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三三卷)  2003/4/3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33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第七段「甚堅牢世界」,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堅牢。如來於彼,或名安住,或名智王,或名圓滿,或名不動,或名妙眼,或名頂王,或名自在音,或名一切施,或名持眾仙,或名勝須彌。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世尊為我們介紹的是我們這個世界,四天下的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堅牢』,堅牢也是堅固的意思。我們這個世界,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大地地神他的名號就叫堅牢,堅牢地神。由此可知,這個名稱是從形相上來說的。這個世界也是很堅固的一個世界,眾生在這裡面生活,生活的狀況可以從佛菩薩應化名號當中略知一二,這是我們初學的。功夫深的人,他們在名號裡面,就能有很透徹的明瞭;我們的學問功夫還不到,我們能夠了解一個大概。

  『如來於彼,或名安住』。在前一段東南方,我們看到佛名號裡頭有「性安住」,這個地方只講安住,加一個「性」那是講的法性,意思講得很深;如果單講安住,這個範圍比較寬了,我們要知道怎樣學習。今天下午,從中國有一個居士(這我也沒見過面)打個電話來給我,他說他的日子過得很苦,今年四十歲了,苦不堪言,問我怎麼辦?平時也是學佛,功夫不得力,心非常散亂,念經都念不下去,想了很多的方法都沒辦法,來問我。我告訴他,我說:你一切放下,經也不要念了,就一句六字洪名念到底就好。他說:要不要拜佛?我說:統統不要了。他說:行嗎?我說:行,不要懷疑,老老實實念下去,要聽話、要相信。因為這六個字簡單,容易攝心,首先把你心安住下來,他心不定很痛苦。

  《禮記‧曲禮》跟我們講「安安而能遷」,兩個安,第一個是身安,第二個是心安。一個做學問的人,修道的人,這兩個「安」非常重要。我們現前這個程度,自己一定要承認自己業障深重,是凡夫不是聖人,心裡一定要明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一生當中用功不得力,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佛在經教裡面給我們講了很多,來生再搞六道輪迴,恐怕比不上這一生了。

  為什麼我說得這麼悲觀?晚上自己冷靜想一想,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己好好的反省檢點,造的是什麼業?跟經教好好的核對核對,我們來生會到哪一道?佛門裡面修這麼一點善行,那是什麼?經上講得很清楚,福德邊事,修的是福。佛門當中修了一點福,這一點福到哪裡去享?難講!你來生有沒有條件再得人身?得人身,這經典上佛常常講,中品十善才能得人身。我們想想這個十善業道,中品大概五、六十分可以!沒錯,你五戒十善能不能達到五、六十分來生得人身?生天要上品十善,那大概得要八、九十分,修羅下品十善。佛不欺騙我們,經論裡面講的都是實話。

  業報有引業、有滿業。引業是引導我們到什麼地方去投生,到哪一道去投生,那個是引業。現在這個世界人口大概有七十億,這麼多人到這個世界上來投生得人身,引業,有共同的引業。但是,滿業不一樣。你在這一生當中,富貴貧賤是屬於滿業。滿業是什麼?過去生中修的善業跟不善業,是屬於這樣的果報。引業也就是儒家講的五倫五常,一個人一生真正明瞭通達,遵守不違背,來生得人身。如果再修養道德,斷惡修善,這個人生天的成分很多,四王天、忉利天,這都算是好去處。所以心要安住在道德仁義。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前面兩句話儒家講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儒家講的。這兩句你要做到了,你不會失人身,做得好,成績做得好,你會生四王天、忉利天。人做好了,後面兩句是學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後面兩句是學佛。印祖為我們所展示的:儒佛等學。他為什麼這樣說法?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法傳到來中國之後,以什麼為基礎?以儒跟道為基礎,所以佛跟儒道關係很密切。這大乘法,它不以小乘為基礎,應當是以小乘為基礎,但是儒跟道代替了小乘,儒道這個基礎比小乘還要豐富、還要殊勝。我當年初學佛的時候,方東美先生這樣跟我介紹的。所以小乘傳到中國來時間很短,隋唐時代真叫曇花一現,唐朝中葉以後,學小乘的幾乎就沒有了。凡是學佛的人都是讀過儒書、都是學老莊,這樣進入大乘很容易,所以印祖這兩句話用意就很深了。

  但是中國儒跟道,南宋以後逐漸衰了,慢慢在變質,佛法也不例外。你看看蕅益大師講的,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他是明末清初的人。沒有比丘,換句話說,傳戒的人沒有了。佛說邊地,邊地是佛法很衰的地區,傳戒准許五比丘就可以傳戒,規定的是十個比丘。這佛法很衰,十個比丘找不到,能找到五個,佛也承認,五個比丘傳戒;五個比丘都沒有了。說這個話,五百年前,清朝初年。這五百年之後,還有比丘嗎?我們要曉得五百年之後,現在的比丘叫名字比丘,有這個形相,沒有實質。不但比丘沒有了,沙彌也沒有了。你仔細去觀察出家人,哪一個出家人做到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蕅益大師給我們做了個模範,他老人家三壇大戒受了之後,回來在佛菩薩形像面前退比丘戒,不敢稱比丘,一生他稱菩薩戒沙彌。換句話說,這個他做到了,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他做到了,菩薩戒他做到了。這是什麼?老實人,真正學佛,留給我們後世做一個好榜樣。

  佛在《大集經》裡面跟我們講,這三個法運,世尊法運三個階段,三個特色: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正法時期修行人安住在戒律之中,他就能證果,靠各人根性不相同,從初果到四果。即使是初果,也很不容易,為什麼?初果已經證得位不退,他不會退到凡夫,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如果遇到有佛出世,他證阿羅漢果;沒有佛出世,他成辟支佛,獨覺。換句話說,時間雖然長一點,他已經得到保障。像法時期,佛說禪定成就,只要你把心安住在禪定當中,你會有成就。末法時期,這個時間長有一萬年,淨土成就,只要你把心安在「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上,你肯定成就,這個成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的成就實在講超過得禪定,超過明心見性,超過阿羅漢果。為什麼?這是個很不可思議的法門,到極樂世界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不是你自己的功夫,佛力加持把你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你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享受、德用跟七地菩薩差不多,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的是難信。但是我們相信佛決定沒有妄語,這是個特別法門,無比殊勝。

  我們今天生在末法時期,我們能不能把心安住在六字洪名之中?你真的有智慧,真的有福德,應當如是學,持名念佛是我的正行。我們是學院,研教、講經、說法是我們的助行;正行,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斷,正助雙修。在生活當中,工作應酬,我們把心安住在五門功課裡頭,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很容易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對跟這五門功課相應。念佛求生淨土,真的古大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會漏。念佛不能往生是什麼原因?你的心還是安住在五欲六塵,還是安住在習氣煩惱,這不行!這樣念佛,古人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一輩子只有念佛的樣子,沒有念佛的實質,不能往生。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名號,我們感慨很多,也給我們高度的警覺。安住最重要的是心,初學的人修學環境很重要,這就是許許多多人問我,為什麼建這個道場選擇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對初學有好處。

  再看第二個名號,『或名智王』。佛稱「智王」,名副其實,佛的智慧是圓滿的,菩薩正等正覺圓滿是等覺菩薩,如來果地上加無上,無上才是「智王」。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還不是提醒我們,我們學佛只有一個目標,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求證無上正等正覺。決定不是學佛,我希望得到功名富貴,我將來做人王、天王,不是這個意思,那你就全錯了。從這個名號裡面在提醒我們,佛法是求智慧,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要求圓滿的智慧,究竟的覺悟。什麼樣的身形,什麼樣的身分,過什麼樣的生活,統統不相干。大概十法界裡面除了地獄法界之外(沒法子),其他法界裡頭都有菩薩在應化,都有修行證果的人。但是以佛身出現的肯定是在人道,在其他各道裡面都是以菩薩身、聲聞身,形相不一定。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形相,形相身分不定,這是無論是什麼樣的身分形相,你仔細觀察無不是求智慧。智慧開了,就能把煩惱融化了,轉變了,煩惱轉變成菩提,轉變成智慧,那個智慧是後得智,權智。在起作用的時候,幫助一切眾生,起作用就叫做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權智的起用,這一點要明瞭,千萬不能夠把方向偏了。

  在中國大乘八個宗派、無量法門,那是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標是一致的,最後都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於任何法門要尊重,不能把它看輕。你要輕視別的法門,自讚毀他,你自己就不能成就。為什麼?道理很簡單,無上正等正覺是自性裡頭本具的智慧,權智就是德能,靠什麼智慧現前?要靠真誠、清淨、平等、正覺。你自讚毀他輕視別人,你的心不平等,你的心已經被染污了,不平的心、染污的心是意識,緣慮心。你讀《楞嚴》你就曉得,緣慮心求無上道,猶如蒸沙做飯,無有是處,飯是米煮出來的,你煮一鍋沙,把它煮了,希望能夠變成飯,哪有這個道理?「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這一點我們要認真去讀《普賢行願品》,就是「入法界品」,你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所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些善知識的身分是菩薩,法身大士,從初住到等覺。實際上那些人都是古佛再來,表演給我們看的,你看看他們修學的態度,細心去觀察,三福圓不圓滿?六和究不究竟?你去觀察。每一位善知識都那麼樣的謙虛、恭敬、和睦、敦厚,推崇別人,沒有誇耀自己的。自己都說:無量法門我只懂得這一門,其他的比我殊勝太多了,你向那一邊去請教。這樣的謙虛禮敬,一絲毫貢高我慢的習氣都沒有,我們應當學。那是如來的示現。

  法身菩薩尚且如是,我們今天學了一點點,就覺得很傲慢,覺得很了不起,你還會有成就嗎?就已經目中無人,錯了。佛菩薩不如是,即使看到你造作罪業,看到你要墮三途,佛菩薩對你都是尊敬,決定不敢輕慢,為什麼?你有佛性。這個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你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只不過現在一時糊塗,迷了,如是而已。這個迷不會永久迷,總會有一天要清醒,清醒過來你是如如佛。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我們要小看一切眾生,那是自己業障現前,要留意!

  小看了別人,輕視了別人,是自己業障現前。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臨命終時懺悔,懺悔往生,佛在經上講,他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中生。當然這都是大權示現,告訴我們不可以輕慢惡人。為什麼?這個惡人說不定臨終回頭懺悔,往生品位在我之上,我要瞧不起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比我高,那怎麼好意思見面?在娑婆世界沒往生的時候,沒瞧得起他,現在到極樂世界,他品位比我高,所以這個就是屬於覺迷,儒家講修養。

  第三個名號,『或名圓滿』。圓滿佛,樣樣都圓滿,智圓滿、德圓滿、自行圓滿、化他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這個名號給我們啟示的意思很深很深,看到這個名號,自己要回光返照,我們自己信解行證都不夠圓滿,差得太遠了。你能夠想到這些地方,你才會精進努力,你才會真正修行,絕對不會得少為足,得一點點就得意忘形了,從圓滿那裡看的時候,我們差得太遠了!大乘佛法裡頭常說「因圓果滿」,我們在一些佛教道場看這個匾額上題字,這四個字常常看到,圓滿佛,因圓果滿。果滿是自然的,我們要學的,修因。要真正修行,不研究經教怎麼個修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過失太多太多!這些過失自己不知道,糊裡糊塗過日子。

  早年間我在美國弘法,曾經遇到一些同學問我:開悟是什麼樣子?大家都想開悟,我的解釋很簡單,知道自己的過失,那就叫開悟;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那就叫做修行。換句話說,你一天沒有發現自己的過失,你這一天不覺悟;你沒有改正一個過失,你這一天沒修,沒有修行。正因為這個緣故,明末清初的大德們,無論出家在家,他們用什麼方法?用功過格,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確實很笨,很笨拙,但是非常有效。在台灣三重那一邊有些同學也很精進,我曾經去過幾次,他們就是用功過格,難得!依照功過格認真的來修行,天天檢討,天天反省,天天改過,真修行!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一生提倡《太上感應篇》,提倡《陰騭文》,這兩部東西屬於道教的。老法師教導大眾,無論在家出家依照這兩部書條目上修行,這兩篇東西不多,《太上感應篇》大概一千三百多字,《文昌帝君陰騭文》大概只有七百字,用它來代替戒律。因為現在出家人已經戒律威儀邊都不沾了,說了也沒有用處,不肯做。台灣不錯,這個《沙彌律儀》有人發心,各種註解統統會集起來印成一大冊,好像流通量也不少,擺在書架上滿好看的,幾個人認真去讀誦、去研究、去依教奉行?祖師大德的確是苦口婆心,幫助我們天天覺悟,幫助我們天天改進,用了許許多多方法,問題我們要能跟他配合,就真正能得受用,向圓滿的方向邁進。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甚堅牢世界,佛名號第四句:

  【或名不動。】

  這個名號與前面「安住」的意思很接近。我們看到這個名號,在現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信心不動、願心不動,這兩條最重要。有信有願,還要選修的法門絕不動搖,因此在選擇法門的時候要很謹慎,自己不能確定,要求善知識。善知識也是緣分,古德常講可遇不可求,實在求不到,聽佛的話總不會錯。佛怎麼說?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就把心安在淨土上,專修淨土。

  淨土修學的經論就是「五經一論」,也有六種,我這六種是全都修?還是選個一兩種?怎麼個選法?這句佛號如何受持?這裡頭也有不少問題。大的原則、大的方向,決定不能夠變動,這些小節可以常常試驗,取捨的標準各人不相同,適合我個人的根性,我學習不感覺得困難,我修持覺得功夫很得力,那就適合自己的根性。如果感覺得很困難,學習相當長的時間功夫不得力,妄想雜念伏不住,毛病習氣常常起現行,那就得要想方法來對治了。為什麼?這些東西是我們學習途徑當中的障礙,障礙要不能把它排除,功夫怎麼能得力?這些事情總在個人,個人真有心,真想幹,自然就有感應,為什麼?真心想學,真心想幹,這裡頭就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雖然我們還沒有去求佛菩薩,這是冥感,那佛菩薩的應有顯應,也有冥應。人有善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人有惡願尚且有成就,善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我們要有信心,在必要的時候,真的要求佛菩薩加持。

  在行門上,有很多人到晚年才收心,我跟諸位提到過,我在早年遇到一位鍾老居士,在台灣屏東遇到的,八十多歲回頭,老實念佛,這個時候他心定,他不動了。學過禪,學過密,學過教,學過許多法門,浪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到最後曉得統統不得力,回過頭來老實念佛。我們要曉得,他有那麼長的壽命,如果是六十、七十,不到八十就走了,怎麼辦?想念佛,沒有時間給你了。這是我們看到這個樣子,不能不動心,要覺悟!尤其是現代這個時代災難多,天災人禍,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頻率一年比一年多,傷害一年比一年大。如果你要是真正細心去研究,二次大戰之後或者你更前,二十世紀這一百年當中,你要做一個統計,每年有哪些災難?受害的人有多少?你統計一下,你會寒毛直豎。在這樣的生活環境當中,我們抉擇法門就非常重要了。淨土法門,祖師說得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根性利的,你修學這個法門成功高;根性再鈍的,完全沒有記性,只要六字洪名一直念到底,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得生。所以十方諸佛讚歎。

  一般修淨土的同學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心不定。我們常講放不下,他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把他這一生往生的機緣障礙住了,非常可惜。所以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萬緣。這一句話聽起來老生常談,它是一句實話,是一句修淨土人最重要的一句話。這一句話果然你能聽得進去,你能依教奉行,哪有不成就的!第五個名號:

  【或名妙眼。】

  『妙眼』就是妙觀察。我們六道凡夫的眼不妙,縱然是天人,天人有天眼了,還是不妙。怎樣才妙?轉識成智就妙了。怎樣把眼識轉變成妙觀察智?實實在在講,不是在眼識上轉,是在第六意識。法相家告訴我們,眼能見,能見是眼識,見了之後,你能夠分別,能分別的是意識不是眼識;眼識能見不能分別。分別之後,你就想執著,你想控制它、想佔有它,那是第七末那識。所以這兩個東西不妙,這兩個東西天天在造業,無有中斷的在造業,一個分別、一個執著。所以佛教給我們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那這個眼就妙了,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妙觀察裡面沒有分別,平等性裡面沒有執著,這個時候叫「妙眼」。

  現在我們會不會修?怎麼個修法?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練功。《華嚴》末後一品「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叫歷事練心,你要不經歷這些事,你怎麼練法?要在事相上練,這個智慧才是真的,經過檢驗的,不是閉門造車。這從前方東美先生常跟我講,佛法的智慧是經過歷練的,符合科學的精神,不是憑空想像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少分別、少執著,希望這個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輕,一個月比一個月輕,那你就有進步了。

  可是這些事情,你要知道對自己要這樣做,接引初學又不能不分別,又不能不執著,所以許許多多設施是為接引初學的,不是為自己,這個事一定要知道。初學佛法的人,你要把標準定得太高,他不敢進來,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沒有出家,那幾年常常到寺院去借經本來看。有些經本不能借出來的,星期假日去抄經,帶著筆記本去抄經,所以跟寺廟就很熟,也常常在寺廟裡面吃飯。知道寺廟裡面的廚師,名廚,高待遇聘請的,是不是出家人要享受?那倒不見得。

  為什麼要請一流的廚師?信徒要。這是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接引眾生「先以利欲勾」,勾引他了,「後令入佛智」,那是一種手段。眾生好吃,這個道場的菜做得真好,你吃了一次之後,常常想念它,常常想去,他的目的達到了,目的就在此地。常常來常常來,慢慢的你就學佛了。所以接引眾生的手段,出家人的衣著威儀亦復如是。你們看到大和尚穿的是黃色的海青、紅色的袈裟。現在袈裟上還繡的有佛像,如不如法?跟諸位說不如法!佛在《戒經》裡頭不是這個講法。他為什麼要這個打扮?也是方便接引眾生,眾生喜歡!恆順眾生,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要明瞭。

  早年我初出家,我穿的黃海青紅袈裟好像第一次是在香港,香港那邊聽眾結緣的,升座講經莊嚴,行,年輕、隨緣。我是到韓館長往生,我覺得這個不對。韓館長不是普通人,我們不能用世俗眼光來看待,一定要如法,我們換成咖啡色的袈裟,就是二十五條衣,整個華藏圖書館統統換了。我們換這個衣有感應。我很歡喜,因為從來沒有人想到過,我想到的時候是很久了。好像我第一件咖啡色的二十五條衣,是在李炳南老師往生之前做的,我請裁縫,他們說:從來沒有人做過這個。我說:你替我做一件。這個衣服送來之後,好像沒有幾天,李老師往生了,所以我到台中去參加他這些儀式,我搭的衣就是咖啡色的,第一次。

  韓館長往生,我們圖書館全部都換了,換了的時候,我找永和做僧服的店,請他老闆幫幫忙,希望儘快,因為我們的人很多,趕緊把這個衣服趕出來。老闆來見我的時候,他說:這個事情我知道了。我說:奇怪,你怎麼會知道?他說中午阿彌陀佛來告訴他的。阿彌陀佛怎麼告訴你的?他中午睡午覺做了個夢,阿彌陀佛告訴他:圖書館有要緊的事情,你要趕快替它做,做這二十五條衣,咖啡色的。我說有這種事情?是的。我聽了很歡喜,我們這個想法作法沒錯。老闆講衣服料子都已經準備好了,馬上量尺寸,有感應!這個感應就證明我們做了個如法的事情,我們這個事情沒做錯。我們決定還沒有通知這個僧服店,僧服店老闆在夢中阿彌陀佛就告訴他了,不可思議!增長我們的信心,消除我們的疑慮,因為這個服裝顏色從來沒有人穿過。所以一切不為自己,我們的智慧眼就開了,叫妙眼。這裡頭夾雜著有自私、有名利,眼就瞎了,智也沒有了,妙眼就沒有了,決定不能夠夾雜。第六個名號:

  【或名頂王。】

  頂在前面講得很多,『頂』是到最尖端,當然這是指如來果地,因為等覺菩薩上面還有位次,他還沒到頂,妙覺位到頂了,他上頭沒有,真的是無上正等正覺。『王』是取自在的意思,這個好懂。像這些名號,佛都示現給我們一個目標,大概就是警惕我們,不要得少為足。四弘誓願裡頭一定要常常記住,「佛道無上誓願成」,你證得阿羅漢果位,證得法身菩薩果位,不可以滿足。現在人稍稍有一點點小成就,值得驕傲,這不可以,不能驕傲,你上面層次還多得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驕傲是煩惱!要知道。貪瞋痴慢,你看看僅次於三毒,根本煩惱,傲慢。傲慢習氣不除,障菩提道,不但障礙果證,連開悟都被障礙了。佛法斷傲慢非常重視,用什麼方法來折伏傲慢?用禮敬。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個「禮敬諸佛」,它對治的毛病就是傲慢。禮敬什麼時候修圓滿?傲慢心斷了,確實沒有了,禮敬諸佛這一條你修圓滿了。下面第七句:

  【或名自在音。】

  『自在音』就是圓音,前面我們在北方念過有「瑿羅跋那」,瑿羅跋那翻成中國意思,圓音自在,這跟那個意思完全相同。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才是「自在音」。可不可能?在理論上講,可能。現在人很聰明,發明的機器自動翻譯的,無論什麼地方的言語,都能翻成我們熟悉的言語,不需要用人,這是用機械達到自在。我們現在明瞭,「自在音」是從法性裡面流出來的,一切眾生共有法性,所以他沒有障礙。眾生的言語為什麼會產生障礙?他是從意識心裡面發出來的。意識心有障礙,自性沒有障礙。

  現在很作興手語,言語聽不懂用手語,手語今天在全世界是統一的,是非常好的方法。佛用,佛陀在世就用得很多,佛教裡頭叫手印,現在人叫手語。你看手做一個什麼動作,你就曉得那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也找到一個手語內行的,我想請他來教,給我們上課,他也答應了。等我們教室建好之後,可以使用了,我們就邀請。手語也算是自在音裡頭的一分。下面一個名號:

  【或名一切施。】

  這個名號肯定是對一些吝嗇的眾生,不肯修布施,名利心很重,佔有的執著很重,佛在此地示現給他看,一切外財內財,財施、法施、無畏施,沒有一樣不施捨。佛教九法界眾生,沒有見性之前,布施能幫助你見性。為什麼?你心目當中所貪愛的那是什麼?那是迷,那是貪,那是痴,這是煩惱。煩惱障礙你自性,布施是幫助你除去煩惱,煩惱除掉之後,你的自性性德就透出來了。所以『一切施』是個手段,幫助你明心見性,幫助你放下煩惱習氣。你能夠把見思煩惱布施掉,你就證阿羅漢果,你再能把塵沙煩惱布施掉,你就成法身菩薩。「施」是放下、是捨。為什麼一切都要捨?《六祖壇經》裡面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只要有一物就是障礙。你要不捨,你就不能契入,你就不能證得,這是從修行證果上來講。菩薩修行,布施擺在第一位,六度裡面第一個是布施,十波羅蜜裡頭第一個也是布施,你不捨怎麼行?真心本性裡頭確確實實無一物,有一物就迷了,知見立知了。所以有一物就是無明的根、無明的本,那就大錯特錯了。

  對世間人來講,世間人沒有出離心,他絕對沒有一個意念,他要去證阿羅漢、證菩薩、作佛,他沒有這個念頭。他學佛也很虔誠,目的在哪裡?目的在升官發財,多兒多孫,健康長壽,他目的在此地;再不然,希望將來死了以後生天,可以享天福,這是他學佛的目標。佛也滿他的願,佛不勉強他,滿他的願,幫助他。你要得財富,修財布施,你的財愈施愈多;你要得聰明智慧,你修法布施,智慧增長;你要健康長壽,你修無畏布施。這三種施是因,得三種果報;你不知道修因,哪來的果報?這一樁事情,佛在大小乘一切經論裡頭常說,時時刻刻在提醒大家,「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一點都不假。愈施愈多,愈多愈施,決定不能夠累積,這一累積就錯了,有多少施多少,源源不斷而來,源源不斷而去,這個好!第九個名號:

  【或名持眾仙。】

  『持眾』,持是護持,眾是大眾,仙人。『仙』,我們在前面,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過,仙人身心清淨沒有染污,遠離名聞利養,遠離五欲六塵,這是仙人。佛對於一切眾生示現清淨不染,現身說法。他常常教導我們,學習要「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話佛在經論上不曉得講了多少千遍萬遍。我們對經文記不住,這句話能記住,為什麼?遍數太多了。學佛怎麼學?就是這樣學法。修行怎麼修?也就是這個修法。

  「受」是接受,佛在經上講這些道理我接受,方法我接受,境界我接受,依教奉行。「持」是保持不失,我真照這樣做。這就是我常常講的,我們起心動念一切心行要隨順經典的教誨,那就叫受持。「讀誦」,天天要讀經;「為人演說」,演說是落實,我把我所學到的,我統統做到,我都能夠圓滿做到。希望我這個身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我的思想、我的言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活的!演為人,說為人,自利利他,為一切眾生如法的表演。住在六道裡頭,決定不染六道的習氣,仙人。最後一個名號:

  【或名勝須彌。】

  『須彌』是比喻,比喻這個殊勝,殊勝第一。佛講在我們這個世間山很多,一切高山須彌第一,須彌山最高,沒有能超過它的。這個比喻佛的智慧德能,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稱為「勝須彌」。這個勝也能講勝過的意思,勝過須彌山,超過須彌山,也能講得通,都是讚歎佛的智慧德行。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