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二七卷)  2003/4/2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27

  諸位同學,請繼續看難忍世界,佛的名號第八句:

  【或名能利益。】

  前面我們在第五句裡面看到「能調伏」,這地方『能利益』。利益是一切眾生可以說是念念所希求的,但是什麼是真正的利益,在六道眾生裡面來說,真正明瞭的人不多。我們一般說,如果這利益現在就能夠獲得,對現前有利益,但是對將來沒有利益,對後世沒有利益,佛跟我們說這不是真正的利益。而現代人確確實實急功好利,只知道眼前的小利,而不知道這利益會給將來帶來禍害,這一點疏忽了,這些事太多了,說不盡。

  所以,佛告訴我們什麼是真利益?現在有利益有好處,將來也有好處,後世也有好處,這是真實的利益;或者是現在沒有利益,將來有利益,後世有利益,這事情應當做。中國諺語有一句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種樹的人他沒有得到利益,後人得利益,他做,為後人著想。我們今天在大樹底下陰涼很舒服,你要想到這大樹是前人種的,我們感恩。用什麼感恩?口頭上感恩這沒有用處的,我們也要多種樹利益後人,這是以行動報恩。這例子裡面的含義非常非常深長。

  可是現代人只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自己將來沒想到,將來都想不到了,還會想到後世嗎?現在人連父母都不照顧了,還會照顧別人嗎?世風日下到這樣的地步,這是人類的悲哀。諸佛如來他有圓滿的智慧,無盡的德能,他能觀機。宇宙之間一切眾生過去未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是真正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人,決定沒有絲毫意念傷害眾生,決定沒有。即使眾生造作惡業,所謂五逆十惡沒有一樣不造,佛菩薩還是護念他,還是幫助他,絕對不會怨恨他,厭棄他,不幫助他,沒有這事情。佛是平等慈悲,清淨慈悲,為什麼?因為佛知道,眾生有佛性,佛性是真常的,佛性是平等的,佛性是至善的。他現在為什麼不善?一時迷惑,情有可原,一時迷惑而已。就是他一世的迷惑,十世的迷惑,百世的迷惑,在自性裡面都是一剎那,都不是很長的時間,佛怎麼會計較這些?如果計較這些,佛的慈悲不能稱為大,所以大慈大悲。極惡的眾生,佛都慈悲,都幫助,何況行善的眾生。所以我們要認識,這認知是比什麼都重要,認知。

  佛給眾生真實利益,佛用什麼方式來給我們?現相說法。佛對一切眾生現相,從來沒有中斷過,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現象,你能說這不是佛菩薩示現嗎?為什麼有人在這些現相裡面豁然大悟,雖然這些人少,他有,他不是沒有!由此可知,這現相,根利的人得利益,他看出來、聽出來了;中下根性的人不得利益。業障深重的人,煩惱習氣厚的人,諸佛菩薩示相很難收到效果。不得已要用其次,其次是什麼?言說。佛菩薩在世的時候,為大家講經說法,佛菩薩不在世的時候,留下來的經典就是,經典就是「能利益」。

  大宇宙裡面的現相你不懂,佛門裡面一切現相這就不難懂了,佛門裡面什麼現相?我們造的佛菩薩的形像,天天供養。我們造釋迦牟尼佛的像,阿彌陀佛的像,觀音勢至的像,毘盧遮那的像,文殊普賢的像,這我們看得多了。這些像無論是泥塑的,木雕的,金銀銅鐵鑄造的,或者是彩畫的,它都是表法。現在我們學佛也學了不少年,對於這些佛門裡面一切表法多少懂得一些。中下根性的人,多讀經,多聽教,不難理解。乃至於一切供具,無一不是表法,《華嚴經》上講得很多。

  前一會裡頭,我們很詳細的跟諸位介紹,我們曉得表法的意思,見到這些佛菩薩像,聽到佛菩薩的名號,我們懂得什麼意思,這對我們有利益。我們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們是要把自己自性裡面的慈悲心引發出來;看到地藏菩薩的形像,就想到要孝順父母、要尊師重道,他不是迷信!這些佛菩薩並不是要我們對他很尊重,天天去禮拜,不是這意思。那些形式是什麼?是我們對於這教誨感恩戴德一種自然流露的熱情,表達我們的敬意;真實的利益落實在生活當中。供養地藏菩薩,不孝順父母,不尊師重道,那地藏菩薩就白供了;供養觀音菩薩,對一切眾生沒有慈悲心,還自私自利,那也是白供,那叫迷信。這是佛門裡面的。

  供具裡面香花、水果,哪一樣不是表法的?供具裡面我們說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供水,佛菩薩形像面前供一杯水這最重要。什麼供品都沒有,那個水一定要有,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看到這杯水就要想到,心要像水一樣乾淨,沒有染污,要像水一樣平等,水是平的。所以這杯水代表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就覺了,表這意思。你真正懂得,真正明白,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水,你立刻就意識到,清淨平等覺。豈不是所有一切處、一切時,只要你接觸到水,它就提醒你,你要修清淨平等覺,你不要染污,不要有波動。它在給我們說法,你要理解,你要能夠接受,你就得利益。佛菩薩教誨利益無量無邊,都在我們自己能體會得到,這一點重要。第九句:

  【或名無邊。】

  我們看這名號「無邊佛」,通常我們再加上「南無」,南無無邊佛,南無無邊如來,你想想這名號裡頭含著什麼意思?『邊』是邊際,沒有邊際。我們從反面上去看,可能這地區、這階段的眾生,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了,處處都有界限。我們想想我們現前這世界,佛這名號適不適用?我覺得很適用。確確實實現在這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界限,邊界!界限從哪裡來的?迷惑裡頭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頭來的。

  前面我們說得很多,我們曉得空間有許許多多不同維次,我們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科學家告訴我們,從理論上講無限度。這都是有邊,有邊就有障礙,這一邊就不能到那一邊去。現在地球上你看每個國家都有國界,都有邊。一百年前、兩百年前,雖然那個時候也有國家,也有邊界,邊界都不設防,人民自由往來,不要護照,自由往來。現在不行了,現在你要旅行的時候一定要辦護照,要辦簽證,沒有護照沒有簽證就不能入那一個邊境,從前沒有。我們想想到底是有好,還是沒有好?

  大自然並沒有給人設邊界,「無邊」這才回歸自然,有邊界是人為的障礙,這些事我們要認真細細的去思惟觀察。諸佛如來的剎土沒有界限,西方極樂世界任何人去往生不需要辦護照,不需要辦簽證,你想去你就能去。我們六道裡面實在說,每一道是有一個界限,但是沒有關卡。人到哪一道去投生,佛跟我們說業力引導你去的,這就是孔夫子在《易經繫辭傳》裡所說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你到那個地方去投胎,你跟那個地方有緣,有共業,這樣去的。要不然你為什麼到那一道,不到別的道?我們大家今天都到人道來了,你為什麼不到天道?而是此時此處,這麼多眾生在過去生中跟你有共業,共業所感,不由自主的他就來了,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情,他就來了,就是業力牽引著你來的。

  但是,你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不是業力了。那是什麼?願力受生,清楚了,自己想去,心想事成。怎麼去法?佛給你講的有方法,依照那個方法你就行了,方法的綱領三個字:信、願、行。這三個字的含義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瞭,不能錯解,錯解了你去不成。你要正確理解這三個字的意思,好好的修,讓自己在這一生當中不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這就去了,沒有不成就的,真能利益。諸佛如來能利益裡面最殊勝的、最究竟的、最圓滿的,幫助你來生到極樂世界去。我看佛這地方的名號,前面這能利益的名號,大概確實就是這意思。「無邊」,我們想到佛的這名號,應當把自己妄想執著放下,放下就沒有邊界了,與一切人事物就沒有對立。有邊是二法,無邊是不二法,佛法是不二法。最後這名字叫:

  【或名最勝。】

  我們在前面此四洲那一段裡面,佛第九個名號叫『最勝』,這名號跟前面完全相同,當然意思也不例外。這名號無比的殊勝,無論是智慧、德能、相好,方方面面都是第一,都是最勝。佛告訴我們這樁事情用意很深。如來果地上樣樣最殊勝,那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原本跟佛一樣,沒有兩樣,就是《出現品》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最勝,你也最勝,他也最勝,我也最勝。現在我你他都沒有什麼最勝的,這什麼原因?「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這名號豈不是就告訴我們,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恢復到樣樣最勝。

  所以,煩惱習氣要克服。懈怠散漫用什麼方法對治?六波羅蜜裡頭的精進。這六度,你想想看,六是六種方法,度什麼?度自己嚴重的煩惱習氣。把這煩惱習氣斷掉,用這六種方法,你就顯示出最勝了。心量很小、自私自利、慳貪習氣很重,你用布施這辦法對付慳貪、拓開心量;惡業很多,你用持戒的方法對付惡業;瞋恚心很重,用忍辱的方法;懈怠懶散提不起精神,你用精進的辦法;心散亂意志不能集中,用禪定;愚痴用智慧。佛所開出這方子都治我們的毛病,所有一切毛病全都治好了,那你就最勝了。末後總結: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這意思跟前面完全相同。我們再看第三段親慧世界: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為親慧。】

  『慧』是智慧,這意思好懂;『親』也不難懂,我們看到這個「親」,會想到家親眷屬,會想到親愛、親切,沒有錯,是含著有這意思。但是一般眾生為親情所迷,所以不能超越六道。再看世間人,古今中外多少文人才子,為親情寫下多少篇動人的文章、詩詞、歌賦,我們展卷讀誦,也能勾起我們的迴響;為他們哀傷,為他們鼓舞,親情。在佛法裡面來說,這東西都是七情五欲在那裡引導著,果報不能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主要的原因,情執。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就是情執變現出來的。所以佛用這名詞,這世界用的名「親慧」,親情要變成了親慧,把情變成智慧,這就覺悟了。大乘經上佛常說,情執跟智慧是同一個體,迷的時候叫情執,叫親情,覺的時候叫智慧。同一個體,迷的時候六道凡夫,覺的時候諸佛菩薩。這名號又何嘗不是轉凡成聖的名詞?佛菩薩在這世間教化有了成就,世界稱之為親慧。

  【如來於彼。】

  在這世間。

  【或名水天,或名喜見,或名最勝王,或名調伏天,或名真實慧,或名到究竟,或名歡喜,或名法慧,或名所作已辦,或名善住,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這是第三段的經文。什麼叫『水天』?清涼大師有註解,「水天者,水善利萬物,天光淨故」,這是比喻。以我們地球來說,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不能離開水,離開水他就不能生存,所以水確實善利萬物。天呢?「天光淨故」,天,光明清淨。所以「水天」這裡頭含的意思「光明清淨,善利萬物」。這名號裡面的含義我們就懂得了。希望一切眾生聽了佛這德號,要向水學習,要發這心,大慈悲心,為一切眾生服務,無條件的服務;像水滋潤萬物,養育萬物,無條件的奉獻,心地要像天一樣的光明清淨,一塵不染,取這意思。所以我們看到佛的德號,實在講每一個名號對我們都是很大的啟示,細心想想對我們確實有作用。我們想到水,水的德性,我們比不上,想到天,天大公無私,中國人常常稱讚乾坤之德,「乾為天,坤為地」。

  第二個名字『或為喜見』。喜是歡喜,我們要學。「喜見」就像中國人供養的彌勒菩薩,布袋和尚,人人都歡喜見他。他所現的大慈悲相,無論見什麼人,笑面常開,從來沒有看過他憂慮,總是看到笑面迎人。相傳他往生的時候,告訴旁邊的大眾,跟大眾講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說了之後他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說了不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說了就走,身分一暴露立刻就走,這是真的。所以中國從南宋以後,佛門裡面供養彌勒菩薩都造他的像,布袋和尚的像,喜見。沒有一個人不歡喜他,我們今天看到他的形像也歡喜。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歡喜佛,代表的是皆大歡喜。但是在佛門裡面,他表的是「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心不平等,歡喜心從哪裡來?歡喜心是從平等裡頭來的。

  第三個德號『或名最勝王』。前面我們看到就是佛在「此四天下南」,現在我們看到是西面,佛有一個名號叫「最勝」,這地方跟那個意思差不多,多了一個王,「最勝王」。「王」取自在的意思,其實最勝哪有不自在的?真正得自在,那一定是最勝,如果沒有最勝,他自在不起來。

  第四個德號『或名調伏天』。「調伏」我們在前面讀過,這地方加上個「天」,天這意思表高,可以說調伏的方法、手段高明極了,如同天人,所以天在此地是個比喻。世間人對天沒有不尊敬的,「調伏」要高度的智慧,現在所說還要高度的藝術,如同天人,大眾對他的尊敬也如同尊敬天一樣。前面清涼大師跟我們說過,每一個名號都含多義,所以不是很難解釋的他都不用解釋了,我們懂得表法的義趣,自己看到名號就能夠想到裡面義趣。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看第三段親慧世界,佛名號第五個:

  【或名真實慧。】

  這名稱我們在經教裡頭常常看到,也很熟悉,但是很不容易得到,什麼原因?因為我們沒有『真實』。可以說真實就是慧,『慧』就是真實。所以佛門裡面講智慧跟世間聰明不一樣。佛法裡頭肯定世間人有聰明,經論上常常講到「世智辯聰」,世間的,我們常講的知識,世間的知識、辯才聰明他有,他沒有智慧。為什麼佛要這樣說?佛家智慧的定義、標準,智慧是從禪定裡頭生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裡頭又要知道還有標準,世間有四禪八定,這四禪八定有沒有智慧?還是沒有。四禪八定裡面生的智慧,不是真實慧。

  那要到什麼條件才算真實慧?真實慧的標準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時候真實慧能夠出離六道輪迴,生到四聖法界,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權教菩薩,這定功超出世間的禪定。在《楞嚴經》上講的阿羅漢,九次第定,世間禪定只有八段,他到第九段超越了。阿羅漢有沒有智慧?大乘經教上常說的阿羅漢沒有智慧,阿羅漢也沒有法身,阿羅漢有部分的解脫。所以常講阿羅漢有半個解脫,法身、般若沒有,般若是真實慧。辟支佛的定功比阿羅漢又要高一等,但是出不了十法界。必須還要更深的禪定,能破一品無明,這就出了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在《華嚴》是初住菩薩,《華嚴》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時候真實慧。他的智慧跟佛一樣,沒有佛那麼大,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與自性般若相應,真實慧,不容易得到。真實慧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疑難雜症。

  我們疑難雜症太多太多了,沒有真實慧,怎麼辦?佛陀在世的時候,菩薩住世的時候,可以向佛菩薩請教,他有真實慧,我們沒有,我們向他請教,求他來指示我們,幫助我們。現在佛菩薩不住世了,我們的疑難,老實說比過去的人不知道多多少倍,難道佛菩薩不慈悲嗎?不錯,這是我們自己業障深重,招來的災難。天災人禍不是無緣無故來的,都有原因,所以我們自己遇到這災難了,自己要真正懺悔,改過自新,這樣自然就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我們世俗人講得佛菩薩的保佑。更重要的誦經拜佛,這是修懺悔法門,誦經明理,依教奉行,化解災難。

  世間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唯有佛力加持,能得到解決。但是求佛,從前老師教我「至誠感通」。我們用真誠心求佛菩薩,真誠心是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章嘉大師當年教導我求佛菩薩,他說:你求沒有感應,為什麼沒有感應?自己有業障,一定要認真的反省檢點,把自己的業障找出來,改正過來,把業障消除,改過自新,佛菩薩感應就現前了。我學佛這麼多年,遇到許許多多的災難,障礙更不必說了,都能夠化解,都能夠通過,老師教我的方法。

  所以,遇到障礙、遇到困難不要怪罪別人,別人來害我,我也不怪罪他。他害我,他為什麼不害別人?在佛法因果裡面講,過去生中總有怨結,佛家常講冤冤相報。這一生怨憎會,八苦裡頭怨憎會苦,遇到了,別人要加害於我,歡喜承受,求三寶加持,這怨結化解了。決定不能夠有瞋恚心,決定不能夠有報復心,這筆帳就是再嚴重的災害,這筆帳了了,帳結清了,這是真實慧。如果人家來害我們,我們還有怨恨心,還有報復心,這麻煩大了,這是迷惑沒有智慧,造成怎麼樣?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但是這裡頭還有鬼神,我們也曾遇到不少,很麻煩!怎麼辦?還是用真誠心來調解,大多數的鬼神跟他調解都能接受。我們用真誠心、慈悲心跟他溝通,勸導他,把瞋恚、報復要化解掉,要知道這不是解決問題,冤冤相報生生世世彼此兩方都痛苦,又何必?佛說得好,佛教我們發慈悲心普度眾生,你宿世的冤家對頭他是不是眾生?是眾生。是眾生要不要度他?你不能說我發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些冤親債主我才不度他,哪有這種道理,你這發願底下還要加括弧,還有附帶的?平等普度。

  尤其是有怨結的,我還特別先度他。你看看忍辱仙人發願先度歌利王,忍辱仙人成佛了,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歌利王是誰?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得度的憍陳如尊者,過去世那是歌利王。我們要學佛的寬宏大量,要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大發慈悲心,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過去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我們以慈眼看他們,以歡喜心來待他們,所有一切怨結統統化解,許許多多這些鬼神都能接受,幫助他離開鬼神道。

  鬼神也沒有出離六道,六道裡頭哪一道不苦?欲界什麼苦都有,你都得要受;色界雖然沒有苦苦,他有壞苦,他有行苦;無色界沒有壞苦,還有行苦。所以佛說三界統苦,聰明人應當發願超越三界。今天我們遇到最殊勝的機會,那就是念佛帶業往生,遇不到這機緣,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想脫離六道輪迴,你必須要斷見思煩惱,這個難,太難太難了!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發心幫助累劫的冤親債主,我們一起來念佛,一起來學佛,一起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做為好朋友、好同參、好道友,要有這樣的情懷,跟冤親債主溝通,用真誠心帶他們入佛門。這樣子過去這些怨結大家都不計較,我也不計較你,你也不要計較我,我們現在做同參道友,我在修行,你當護法,護持道場,功德無量,這才是真智慧。

  所以在我們現前這階段,既然沒有明心見性,我們的真智慧從哪裡來?隨順佛陀教誨就是真智慧,一定要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自己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實慧,就是有慧,邪慧!不是正智,真實慧就是正智,不是正智。

  【或名到究竟。】

  『到究竟』只有諸佛如來,等覺菩薩還差一個等次,等覺菩薩還沒有到究竟,菩薩位他是到頂頭,但是沒有到究竟位。究竟位是如來的果地,這名號我們想想非常殊勝,對哪些人說的?我們相信這世界學佛用功的人多,開悟證果的人多,但是他證的不是究竟果位,證阿羅漢果,證十信菩薩果,十住菩薩果,十行菩薩果,十迴向菩薩果,十地菩薩果,沒到究竟。看到這名號,就曉得我證的還有限,上面的位次還很多,加功用行,勇猛精進,發願一定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把目標要定在這地方,要定在到究竟,要以佛為我們的修學標準。學佛一定要學跟他一樣,不能比他差,這是這名號裡面的含義。第七:

  【或名歡喜。】

  這跟前面意思相同,跟前面的「喜見」意思相同。佛在許許多多世界,這名字用得很多,我們就曉得許許多多世界的人,非常需要。你看日本科學家對水的實驗,水結晶的實驗,發現兩種資訊最殊勝,結晶最美;一個資訊是愛,一個資訊是感謝。他們做了許許多多的實驗,善的意念,惡的意念,統統做實驗,發現結晶最美的、最殊勝的:愛的訊息、感謝的訊息。這『歡喜』裡面有愛,沒有愛心怎麼歡喜得起來?所以科學家勸導大眾,要用愛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感謝用感恩的心對人、對事、對物,你會得到最好的回報。這是從科學實驗上得到的訊息,要用佛法說,得到的教訓,應當學,常生歡喜心。下面一個名字:

  【或名法慧。】

  『法』,常常表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個『慧』是雙關語,世出世間一切法有真實慧,萬法都有真實慧,這真實慧是什麼?我們前面讀到的根本智。根本智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遍法界虛空界。《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的般若就是真實慧,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時候叫後得智,叫權智,佛經裡面常常用四個字來說,「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根本智的起作用,起作用無所不知。《般若經》上這兩句話很重要,「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佛教我們求智慧,先求根本智,然後再開後得智,這是求智慧必須懂得的途徑,不能搞錯。

  民國初年,梁啟超他也是個佛教徒,虔誠的佛教徒,講了很多:現在人顛倒了,顛倒在哪裡?不求根本智,想求後得智。想求的什麼?無所不知,根本智他不求。梁啟超先生說:這個思想錯誤,方法錯誤,根本智沒有,後得智也不成就,兩種智慧都得不到。如果你具足根本智,自然生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就是寂靜心,清淨到極處。《楞嚴經》上講「淨極光通達」,光通達就是智慧,所以定生慧。定生慧,慧沒有起用叫無知。無知之知,它沒起作用,那是真智慧。為什麼?一切諸法拿水來做實驗,拿米飯來做實驗,發現它們能見,能聽,能夠接受人給它的訊息,善的訊息,惡的訊息,它反應不一樣,它為什麼有這能力?這能力是根本智。法慧,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要用智慧去觀察,要用智慧去對待,不能用情識,用情識你就造業,業必定感果報,果報決定不出六道。你要想出六道輪迴,想不造業,那要用真實智慧。我們又沒有智慧怎麼辦?辦法不是沒有,我們常說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隨順經論的教誨,不必多,我們一生學個兩種、三種就夠了。修淨土的同學,這些年來我們所提倡的一部《無量壽經》,在日常生活當中,決定遵循佛教導我們的原則,我們在經論裡面取了五個科目。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遵循不離開這原則,這就是隨順佛陀教誨。

  我們這五個科目,第一個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菩薩六度,第五個是普賢十願,好記。輔助,我們需要幫助,幫助學習的總不離開這五個科目。淨業三福裡面有修十善業,它頭一條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用《十善業道經》做為我們的補充教材,助修。第二條裡面有「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可以取《沙彌律儀》,這裡頭有戒、有威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或者是五戒,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助修。不要太多,幾種就夠了,一生受用不盡,法慧。

  究竟的圓滿的法慧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真正名實完全相符的法慧。這是一本智慧的書,但是分量太大,不容易受持;我們不是上根利智的人,還是少一點好,我們能做到。太大了做不到,做不到不如執著幾門。我們這五門功課,你真能做到了,依照《無量壽經》修學,決定往生,這事情重要!今天老實講,什麼事情都沒有往生這事情大。為什麼?我們在這世間生活了幾十年,這世間形形色色都體驗過了,值不值得留戀?實在不值得留戀。

  佛菩薩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這話講得一點都不錯!在這世間,我們有什麼本事不被污染?有什麼能力不造惡業?再想想你有什麼能力不受輪迴?統統做不到!釋迦世尊、諸佛如來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去?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不相信?值得我們認真的去考慮、去思惟。你什麼時候想通了,我相信你對佛菩薩教導你會完全肯定接受。能肯定接受的人有福了,也有智慧,沒有智慧他不會做這選擇,福報跟智慧往往是在一起的。

  有福的人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有福德,他會做最適當的選擇,除這一條路之外,沒有路好走。你修別的法門,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哪一個法門不要斷煩惱?每一個法門都要斷煩惱。煩惱你能斷得了嗎?就在現前,這事情看不順眼,那個事情我不滿意,煩惱就現行了。你能像彌勒菩薩嗎?無論什麼境界裡頭,歡歡喜喜,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所以我們要細心去思惟。

  早年,我在台灣屏東講經,遇到一位老居士,他也跟我很熟,名字一下想不起來,那個時候他八十多歲,有一天他告訴我,他說他現在念佛。早年他是一個老佛教徒,在佛教裡頭也很有聲望,他參禪,他學密,學了許許多多法門。到八十多歲的時候,他來告訴我:法師,不行,過去所修的那些法門都用不上力,我現在統統放下了,現在念阿彌陀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心求生淨土。我恭喜他,我說:你對了。我說:你怎麼念?他每天念三萬聲佛號,真的是萬緣放下了。許許多多法門他都試驗過了,自己不行。難得!那麼大年歲他能回頭。他姓鍾,名字我還是想不起來,姓鍾。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回過頭來專修淨土,來得及。我想他應該早就往生了,這事情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二、三十年前那個時候,我好像才四、五十歲,他那個時候八十歲了。底下一個名號:

  【或名所作已辦。】

  這是從果上建立的名號,佛這應化在世間給我們表演,他所要做的統統都已經做到了,已辦就是已經做到。自己修行已經證果,教化眾生已經圓滿,這叫『所作已辦』。教化眾生怎麼能講圓滿?佛菩薩應化到這世間來,眾生有三種根機,一種是成熟的,成熟的根機幫助他作佛去。成佛根機裡頭最殊勝的也是最多的,對念佛這法門沒有疑惑了,完全相信了,你教導他,他能夠依教奉行,根機成熟了。你看從前我們常常舉的例子,諦閑法師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好像這事情倓虛法師寫在《影塵回憶錄》裡頭,我看到有。還有曬蠟燭的那個法師,諸位查一查《影塵回憶錄》,你就看到了。這是根熟的,這一生當中他念佛真的往生了,預知時至,你看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那麼樣的自在,這一類的人統統都得度了,都把他送到極樂世界去了,第一等人。

  第二等人,有善根沒成熟,換句話說,這一生他還不能往生,對於這個人怎麼樣?幫助他增長善根,這個事情做到了。第三,沒善根的人。沒善根的人有緣,跟我有緣,我也替他種了善根。我把阿彌陀佛介紹給他,不管他念不念,阿彌陀佛這名號他聽進去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阿彌陀佛的像他看到了,一歷眼根永為道種,種善根。有緣的人統統都給他種了善根,有善根的人都幫助這善根增長,已經成熟的人統統幫助他往生,所作已辦,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祖師大德裡頭有不少是佛菩薩應化來的,諸佛菩薩應化來的,在應化的一期過程當中,他們所作統統都辦了,都做得圓滿了。這意思我們要細心去觀察,你就能知道了。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