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二十一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21
請翻開經本第二十五面,倒數第三行,從第七段看起。七,「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這是說《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如果我們將一切經來做一個比較,才曉得這個十八願的意義。古德曾經說過,他說一切經裡面做一個比較,是《華嚴經》第一,這就是說,《華嚴》把一切經都比下去了;《華嚴經》跟本經做一個比較,是本經第一,這把《華嚴》也比下去了。本經經文夏居士的會集本一共有四十八章,或者稱四十八品也可以,這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第六品是第一,第六品就是講的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之中,哪一願第一?第十八願第一。這樣做一個比較,諸位應該理解,佛法的中心在哪裡,就在這一願。這一願說的是什麼?說的是十念必生。這個必生,就是十念成佛。你們想想看,佛度眾生,十念能令眾生成佛,這是佛法真正到了方便究竟處,沒有比這個更方便、更究竟了。你才曉得,這個法門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確確實實是第一殊勝,無與倫比,不做這個比較不曉得這個重要!
這個經我們講過很多遍,同修們對於四十八願都很熟悉,可是要真正把它認識清楚,的確是不容易。真認識清楚了,我相信你一定是萬緣放下、一心繫念,那你就是必定成就。萬緣放下,不但是世緣放下,出世間的緣也放下了,無量無邊的經論、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放下了,那就跟蓮池大師一樣。蓮池大師在晚年(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出勉勵我們同修),晚年是徹底覺悟。如果不是徹底覺悟,他說不出,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這兩句話,不是徹底覺悟,決定說不出來。能說得出來這個兩句話,這叫大徹大悟,決定超過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超過。為什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過是了生死、出輪迴而已,要想圓成佛道,那還有相當遙遠的時間,不是一生成佛。淨宗徹底覺悟,世出世間萬緣放下,一心繫念,那他就是一生成佛,一生圓成佛道。所以這是一切法門都不能夠比擬的,這真正是沒有言詞能夠讚歎的,無法讚歎。這個地方幾句話,將這個所以然,雖然不是很明白的說出來,也透出一個大概了。
這個「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實在在是「由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這個究竟成就,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講他斷惑證真圓滿了,見思、塵沙、無明統統斷盡,圓滿的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個意思。但是此地所講的重點不在此,為什麼?這個意思,一切諸佛如來所同證。它真正意思是在它度眾生的方便,度生方便。度生方便,這就是十念必生,就是用這一句名號,六字洪名,而且十念必生,這是彌陀如來最極方便處,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沒有這個法子。雖然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這個法子,但是那一些諸佛如來統統用阿彌陀佛的方法來普度眾生。因此,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換句話說,淨土三經是一切諸佛度眾生必定宣講的;不但必定宣講,而且必定是多次宣講,決定不是一次。這一樁事情,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這個事實,也正是本經中所講「如來定慧究暢無極」的證明,這一句實實在在講,就是讚歎第十八願的成就。
這個法門實在簡單、容易、穩當、快速,決定成佛。就是因為它太容易、太簡單了,這個太容易、太簡單,反而叫人不相信了。所以古德常有這樣的感嘆,說「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說實在話,沒有把淨土看在眼裡面的人很多,即使是念佛修淨土的,有許多人喜歡《觀無量壽經》。為什麼?《觀經》麻煩,他們喜歡,認為,大概麻煩一點這個東西好一點,太簡單了恐怕不太靠得住。像現在用的照相機,這是全自動的,我們黃念祖老居士叫做傻人照相機,全自動的這很容易,很容易,可是人家照出來張張都漂亮;那個高級照相機,又要對光圈,又要對距離,還要懂得色溫,不見得能照得好,三十六張能照得一兩張好的,就算不錯了,那個很複雜,那價錢也很高。所以他老人家比喻,那一種高級照相機就像普通的法門,一般法門;這傻瓜照相機,就是念佛法門,人人會照,張張都好。輕視這個法門,是錯誤的,是對於這個法門可以說是完全不了解,才有這樣的誤會。
我們翻過來看末後這一段。「《疏鈔》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所說的,語氣非常的肯定。「但持佛名」,這很容易,正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用任何方法來幫助,就是一句佛號就行了。這一句佛號,四個字、六個字都可以。蓮池大師當年在世,他自己念佛就念四個字。有人曾經問他,說您老人家教別人念佛的方法,怎麼教法?他說我教別人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問他,您老人家自己怎麼念?他說我自己念四個字。這別人聽到就奇怪了,為什麼你教別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他老人家說,我這一生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客氣話都不必要了。南無是客氣話。經裡面講「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個字。南無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皈依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是恭敬的意思,恭敬阿彌陀佛。這些都是客氣話,客套,真正一心求往生,客氣話不要了,為什麼?愈少愈好。你看六個字跟四個字比較,就少了三分之一,更簡單了,是愈簡單愈好,就不要再找麻煩了。他說,我教別人,別人未必真正發心求往生;不願意往生,加一個南無好,恭敬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跟淨土結一個善緣,種一個善根,意思在此地。由此可知,「但持佛名,必生彼國」,這個必字語氣非常肯定,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
哪些人是這個法門的當機者,也就是往生西方的對象?他老人家底下就說了,「或高或下」,這個高下是對菩薩說的,十聖菩薩就高,三賢菩薩就下,三賢十聖。「或聖或凡」,這是對於聲聞、緣覺、天人所說的。聲聞、緣覺是聖人,超越三界了;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還是凡人,四聖六凡,他還是凡人。這個兩句就把十法界統統包括了,統統包括盡了。「乃至於或信或疑」,這也是講十法界裡面這些人,或者是相信,或者是懷疑,懷疑也能往生,大經上講的生邊地,也能往生,只要具足信願行,那個信裡面稍稍帶一點疑,還是可以往生。「或讚或毀」,讚是聽到這個法門,心裡面歡喜讚歎,毀是毀謗,對於這個法門完全不能夠相信的,甚至於排斥的。這個排斥不但是外道排斥,外道他不信佛的,看到我們這學佛的人他就排斥;而淨宗在佛門裡面也受排斥,宗門、教下,久修、初學,尚且毀謗淨土,不相信淨土,這是自古以來我們也常常聽到、也常常見到。讚淨土這是福,無量的福報;謗淨土,那是無量的罪業,罪福必定有果報。但是這一句阿彌陀佛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面,就變成善根。所以這個怕不怕毀謗?不怕。人家看了我們念阿彌陀佛,在那裡諷刺毀謗,我們笑笑。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善根種到他阿賴耶識去了。種子種下去,多劫多生,他將來果報受完之後,多生多劫之後,遇到這個緣他就相信了,他也修學,將來一定往生。為什麼?他阿賴耶識裡面有阿彌陀佛的種子,有西方極樂世界的緣分。由此可知,我們念佛人遇到謗佛的人,合掌笑笑就可以了,不要去爭執,他不曉得,我們清楚,他將來惡報完了之後,還是會跟我們一樣念佛往生。這個就是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當世就是我們現代,哪些人適合修學這個法門,這叫做當機。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宿根利鈍,善惡差別」,這些統統都不論,都不是要緊的。要緊在哪裡?底下這就要緊了。「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對這個法門你真正的相信,實實在在的相信,決定沒有疑惑;「因信發願」,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苦,知道這個世間苦,這是覺悟,這個世間是真苦,發願求生淨土;「從願起行」,行就是念佛。為什麼我們對於初學的同修不特別強調勸他念佛,卻強調叫他去念《無量壽經》幹什麼?這個諸位要知道,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什麼原因?雖然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很勤,信願沒有,那個信願是若有若無。他也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信願不堅定?就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知道得太少了,所以聽人家說好處,他也來學學念念,到真的緊要關頭來了,他又不想去了,他把阿彌陀佛忘掉了。這個很多,就是利害當前的時候,他佛就不顧了。這個就是顯示對佛法沒能真正理解,我們只要是凡是有急難的事情,還去求鬼神,還去算命看相,還去看風水,搞這些,說老實話,這是信願都不具足,這樣人不能往生,信心不清淨、信心不堅定。這才叫你念《無量壽經》,希望在這一部經裡面真正建立清淨的信心、堅固的信心,從這個信心發求生的大願,然後這一句佛號句句相應、句句得力。這是勸大家念《無量壽經》的理由。
大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無量壽經》修學的宗旨。發菩提心就是發求生的大願,求生的這個願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心、一個方向,專念阿彌陀佛。「如是之人,正是當機」,只要符合這個標準,沒有一個不往生。所以古人講這個法門,就是善導大師說的,一百個人修,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人往生,稱為萬修萬人去。這是將第五段,第五段是說明這個法門的當機,到這個地方介紹完了。在概要裡面,到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個大段落,將本經重要的義趣大致統統都介紹出來了。
底下一部分是屬於佛學常識,知道了,對我們修行會減少障礙,這是有好處的。我們再看底下第六段,第六是「藏教所攝」。藏教,拿今天來講就是經典,像圖書館一樣。這個大的圖書館,這是一部書,這一部書應該列在哪一類,列在哪一部分,是屬於這個常識。藏,就是講三藏經典。教,這是講十二分教。我們看底下的文。「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三藏裡面它屬於哪一藏,二藏裡頭它屬於哪一藏。「說在何時」,佛是什麼時候說的。「判屬何教」,在十二分教裡面,這個十二分教拿現代的話來說,可以說是十二種不同的體裁,它是屬於哪一種。「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這個對於弘經的人是一定要知道的。如果不發心講經、弘揚這一部經,自己修行,這個沒有什麼多大關係。所以弘經的人,這些常識一定要知道。
第二條裡面講,「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藏這個字來源、含義,我們要曉得。在中國,圖書的編撰,實在講是佛法首開其端,這就是我們現在講圖書分類,這是起源於佛教。佛教在中國宋朝的時候開始編《大藏經》,把經分成三大類,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到以後《四庫全書》,就是仿照佛家這個方式分類來編的。當然現代是分得非常之細,分得非常之多,可是最初開始,這是佛教裡面開的端。這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科學方法,把經典分類。在佛法裡面稱為藏,藏就是它有蘊積包含的意思,稱為藏;在中國世法裡面稱為庫,庫也是包含蘊積的意思,倉庫,所以藏跟庫性質是相同的。
它有兩個分法,一個分法叫「三藏」,三藏是經、律、論。經,古時候翻作契經,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這個契就省掉了,所以我們就稱為經藏,實在應當要加上契,揀別這個經跟我們世間所說的經不一樣。契這個字怎麼解釋?它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換句話說,一定與真如本性相契。這個真如本性,我們也聽得很多,但是並沒搞清楚,什麼叫真如本性搞不清楚。我們說白一點,使大家對這個含義能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東西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與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相違背,這叫契理。第二,要契合於現前大眾的根機,就是大眾的程度,必須說了之後,人人能夠理解,人人能夠接受,人人能夠歡喜,這才叫契機。所以這就相當不容易,又要契理,又要契機,這樣才稱之為經。經詮定學,經裡面多半是講定的,戒定慧三學,經都是講定的;律,律是法律,是方法,是規律,就是戒律,在三學裡面是戒學;論,是研究討論,這是屬於慧學,研究討論裡面發智慧,我們講開智慧。
世尊當年說法,不是辦佛學院,沒有辦學校,也沒有教科書,甚至於給諸位說,連講義都沒有,佛當年在世是以音聲為佛事,佛事是教學。佛門裡面教學叫做佛事,現在呢,是給死人念經叫佛事,這個意思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所以你在經典裡看到佛事,你千萬不要誤會,一看到佛事就是給死人念經了,這個要知道,佛事是教學。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天天給大家講經說法,就這個事情,這叫做佛事。那麼來的人,見釋迦牟尼佛的人,沒一定,有近地來的、有遠道來的,有本國來的、有外國來的,來的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各行各業都有,所以他們有疑惑、有問題向佛請教,請佛幫助他解決困難,你就想想看這個問題就複雜得不得了。佛是真有智慧,不管什麼人提出問題來請教他,他一定會給他講解,會教給他。這個人來一問,這一聽,都得到利益,都能夠開解,都能夠覺悟。以後佛滅度了,弟子們把佛一生當中所說的這些給它記錄下來,這樣成為經典。
所以經典的內容是錯綜複雜,嚴格的去分,這個經講定、那個經講戒律、那個經講慧學,是分不出的。可以說,佛每一次給人開示,戒定慧三學統統具足,統統具足的。後人整理依憑什麼來分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當中,他講哪一種比較多,分量佔得多,就把它歸作這一類去。譬如說我們這個《無量壽經》,戒定慧三學統統具足,它講定的部分比較多,那就把它歸到經藏去了。像這《梵網經》,這大家熟悉的,《梵網經》裡面也講的戒定慧三學,它講戒律的部分比較上多一點,就把它歸到律藏去了。所以這個三藏分類,是就經典裡面所講三學分量重的,用這個來分法。嚴格的來分,是每一部經裡面三學統統都講到。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所以佛經的分類是相當不容易,畢竟不像現在科學分類,這麼樣的專,這麼樣的微細。佛法它的目的不是在專,跟科學的方法不相同,佛法只有一個目標,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它就這一個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它的教學就圓滿、就成功了。所以跟今天學校教育、科學教育,目標不相同,因此方法也不相同,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另外還有就是「二藏」,這個二藏的分類,就是大乘與小乘。第一個是聲聞藏,聲聞藏就是小乘法;第二個是大乘藏,叫菩薩法。小乘藏裡面,聲聞藏有經、律、論三藏,菩薩藏裡面也有經、律、論三藏。像我們現在的《大藏經》,我們中文翻的《大藏經》,阿含部分就是屬於聲聞藏,小乘經,這個裡面也分經、律、論三大類;阿含之外的,這屬於大乘佛法,它裡面也分經、律、論三大類。所以在三藏裡面,我們《無量壽經》屬於經藏;在二藏裡面,這一部經屬於菩薩藏,它不是小乘經。
「本經廣演大乘」,佛說法是有表演的。佛教學的目的,剛才說過,是要令眾生破迷開悟,是要令眾生覺悟,因此它的方法手段可以說是無量的善巧。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帶表演的,有動作的,不是像我們中國有一些法師講經,端端正正在那裡坐著,眼觀鼻,鼻觀心,這一部經講完了,底下聽眾一個都沒看到的。佛講經是活活潑潑,這演就是表演。
古大德有將佛門的這些故事,在我們佛法講公案,世間人講故事,佛門那些故事、公案,搬到舞台上去表演。在《大藏經》裡面收集有一個劇本,這個劇本叫《歸元鏡》。我是上一次到南普陀寺,看到那邊有幾十本,我一看《歸元鏡》,我就叫我們這邊同修拿了幾本回來。這本書過去流通很少,知道的人不多,它的內容是寫我們淨土宗三個祖師的故事。第一個是慧遠大師,淨土宗的初祖;第二位永明延壽大師;第三位是蓮池大師,把這三個人搬到舞台上去了,去表演去了。那個劇本寫得很好,是平劇的劇本。因為在過去,電視台曾經找過我,希望我們佛門同修提供電視台連續劇的劇本,我說可惜我不能寫這個東西,我們佛門裡面的材料實在太豐富了,像《楞嚴經》、像《無量壽經》、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可以搬到電視台去演,這個就是弘法利生。所以學寫劇本的,在劇校裡讀書的,他要走這個路線,那是菩薩化身,不曉得要度多少眾生。你說這個事情能不能做?可以做。為什麼?古人已經有先例,平劇可以表演,當然我們現在電視台也可以表演。所以這個好像是台中蓮社印出來的,很難得,版本也不錯。版本是木刻版本,很好的版本。這是說到演說,說當中有表演,表演裡面有說。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佛法是離不開因果,但是信願往生,在一切因果裡面確實是無比的殊勝。「淨佛國土,依正莊嚴」,這兩句是說明西方世界的美好。「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兩句是講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攝受法界無盡的眾生。「故為菩薩藏攝」,所以在二藏,本經屬於菩薩藏;在三藏,本經屬於經藏,這都是佛學常識,應當要知道。
底下這一段,這是講說時,這一部經在什麼時候說的。古德將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釋迦牟尼佛三十歲示現成佛,八十歲入滅,這個八十歲是我們中國人說的虛歲,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圓寂是七十九歲,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我們中國的古大德將它分做五個時期,就好像釋迦牟尼佛辦學校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把它分做五個階段。第一個時期就是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也有經裡面講二七日說,二七就十四天,三七就二十一天。這是世尊成佛首先說的一部圓滿的大經,這是大乘菩薩藏裡面才有,小乘裡頭沒有,小乘不承認。因為佛講《華嚴》是在定中說的,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在那裡講《華嚴經》?沒人知道。參與華嚴法會的,經上跟我們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參加這個法會,最低的程度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入釋迦牟尼佛大定當中,去聽他老人家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一樁事情的確沒人曉得,所以小乘人不相信,小乘人認為「大乘非佛說」,不是佛講的。所以還有人說這個《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龍樹菩薩造的。因為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龍樹菩薩出生,《華嚴經》的來源,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取出來的,我們這個世界上才有《華嚴經》。
《華嚴》的內容,是佛把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全盤給我們說出來,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如果拿現代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說出來。說真的我們就不懂,為什麼講真的就不懂?說實在話,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都生活在虛妄之中。我們用心,這心是假的心,不是真心;所看到的現相,都是假相,不是真相。這個心念念會打妄想,念念會起變化,這就不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這世間哪個人是真心?一個也找不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證得阿羅漢之後,才能相信自己的心;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你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為什麼?你自己那個心會變化,今天跟這個人好,明天就惱了,可見得他不是真心。阿羅漢以上,這才逐漸逐漸用真心了。其實阿羅漢還不是用的真心,阿羅漢還是用的八識心,不過他有很深的定功,變化的幅度不大,勉強可以相信;阿羅漢以下的,根本就不能相信。你明瞭這樁事情,人家來對你說些什麼,你就笑笑。為什麼?靠不住的。說得這麼好,到了明天靠不住,就變掉了。所以你不要覺得奇怪,這很正常的,他不是菩薩,他不是佛。他如果是佛菩薩,他說的話就算數,那不會變的。我們自己對人說的話,自己想也靠不住,為什麼?我們那個感情會變,心理會變!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這個六道眾生,包括天人,現在還有很多人拜神,神多半是天神,天神也是虛情假意,也不是真的,他跟你講的那些話未必能兌現。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所以這是真的,我們反而不能理解;假的,我們偏偏就相信。所以現在這個社會,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你說有什麼奇怪?一點不奇怪,真正理解這事實真相,就不奇怪。我們自己的心能夠定下來,見怪就不怪,心就定了,定下來,自己才好修行。
佛說完了《華嚴》,這一看,這個大經沒有對象,這個世間人不能接受,六道凡夫、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能接受。這怎麼辦?好,再辦小學,講最淺的東西,完全講俗諦,完全講一切眾生他們常識裡面所能理解的,來講這個,就是最淺的佛法,這是阿含,這是「次十二年」說,這個十二年,就是為大乘佛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我們本宗,《觀經》裡面所講的三福,跟諸位說,前面的兩條就是屬於阿含。前面兩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都是阿含時說的,這是基礎。有這個十二年的基礎,看看這些學生程度可以向上提升了,這才講方等,方等講八年。方是方正,換句話說,這才入正科。前面阿含是預備,不是正科,這才是正科。等,是等於佛知佛見,這是大乘佛法。「廣演四教,均被眾機」,這個四教是天台所說的藏、通、別、圓。方等講八年,相當於佛教的中學,這個八年培養大乘根性。有了成就,又可以向上提升,再講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總共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二十二年講般若,諸位就能夠理解,般若是佛教的中心,般若是佛教化眾生主要的課程。般若開智慧,好比佛教的大學。末後一個階段,法華涅槃。法華講了八年,法華相當於佛教的研究所。《法華》的內容跟《華嚴》無二無別,所謂是「開權顯實」。前面阿含、方等、般若都是佛的方便說,最後要跟你講真實的。《華嚴》是真實說,最初講真實你不懂,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跟你講真東西,你可以接受了,你識貨了。這是從阿含到般若,講了四十二年,有能力接受真實法了,所以法華會上開權顯實,給我們講真實的。《涅槃經》是世尊的遺教,是世尊的遺囑,一日一夜說的。釋迦牟尼佛是二月十五日入涅槃的,這個經是二月十四日說的,一天一夜說出來,是他老人家最後的遺囑。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我們要問,《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依照本經的性質,是在方等時說的。「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這一部經跟其他經典的確不一樣。其他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只講過一次,所以結集經典只有一種,唯獨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所以阿難結集的本子,也就有很多不同的本子,傳到中國來,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後面會跟諸位介紹。所翻的本子裡面內容出入很大,原因就是原本不相同,原來的梵本不一樣。原本不相同,就是佛多次宣說。從這個地方證明,這個法門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佛當年在世講一遍,不可能重複再講第二遍。「故不應限於一時也」,所以說是一定要執著在方等講的,這個也是有過失;佛是多次宣說。實在講淨土這個教義,勸導我們往生,真的從華嚴到法華五時都說。《華嚴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就說了;阿含裡面,像《彌勒菩薩所問經》裡面就有勸修淨土;方等更多了,更不必說了;般若、法華,《法華經》裡面佛也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世界,由此可知,世尊四十九年,無時不說淨土。這是我們曉得,這個說經的時候。
第四段講判教,「天台宗立四教,賢首宗立五教」。這個判教也是我們中國古大德的發明,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實在講也沒有定什麼五時、四教、五教的,沒有;這都是後人,我們中國這些古來的祖師大德他們搞的,就是把佛一代時教,把它分類。這分類是便利我們修學,好像這一大堆的典籍,我們來分一分,哪些排在一年級,哪些排在二年級,哪些課程排在三年級,就是這麼一個形式,這種情形。這個四教就是藏、通、別、圓。藏教是小乘,就是阿含時所說的。通教,這是大乘之初教,前面可以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它可以算是大乘法,所以賢首教裡稱為大乘始教,大乘的開始。大乘始教,就是天台家的通教。別教是純大乘法,裡面沒有小乘的思想,相當於賢首的終教,就是大乘末後的一個階段,這個裡面沒有小乘思想。圓教是圓滿教,在賢首把它開作頓教、圓教;天台家就把頓跟圓合併起來稱為圓教。由此可知,四教跟五教只是開合不同而已,大致上是相同的。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判教,實在講不止這兩家,我們在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裡面看到有十幾家,但是其餘的影響不大,我們就不提了。這個兩宗,對於中國佛教影響很大,即使不是這兩宗的人,自己研經或者講經、註解,都喜歡用這兩家的判教。這是影響之大,所以我們把它提出來,其餘的都省略了。「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這是大家都承認的,有漸有頓。漸是次第,由淺而深,按著次第來修學,這個叫漸教;頓教是沒有次第的,像我們這個世間所講的天才教育,他可以不按次第,甚至於小學沒有畢業就可以送到大學去了,他有這個能力,這是屬於頓教。當然一般根性,漸教的根性多,頓教的根性比較少。
「《淨影疏》曰」,這個《淨影疏》,淨影是慧遠法師,這個慧遠不是晉朝的慧遠,名字相同,他是隋朝時候的,所以在歷史上,佛教史裡面稱他作小慧遠,他一生在淨影寺住的時間最久,所以我們後人稱他為淨影法師。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叫《無量壽經義疏》,在我們台灣很流行,這個本子就是小慧遠作的。他在這個註解裡面有這麼幾句話,「今此經者,為根熟頓教法門」。所以這一部《無量壽經》,在判教裡面講,它是根熟,頓教的法門。根要不熟,頓教也不能修學這個法門。甚至於頓教根性的人他不修這個法門,修禪去了,禪是頓教。什麼叫根熟?簡單的說,他成佛的機會到了,這叫做根熟。所以這個法門成就的人少,何足以為奇,你看看這些人,他像不像成佛,他這一生能成得了佛嗎?這一生要成佛了,這個人叫根熟。遇到這個法門,這是頓教,不是頓教他這一生怎麼能成得了佛?
「云何知頓」,怎麼曉得它是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這個解釋得很好。一般凡夫,這個凡夫就是根熟的凡夫,他知道六道輪迴可畏,知道六道輪迴之苦,他不願意再搞這個把戲,不再幹生死輪迴了。那怎麼辦?要想求超越六道輪迴,他動了這個念頭。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很多同修常常講,我們好像學佛都沒有什麼感應,佛菩薩沒有加持、沒有保佑。其實佛知道你的心,你的心不真,佛果然來接引你往生,「不去,我現在事情還沒有完了」,你看可見得那個心是假的。你真心想去,真的立刻就見到。口裡想去,心裡:我這個日子還長,還慢慢來,等我哪一天老死的時候才去。到了老死的時候,甚至於還不想去,那個麻煩就大了,所以是很不容易。真正理解生死輪迴,真正了解,所以他真的發心要想超越六道輪迴,佛菩薩冥冥當中一定會照顧。眾生有感,佛才有應,那用什麼方法?必定用這個方法,唯獨這個方法才能滿這個眾生的願。所以佛教化眾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教的是恰到好處。你真想這一生成佛,佛就教你成佛的方法;如果你自己謙虛,「我業障重,我這一生成不了佛,做個羅漢就好」,佛也滿你意,教給你證阿羅漢的方法。佛對人不是不平等,對人這才叫真平等,為什麼?你喜歡得什麼,他就教你什麼方法,這叫真平等。所以,這是對一類根熟的眾生。不是一心一意想作佛,根都沒熟,都沒有成熟。動個念頭,「我要成佛!」這個根才熟了,那就得修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不從小」,不是從小乘修起;不要按次第,一句阿彌陀佛就成功了。所以他不經過小乘,這是大乘;不按次第,這就是頓教,所以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圓頓大法。
又「大佑判小本曰」。大佑法師,明朝時候人,他有《彌陀經》的註解,好像在我們台灣也有流通,過去台中蓮社曾經印過。他說「漸頓分之,此屬頓教」,大佑禪師的註解,也把它判作頓教。不但是他把它判作頓教,相宗的祖師,法相唯識宗窺基大師,他也有《阿彌陀經》的註解,叫《通贊疏》。你去看看他那個註解裡面,這是法相宗的祖師,也把《阿彌陀經》判作圓頓教。窺基大師的判教,他說《彌陀經》上講「若一日到七日」就成就,這個七天成就,這是頓法,這個絕對不是漸修能做得到的。「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這個對於淨土宗是屬於頓教,可以說是大家普遍都承認的。
說淨土宗是圓教,還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說頓教,大致上都可以接受。為什麼說圓教他不能接受?實在講,對於淨宗沒有深入去研究探討,真正深入研究探討,才曉得這個第六條裡面講到,這個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那是對於淨宗真正有認識,真正的理解,這個話不是一般人能夠說得出來的。「若依五教」,五教是賢首所判的。「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純圓」,天台就是《法華經》,《法華經》是純圓。「賢首全圓」,賢首是《華嚴經》的,《華嚴經》是全圓,《法華》是純圓。蕅益大師說,本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那麼《華嚴》跟《法華》「皆不出此大經之外」,這個此大經是講《無量壽經》,這就把《華嚴》、《法華》統統包括了,當然這個經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蕅益大師早年是學天台的,所以他的註述,他的註述很多,在台灣有流通《蕅益大師全集》,諸位要細細去讀他的著作,幾乎全部都是用天台教義來解釋的。最後他歸向淨土,成為淨土宗的祖師,沒有成為天台的祖師,他是淨土宗的祖師。這也是說明,本經不但是頓教,實實在在是圓教,究竟圓滿、希有的法門。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