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20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第八頁第一面倒數第四行,從「好心出家者」這一段看起,我先將這一段文念一遍:
【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這一段是蓮池大師的《要略》。我們昨天講到,「因取十戒,略解數語,使蒙學知所向方」,這是蓮池大師在《沙彌律儀》經中錄取十條戒,大略給我們解釋,讓我們初學的人知道一個方向,有一個下手處。蒙學涵蓋的意義也是很廣,凡是我們沒有學過的都叫蒙學。蒙學就是說我們完全不知道,縱然出家幾十年當老和尚,但是他沒有學過《沙彌律儀》,還是蒙學,他還是不懂、還是不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也非常多。因為現在出家講經的還有,講戒的道場就比較少,何況有一些道場它根本就連經也沒講,大概只有做佛事。像這一類的道場,現在在世界是最多的,佔最多數的,你問他經或什麼戒,他都完全沒有概念。我們出家之後,如果我們不學習,我們也是蒙學。蒙就是說完全無知,不知道。所以我們出家之後,我們必定要知道我們出家了,出家我要幹什麼?我為什麼要出家?出家目的是在哪裡?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沒有搞清楚,實在講,我們還不如在家比較自在一點,對不對?在家自己去工作賺一點錢過個日子來學佛,真的還比出家自在,因為我們不需要去吃十方眾生的。但是剃了頭你不接受人家供養也不對,接受人家供養你必定要知道我們憑什麼接受他們的供養,這個都要搞清楚。有一句俗話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出家接受居士的供養也不是白吃的。為什麼?居士來供養,他是來種福田。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不是能夠讓他們來種福田?這一點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不是拿了供養我們很歡喜,這個都不用繳稅金的。以前我剛出家,我有個表哥,他說你現在在幹這一行不錯,我也很想來幹,我也很想來蓋個廟,聽說都不用報稅金的。他對佛法、對出家完全不了解,他是把這個當作一個職業,當作一個謀生的職業,這樣完全都錯了。所以蓮池大師在此地給我們開示,『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發個好心來出家,對沙彌戒要「切」就是懇切,「意」就是重視,我們要重視來遵行,遵照這個依教奉行。『慎勿違犯』,「慎」是謹慎,「勿」是不可以違犯。這是祖師他對我們懇切的一個開示。
下面弘贊律師他給我們解釋這段話,我們看《增註》:「不為王力所逼。不為邪求活命。不為避懶偷安。不為負債逃難。本為希求正法。以信故而入法門。是曰好心出家。」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要略》「好心出家」這四個字。
「好心出家者」,就是發好心出家的人。怎麼樣叫發好心出家?「不為王力所逼」。王力就是現在講政府,古代叫王,現在就是政府。我們出家不是被政府所逼的,這個古時候有,古時候皇帝有命令出家的。命令出家他是接受這個命令的,不是他自己發願出家,他是被逼迫的,沒辦法,他只好去出家。被國王或者大臣,古時候的時代國王權力很大,有生殺之權,所以被王力所逼。這個在古時候有,現在就沒有了。現在像泰國這個國家,它是佛教國家,男子成年就一定要出家兩年,去受比丘戒,等於當兵一樣,要兩年。就連國王,他要登基之前都要去出家兩年,他才可以去當國王,不然他不可以去當。這是泰國,佛教國家,它的憲法規定。在這個制度之下,有的人就不一定是他自己願意去出家的,但是它規定了,你不去不行,你不去恐怕你在社會上就不好找工作。所以不為王力所逼,這樣來出家的,不是被逼迫的。除了王力之外,凡是受到逼迫不得已來出家的,都屬於這一句。
「不為邪求活命」,邪求活命就是把出家當作一個職業,為了生活。現在倒是不少,為了生活,覺得出家也是一個職業,有上下班的,現在聽說很多大寺院有一些出家人他也並不是真正出家人,還有一些做經懺的。我去年到普陀山法雨寺,我去那邊住了三天,去那邊寫一篇文章,是慶祝老和尚弘法五十週年要刊登的,我就到那邊去寫,寫了幾千字。看到那個寺院做水陸法會,做水陸法會我們從寧波坐船去,又坐船回到寧波。我看到一些年輕的出家人,他們做水陸有主要幾個敲打唱念的,其他坐在那邊做清眾。後來我一問同修,他們說做水陸它是有規定人數,出家眾有幾位敲法器的人,上面有五大師、七大師,下面要有幾個出家眾,它有一定的人數。如果人數不夠他就會去找人來湊數,人來湊數要找一些剃了光頭的,他穿出家人的衣服、搭個衣就坐在那邊湊人數,法會做完單金給他,他回去又換一般的衣服。所以那次我們從寧波回來,剛好和他們坐同一艘船回來,看到他們衣服換起來,那不是在裡面做水陸的嗎?現在也有這樣的。
在台灣趕經懺的大部分都是買公寓,現在趕經懺的他們自己也有轎車,開得很豪華的,自己去買個公寓房子,然後哪裡有經懺就去應請,這個事情就變成一種職業。實在講,我們出家人是不應該出去做佛事。在古時候沒有這樣的事情,到清朝中葉以後才有,才有出去做佛事,因為做佛事你都是要去應付。我們淨宗在現前這個時代,做三時繫念佛事也是很不得已的,因為這個時代佛法太衰弱,我們做這個佛事等於是一個附帶性的,我們主要要把老和尚講的這些佛法介紹出去。介紹你要有一些管道,所以我們主要的目的是在這個地方,跟一般專門做經懺佛事的性質是不一樣,我們主要是要流通佛的正法,讓大家都有機會來接觸。但是如果你常常應付外面的邀請,對自己修行是很大的障礙,為什麼?你常常跑來跑去,時間都浪費掉了。
所以在余姚居士林那一次,第一次請我去,很誠懇跑到天目山去請我,那個時候我跟齊居士講,請你們去幫忙。後來我覺得偶爾一、二次可以,長期性的不可能。因為我就想到這樣會耽誤你們修行,你們好心出家,到山上去修行,把你們叫到山下來做佛事,這對大家的時間都是一個浪費。外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接觸,我們道業還沒有成就,還是要盡量避免。不是說我不想找你們,我找你們我多方便,我不用從台灣帶那批人、買機票,我帶來都是老的,那些老弱殘兵;我就在這邊找你們多方便,我又不用給你們出機票費,你們要來幫忙,我又省事,我何樂而不為?但是我想了很久,你們好心出家,我不忍心麻煩你們。這次是老和尚要息災,我們固定住在一個地方,等於是在修行一樣,所以就沒有什麼差別。如果這樣跑來跑去,實在講,我自己時間都沒有了。以前我毛筆買了一堆,但是沒時間,寫毛筆要很費時間,最近來這裡才有一點時間稍微練一練。你說今天來住這裡,晚上要打包,明天一大早又要趕路,哪有時間去寫毛筆?沒辦法。你要錄影,要做一點事情,要講個課,都沒時間,那個時間都浪費在旅途上,就浪費掉了。所以這一點大家要明瞭,我們是不得已要去應付的,沒辦法。
其實我出家真的打從心裡就不想學法器,因為在家都聽老和尚講,學了這個就是去趕經懺。所以聽經聽了十五年才出家,出家跟日常法師,他也很反對趕經懺,他專門講戒律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想要去學這個。但是到了圖書館,韓館長需要,後來也看到一些居士的需要。一些居士他平常來聽經,他有家人往生,他也不認識其他道場,長期來聽經,他也明白一些道理,知道找我們做比較如法一點。他平常來護持你,他家裡有人往生了,你說你不理他,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後來我才調整心態,這個也是有需要的。但是我們做了這些佛事,我們自己的目標、方向在哪裡自己要非常清楚,不能淪為趕經懺,那就錯了。所以我們在外面做三時繫念,第一個是結緣,結緣的目的就是要把佛法帶給他,主要是這樣。有一些人沒有接觸佛法,他的家人過世了,他來參加這個法會,這時候他才接觸到佛法,這是他接觸佛法的一個機會。平常沒有事情你叫他來,他不一定會來,不太可能會來,但是他家人過世了,他再怎麼忙、再怎麼不想來,他都會來,這個時候就是他的一個因緣,我們提供給他聽聞正法最適當的一個機緣,我們目的是在此地,我們目的不是為了去賺錢。大家也很清楚,我到外面收的紅包也是過路財神,都是做這些法寶再回饋給大眾。這樣跟大家結結緣有,但修行來講浪費時間,對我們自己道業還沒有成就,也是很划不來的。
所以我建議大家,學了這個,大家在自己道場做,外面有時候不得已要去應付一下那是偶爾,那個就沒辦法。但是避免像我這樣,如果到處請你去做,你就沒時間。你到這家去做,沒有到那家去做,又得罪那家,又得罪他,你瞧不起我,他心裡就難過,你怎麼擺都擺不平的,真的是擺不平。所以我是沒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沒辦法,我們是打前鋒的,沒辦法。如果不需要這樣,盡量不要去外面是最好,因為外面你怎麼弄都弄不平。最好就是你們要做來我們東天目山做,來道場做,這樣大家就沒話講。反正你來,我們這邊固定在做,這樣大家就沒話講。所以當時我是想了很多,我想到大家出家不是為了做經懺佛事,不是為了生活,大家都是為了學習佛法,學習佛的正法而出家。大家又聽過老和尚的經來出家,跟一般沒聽經出家的人肯定是不一樣,不是為了生活來出家,不為邪求活命,不是為這個。
「不為避懶偷安」,避懶偷安就是說懶惰。在社會上你要生活就要工作,沒有工作你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不能維持生活。出家,出家不用工作,還不用上班,又有人供養,這叫避懶偷安。以前我父親沒有學佛,我常常聽經,他就很反對出家,他說你不結婚就是懶惰,懶惰就是說你怕養家活口。你出家就一個人,很輕鬆、很自在,就不用拖家帶眷,不用養家活口,他說這是懶惰,避懶偷安。所以我父親在世,我也不敢提出家這兩個字,不敢提,到他往生第四十九天滿七我才出家。不是為了避懶偷安來出家的。
下面,「不為負債逃難」。負債跟逃難是兩樁事情,也可以說是一樁事情,負債就是欠人家的錢,乾脆就出家。欠人家一屁股債,還也還不清,就跑了,乾脆就出家。這個有沒有?的確有,在台灣我認識的人就有這樣,欠人家一堆錢他就出家了,負債逃難。另外逃難的一個意思,以前在戰亂的時候,有的人他逃難,為了避難他去出家。你不是為了負債,欠人家的錢還不起去出家,又不是為了逃難來出家,這都是好心出家。怎麼叫好心?「本為希求正法,以信故而入法門,是曰好心出家」。本就是本意,你本來的意思是為了要希求正法,為了希望來求學、學習正法,以信這個緣故,信就是對於佛的正法有正確的認識,有正確的信心,而入法門,是這樣的心態來出家,這就是好心出家,是為了這個來的。
接著我們再看下面這個文,「若為脫離生死。受持禁戒。故能切意遵守奉行。」到這裡是一段,這裡是給我們解釋「切意遵行」這四個字。若是假若,假若你是為了脫離生死這樁大事來受持禁戒,才能夠切意遵守奉行;如果不是為了這樁事情,你對學戒這個意願生不起來。現在我們,你看看很普遍,現在學佛,你說勸大家來聽聽經,有興趣的人還是不少,還是很多的;你勸他來學戒,有意願、有興趣的人就不多了。為什麼?聽到戒他就感受到一股不自在,戒好像是拿著繩子來綁自己,他就不敢來學習。這是對於戒的內容,還有它的作用、它的功德利益不了解,因此他就沒有意願想學這個東西,而且看到戒就敬而遠之。如果你是為了真正要了生死,這個動機、這個發心非常重要。我們出家,實在講就是為了要了生死。佛示現出家也是為了要解脫生老病死,他才出家的。如果不是這樣的一個存心,真的,出家是沒有必要的。出家,你說要守這些戒律規定,他又不是為了要了生死,他遵守這個就會很無奈;他也沒有興趣來學,說真的,就沒興趣,一點興趣都沒有。一點興趣都沒有就學得很苦,學習得不到快樂,為什麼得不到快樂?不是他喜歡學的,當然就苦。所以出家一定對這個要先認識清楚,是為了了生死,戒是幫助我們了生死。
我們念佛法門也是為了了生死。雖然念佛法門講是可以帶業往生,但是也不能沒有善跟戒的基礎,如果沒有善跟戒的基礎,念佛往生還是有障礙,這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講得非常清楚。在一般正規的情況,《無量壽經》的三輩,《觀無量壽經》九品前面的六品,都是教我們正規修學的一個途徑,下三品是造惡業,臨終遇善知識,那是比較特殊的例子。不過臨終遇善知識開導,那也是過去生他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在那個時候成熟,才有可能,不然也不可能。正規的學習都是在中下品以上。《無量壽經》它講三輩,「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都是講一般正規修行,所以叫往生正因,正確的修因、正規的修因。我們有心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能圖僥倖之心,對這個事情還是要認真努力來學習。《無量壽經》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彌陀經》講得比較簡單,《無量壽經》它的好處就是講得比較清楚。《彌陀經》講一個善男子、善女人,我們不知道善的標準到底在哪裡;《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它善的標準分三個層次,都是善,起碼你要達到下輩那個善,那才是《彌陀經》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樣你去打個佛七,若一日到若七日才會一心不亂。所以三經沒有合參,你看一部,除非看祖師大德的註解,不然你很難理解。我們不是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你沒有看註解,你不明白怎麼修。不是說你念佛就能往生,不是這樣。如果說念佛就能往生,佛也不需要講那麼多,念佛就好,對不對?不需要講了。大部分現在念佛的人,我們說一句真實話,種善根,就是不斷的把佛的善根種子種下去。但是能不能往生,就要看他有沒有依照經上講的標準去修學。除了念佛之外,你在生活當中你要怎麼修,不是說念佛人你就可以離開生活,不用過日子,不是這樣。既然要生活,你要怎麼過日子,要怎麼待人處世,你要怎麼存心,這都有個標準。
要怎麼樣修學才是一個真正如理如法的念佛人,蕅益大師有一篇念佛開示,這段非常重要,大家都要常常看看,提醒自己。真正念佛人,他是一句佛號六度齊修。「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念佛人,不再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念佛人,不再計較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再被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就是各種言論、各種知見,都動搖不了你,他用一句佛號六度齊修。我們可以拿這個來對照一下。所以我常常在台灣跟這些念佛的同修講,請我去佛七開示,我就拿蕅益祖師這段開示來跟大家共同勉勵。我說這六條如果做到,祖師講,你是真念佛人,念佛人上面加個真字。我說如果這個做不到,上面那個真就沒有了,只能說你是一個念佛人,不是真念佛人。所以祖師他加一個字下去,意思就不一樣,做一個真念佛人。我們可以用祖師這篇開示來對照我們,我們現在還有沒有是非人我,還有沒有貪瞋痴慢,還有沒有放不下,還有沒有夾雜間斷,還有沒有妄想,種種的言論還能不能誘惑你、動搖你,自己多對照,這樣我們這一生念佛往生才會有把握。
如果你糊裡糊塗的這樣念,自己不知道標準在哪裡,念到最後不能往生就怪佛菩薩、怪祖師大德講的都不是真的,罪過就更重。應該是要怪自己沒搞清楚,佛菩薩、祖師大德是講得很清楚,我們自己沒有聽清楚,沒有認真去認識了解清楚,還是要怪自己。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苦口婆心這樣一直勸、一直講,但是我們自己不在意,沒有去留意,疏忽了,這個因果要自己負責,不能怪別人,你怪別人是冤枉佛菩薩、祖師大德。特別現在老和尚講的經教,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八十幾歲還天天講,為了什麼?不斷重複講,就是怕我們忘記。怕有的人還沒有聽過,新來的沒有聽過要跟他講;已經聽過的要溫故知新,不斷的提醒,怕你忘記。所以遵守奉行非常重要。
「戒是越苦海之浮囊。莊嚴法身之瓔珞。故須謹慎。勿使毫釐有所虧犯。」苦海是形容,我們六道生死輪迴就像苦海一樣。我們要渡過這個苦海,大家都知道坐船,古時候沒有船,古時候就要用浮囊。這邊也有一個註解,「苦海,苦無際限,譬之以海也。法華經壽量品曰: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我們看大海沒有邊際,我們在六道裡面輪迴就像大海一樣,受苦是沒有邊際的,沒有說受到哪一天就不苦了,是沒有邊際的。浮囊是渡海人所帶的,「免沒溺之物」。「慧琳音義三曰」,這本書叫《慧琳音義》第三卷裡面講,「浮囊者,氣囊也。欲渡大海,憑此氣囊輕浮之力。經中以譬戒律,護持菩薩之戒,猶如海人之於浮囊也」。這段話是經典裡面的。浮囊就是氣囊,這古代就有。現在大家有坐過船,都發個救生圈,如果大家有去旅遊,有些旅遊區他怕有危險,就套個救生圈,萬一你掉到水裡面不會沉下去,那個就是浮囊這一類的。浮囊現在就有很多種,它是可以吹氣的,讓你人在水中浮起來。你要渡過這個海,你沒有靠浮囊你渡不過去,你會掉下去。《涅槃經》第十一卷講,「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這是有個比喻,有一個人帶著浮囊渡過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其人乞索浮囊」,這個羅剎要害他,就跟他講,你那個浮囊給我好嗎?「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這個字念剖,叵就是不可的意思,不可的合音叫叵。譬如說居心叵測,這個人的存心不可以去測度,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叫居心叵測。這是叵得,浮囊叵得就是不可得,我浮囊不可以給你。「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浮囊。」羅剎說你那個浮囊給我,這個人他不給,給了他就沉下去,怎麼可以給他?這是來比喻戒律就像這個浮囊一樣,你在還沒有渡過大海的時候,是絕對不可以放棄的,你放棄了就有生命危險。
「莊嚴法身之瓔珞」,莊嚴是裝束整齊,裝束打扮整齊就叫莊嚴。在史書裡面《後漢書》第二十五卷「劉寬傳」,劉寬有一篇傳記,裡面有一段話,「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莊嚴已訖,使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劉寬大概他脾氣很好,他很寬,他的夫人要試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不會發脾氣。恚就是瞋恚,恚是氣在心裡,兩個土,心埋在兩個土下面。氣在心裡叫恚,氣發出來叫瞋。瞋有一個目,所以眼睛大了、臉紅了、脖子粗了,聲音講話也大,瞋。瞋,眼睛很大。瞋跟恚,瞋是表現出來,恚是沒有表現出來,氣在心裡,你給我記著,有一天要給你好看,這是恚。這個瞋,兩個人就吵起來,這叫瞋。劉寬他的太太:他修得都不發脾氣,好,今天就來試試看你發不發脾氣。伺就是等候的意思,「伺當朝會」,上早朝開會。古時候做官的人上早朝開會,開會要莊嚴,要穿朝服。每個朝代都有它規定的朝服,看你是幾品官,你要穿什麼樣的朝服。伺當朝會,「莊嚴已訖」,打扮好了,「使婢奉肉羹」,她就叫一個婢女端一碗肉羹要給他吃,你一大早就要上朝吃一碗肉羹。但是故意把它打翻,「翻污朝衣」,把它弄髒,污就是髒,意思就是看你生氣不生氣。大概是沒生氣,下面一段我們要去看《後漢書》。
大家有沒有看過二十五史?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一個讀經,一個讀史。史來證明經的,經是講的真理,四書五經、十三經,史來證經。史是歷史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記錄下來。發生事情記錄下來有好有不好的、有興有衰,這叫史。以前的史官,他要很超然公正的去寫歷史。現在一般歷史都要過了,跟這個朝代沒有利害關係,寫了才會客觀;如果在當時,恐怕你要就事實真相來寫就被砍頭。古時候真的有史官照事實寫被砍頭,接著的人他還是這麼寫,還是被砍頭,他就扭曲事實,把事實扭曲掉。但是史官的責任,他要據實以記,要根據發生的事實記錄下來,對後代負責任。所以歷史要隔一代的人寫,找這些資料來寫比較客觀;當時因為有利害關係,不敢講真話,一講真話就被砍頭,誰敢講。所以你要看史。原來是二十四史,到清朝是二十四史,到民國是二十五史,清史是民國的人寫的。大家對歷史要有個概念,我們中國人不能不知道。現在有二十五史,但是民國之後到現在是亂世,這個讓以後的人去寫。
「瓔珞,梵語枳由羅,編玉而懸於身者。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又可作纓珞。瓔珞是裝飾品,古代印度很流行,在我們中國也有。「裝嚴法身之瓔珞」,這是比喻,「故須謹慎,勿使毫釐有所虧犯也」。毫釐是極微小的數量,一毫一釐,最小的。這是告訴我們修戒,一些小小戒也不能疏忽。
這段話他是用比喻,戒像超越苦海的浮囊。我們還沒有超越苦海,戒就像我們在大海上的浮囊一樣,你隨時都要依靠它的,你沒有依靠它你馬上就沒命,就有生命危險。這是形容我們修行,我們還沒有證果之前,戒就像苦海的浮囊,你要渡過六道生死的苦海,你放棄這個浮囊你就沉沒了,你就渡不過去。「莊嚴法身之瓔珞」,法身是我們每個人本來面目,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拿什麼來莊嚴我們的法身?就是戒,戒就像瓔珞一樣,掛在身上的這些裝飾品,把戒比喻作瓔珞,我們要莊嚴這個法身,用戒來莊嚴。「故須謹慎」,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必須謹慎。「勿使毫釐有所虧犯」,勿就是不可以,有一毫一釐虧犯。好像這個浮囊,你要讓它很完整,這個浮囊你不能去給它戳一個小洞,那氣會漏掉,漏掉了也不行;如果洞破得太多,氣就沒有了,又掉下去了。所以這個浮囊一毫一釐,你保護這個浮囊要保護得很完整,不要讓它有一毫一釐的損傷。這是比喻我們學習戒律要學到很圓滿,像保護這個浮囊一樣,保護得很完整,我們這一生超越苦海才有指望,是這個意思。
老和尚講經,他剛學佛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當時也是常常提醒他。這個老和尚最近講經又再提起,早年他也有提起。他說這個戒就像火車票一樣,你上了火車,還沒有達到目的地,你車票不能丟掉,你丟掉就要被罰錢,你不能丟掉。你要隨時帶在身上,半路當中車上還有驗票的驗票員,他會來看看你的車票,看你有沒有買車票。所以這個票要一直保留著,不可以丟掉,一直到了目的地,你車票再交出去。這是比喻我們凡夫到成佛地,這個戒就像車票一樣,還沒有成佛,這個車票不能丟,丟了就不行。這也是給我們說明戒學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它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注意、要重視,認真努力學習。我們如果能夠學得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學得二分有二分的受用,如果不想學習那就得不到受用,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早期老和尚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雖然提到戒律,他也不是很在意,他比較在意的是經教。我自己學佛也是犯了這個毛病,聽經聽了幾十年,對這個戒也不是很在意。但是很喜歡聽經,聽老和尚講大經大論特別有興趣,聽得津津有味。喜歡聽是有善根,但是福德不夠,福德就是說你做不到。有這個善根,福德不夠,因緣也有了,但福德不夠。福德是什麼?依教奉行,你真能落實、真能做到,那才管用。不然我們聽的時候很好,聽完之後,境界一現前,我們該生煩惱還是生煩惱,該怎麼造業還是怎麼造業,就等於沒有受用。
其實經它也是有戒在,只是它講定學成分比較多,講戒學比較少一點。其實每一部經都有它的戒,戒就是它的規定,你必須要遵守。譬如說我們大家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講的就是五戒十善。我們現代人看這些經,不懂得怎麼修。戒沒有真正通達戒律的律師來講解,我們真的也不懂得怎麼修,學了戒學得也不像。因此印光祖師他才用《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書來代替戒律,他是用這三本書來代替戒律,我們仔細看這三本書,真的就跟戒律的精神完全相應。所以印光祖師,你看他一生印大乘經典的數量不多,但是這三本書在蘇州弘化社出版是最多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印光祖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他是念佛的專家,難道他不會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嗎?我們現在六根要怎麼攝也攝不了,淨念也沒有辦法相繼。就像馬來西亞古晉淨宗學會的前會長賴會長,他說我現在是煩惱相繼,不是淨念相繼。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印光祖師的苦心,他為什麼用這三本書,因為現代人不懂戒律,不懂,不懂就沒辦法去受持,這三本書我們看懂了,你就知道怎麼去持戒。所以這個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現在老和尚看到我們根器又不如印光祖師那個時代,又不如了,看這三本書還是不行,所以現在加個《弟子規》、《十善業道經》。現在《弟子規》,我們說一句真心話,我們幾個人做到《弟子規》?我們有幾個人很認真來學習《弟子規》?我們聽老和尚講也都是耳邊風,聽過就算了,有幾個人真正要落實,說《弟子規》我一條一條來落實、來做?我們自己要反省。昨天給我們端菜那個學生說反省,是沒有錯,但是每一天都要反省。我們有沒有每天認真反省,我今天起心動念、待人處世,《弟子規》哪一條我做到了,哪一條還沒做到,我們有這樣來對照嗎?《弟子規》我們都做不到,其他是更不用談,其他的層次就更高。所以我們不從這個地方學習,我們就得不到受用,得不到受用就是什麼現象?天天生煩惱,天天生活得不快樂。如果我們出家人天天生煩惱、天天不快樂,這個就破壞佛教的形象,出家是這樣,誰敢來學佛!學得那麼苦,這就有無量罪。
所以我們出家人這碗飯是真不好吃,真是不好吃。我以前剛開始接觸佛教很喜歡出家,後來聽了經不敢輕易動這個念頭。後來是我父親往生,剛好這個因緣,那個時候看到我父親死的時候很痛苦,發了一個很強烈了生死的願心,剛好因緣也成熟。但是出家之後障礙非常多,因為我們吃眾生的供養實在是不好吃,舉債過日子,老和尚講舉債過日子,不好玩。所以我常常在想,我如果在家,我自己做個小生意,自己賺一點錢來過日子,我就不會去欠別人的,反正自己賺錢自己用。出家不一樣,你沒有成就,人家供養你是指望你給他種福田,你沒有成就你拿什麼給他種福田?沒有福田給他種,變成我們欠他的債,「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個想起來又更可怕。所以出家了,大家在這個方面要知道怎麼修,要認真來學習。不然的話,我覺得過在家生活不用負債,自己賺錢自己用,不要用到眾生的錢。這個以前我剛出家,日常法師一直跟我們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