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02

  大家翻開課本第一頁,《沙彌律儀要略》。現在大家的課本《要略》,蓮池大師他簡要、大略的註解。早期在台北華藏圖書館,老和尚他印的是《增註》,是清朝弘贊律師他根據蓮池大師的《要略》增加註解。以前印的都是這本,老和尚選這本印出來流通。這個書印出來流通,還沒有人真正把它詳細的來講一遍,只是印出來跟大家結緣。這些書都是古文,如果不做一個講解說明,現在人看了可能有很多地方不能夠理解。因此我最近這兩年,在澳洲期間比較有時間,所以就請人幫我找這些資料、註解,也是準備自己能夠多了解《沙彌律儀》這些資料;另外一方面,有志同道合的同修,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資料,方便我們來學習戒律。

  我們出家人對於出家的戒,實在講,包括淨業三福第二福,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所以這個戒律、威儀,我們起碼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跟了解。有了正確的認識與了解,我們修學才不至於有誤會。什麼叫誤會?譬如說我們一般去戒場受了戒,以為就得戒了,這個就是誤會。這個誤會,當然也不能完全怪受戒的人,主要在戒場也沒有那麼長的時間跟大家介紹講解。另外一方面,現在戒場的傳戒,傳戒的人他對於戒律上有沒有深入去探討。我們先不要說講到受持,就是對於戒律這些常識,有沒有進一步深入的去認識,這個恐怕就很少人知道。我們知道近代,民國初年,我們中國佛門當中大家公認的弘一律師(弘一祖師),他對戒律上最有深入研究。而且他的行持,他也不只是研究,他的行持、做人處世,也受到我們這個時代佛門四眾弟子的肯定、推崇。所以我們要了解戒律方面的這些常識,以及修學的理論、方法,我是建議大家,弘一律師的著作不能不看,包括他一般的這些講話,像演講錄這一類的,他編輯的像《晚晴集》、《格言別錄》,這些都包括在戒律,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如果不看,我們真的現在很多人都誤會,以為去受了戒,他就得戒。這個是誤會很大。這個誤會問題也是很嚴重,不是說這個誤會沒有什麼關係,倒不是這樣。自己不是這樣的一個身分,認為是這樣的身分,就變成冒充。在我們世間法裡面,你冒名冒充法律都要制裁,都有罪過,更何況出世的佛法?這個真的是不能開玩笑。不知道你做錯事了,也不能說就沒有因果,它還是有因果。像世間法律也是一樣,你不懂得這個法律,沒有讀過法律的書,但是你犯了法,照樣判你的罪;你不能說我沒有讀過那個書,我不知道,還是要判罪。所以我們多了解,也可以多避免過失。

  今天我們來看編著《沙彌律儀要略》這個人,就像我們講經先介紹經題,然後介紹人題。這個《要略》是:

  【菩薩戒弟子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輯』就是編輯。昨天跟大家介紹經題《沙彌律儀要略》,《要略》是菩薩戒弟子雲棲沙門袾宏編輯的。『菩薩』也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它具足翻譯叫菩提薩埵。這個翻譯叫音譯,翻它的音,沒有翻它的意思。好像我們現在翻美國總統叫布什,是根據他那個國家英語的發音,我們中文的發音跟它接近,這樣翻過來,這個叫做音譯。另外一種叫意譯,不是翻它的音,是翻它的意思,這叫意譯。所以在佛經當中我們有看到古印度的梵語翻它的音,特別是咒語,咒語是翻它的音。佛菩薩這些名稱都是音譯的,菩提薩埵簡稱就叫菩薩。這是我們中國古人使用語言文字,一向喜歡簡要詳明。如果把「菩薩」翻成華語,我們中文的意思,菩提可以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合起來講就是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這個世界,一般分起來就是一個有情眾生、一個無情眾生,像動物,我們人也是動物之一,凡是動物就叫有情眾生;礦物、植物叫無情眾生。這個特別是指有情眾生。菩薩它的意思,它是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意思,另外有菩提、無上道的意思。薩埵它還有大心的意思,所以菩薩也有翻成大道心眾生。凡是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的佛弟子,就可以稱為菩提薩埵,或者一般簡稱菩薩。

  菩薩,我們昨天也跟大家大概講了《金剛經》的標準,《金剛經》的標準它是叫實教菩薩,實就是真實,他見到諸法實相,也就是他證實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明心見性,真正菩薩的標準是在這裡。這個以下,我們一般講權教菩薩,就是斷見思煩惱,破塵沙煩惱,還沒有破無明,還沒有明心見性,這個位子的菩薩就叫權教菩薩,就是四聖法界的菩薩。在這個以下,還沒有斷煩惱的,六道裡面的凡夫,你發了菩薩心,也叫菩薩。這叫初發心的菩薩,一般講大心凡夫,發大乘菩薩心的凡夫。發了這個心,但是他還沒有斷煩惱,還沒有破無明,初發心的菩薩。所以一般去受了菩薩戒,你發了菩提心,發這個大心,要成無上道,要度無邊眾生,發了這個心,受了菩薩戒,你就可以稱為菩薩。菩薩他是論心不論事,看你的發心。這些我們必須要明白。你看蓮池大師,他不敢稱比丘,他稱「菩薩戒弟子」。

  『戒』這個字也是意譯,翻譯我們中文的意思,它原來梵語叫尸羅。這是有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戒,梵語叫尸羅,它主要是防止身心的過失。在《大乘義章》第一篇講,「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戒的四個位次、四個階級。我再寫一下給大家看,大家會比較明白一點。我們來看,「戒」的梵語叫尸羅,它的意思是防禁身心之過,名為清涼,所以戒律是清涼之法。為什麼叫清涼?因為我們三業的造作無非就是造了惡業,造了惡業就像猛火在燒一樣,我們受到猛火在燒,當然就很熱惱。好像現在天氣熱了,沒有吹空調大家都很熱惱,有沒有?現在如果有個冷氣或涼風來吹,是不是就清涼了?這是比喻、形容。我們凡夫都是造惡業,造了惡業你身心感受的就是熱惱,就像火在延燒一樣,煩惱,所以就不得清涼。我們三時繫念也都有念,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們一開始,三時繫念之前都要念個《心經》,念《心經》之前要先念個南無清涼地。我們念了清涼地,清涼了嗎?還是滿身大汗,一點都不清涼。

  在這裡講個笑話。我有一年在美國達拉斯主持佛七,佛七圓滿就做三時繫念,我們過去例行性,做三時繫念。我們做法會那個佛堂,原來旁邊買一塊地,蓋了一個佛堂,老和尚是用兩匹白馬,美國的白馬寺,不是洛陽的白馬寺。隔壁有一個太空總署他們以前辦公的地方,美國太空總署。以前跟蘇聯冷戰,美國跟蘇聯冷戰,它裡面的一些設備,電腦什麼都有。後來蘇聯解體,它這個就用不上,用不上就要賣,賣了很久賣不出去。後來老和尚跟韓館長說,本來要賣一百萬美金,後來說五十萬,我們要做佛堂,算便宜一點。後來就很久沒人買,就給它買下來。就在我們佛堂隔壁,很方便,停車場什麼都有,一、二樓,下面有休息的地方,刻錄的、辦公室,樓上是念佛堂,地方滿大。它那個天花板都有裝警報器,就是防火的警報器。我們做佛堂,然後第三時,我們過去都是讓同修大家一起上香,一個人上一炷香,一百多人,那個香薰上來就驚動了警報器。警報器一響,警察局、消防隊的消防車三分鐘就到了,那個水龍頭準備要灑水。陳彩瓊她弟弟趕快衝下去說,這不是失火,是我們在燒香。他們以為我們那邊失火,那個水龍頭準備要灑水。那個時候他們正準備要衝上來的時候,我們正在念清涼地。因為我們後面又有個迴向,以前我們都是農曆七月,後面又有個迴向,這下如果噴上來,真的是清涼地。這是一個笑話,但是這個笑話都是實際上發生的事情。還好沒有噴上來,噴上來大家全身都濕了,就真的是清涼地菩薩。所以清涼地它是比喻戒律,戒律是清涼法,我們如理如法的持戒,你身心都得到清涼、解脫、自在。如果學戒學得一肚子煩惱,肯定他學錯了,學對了怎麼會這樣?就不會。所以戒我們要認識清楚。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在家五戒,實在講三皈五戒、八戒,這個通在家出家。那天我們也跟大家報告,弘一律師他的講解,這個五戒、八戒在家出家都可以受。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就是沙彌十戒,具足戒就是比丘戒,這四個,這四種戒叫做小乘戒。小乘戒之分相,分相就是它的區分,它的戒相區分這四種,這四種屬於小乘戒。小乘戒,我們常聽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講,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小乘戒它是論事不論心。所以這個戒它都戒身口,論事,它沒有論心,論事,論你這個身體的造作,還有口中的言語,就類似我們世間法律一樣。其實當然跟法律是不一樣,戒律跟法律不一樣,但是它在表相上看好像是這樣,都是在事相上,重在事相。所以小乘戒論事不論心,論事就是事相,論這個事相,你有實際的行為表現出來,以這個來論。它沒有論你起心動念,論你這個身體的造作、言語、行為,這叫小乘戒。這個四位,小乘戒之分相。

  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這個戒法,「戒法者,如來所制之法」。法就像法律一樣,一條一條的,這個叫戒法。戒法是如來他所制定的,一個條文,一個條文。這些戒律的條文都是一條一條的,很清楚給我們列出來,這叫戒法,這是佛制定的。「戒體者,由於受授之作法而領納戒法於心臍,生防非止惡之功德者」,這是戒體。受了戒如果沒有戒體,它就產生不了防非止惡的功能,就是控制不住我們這些過失,我們身體殺盜淫,口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這些身口的過失他控制不住,沒有辦法去防止。沒有辦法防止就是沒有得到戒體,雖然你受了戒,但是你沒有得到戒體,你照樣犯過失,一天到晚還是照樣犯過失。有了戒體,受授,受就是說你接受。這個受跟這個授字不一樣,音是一樣的,意思不一樣。受就是我們去接受,我們願意去接受;這個授是教授的授、傳授的授。你願意接受,但是要戒師傳授給你,教你怎麼去持這個戒。受授,音一樣,字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這加個提手旁。所以,由於受授,我們去受戒,得到戒師的傳授,這樣的作法而領納戒法於心臍。領納戒法,譬如說沙彌十條戒,這十條戒領納在心,領納就表示他能理解、他能體會這個戒法的內容,知道怎麼去持戒,經過傳授之後他明白,知道怎麼去持這個戒。能夠持這個戒就是有了戒體,有了戒體他自然能生起防非止惡這樣的功能。防非止惡,防止錯誤,止息我們繼續造惡業,有這樣的功能。有防非止惡這個功德,當然我們就得到清涼,就不會繼續造惡業、做錯事。我們常常做錯一件事情、講錯一句話,心裡也是很懊惱,這就是我們沒有這個戒體的功能,沒有得到戒體,常常犯錯。有時候自己也明明知道,明知道就還是犯錯,不能控制,這就是沒有戒體。所以戒要學習。

  這個作法,在古時候他有作羯磨,可以得到這個戒體。根據大乘經典,你要懺除業障,像《梵網經》,你要見到好相才能受戒。《占察善惡業報經》,他不一定見到好相,有的人見到好相,有的人沒有見到,但是它的標準是你只要現出清淨輪相,三業清淨,你就可以受戒,受了戒你就可以納受這個戒體。所以你納受這個戒體,這個作法當中它包含懺除業障。所以我們到戒場去受戒,都規定有一個懺磨。現在戒場,這個懺磨也是一個形式,大概照那個儀規唱念、拜,但是沒有達到實際上懺除業障那樣的一個標準。標準在大乘經講了很多,包括天台宗的小止觀,天台大師講的小止觀,就是一般講童蒙止觀,還有《了凡四訓》的改過之法,它都有講到根據經典裡面有懺除業障,用各種方式去懺除業障,然後業障消除之相。業障消除,你有這樣的一個現象,表示說你過去造的惡業已經懺除了。好像這個杯子很髒,髒了你不能裝水,裝了也不能喝,要怎麼樣?要把它洗乾淨,洗乾淨你的甘露、醍醐倒下去才能喝。懺除業障就是說我們的杯子髒了,你要把它洗乾淨,洗乾淨之後你就可以納受水也好、茶也好,什麼醍醐、酥酪,這個都可以裝,就是跟這個意思一樣。這個就是什麼?叫戒體,納受這個戒體。根據這個戒法,戒法當中它有它的體,才生起這個作用。

  所以你業障懺除,你才能受這個戒,受了你才能得戒體。得了戒體之後,它就會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就像《了凡四訓》講的,它就有這樣的一個功能出來。你看了凡居士,他根據雲谷禪師的教導,他去懺除業障,他在改過之法寫的都是他的經驗,晚上做好夢,或者身心壓力沒有了,或者回瞋作喜,原來看到不順眼的事情會生煩惱,現在反而不生煩惱生歡喜心,智慧增長、煩惱減輕了,這些都是嚴重的業障消除之相,這樣的一個現象。《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也在觀音菩薩像前,每天念一百聲觀音菩薩聖號,磕頭流血,他業障也懺除了。業障懺除,我們根據《了凡四訓》跟《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們就有一個什麼現象?就是自然在一切時、一切處,常常他有感覺到鬼神在旁,有敬畏之心,警覺心很高。所以時時刻刻,一舉一動他都不敢隨便,就算自己一個人在房間,沒有人看到,他也規規矩矩,他的敬畏之心生起來了。所以你看《了凡四訓》講的,跟以前都完全不一樣,俞淨意公也是這樣,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什麼樣子?渾渾噩噩,一天一天糊裡糊塗的過去,什麼感覺也沒有,這樣的現象叫做業障深重的現象。這個時候自然跟以前感覺就不一樣,這個就是什麼?戒律的功能,戒體,他業障懺除了。

  現在我們有沒有這種覺性?實在講,我們沒有。我們現在是什麼?這個手麻,沒感覺。我們現在自己有沒有感覺?如果感覺到麻木了,我們就可以開始調整,對不對?如果麻木了還不知道自己麻木,那就不知道去請人家調一調。好像手麻了,你知道手麻了,手麻要趕快調,這出了問題對不對?但是麻了,他還不知道自己麻了,他就不會去處理,那就一直麻下去,可能到最後就癱瘓掉。我們現在這個身心過失很重,自己沒有發現自己錯在哪裡,所以常常犯錯,沒有辦法生起防非止惡這個功能,沒有那個警覺心,他覺察不到,觀察不到自己的這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身體行為,觀察不到。

  所以你看,下面這個戒行,「戒行者,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戒行就是表現在行為上,在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行為上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這個行為它順戒體,戒體就是他戒律這樣的一個功能起了作用,戒體的功能起了作用,起了作用就表現在你的行為上叫戒體。你的行為都合乎戒,合乎戒體,合乎戒。體是內容,它的內容;戒法,它是一條一條的條文。你這個行為它有內容,根據這個戒體、戒法。所以戒行,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三業如理如法,當然就得到清涼。

  「戒相者,其行之差別」。戒相就不用講了,這個戒的事相有哪些區分、有哪些差別,下面舉出「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這個戒,在小乘戒來講,從五戒開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十戒,十戒就是沙彌戒、沙彌尼戒。還有一個,女眾十八歲到二十歲,還沒有受比丘尼戒之前,式叉摩那尼戒,兩年的學習,學習比丘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包括其他所有的戒,像菩薩戒,所有的戒,「一切戒,盡具此四科」,小乘戒、大乘戒都有這四科,四科就是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我們對這些都必須要心裡明白,我們要學習戒律才有個下手處,才知道從哪裡下手。如果我們不知道,受了戒還是得不到戒體。

  所以在戒場受戒,我以前在受戒的時候,他也有照這個形式在傳授,但是沒有辦法達到那個實質的要求。實質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受戒,但是弘一律師他還是建議我們去受。我們知道受了那個戒,但是得不到戒體。雖然得不到戒體,我們可以去研究,去看戒律的書。如果你沒有受過比丘戒,佛規定是不允許看的,不允許你去看,你不能去看你要去學習,當然就沒有辦法;我們要學習,必定要去看、要去了解,這是一定的。所以弘一律師他還是建議我們去受,受了之後,然後再去學習。學習,你就不會被人家批評說,你沒有受戒,你在看戒律的書,違背佛的規定,就不會被批評,所以他還是建議我們去受。但是受了,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實際上是沒有得戒。你不能去受了比丘戒,我現在是比丘了,那是冒牌的,那個罪過就重了,罪過就很重。我們知道受了,實質上我們是沒有這個戒。但是因為我們去受了這個戒,我們可以去看這個書,發願要去學習的可以看,這樣才不至於被批評。

  菩薩戒是大乘戒,前面講的都是小乘戒,這裡講的菩薩戒是大乘戒。菩薩戒一般我們現在戒場,菩薩戒有分兩種,根據兩部經來授。一般出家,其實這個菩薩戒,在家、出家統統一樣,因為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現在中國佛門出家眾受菩薩戒,在我們中國佛門受菩薩戒,出家眾受菩薩戒依《梵網經》。《梵網經》它有上、下卷,上卷講菩薩心地品,下卷就是講梵網戒,十重四十八輕,十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在家眾受菩薩戒是依《瓔珞經》,《瓔珞經》它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這是在我們中國現在佛門裡面受菩薩戒,一般都是這樣。其實這兩種是通在家、出家,但是在中國佛門習慣上,大部分都是出家眾受的都是依《梵網經》,在家眾依《瓔珞經》,習慣上在中國佛教裡面受菩薩戒依這兩種。

  菩薩戒它是論心不論事。其實心跟事也都有連帶關係,只是說它的偏重,它偏在起心動念,就比較沒有偏重在事相上;小乘戒它比較偏重在身口的防犯,比較偏重在事相上。其實你受持身口還是要達到心清淨,你心清淨也是要達到身口清淨,三業清淨。菩薩戒跟小乘戒它的區別,就是菩薩戒你發了菩提心,你要度無邊眾生,要成無上佛道,你發了這個心就叫菩薩。發了這個心,我現在發願,我要學習這個,這就是發菩提心,你發了這個心就可以去受菩薩戒。受戒,當然你要做一個真正的菩薩,還是要依照這個經如理如法的去修,你才能得戒。最重要就是說懺除業障。實際上我們要學戒,我們現在就可以從,像《了凡四訓》這些理論、方法來下手,要在理論、方法來下手。我們真正有心要學戒,根據《了凡四訓》的改過之法這樣來學習,我們要來進入這個戒就不難。所以印光祖師把《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列為我們佛門弟子現在修學的一個戒律,等於用這三樣東西來代替戒律。因為現在的人他不懂得戒,所以他也不知道怎麼學習這個戒律,受了戒也不知道怎麼去持戒,就無法下手。所以印祖他這個提倡一定要了解。我們有了這些基礎,再學這個戒就不困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菩薩戒,這個人題還沒有講完,講到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