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三十七集)  2009/5/22  台灣高雄  檔名:12-047-003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前面學習到第二大段,「依體起二用」。在這一段裡面,我們知道宇宙跟生命的起源,宇宙是我們的大環境,內,從我們貼身,這個地方講生命是講自己,自己從哪裡來的?宇宙是怎麼形成的?這樁事情,自古至今這是大問題,都沒有辦法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古今中外的學者專家不斷的在探索。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古印度的宗教家、哲學家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這可以說是在這個地球上,其他國家族群都沒有達到這麼高的程度,他們用什麼方法達到?可以說是用甚深禪定的功夫,因為禪定可以突破空間維次,但是他禪定的功力沒有達到真正的淨土,把達到一半就以為是圓滿,沒有辦法再向上提升。發現什麼一個問題?發現無色界的四空天,這不是想像,這不是用數學推理,是在定中見到的。定中所見到的境界,在大乘佛法叫現量境界,跟我們現在肉眼看到是一樣的,那麼樣的真實,不是推測也不是聽信別人傳說,而是自己親證。

  我們曉得,印度人修禪定的風氣很盛,不但這些宗教家們修禪定,這是古老的婆羅門,他們修成四禪八定,誤會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宇宙的起源。我們想像在中國,我們中國老祖宗沒有禪定的名詞,沒有什麼叫四禪八定,好像也達到這個境界。在中國古籍裡面所傳的,宇宙的開端稱為混沌,「混沌初開,乾坤始奠」,《幼學瓊林》一開端就用這幾句話。這幾句話形容的,很像印度人講的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狀況,很像那個狀況,誤以為那就是宇宙的起源。這叫感!感應,眾生跟佛菩薩感應道交,這就是感,佛就來應。這個感是自己修行的功夫達到這個境界,看到這個境界誤以為是宇宙起源,這個念頭感動佛。佛要出現到這個世間來,這些叫根熟眾生,他們有這個程度,要告訴他們這是錯誤,你的定功不夠,必須再向上提升。他才到第八,定功層次到第八個層次,叫世間禪定,沒有出六道輪迴;這定功再提升就第九定,九次第定這出了三界。有沒有找到宇宙的起源?沒有,還差得遠!第九定超越六道輪迴,得到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是在什麼時候?也在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菩薩跟佛是正等正覺,阿羅漢跟辟支佛是正覺。必須要明心見性超越十法界,諸佛菩薩,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實報土現前,才是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佛,成佛了。

  中國禪宗裡面說得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見性成佛是超越十法界,這個時候才見到宇宙的源頭,雖見到,給諸位說,模模糊糊不清楚。他怎麼見到的?他已經把起心動念放下了,你看這個定功深!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分別執著當然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有,這是六道凡夫,六道縱然到四禪八定,修到第八定,他沒放下,只是控制住,沒放下,暫時控制住。控制什麼?控制住執著,起心動念、分別還是很嚴重,所以他見不到,沒法子見性。見性必須要把起心動念放下,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才叫大定,這才叫自性本定。你看六祖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他對於忍和尚的報告,他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個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沒動過,這真見性了。這樁事情,我們在學習課堂裡面講得很多,見了性,我們現在不談實報土的生活,實報土那個生活距離我們太遠,那是極樂世界、那是華藏世界,是諸佛的報土。我們現在要論我們現前,我們現前在六道,六道裡面的人道。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是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不是幫助實報土,出現在我們人間,就是幫助我們人間解決問題。我們人間也能明白這個道理,怎麼明白的?諸佛菩薩說給我們聽的。我們從他口中得到這些信息,得到之後我們相信,一點都不疑惑,這種信叫信聖言量。佛菩薩是聖人,絕不欺騙我們,沒有欺騙我們的道理,所以他說的話是真話,我們相信,憑這個相信的,聖言量。

  我們現在學了這麼多年,對這個事情聽得相當的多,大乘教裡面講的,我們也能夠肯定,對佛菩薩的話不懷疑,是真的。佛不是一個普通人,並不是叫我們信了就好了、信了就算了,不行,信了怎麼樣?你要去求證,你沒有把它證實不叫真信。我們聽佛講的,叫什麼信?叫正信。正信不是真信,真信是要我自己親自看到,那就是真信;這不是我親自看到,我沒看到,我相信佛的話,佛不騙我,這正信。有理論做依據,所以它不是迷信;迷信是連道理都不懂,說了你就相信,那叫迷信。佛把這些理論給我們講清楚,有理論做依據,這不是假的。有理必有事,有事必有理,我們從這個地方生信,這是正信。可是佛要我們親證,怎麼親證?那得修行!怎麼修法?要像他一樣把執著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執著裡頭最明顯的,人人都有的,連小孩一出生你去細心觀察他有,他不是沒有,什麼現象?控制的現象、佔有的現象。嬰孩三、四個月他不會說話,他不懂事,還不會走路在地上爬,如果兩個小孩差不多大的在一起,你放一塊糖,兩個人就要搶、就要爭,拿到的歡喜,拿不到的他就哭。你在這邊觀察他什麼?觀察他控制,他有控制的念頭,他有佔有的念頭,執著!很多人問我,什麼叫執著?你從這裡就看到執著。給諸位說,執著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做出樣子給我們看,自從示現見性,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三十歲,見性之後他真的一切徹底放下,從事於教學教了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所以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遇到人都講,為什麼?遇到人都有緣,你沒有緣你遇不到他,遇到他就是有緣。一個人也對你講,兩個人也講,三個人也講,幾百人、幾千人也講,沒有一天休息!佛一張口說話,你把它記下來就是經典,這個一點不假。講什麼?教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們這個社會太苦,生活太苦,要知道苦跟樂是果,佛先從果上說,為什麼?你印象深刻,你很容易感動,講你眼前的苦報。苦從哪來的?苦有因,所以先說果再說因。因是什麼?因是覺迷,覺是樂的因,迷是苦的因。你如果想離苦得樂,那你就應該把迷捨掉,你去取覺,覺而不迷就離苦得樂,這是真正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中國古人曉得的,所以我覺得中國古聖先賢真的是佛菩薩再來,他不是普通人。那個時候佛教沒傳到中國,可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教誨的那套理念、那套方法跟佛法沒兩樣。中國老祖宗教導大家,「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學是什麼意思?學就是覺的意思。我們老祖宗著重破迷開悟,跟佛講的沒兩樣,教學為先就是破迷開悟,你才真正離苦得樂。

  所以顏回貧窮,簞食瓢飲,你看他窮到什麼程度?他住在陋巷。諸位要是有機會到大陸去觀光旅遊,你到曲阜去看看,看看孔子的老家、看看顏回的老家,真窮!吃飯的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成一個簍,用那個來盛飯,叫簞食;喝水,杯子都沒有,葫蘆瓢。簞食瓢飲形容他的物質生活很艱難、很辛苦,可是顏回怎麼樣?顏回天天快樂無比,無論在什麼地方滿面笑容,他一點苦的感受都沒有。這是什麼?精神生活豐富!所以樂不在名聞利養裡頭,不在大富大貴裡頭,大富大貴不見得有樂趣。在什麼?覺悟,他覺悟了,所以他快樂。覺悟什麼?覺悟對人生宇宙真的明白,我為什麼過這個生活,他為什麼過富貴生活,也明白了,那是因果關係。所以夫子講「五十而知天命」,明白了,明白什麼?業因果報。他有錢,過去世他財布施得多,他修的財布施,這一生他得富貴;我過去沒修,沒修那怎麼會得到?不可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看到人家富貴不羨慕,他樂在其中。其實物質生活是很簡單的,愈簡單愈快樂。釋迦牟尼佛比顏回還要苦,顏回還有簞食瓢飲,釋迦牟尼佛沒有,釋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去托缽,比顏回的貧窮程度還要低一級,要飯!佛做給我們看的,這就是樂不在物質生活,物質生活裡面沒有樂趣,在覺悟。你看佛一天到晚多歡喜、多快樂、多自在,給我們大眾示現做出榜樣。

  在那個時候聰明智慧的人多,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生活、行誼,從這上覺悟的人很多。我們現在看到不覺悟,為什麼?我們不會看,我們眼睛都看到錢上,都看到那富貴人自在快樂,貧窮人生活得很艱苦,不知道苦樂與這個不相干,這不是真正的因素。世尊生活在那個時代,用那個方式幫助很多人覺悟。世尊要是生活在今天,我相信他不能夠出去托缽,他出去托缽不可能有人覺悟,人家一看到學佛要出去討飯,算了,不要學,肯定是這樣的!所以佛教化眾生應機施教,你是什麼樣的程度,得用什麼樣的方式,佛沒有定法教人,佛教學活活潑潑。必須要用什麼方式覺悟你,他就用什麼方式,這些方法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所以經教裡常講「無有定法可說」,不是一定的,一定的是死的方法,佛的方法是活潑的。我們今天,現在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今天遇到大乘佛法,我們知道宇宙的起源,知道我從哪裡來的。過去宗門的話頭,「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現在在《華嚴經》裡面明白了,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的也清楚了。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你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他用一句話「人生酬業」,四個字就講清楚、就講完了。你來幹什麼的?你來是受業報的。你過去生中造善業,你來享福的;你過去生中造惡業,你來受苦的,就這麼回事情!享福、受苦是你過去生中造的因,這一生果報現前,就這麼回事。這句話把六道裡面業因果報全說出來,這不是佛法,這是什麼?這是自然現象。

  佛到這個世間來幫助我們這些眾生,幫助什麼?幫助你覺悟,覺悟就好了、就超越了,幫助你回歸自性。我們學的課本題目叫《妄盡還源觀》,幫助我們還源。妄是什麼?總的來說,妄想是妄,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妄,要把這個東西放下、捨掉,捨得乾乾淨淨你就還源了。有一種人很厲害,他聽到佛的教誨,他馬上把它捨掉、立刻捨掉,捨掉就成佛。像釋迦牟尼佛他給我們做的樣子,他十九歲出去參學,到三十歲,學了十二年,把印度宗教界、學術界的東西統統都學完,學了之後怎麼?再統統把所學的東西放下,這一放下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三十歲。見性就是還源、回歸自性,徹底覺悟了,這才開始教學。自己沒覺悟,怎麼能教學?怎麼能幫助別人覺悟?教了四十九年,一天也沒有中斷過。他多麼積極,不消極!

  他什麼身分?用現在的話,他是職業教師。一生幹這個行業,幹得非常認真,而且是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有教無類,不管你是哪一國人,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你只要到他這裡來,統統教,完全是一視同仁,平等的教學,那就是現在所講的多元文化。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我們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我們的老師是什麼身分,我們對佛稱老師。所以他不是神,他不是主,他不是什麼仙人,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稱他作本師,本師是根本的老師,第一個老師。你看我們自稱弟子,我們跟佛什麼關係?師生關係,得搞清楚。我們跟菩薩什麼關係?菩薩是佛的學生,早年的學生,我們是現在的學生,所以菩薩是我們的學長,我們是一個老師。可是菩薩的成就很殊勝,我們也可以跟他學習,他也會很慈悲的來教導我們,老同學!也要幫助老師教初學的學生,這就屬於倫理,倫理是講關係。所以總得要把關係搞清楚、搞明白。

  宇宙跟我從哪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就是這段講依體起二用,體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體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宇宙從哪來的?是從這個體變現出來。佛法講的正報、依報,這講得好,正報是只講自己不講別人。別人是我們依報,就是我們依靠這個環境生活的,這個環境裡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有大自然的環境。大自然環境裡面,包括有不同維次空間的環境,天地鬼神,全都是這一個體變現出來,就是同一個體,是這個體所產生的現象,現象千差萬別,體是一個。如果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同一個體,我們自性裡面第一個德,這個德現在外國人講愛,講得通,在佛法裡面講「慈悲」,在我們古聖先賢裡面講「親愛」。我們中國傳統教學裡面講「父子有親」,父子那種親愛,這是自性裡頭第一德!所以中國的教育,教育的理念、目的、方向,都從父子有親這個「親」字上得來。為什麼要教?希望這種親愛一生都不會變質,這是中國教育的目的。

  第二個目的是希望把這種親愛發揚光大,發揚到像《弟子規》裡面所講的「凡是人,皆須愛」,為什麼凡是人皆須愛?同一個體。佛就說得更大,不但凡是人皆須愛,遍法界虛空界人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自然現象,沒有一樣不愛,所以他這個愛就發得更大,比《弟子規》就大多了。《弟子規》上「凡是人,皆須愛」,樹木花草沒有包進去,山河大地沒有包進去,大自然現象沒包進去,佛法全包進去!你真正有愛心,你就不會傷害它。怎麼能害人?怎麼能夠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就是對於地球不愛,對花草樹木不愛,對山河大地不愛,這問題就出來了。今天許多災難現前,這什麼原因?我們再想想,佛在經典給我們介紹的,我們現在人類居的地球,跟西方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不能比!人家那個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我們這個世間災難為什麼這麼多,實際上來講,人事環境從理上講、從性上講,平等的。極樂世界跟我們世界沒有兩樣,我們這個世界跟華藏世界也沒有兩樣,為什麼事上差別這麼大?佛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居民,「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他們的居民心好,不僅講善心,上善是最善的心。善心表現出來就是善行、善言、善事,沒有一樣不善,所以感得山河大地那麼美好,眾寶莊嚴。

  我們今天這個地球上居民,諸位想想,心不善、言不善、行不善,做出的事也不善,所以外面這些境界也變成不善。貪心重,發水災,貪跟水有關係;瞋恚心重,火山爆發,瞋恚跟火有關係;愚痴重,風災出現,颱風、颶風、龍捲風出來了;心不平、心有怨恨,地震發生。極樂世界沒聽說有這些事情,為什麼?那個地方人沒有這些心念,沒有貪瞋痴、沒有不平,那個地方永遠不會有自然災害。所以學了這篇之後重要的,在我們現前要怎麼個用法,尤其是在現前災難很多。我平常不看報紙,報章雜誌、電視廣播,我應該有四十五年沒有接近過。所以我的世界是清淨,我的世界是太平,你問我,沒事,今天很平安,沒聽說有事情。可是我們有些同學他們在媒體,網路下載一些重要的消息給我看,我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麻煩事情發生。你看這個報告,我這當中用紅線劃起來,《歐聯時報》,「心理危機比經濟危機更可怕」,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我蒐集的這些這裡還有一個說專家,「地球氣候變化,百年內趨極端,三成物種要滅絕」。這裡頭有動物、有植物。還有值得我們憂慮的一樁事情,權威報告說,今年全球長期飢餓的人數超過十億。地球上的居民是六十億,十億就是六分之一,六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沒飯吃。糧食危機、水資源的危機,這是現在大家都非常憂慮的事情。

  還有一個可怕的事情,大概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新流感,這些報告是真的不是假的,有沒有方法救?有方法。但是一般人不相信,一般人相信科學,科學對這些災難一籌莫展。現在最嚴重的就是地球的溫度不斷上升,這個事情非常可怕。溫度上升,整個地球氣候產生變化,譬如今年是個暖冬,東北同修告訴我,他們種植的小麥需要在寒冷的氣候才能生長,氣候一暖,小麥的收成減一半。他們告訴我,可能會減到六成,也等於說是一畝地,在往年氣候正常,它能夠生長譬如是一百公噸的小麥,今年只能收到四十公噸,你說差多少?這麼一來糧食大幅度的減產,我們這個社會就要鬧飢荒。溫度提升,會造成水資源的大問題,南北極的冰融化,海水上升,沿海的城市都會被海水淹沒。現在大家知道,北極熊必須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下,牠才能生存;海水一暖了之後,冰一融化,牠就無法生存。所以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北極熊可能要絕種,企鵝也不能生存,大災難!金融危機後面有糧食危機、有水資源的危機、有能源危機,這事真麻煩。

  現在還有一個,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新流感,上半年快過去了,現在五月,這個疾病傳播很溫和,我們沒有感到大的威脅。可是世界衛生組織提醒我們,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在明年會很凶猛,估計感染,三個人當中會有一個感染到,講全世界!全世界六十億人,三分之一是二十億,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這個病毒很凶猛,現在衛生組織在密切觀察,怕它什麼?怕它跟其他的病毒會合的時候會變種,變種就更可怕,沒有疫苗來對治,要我們小心提防,這也說幾句話而已。怎麼提防法?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清淨心重要。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在幾十年當中我們也常常提醒大家,清淨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免疫真正的原因,你心清淨,你身體自然有免疫的抗體,這清淨心。慈悲心能解毒,即使你被傳染也沒有什麼關係,你的心地清淨慈悲,傳染二、三天就沒事,自然就化解。這個相信的人才行,他不相信就沒法子。所以我們看到這麼多災難,我們學的這些佛法要是能夠應用在生活上,能幫助我們化解這些災難,這真的,這不是假的。

  這個地方有一則報導,首屆中國健康文化論壇圓滿結束,反應熱烈。這是四月十七日在四川重慶,是以「中華文化與身心健康」為主題,開這個論壇。這裡面講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在社會許許多多這些災難有幫助。有些災難,像前幾年這些信息傳來,我們發起護國息災法會提倡中峰三時繫念,到處做,我在中國大陸也發起。原本我們只想做四十九天,七七四十九天,有人告訴我,他說「法師,四十九天不濟事!」我說為什麼?「災難太嚴重、時間太長。」我說時間多長?「至少三年。」這問題嚴重,那怎麼辦?「希望法師,你提倡做一百個七。」我們本來做七個七,要做一百個七,一百個七就七百天,我就跟寺廟的方丈和尚商量好不好?這從來沒有過的,自古以來法會沒有做七百天的。四十九天,頂多一百天不得了,這做七百天,寺廟裡面這些出家眾都響應,我說那好,好事情這不是壞事情,就發起七百天。現在悟道法師在主法,做了將近一半,七百天要做兩年。

  也有許多地方響應,連外國都有,但是要曉得,這是治標不是治本。治標是什麼?可以把這個災難緩和一下、減輕一點,或者是退後一點,問題沒解決。怎麼樣才能夠治本?治本就是人心向善、斷惡修善,那才叫治本,這些災難真的就化解、就沒有了。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別人不信,我們不要去過問這些,首先度自己。我們自己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從自己做起,我們自己的災難化解,我自己災難化解,我就會幫助別人、就影響別人。修行、行善一定要從自己做起,要從我家做起,我做好了,我影響一家人,一家人還影響不到,我做得不好。我們老祖宗教給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沒做得好,我不能影響我一家人,我要繼續認真努力。在中國用自己影響一家,最好的榜樣、最成功的樣子,是古時候的舜王,大舜。大舜母親死了,父親娶了個繼母,也生了個弟弟,這個繼母就很討厭他,時時刻刻想把他害死。他並沒有想到,他的繼母是這樣的心狠手辣,他只想到自己做兒女沒有做得好,他只想這個。所以三年把他的繼母感動,他父親也感動,家和萬事興,一家和睦就感動鄰里鄉黨。那個時候的國君堯王,傳到堯王耳朵裡面去,有這麼一個好人,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堯王有九個兒子,讓他的兒子跟舜做朋友,觀察他在外面的行持。堯王有兩個女兒嫁給他,看他在內裡面是不是有真誠的這種心行?以後堯王的兒女向他報告,這真是個好人,表裡一如,言行一致,這個太難得了。所以堯王就請他出來幫助他治理國家,到最後把王位讓給他。這就是說明什麼?一切都要從我自己做起,你才能做得成功。

  我相信網路上的信息很多,你們諸位常常接觸,看到的比我多,了解比我深刻。現在這問題怎麼化解?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我們如何在現前這個階段,人間,讓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都能夠與性德相應,這才是真正的佛教。我們學會了,肯定時時刻刻提升自己的境界,那就樂在其中,那真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快樂!顏回之樂,知道的人不多;釋迦牟尼佛的快樂,知道的人就更少。世尊一生教化眾生樂此不疲,不疲不厭,無論什麼時候你去找他,他沒有不接見,決定沒有故意迴避,這是什麼?這真是愛人心切。你來找我,我哪有不幫助的道理!佛只有一個心願,就像父母對兒女一樣,望子成龍,佛希望一切眾生都早早成佛,都回歸自性。住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給社會大眾做出最好的榜樣,戒律就是最好的榜樣。這些年來我們提倡《弟子規》,就是最好的榜樣。可是我們知道,眾生煩惱習氣深重,學好還算不難,把那個好保持那可就不容易!遇到外面境界,順境、善緣好,你起不起貪心?你會不會起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那一起完了,你又回到六道去了。如果是逆境、惡緣,你會不會瞋恚?你會不會怨恨?甚至於還報復,那就演變成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難!要能夠一生保持著,這非常不容易,那靠什麼?靠教學。而教學裡面最重要的是因果教育,這是對於大多數人,這個社會上大多數是平凡人,極少數是傑出的人,所謂上上根人那是少數,中下根人是最多。對於中下根性的人,要用什麼樣的教育才能產生真正的效果?能產生真正的效果,那就是真實的教育、最好的教育。

  這樁事情,印光大師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這是在中國近代佛門裡面第一位大德。以前李老師告訴我,近百年當中這些祖師大德們,哪一個人沒有受到別人批評?真的都有!有尊重你的、讚歎你的,也有毀謗你的、批評你的。唯獨印光大師這麼一個人,你只聽到對他有讚歎,沒有聽到毀謗的,沒有聽到批評,這真正德行。老人一生謙卑、一生苦行,沒人知道,在普陀山是藏經樓的管理員,所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經,看守藏經樓。反正去看《藏經》的人也不多,他自己反而有機會去讀經。七十歲才被人發現,有幾個居士確實有德行也有學問,他們到四大名山去朝山,偶然之間在藏經樓上遇到印光法師,向他請教佛法,談吐不凡,起了恭敬心皈依他,向他請教,印光法師用書信來解答。他看到好,就把這些書信在報紙、在雜誌裡面發表,這樣很多人知道他,到普陀山去向他請教。七十歲才出名,八十歲圓寂,他老人家弘法利生只有十年,真正是古人所講的「厚積薄發」,這個力量太大,他積得太厚!你看默默無聞七十年,最後被人發現,所以大家跟他學習的人就愈來愈多,愈來愈感覺他東西實在。所以晚年聲望、地位起來,供養也多了,可是這個老人一生都守著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把這些供養,他做了一樁事情,印經布施,做法供養。他把這些錢拿去開了個印刷廠,成立一個機構叫弘化社,在蘇州報國寺,自己有印刷廠印經。版本好,可以說得上是近代的善本,校對很認真,紙張、印刷都很考究。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講經的場所就在香港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倓虛老法師創辦的。我到香港,倓老也過世幾年了,沒見到他。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他蒐集弘化社出版的書很多。對我來說也有個特別的因緣,就是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皈依印光大師,李老師的淨土是印光大師傳給他的。所以他在台中成立蓮社,一生弘揚淨土法門,承傳印光大師所學。所以我們有這個因緣,對於弘化社的書特別有這麼一分感情,我沒有事情的時候天天在那裡看。那次在香港住了四個月,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他老人家將《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彙編》,這三樣東西印的數量最多,每一版那個數量都是五千冊、一萬冊,印了幾十版。我看其他的書,那些經論善書印得很多,都是一千冊、二千冊,頂多三千冊,而且印的版不多,有第一版、第二版。這三種書印了幾十版,我概略統計一下,超過三百萬冊。在那個時代這麼大的分量,我感到驚訝,這是我們佛門一代祖師,這三樣東西都不是佛教的。

  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叫《了凡四訓》,儒家的;他用的功過格,是《感應篇》,是道教的,《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前面一半,佔的分量二分之一還多一點,「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教的,講因果教育。後面周安士自己的著作,「萬善先資」不殺生,「欲海回狂」斷淫欲,後面最後一篇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印光大師稱讚這本書,這在近代天下第一奇書,印這麼多分量。所以我就想他為什麼這麼做?佛經都沒有這麼大分量,他一生念佛求生淨土。到最後我們也知道,他的身分漸漸暴露,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學佛多年之後恍然大悟,他是來救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有大災難,用什麼救?因果教育。人要真正懂得因果,會誠心誠意的去改過自新,哪個人不想好?好什麼?要好心,好因才有好報。你心行不善,求好哪能好得了?所以人真正知道前因後果,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果,惡有惡報」,那我們決定不會做壞事情。為什麼?做壞事情對自己不利。你命裡沒有財,你用非法的手段取得財富,有沒有好處?沒好處,災難就來了,沒這個命!你命裡面譬如你做官,你做到什麼樣的階級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裡沒有這麼高的層次,你得到,大概得到的時候不會到半年你死了,你不應該得的。所以人真正懂得這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算定,很準確,他相信,他一生對名聞利養不再求。二十年,年年他參加考試考第幾名,每年他所得的俸祿跟孔先生算的絲毫不差,所以他什麼念頭都沒有。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念頭都沒有,雲谷禪師很佩服,一個普通人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是很大的功夫。他就問他:你怎麼修的?了凡先生說老實話,「我沒有修行,我只是命被人家算定,我想也沒用,所以就不想。」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我原來認為你是有功夫的聖人,原是你還是個凡夫俗子。了凡先生說:什麼叫做凡夫俗子?「你一生二十年來都被命運拘束,沒有稍微改動一點,你是凡夫。」所以你就曉得,人真正相信命運,相信因果,絕對不會做壞事。

  所以在教學,我們講教倫理、教道德,要以因果的底子,這個倫理道德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沒有因果的底子,這個道德不是真的,很容易流於形式,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偽君子,不是真的,懂得因果那是真的。所以《弟子規》好不好?好,《弟子規》必須要有因果的基礎,它是真的。沒有因果的時候,還看看能不能禁得起考驗?人家一讚歎、一恭維、一供養,你的貪瞋痴慢馬上起來,完了,你就是假的,你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做得再好,別人稱讚,自己還得謙虛,我做得還是不夠好,這就對!怎麼不夠好?要好好問問自己,人家這種恭維、讚歎、供養,還動不動心?還有動心,還動念頭,那就不夠好。如果起了傲慢、起了貪瞋,大家都讚歎我,你沒有讚歎我,我對你就不高興,這種事實就是難免。所以一個人修行得要禁得起考驗,誰考驗你?境界考驗你。這個世界上五欲六塵在考驗你、名聞利養在考驗你,你能不動心嗎?

  印祖倒是有個好妙法,他有個法子,這個法子是什麼?我到蘇州靈巖山寺去訪問過,看到老和尚的關房,他關房很小。一個小房間裡面很簡單,都保持老和尚在世那個樣子,一個小佛堂、一張佛桌,桌子比我這個桌子稍微大一點,只供一尊阿彌陀佛像,不很高。一對蠟燭台、一個香爐、一杯淨水,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佛像後面老和尚自己寫了個字,「死」字,他用這個方法,天天看著這個、天天想著這個,「我就要死了」,你還有什麼貪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常常想到死,對名聞利養就放下了;要想到我還有明天、我還有明年,麻煩就來了。沒有明年、明天的想法,過一天算一天,這一天不能白過,怎麼不能白過?老實念佛就沒白過。佛號忘掉,還在五欲六塵裡頭起心動念,那就白過、空過了。這是印祖自己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樣子。他那個時代,比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不相同!那個時代,雖然說是傳統文化漸漸衰微,還很像個樣子。我到台灣是民國三十八年,那個時候台灣人口六百萬人,淳樸!我們到這邊來人地生疏,問個路、找個朋友,無論在哪裡問哪個人都非常親切,不但給你指點清楚,怕你不會走,他還帶我走一程。現在沒有了,現在你問人沒人理你,你就看這個風俗、人情差多遠!

  台灣這個地區還算是不錯,要跟國外其他地區比,還很難得,畢竟是學佛的人多、聽經的人多,很難得的是很慷慨、很大方,喜歡布施,布施就有福報!所以金融危機傳過來,有很多人問我,我說「台灣人不要擔憂,不要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為什麼?不相干,你們有福報。」這佛說的,財富從哪來?布施來的,愈施愈多。外國為什麼會發生?外國人不肯布施,生日慶典的時候送你一朵花,就不錯了,寫一個賀卡那就很大的禮物,跟中國人不一樣,所以這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之後,第一個曉得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要培養自己的愛心,一定從家裡做起,愛父母、愛兄弟、愛妻子兒女、愛鄰里鄉黨,你要從這邊下手。然後做到真的「凡是人,皆須愛」,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信仰,清淨平等的愛心,為什麼?知道我們是同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要學習謙卑,你看釋迦牟尼佛多謙卑,你看孔子、孟子多謙卑,這是性德。學習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輕視別人就是作踐自性,這個道理要明瞭。學習關懷別人、照顧別人、互助合作,我們這個世界逐漸逐漸就跟極樂世界接近。怎麼教人?自行就是化他,我們自己做好了就是教別人;自己沒做好,想教別人,不可能!所以自行化他是一體,化他必須從自行做起。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你看他沒有展開教學之前,他自己自行,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三十歲才開始教人,三十歲之前成就自己的智慧德相,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樣子。

  經教裡面最重要的,他也很具體跟我們提出學習的綱要,前面我們學過的,文殊菩薩的十度,普賢菩薩的十願。十度裡面後面四個:方便、願、力、智,那就是真實智慧。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活活潑潑,它不是煩惱是智慧,圓滿的智慧、自在的智慧,這裡面看到樂。智慧從哪來的?智慧從清淨心來的,清淨心是禪定。你心不清淨,哪來的智慧?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修什麼?修清淨心,不能離開現實環境,環境裡面特別是人事環境。在我們現在重視生活品質、物質環境,環境好,你每天遇到的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對你都很關心。你對於你的生活環境,你有沒有貪戀?如果有貪戀、有控制、有佔有,這事情麻煩,你生煩惱了。你能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我活一天全心全力為大家服務,服務裡面無論是哪個項目,要有個主軸、有個中心不變的。幫助你覺悟,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你省悟過來,這就是佛法,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不是在經本裡頭,經本是一個啟示,大方廣佛華嚴是我們的自性,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文殊菩薩所講的十波羅蜜,普賢菩薩所講的十大願王。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圓滿、行行圓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清淨心現前,智慧就現前,智慧不是學來的,是你自己本來有的。現在心定不下來,定不下來是什麼原因?我們沒有學到精進。你看現在這個世界大家求進步,大家都有個競爭的念頭,也好像天天在進步,但是它不是精,為什麼?你想得太多、你攬得太多,變成什麼?雜進、亂進。是天天有進步,天天有煩惱,愈進步煩惱愈多,不就是這個現象嗎?現在社會現象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法講精進,精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要講求單純,愈簡單愈好,愈簡單愈是健康。譬如飲食,特別是富裕人家天天講求吃,吃出一身病來。你看鄉村裡面貧窮的老農夫,一年到頭只吃一樣東西,身體健康,能活到一百多歲,一百多歲還下田種地,真的不是假的。我住在澳洲,距離我們不遠的一個農村,我們也常常到那邊去,因為他們對佛教很喜歡,這裡面的人年輕的都八十多歲,年長的一百多歲,自己開車、自己下田耕種,生活非常清苦,他哪裡有什麼講求?生活單純,真的是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生活有規律,他們接觸佛法是非常歡喜,精進!你看牛羊一生就吃青草,就吃一樣,身體健康;我們人是天天在想花樣,結果吃出一身病。要細心觀察,真正健康,清淨心很重要,慈悲心很重要。

  你要真求福報,你要歡喜布施,財從哪裡來的?財布施來的。可是你修財布施不要想到我要得財富,那個人心不好,財富多了會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可是你布施財一定得財富,有施有得,得到怎麼樣?得到的要把它統統再捨掉。所以佛家講捨得,捨得是兩重意思,你捨一定有得,然後再把那個得再捨掉,那你真有智慧,你的福報永遠享不盡!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要真幹。聰明智慧也是大家想的,那是果,因是什麼?法布施。你知道的絕不吝法,喜歡教給別人,只要人肯接受,你都歡歡喜喜的去教他,法布施長智慧,不長煩惱。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別人有苦難的時候幫助他,幫助他化解苦難,讓他身心得到安穩。這裡面我們選擇素食,就是無畏布施,不再殺害眾生,健康長壽。我沒有求健康長壽,我懂得這個道理,我說應該。沒有學佛之前,年輕的時候喜歡打獵,殺不少眾生,知道造很重的業,所以一接觸佛法我馬上就改素食,五十八年!以前感覺得愧對被殺害的那些眾生,所以我這一生比較重視放生,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做。我跟印光大師學印經布施,所有供養都拿去印經,附帶做兩樁事情,年輕時候做放生,再就是布施醫藥。你看現在生病很痛苦,尤其是窮人沒有醫藥費怎麼辦?所以我們有能力布施醫藥,醫院裡面捐一些錢,指定給貧苦人做醫藥費。我在澳洲,我們住的小城有一個公立的醫院,因為小城居民不多,大概只有八、九萬人,這麼一個小城。我是每年捐給它十二萬澳洲幣,就是每個月一萬塊錢,指定做醫藥的,幫助貧困的人,這無畏布施,所以這個果報是健康長壽。喜歡幫助別人,無論你到哪裡去,都會有人幫助你,你說這個多快樂。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要懂得精進,精進一定從忍耐當中得來的,你要是忍不過,這個精字你就沒有辦法做到,你要能忍。譬如學經教,我們年輕的時候,看到《大藏經》,現在《大藏經》多了,不希奇,以前很難得看到一部。排列這麼多,翻翻,樣樣都想學,那怎麼能成就?所以老師告訴我,他說弘法利生不容易,你不但要懂佛法,你還要懂世間法,世間法不懂你契理不契機;你懂世間法,不懂佛法,契機不契理,你都做不成功。理機雙契,世法、佛法都懂那多難!他就告訴我,你看不說別的,佛法就說這部《大藏經》,世間法就算一部《四庫全書》,你這一輩子能學得完嗎?真的沒有辦法。那怎麼辦?古來祖師大德明白這個道理,典籍太多了學不完,把它分科,好像大學裡面分成院系,在佛法裡面分為十個宗派,每個宗派他取一些經典,做為他修行的指導。

  在中國佛法十個宗派裡面,最簡單的是淨土宗,淨土經典最少,只有五部經,五經一論。像其他的宗派涉及的典籍都非常之多,經論很多,不容易學!你能夠從經典裡面,衡量自己的程度,自己生活環境,你還得養自己、還得養家,你有多少時間來學習?讓你選一門專修,別的你要忍心把它放下,你不能忍不行。你要真的把它放下,忍辱波羅蜜,你得有這個忍耐的心。佛菩薩告訴我們,佛法跟世法不一樣,一經通一切經通,佛法通了,世間法也通了,為什麼?不離自性。什麼叫通?見性就通。沒有見性,沒通,沒有見性要很大的耐心,一門專攻,就是搞一門。什麼時候再涉獵其他的典籍?通了,就是哪一天開悟,開悟之後你一接觸全通,真叫不費吹灰之力。學不來的!所以你看我們就講到忍,為什麼不能忍?規矩沒有守好。守規矩就是持戒,你守規矩你才學到忍,忍才能學到精進,你看就推到守規矩、持戒。為什麼戒持不好?沒有放下,放下是布施。

  我們就知道,我們學佛從哪裡做起?從布施幹起,從持戒幹起,布施在前面,持戒在後面,它有先後、有次第。為什麼我們布施還做不好?沒有真正誠心誠意去修布施。再給你說,因果不懂,如果是真的懂因果,像了凡先生一樣,你看雲谷禪師這一告訴他,他一下就明白,他回去真幹,不但真幹,一家人幹。所以他就許願做三千樁好事,好事都是利益眾生的,不是利益自己,可是三千樁好事十年才完成,你就曉得開頭是多難!十年完成的時候很歡喜,請一個法師給他迴向,他學佛。迴向完了又許願做三千樁好事,愈來愈進步,太太也幫助一起做,四年圓滿。你看第一個三千樁十年圓滿,第二個四年,四年圓滿了也做迴向。這個時候他做了寶坻縣的知縣,這是他命裡沒有的,福報現前!做知縣的時候他許願做一萬樁好事,他太太就告訴他:你發心太大,你做不了,你怎麼辦?他愈想愈為難。晚上做了個夢,就夢到一個天神告訴他:你那一萬樁好事已經圓滿了。他說:怎麼圓滿的?天神說:你這個縣令給地方農民減租。他說:有,是下了這個命令。「那就圓滿,你這個命令下去,你這個地區不止一萬農民,各個都得利益。」這行嗎?這是真的嗎?第二天醒過來,正好有個法師從他那裡過,來看他,他就把這個夢告訴法師,他說:可不可以相信?法師說「可以相信,一點都沒錯,你這一減租的時候,全縣農民都得利益,真的是圓滿。」你看他有權在手,一個念頭一萬樁好事就做圓滿;你沒有這個機緣,一萬樁好事你怎麼做法?所以說公門好積德。他一個政策是個好的政策,不得了,做多大的功德!如果它是個錯誤的,對眾生不利的,那他一念之間做的惡也不得了,那一念就不止十萬個惡,所以這是我們應該要明白的。這樣子反正兩方面一觀察,我們就知道我們從哪裡下手,必須從現在依照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教誨,指導我們走一條回歸自性的道路。先認真紮三個根,然後依文殊、普賢的教誨,這條路是妄盡還源的大道。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一段這是第三大段,要給我們講三種周遍,這很有意義,這段現在人看的是科學,是《華嚴經》裡面講的科學。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