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學佛就是改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O六集)  2025/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506

  《太上感應篇彙編》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新春吉祥。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是二O二五年二月四日,在我國傳統乙巳年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我國傳統人日,就是人類的生日。在佛法裡面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六道輪迴要輪迴到人道就非常難得,機會很難得,時間非常的短暫,到人間來能夠聞到佛法就更為難得。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這一生我們要提升,進一步能夠超越六道生死輪迴。

  我們今天繼續跟大家來分享學習《感應篇彙編》節要,經文是「算盡則死」。《感應篇》講積功累德,人就增福增壽,增長他的福報、增長他的壽命;如果造惡業就減損福報,壽命也減短。「小則奪算,大則奪紀」,重大的罪惡奪紀,一紀就十二年,小的是一百天,一算一百天。我們也不能疏忽小的惡業,小的惡業累積多了就變成大的。所以這個奪算,生命一直減少、一直耗損,耗到沒有,人就死了。在佛法裡面講「祿盡人亡」,一個人生到這個世間有一定的福祿,這個福祿你用完了,人就死了,可能壽命沒有到就提前死了,本來可以活一百年,可能四五十年、五六十年就用光了。所以「算盡則死」,造惡業就是不斷的減算。我們看《了凡四訓》功過格,也有造善、也有造惡。造惡比較多,善比較少,敵不過惡業,所以改造命運要善大過於惡;如果做到純善無惡,改造命運就很快速,非常的明顯。

  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彙編》的節要第三條:「人身易失,定業奚逃,趁此一息尚存,可懺彌天之惡。」這條節要就是給我們講,人不是聖賢,不可能我們不會做錯事情。《論語》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是聖賢,我們肯定自己有錯,這一點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要知道。我們人總是都要怪別人,別人都有錯,只有我沒錯,我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這樣怎麼改過?既然都沒有錯,那你就是聖人、你是賢人,不用改了。如果你還不是聖人,那你肯定有過。怎麼知道有過?我們總是覺得我都沒錯,一看統統是別人的錯,只有我自己沒錯。我們讀《感應篇》,我們如果詳細的讀、深入的讀,你深度的去反省,你才會發現自己的過在哪裡。讀經就像照鏡子,你看那個鏡子要照我們臉哪裡髒了,衣服哪裡穿得不整齊,對照對照,經典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人必定知過,他才能改過,知道自己過在哪裡、有什麼過,才能去改。知過是第一步,改過是第二步,如果不知過,那怎麼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總覺得自己沒錯,那不用改了。這樣就不會進步,甚至那個過愈累積累多,愈來愈退步,不但不會進步,是一直退步、退轉,佛法叫退轉,退到最後不想學佛了,愈學愈煩惱,學它幹什麼?那不是佛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人要常常反省自己,遇到外面有一些境緣,我們總是先回頭檢點自己,自己哪裡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要深度的去反省、去檢點,我們才會發現我們的過。讀經就是一個提醒,《感應篇》比較淺顯、比較通俗,一般人讀了都很容易體會。比如說我們讀到「假借不還」,你跟人家借錢故意不還,有沒有這種人?有,我都碰到過。我年輕的時候,我一個同事跟我借錢,他給我說我會還你,他就故意不還。這舉出一個例子。所以《感應篇》你讀得很熟悉,你發現自己的過失,就知道怎麼去改。首先我們一定要承認我們是凡夫,不可能沒有過,不要認為自己都是對的。佛在經上講,你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能相信你自己的意思。肯定我們是有煩惱,才要學習佛法,要修行,如果統統沒有那就不用修了,修什麼?其實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懺悔業障,懺悔業障就是改過,改過是真正的懺悔。

  這一條講,「人身易失,定業奚逃」。我們得到人身,很容易就失去了。這個人身幾十年,數十寒暑,縱然你活上一百歲、一百二十歲也是一彈指間就過去了。我今年都七十五了,還能活多久?人生七十古來稀。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常引用台中蓮社雪廬老人講的,一歲到二十歲是人生的春天,二十一歲到四十歲是人生的夏天,四十一歲到六十歲是人生的秋天,六十一歲到八十歲是人生的冬天,我這個冬天過了一大半了,快過完了。還有七十歲嗎?不可能,活到七老八十,大概也就這個樣子。所以很快就過去了,很快,一轉眼就八十了。我們老和尚講,人到八十歲,活一天就賺一天,春夏秋冬過完了,重新再來。所以人身難得易失,我們在六道輪迴,要到人道來,這個機會難得。今天是人日,人日不是要做一個什麼慶祝,人日要想到佛法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要把握住今生這個因緣,那個才有真正的意義。

  「定業奚逃」,就是你造的業沒有辦法逃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業、惡業不能相抵,只有說先後。善業力量大,比較強,善的先報,惡的排在後面;惡造得比較大,那個先成熟,那個先報,善的力量比較小、比較少,排在後面,是這樣的,不是可以去抵銷的。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有先後。懺悔就是說我們可以,這個惡的你不要加上緣,它就不會成果。好像惡的種子你種下去,那個你不能改變,但是你不要去培養它,你不要給它再加水、再加養分,那個很快就長成,就收惡果。善的種子有,你要得到善果,你要多多培養,就長出來。那個惡,你不要給它緣,它永遠不會去結成那個果;如果你再加上緣給它,它就結成果。所以改造命運原理也是在這個地方,像植物,那個蒺藜有刺的,那個種子種下去,蘋果種子也種下去,那你要吃蘋果,那個蘋果你多照顧,那個蒺藜你都天天用石頭給它壓在上面,壓來壓去,不要給它澆水,它永遠長不出來,不要給它緣。所以我們能夠去改造命運,能夠去控制的;因種下去,那不能改變,改變在緣。所以這個因果因果,具體講是因、緣、果報,因要遇到那個緣才會產生那個果,才會受那個報。講因果是比較簡單的,具體講就是因、緣、果報。

  因此,「趁此一息尚存,可懺彌天之惡」。我們就不要再給惡增上緣,你可以懺除。「一息」就是一口氣還在,再大的罪惡都可以懺除。這是告訴我們懺除業障要趁現在,我們一息尚存,要來懺悔業障。懺悔業障也要從內心深處去反省、去改過,那才起作用。懺悔業障也不是說我們在佛前念念懺悔偈,拜一拜,這樣業障就懺除了。我們照樣還是那個老毛病、老習氣,那個只是一個形式,那個就不是懺悔真正的內容,就不起作用,是口頭上懺悔,內心深處並沒有改變過來,心理沒有改變過來,不起作用。所以學佛就是改心,改變我們的心意,惡心改成善心。我們都是善心嗎?我們還有貪瞋痴慢,那個就是惡,那個惡業有沒有?這個大家都有,只是輕重不同,都有。你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哪一個人沒有傲慢?證得阿羅漢果,傲慢的煩惱斷盡了,還有習氣。凡夫說沒有,怎麼會沒有?只是有的人比較嚴重,有的人比較沒那麼嚴重。儒家教學,孔子要求沒那麼高,世間聖人他沒有要超越六道,所以他的標準沒那麼高,就是「傲不可長」,傲慢大家都有,但是你不要讓它一直增長。所以用這個禮來節制我們的情緒、節制我們的貪瞋痴慢這些煩惱,目前我們可以先做的。佛法要超越六道,要斷煩惱,那個難度高。所以我們懺悔就是懺悔這些,貪瞋痴慢。

  我們做三時繫念,一天到晚在念「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我們念得都很熟了,那是不是真懺悔?只是念一念而已,有沒有從內心深處去反省、去改過、去改變心理?那才是真懺悔。我們現在的懺悔只是口頭上念一念,有口無心,形式的,這個當然業障不能懺除。懺除就是你要改過,改過就是懺除。如果我一面念,一面還是繼續貪瞋痴,那哪有懺悔?沒有,這個業障懺不掉,可能愈懺愈多,愈來愈嚴重,病情沒有減輕,反而更嚴重。這些都是我們真正要修行的人,要深度去反省的。所以做法會,現在針對修行的法會我們沒看過,現代做法會都是結結緣,大家有善根來參加這個法會,但是修行談不上,就是跟大眾結結緣,大家歡喜,大家來唱念,來共修,誦經、念佛、讀誦、唱誦。我們讀得很標準、唱得很好聽,但是不能產生真正的效果。什麼叫真正的效果?你能改過,效果就出來了。如果照常,貪瞋痴慢還是一樣,那你唱得再好、念得再多,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你喉嚨喊破了也枉然,你心理還是沒有改變。所以學佛就是改心。

  我們記住一句話,記住佛在經上講的話,我們還沒有證阿羅漢果,不要以為你想的都是對的。不要以為我看佛經,佛經沒有意思,我們老和尚講,沒有意思,你想的有意思都是你的意思。佛在《金剛經》講,我沒有說法,誰說佛說法,那是謗佛。怎麼會有什麼意思?這是很深度的一個開示,一般人都聽不懂,所以過去先師淨老講,他講經六十年,真正聽懂的人不到二十個。最近我才慢慢有這個體會,真聽不懂。我回頭再聽老和尚講的,過去以為聽懂了,真的沒懂,意在言外,沒懂。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有過,改過你就懂了。六祖在《壇經》裡面講,「改過必生智慧」。我們為什麼智慧不生,一天到晚生煩惱?我們用這個來檢驗自己就很準確,也不用去問別人。我一天到晚到底是常生煩惱,還是常生智慧?如果常生煩惱,我們就是沒改,你才會煩惱一大堆。如果你改過,你不會生煩惱,你是常生智慧。所以「改過必生智慧」,我們要記住。這個話我們常常講,為什麼要常常講?常常講,大家都還沒有印象;再不講,那就更沒有蹤影了。所以為什麼經要重複的念?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的煩惱習氣很熟悉,你不用刻意去提,它就冒出來了,但是我們念佛很生疏,這些我們生疏的要慢慢熟悉,熟悉的慢慢生疏,我們功夫才會得力。

  好,今天正月初七是人類的日子,人日,人的生日。人有什麼可貴?人也不過是一種動物。人跟一般的動物不一樣在哪裡?就是人能夠接受聖賢、佛菩薩的教育,畜生牠就沒有辦法受這個教育。人的可貴在接受聖賢、佛菩薩的教育,如果人沒有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育,還不如那些動物。而且人是最壞的動物,發明很多殺人的武器,動物不會去發明那些害人,毒蛇猛獸也不都是肚子餓了才去咬其他的動物?那人是不是最壞的?人死了以後,將來去哪裡?可想而知,不去地獄去哪裡?那些畜生牠報受完了,牠就到人天來了。六道輪迴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一定要明白。今天人日,我們慶幸我們得人身,能夠聞佛法。把握有限的光陰,希望這一生有成就,我們就不枉此生了。好,祝大家新春吉祥,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光壽無量。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