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九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9

  《大智度論》第十九卷,這就是解釋三十七道品。

  經【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在論文裡面一開頭就給我們提示出來,我們把文念幾句:

  【問曰。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大智度論》這是菩薩法,菩薩法裡面為什麼要講聲聞法,講小乘法?答的裡面很多,我們只念一句:

  【答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這就是說明,菩薩應當要學『一切善法一切道』,不但小乘法菩薩要學,人間法菩薩也要學,外道法菩薩還是要學。你要說,「這不是佛法,這是外道法,我不要學」,你不是菩薩。為什麼?菩薩是博學多聞,沒有不通達的,他要是沒有通達,當然要學,不學那就會有障礙,所以菩薩才是具足無量智慧。

  這首先說出菩薩是不捨棄小乘法的,但是在此地要曉得,三十七品通常我們是講小乘的,也有大乘三十七品,我們很少聽說過,正如同十二頭陀行,十二頭陀行我們一般也是講小乘的。記得我們過去在大專講座裡面,曾經有一屆講《華嚴經》「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章,在那一章後面有十二頭陀行,那是大乘的十二頭陀行,名稱是一樣,境界完全不相同。由此我們可以證知,一一法無不通大小乘,即使是六波羅蜜。我們講到六波羅蜜,諸位概念當中立刻就反應到這是大乘佛法,可是小乘佛法裡頭也修六波羅蜜。由此可知,六波羅蜜不是菩薩專有的,小乘,就說藏教的,藏教也修六波羅蜜。實在講我們現在修的六度是人天法的六度,我們是連小乘的六度還不到,咱們是人天乘的六度,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所以佛法是於人無礙,決定不能夠執著,執著就是病,執著就錯了,執著不能解佛所說義。第二頁第一行:

  【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摩訶衍』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大乘。這幾句話是佛在《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講的,這就是說明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佛法,不是後人假造的,不是後人說的,是佛說的。

  【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

  小乘裡面確實講三十七品,但是並沒有說明這三十七道品只是小乘人有,大乘人沒有,沒有說過這個話。

  【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

  這底下說明佛說法的原則,佛是大慈大悲,隨緣令一切眾生『各得其道』,所以佛說法是極其圓融。在此地我在這裡打個閒岔,說法實在是一樁相當難的事情,尤其所謂稱性而說更是困難。昨天我聽到有一位老師,這是大學裡面的老師,他在大學上課就學方東美先生那種講學的方法。方東美先生講學也許有人聽過,他是海闊天空,漫無邊際。他也學這個方法在那邊教,把學生教得個個打瞌睡,後來幾乎都沒有學生願意上他的課。另外一個老教授就教導他,告訴他:你不能學方先生,方先生講學,他是講學他不是上課,他是講學。講學的目的就好比播種,種子播出去。佛就是講學,到處播種子,上根的得上乘的利益,中根的得中等利益,下根的得小的利益,各個人都得利益。這很不是容易事情,正是所謂「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在學術上確實有相當的修養,單單靠修養還不夠,一定要有相當的領悟,在佛法裡面講他有悟處,這才能做到。我們沒有悟處,修養功夫都不到家,這種談法一定會把聽眾說跑掉的。

  在佛法裡面,我當初在民國四十七、八年跟李老師學佛法的時候,我們同學當中也有幾個想模仿李老師講經的方法,到外面講給別人聽。李老師一再教誡決定不能學,你一學必定就壞事。至於為什麼不能學,老師並沒有說出來。可是凡是學他那個樣子在外面講經的,都沒有成就,都不能成功。這跟這年輕的老師學方先生是一樣的毛病。我們初學出去講東西給別人聽,諸位要知道,就好像師範學校畢業去當教員,是去上課不是講學。上課,開始學講就是經本打開,一字一句講得清清楚楚,都沒有講錯,這就對了,沒有毛病;講學,他是這個經打開,議論風生,意在言外,那是人家真正有性德,這是我們學不到的。你要是悟了就會,不悟,老師要教你也沒法子教,確實老師沒法子教。悟了之後是你自己心性裡面流出來的,真正是大經裡面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樣一來諸位就曉得,悟很重要。

  我們幾時才能開悟?這個事情不能著急,開悟的方法無量無邊,參禪可以開悟、持戒也能開悟、念佛也能開悟、拜佛也能開悟、念經也能開悟、在這裡講經也能開悟,只要你功夫到,一定有開悟的那一天,一定有開悟的機緣。悟後跟悟前完全不相同,悟前所講的統統是別人的東西,要是拿自己意思來講,毛病就出來了,就錯了。所以悟前是別人的,講別人的不會錯,按照人家的經論註疏來講不會有毛病;講自己的就錯了,自己邪知邪見,自己不能不承認。見了性之後才是正知正見,沒有見性都叫妄想。學佛,所謂自度,自度就是見性,八萬四千法門,法門雖然不一樣,目標是一個,都是見性成佛,這樣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此地引用佛說法的原則,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提示,我們為初級說就要按照規矩本本分分的來說。幾時開悟了,你自然與諸佛菩薩所謂是一鼻孔出氣,就沒有兩樣了。在這一頁倒數第三行:

  【答曰。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

  『實』就是真實道,就是諸法實相。『非實道』,

  真實與非真實,非真實就是虛妄,《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道是『涅槃』,非實道是『世間』。

  【知是已。】

  世出世間真與妄都徹底明瞭了。

  【立大願。】

  這個『願』是從這裡生的。

  【眾生可愍。我當拔出著無為處。】

  我應當要救度一切眾生。

  【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能到佛道。】

  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要想成佛,成佛就是成就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得到最究竟圓滿的福報,這就是成佛。佛稱之為二足尊,就是智慧也滿足、福報也滿足,這叫做二足尊,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叫成佛。我們要想達到這個目的,記住『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實」是真實的,決定不能用虛妄的。虛妄與佛道不相應,佛道與真實相應。在這幾句話裡面我們把它合起來說,就是菩薩無住涅槃能到佛道,大徹大悟的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久住生死中,他不住涅槃;雖然久住生死中,他又能夠知實道,實道就是涅槃,這叫二邊不住。第三頁第三行:

  【復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若不得實智。云何能忍是事。】

  忍不容易,世出世間法所以不能夠成就就是不能忍,所以中國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看看這些成功的大人物,無論他是哪一界,他是在領袖地位的人物,確實人家真的是喜怒不形於色,他能忍受,他能夠不動聲色,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定功。他不為境界所擾亂,他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清淨心就生智慧,就能把一切事理境界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應當怎麼應付、怎麼來處理。如果忍不過,發脾氣是不能忍,生歡喜心也是不能忍,發脾氣會壞事,生歡喜心也會壞事。要學著如如不動,這個功夫很難。菩薩之所以能成佛就是他事事都能忍,他為什麼能忍?他有『實智』,實智就是根本智,他有根本智所以他能夠忍。實智能忍,忍能夠成就實智,這兩個是互為因果,你有智慧就能忍,你能忍就有智慧,這才能辦大事。我們常常講忍辱波羅蜜,忍辱重要,沒有智慧天天講也不行,事到臨頭還是忍不過。為什麼?沒有智慧。由此可知,佛法教學大主意就是教我們開智慧。

  【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求是道品實智時。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

  我們通常在大乘佛法裡面講的,也許是唯識裡說的,轉識成智,轉識成智是理上轉。『轉世間為道果涅槃』,這是果上轉,是我們現前境界上轉,這是真實的受用。你要是會了,你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什麼世間?一真法界,極樂世界。現在這個世間就事事無礙,煩惱不生,法喜充滿!這個不是妄言,是真實法,問題就是你沒轉業。因轉了,果自然就轉,所謂是因圓果滿,這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

  怎麼轉法?此地也提了幾句綱領,文諸位自己去讀,要緊的是不取相就能轉,不取相就能證大涅槃。可見得我們之所以不能夠轉境界,不能轉境界就是被境界所轉,原因在什麼地方?原因是在我們在境界當中處處著相,不曉得相是虛妄的,把虛妄相當作真實,處處著取,於是得失的心就太重了。得失心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只要一有得失心,無論是在世法、是在出世間法,有得失心,心就不自在,心就不能得解脫。換句話說,障礙了法身,障礙了般若,法身、般若、解脫都不能現前。六祖在《壇經》裡面跟我們講,佛法是不二法;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頭也給我們講,不二法門是真、是實。第三面倒數第二行:

  【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是菩薩法中說的。

  【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這幾句話是《般若心經》裡面的意思。第四面第四行:

  【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三十七品是實智之地。】

  菩薩法確實是如此,他對世間厭不厭?不厭。在世間裡面不生煩惱,心是清淨的,在大涅槃裡面他不生喜樂,心也是清淨的。換句話說,世間是逆境,涅槃是順境,順逆境界裡面他都不動心,這叫做菩薩法。我們要學,就是要在境界裡面學不動心,這就是學菩薩法。給諸位說,這是菩薩法裡面的一乘佛法,《法華經》裡面所謂「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佛乘是圓頓的菩薩,是屬於圓頓教。圓頓菩薩的修學跟三乘完全不一樣,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跟這三乘人不一樣,這種法子高明極了。雖然是不一樣,但是諸位要記住,三乘的儀規並不捨棄,並不輕視它。要是輕視它還講什麼三十七道品?不但三十七道品不輕慢它,外道法也不輕慢它。

  何以故?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才真正叫圓頓。你要是看到外道,基督教的《聖經》,那怎麼能跟我們《華嚴經》相比?那就錯了,不平等了,既不圓又不頓。這樣說起來,基督教的《聖經》跟《華嚴經》怎麼個等法?怎麼個平等法?前面舉《心經》的幾句話,你要是念通了,原來是如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基督教那個經典不是色法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打開《華嚴經》也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怎麼不一樣?文字性空,言說性空,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有,因緣和合就是因緣所生,凡是因緣所生法,它沒有自性,當體即空,它怎麼不等?所以萬法平等。到萬法平等,這個心多開朗、多清淨,此時之心海闊天空,沒有障礙了,這種智慧就叫做根本智。根本智現前,然後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念念增長智慧。智慧一增長,什麼法都活了,都不是死的了。

  我在講席當中也舉比喻給諸位說,學要學活的,不能學死的,學死的解決不了問題,不但不能度眾生,度自己也度不了。為什麼?死的。什麼叫活的、什麼叫死的?開悟就是活的,不開悟就是死的。死法子沒有人願意接受,沒有人願意學習,沒有人喜歡;活的東西人見人愛,它有生趣。佛法的經典、世間的經書,如何把它念活,這是學佛、讀書人第一要緊處,別把它念死了。我常比喻說,我們中國文化五千年的歷史,好比這是五千年的神木,這棵大樹,它在今天怎麼樣?它還是生芽,還是長枝條,還開花結果,這個樹是活的,不是死的,只要這個樹一生芽、一長葉,長新的葉子,諸位要曉得,這樹整個都是活的。你要是說它的根死了,根死了怎麼會長新芽?說幹有一節死掉,一節死掉那也不會長新芽的。長出新芽證明這棵樹是活的,不是死的。

  我們求學,我們學菩薩道,我們在大乘佛法裡就要是一個新的芽,大乘佛法裡才有你一份,是新枝!這個新的枝、新的芽從哪裡發的?從故枝上發的,故枝是什麼?歷代的註疏、祖師所傳的道,這是故枝。故枝是從根本來的,根本是什麼?根本是經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從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歷代祖師所傳,到我這個時候還是新的,絕不是墨守成規,死在故枝裡面,那是死的、不作用的,那沒有價值。所謂是推陳出新,儒家所講的,做學問是「苟日新,日日新」,所以聖教永遠是在時代的尖端,好像一棵樹木一樣,年年發新枝、年年結新果實,才能夠度自己,才能夠度這一個時代的眾生。新枝就是新智慧,新智慧就是所謂後得智。根本那就叫根本智,後得智都是從根本智上來的,你看這個關係多麼重要!

  我們讀書、學佛要是不在這上著眼,那我們真是一頭迷到底了,永遠不會開悟。為什麼?你根本就沒有向開悟的方向走,沒有向開悟的道路上走,你怎麼開得了悟?你的目標都是守在故枝裡頭,從來沒有想到要突破、要超越。超越不是憑空,是依根依本,換句話說,有本有源這才是真正的超越,才是真智慧;爾後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問題,別人只要來請教你,你立刻就能解決。這就是智慧,也正是像六祖所說的依「一般若」,一般若是根本智,「生八萬四千智慧」;能大師又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那真是一棵常青樹,天天發新芽,天天長新枝,你看多有趣味。這樣讀書是讀活書,展開書本無量的智慧現前,那怎麼不法喜充滿?世出世間一切問題到了面前迎刃而解,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這個才叫菩薩,菩薩是個覺悟的眾生,菩薩是印度話,翻作中國的意思是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他不迷。覺就是有智慧,是具足大智慧的眾生,這叫菩薩。底下有一段說明如來說法所為,諸佛菩薩為什麼說法,在第四面倒數第五行:

  【眾生心種種不同。】

  這個『心』是指念頭,眾生的念頭種種不同。

  【結使亦種種。】

  『結使』是煩惱,煩惱也有種種不同。

  【所樂所解法亦種種。】

  『所樂』是愛好,眾生所愛好的;『解』是理解,他對於一切法的認識,對於一切法的了解,也是種種不同。這都是講的眾生,這幾句叫觀機。

  【佛法雖一實一相。】

  『佛法』是真實法,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一』,法界叫一真法界。禪宗裡面所標榜的「識得一,萬事畢」,「一」是大根大本,佛法雖然是一乘,是一佛乘,雖然是一界,一真法界,可是你看:

  【為眾生故。於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作分別說。】

  佛說十法界,佛說百千法界,佛說無量法門,都是從一實法裡頭分出來的,說得再多還是一,所以一即是多。佛法有沒有差別說?沒有差別說。為什麼?種種差別法都說的一個,都是說一真。無量差別智慧都是誘導我們入一實智,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而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了解佛的深義,佛說差別法,我們就分別他的差別法,我們就執著差別法,不能從差別裡面去認識一,毛病就產生在這裡。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真是說絕了,如來的真實義是在一、在真,是教我們見真實。不能執著,原則不能執著,法門也不能執著。唯識裡面所說的,離開依他起、離開遍計執就是圓成實,圓成實是一真。由此可知,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圓成實?因為我們不能夠離開遍計執,不能夠離開依他起,一切的名相言說是遍計執,一切色相是依他起,色相心相都是依他起。我們讀《百法明門》要覺悟,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依他起,這九十四種裡面二十四個不相應是遍計所執性,更是虛假,我們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不肯放下?諸佛如來無量的智慧德能我們每個人都具足。不是說佛有、我沒有,我所有的跟佛有的一樣,他不比我多一分,我也不比他缺少一分。為什麼人家那麼大自在?我為什麼不自在?就是放不下依他起、遍計執。向下經文好的句子這在一卷裡面實在太多,我們因為時間限制,沒有法子一句一句,不要說是講,念也沒時間,希望諸位同修自己要用功,多看看。向下舉一個例子,第五頁第四行:

  【或說一法度眾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

  這是說什麼?不偷盜,這是戒律裡面的一條。『非汝物』,不是你的物,你不要取。

  【比丘言。知已。世尊。】

  比丘答覆說:我曉得了,佛說的意思我懂得,世尊。

  【佛言。云何知。】

  你怎麼知道的?

  【比丘言。諸法非我物。不應取。】

  真正大徹大悟了!諸法,四大五蘊是諸法,『諸法非我物,不應取』,不但當下就證人我空,法我也空。佛說這句話,在平常講不偷盜,「是的,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要」。這個書是我的,這講堂是我的,那個房子不是我的,我不要。那個人聰明,人家聽了這句話,我這個身是四大五蘊,不是我的,我也不要了,一切諸法不是我的,我也不取了。佛說的一句話,有的人聽了,他一聽就成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才叫持戒,這是不偷盜戒圓滿清淨之相。在戒條裡頭每一條都是如此,這是隨便拈一條給諸位說說,我特別把這一條也提出來給大家講講。所以聰明利根跟笨頭笨腦不一樣,聰明利根一聽就明瞭,正是所謂一聞千悟!在這一頁倒數第二行:

  【是三十七品。眾藥和合。足療一切眾生病。】

  這就是佛為什麼要說無量的法門?為什麼要說三十七道品?因為眾生的毛病太多,這個方法不能治他,用那個方法;那個方法不能治,再換一個方法,所以法門才無量無邊。目的只有一個,把病治好就行了。諸位要是懂這個意思了,我再問問,佛有沒有法?佛沒有法。佛的法是因為眾生有病才變出法來,眾生要沒有病,他有個什麼法?藥是因為你有病才有藥;你要沒有病,世間哪有藥?就沒有藥了。這個道理諸位要是明白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他說他沒有說過一句法,誰要說他說法就是謗佛,真的,一點不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天講到晚,確實沒有說一句法,也可以說沒說一個字。為什麼?因為說的都是從眾生相對建立的,沒有眾生就沒有他。要明瞭這個道理,你才能夠真正理解佛說這句話並不是自相矛盾,並不是說了四十九年到最後都否定掉,都不承認,說話不算話了,不是的。佛還能說話不算話嗎?他有他真正道理在。底下舉了個例子:

  【是故不用多說。如佛雖有無量力。但說十力。於度眾生事足。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

  這就是常常講的三十七法,實際上三十七法再把它歸納,根本法只有十。何等十?第一是信,第二是戒,第三是思惟,第四是精進,第五是念,第六是定,第七是慧,第八是除,第九是喜,第十是捨。佛十種根本法是自度化他的基礎,自行化他的開始,一切萬法都不離開這十個根本法。這十個根本法以下都有簡單的解釋。第五頁倒數第四行以下,是給我們說明學習的次第,諸位要去看,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受用。向下是按照順序來解釋三十七道品。什麼叫四念處?第七面倒數第一行: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念處就是這四種法。這四種法的觀法,天台家有很詳細的說明,智者大師有一部疏叫《四念處註》,一共有四卷,講四念處分配在藏通別圓,藏教的四念處、通教的四念處、別教的四念處、圓教的四念處。四念處如是,諸位想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哪一法不如是?法法都配在藏通別圓裡面。所以法是圓的,絕不是說這個法是小乘人修的,我是大菩薩不能修;或者那是菩薩修的,小乘人修不得的,不是的,徹上徹下、徹始徹終沒有一法不是我們不應該修學的。所以四念處的觀法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學習。龍樹菩薩在此地只說了個綱領,而沒有智者大師說得那麼詳細,但是這個綱領也可以說是相當詳細,比我們一般註疏或者是講解還是要詳細得多。第八頁第六行:

  【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這一段文一直到第十頁偈頌這裡為止。第十面倒數第五行: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

  從這個以下一共有二十三行文,詳細說明『不淨』的苦相,我們應當要熟讀,要深思。我們不是要離苦嗎?離苦首先要知苦,要覺苦,而後才能夠離苦。在第十二面倒數第四行第二句「以樂受故」,從這以下是『觀受是苦』。第十四面第三行:

  【凡夫人於有漏法中心著。】

  有漏法是心執著。

  【以有漏法無常失壞故生苦。】

  這是苦怎麼來的。

  【無漏法心不著故。】

  無漏這是聖人,是一個覺悟的人,他為什麼覺悟?因為他不執著,他在一切法裡頭都不執著,所以這是無漏法。

  【雖無常。不能生憂悲苦惱等故。不名為苦。】

  這是他覺悟了,覺悟不執著,不執著就不生煩惱,不生煩惱就不叫『苦』。

  【亦諸使不使故。】

  『諸使』是煩惱的代名詞,就是這些煩惱不起現行,不再牽著你的心走了。這幾句話,總而言之是說有漏則苦,無漏是無受,無受則無著,這才叫做正受,正受只有佛菩薩才有。我把這一段歸納成十六個字,我再念一遍,諸位應當記住:「有漏則苦,無漏無受,無受無苦,是為正受。」這就是這兩行文的意思。第十四面倒數第四行:

  【無漏樂上妙而智慧多。】

  無漏的樂趣最上最妙而智慧多。

  【智慧多故能離此著。】

  他也不執著,這是講無漏的人,無漏的受用多麼圓滿。你再看看凡夫,有漏的人他得不到。

  【有漏樂中愛等結使多。】

  這地方講情識,情識多、煩惱多。

  【愛為著本。】

  『愛』是貪愛,是一切執著的根本。

  【實智慧能離。】

  如何才把這個根本的執著能夠離開?要有真實的智慧才能夠離。真實的智慧好不好離?給諸位說,真實智慧一現前,不離自離,真是妙極了!

  【以是故不著。】

  再給諸位說明白,諸佛菩薩無漏者,他用的心是真心,真心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凡夫有漏者用的這個心是妄心,妄心會變的,今天很好,兩個相愛了,明天惱了,兩個又變成冤家對頭,他會變,心會變,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是真心愛護永遠不變,你尊敬佛菩薩,佛菩薩對你不變;你恨透他、侮辱他、要殺害他,他對你那個愛心還是不變,這是真的。很可惜我們凡夫茫然無知,認假不認真,真的他不曉得,假的天天打交道,自找苦吃。所以學佛是學真,要學真心用事,這裡面才能得到上妙的真樂,真心裡面具足無量的智慧,沒有煩惱。妄心裡面才有煩惱,結使多故,結使就是煩惱,世人所講的心有千千結,你看這個煩惱多苦,苦死了。那就是沒有智慧,從迷惑顛倒當中生的千千結;智慧一開,那個結就沒有了,才能夠得大自在。

  【復次。無漏智慧,常觀一切無常。觀無常故。不生愛等諸結使。】

  『無漏智慧』觀一切萬法,萬法是無常的,是因緣所生的,是當體即空,所以無漏之人在一切萬法裡面他有享受、他有自在,他沒有執著、他沒有貪戀。我說這些話諸位不大容易懂得,很難體會,我用個方便再比喻,從前在我們這裡聽經的鄭老師,給你們講人生哲學的,他聽了我這個比喻,他很歡喜。我用什麼比喻?我說無漏的菩薩好比享受他有使用權,他沒有所有權;我們凡夫顛倒了,有所有權,沒有使用權。譬如這一棟大樓是你的,你有所有權,可都是別人來住,別人在這裡用這個房子,他得受用;你蓋了房子給人住,主權是你的,你自己落不到裡面享受,享受是別人。他雖然在那裡享受,享用很自在,他沒有主權,沒有主權在那裡享用,他很自在,房子壞了塌了,這不是我的,不關心;主人雖然不在那裡住,心還牽掛著,房子這麼久沒有修,得修修,修來還是給人家住。我舉大樓這個例子還不大容易體會,再舉有錢人家蓋別墅。我那個時候初學佛的時候,有一個財主陳居士他很有錢,他在文化學院後面蓋了個廟,那個廟也是他的別墅,蓋得很不錯、很清靜。我聽說他蓋了廟之後他一生就在那裡住一個晚上,請人家在裡面住還要給人家薪水。你看看那也很自在,他到那裡去享受,你蓋這個別墅,我在這裡享受,還得要拿錢給我,不拿錢給我,我還不願意來享受,這個是聰明人,世間一等聰明人。

  這就好比無漏的菩薩,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是樣樣都享受、樣樣都自在、樣樣不執著。為什麼?曉得萬法皆空,一切都是幻有。幻有當中是享受幻法,他的人生是美滿的、是真實的、是幸福的,心裡沒有一點牽掛,可以說是解脫的。我們苦在哪裡?這個東西是我的,所有權是我的,苦死了。所以一點事業還沒有成就,頭髮已經白了一半,操心太多!我有一些朋友,最近曉得了,「你有圖書館,又那麼大」,問問我,你那裡現在住多少人?我說常住就是平常在一起大概也有十口之家。他說不容易,你生活費用從哪裡來的?我說我不曉得,我真的不曉得。你怎麼維持的?我也不曉得。我什麼都不曉得,我很自在。住在這裡就行了,不住了怎麼辦?打個電話,景美區公所派人來接收,我還是自在。有這麼好的地方,又統統做好了,送給景美區公所,景美區公所還在報紙上大大表揚一番我得了多少功德,你想想看這多自在!

  學佛就要求開智慧,生活上就要自在,絕對不要自己去找苦。諸位曉得,我們自己本來不苦,本來沒有苦,本來就是樂的,快樂得不得了。苦是自己找來的,你自己不找,誰給苦給你吃?所以覺悟就樂,你不覺悟就苦。這經文一共有九行,希望諸位要多念幾遍。在末後有一行結論,在第十五頁第四行:

  【樂受中不生欲著。苦受中不生恚。】

  沒有怨恨的心。

  【不苦不樂受中不生愚痴。是名受念處。】

  這是這一段的結論,這是講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我們應當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享受,你就會得自在。

  十五頁倒數第三行以下是講三心不可得,就跟《金剛經》裡面講的三心不可得意思是一樣的,同一個道理。三心不可得,再問,誰受苦受樂?一入這個境界,他怎麼會不解脫?在第十六頁的當中,有三行經文是講受的真實相,我們應當要了解。第十七頁第二行「心無常最易知」,這個以下是「觀心無常」。倒數第四行第二句「問曰」以下,是說「觀法無我」。在第十九頁第三行以下是給我們講三種四念處:「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這個文有好幾頁,一直到第二十四面倒數第三行,都是講三種四念處。二十四頁倒數第二行以下,是講「內外身」,這是進一步教給我們學習不淨觀。在第二十五頁後半段,是說一切法不可得,得無所著才是真正的解脫。第二十七頁倒數第二行,這是講四正勤。在這一卷裡面雖然說的是三十七道品,四念處說得最多,四念處是根本法,四念處的道理懂得了,三十七道品都很容易,所以後面講解都很簡略。

  第二十八頁第六行是講四正勤,後面接著講四如意足。四如意足是欲、勤、心、觀,但是在此地勤是用「精進」,觀是用「思惟」,文字用的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此地講的是依精進心思惟,是說這四種。第二十九頁第一行是講五根五力。這一段最後一行是講七覺分,開頭一看諸位就能夠明瞭。第三十頁第二個段落是八聖道分,這是講八聖道。七覺分在此地是講了一點理論,七覺分的名詞以及七覺分的作用,是在前面第七頁第五行、第六行,這都是講七覺支,它的名字在此地,它的作用也說出來了。

  第三十面倒數第一行最後這一句以下,是講五種邪命,這是應當要曉得的。第三十一面第四行以下,是說明八正道就是三學,這個大本裡面有三種是戒、三種是定、二種是慧,在此地也不必細說。三十二面第四行以下,一直到這一卷的終了,就是到四十四面,這是大乘三十七道品,應當要曉得,應當要學習。從這個以下盡這一卷,最好能夠背過,依教奉行,一定有大利益、大功德。大乘三十七道品此地都有解釋,我們由於時間上的限制不能跟諸位細說,可是前面大意明白了,後面可以看得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