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06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現在是在這個課本旁邊的頁碼第三頁,它這個下面沒有重新編書碼,是根據過去木刻版的頁碼,在旁邊第三,第三頁第一行,我們從第一行看起:
【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始從不殺至第十不捉金銀寶物,名為十戒律。後列二十四事,名諸威儀。」今天我們從這裡看起。這邊白板有抄出來,我們看白板上,『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律」有十條戒律,「儀」就是威儀。「諸威儀」,諸是表示很多,用個諸來代表。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細節方面,行住坐臥都有威儀在,要怎麼樣來做才合乎這個威儀,後面都有給我們詳細的列出來。
下面這一段,我們大家看《增註》,凡是到最上面橫線的是蓮池大師的《要略》,降低一個字的是弘贊律師的《註解》。「始從不殺至第十不捉金銀寶物,名為十戒律;後列二十四事,名諸威儀」。我們講這一段,解釋這一段,始是開始,開始從不殺生,一直到第十條,這當中就省略,至第十不捉金銀寶物,一共有十條,名為十戒律,沙彌有這十條戒律。後面有列出二十四事,二十四就是二十四類這些事項,在生活當中一些細節,行住坐臥各方面,待人處世這些規則。名諸威儀,二十四門這個叫威儀,屬於威儀。
我們先看「上篇戒律門」,上篇是戒律門,戒律。這是弘贊律師的《增註》,「原輯此要略,文分上下兩篇,今初釋上篇戒律門」。這一段是弘贊律師給我們講,原就是原來,蓮池大師編輯此《要略》,就是這一本《要略》,《沙彌律儀要略》這本書,它裡面的文章一共分為上、下兩篇,他《要略》就把它分為兩篇,上篇跟下篇。今初釋上篇戒律門,今就是現在,初就是第一個,初就是開始、第一個,現在我們先,這個初也當做先來講,我們先來解釋,釋是解釋,我們現在開始先來解釋上篇戒律門。
下面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篇這個字的意思,「篇即簡篇,又篇遍也,謂顯理鋪事,明而遍之也」。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篇這個字。我們一般講文章一篇、二篇,篇即簡篇,簡就是簡要詳明。我們中國古人使用語言文字,他的要求是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又要詳細,又要明瞭,這是最好的文章。所以用這個篇,簡篇。又篇遍也,遍是普遍的意思,遍也是一個圓滿的意思、沒有欠缺的意思,就是這個事理它能夠把它表達出來而沒有欠缺。謂顯理鋪事,顯就是明顯,道理明顯的給我們說明;這個鋪,好像鋪路一樣。你把這個理明顯的把它表達出來,為的就是要鋪這個事,為這個事來鋪路。事,就是說這個事項,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譬如說第一個不殺生,別人都可以殺生,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殺生?我們佛教徒,學佛的人不可以殺生,如果你沒有講出一個道理,縱然照這樣去修,不殺生,好,我就不殺生,但是心裡難免會有疑惑,因為對這個道理不明白,只是照這個事來做,但是為什麼要這麼做,他不知道。因此這篇(文章)裡面就說明道理,說明這個道理為了讓我們做的這樁事情它的理由、它的正當性來鋪路,我們做這個事就不會有懷疑。世間人如果他一旦明白這個道理,他就很樂意來做這個事情。如果道理不明白,人家都在吃肉,我為什麼不可以吃?人家都在享受,我為什麼不能享受?他縱然做了,他也心不甘情不願。但是道理明白,那就不一樣。所以這個篇,有顯理鋪事這個意思在。明而遍之也,明就是明白,明瞭這個道理,為什麼做這個事情。明而遍之,遍就是道理都明瞭、通達,理論明白、沒有欠缺叫遍,完全明白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篇,文章它的作用在這個地方,顯理鋪事,明而遍之。
下面這一段,「戒是禁戒,律即法律。戒律名同,義有少別」。我們一般講戒律,其實戒跟律它還是有兩方面的意思,合起來講叫戒律;分開來講,戒跟律它也有一些區別,少分,有一些不同,它的意思有一點不同,戒跟律。怎麼不同?下面跟我們講,「防非止惡曰戒。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防非止惡,特別在小乘戒裡面都是諸惡莫作,就是要求我們自己停止去造這些惡業,把這個惡業把它停止下來,不要繼續再造下去,這個叫止惡。防非,防就是預防的意思,非就是不對,預防我們做錯事情。古人講防微杜漸,就是說從一些小地方去預防,預防什麼?預防你去犯大的錯誤。如果你在小地方沒有去預防,很容易犯大的錯誤。老和尚前天、昨天這兩天,在《華嚴經》裡也講到戒律這方面。過去佛門裡面有些大德說守四重戒就可以了,其他小小戒可以不用守,昨天老和尚也做了一個解釋。小小戒它是防非的,就是防微杜漸,從各方面他去預防,不要去發生大的錯誤。你會去犯大的錯誤,大部分是在一個小地方沒有注意,疏忽了,後來才有機會去犯大的錯誤。所以防非止惡,防是預防。戒它有防非止惡,主要是這個作用,防非止惡。
下面,「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我們知道世間的律師,學法律的人,當司法官,要給人家判罪,判有罪沒有罪、輕罪重罪,這個就叫律。世間也有律師,中國、外國都有。在佛門這個律,處斷就是處理、斷定犯戒的輕重。譬如犯了戒,到底犯的情節上嚴重還是輕微,來做一個判斷,叫處斷輕重。還有開遮持犯,開就是開緣,在什麼情況你需要開,這時候開叫開戒,開戒他就不叫犯戒。就是在什麼環境、在什麼因緣之下你必須要開,這個時候不叫犯戒叫開戒。我們佛門裡有一句話講叫開殺戒,其實開殺戒這是佛門的,它就舉出一條。每一條戒它有它開戒的因緣,就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開這個戒。律就是在講這個。我們受了戒,你不懂開遮持犯,無法去受持。遮這個字是預防,在什麼情況之下你需要預防,你要避免、預防,遮就是遮止,給他預防。持就是保持,要持這個戒,在什麼情況之下你一定要堅持。我們三時繫念,第三時「僧寶讚」,念到「堅持戒行無違」,在什麼情況你要堅持。如果在應該持的時候不持,那叫犯戒。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這個律就是大學問。所以我們中國大乘佛教為什麼分八個宗派,律宗是一個宗派,在三藏經典它佔三分之一的分量。所以戒律不容易,我們不要說出世間的佛法戒律,世間當個律師你書要讀幾年,世間當個律師都相當不容易,更何況佛門戒律。所以一定要學習,你才懂得怎麼去持戒,怎麼去受持。如果不學習,光去受個戒,有名無實,你也不曉得該怎麼做,對於戒律的這些道理、事理一無所知。對這個道理都不懂,怎麼可能在生活當中去做、去落實?自己怎麼樣做對,怎麼樣做不對,都搞不清楚。這段給我們解釋戒律這兩個字。
下面講,「門以能通為義」。門這個字在六書裡面是屬於象形。你看我們金剛寺那個大門,兩扇大門,是不是這樣兩扇,下面這樣空空的,可以進來。所以這個字,我們中國創造這個文字它有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有這個六書。這個字是象形,它的形狀。所以實在講,我們中國傳統這個文字不能改,你改它的意思就不見了。像現在這個簡體,工廠都是這樣寫(厂),廠房的廠,原來它是這樣(廠),工廠裡面有很多東西,不是空空的。所以這個文字它有六種意思,這是象形,你看這個門,我們中國人都習慣兩扇大門,我們住在寺院。門以能通為義,能夠讓你通過,就是能通過沒有障礙,這個門可以讓你通過,到外面、到裡面,讓你通過的一個通道。用門來表達這個意思,所以門以能通為義。門這個字它也是能夠通達沒有障礙的意思,取它的意思就是能通,這是來比喻形容。
「謂不殺等十法,同出一戒律門,是三乘聖眾所履而通至涅槃城。故知此十戒,實為出世之階梯,涅槃之由戶也。」謂是所謂,不殺生到第十不捉持金銀寶物等,這個等就是到第十條,這十條戒法同樣是出一個戒律門,同出一戒律,屬於戒律門的,這十條。是三乘聖眾所履,三乘這邊有註解,出《法華經》。「乘」,我們現在都念成,這個應該是念剩,車乘。羅馬拼音怎麼注我不會注,我們學的是ㄅㄆㄇ的注音,我注ㄅㄆㄇ你們也看不懂,你注的我也看不懂。它念這個音,剩,剩下那個音,我們現在都念成。乘它是車乘;乘是我們人去乘車,是一個動詞。所以同樣一個字,它讀的音不一樣,破音字,不一樣,它意思就不一樣。乘就是我們去搭乘哪一班車,車乘是一部車,一部車古時候叫車乘,乘就是說它可以載人。「即運載之義」,這個乘是什麼?乘就是運載,它給你運輸,載東西、載人,運載的意思,這是乘。
三乘是哪三乘?「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乘」。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他們有他們修學的理論、方法,譬如聲聞修四諦苦集滅道,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各有其法為乘。這個乘就像車乘一樣,「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最主要,各以其法,但是都是同樣一個目標,運出三界生死。我們搭了這個車乘,就可以把我們運載出三界生死輪迴,一同到真空涅槃這個目標,故名三乘,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叫三乘。這個三乘出自《妙法蓮華經》,簡單講叫《法華經》。「聲聞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於聞如來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惑,可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是印度話,聲聞是翻成中文的意思。緣覺也是中文,印度話叫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緣覺。有佛出世的時候,聽佛講十二因緣,依照十二因緣的理論去修,斷見思惑,他就叫緣覺。沒有佛出世,他自己觀察自然界的花開花謝,這些生滅現象,悟出十二因緣的道理,去修行斷煩惱,那個叫獨覺。
這邊一些在《辭典》上我們找出來的,跟大家也念一下,這個註,「禁戒,佛制定之法律為禁非戒惡,三藏中律藏專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等之別。」禁戒是佛制定的,禁是禁止,就是佛不許可去做的,要禁止。「開遮,開者許之義」,容許你這麼做叫開;「遮者止之義」,就是防止。「許作曰開,禁作曰遮」,就是禁止叫遮,你要去預防。在《資持記》,《資持記》是律宗裡面一本著作,上篇一之五曰,「遮即是制,不制意即是開」,制就是制止,沒有制止就是可以開,允許,可以開。「持犯,保持戒律謂之持,侵犯謂之犯。而戒律有止惡作善二門,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惡之法,而防止三業,謂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說戒懺悔禮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勵三業,謂之作持。」這個戒也有止持跟作持,作就是進一步的去修持,止就是給它防止,停止下來,作就是進一步去做。作,像安居、說戒、懺悔、禮拜等作善之法。在菩薩戒來講,我們一般講,止持是比較消極的,作持它是比較積極的,一般意思大概就是這樣。
這邊還有一個犯,犯指作犯,「盲動三業以觸止持之法,即由作而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即由止而為犯者。《資持記》中四之一曰:所謂執持,犯即侵犯。」所以止犯跟作持它也有一些相關的。它是止犯,止犯就是怠慢的意思,這個意思大概說明一下,怠慢,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所以你如果沒有進一步去修,這個叫止犯,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即由止而為犯者,這個止變成犯,這個我們也必須要了解。一般就是講,你該做的事你就要去做叫作持;你止了,我不去做,你不去做那也叫犯戒。所以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該做的就要去做,該做而不做的也叫犯戒,特別在菩薩戒裡面這是最明顯的。
大家要利用這個時間把我們傳統的文字要多學習,這個文字實在講不能叫繁體。以前有一個國家它的文化整個被滅掉,滅掉一個國家的文化先從它的文字。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剩下中國?因為還有保留這個文字。如果這個全部去掉,後代子孫對古文他完全看不懂,那就斷掉了。所以要去消滅一個國家的文化,先滅它的文字,它的文字沒有了,它那個種族就沒有了。像現在的滿族,滿文幾乎都沒有了。所以文字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跟面貌。這個大家如果沒有問題,我們接著看下面。
現在我讀到有一些專有名詞,大家比較不容易懂的,再跟大家寫一下,如果大家一般能夠理解的就省略。實在講,這每一個字,以前老和尚有一次,大概二十年前,在圖書館,他就給我們講說,我們都不認識字。不會,認識的不是很多,但是說不認識字,那怎麼可能?這字我們都會讀,也會寫。我們感到很疑惑,老人家怎麼這麼說,說我們都不認識字?後來他老人家做了說明,他說認識字的標準,你要知道倉頡造字,他為什麼造這個字,造六書它的意思。當初這個字是怎麼造成的,怎麼演變的,它的含義,這個都必須要認識清楚,這樣才叫認識字。後來我們聽了才知道,的確我們都不認識,他的標準在這個地方。所以中文,你看用《中文大辭典》、《康熙辭典》你查,每個字都有它的典故,這個我們也是需要學習。我們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就靠這個文字的工具來傳承,好像一把鑰匙一樣,你沒有這把鑰匙,倉庫再多的寶藏你拿不到。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涅槃之由戶」,我們剛才講到這一段。由戶這兩個字,戶就是門戶的意思,你出入必經之地,沒有一個人你要出去外面不經過這個戶,門戶。這個意思就是你要達到涅槃的妙果,無上道,你不從這個途徑經過那是達不到的,因為它是你必經之路,必定要從這條路,這樣才能達到。由戶是說明我們戒律就是你要達到涅槃的門戶,你沒有經過這個門戶,你達不到涅槃,無上道。
第三頁的第二行,請看《要略》: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
這是蓮池大師給我們講的。『佛制出家』,佛制定出家人。『五夏』,「夏」是結夏,在佛陀時代,出家人每年都必須結一次夏。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是印度的雨季,過去都是托缽,下雨托缽就不方便。天天下雨,下了三個月,實在講托缽就很不方便。古時候也沒有像現在有雨傘這一類這麼方便,特別在印度。所以,佛這三個月就制定出家眾,大家可以在一起在一個地方,接受居士送供養到僧團來。平常的九個月一定要出去托缽,除了生病以外,你生病了,身體不舒服,別人托了回來分一點給你吃,這個可以;如果沒有生病,在一個正常的情況,一定要去托缽。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是雨季,很不方便,所以佛就制定,利用這三個月不出門,結夏安居。結夏安居就像我們現在學校講的進修,再利用這個時間做一個進修教育,各地出去外面弘法的弟子也都回到佛陀的身邊再學習三個月,或者個人在外面弘法利生遇到什麼疑問不明瞭,也利用這個時間回來向佛陀請問。所以在過去,出家人受了戒,一年一定要結一次夏。現在佛門裡面還是有這個形式在,但是實質上的內容幾乎都不存在。現在有些佛門它還有這樣的一個樣子,但是跟佛陀當時結夏那是不一樣。
「五夏」就是結五次夏,五年當中就有五夏,所以講五夏就是有五年的時間。所以我們一般講五年學戒,五年當中學這個戒。過去老和尚講經,他講五年學戒,就是五年當中修福。他是根據過去古代叢林的方式,就是五年你讀一部經,然後修福,沒有提到戒律方面的事情。最近這一、二年,他老人家特別提倡戒律,這跟早期都完全不一樣。我剛出家那一年跟老和尚問戒律,向他老人家請教戒律,被他罵了一頓,後來我就不敢問。現在他就愈來愈重視戒律。這說明什麼?我們修學到一個階段、一個瓶頸,你要再提升,要再提升而不能提升的時候,你遇到一個瓶頸,這時候你一定會去尋找它的原因,它的問題出在哪裡。譬如說你現在開悟,但是你要證果,沒有辦法證果,問題在哪?就會去找,找到最後就是戒律。這是由戶,蓮池大師講這是由戶,你沒有經過這個不行。所以你這一生想要提升到證果,你對戒律不能不講求。
所以,「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專精戒律也不是只研究戒律條文。我們前面也跟大家報告過蕅益大師,他說很多人學戒律都疏忽掉這一點,所以蕅益祖師特別提出來,「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你不懂得四念處的智慧,你誦木叉篇,就是戒律的條文,你誦得再怎麼樣,在形式上修得怎麼精嚴,但是沒有內容。說實在話,戒律也是幫助你修四念處的,我們簡單這樣說比較快一點,也是幫助你修四念處的。你不修四念處,你這個戒律就等於是只有形式沒有內容。你有戒律,有四念處,有形式、有內容,這樣你才能證果。像蕅益大師講的,你這一生要證阿羅漢果,乃至圓教十地菩薩都不困難。很多學戒律的人他疏忽掉這一點,所以學了之後,到最後也是沒有什麼結果。這個就是沒有老師指導、指點,自己去摸索,這一生很認真的修學,他的效果非常有限,能夠修個人天福報就算不錯,如果修偏差的,人天福報都還得不到。所以這個非常重要。「專精戒律」,蕅益大師也給我們開示,不只在戒律上要專精,而且在四念處更要專精。
『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這在佛門它是制度,就是這五夏,你剛出家五年,你偏重在戒律上的學習,偏重在這方面學習。譬如說這個階段,我是專門學這個,五夏之後對戒律的開遮持犯都通達了,知道怎麼受持戒律,我們再去聽教,像我們現在聽經、參禪,包括我們念佛,我們去聽教、參禪才會有一個結果。不然我們沒有戒律的基礎,聽教、參禪是可以種善根,結緣、種善根,但是你達不到教下宗門講的那個效果,參禪你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達不到明心見性,你聽教你也不能大開圓解。但是,當然都有好處,我們薰習、種善根,這個功德是一定有的。但是你要達到大開圓解、明心見性,這個效果達不到。為什麼?你沒有戒律的基礎,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你沒有打地基。我們現在聽教就好像看了建築師畫的建築圖,像我們去看後面的藏經樓、學院,畫出來的圖很壯觀。我們看看,了解了解,但是它只是在圖面上,還不是實質上的建築物建好的。現在我們聽經就像我們看那個圖一樣,這個圖怎麼樣怎麼樣,將來怎麼樣,就跟看那個圖一樣,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事實上,你要真正把這個落實,蓋好了,你要從哪裡下手?當然要先打地基。這個大家都知道。然後再蓋上面的,一層、二層這樣蓋上去。我們現在聽教,實在講就是它那個圖看了很久,很想把莊嚴的大殿蓋起來,你要蓋起來,你要從打地基開始。我們現在聽教聽到《華嚴經》,一真法界這麼美好、這麼殊勝,就像看那個圖,這麼漂亮,這麼好,對不對?很欣賞,很希望能夠完成這個莊嚴的大殿,但是你要去完成,你要從基礎開始做起。現在我們聽《華嚴》,就像看華麗宮殿式建築,聽了很好,非常好,也非常嚮往。譬如說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也很嚮往,念到《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我們也很想去,但是你還是得從基礎,基礎就是淨業三福。可見得我們要達到這個效果,基礎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從這個基礎做起,你再過無量劫還是達不到,好像那張圖,你看了無量劫,那個房子還是不能蓋好,對不對?我們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這個大家要明白。
「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五夏以後再開始去聽教、去參禪,你很容易大開圓解,大徹大悟。因此我們老和尚最近,特別這四、五年來,特別重視基礎的教學。早期他還沒有講得這麼詳細,也不強調,是有提,但是不是很強調。現在到了晚年,他看看跟他學習的人都沒有辦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去找這個原因,就是這個基礎教育沒有。早期這些基礎的學習也有提倡,但是一般人還是做不到,譬如說《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早在三十幾年前我聽他老人家講就常常在提,但是還是做不到。在他那個年紀他沒有問題,但是像我這個年紀就不行,為什麼?老和尚他這個年紀還有接觸我們中國儒家的倫理道德教育,他那個年紀,就是老和尚的弟弟都沒接觸到,差了六歲就沒接觸到,他還沾到一點邊緣。所以我問徐教授,以前有沒有念過私塾,他說沒有,到他念書那個年紀,他小老和尚六歲,到他念書那個年紀已經改成一般的學校,改成一般的學校就沒有教這些。老和尚跟我們講,他有沾到這個邊緣,所以他的學習,接觸到這些善知識之後,他的學習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障礙。像我們就不行,真的,做人處世的原理原則我們都不懂。萬丈高樓從地起,要作佛也要從做人起,你人都做不好了能作佛嗎?我們想一想的確是這樣,我們應該怎麼樣來學習,才能做一個真正如理如法的好人?做人我們都不懂,現在一下子叫我們去作佛,當然辦不到。
所以我們看為什麼古來祖師大德,在家、出家,他們學習三、五年,開悟的開悟,一心不亂的一心不亂,那麼多。我們找到這個根本原因。古時候的人,民國初年還有,老和尚這個年紀他還接觸到,但是他接觸到是在廬江,在廬江這個比較保守的地方還有;如果像老和尚這個年紀,在香港、在上海開放比較早的地區,那也沒有了。像香港最少,根據老和尚講,已經斷掉一百五十年,傳統教育。過去中國的佛門四眾弟子,他成就那麼殊勝,就是有儒家、道家的基礎,小時候國家規定就是要念這個東西,你一定要學習。儒、道這兩家是我們中國本土的,這兩家所講的、所教導的,這兩家聖賢所教導的,我們仔細去對照《大藏經》裡面的小乘經典,人天小乘,的確足以代替。所以過去的中國佛弟子,他一下子接觸大乘佛法他們不困難,因為他有小學、中學的基礎;儒家我們把它比喻作小學,道家比喻作中學,他有這個基礎。道家他就有出世的思想,無為,儒家是講做人。在佛法裡面講叫五乘佛法,應該叫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是講出世,還沒有出六道的是人乘跟天乘。所以現在有很多佛教提倡人間佛教,大家有聽說過嗎?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人乘佛法,教你怎麼生天叫天乘佛法,再提升,聲聞是超越三界,再提升。所以五乘佛法是從人乘開始,我們要達到一佛乘也要從這個方便、這個途徑來通過,才能達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一段,蓮池大師的《要略》,「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下面弘贊律師的《增註》,他註的分量相當多,我們明天再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