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微塵含容法界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三集)  2023/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103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接著來學習五止六觀。

  第三,「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也」。

  周遍含容,也就是說自性它是一個整體,不能去分割,你沒辦法去分割。所以任何一法生起都是圓滿的自性,都離不開自性,因為一切法都是從自性所生。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講「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就是說一切萬法都離不開自性,都是自性生的。自性它沒有邊際,任何一法生起來都是圓滿的自性,所以你隨拈一法都是圓滿的自性,自性是周遍含容的,所謂「量周沙界」,周遍圓融。所以你不能分別,不能去執著,你不能去給它劃分、去給它分割。你分別執著,那是虛妄的,那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它是一個整體,現代的話講生命共同體,它是一個整體。我們現在看到整體怎麼變成部分、變成局部呢?是因為眾生起了分別執著,起了虛妄的分別執著。在這個你不能分割、不能劃分的圓融自性當中,你把它劃分,把它分別,然後再去執著,這個就是製造六道十法界的一個原因。本來沒有這些,本來它是一體的。所以分別執著去劃分一個部分、一個局部、劃一個範圍,那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不管你怎麼劃分,它都是圓滿的自性,都是整體的,離不開整體。

  這裡舉出微塵,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現在科學家發現,稱為基本粒子,也就說物質體積最小的,小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現在透過科學儀器把它放大,我們才能看到這個基本粒子,也就是說微塵。微塵是物質體積最小的。一微塵裡面有遍法界虛空界裡面圓滿的性相,這我們無法去想像。微塵,小到我們幾乎都看不見,如果沒有定功,不是證果的阿羅漢、菩薩、佛那個天眼,我們是凡夫的肉眼,看不到。凡夫只能透過現代的科學儀器才能看到,你沒有透過這個儀器,我們根本就看不到。有定功,證果的羅漢、菩薩、佛,當然都能看得很清楚,看到微塵。但是現在科學家只看到基本粒子、看到微塵,佛、大菩薩他們在一微塵裡面看到,含容整個遍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圓滿的性相,這個真的是我們無法去想像,不可思議的。一微塵那麼小,但是它能夠含容整個虛空法界圓滿的性相。性是自性,相是所有這些法相,一微塵裡面,微塵它沒有放大,這些世界沒有縮小,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面有微塵,微塵裡面又有世界,這樣重重無盡,這個是不可思議。

  現代的科學家發現全息理論。現代科學全息理論,譬如這個照片,用兩束激光拍攝人像,這張照片把它撕成兩半。我們一般的照相機照的一張照片,你給它撕開,就變成分開一半了,就不是完整的一張照片,已經被撕開變成兩半了。但是這個全息照片,用兩束激光拍攝的人像,這張照片你把它撕開變成兩半,在這個激光之下,它就變成兩張完整的照片;你給它弄碎,弄很多很多碎片,每一個碎片在激光底下一照,它還是完整的,那就更多了。這個是現代科學發現的全息理論,也就是一多不二。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任何一粒微塵裡面是完整的宇宙。我們看到宇宙這麼大,沒有邊際;一粒微塵那麼小,那麼小的微塵它能含攝、含容整個宇宙,這個就好像現代科學家發現的全息理論解釋得一樣。像我們身體的細胞,分成分子、原子、電子,分到最後是基本粒子。每一個基本粒子裡面是整個宇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事實真相。所以宇宙是一體,真的相親相愛,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過去有一首歌叫「你儂我儂」,把兩個人用泥土來形容,泥土捏成兩個人,再把它合起來,再捏成兩個人,這就是說我當中有你、你當中也有我,這叫你儂我儂。

  所以許許多多宗教典籍,在教育上總結一句話就是「愛」,在佛法是講慈悲。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證明,愛是整個宇宙的核心。「感謝、感恩、愛」,用寫這幾個字實驗水結晶它的反應,那個結晶就是最美麗的。我們人要是用愛心,那就是佛,就是慈悲,佛整個身體每一個粒子那個愛都放光放出來。我們跟佛沒有兩樣,為什麼我們的愛心放不出來?慈悲心發不出來?我們迷了,起了分別執著。所以我們就被這個分別執著污染,變成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名聞利養,這個把我們本性的愛心蓋住。像灰塵一樣,一層厚厚的灰塵蓋住玻璃鏡子的光,不是鏡子沒有光,是被灰塵蓋住,它的光還是在。我們跟佛菩薩聖賢學習,真正修行是什麼?就是把這些障礙、污染的東西把它去掉,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些很厚重的灰塵把它去掉。去掉就是放下,不再自私自利,不貪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貪瞋痴慢了,那我們自性的光明它就透露出來了。就像那個鏡子,灰塵我們給它擦乾淨了,把這個灰塵擦掉,那鏡子的光就透露出來。我們自性光明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它沒有限量的,光明是無限的,就是遍法界虛空界。

  現在這個科學發現的電磁波,跟我們自性的慈光不能比。我們自性起的念頭,這個念頭的波動立刻周遍法界,這個當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當下就周遍整個法界;沒有時間,立刻就到了,沒有先後。所以法界沒有邊際,太大!信息立刻就傳到,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因果的現象,就在一念之間同時發生。真正懂得因果,心裡還有惡的念頭嗎?沒有了,他知道一個惡的念頭反應的是六道三途的現象;不願意去就不能有這個念頭,念頭沒有當然就不會有這個行為,深信因果才真正解決問題。

  「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這個是講自性,自性一味平等,一味平等就是圓滿的,周遍法界,在一微塵、一毛端裡面它都是圓滿。一微塵、一毛端都是自性,任何一法都是自性,所以你就拿那個最小的微塵,它也含容圓滿的自性,所以你不能去給它分取,不能劃分。這個道理,我們現在這個科學也可以提供我們一個概念。現在科技的發達,我們現在講含藏的資訊,這個大家就容易理解。大家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科學的概念,這個資訊你可以含藏。譬如指甲這麼一點點大的電晶體,現在講晶片,它可以含藏許許多多的資訊。像我們現在做的播經機,它就一個小小的晶片,很小,就像指甲大,那麼小,裝在手機上、裝在電腦、裝在播經機,那可以收藏一部《大藏經》,就在那麼一小片的晶片裡面。我們用這個紙本的、實體的《大藏經》,一部《大藏經》一百冊,擺起來也要一、二個書櫃,所以這個大家現在都能夠理解。佛法跟我們講的是更小了,因為晶片畢竟我們還看得到,雖然小還看得到,它可以含藏很多資訊在裡面,透過電腦它可以播放出來;佛法講的是很小,小到我們肉眼都不能見的毛端、微塵,好像我們身體這個汗毛,一根汗毛,汗毛那個尖端我們看不到。所以這個微塵我們肉眼見不到,但是它那麼小的一個體積,它裡面含容整個宇宙的信息,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在裡面。性是整體的、是一味的、平等的、不能分開的。這句話說我們人人平等,佛家講「生佛平等」,諸佛如來跟一切芸芸眾生平等的。為什麼?性體不能分割,它是圓滿的,沒有大小,大是圓滿,小也是圓滿。因為小到微塵,它都含容整個宇宙。宇宙含容微塵,我們一般可以理解,但是微塵含容整個宇宙,這個我們就不可思議了,但事實是這樣,佛給我們講都是事實真相。所以它沒有大小,大小都是圓滿。

  「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一微一塵,微比塵還小,所以我們講微塵微塵,這個微是最小的,統統是完完整整具足真如的全體。一微塵那麼小的,這一粒微塵它也具足圓滿的智慧、德行、才藝,相好。在一微塵裡面沒有一絲毫欠缺,大圓滿!大圓滿在哪裡?在一微塵裡面。一粒微塵是這樣,一切微塵亦復如是,微塵就太多了。「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完就是圓滿,具就是具足,沒有欠缺,具足。理就是講的性,就是講自性,自性理體,從這個性顯現出一切事相,虛空法界、萬事萬物這個是一一事相。就像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引用電視屏幕,讓我們透過現在科技的這些器具,我們可以體會到自性的一個概念。這個屏幕比喻作我們的自性理體,所有的節目都從這個自性理體、從這個屏幕出現的,從這個現出來了,無量無邊的這些事相都從這裡現出來。

  「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融是圓融,通是無礙,就像它體性一樣,事就是性、就是理,性就是事、就是事相,是一不是二,法界是事。「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此名周遍法界性。」理遍在事相,理在哪裡?就在事相上。事相也遍在性理上,所以理跟事無礙,它這個當中是沒有障礙。所以《華嚴經》才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但是我們在一般的概念當中,一就是一、多就是多,一不是多、多不是一,這個數字、數學就出來了。實際上數學、數字,也都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所產生的,一個虛妄的概念,那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是不二。這個是三觀的學習,這第三觀了。

  三觀是學習《華嚴經》的基礎,前面講這三觀是《華嚴經》的基礎,明瞭這個道理、事理,我們學五止六觀就容易。五止六觀是落實《華嚴經》的修行方法,我們怎樣用《華嚴經》的理論方法契入華嚴境界?賢首國師這篇論文就是討論這樁事情。事實真相要是你不了解,你沒辦法修。這理論方法、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搞明白,你怎麼修?從哪裡下手?教你放下你就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放下。如果不透過經教的理論學習,你什麼都不懂你就能放下,那不是一般人,上上根人。像六祖那樣的,他不懂這些教理,但是他放得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他一下就契入了,他一放下就全明白了,他入了境界,這要上上根。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六祖在《壇經》講,它專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的人。上上根,他真能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就放下,就頓悟了,契入了,他入了境界。上中下三根,上根、中根、下根這個都做不到,上根你就要從教下入門,中下根的深入就要更多了,上根的人可能他一部經他就可以放下了,中下根可能要多一些來幫助看破放下。

  下下根的怎麼辦?實在講,真的是下下根,他是老實人,那也好辦。《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最後一個辦法。《華嚴經》修行的方法你懂了,道理是懂了,但是難,做不到;道理方法明白了,在生活上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契入這個境界,因為做不到就是放不下,這樣你就要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是一般中下根器。實在講,上中下這個三根也都需要修西方淨土。求生西方淨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入了華嚴境界。從這個地方看,諸佛如來慈悲到極處。我們要曉得,這個世間事全部都是假的,你真的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有障礙你往生,這一生就空過!下一次再碰到這個經典,可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有一些學佛的人,對西方淨土、對《華嚴》的理論沒有深入去探討理解,總以為修西方淨土它是一種逃避,不慈悲,不度眾生,不管眾生的苦難,自己要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好像只顧自己的享福,不顧眾生的苦難,沒有慈悲心,自了漢。有這個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數,實際上他是沒有深入淨土的經論,其實我們說西方淨土跟人間淨土是一還是二呢?不是說你求往生西方淨土就不能回到人間來度眾生,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四十八願講得很清楚,為什麼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度眾生。因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很難,自己不能得度,也度不了眾生。自己還在苦海當中生死輪迴,你怎麼能幫助這些生死苦海當中的眾生脫離這些生死大苦?當然做不到。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你是上上根人,甚至說上根的,你能夠在這個娑婆世界解決生死問題,超越三界六道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像入這個華嚴境界,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在這個世界你就能度眾生了,你能學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普賢、文殊、彌勒菩薩,因為自己成就了,那就能幫助一切眾生了。現在問題,自己如果不能成就,也幫不了眾生。因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要度這些苦難眾生的。現在沒能力,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再回來這個世界度眾生。

  我們學了《華嚴經》就知道了,其實西方跟娑婆也是一不是二,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你到極樂世界,有離開娑婆嗎?沒有。娑婆、極樂都是我們自性,你看這裡不能分割的,我們怎麼可以給它分割?分割是我們去劃分,是我們的分別執著了,事實真相是沒有分別執著的。我們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我們自性所現,極樂世界也是我們自性所現的,所以你往生極樂也沒有離開娑婆。所以有一部論叫《生無生論》,「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我們好好去體會這個道理,這個就是講的《華嚴》以及大乘經典的理論了。所以往生極樂其實就是留學,我們現在話講,你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了,再回來娑婆世界度眾生,並沒有捨棄娑婆世界、甚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因為你跟阿彌陀學習,四十八願講得很清楚,每一願都是為一切眾生,沒有一願是為自己,都是為度眾生。縱然我們還沒有發菩提心,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觀經》五逆十惡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經過十二大劫,花開見佛那個時候,觀音、勢至給他說法,他就發菩提心了。到那邊佛菩薩也是會勸你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自度度他了,他不會叫你當個自了漢的。所以極樂世界「二乘種不生」,這個沒有小乘的,都是大乘。你小乘凡夫往生到那邊,佛也教你發大菩提心,不會教你自己自了就好了、你證阿羅漢果就好了。證阿羅漢是一個階段性的,不是叫你停止在這個地方,佛會不斷的幫助我們提升。

  所以西方淨土、人間淨土,從自性講,是一不是二。有了西方淨土,才能到人間來教化眾生,人間也就變成西方淨土了。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豈非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關鍵在迷悟。所以我們了解性相圓融不能分取,這個問題就化解了,你就可以大膽的學西方淨土。西方淨土,你發願往生西方淨土,佛當然很歡迎;如果你還不發願往生西方淨土,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加持你不墮三惡道,真正能得到人天福報,在四十八願有,佛加持你來生不墮三惡道。你斷惡修善,好好念佛,得人天福報,阿彌陀佛也加持、十方諸佛也加持,讓你再得到人身,而且會生到有佛法的地方,「常修殊勝梵行」,就繼續在這個人間來學習佛法,不會生到邊地。這個四十八願我們都看到,西方淨土它也有人間淨土,所以我們就不要有這個分別了。當然你要快速成就,佛說你往生西方是最快了。你在六道裡面修,比較大起大落,時間比較容易耽擱,因為壽命不長,障緣比較多。當然如果你能突破,在這邊修行,佛也給我們講,修一天等於是極樂世界修一百年。所以這個世界也有它的優點,關鍵就是我們能不能修、能不能突破?能修,在這個世間進步也很快。反過來講,你退轉也很容易,也退得很快,進一步退九步,因此長劫修行都不能成就,這個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法藏比丘才會建一個西方淨土,提供我們一個不退轉的修行環境。這個道理我們也要明瞭。

  明瞭佛都不會勉強人,佛只是勸導,各種法門都是勸導,針對各種根器,佛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沒有意思你一定要修哪一個?他給你分析、給你介紹各個法門它的特色,由眾生自己去選擇,佛沒有硬性規定你一定要修哪一個。我們在經典上看,佛沒有硬性規定,佛是勸導。把這個法門,它修行的理論方法、它的特色來給我們說明,講了很多法門,讓我們自己選擇。好像你要去一個大學,學校裡面很多科系,看你對哪個科系比較有興趣,學校校方提供給你這些資訊,讓你自己來選,沒有硬性規定你一定要選哪一個,這個沒有,但是提供,他只有提供。佛也是這樣,講經給我們說明。聽講了這麼多,你自己去選,聽聽看看哪個法門、哪個經典跟自己有緣,自己比較有興趣、比較喜歡,你就選擇那一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都能成就。所以這些道理我們要明白,道理明白了,你修什麼法門彼此互相尊重、平等,就沒有障礙了,互相讚歎。

  所以這裡講無礙法界,「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你看事跟事都沒障礙。西方淨土跟人間淨土有沒有障礙?沒障礙,西方淨土是人間淨土,人間淨土也是西方淨土,也是十方淨土,都離不開自性。所以「理事無礙」是四聖法界的境界,這個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四聖法界他們達到理跟事無礙。「事事無礙」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明心見性大菩薩,分證即佛境界,他們是事事無礙,事跟事沒有障礙。宇宙萬法確實有無盡的奧理,有無量無邊的變化,不是我們用言說能說得盡、用思惟能想得到。一切法的真相,佛法常用六個字來說明,性相、理事、因果。一切法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裡面圓滿具足。自性不能分割,它是整體,大到虛空法界是一體,小到一微一塵還是整體,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理事無礙。法界是什麼樣子?沒有障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法如是故」,如是故就是說它本來就是這樣。

  障礙從哪裡來?障礙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樣變現出來。實在講就是自己障礙自己,不明瞭事實真相,自己障礙自己。「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想什麼?想分別執著,那就障礙了。原來沒有障礙,你去把它劃分就變成有障礙。心不想,什麼障礙都沒有,全部放下,妄想都放下,沒有什麼障礙,那個法就叫大圓滿,叫無障礙法。因為自性本來它就是這樣,沒障礙,「法爾如是」。起心動念雖然有礙,還不算太大,因為心動念是根本無明。你起心動念了,所以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這個障礙還不是很大,起心動念就發展成有分別,那障礙就大了,你就開始劃分了。你一分別,一真法界的實報莊嚴土就不見了,變成四聖法界。如果從這個分別裡面又起了執著,四聖法界也不見了,出現什麼?六道輪迴,六道出現了。所以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

  我們總算明白,趨吉避凶不是在外面,在內心,內心把凶惡放下,把善念、善心、善行提起來,現在一般人所講自然災害、人為的禍害(戰爭),自然就沒有了。現在的天災人禍不是都人心不善感召來的嗎?《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都是人造作不善,自作自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所以星雲長老也講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他接受記者訪問,有一句話很經典,他說,你可以不信佛教,但是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時辰未到。這個是事實,因果報應,善惡因果,六道輪迴,三世因果,這些善惡報應是事實真相。不是因為你信佛才有,不信佛就沒有,不是這樣的。佛講的都是事實真相,你信有,不信它還是有。因為佛講的都是事實真相,所以叫真理。現在災難這麼多,人心改善,斷惡修善了,災難自然就沒有了。因為災難是人心不善去製造、感召來的,這個自然災害、人為災害、戰爭、天災人禍,都是人造作不善去感召來。人類如果造作善業,不去造不善業,這個地球就是人間天堂,沒有災難了,大家都過著太平盛世的日子。

  所以佛法講內學,從自己內心裡面去做,向外求你肯定是分別執著,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就像《了凡四訓》雲谷禪師給袁了凡先生開示的一樣,「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你要改造命運,從內心去改,那就真改了;你到外面去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看你命中有沒有?命中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所以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要從自己內心去改,才能解決問題。我們內心如果回歸到清淨平等覺,那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定慧雙融」,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完全融合在一體,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慧是用,反過來,慧是體、定是用。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顯示出圓滿無比的智慧。八相成道從投胎到雙樹林入般涅槃,佛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他哪裡來分別執著?那就是常在定中了。「離分齊故」,分齊就是差別,沒有差別,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絲毫都不留。

  「一多相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講性,多是講相。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法相,它的體是一個。所以萬法平等,法法皆如,不但如其性,不同的相,這個相跟那個相有沒有差別?離分別執著就沒有差別,那個差別都是從分別執著生起來的。分別執著不是真的,離開差別,平等性就現前,平等的相也現前;不但性平等,相也平等。能現的理體是一,所現的諸多法相哪有不平等的道理!所以「絕前後故」,前後是講時間。理事、定慧、一多,裡面都含著現代科學所講的時間與空間。在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裡面沒有時空,現象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在當下。一切法在哪裡?在當下,這才是事實真相。當下你這一念斷了,前後際斷,什麼現象都沒有了,生滅現象就沒有了。十法界依正莊嚴,佛跟我們講,《金剛經》上講「夢幻泡影」,就像你作夢一樣,醒過來統統沒有了。

  「大用自在,無障礙故」,這個講起作用有兩種,一種是幫助自己提升,另外一種是幫助別人提升。提升之前,也就是修善積德之前,必須把業障消除,業障不消除提升不上去。為什麼?業障在障礙你、在妨礙你。古大德講「未論行善,先須改過」,就這麼一個道理。諸佛菩薩沒有自己,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能夠與十法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得大用自在。《普門品》裡面讚歎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哪個地方眾生有感,菩薩就應現在他面前,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及其微細的祈求,自己還不知道,菩薩的感應就來幫助你把問題解決了。我們不知道,菩薩也有應,雖然我們感得不明顯,但是菩薩他有回應。為什麼?一體。我們跟一切眾生一體,我們跟樹木花草一體,我們跟山河大地是一體,我們跟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華嚴經》上給我們講的這個事實真相。佛菩薩的慈悲心、愛心遍法界虛空界,遍及一切眾生,像經上講的小至一微一塵,大至虛空法界,都是清淨平等覺,是一體,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大用無方,這個地方講「大用自在,無障礙故」,明心見性,這大用自在了。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這個在講六觀前,先有一個基礎三觀的概念,下面這個六觀才能夠有個下手處。好,我們這節課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