
可貴的是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你好好去學習。學習不是學別的,就是學放下,壞脾氣放下、壞習慣放下,與自性相違背的統統放下。尤其頭一個,孝順父母,把以前不孝放下。孝順父母不容易,孝順父母做圓滿你就成佛了,只有諸佛如來的孝是圓滿的。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教學沒有別的,也就是教個孝道,沒有佛講得那麼圓滿、那麼究竟。父母對兒女唯一的希望是希望他出人頭地,所以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龍鳳代表最高的階層。最高的階層是什麼?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把全宇宙,在佛法裡講遍法界虛空界,這裡頭一切性相、理事、因果統統明瞭。我相信,不管他學不學佛,一切父母對兒女,他要曉得有這麼回事情,他希不希望他的兒女能夠證得、能夠契入這個境界?我們就明白了,才曉得什麼是大孝,什麼是究竟圓滿的孝。諺語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不止九祖,一子成佛,普度眾生,像此地講的普為眾生起神變,這是天下每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毘盧遮那法如是』,這裡說出「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可以翻的,不是不能翻,可以翻的。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對它尊重。它的意思是遍一切處。所以毘盧遮那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大的宇宙之間他遍一切處,小的毛孔裡面的佛剎他也遍一切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
清涼大師華嚴經玄談。
【如是依正混融。】
依報,剎中現佛,正報,身現剎土,混合在一起,圓融無礙。
【無有分齊。】
『分』是分別,『齊』是等齊,兩個不同的在一起才有分齊,如果是一體就沒有。我們今天不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你怎麼能分?佛為我們講經說法也講分齊,為什麼?這是隨順人情,不這樣講你不懂。譬如小乘須陀洹,大乘《華嚴經》裡面初信位的菩薩,這是兩分,他們斷證的功夫平等、等齊,為什麼?都是破身見,都是破邊見,他們的修行功夫是平等的,齊就是整齊,它平等的。佛也有這個說法,隨順我們凡夫說的。小乘四果阿羅漢跟大乘七信菩薩等齊、平等,七信位的菩薩。我們從四果四向把它一對照就很清楚,初果跟初信等齊,初果再提升叫二果向,二果向跟二信位的菩薩等齊,證到二果就跟三信位的菩薩等齊,二果再往上升是三果向。你一樣一樣的合,合到七信菩薩跟阿羅漢等齊,阿羅漢上面是緣覺,緣覺跟八信位等齊;緣覺再上面是菩薩,十法界的菩薩,十法界的菩薩跟九信位等齊;再往上去,十法界的佛,這最高的,跟十信位等齊。初住超過十信,超過十信就超越十法界,你這麼一看就清清楚楚。沒悟的時候有這個階級,悟了之後才曉得完全是一體。佛這些等級都是方便說,給我們初學的人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沒有階級,所以「無有分齊」。
【謂前兩觀各述一邊。】
前面第一觀叫真空觀,第二觀叫妙有觀,這第三觀叫圓融觀。
【今此雙融會通心境。】
圓融觀。
【故曰心境祕密圓融觀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