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二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3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上第十一頁第二面,我們從第一行下面「師者」這段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師者。人之模範。即和尚阿闍梨也。」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增註》給我們解釋師這個字。師者,師是指什麼人?師,我們中國人對師非常尊重。師在世間法裡面有師範大學,記得一九九七年我跟老和尚到北京去參訪北京師範大學,師範大學當時他們在校園寫了兩行字,「學為人師,身為世範」。後來老和尚給它改了一個字,身改為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行為的行。原來它是身為,就是這個身做為世間人的一個模範。
師範也就是說一個楷模,讓社會大眾做一個榜樣,照這個模式、這個範本來學習,就是讓大家學習、效法。師也有很多方面的,師有善師、有不善師,不善的也是師。師是做一個模範給大家去效法、學習,一些正確的示範讓社會大眾來效法、來學習,這個就得到正面的效果,正面效果就是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世界和平,正面的。反過來講就是負面的,這個師他所講的,他所表現的,是錯誤的、不正確的。譬如教人家不要孝順父母,這個是不對的,不要尊敬師長,這個也是不對的,這是負面的教導,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家庭不幸福,這是必然的。家庭不幸福社會就不安,社會不安國家就會動亂,一個國家動亂就影響其他的國家,這個世界就不會和平。
現在全世界都在喊和平、和平這個口號,但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找不到根本的原因在哪裡,找不到解決根本的方法。因此老和尚大慈大悲,這麼大的年紀,奔走世界各國,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文化教育推廣到世界各國,現在各國的領導人,以及各宗教的領導人,慢慢理解、體會到了。的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就像英國湯恩比博士講的,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想要恢復秩序,除了提倡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這個也慢慢被世界各國的人所能夠認識。所以解決根本的方法在教育。
所以老和尚也常常講,師有很多種,聖人是教出來的。現在全世界都在怕恐怖分子,大家提心吊膽。最近聽說昆明有地方被放炸彈,北京也有地方被人家垃圾桶放了炸彈,這些恐怖分子就專門幹這個事情,讓你恐怖,讓你不安。現在恐怖分子他都不需要怎麼樣,他只要電腦網路上放個訊息,全世界的人就跟著他不用睡覺,吃安眠藥恐怕都睡不著,提心吊膽。你在明處,他在暗處,你也不認識他,防不勝防,所以現在全世界都在怕恐怖分子。老和尚講,為什麼會有恐怖分子?原來他也不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怎麼來的?教出來的。恐怖分子聽說他們還有教戰手冊,教你怎麼去製造這些恐怖的事件,去進行破壞社會安全的這些手段。你一直抓,他就一直研究各種不同的恐怖,真的是沒完沒了。
所以美國自從九一一之後,老和尚就提倡教育,他就提出來,他說恐怖分子是人教出來的,他也有老師,但是他的老師是教他怎麼去製造恐怖事件,他也有老師教他。他們也有一本手冊,聽說還有一個基地專門在培養這些恐怖分子。他專門是召集這些比較偏激的分子,思想、言行比較偏激的,然後去給他訓練,製造整個世界都不安。現在世界哪個地方發生一件恐怖事件,整個世界都不得安寧,不是只有一個地區,是全世界大家都跟著遭殃。現在不但上飛機,我聽說那幾天福建的同修要回去,他們要上火車,整個行李都倒出來,現在連上火車都檢查得很嚴格,大家雙方面,檢查的人、被檢查的人,雙方面壓力都很大。我二00五年到美國去那次檢查真是,以前美國是坐飛機就像坐巴士一樣,票買了證件都不用看就直接跑進去;現在可麻煩了,鞋也要脫下來,褲帶也要拿下來,全身摸個不停,實在太恐怖。最恐怖的是給你檢查到飛機飛走了,「對不起,下一班」。你說恐怖不恐怖?太恐怖了。老和尚說這個是教出來的,所以老和尚現在提倡教育,這個是解決根本的方法。教育一定是要以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教育,傳統的。大家要聽清楚,傳統的,不是現在。現在這個都亂七八糟的,不行,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你教這些是更亂,那是絕對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師,「師者,人之模範」,這個模範我們要加以說明,是示範一個正面的,不是負面的。教你不要孝順父母,那是負面的。也有那種老師,現在那種老師也不少,教你不要孝順父母、不要尊重師長,那些老師也不少。他自己也示範出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那個行為出來,他自己也做那個示範。他也是老師,但是這樣的老師,那個示範是不能做為我們的模範,因為我們向他學就天下大亂,那就錯了。孝順父母是一個最基本的,中國自古以來老師他就是負責教孝,就是教你要懂得怎麼去孝養父母。孝也是要學習的,不然自己做錯了事情以為自己是在行孝,其實錯了。所以要學聖賢教導的這些理論、方法。你看孔老夫子有一本《孝經》,儒家有一本《孝經》,是教人一生一世從生到死這個階段怎麼來盡孝道。它還有分天子以至於庶人,每個人的身分地位不同,你在什麼樣的身分地位,你應該怎麼做才是盡孝道。譬如做天子的他要怎麼做,做大官的他要怎麼做,一個讀書人他要怎麼做;庶人,一般的平民,從商的、從工的、務農的,你要怎麼做才算是盡孝道。所以每一個人的身分地位不一樣,他盡孝的方式上也不同。譬如說我們出家人,你出家了,沒有在家裡孝養父母,這樣就不用孝養父母嗎?佛也不是這樣教你,還是要孝養父母。但是出家人怎麼孝養?如果你如理如法的修行,你有成就,那是對父母盡了大孝。不但對這一生的父母,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包括未來世的,都盡了孝,他們都沾了光。出世間的孝,一般世間人比較不容易理解,要深入經藏才能明瞭,這個孝是三世的。儒家講的孝道是一生一世的,就是這個階段,我們眼前這個階段,盡這個孝。
「師者,人之模範」,我們佛門叫和尚阿闍梨。阿闍梨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做軌範師。軌範,這個軌,火車在走有個鐵軌,你不依照那個鐵軌走不行,不依照那個鐵軌走會翻車。軌範就是說這是一個正確的,依照這樣跟他學習就不會錯,所以阿闍梨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軌範師。另外一個意思叫做教授,他指導我們學習的,教授。在印度古時候叫阿闍梨,他指導我們學習,教授,現在講叫指導教授。和尚就更親密、更親切,關係就更親近,和尚也是印度話音譯的。和尚也有翻成這個上,上下的上,上跟這個尚音是一樣的,但是字不一樣。中國律宗的,戒律律宗的大部分都採用這個,和上,現在有一部片子叫「鑑真大和上」,它寫這個上,這個就是律宗的,鑑真大和上到日本去傳律宗。這是高尚的尚,這是上下的上,音一樣。
和尚翻作親教師,親就是親自教導我們的老師叫和尚。所以和尚不一定指出家人,在家、出家共通的,通稱。親就是親自教導、親自指導我的老師,尊稱他為和尚。老和尚他講經也常講,把和尚比喻做現在的校長,一個學校教育政策都是校長制定的,他跟我們的關係是最親切的,他制定什麼樣的教學政策,他請來的這些阿闍梨(教授),都是依照校長制定的這些教學政策去執行。校長是決策,他決定要怎麼做,交給下面的教務主任去執行,就照這樣去做、去教。所以校長是最親切的,整個教學的成果校長要負絕對的責任,教對了功德無量,教錯了罪過無量;教好了也是他的功勞,教不好也是他的罪過,他要負絕對責任。其他下面的人就是看他的職務大小、權限多少,來分清這個權責,有權力就有責任。
「師者,人之模範」。現在學校的老師能不能做人之模範?實在講,學校當老師的他自己都不懂,自己都沒有學過。所以現在也很難教下一代,為什麼?你這一代的人自己沒有學,你要求下一代的。現在小孩子很厲害,你教他,他反過來會看你,他也會教你。香港有位陳居士,她聽到老和尚講《弟子規》,然後回去要求她兒子要背《弟子規》,她兒子就反過來要求他媽媽,他說好,要背我們兩個一起來背。妳光叫我背,妳自己不背,他不幹。她兒子也滿好玩的,帶去澳洲玩,滿好玩的。她兒子講,我們兩個來背,可以,我們兩個一起來背。所以現在大人要教小孩,你要求他,他也反過來要要求你。如果你做不到,你要求他,他不會接受。你自己都不這麼做,你叫我這麼做,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很難。所以現在你要教人還得要做師範,你自己先做出來給他看。你沒有做出來給他看,用嘴巴講,能接受的人很少,除非他過去世他自己善根非常深厚,不然的話是不太容易。儒家也講「身教則從」,從就是服從,你以身作則,就是做給他看,示範給他看,身教,他就沒話說了,縱然他做不到,他也沒有什麼話好講,身教則從。「言教則訟」,這個訟就是什麼?到法院訴訟,一個言再一個公家的公,法院是一個公眾的場所,有話到衙門去說,法院就是以前的衙門。言教就是你用講的,你叫他該怎麼做怎麼做,你自己沒有這樣做,他就要跟你辯論。就像陳居士她那個兒子,好,要背大家一起來,這是訟。妳要先做給他看,他就沒話說,媽媽就是這麼做的,他就沒話說。所以現在你要教下一代沒那麼容易,他沒那麼乖要聽你的,你先做給我看,你自己能不能做到再說,你做不到叫我做,門都沒有。
所以做一個師是很不容易的,師首先要要求自己去做。我們記住一個原則,就是說我們自己還沒有做到,你不要去要求別人,先要求自己。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做到,你要求別人,別人不會接受,他很難接受。縱然表面他好像沒有反對,但是心裡他不以為然,心裡會講:你叫我這麼做,你自己都沒有這麼做。縱然他表面沒有反對,心裡他也不以為然。所以做一個師、做一個範是相當不容易的。在我們中國古代社會,師是受到社會大眾所尊敬,所謂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做社會大眾的老師。所以以前有一些糾紛他不需要到衙門,到衙門那是很不得已,就像現在講不用到法院,就找一個讀書人來評評理,找一個秀才,在鄉下找個秀才,讀過儒家的書的,來評評理,叫他來做個公斷,大家就接受。所以以前我們中國古代社會,士擺在第一個,在社會上是受到大家所尊重的。所以一個讀書人,一個窮秀才,縱然他沒有錢,因為他有讀聖賢書,他講出來都是依照聖賢指導的,講出來合情、合理、合法,大家很容易就接受。現在不行,現在你請大學的教授來恐怕也不行,為什麼?因為現在的老師、教授,他們沒有讀聖賢書。
「師者,人之模範」,在佛門講「即和尚阿闍梨」。在印度,和尚、阿闍梨也不只是指佛教,其他的宗教,在他們當時的社會,這個稱呼是通用的。這是講我們上面講的三乘聖人,佛、菩薩、阿羅漢(緣覺),這個聖人你不能惡意去殺害。師者就是我們現前這個世間,這裡講的師當然是指善師,主要是指善師,他在這個世間會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很好的示範,這樣的人你殺害他,這個罪過非常重。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也給我們講,寧願用萬石弩射自身,不可以惡意向善師,如果惡意向善師,就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無異。善師就是我們經上常看到的善知識,他是一個好的老師,你惡意向他都不行,惡意去毀謗都不行,何況去殺害?這個罪過不得了。
所以這裡講這個師是可以做為人之模範,但是這個模範一定要以聖賢、佛菩薩的經典做為標準。像現在學校教的是不標準的,不能做為社會大眾的模範。最標準的就是他教你孝養父母,老師教孝,家裡父母教兒女教敬,要尊敬老師,所謂尊師重道。一個教孝,一個教敬,老師跟家長互相配合,才能把一個學生教得好。一切善行都從孝敬所發生的,如果一個人不孝、不敬,後面那些善行他都沒有辦法去做到。所以俗話講「百善孝為先」,這是說明所有的善事都是從孝做為出發點。我們儒家這麼講,佛門也是這麼講。你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三經之一,淨業三福第一句話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後面,從「奉事師長」開始,到「勸進行者」,後面這個都是建立在「孝養父母」的基礎上。所以跟我們中國講「百善孝為先」,所謂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孔老夫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但是他們的看法是相同的,都建立在孝道這個基礎上。所以世間聖人、出世間聖人善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孝這個基礎上。我們佛門也有一部孝經,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儒家有一本《孝經》。
師是做師範、模範,教就是教這個,這樣才能稱為和尚阿闍梨。這樣的人去殺害那不得了,殺害那個罪過不是跟他一個人結罪,是跟這個地區的大眾。他在這個地區他有影響,他能夠教化這個地區的社會大眾,你把他殺害了,跟這些人結罪。這些人沒有好的老師做榜樣可以學習,把他們的法身慧命給斷了,比殺了一個人的身命那個問題還嚴重,所以這個罪過在阿鼻地獄。
我們接著看下面,「僧者,是受具足戒人」。這是講僧這個字,給我們註解僧這個字。僧是指什麼人?是受具足戒的人。具足戒是出家比丘戒,女眾是比丘尼戒,受了具足戒。不管這個僧他受了具足戒他有沒有做到,但是他總是一個僧。真正標準是能受持具足戒,真正受持具足戒的僧人叫比丘,真正的比丘你去殺害,這個罪過太重了,這個都是地獄罪。現在我們也去受了具足戒,但是這個不是實質的,這是有名無實,叫名字比丘。名字比丘就是有這個名字,但是沒有實質的,為什麼?因為具足戒沒做到,沒做到具足戒。沙彌戒都做不到,怎麼可能做到具足戒?那不可能,但是是受了。弘一律師也建議我們去受,受了雖然做不到。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比丘,如果自認為是比丘,那罪過就很重,好像冒充的,好像你不是縣長冒充縣長,這是犯法的,要被判刑的。所以僧者是受具足戒,不管他有沒有做到具足戒,殺害罪過都很重,縱然他沒有做到具足戒,你殺害他,罪過都相當之重。這是講僧。
下面解釋父母兩個字。「父母。是始生自身者也。律云。當念所生。及師友恩。精進行道。欲度父母。既云念恩。豈當殺害。」這是講父母,始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是從父母那裡開始生的。在《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有一篇開示,他說父母縱然都沒有養你,你一生出來就被人家抱走去養,你還是要報恩。為什麼?他說你現在所有的享受,你有這個身體去享受,你現在有這個身體怎麼來的?他說你怎麼會有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從哪裡來的?從父母那邊得來的。如果你沒有這個身體,你現在什麼也沒有。你現在大富大貴,做了很大的官,也都沒有。所以這個身是一個最基本的,你要有這個身。所以父母縱然都沒有養過你一天,但是他給你這個身,你還是要感恩父母生你這個身。好像我們有這個工具可以使用,你要知道這個源頭從哪裡來。
所以佛菩薩、聖賢教導,父母恩是很重的。所以雖然我們出家了,如果父母沒有人照顧,按照戒律講,你雖然出家你還是要照顧,你不能說我出家我不管,不能不管。你還是要照顧,你不照顧就違犯戒律。以前出家人托缽,自己父母沒得吃,他自己托缽托來要分一些供養父母;父母沒得穿,人家供養衣服也要供養父母;父母往生了,你還是要回去處理、看看。你看釋迦牟尼佛他也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父親往生,他回去抬棺材,佛還回去抬棺材。不能說我出家,我是天人師,我比誰都大,佛沒有這樣教我們,他還是回家抬棺材,這在傳記上都有記載。所以你說你出家了你就能不管嗎?不可以,佛不是這樣教我們。
所以你這個身體,「父母是始生自身」,父母是生我們這個身體的。「律云,當念所生」。律云就是戒律裡面講,你應當念所生,我們這個身體誰生給我們的,你應當要去想念這個。所以你對父母沒有盡到照顧,這個就是不孝。所以不是說出家人就不用孝養父母,不是這樣的。現在有很多人不懂,以為出家比誰都大,這是錯誤的。所以,「律云,當念所生,及師友恩」,應當念父母生我們這個身體之恩、養我們這個身體之恩,以及老師、同參道友的恩。老師對我們有教導的恩,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得自於老師的開導,我們才明白這些道理,才有智慧去辨別這些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這些慧命得自於老師,以及同參道友大家互相的勉勵、互相的提攜,這些都有恩。
「精進行道,欲度父母」,應該我們要精進來行道,來修行。以世間法來講,修行道德,像現在講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們出家眾再加上《沙彌律儀》,認真來學習、來行持,就是精進行道。精進行道,欲度父母,第一個就想到要度父母親。為什麼?父母跟我們的恩德是最原始的,沒有父母生我們這個身,我們現在什麼都沒有,什麼也都不存在。一個人他能夠懂得孝養父母,所有的善根都從這裡生起來,所以百善孝為先;如果不是從孝這裡生,善始終生不起來。所以聖賢都是教導我們,你對一個人很好,但是不孝自己的父母,那不是真的;你能夠孝養父母,對別人好是從孝這個基礎再擴展,那是真的。因為孝是沒有講什麼條件的,它是我們本性的性德,沒有什麼利害關係的。性德就是說你應該的,你本來就應該這樣,你這樣做就是順乎性德,你不這樣做就是違背性德。你違背性德,不孝父母,說對別人很好,那個好是什麼?那是有利害關係的好。今天對我有利,對我有好處、有利益,跟你很好;明天對我沒有好處,這個人已經對我沒有什麼好處,沒有利用的價值,就不往來,那就不好了。所以那不是真的,那個好是建立在利害的關係上,你對我有利益對你好一點,你對我沒有利益,我為什麼要對你好?他這個心就生不起來。所以那個好也不是真的好,是建立在利害關係上的好,不是出自於內心那個仁慈之心、道義之心,心態不一樣,那不是真實的。真實的一定是從父母,這樣才是真實的,因為父母跟我們的關係最親切,你從這個原始的出發點再發展出去,所有一切善行都是孝親發展出去。所以老和尚講經也常講怎麼尊師,你能尊敬老師,但是不孝父母,這個尊師也是假的,還是一個利害關係。所以為什麼老師他第一個要教孝,教你要孝養父母;父母反過來要教兒女奉事師長。做父母的總不能一天到晚叫兒女你要孝順,你要孝順,這個也講不出口;做老師的人也不能一天到晚叫學生你要對我尊敬,你要尊敬我,也不能常常這樣講。自己這樣講,現在是有人這麼講,但是過去那個時代的人,這個話是說不出口的,這是要第三者來講。
我們都要念父母、師友恩,精進行道,要度脫父母。「既云念恩,豈當殺害」。既然講要念恩,念父母師長之恩。老和尚在韓館長往生之後,提倡知恩報恩。既然念恩,豈能去殺害?真正一個會念恩的人,當然他不會殺害。現在人為什麼會殺害?因為他只有記仇不記恩。現在你仔細去聽,為什麼這個社會知恩報恩的人少,知仇報仇的多?這就是記仇不記恩。所以老和尚教我們要改變一個觀念,就是記恩不記仇,人家對不起我的,我一概不放在心裡,人家對我有一點點好處我永遠記著,這都是佛菩薩、聖賢教我們的。我們凡夫剛好是相反的,人家對我們有幫助、有好處,很容易就忘記,所謂忘恩負義,很容易忘記;人家對不起我們的地方,記在心裡記得可牢固,到快死了眼睛要閉上去都還沒忘記,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所以老和尚教我們要反過來,就是說他對不起我們的地方我們不要放在心裡,不好的事情也不要放在心裡,不要把別人的垃圾拼命往自己心裡裝。
我們現在都是不善學,都是把別人的錯誤牢牢記在心裡,別人那個什麼不好、那個什麼不好,記得牢牢的,他的好都沒有記住。也就是說在垃圾桶裡面,黃金沒有帶回家,但是垃圾倒是帶了不少,都記人家的缺點,記人家的錯誤,心裡都是裝人家的垃圾,你說這個人他怎麼會健康?所以這個在道家也是這麼講,儒家、道家都是這麼講,道家《太上感應篇》講,「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太上感應篇》講的。受就是接受,恩就是恩惠,接受別人的恩惠,他沒有去感恩,不知道,不感就是不知道去感恩,不知恩。他怎麼不會去感恩?因為他不知恩,所謂知恩報恩,不知感恩。念怨不休,這個怨可知道得清楚了,人家對不起我們的,這個從來沒有休止。所以,受恩不感,念怨不休,人家對我們有幫助過的他很容易忘記,但是有對不起我們的事情那記得都沒有休息過。譬如說人家對我們有十件恩惠,但是他有做一件對不起我們的事情,那十件統統忘記,對不起我們的那一件到死都還記得,這個叫念怨不休。在《感應篇》講這個是過,受恩不感,念怨不休,這個是過,是錯誤的,要改過來。
所以老和尚最近也有寫,在十一年前,他的境界已經修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篇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是韓館長往生之後他修的境界,跟我們分享,他就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印出來跟大家分享。他活在感恩的世界,都是逆境的,人家對我們不好的,人家對我們不好的你要想到,他這個不好當中有好的一面,你要感恩他好的一面。譬如說罵你的人,那不好,他罵我,你怎麼去感恩?他幫助我們修忍辱,不然你忍辱沒地方修,你不知道你忍辱功夫修得怎麼樣,沒有這樣的境界來,你怎麼知道你有忍辱?忍辱仙人他怎麼能成就忍辱?就是遇到歌利王不講理,就是我們中國講的暴君,不講理。殺他還不是一刀給他死,一片一片肉慢慢的給他割,這個在《金剛經》講的。佛都沒有動一念瞋恚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沒有動瞋恚心,因為沒有人我的對立,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
所以境緣,會修的人都好。我們一般修行講,在第一個階段,逆境比較容易幫我們成長,逆境。逆境就是說很多事情都不順我們的心,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如意的,就是不如意的事情很多,這些都屬於逆境。逆境特別對我們初學比較有幫助,如果我們一開始學習統統是順境,他很難成長。我自己出家修行,剛開始也都是,一直到館長往生這個階段,大部分是處在逆境當中。一年五個多月跟日常法師學戒律,那個也是把我社會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做一個很硬性的調整過來,這是跟日常法師學持戒。然後到圖書館就修忍辱,學忍辱,跟韓館長那真的是要學忍辱,天天都有逆境給你看。我之所以能夠待得下來,也是得力於聽經明理,明白這些道理,所以心能夠勉強的安住下來。不然逆境來,心裡很難過,不舒服,但總是有聽經的基礎,知道這些境界是磨鍊,也是幫助我們成長。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境界過了之後,你會覺得滿舒服的。所以我在圖書館待了十二年,到韓館長往生那一年是第十一年,這是出家以後的事情,館長往生一週年我才離開,一共待了十二年。這十二年當中,也看到老和尚他真正修忍辱的一個示範給我看,怎麼修忍辱,也不是嘴巴講的。韓館長往生之後,從老和尚這方面順境比較多一些,但是逆境還是免不了,逆境還是很多,毀謗、造謠,這些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比過去在另一方面來講是比較順一點,但是也有不同方式的逆境。在韓館長那個時代,韓館長是指著師父的鼻子罵,現在韓館長往生了,想要找那樣的人也不好找。但總是在周邊這些護法當中,護法總是他還有他的煩惱習氣,他有他一些不好的地方,老和尚都要去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也是在修忍辱,另外一個不同的,還是在修。我們也在這裡去觀摩、去學習。
所以他在念恩方面,也給我們世間人做了一個很大的啟示。因為世間人總是遇到人家對不起我們、對我們不好的,總是會懷恨在心,念念想要報復,世間人就是這樣。但是老和尚教我們,對我們不好的要感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列出來都是不好的,不是好的,好的當然要感恩,不好的你也要感恩。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不好的當中也有好的一面,它也幫助我們成長,所以還是要感恩。這個也都是真的。一個人如果都從感恩這個角度出發,你還會去殺害人嗎?現在為什麼會殺父、殺母的事情都有?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什麼,總是覺得父母對我不好,照顧我不周。以前我自己也常常有這個念頭,後來我看到《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那個開示,就感到很慚愧。覺明妙行菩薩說,父母縱然都沒有養你一天,不要說養你,一天都沒有養你,你現在有這個身體,從哪裡來的?你現在一切的享受,不是有這個身體你才能享受嗎?縱然享受是別人給你的,不是你父母給你的,但是這個身體是你父母給你的,你沒有這個身體你能享受嗎?我們看到這個開示,才知道父母恩就是生我們這個身,他對我們的恩就很重了。父母恩重難報就是這個身,所以應當要回饋盡孝,這是順乎性德。你能夠感父母的恩,對其他的人,師長乃至我們冤家對頭,感恩這個心才生得起來。你說對父母都不感恩,還對誰會感恩?
「既云念恩,豈當殺害」。既然都念恩了,怎麼可以殺害?當然不可以。但是現在殺父母、師長,現在家裡殺害父母、學校殺害老師,現在很多,現在學生很壞,不好教。以前我們這個時代的學生還比較好,現在的學校老師常常被學生傷害,老師管教他,他就懷恨在心,他一畢業了他就報復,這個現在社會非常多。特別美國校園暴力,美國都有槍,美國在學校裡面常常發生槍擊案,老師、同學常常被人打死,時有所聞,這都是不知念恩。「如上所殺,即犯逆罪,不可悔。」上面講的,列出來這些對象,諸佛聖人、師僧父母,這個諸佛聖人包括菩薩、阿羅漢、緣覺,世間的聖人、父母、師長,這個如果殺了就犯五逆罪。五逆罪在小乘法來講是不可悔,不可以懺悔,不通懺悔,必定「墮阿鼻大地獄,受燒煮苦,窮劫莫盡」。
阿鼻地獄,這邊有一個註解,我們把它念一下:「阿鼻地獄,阿鼻為地下之牢獄,故曰地獄。在此地下之最底,餘大地獄重疊其上」,所有的大地獄疊在阿鼻大地獄之上,阿鼻大地獄是最底的一層,「見《俱舍論世間品》」。「《止持音義》曰:阿鼻,此云無間」,阿鼻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無間。「《觀佛三昧經》云:阿言無,鼻言救」,就是無救,沒有救了。「《成論》明五無間: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受苦沒有間斷,當中沒有快樂,連短暫的幾秒鐘都沒有。「三、時無間,定一劫故」,一劫的時間裡面沒有間斷。「四、命無間」,不會短命的,壽命又特別長;如果在阿鼻地獄夭折,他得解脫了,可是他就是死不了。「五、形無間,如阿鼻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滿故。此五無間,乃造五逆業者報之。」殺害諸佛、聖人、師長、父母,這些都是要受阿鼻大地獄的果報。這個大家可以詳細看《地藏經》,還有現在台灣有印《諸經佛說地獄集要》,這個書也有印出來,好像昨天在哪個地方看到,在實際禪寺那個客堂,客廳我看到好幾本。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下面「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