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五六集) 2017/6/5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5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一七頁第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不可稱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無法說,說不出來。妙觀察,這是轉第六識。前面不思議智是成所作,是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前五識為不思議。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就是不可稱。第六意識,凡夫講用心就是指的這個。六道凡夫觀察整個宇宙,世出世法,包括六道輪迴在內,轉過來之後,把意識轉過來,意識是假的,不是真的,跟前面眼耳鼻舌身一樣。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前五識是物質,物質現象;第六意識是心理現象,它不是物質,凡夫講用心多半都是用的這個。這個心是物質現象不能缺少的,物質從哪裡來的?從第六意識來的,還有第七識、第八識。意識換句話說,妄想,第七識執著,第八識是藏識,含藏一切法的種子。藏,意思就像倉庫一樣,儲存無始劫以來,一切根塵落謝種子,都儲存在第八識裡頭。好在這些東西不是物質現象,佛在經上常說,如果它要有形相,有形相是物質,再小,我們一般講塵沙,眼睛看得見最小的,還有肉眼看不見的,原子、電子、粒子,現在講量子,這都是肉眼看不見的,要用很高倍數的顯微鏡才看到。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這是所有物質現象的理體。這個說法也只是一個比喻,真相我們見不到,必須轉識成智才見到。什麼地位?菩薩,阿羅漢沒見到,菩薩見到了。
轉第六識為妙觀察,轉第七識,第七識的執著,第六識是分別,所以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不再執著了,為什麼?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知道它確確實實是不存在的。我們把它看錯了,像眼看花了,以為它真的存在,以為它有,其實它不存在,似有非有。這個地方註解註得好,「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慮是考慮,是思想。離言,言語沒辦法說,說不出來,也想不出來,這個慮是想,無法想像,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就是此地講妙觀察智。
「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大乘廣智是轉識成智,成為平等性。他有分別、他有執著,執著破了,平等性現前。阿羅漢不平等,菩薩平等了,轉第七識了。阿羅漢轉第七意識,這真正轉第七識,就是不執著了。「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那我們就曉得,說第六意識是分別,說第七識是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了,是菩薩;還有分別,沒有執著,是阿羅漢。菩薩修行,把這些道理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在哪裡修?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修,這是真修,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前六識起作用;不再執著了,第七識轉了;不再分別了,第六識轉了。第六識轉了叫妙觀察,第七識轉了叫平等性。平等是菩薩,所以平等性智,心量就大了,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無我,無我還有無不我,相對的。我與無我都沒有,就平等了。執著無我也是錯誤的,他還有執著,還有分別。分別執著完全沒有了,心是什麼?如如不動,這是真心。
凡是有波動的是生滅法,有生有滅,只是它的頻率太高,我們說它的壽命太短,一秒鐘它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這麼高的頻率。我們今天看屏幕,屏幕上顯示的這個生滅的頻率是一百次,一秒鐘一百次,這科學家看到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沒發現,我們的科學儀器還達不到。希望再過個二、三十年,有更先進的儀器來觀察頻率高的,能夠見得到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這也是天眼,這是人創造出來的天眼,肉眼看不到,藉顯微鏡可以看到。顯微鏡、望遠鏡都算是人造的天眼,人工造的,能幫助我們觀察。
所以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入菩薩境界。菩薩有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階級,他們的觀察雖然微妙,沒有見到本性。為什麼?他還是有,就是說有分別執著,還沒有見到真相。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也就是說,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眼能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味,身有覺觸,有感覺,這是凡夫,六道凡夫在這個境界裡頭;小乘高明,修定,這個定功淺,不夠深,只能做到不執著,他還有分別;阿羅漢再向上提升,辟支佛;辟支佛再向上提升,初住菩薩。初住到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階級,再向上提升見性了,他全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障礙去掉了,自性現前。自性本有,只是前面這麼多障礙,讓自性不能現前。《大學》上講的明德,明德就是自性,明德不明了,那要修德去幫助他,修德是明,明明德,明明德就見性了。我們今天是不明有個明德,明德是真性,真如自性,能生萬法。
我們知道地上菩薩,他們妄念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看一切法。為什麼不起心動念?一切法不是真的,也不能說假的,前面說過了,你說它假的,它有相;你說它有相,相不是真的,剎那生滅。你要說這是我,我只能有一個,哪有那麼多的我?那麼多,確確實實是從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能生,萬法所生,能所都不可得,為什麼?自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不是物質、不是精神(就是沒有念頭),必須在一切放下,所謂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它就現前了。它沒有生滅,所以佛說這是真我。
真我有四個特性,常樂我淨,叫四淨德。這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你只要把這個找來了就行。常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的現象。樂是真樂,它沒有煩惱。換句話說苦樂都沒有,苦沒有了叫樂,樂也不可得,真樂,苦樂二邊不著。底下一個字是淨,淨是清淨,清淨是真心,我是真我,所以常樂我淨,這是真我。真我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一體;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菩薩、聲聞、緣覺,六道裡頭三善道、三惡道,乃至於樹木花草植物、山河大地,都是從我變現出來的,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本體就是真我。中國古人講的明德就是自性,哲學裡面叫本體,能生萬法。所生的萬法,不能說有、不能說無,妙!有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妙有跟真空,權教菩薩(別教),剛才講的十住、十行、十迴向,權教菩薩都沒有見到。再向上提升,別教初地菩薩見到了,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從圓教初住到十地,無明破盡了,最後還有一品生相無明。
自性現相了,生相就是現相,現的什麼相?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實在講過去未來是假的,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無量壽;自性光明遍照,無量光,你要問自性什麼樣子?無量光壽,就是佛給我們所形容的,無量光壽。問題出在哪裡?出在妄想,我們講念頭。本來沒有念頭,怎麼會起了個念頭?念頭起來迷了,自性真如本性就變成阿賴耶了,第八識。第八識裡頭,衍生出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這就演變成佛家所說的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千變萬化,像我們看空中雲彩,流動不息,變化無常。法身菩薩看清楚了、看明白了,不斷提升,提升到最高的,證得究竟圓滿的佛陀。佛陀,圓滿的明德現前了。
這一段我們把它念一遍,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妙觀察是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到無我無不我,平等了,平等性智現前。這個時候,遍法界虛空界全平等了,諸佛如來報身報土平等了,十法界平等了,六道平等了,乃至於動物、植物、礦物,沒有一樣不平等。所謂共同一法身,不止是十方如來,十方如來共同一法身,山河大地也共同一法身。性德第一德就是愛,沒有條件,大慈大悲自自然然流露出來。我們迷了自性,佛菩薩勸我們發心,要發慈悲心。其實慈悲心是自性本自具足的,障礙去掉了,它就會出來了,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從哪裡來的?從整個宇宙是一體來的。給我們說真話,我們聽不懂,怎麼是一體?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你怎麼說我們是一體?迷了不是一體,就是有我有你有他;覺悟了,沒有了。我們在不覺,佛隨順我們知見來說法,我們聽得懂。要隨順他,他沒法可說,他不起心不動念,他說什麼?所以無我無不我,這個意思是悉皆平等攝受。
「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顯示出小乘智慧不行,不究竟,他是有眾生可度;大乘菩薩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是大乘,這是真話。聲聞、緣覺還有眾生可度者,不究竟,到法身菩薩這才究竟了。
後面一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大圓鏡是比喻,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究竟圓滿的智慧從哪來的?自性本有的。世出世間一切法共同一法身,這一句話,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不知道說了多少遍,聲聲喚醒我們,我們好像在作夢,把我們喊醒。這一句話說實實在在的,我們聽不懂,初學佛的人更是不能理解。佛對初學的人不說這些話,以免產生爭論,以免起了副作用:佛所說的話跟事實都相違背,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會產生誤會。到什麼時候說?般若,般若是佛說法第三時。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開悟之後,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這五個人是照顧他的人,把他們找回來,說給他們聽。憍陳如開悟了,證阿羅漢果,以後那四個也都開悟,說小乘法十二年,等於說佛開悟之後就辦班教學,從這裡開端。這五個人成阿羅漢,佛陀的教學就有五個老師了。講《阿含經》十二年,然後向上提升講方等八年,好比辦中學。方等之後這就二十年的基礎,佛開始講般若,般若完全是佛親證的境界,二十二年。佛度化眾生用什麼?般若智慧,圓滿的智慧。我們一般迷惑顛倒不能接受,佛說的話聽不懂,沒有概念,我們心裡頭所有的概念,和佛所講的完全相反,所以佛講真話聽不懂。佛的教學很有道理,不行就遷就你,你說什麼佛承認,遷就你,慢慢幫助你深入。最後八年講《法華》、《涅槃》,那是研究所,那對菩薩講的。所以從佛一生四十九年教學,阿含、方等、般若、法華,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我們就完全明白了,終極的目標回歸自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回歸自性。自性就是明德,明明德,明德放光,光是智慧,無量智慧,所以最後,無等無倫最上殊勝的智慧出來了,這就是究竟成佛。
這個智慧,佛告訴我們,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智慧現前不是佛給你的,是你把自己的業障完全放下了,它自然現前。放得少,見一點點,見不完全。阿羅漢放得少,只是一切法不執著了,連身都不執著了。凡夫執著身是我,阿羅漢知道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叫我所。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所以我跟我所有不一樣,我所有通常也稱它叫我所,佛學的術語,我所就是我所有的,這個身是我所有的。那什麼不是我所有的?迷了之後,六道輪迴是我所有的。修行證果,十法界是我所有的,算是聖人,小聖。十法界,是六道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叫十法界。十法界都是我所,只是我迷了它不現前,我覺悟了它就現前。不現前沒有丟掉,現前,不是突然發生,本來就有的,無量智慧,跟佛沒兩樣。
我早年學佛,第一次見章嘉大師,剛入門,我向章嘉大師請法。我從方老師那邊知道,佛法是大學問,是哲學的最高峰。我向他請教,佛教裡頭有沒有方法,能讓我們早一天契入境界。我提出這個問題向他請教,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們看了半個多鐘點,一句話不說,我不知道什麼意思。好幾年以後我才明瞭,我們年輕,心浮氣躁,沒有定力,必須到你定下來了,他才跟你說,你沒有定下來,他不跟你講。我看他,他看我,看了半個多鐘點,心定下來了,他開口了,說了一個字,有。我聽到這個有,精神又來了,實則什麼?心動了,他就不說了。等了半個小時說個有字,再停了大概十分鐘,時間短一點,我們的氣又下去了,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你看這六個字,等了差不多四十分鐘才等到。不開口就可以說,為什麼不說?心浮氣躁。他眼睛當中看到我心浮氣躁,我看別的一些同學,那比我浮躁得多了,不知道要加多少倍,你要去問他,他不是這樣給你說。這些老人說法觀機,你的善根深厚,給你講真話;沒有善根,勸你斷惡修善,你能聽得懂,你能接受。老人一生接待這些學人,他看得很清楚,看你的根性,看你的誠意,看你能接受多少。
我們第一天見面,重要的就這一句話,看得破,放得下。我離開的時候,他送我到門口,拍著我肩膀,今天我給你講的六個字,你要好好認真去做六年。這句話重要,給你講了,你要做不到,你還是入不了門。你必須把這六個字做到,簡單的說就是看破放下,你真正做到,你就入門了,一點都不假。佛法不是口頭上講的,要契入它的境界。放下什麼?放下煩惱習氣,這是障礙。看破什麼?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真相,那個時候我們初學,剛入門,還不能講這些東西,講了我們起疑惑。事實真相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們怎麼會懂?色是什麼?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認為是真的,全是假的;你認為假的,那全是真的。這個道理深,如果在那個時候給我講,很難體會,莫測高深,算了,不學了。
所以我還好,我都能接受。以後每個星期去找他,也非常難得,他也很喜歡,有緣分,指定我看一些經書。我記得第一本,《釋迦方志》、《釋迦譜》,他告訴我,你要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才不會走冤枉路,現在人講,你才不會走彎路。這兩樣東西讀了之後,我覺得佛教不是一般人心目當中的迷信宗教,不是的。它是什麼?它是教育。
釋迦牟尼為我們表現的,是非常好學的一個年輕人,十九歲出家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學過,所有的學派,哲學的學派,他都學過,用了十二年時間,不滿意,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放棄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沒想到在定中開悟了。出定之後,就到鹿野苑去找五個同伴。出家的時候,他的父親派了五個人,也都是親戚,同輩分的,一起照顧他,免得他一個人孤單。他開悟之後,把這五個人找回來,跟他們講,這就是以後講的《阿含經》,開始弘法。這五個人我們現在一目了然,五個助手、五個老師,展開對大眾。以後人愈聚愈多,愈來愈多,成為一個僧團。經上常說的是出家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家學佛的,來來去去的,跟他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的,一二個月的、三五天的,都有。他沒有道場,過的游牧生活,我們要明瞭,為什麼這麼做?今天完全明白了。佛法能承傳三千年,按照中國的記載三千年,我們明白了。章嘉大師替我選擇,要我出家,要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沒道場,沒固定的住址,我這一生也是一樣,也是沒道場。
他教學四十九年,講出這麼多的經論,在中國大乘八個宗派,真難得!博學多聞,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慈悲到極處,真的想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能嗎?能。為什麼能?因為你本來是佛,就憑這一點。你本來是佛,你迷了,你把那些迷放下,你就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成佛。經教不要學的,本有的,自性本有的,人家一問就答出來了。釋迦佛一生講經,沒有預備功課,這個我們要知道。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自性的圓滿智慧。一切眾生平等的,菩薩、羅漢智慧比我們高,什麼原因?他很多煩惱習氣放下了,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智慧,究竟圓滿無等無倫最上智慧,成佛就現前。釋迦牟尼佛現前了,用這個智慧辦學教化眾生,四十九年,成就不少有緣人,證阿羅漢果的,證菩薩果位的,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可以說都是成佛的果位。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普度眾生的第一經,為什麼?只有這部經保證你一生成就。其他經佛就說了,你的根性跟它相不相應?相應,有成就;不相應,只是種善根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我們曉得那不是佛的意思,為什麼開這麼多法門?有這麼多根性人向他請教,他都說出來。我們要知道佛的隨緣,佛的慈悲,真正是有求必應,慈悲到極處,隨和隨緣也都達到究竟圓滿,這是我們應當學的。示現在人間八十歲,中國人講八十歲圓寂,外國人講七十九歲,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