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08/3/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9-017-0002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繼續跟大家報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第二集的播出。
上一集我們介紹俞淨意公他出生的年代,他出世那一年是公元一千五百二十五年,就是在明朝嘉靖四年出世的。他的年紀比了凡居士大十歲,了凡是嘉靖十四年,公元一千五百三十五年出世的,差十歲,了凡是嘉靖十四年,他是嘉靖四年,這當中差十歲。距離我們現代將近五百年,四百八十三年,我們現在是二00八年,俞淨意公一千五百二十五年,這是四百多年了,將近五百年,四百八十三年。所以距離我們現代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他們的事跡記錄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上一集也跟大家報告,台北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也有做連續劇,拍連續劇出來流通來供養大眾。這一篇文章,可以說補充《了凡四訓》裡面沒有講到的地方,《了凡四訓》裡面沒有講到的就是意惡這部分。《了凡四訓》裡面講得沒有這麼詳細,它這篇可以說做一個詳盡的補充,換句話說,都是有利於世道人心的好文章,所以我們一樣把它當作寶典來受持。讀過之後我們自己更加應當深深的反省檢點,尤其在今日之下必須要認真修學,才能夠趨吉避凶,轉禍為福,就是轉災禍為吉祥,一般說消災免難。我們再看這個文:
【明嘉靖時。江西俞公。諱都。字良臣。】
這上集也大概跟大家報告過了,他的姓,他的名,他的字號。
【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
這段首先把俞先生的年代講出來,他是明朝時代嘉靖那時候的人,就是跟袁了凡先生同一個時代。嘉靖年間(明朝嘉靖年間)國家也做了不少事情,佛教裡面也有一樁大事,就是《大藏經》的刊行,出刊,刊行。從前《大藏經》都是摺疊的,所以我們叫做版本,現在叫做版本。諸位在寺廟裡誦經拜懺的方冊頁,紙一張很長摺許多摺,一張紙很長摺一摺再黏起來,這是一般誦經懺用,現在很多寺廟還是用這個。以前的經典都是這樣摺的,不像現在一本書一本書用裝訂的,不是用線把它裝訂起來的。我們現在用的線裝本,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書本叫做「方冊版本」,像這一本書四四方方,這是四方型的,一冊一冊,不再用摺本了,現在一般比較少數。經典、懺本還有用摺本,所以現在一般經書都是用裝訂的,叫做「方冊版本」。
方冊版本第一部就是在嘉靖年間開始編列的,這部藏經叫做《嘉靖藏》,嘉靖是指那個年代,就是那個年代所編輯的。主持編輯的人是當時我們佛門的大德,憨山大師,憨山德清和尚,他發起主持這件事情。編輯的地點在金山,所以這部經也叫做《金山藏》。這是從方冊摺本的經本,在那個時候就轉變成為線裝本,一冊一冊,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嘉靖這個時代開始的,所以這也是我們佛門裡面一樁很大的事情。現在我們看到的《中華大藏經》第二輯,它的原本就是《嘉靖藏》,只是把《嘉靖藏》縮小,現在在台灣重印,重新再印刷。這部藏經到現在差不多有五百多年了,所以在那個時代國家跟佛教裡面都有這樣的盛舉,這算是大事情。自古以來編印藏經這是國家跟佛門裡的大事,這不是小事,是大事情。
最近我們在二00一年底,開始發起我們導師淨空上人提倡印清朝時代(乾隆皇帝時代)編的《乾隆大藏經》,我們又重新編目錄,印了三千套出來結緣。最近我們又做句讀,請人做句讀,也將近校對快要完成了,最近我們又印了一千套出來流通。所以明朝時代,嘉靖那個時候就有印藏經,國家印的。到清朝乾隆時代又再印,但是那個時候的藏經沒有編目錄,《乾隆大藏經》沒有編目錄,一直到民國在台灣二00二年那時候開始重新編排目錄,現在又做了句讀,這也是現代國家跟佛門裡面的一件盛事,在這裡附帶跟大家做一個報告。所以國家、佛教裡面都有這個好事,所以感應道交的人也就特別多、特別有感應。
這裡說江西省這個地方,江西是一個省,這也是很有名,淨土宗初祖廬山就是在江西,遠公的道場。江西俞先生,他的名叫都,字號叫良臣,『多才博學』,就是說他很有才華。「博學」,書念得很好,很有學問。『十八歲為諸生』,此地所說的「諸生」就是俗話講的秀才。『每試必高等』,每一次考試他都考第一,「高等」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考第一名,可見這個人確實聰明過人,他的聰明超過一般人。下面說:
【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餘人。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殺口過。行之有年。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聰秀。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之。八歲戲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自反無大過。慘膺天罰。】
這一段是說出他壯年的時候,壯年是指三、四十歲,這個時候是壯年。三十到四十是壯年,壯年的時候非常潦倒。從這個文裡面我們看,我們照這個順序來看,他年歲也大了,『年及壯』就是年紀已經愈來愈大了。『家貧授徒』,年歲大,家境是指家庭的環境,我們現在說經濟也不好,家境不好。家境不好,古時候讀書人秀才,唯一維生的方法就是教學,當時稱為「私塾」。古時候不像現在有學校,古時候都是私塾,在一個地方秀才就是教學的老師,教一些學生。古時候教學生,不像我們現在學校老師有固定的薪水,學生有多有少,學生的家境有比較好的,也有比較貧窮的,沒有一定的學費。家境過得去的,年節供養老師多一點;家境不好的,供養就少,甚至沒錢的,那就不收學費了。當然他收的學生也不多。這是說他「家貧授徒」,為了家庭生活教一些學生,這樣維持他的生活。
當時他與一些同學。『同庠生』就是同年進學的,我們現在說同學,同一年去讀書的有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大家在一起『結文昌社』,「結」是結合,我們現在說組織,組織一個社團,這個社團的名稱叫做「文昌社」。像我們現在跟內政部申請的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所以當時結這個文昌社就是等於我們現在說的社團,社會團體。所以文昌社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會,將這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組織在一起,大家合作,合作實行《文昌帝君陰騭文》,依照這個方法、宗旨來修學。
《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們現在印在《安士全書》裡面,《安士全書》也是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一生極力推倡的一本書,第一本《了凡四訓》,第二本《太上感應篇》,第三本就是《安士全書》。《安士全書》總共有四卷,精裝本一本這麼厚,有相當的分量。上半部就是註解《文昌帝君陰騭文》這篇文章,《安士全書》第一部分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清朝周安士居士註解的。在過去一般讀書人,對於《文昌帝君陰騭文》都普遍重視,這一篇文章可以說在童年時代七、八歲的時候,家長或者是老師就會教他背誦。你看《印光大師文鈔》裡面還勸我們,家庭裡面如果有子弟到了上學的年齡,就應當教他背《陰騭文》、背《感應篇》,確確實實是有好處。現在家師淨空上人,更加呼籲提倡就是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比較淺顯,這是最基礎的。印祖那個時候,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印光祖師也勸人背《陰騭文》、《感應篇》,背這兩篇,文字都不是很長。《文昌帝君陰騭文》只有一千多字,《感應篇》也是如此,都不是很長的文字。
他跟幾個同學結社,結這個社團力行《陰騭文》,力行就是遵照《陰騭文》這些開示努力實行,佛門說修行,依這個來修正我們的行為,所以這叫做文昌社,他們結社的宗旨就是如此,遵守文昌帝君的遺訓。《陰騭文》裡面對於惜字紙、放生、戒淫、戒殺、戒妄語,都說得很詳細。『行之有年』,他們結文昌社,大家在一起修行也過了很多年,年紀大概也都不小了。為什麼?他『前後應試七科』都沒考上,就是去考進士,考了七次都沒考中。古時候說三年一科,三年一科七次沒有考中就過了二十一年,所以這個年紀當然很大了,起碼也有四十幾歲。所以從秀才考舉人、考進士都沒考中。生了五個兒子,四個兒子夭折,四個兒子可能年紀很小就死了,生五個死了四個。這五個兒子排行老三的,老三這個兒子很聰明,『甚聰秀』就是說很聰明,「秀」是指長得很莊嚴。沒有想到八歲的時候在外面玩耍竟然失蹤了,不知道去哪裡,生死不明,失蹤。生五個兒子,死了四個,一個失蹤,失蹤了下落不明,等於跟死了沒什麼兩樣。生四個女兒,死了三個。所以他的太太總共生了九個,五個男孩,四個女孩,生九個。除了失蹤的第三個兒子以外,其他都死了,眼前就剩一個女兒,他的太太在這種悲痛的情況下,哭兒子、哭兒女,我們一般說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人間很悲傷、很悲慘的事情。送一個、兩個就非常悲慘了,有些人都哭得死去活來,何況你想想死了七個兒女,七個兒女都死了,他的太太受不了這個打擊,哭兒女哭到兩眼都哭瞎了。這種情形在我們現代社會也是不少,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女比父母早死,做父母的傷心、悲痛,這在現實社會上也很多,所以這裡講到這種情形,我們能夠想像得到。
在三、四年前,我在道場遇到一對老夫妻七十多歲,有一個兒子四十多歲,在美國當醫生,坐電車在電車裡面往生,老夫妻倆哭兒子哭到眼睛都快瞎了。他們告訴我,哭了兩年,日夜,特別是他的太太,哭得特別傷心,她的先生也受到影響。所以那一天看到佛教衛星電視台,看到我講經的節目,來台北找我,講出他的事情。講完,他說要找眼科醫生,我看他們也真的需要去找醫生,眼睛已經哭到快失明了。他們一個就哭成這樣,俞淨意公死了七個,你們想想,他的太太怎麼會不傷心?所以哭到眼睛瞎了,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俞先生『潦倒終年,貧窘益甚』,「潦倒」是指很不順遂,我們一般說不如意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終年」就是一整年都沒遇到好事,都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貧窘益甚」,貧窮困苦,家境愈來愈困難,生活非常難過。『自反無大過』,他自己反省,覺得他一生也沒有做過什麼大的罪惡。「無大過」就是說他自己想想,這一生沒有做什麼大的罪惡,為什麼老天爺給他這樣重的懲罰?似乎上天都沒有保佑他。我們一般說老天爺沒保佑他,尤其他實行《文昌帝君陰騭文》,結文昌社,做好事,似乎做這些好事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反而得到都是惡的報應、惡的果報。人在貧窮困苦的環境當中,難免心會煩躁,起煩惱,這是一定的道理。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這是很平常的反應。
【年四十外。】
他的年紀已經超過四十歲,四十多歲了。四十歲以後:
【每歲臘月終。自寫黃疏。禱於灶神。求其上達。如是數年。亦無報應。】
四十歲以後,大概有六、七年當中,『每歲』是指每一年,每一年的臘月,『臘月』就是農曆十二月,「臘月終」就是除夕,農曆算這一年的最後一天,一般那一天晚上吃團圓飯,圍爐那一天,一年最後的那一天叫做臘月終,就是十二月最後的一天,除夕那一天。『自寫黃疏』,「黃疏」就是疏文,像佛門裡面超度寫的疏文,他自己寫,用黃紙寫,寫疏文。在民間過去的風俗,年底的時候灶神爺都會上天庭,報告這一家人善惡的事情,他就寫黃疏請灶神跟玉皇大帝報告。因為除夕這一天,灶神都會上天庭,報告這個家庭人的善惡,報告給玉皇大帝知道。所以從前灶神的對聯是「上天奏好事」,上聯是「上天奏好事」,請灶神上天庭,奏就是報告,我們現在說報告,奏好事,報告這一家人的好事,他們做好事的。「下地保平安」,過完年,灶神又回到人間,回來保佑這個家庭大小的平安。這是過去供奉灶神的對聯都是這麼寫的。這位俞先生每到農曆十二月最後這一天,他自己寫疏文,就是拜託灶神爺帶到玉皇大帝那裡,報告他結文昌社做這些好事,怎麼都沒有得到好的報應?四十歲以後每年寫,這樣經過了好幾年,也沒有感應。
【至四十七歲時。】
到四十七歲那一年,就有感應了。
【除夕。】
『除夕』就是臘月三十,十二月最後的一天。
【與瞽妻一女夜坐。舉室蕭然。淒涼相弔。】
從這幾句諸位想想,俞先生家境有多麼悽慘!除夕夜一般大家圍爐歡歡喜喜,家人平常大家外出忙碌,讀書或者上班,這一天大家都會回來圍爐團圓,吃年夜飯。俞先生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剩下一個女兒,他的太太眼睛又失明,家裡又沒錢,過年夜只剩下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所以那個情境我們也能想像。『與瞽妻一女夜坐』,跟他失明的太太,和唯一剩下的女兒,坐在一起。『舉室蕭然,淒涼相弔』,「舉室」是指在家裡面都沒有歡喜的氣氛、沒歡樂的氣氛。「淒涼相弔」就是很淒慘,大家坐在那裡很淒涼,這個情景是說明當時俞先生的情形。這是說一個家庭遇到這些事情非常不幸。在我們現實社會當中,實際上比這個還要淒慘的也有,只是我們沒有親身遇到,但是也曾經聽說過,在新聞報導裡面也曾經看到,甚至常常看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實在說要找幾個家庭真正幸福美滿的,這個也不多,這都是有因果的,有因緣果報。這是說四十七歲這一年,俞淨意公除夕夜跟他失明的太太、唯一的女兒在圍爐,三個人坐在那裡非常的淒涼。下面說:
【忽聞叩門聲。公秉燭視之。見一角巾皂服之士。鬚髮半蒼。長揖就座。口稱張姓。自遠路而歸。聞君家愁嘆。特來相慰。】
這段是說他四十歲以後每一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有時是二十九)就是最後的一天,除夕大家圍爐當天都會寫黃疏給灶神,但是好幾年都沒有感應,一直到四十七歲。也就是說,他寫黃疏在灶神那禱告,到四十七歲那年,忽然在除夕夜那晚,跟他的妻女夜坐那一晚,三個人淒涼相弔,坐在那裡氣氛非常淒慘。這時忽然聽見有人敲門,有人『叩門』,「叩門」就是敲門。古時候沒有電鈴,現在是按電鈴,古時候沒有電鈴。古時候有錢人家大門有門環,現在看到寺廟、還有比較古老的房子也有門圈,圓圓的,好像一個圓圈,古時候敲門就是用那個門環敲的,裡面的人就知道有人來了,出來開門。貧窮的人家就沒有門環,沒有門環可能在外面撿個小石頭,或者是瓦片,丟門,丟三下,裡面如果有人在,他就會出來開門。現代這個時代都是用電鈴,這在明朝時代是敲門。
聽到人家敲門,他就覺得除夕夜怎麼會有人來找他?但是有人敲門,總是要去開門看看,看誰來了。他『秉燭』,「秉燭」表示晚上,古時候沒有電燈,燭是蠟燭,點蠟燭。古時候不是點蠟燭就是點油燈。在我童年的時代,我記得四、五歲的時候,那時我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在我那個時代聽說能夠用電燈的,是相當有錢的人才能夠用。我記得父母都是點油燈吊在牆壁上,再來就是用蠟燭。以後電、照明愈來愈發達,所以以後就用電燈、日光燈、電燈泡。秉燭是晚上,點蠟燭把開打門,看到一個人,這個人『角巾皂服』。「角巾」是說他頭上綁了一條方巾,以前是一般隱士用的,它不是一頂帽子,是一塊布綁在頭上,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這種打扮,我們現在看古裝連續劇還能看到。「皂服」,皂是黑色,像我們現在佛門穿的海青是黑色的,黑色的長袍。『鬚髮半蒼』,看這個人大概有五、六十歲,五十歲以上。『長揖就座』,很有禮貌,向他問訊作揖,就坐下來。自己介紹,介紹自己姓張。『自遠路而歸』,就是出遠門回來,經過你家門口,聽到你家裡面有憂愁哀嘆的聲音,我從這裡經過聽到了,特地前來慰問,就是來安慰、問候他。在這種情形之下,有人來看他,當然心裡也得到一點安慰。一般貧窮的人別人見了就怕,誰要來找他?所以有人在這個時候來看他,當然他心裡很安慰。
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段,下面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