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一塵一毛裡含攝滿教圓宗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1/8/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01-0002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一頁,倒數第四行,從當中「靜亂俱融」這句看起,從第二句:
【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
從這段看起。我們前面學習到「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就是四句百非,一百句能講得出來都是不對的,都是錯誤,「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我們接下來看,『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人真的覺悟了,病好了,藥也不要了。」那個藥主要是治病的,有病的時候需要用藥,病好了,當然藥也就不用了。所以病沒有,藥也沒有了。「靜亂也是一對,靜是禪定靜相,亂是雜念紛飛」,這是亂,「亂沒有了,靜也沒有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我們再看下面這句:
【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
「這是見道,契入華嚴境界。」見道就是開悟了,悟入了,見道。後面就是修,要修行。見道之後就修道,這是禪宗常講的,見道後面才是修道;如果還沒有見道,就談不上修道。見道好像路子你看見了,認識清楚了,這個是見道;路要開始走了,就是修道。所以禪宗講「悟後起修」,你沒有開悟,你不知道從哪裡修起,要怎麼去修。所以見道,契入華嚴境界。「消跟泯的意思一樣」,泯就泯滅,跟消滅的意思是一樣,泯就是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對立的『能所』沒有了,才能契入『玄宗』。「玄是玄妙,宗是宗旨,華嚴奧旨」,《華嚴經》裡面奧妙的宗旨,才能夠契入,「你才能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我們前面講過十法界,我們現在是屬於十法界的人道法界。十法界是虛妄的,不但六道是虛妄,四聖法界還是虛妄,不過比我們六道,那是要靠近真實,不過還是虛妄。入了一真法界,所謂真就是真實的,就不是虛妄的,真實的。一真法界,也就是《華嚴經》講的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這個我們常聽經的老同修都聽過。每一尊佛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每一尊佛都有這個四土。我們現在住在這個地球上,就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在一起。如果斷見思惑,破塵沙惑,那就生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叫方便有餘土。四聖法界的佛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們斷見思、破塵沙了,但是還沒有破無明,無明最少破一品,那才入一真法界。所以破見思惑、斷塵沙惑,還沒有破無明,這個是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這個我們也要知道。所以這裡講的華嚴境界就是講一真法界。「性相也是相對的,性是能現,相是所現,有能現、有所現,在十法界裡;到不起心動念,性相沒有了,你就入一真法界。」性相一如,就入了一真法界。所以性它是能夠現,相是性所現出來的,所以性相是不二的,沒有性也就沒有相,沒有相也就沒有性。所以有能現、有所現,我們從這個當中去體會。我們現在在十法界裡面,如果你到了不起心不動念,性相沒有了,性相沒有就是什麼?性相一如,十法界就變成一真法界,這個叫入一真法界。你說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十法界裡面,迷了,你看到是十法界;覺悟了,你看到的是一真法界。在覺悟跟迷惑這個差別,實際法界它本來就是一樣的,都是一真。迷了,一真法界就變成十法界;覺悟了,十法界就變成一真法界。
【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
『竊』是私自,謙詞,謙虛的言詞,文言文一個謙詞。「我見到《華嚴經》玄妙的綱領廣大沒有邊際。」「竊」就是賢首大師,他講根據我見到《華嚴經》的玄妙綱領,那是廣大沒有邊際的,無量無邊的。『妙旨』是華嚴奧旨,奧妙的宗旨,就《華嚴經》奧妙的宗旨。『希微』是稀有、微妙。
【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
《華嚴經》,這個經太大了,《四十華嚴》、《六十華嚴》、《九九華嚴》,《華嚴經》實在是太大了。龍樹菩薩到龍宮去,看到這個《華嚴經》,實在是太大了,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華嚴經》,一展開無量無邊,這麼大的《華嚴經》,人間的人類怎麼能受持?所以他只有把在龍宮看到的《華嚴經》,他也是節要,我們現在講節錄精要的,節錄十萬偈,人間的人還能夠受持。所以帶到人間來,從印度再傳到中國來,也不足十萬了,好像四萬多偈的樣子,我記不太清楚。好像有四萬多首,沒有完全翻到中國。翻成中文的《華嚴經》,我們看這個分量就好大了,都很難受持了。所以我們看到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在是太大、太深了,「閱覽的人很不容易究竟它的根源」,不容易達到它的根源,「探索的人很少能窮究它的邊際」,它沒有邊際。「這就是說學這部經的艱難」,不容易。自古以來學《華嚴》的人真的不多,但是這是佛教主要一部大經。「所以賢首大師」,就賢首國師,「把它的精華、綱要提出來,我們依照這個綱領去修學,就有路可循」。對我們來講,賢首國師給我們提供學習《華嚴經》的一個方便,他提出來,那我們就是有一個路線可以去遵循,知道怎麼來學習。
「現在科學家探索宇宙的起源」,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這些科學、哲學都在探討,宇宙從哪裡生起的?它的源頭從哪裡來?怎麼會有宇宙?怎麼會有這些山河大地?都在探討這個,但是一直到今天,科學家、哲學家對宇宙的起源還是沒有結論。他們沒有結論,但是釋迦牟尼佛早在三千年前就講得清清楚楚,都記載在佛經,特別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都講清楚了。科學家探索這麼久,到今天他們還是探索不到,原因在哪裡?科學家、哲學家,他們用的是分別心、執著心,因此永遠沒有辦法明白宇宙的根源。那個宇宙根源從哪裡來?從自己起心動念來的。你到外面去找,怎麼找得到?你要往內心去找。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就明白這個道理,他知道了,參訪印度那麼多的宗教外道,最高的這些宗教,對整個宇宙六道的現相,他們都看得清楚,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是佛教最先講的,印度,像婆羅門教,印度是宗教王國,宗教很多,這些外道他們發現的,他們用禪定功夫在定中看到六道。但是看到,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會有六道、怎麼來的,他就不知道,但是他看到了。外道,也就是說它沒有從內心去找,從外面去找,所以稱它為外道。所以外道也不是罵人的話,就他方向不對,心外求法,永遠找不到答案。
「佛給我們講宇宙的起源,一念妄動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佛給我們講宇宙的起源,宇宙從哪裡生起來的?它的源頭在哪裡?在我們的心念。我們一念妄動,妄就是虛妄,妄動。「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所以依不覺(就是迷惑的心)這個緣故,就給它一個名詞叫業,業就是行為活動的意思,造作的意思。「能見相(依動故能見)」,三細是無明業相,它起了無明,就產生業的相出來。能見相,依動故能見,依這個動,所以他能夠去見,見到這個現相。「境界相(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境界相就是依這個能夠見到的相,所以境界的妄相就出現了。前面講三細相,就是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這個是三細,一念起無明,三細相就出現了。境界為緣就長六粗,以這個境界做為一個因緣,長就是生長,六粗相就生出來。「六粗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這個是六粗相。六粗相,是依境界相生起六粗的相。「佛是親證的境界,不是用科學儀器來觀察的。把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的心達到純淨純善的境界」,自然就看到宇宙的起源,佛就是用這個方法。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
這一段,『真空』、『實際』都是自性的代名詞,都是講我們的自性。『真空滯於心首』,「滯」就是什麼?凝滯、障礙的意思。「我們的自性不能現前,就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所以我們見不到真空。」就像我們看到天空,烏雲遮蔽太陽光、月光。日月光它是恆常的放光明,這比喻我們的自性,但是烏雲把它遮住,光明被遮蔽、障礙了,光明還在不在?在,烏雲去掉,光明就又顯現出來了。我們的自性就像日月光一樣,無明就好像烏雲,它障礙我們自性的光明。無明就是什麼?就是我們「心裡一起心動念,被妄想分別執著扭曲」,就變成『緣慮之場』,「無量無邊的緣慮」,這個緣慮就是分別執著,永遠由分別執著做主宰,自性不起作用」。就是分別執著它在做主,它當家做主。自性是主人,分別執著是客人,現在客人喧賓奪主,主人應該做主的,反而做不了主;客人不應該做主,反而他在做主,我們現在迷了就像這樣。所以「分別執著做主,這就叫輪迴心」。輪迴心造輪迴業,「變出來的境界就是六道輪迴」,我們現在這個現相就是六道輪迴,這個太苦了,六道生生世世,生死輪迴,沒完沒了,實在太苦了。
『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這個「實際」是什麼?就是真如實際,自性真如,就在眼前。「我們今天卻迷在名相當中」,迷在這個相當中,見不到性。為什麼見不到性?迷在這個虛妄相當中。「用現代術語來說,名相是精神、物質,我們完全被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迷了,都以為這是真的。」實際上這些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但是我們把它認為是真的,認為真的,在這個裡面就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就出現了。「不知道那是幻相,也不曉得幻有原來就是真空。」幻相它怎麼來的?真空來的,迷的時候就現出這種虛妄的現相,在這個虛妄現相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起心動念,不知道那是幻相。「我們的六根門頭都變成嚴重的障礙,接觸到外面境界,清淨心不能現前」,我們現的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兩句就是說明,真空、實際都在眼前」,好像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分明在目前」,真空、實際在哪裡?分明就在眼前。「我們不認識,反而把它變成煩惱,變成憂慮。我們怎樣把妄想分別執著消除,怎樣回頭是岸?」這個是我們學佛當前的第一個大課題。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
【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
「賢首國師將《華嚴經》幽玄奧妙的宗旨、修學的方法提出綱領,幫助我們修學。」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
【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
「《華嚴經》的經卷分量太大,龍樹菩薩在龍宮所看到的,是世尊當年在定中二七日所宣講」,講的有多少?「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比起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今天這部《華嚴經》真的是微塵、是毛端」,真的小巫見大巫。我們看到現在翻成中文的《華嚴經》,我們看了都汪洋浩瀚,但是怎麼樣?跟實際上的《華嚴經》比起來,就像一毛端、一個微塵一樣。所以《華嚴》的確分量太大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中文《華嚴經》,跟原來的《華嚴經》,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比較起來,真的像一毛端,一個微塵。可是怎麼樣?一毛端、一個微塵,跟全部的《華嚴經》不二,大小不二,妙就妙在這裡。小能容大,大能容小我們沒有疑問,小能容大。「一塵一毛裡面含攝滿教圓宗」,滿就圓滿了,圓滿的宗旨都含攝在裡面。「因為一切法是從自性生的,自性沒有大小」,也沒有相對,現代人講相對論,自性沒有相對論,也沒有長短、沒有先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微塵裡面有世界,微塵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微塵跟世界是一不是二。一毛端、一微塵裡面有圓滿的法界訊息。一微塵,你要是明白了,遍法界虛空界你都全通達了。」所以我們常常上香,你看「爐香讚」,我們在這裡點一瓣香,那微不足道,就那麼一瓣香,那個香煙燃燒起來,我們唱這個「爐香讚」,這一瓣香燃燒起來,不只是我們現在眼前的人看到、聞得到,「諸佛海會悉遙聞」,諸佛海會統統聞到了。我們想不透,那麼一點點,怎麼所有的諸佛都能聞到?因為我們要知道那個一瓣香,那還算是大的,這裡《華嚴經》講那個一微塵,我們眼睛都看不到的,一毛端我們也看不清楚的,那麼小的一個物質都遍虛空法界。所以你沒有讀《華嚴》,就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讀了才知道,真的,你在這裡燃一瓣香,在任何地方燃香,都是諸佛海會悉遙聞,為什麼?它稱性,因為性體是一個,性相不二,會相歸性,從這個相回歸到性,叫我們在這個當中去悟入這個境界。所以從一毛端,整個虛空法界你都全通達了,它的原理就是在這裡。
【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
這是講根性不一樣,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無量無邊的,但是「根性不相同」。『明者』是明白人,明白人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明白人。明白人,『德隆於即日』,「即日是現前、今天」,就現在,現在他就徹底明白宇宙人生的起源了,「真正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現前就能證得」。「覺悟的人、明白的人一接觸,在當下他就開悟。」「就像惠能大師一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這個大家都很熟悉,我們學佛的同修、佛弟子,特別是中國佛教佛弟子,提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六祖,「五祖給他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徹底放下。「釋迦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六祖跟釋迦牟尼佛是一樣,都是豁然大悟,頓悟。「他們為什麼能悟?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障礙沒有了,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完全現前。」這個智慧德能,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的,都跟佛一樣,沒有差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華嚴經》,佛成道,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看到大地眾生,連蟑螂、螞蟻,昆蟲,這一切眾生,都有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德相,但是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在障礙了。所以障礙沒有了,這些智慧德能就完全現前,這個不是從外面學來的,它本來就具足的,本來就有的。「這就說明凡夫成佛不難,成佛在一念之間,放下就是!」從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你一念頓捨,放,那就現前了。「我們煩惱習氣太重,想放下放不下」,也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為什麼?想,就是煩惱、就是分別執著,用分別執著放下分別執著,怎麼能放得下?」這個是我們現前的一個難處。
「念佛法門殊勝」,它的殊勝、它的方便在哪裡?像參禪,你一念不生,不能起心動念的,要完全放下。實在講,我們無始劫以來,起心動念都習慣了,現在我們放下真的很難。念佛法門它是用個方便法,方便法也是最殊勝的方法,以念止念。念阿彌陀佛這一念,來止息所有一切妄念,把所有的念頭集中在阿彌陀佛這一念上面,這個我們就比較有下手之處,比較容易。我們心想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身禮阿彌陀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真學佛的人,真修淨土的人,真想這一生成就的人,沒有別的,只要把阿彌陀佛緊緊抓住,其他統統放下,再也不分別執著,我就專門執著這句阿彌陀佛。《彌陀經》講執持名號,你放不下分別執著,佛就教你,你就把分別執著用在一個地方,「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把這個心放在阿彌陀佛這一念上面,其他放下。這也是一個很巧妙、很方便、很殊勝的方法,讓我們回歸自性,這個是大家都用得上的。禪宗那種參禪的方法,的確是那一種根性的人他用得上,不是那種根器的人他使不上力。
『昧者望絕於多生』,「昧者」就是不明白的人,業障習氣很重的人,不能覺悟的人,也就是很執著、放不下的人,那這一生就沒有指望,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不曉得還要搞多久,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怎麼辦?多生多劫去修行,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接著再來」,再繼續修。「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這一生得到人身」,在六道輪迴裡面輪迴到人道來,得到這個人的身體;得到人身,又有幸聞到佛法。在六道輪迴到人道,得到人身,難;得到人身,能夠聞到佛法,那就更難。所以現在人身得到了,佛法也聞到了,要把這個機會抓住,不要讓它輕易放過。好,我們再看下面:
【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
「華嚴奧旨」,《華嚴經》奧妙的宗旨,你要是會,『山嶽易移』。這個「山嶽」,我們看高山,在中國五嶽都是很高很大的山,只要你會了,再高的山、再大的嶽,也很容易把它移動,是比喻不難,你會就不難,契入境界就很容易了。『乖宗者』,「乖」是違背的意思,是違背宗旨的,就是不會,那真的就很難。『錙銖』是細小。我們一般講做生意,錙銖計較,很小的他也在計較,這是比喻很小、細小的。「再微細也沒有辦法契入」,就是你如果違背這個宗旨,違背不是說違背很多,就是違背得很小,像錙銖那樣細小、微細,那也沒辦法契入。所以「宗門大德常常測驗學生,問他:你會麼!」也就是用我們現在話講,你會嗎?你會不會?如果你會,真會了,「一生一定可以契入華嚴境界,不會就難。會不會還是一句老話,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會,不肯放下就不會;放下就明白,不肯放下就糊塗愚昧。總而言之,放下執著你成阿羅漢;放下分別你成菩薩」,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菩薩他放下執著分別了。「放下起心動念你成佛」,入一真法界了。「佛沒有東西教人,智慧是現成的,你自己自性本來具足」,你本來就有,「德能、相好、福報沒有一樣不是現成的,你跟佛菩薩比,一樣都不缺。問題就是你自己找這一大堆的煩惱,在六道裡過這麼痛苦的生活,冤枉!希望我們真正覺悟、真正明白,醒過來了,這一生當中契入華嚴境界,往生彌陀實報莊嚴土」,那我們這一生真的就沒有白來了,「就功德圓滿」。
【輒以旋披往誥。緬覿舊章。】
「上中下根這三種人,不能不依靠經典」,畢竟上上根的人很稀有,會很少,上中下這三種根器的人比較多,特別中下根器的多,上根的還是比較少一點。上中下,你不是上上根,或者是下下根,就不能不依靠經典。實在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講了三百餘會,主要的對象就是上中下根這三種人。真正上上根人,一看到佛放光他就開悟了。你看迦葉尊者,佛拿一個花,拈花微笑,他就明白了。下下根的人他老實,他也很快能契入,教他怎麼修就怎麼修。最麻煩,這三種,上中下,特別是中下根的人,半吊子,不上不下的,所以講經四十九年,講那麼多,主要對象就是這些人,我們就是這些人當中。所以不能不依靠典籍,經典不能不依靠這個。不依靠經典,你就不得其門而入。『旋』是回過頭來,『披』是閱覽、披覽,翻開閱,披覽。『往誥』是古大德、前輩對後人一些告誡的訓詞,像佛法的戒律,佛陀在經典裡面講的重要的原理原則、落實在生活上的細節,落實在生活上方方面面。『緬覿舊章』,「緬是緬懷,覿是閱讀,恭恭敬敬閱讀經典,釋迦佛所講的,佛的學生們留下的心得報告,提供給我們做修學的參考,我們要以真誠恭敬心來接受」。
【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
「這篇文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備是具備,三藏是經律論。經論是修正我們思想見解的標準」,你沒有個標準,沒辦法修正,凡事都要有個標準。「戒律是修正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標準」,這些標準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戒律、經典就是規矩,我們古人講「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你還沒有入門,你要有個規矩。我們要畫一個圓,你沒有那個規矩,你畫不出來的,所以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這些標準都是自性流露的,不是佛他自己去設定的,不是,它是稱性。佛他的自性就是我們的自性,佛講出來這些標準、規矩,就是我們自性本來的標準、規矩,不是講別人。「玄」是玄妙不可思議,這個道理我們沒有辦法用思惟議論,不能去想像,你也說不出來,所以稱為不可思議,這個叫玄。「憑」是憑藉、依憑的意思,依據。「五乘是五乘佛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我們一般講五乘佛法。「妙旨是修學綱領。世尊在《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法裡任何宗派,終極目標都是明心見性。哪個法門契我們的根性,就是適合我們的程度、適合我們現前學習的方便,我們就採取這個法門。祕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可不能學多、學雜,為什麼?你的心不清淨,心定不下來,障礙你開悟。」
【繁辭必削。缺義復全。】
『繁』就是很繁瑣的這些言詞,他就把它消除,把它剔除;「義理有欠缺的,把它補起來」,這個就很完善了。
【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
『集』是集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教誨,把它蒐集起來。『無疑』是信而好古,對佛菩薩、古人講的沒有懷疑,這就信而好古,「這樣的心態來結集華嚴奧旨」,賢首國師他以這樣的態度來結集這篇華嚴奧旨。『況乃先規有據』,「佛陀滅度之後,許多的菩薩都做過這些工作」,這也說明之前很多菩薩都是做這樣的工作,不是他開始做的,以前就有了,都有根據。我們再看下面:
【窮茲性海。會彼行林。】
「『窮』是窮盡,『性海』是自己的自性,它是圓滿的,沒有欠缺。『會彼行林』,修行的法門非常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像森林一樣多,這六大綱都能會通。」
【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
「修學的原理原則、方法列舉六門」,六門就是六條,把它列出來。「『六門』就是一門,一門就是六門,一多不二。無量無邊的行門,門門都通達,一門通一切都通。『參而不雜』,這六條大綱有條理、有次第。『一際』是沒有分別,方向跟目標是相同的。『皎然』是清楚明白。祖師教給我們這六個方法,我們循著這條路走,可以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回歸自性。」
【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
『冀』是希望,『返』是回頭,我們從迷的方向回過頭來向覺悟這個方向,靠近覺悟。「就如早晨的太陽出現,黑暗沒有了。希望這篇文章能產生這個效果。這六個大綱,真正學道的人看了之後會同意,會勸大眾依照這個方法來學習」,也會把這些方法詳細的向大家來解釋清楚。
好,今天到這裡是一個段落。後面「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就是要進入這六個大綱了,我們下一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就先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