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做該做的事情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O五集)  2020/1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205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早上跟大家一起讀誦《太上感應篇》,讀完,悟道也跟大家講講話。我在youtube看到我們也把早上的講話放上去,上面打著「悟道法師晨間開示」。我昨天看到雪廬老人「佛七講話」,他是用佛七講話。這個我們希望改為講話,就「晨間講話」,講開示那個口氣比較大。雪廬老人也講,他說他不敢說開示。開示這兩個字是出自於《法華經》,《妙法蓮華經》,「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為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佛見。也就是說這個開示,眾生聽了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才叫開示。像六祖給無盡藏比丘尼,跟她講的,她當下大徹大悟;給悟達禪師講的,他當下也大徹大悟,那個就是名符其實的開示。我們如果不能幫助人大徹大悟,只能說講講話。雪廬老人這麼大的德行、學問,他都不敢說開示,我們怎麼敢說開示?這些希望我們網路組能夠調整一下,改為「悟道法師晨間講話」,這樣比較適合一點。

  我們讀《感應篇》,實在講這篇是現在全世界都非常迫切需要的,但是大家不知道。所以星期天我上拱北殿去開董監事會,我也提出一個提議,希望我們拱北殿以後可以來帶動讀誦《感應篇》,有做了這麼一個提議。現在所有道教的廟,提倡讀《感應篇》的,到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有沒有在提倡這個?所以這個道教的廟跟佛教現在的寺院,跟一般的教堂也差不多,主要就是舉行一些宗教儀式,沒有學習宗教的經典,沒有深入去學習這個經典。在佛教方面,大家也有學經典,但是都學的大經大論。那大經大論學了,實在講,我們做不到;眼前的問題都不能處理,不能解決。所以沒有從基本的五戒十善來學習,斷惡修善來學起,那些大經大論也得不到受用。大經大論好像是高樓最頂尖的,但是沒有打地基,怎麼能達到最上面的?所以這個也做不到。現在做人處世都不曉得怎麼做了,怎麼去作佛?那只是談玄說妙,實際上得不到受用。道教也是一樣,道教目標是要成仙的,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道教,也有在講,大部分都是《道德經》、《清靜經》。《道德經》是最流行的,全世界很多外國人都在學,所以大家也都學這部《道德經》。學了《道德經》,能不能成仙?大概問題很大。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感應篇》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

  《感應篇》講的就是佛教經典講的五戒十善的內容,這些沒有,你要修什麼都不能成就,沒有地基,沒有基礎。所以我們必須也要務實的從這個地方下手。剛才威養也跟我講,新竹城煌廟的負責人也很感慨,現在道教的廟也都沒有提倡。他聽到我們老和尚講《感應篇》,他非常的受感動。但是他覺得很失望,講了沒有人會相信,沒有人會聽,講那個也沒用。那是不是大家不聽,我們就不講?因為就是不聽,才要講。如果大家都願意學習,那還要我們講嗎?大概我們要聽他講,是不是這樣?就是沒有人提倡,我們才要提倡。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沒有人要做的事情,這個又很需要、很重要的事情,當然我們義不容辭,我們要來做,盡心盡力去做,功德就圓滿。雖然這些人不了解,但是諸佛菩薩、天地鬼神統統了解,你起心動念他都記功記過的。

  所以我們讀到《感應篇》講,「算盡則死」,或者「算減則貧耗」。城隍廟,最近我們拍城隍廟這個系列的影片,城隍廟前面都有個算盤,古代計算的一個方式,用珠算,算盤。所以我們拍這個片,也是可以把「算減則貧耗」,把那個算盤拍出來,《感應篇》講的這個就是「算」。不然大家看到那個算盤,他的理解也不很清楚。只知道說不由人算,都是天在算,怎麼算?不知道。感應篇講的就是怎麼算,「大則奪紀,小則奪算」,要把這個說明出來。一算是一百天,一百天的壽命叫一算;一紀就是十二年,大的罪過給你扣掉壽命十二年,一紀;更大的兩紀,二十四年,壽命被扣掉了。小的就是一百天,一算。如果這個過小的累積多了,那就變成大過了。這樣會比較清楚,所以這個要把經典的內涵,要給它表達出來。如果能夠舉出一些實際上的例子來對照,大家就更有感覺了。

  前天我也聽到趙居士跟我講,他有個朋友,台灣移民到澳洲去的,在澳洲申請移民。澳洲的福利好,這個福利就是說你生一個孩子,政府就馬上補助五百澳幣給你。你的這些福利,生一個孩子,政府都有很多福利給他,所以他生了四個孩子,都不用上班了,光領那些已經超過了。他每天就無所事事,就是吃、喝、玩,年紀還不是很大,應該大概也是四十幾歲,聽說最近得了憂鬱症。生活這麼好,會得憂鬱症?這個我們也匪夷所思。這是一個例子。我就講,這個就是《感應篇》講的,他是還沒有到「算盡則死」,就是「算減則貧耗」,減就是你的算減少。「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憂鬱症不是憂患嗎?那個憂。所以生活過得太好、太安逸了,享受社會福利,實在講,這個還是在享自己的福報。等於你那個福報,你提前拿來把它花光,好像你銀行的錢,你提前把它花光,後面不就沒有了嗎?你也沒有繼續再修。只是在消耗,沒有進帳,只有出帳。所以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因為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這個例子是太多了,可以舉出一個比較具體的,什麼叫算減則貧耗,我們都看到了,這個大家比較會有所感覺。所以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我們周邊這些。

  所以讀誦《感應篇》也非常重要。這個《感應篇》,現代人也都不讀。古時候的人都有讀,像拱北殿,它有個太上感應神的大牌位。所以那天開會,我也講了,我說那個內容就是《太上感應篇》。現在道教的廟比較重視扶鸞、問吉凶,大概就是這些。扶鸞這些鬼神,也有善、也有惡,也有正、也有邪,這個也不能不分辨。總之,這些都是人感召的,你這個人是正,你感召的是正神;你是邪思邪念,你感召來的是邪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互相交感,這是必定的。喜歡賭博的,一定是跟賭博的在一起;喜歡喝酒的,跟喝酒的在一起。人跟天地鬼神也是同一個道理,你是什麼樣的一個心態,你感應到什麼樣的神來。你的修養愈高,你感應的神就愈高,一定是成正比例,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你看「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感應篇》這兩句話也是給我們印證了吉凶禍福感應的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勸人家讀,現代人沒有那麼容易,你勸他一次,他就要來讀,是不是?我們不要說去講別人,就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有沒有那麼用功去讀?這個你就可以知道,當然勸別人是不可能他馬上就接受,肯定要勸很多次。勸很多次,也未必他就願意去讀,你要製造機會,帶大家來讀,先錄一些影片,像有字幕的(有國語、台語、客家話的),這些來讀。然後有一個因緣的話,大家聚會,請大家來聽聽,這樣慢慢去引導,這個才有可能去讀。所以總是這樣的,這樣的提倡,去營造這樣的氛圍,才有可能。不然你拿給他了,他也未必會聽,可能因緣到的時候,他會聽,但是一般大概不會。因為現在的資訊太多了,他要聽這個、聽那個,已經沒時間了,他如果不是很有興趣的話,可能他不會馬上去聽這個東西,這一點我們也要了解。但是我們送人,當然以後可能有機會他會聽。但是你送一萬個人,不要指望一萬個人都聽。送一萬個人,可能一個人聽,而且這個人還不是現在馬上聽,可能三年後,就像揭陽那個謝總,人家送他老和尚「和諧拯救危機」那個片子,他放多久?他放了三年,放在客廳,灰塵都這麼厚了,他從來沒有去動一下。那一天他已經生意做失敗了,又弄了很多事情,走投無路,很無聊,看看那一片,放那麼久了,是什麼?才拿來放。

  結果一放,他聽,這個老和尚講的有道理。那個時候他就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變成後來他去做道德講堂。道德講堂,他每一期都幾萬人。你看,你可能那一片,在大陸上送一百萬片,可能二百萬片、三百萬片,我看都不止。其中有一個他拿到了,他聽了,後面他做的這個道德講堂,度多少人?可能幾百萬人。所以我們現在送,要用這樣的心態送,不然你就覺得沒必要,送那個幹什麼?你不要指望,送一萬套,一萬個人那麼乖,統統聽。如果那麼乖,《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為什麼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那佛不是講錯了嗎?佛講的肯定沒錯,因為剛強難化,哪有那麼容易教化的,很頑固的。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不能說看到他們不接受,我們就退心了,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做該做的事情,我們就做下去就對了。眾生他那邊接受程度多少,是他的因緣,因緣到了,他一定會接受的。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跟我們講,今天也是十齋日,我們下午還是有恭誦《地藏經》。你看釋迦牟尼佛分身千百億,地藏菩薩也分身千百億,所有的佛菩薩都分身、化身千百億,去度眾生。「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不生敬仰的佔多數。「或有利根,聞即信受」,那個上根人一聽他就接受了,那少數。「或有善果,勤勸成就」,善果就是有善根,但是善根不深;勤勸就是講一遍不聽,二遍、三遍、十遍、一百遍、一萬遍,他就接受了,這個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暗鈍就是業障很重,講都聽不懂的,但是時間久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時間久了,二十年、三十年以後,他才皈依佛。所以眾生的根性個個不同,佛菩薩有沒有退心?沒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觀音菩薩,這個算了,我們去休息吧,沒有這樣講,還是繼續在度眾生。所以佛菩薩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要學習、要效法。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