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04

  弘贊律師的《增註》提出來,大家來研習。弘贊律師他增加補充註解,這個資料就更為詳細、更為豐富。因為戒律學這方面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大家在修學上的一個心態。蓮池大師他的著作也非常多,有關大師他的著作,我們也有必要進一步去多涉獵、多接觸、多讀誦,才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如果我們只看看戒律條文,實在講,我們在整個生活上這些做人處世方面理解得還是不夠;理解得不夠,我們學習戒律,說真的,雖然看這些條文,但是所修的不理想。實在講,沒有這些精神、內容在裡面,照形式上的條文這樣去做,也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因為學習戒律必定要知道它的真實內容、它的精神,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看到很多發心學戒律的人,都是疏忽掉這一點。特別是我們現代人,沒有接受儒、道聖賢的教育,對於基本上的斷惡修善、做人處世的道理是一張白紙,完全不了解。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來學戒,當然學不好,學得也不像。

  我們說真的,學得也不像,不是那麼一回事情,為什麼?我們剛開始跟大家介紹,我們佛法的修學,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都離不開淨業三福。淨業三福,佛給我們講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現在修淨業,大部分大家只知道修實相念佛、修觀想念佛、修觀像念佛,我們現在修的是持名念佛。念佛是修淨業沒有錯,但是沒有三福的基礎,不管你修哪一種念佛方法都會落空,都得不到三昧,這是實話。我們要得個功夫成片,起碼要做到第一福的基礎,如果第一福做不到,我們怎麼用功、怎麼念,功夫成片還是有障礙,很難達到。你看現在多少念佛人他何嘗不想功夫得力,大家聽到老和尚講經聽了很多,也有很多人發心要來念佛求往生。這個三福,如果我們再對照《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那我們就非常的明白。我們在一般的情況之下,正常的情況之下,念佛求往生,淨業三福是正規修行的一個途徑,因此三福它叫淨業正因。所有的法門都是修淨業,這個三福在我們淨土三經裡面,《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修淨土的人那是更不例外,我們現在知道修淨業。所以,現在大部分修淨土的同修,都是疏忽掉淨業三福。總是覺得說,我們認真來念佛,努力念佛就是修淨業。但是如果你念佛功夫得力,當然他不起貪瞋痴,不起這些煩惱,功夫得力了,你看他好像沒有修淨業三福,實際上他的一切行為也符合三福的標準,最起碼他也符合第一福的標準。因為你念佛的功夫把貪瞋痴慢的煩惱伏住了,它不會發作,當然就符合,最起碼、最少符合第一福的標準,他這樣念佛當然有把握往生。

  如果你念佛還伏不住煩惱,這個老和尚講經也常常講,臨終往生就沒有把握。當然也不是說絕對不能往生,只是說沒有把握,不能確定。為什麼?你功夫不得力,臨命終的時候你伏不住這些妄念、妄想,對這個世間都放不下,到時候那個心裡千頭萬緒,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放不下。另外一種情況,昏迷不醒,不省人事,人家助念念佛也聽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沒有把握往生。怎麼樣才是有把握往生淨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神智清楚,心不顛倒,意不貪戀,清清楚楚的看到佛來接引,那是確定往生。如果臨終顛倒,昏迷不醒,那也不行。所以我們看看很多臨終有一些人他不省人事,去幫他助念,只是說有幫他助念比沒有幫他助念要好,是比較好,可以幫助他減輕業障,更殊勝的,幫助他不墮惡道,這個效果,但是往生淨土就比較困難。《沙彌律儀》已經是在淨業三福的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屬於這個範圍,這說明這個戒,從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個都在第一福之上,從三皈開始就在第一福之上,說明它這個層次比較高,是出世間法的一個基礎。

  今天我們開始來研究弘贊律師的《增註》,我們就看看這個抄好的。這個《增註》,「今此要略一書,乃雲棲大師於沙彌十戒經等輯出。其義切要,而文簡略,以便初機沙彌習學,猶觀掌果」。我們昨天有大概介紹了雲棲大師,就是蓮池大師,因為他住的寺院叫雲棲寺,昨天簡單跟大家介紹出來。《要略》這本書是雲棲大師,也就是蓮池大師他從,於就是從沙彌十戒經等輯出。輯出就是他沒有把原本這個經完整的給我們來註解,他是採取它的重要部分來給我們編輯整理出來。整理出來這個《要略》,其義切要,切就是比較迫切,要是重要,輯出來這個是我們現在講重點,重要、重點。而文簡略,文章很簡單、概略的給我們介紹出來。《要略》它主要是方便我們初學,以便初機沙彌習學《沙彌十戒經》。猶觀掌果,這個猶觀掌果就好像我們手掌當中拿一個水果,那就看得很清楚,猶觀掌果。

  「按沙彌有三品」,三品就是三個種類。「一、從七歲至十三歲,名驅烏沙彌。謂其年幼,未堪別務,唯令為僧守護穀麥,及於食廚坐禪等處,驅遣烏鳥,以代片勞,兼生福善,無致坐消信施,虛度光陰也」。第一種沙彌叫驅烏沙彌,從七歲到十三歲。驅烏沙彌是講驅除烏鳥,烏就是烏鴉。七歲到十三歲,他也不能擔任什麼重要的工作。雖然年紀很幼小,但是也不能不讓他修福,所以從六、七歲開始,他能夠做的就讓他做。我們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知道,特別在我們中國古人,對小孩他的生活教育重在修福、培福。所以你看古時候一般人家,小朋友上學,跟老師住在一起,就要學怎麼去奉侍老師,灑掃應對,做家事。這是從小培養怎麼去服務別人,服務別人就是修福。我這個年紀,小時候我母親也都教我們這樣做。所以我們讀小學回來,那時候要開始學煮菜、煮飯、挑水,以前沒有自來水,還要去井裡打水;我母親種菜,我們還要拿去賣。回來就要掃地、學煮飯,這個都需要,這個我們從小讀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所以我現在自己煮給自己吃還可以。我們出家人,有的人他很小就出家,出家不是就不修福,還是要修福,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明白。因為這個驅烏沙彌他年幼,他沒有辦法擔任其他比較特別的事務。唯令為僧守護穀麥,及於食廚坐禪等處。坐禪就是打坐。一般修行出家人,不管哪一個宗派,打坐這個方式是非常普遍的。穀麥就是平常在廚房吃的東西,食廚就是廚房,煮東西吃的地方。古時候沒有像現在有冰箱,有這些東西,你一些東西可以放在冰箱裡面,古時候沒有,沒有就可能,特別在農村在鄉下,他放在外面,外面一些烏鴉、鳥牠會來吃這個東西,這個小沙彌他負責要去看這個鳥,鳥要來吃穀麥,他負責把牠趕走,不讓這些烏鴉、鳥來吃這些東西。所以叫驅烏,驅遣烏鳥,把牠驅逐,把牠趕走。以代片勞,兼生福善,無致坐消信施,虛度光陰。這叫驅烏沙彌。

  「二、從十四歲至十九歲,名應法沙彌,謂其年正與二法相應」。第二種叫應法沙彌,應法就是他這個年紀正好與二法相應。哪二法?第一個「能事師執勞服役」,能夠事師服勞役,第二「能修習禪誦」。從十四歲到十九歲,我們一般講是少年,七歲到十三歲算是幼年,這個是少年,年輕人,少年,十四到十九。這幾年的時間,第一個,他可以事師執勞服役;第二個,他可以修習禪誦。譬如說十四歲到十九歲,禪誦,誦經、念佛他可以學習,現在我們一般講學法器,他可以學法器。像我大哥的大兒子,他十幾歲,國中沒有讀畢業就跑去剃頭。那個時候他在彌勒內院跟寬裕老法師,現在八十幾歲,揚州人,他在台北汐止彌勒內院。他晨鐘暮鼓可學得多了,後來他陪我去出家,我的法器還是跟他學的,折海青還是跟他學的。他那個年紀去剃頭就是應法沙彌,他可以學習禪誦。十四歲到十九歲,謂其年正與二法相應。

  「三、從二十歲至七十歲,名名字沙彌,謂其年滿二十應受具戒。或根性暗鈍,或出家年晚,不能頓持諸戒,雖年登比丘,位是沙彌,故名名字沙彌」。從二十歲到七十歲,這個沙彌叫名字沙彌。為什麼叫他名字沙彌?謂其年滿二十,因為他的年紀已經滿了二十歲,照佛的規定,你滿二十歲,成年了,就要受比丘戒。所以應受具戒,具戒就是具足戒。出家的具足戒,男眾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也有講五百條戒的,這個都叫具足戒。應該受具足戒沒有去受,為什麼沒有去受?或根性暗鈍,有的人他雖然年紀很輕就出家,但是根器比較差。因為學這個戒還是要根性比較好一點的,不然那個戒律條文開遮持犯都不懂,他也沒有辦法受持。或者出家年晚,或者出家年紀已經很大,像我三十四歲出家,這是出家年晚,三十四歲。不能頓持諸戒,不能持比丘戒。雖然年紀是夠上受持比丘戒的資格,但是因為根性暗鈍,或者出家年晚,不能頓持這些比丘戒。雖年登比丘,位是沙彌,雖然應該是比丘的資格,但是因為根性暗鈍,或者出家年晚,他的地位還是屬於沙彌。這叫名字沙彌。我們現在實在講,講名字沙彌是適合我們現在的程度,我們現在就是名字沙彌。實在講,我們沙彌戒也做不到,也得不到這個沙彌戒,因為要有兩個清淨比丘來給你傳你才能得沙彌戒。所以從實質上來講,我們還是名字沙彌,我們現在是屬於名字沙彌。

  「品數雖三」,這個品數雖然有三種,「而俱稟十戒,總名為一法同沙彌。若剃鬚髮不受十戒,名形同沙彌。其形相雖同,由無戒攝,非五眾數。今揀形同而取法同也。」雖然有驅烏沙彌,還有應法沙彌、名字沙彌,這三種品類、品數,雖然有這三種不同,但是十戒都一樣的,沙彌守這十條戒都相同,都是修十戒。所以同樣修十戒,總名為一法同沙彌。修學這個十戒法它是同樣的,它是一樣的,沒有區別,所以叫一法同。不管你是驅烏沙彌、應法沙彌、名字沙彌,都是要修這個十戒。若剃鬚髮不受十戒,名形同沙彌。剃了鬚髮不受這十條戒,這個名稱叫做形同沙彌,形相同沙彌,是一個出家人的形相。其形相雖同,由無戒攝,非五眾數。五眾就是這五眾,第一個沙彌、沙彌尼,女眾加一個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就是女眾十八歲到二十歲,還沒有受比丘尼戒要先學式叉摩那六戒,學兩年才可以去受比丘尼戒。所以加起來一共有五眾,出家有這五眾。這個五眾數,你有實質受持這個戒才能算進去,如果沒有實質受持這個戒,雖然形式上相同,但是不算,不算在這個五眾數裡面。其形相雖同,由無戒攝,非五眾數,今揀形同而取法同。這個地方是揀別不是只有形相相同而取這個法同,希望實質落實一法同沙彌,希望實質落實沙彌戒。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你想要落實沙彌戒,我們現在只是說學習。你真正想得到這個戒,你找不到兩個清淨比丘來給你傳授,只有依《占察經》,像蕅益大師這樣,占到清淨輪相,你可以在佛前受沙彌戒,這樣才能算得戒。現在唯一能夠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的,就是要依靠《占察經》。大家如果真正想要得這個戒,《占察經》是不可不讀,因為現在你找不到清淨比丘來給你傳授。

  蓮池大師對沙彌,這個大家可以抄一抄,這是蓮池大師訓沙彌,訓就是教訓。第一個「莫貪財」,不要貪財。第二個「學忍辱」,要學忍辱,要修忍。第三「戒遊戲」,不要好玩,不要貪玩,戒遊戲。第四「勤誦讀」,讀誦,誦經、念佛要認真,有時間多誦。「遠年輕」,沙彌盡量避免跟同樣年紀的在一起,因為年紀同樣的大家在一起就喜歡玩,所以跟年輕人要遠離一點。「近耆宿」,耆宿就是比較年長,長輩,特別有道德、學問,這是耆宿。老和尚他的學習也給我們做一個榜樣,他說他年輕的時候都不太去找同樣年紀的人去玩,因為同樣年紀的人大家都差不多,就是吃喝玩樂,大家喜歡去玩,所以他都親近一些老教授。為什麼親近這些老教授?這些人人生的閱歷、經驗相當豐富,道德、學問也都很深,親近這些人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我們不至於走一些冤枉路。如果年紀大概差不多,他沒有閱歷、沒有經驗,你跟他學不到什麼東西。比較年長的人,他經驗多,閱歷也豐富。所以遠年輕,盡量避免跟年紀差不多的,大家在一起就好玩,這個年紀去玩剛好。所以要找比我們年紀大一點的。蓮池大師這樣教訓我們,我們的祖師爺這麼教訓。

  「思古人,麻麥粥」。思就是常常去思想,去想到古時候的人,這個古人是指釋迦牟尼佛。一麻一麥,雪山六年苦行,一天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修行為了求了生死,成無上道,吃的是一麻一麥。所以我們現在吃的,我們應該知足,不要再過分貪求,飽了、營養夠了就可以,不要太講求。「思古人,糞掃服」。這是形容,以前古人,這都是講釋迦牟尼佛,他穿的袈裟是到垃圾桶人家丟掉不要的去撿回來,一塊一塊把它洗乾淨,還可以用的把它剪起來,然後把它拼起來、縫起來,這叫袈裟。是到垃圾桶撿的,還不是人家送的好好的一匹布,是這裡撿一塊、那裡撿一塊,把它拼起來,洗乾淨,可以用的剪起來,這樣接起來的。糞大家知道,這個糞叫米田共,上面一個米,中間一個田,下面一個共同的共字,這樣合起來叫做糞。因為我們吃稻米,所排泄出來的。這是形容,糞掃服。現在如果我們要穿這些衣服也可以,在台灣有一些道場,他們比較講求修苦行,都買麵粉袋,裝麵粉那個袋子,然後去染,染得黑黑的。穿糞掃服有什麼好處?我覺得好處就是讓我們心裡不會牽掛,這個衣服壞了、髒了,你也不會捨不得,反正那個就是糞掃服。如果你衣服太好,弄一點髒了,你一天到晚在擔心那個衣服,怎麼念佛也不會一心不亂。我們現在不會一心不亂就是穿得太好了,所以我們要穿糞掃服,會幫助我們念佛快速的得一心不亂。所以思古人,糞掃服。我們現在穿得太好了。

  「思古人,樹下宿」。昨天,因為我沒有福報,所以空調關掉,全身發癢。但是我們想一想,比釋迦牟尼佛舒服太多了,釋迦牟尼佛他是找一棵樹,在樹下打坐,樹下宿,一宿,樹下一宿。樹下還只能住一天,因為如果他沒有規定住一天,你會選一棵比較蔭涼的大樹,那棵比較舒服,住在那裡就不想走了,就會留戀那個地方,捨不得那個地方。所以佛規定只能住一天,明天再換另外一棵,你就毫無留戀,因為每天都要換。吃飯去托缽,人家給好的吃好的,給壞的吃壞的,自己也沒選擇。吃完也不用擔心那些食物要冰,沒冰會壞掉,吃不完就供養野獸,反正明天到吃飯你還得要去托缽,要走路到城裡去托缽。這樣就很有道心,反正生活水平降到最低。可能乞丐都還比較享受一點,佛那時候的物質生活相當低。

  蓮池大師他給我們開示,主要是說我們要思,就是常常去想,因為我們現在生活方式跟佛陀當時在印度那個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所以佛教傳入中國,在生活方式上也做了很大的改變。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也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入境隨俗,隨順我們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所以也等於是做一個改變,在方式上跟印度不一樣。在中國就沒有托缽,也不用住樹下,穿的衣服,大概現在這個糞掃衣也很難看到。雖然方式改變了,但是它的精神我們始終要記住,我們現在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想到麻麥粥,我們有得吃。像以前日常法師,我出家跟他住了一年五個多月,天天吃一碗,就是大鍋菜。他講,只要有營養,不能講口味,不能講色香味,只要營養夠就好了。這就是麻麥粥的意思。現在我們吃的可以,這樣就可以,主要是說要知足。當然也不是說叫你現在刻意再去吃一麻一麥,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說目前我們要知道知足,知足常樂。我們現前這些生活方式,我們已經感到知足了,不要再過分的去追求,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都是思古人,思佛陀時代,常常想到這個,我們自然就不會起貪心、貪求的念頭,所謂知足常樂。

  「少苦行,老享福」。年少的時候要多吃一點苦,吃苦比吃補要好,所以少苦行,老享福。「享福早,壽命促」。如果你太年輕就享福,福報享光了,壽命促,促就是減少,就短命了。諺語講祿盡人亡,你一生的福祿是過去生帶來的,有限,你這一生提早把它用光,用光你的壽命就終止。如果你不要去享福,繼續修福、造福,那就壽命長。「望出世,聽吾囑」。如果我們要修出世法,聽吾囑,吾就是蓮池大師,囑就是他的囑咐、交代。如果我們要修出世法,這個要記住,這是蓮池大師的《雲棲別鈔》摘錄。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介紹到此地,明天再繼續下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