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07/4/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03-003-0039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經文二百O四頁倒數第四行,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我們這一節從這裡看起,這是第十三觀「雜想觀」,這一章是觀像念佛。在本經總共有十六觀,世尊教給我們修往生的方法,總共有三種:第一個,從初觀觀落日懸鼓一直到前面第十二觀,這十二觀都是屬於觀想念佛;這段經文第十三觀是屬於觀像念佛,比前面觀想要容易;到第十六觀是教我們持名念佛。佛在許許多多大乘經裡面說法的方式,都是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後。像我們在《華嚴》看到五十三參,最後普賢菩薩代表的大圓滿;在楞嚴會上,最後我們看到大勢至、觀世音菩薩,這二位菩薩代表首楞嚴大定的修學,都是把最要緊的放在後面。在本經他把持名念佛放在後面,這個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往生西方修學的方法,持名是第一。
今天我們看觀像,觀像就是觀看佛像。泥塑木雕、金銀銅鐵鑄造的,或是彩畫的都好,我們要修觀佛像,最重要的要把假的佛像當作真佛來看,那個真誠恭敬心才能夠生得起來,才會有感應;而且修這個法門實在講要很有福報、很有時間,家庭裡面有莊嚴的佛堂,佛堂中要供養好的佛像,莊嚴的好像,這個很要緊。前面經文也跟大家報告過,我們供的佛像不管是泥塑木雕、金銅鑄造或是彩繪的,都要依照《造像量度經》的規格來造佛像,要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造出來,這個才有標準。所以供佛像,這個是有講究的。供養好的佛像、莊嚴的佛像,在觀像的修學期間不能離開佛堂,一離開佛堂就看不到佛像,看不到佛像功夫就中斷,所以要有時間、要有人照顧。所以不必要為衣食操心,樣樣都有人伺候著,這樣大福報的人修這個法門可以。這個一般人沒有這麼大的福報,他沒有時間,要上班,要處理家庭裡面很多工作,他沒有時間一天到晚在佛堂看佛像。所以要修觀像念佛,這種人就是他要有時間,三餐生活上有人照顧,就好像閉關一樣。閉關有人護關,他在修學的期間,在佛堂就不能出去,好像閉關;也好像我們打佛七,打佛七七天(一個星期)都要在佛堂。所以觀像念佛跟打佛七一樣意思。
專心觀看阿彌陀佛莊嚴的佛像,這是要有時間,你如果要修學這個法門,也是要跟打佛七一樣,要找一段時間,打一個七、二個七、三個七,七個七、十個七。像澳洲淨宗學會每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一季有七十天,打十個佛七,也可以比照這個方式來修。當然你觀佛像一方面也可以(現在念佛機很方便)放佛號來聽,你在佛堂裡面時時刻刻看著佛像,拜佛、繞佛、靜坐,最好四面牆壁都吊這尊佛像,當你繞佛,不管你走到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到佛像,拜佛也看到,靜坐也看到,繞佛也看到,這樣幫助我們修學觀像念佛的法門。
我們看觀像念佛的修學方法,開頭第一句世尊就告訴阿難以及韋提希夫人,當然也就是告訴我們大家。『若欲至心生西方者』,這句話是大前提,我們修念佛法門的目的是什麼要知道,目的就是至心求往生西方。假若有人至心,至心就是真心,你真心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要見阿彌陀佛,這個心願是真實的,那佛就教你方法。請看經文:
經【先當觀於一丈六像。】
一丈六的佛像。
經【在池水上。】
在池水上面。一丈六的佛像,也就是世尊在世所示現的高度。現在許許多多大的寺院裡面,大殿上供的佛像多半還是用這個標準。善導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觀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前面我們讀過,西方世界的大地是琉璃,所以第二觀教我們觀大海結冰,觀琉璃寶地,是取這個意思。
經【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這就是說明了西方世界真的佛,佛的真身太大了,身量太大了!我們凡夫的心量太小,觀不出來。這不得已教我們觀劣應身,觀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有能力觀的,觀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身高差不多的,這就方便了,用這個方法。一丈六,前面經文跟諸位報告過,這個丈六是古時候的尺,不是現在的尺。古時候的一尺大概現在的六寸,這是弘一大師有一篇「周尺考」。周朝時代尺的長度跟現在的長度不一樣,現在尺的長度比較長,古時候尺的長度比較短,一尺差不多現在的六寸。所以我們看經文的丈六,大概現在差不多身高比較高的人,七、八尺,八尺多,大概這個高度。這就是說比一般人高,但不是高很多。像現在有身高比較高的人,一百八、一百九十公分,就比一般人高;但不是二百多公分,那就太高了。二百多公分,我們看起來就差太多。如果一百八、一百九有比較高,但是還沒有高很多,我們觀想就沒有什麼差別,就是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身高長短差不多,教我們觀這個像。佛的身像像我們人這麼高,比一般人高一點。
經【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這一段是說佛的本願,佛本願是要度一切眾生。換句話說,要度一切眾生一定要用無量的善巧方便,我們眾生大的像觀不成,觀小的。如果這一丈六的像,還是覺得太大,不容易觀,也可以觀想更小的。我們現在把佛像可以縮小,縮得很小都可以,現在科技發達,這都不困難。縮小方便我們入觀,用意也是在此地。由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一定能成就,就是觀想一定可以成,可以觀成。這個觀成就是時時要想像,當你想像的時候,這個佛像就現在面前。像前面所說的,眼睛睜開的時候佛像在眼前,眼睛閉著佛像還在眼前,這才叫成就。雖然在這一觀裡面觀像念佛,諸位仔細想想這種功夫比持名的確是困難一點,一方面就是說要有時間,一方面就是要時時刻刻看到佛像。佛像要觀到我們離開佛像,這個像還是很清楚在我們面前,眼睛睜開,眼睛閉上,這個莊嚴的佛像都是在我們腦海裡,都在面前,這樣這觀才算觀成就。所以四種念佛,持名是最為方便,不但最方便,它的效果也最為殊勝,這到後面會再跟大家做詳細的報告。
經【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這一段經文是說觀佛像的利益。我們想佛像就會得很大的福報,這句話怎麼講法?我們今天造像一定要根據佛在經上所講的《造像量度經》,要根據經上所講的來造,一定要把佛像三十二相要明顯的突出,使我們一見他這三十二相就非常之明顯。相是果報、福報,有果必有因,這個意思是教我們從果報裡面立刻顯示出佛在過去因中所修的大行。如果我們也希望得到這個殊勝的果報就不能不修因,見到果就想到修因,善因善果,惡因就惡報。面對著佛像,惡念全部都沒有了,面對佛像惡念都消除了,善念自自然然而生,這就是得福。所以常常觀佛像就『得無量福』。那要觀佛的真身,『觀佛具足身相』,這是講什麼時候?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時看到就是佛的真身了。我們在娑婆世界觀佛像就得無量福,我們只看這個佛像,想佛像就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報。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天親近阿彌陀佛,天天觀阿彌陀佛的真身,那他的福報當然我們跟他不能比。就像經上所講的,《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我們這個世界忉利天主、夜摩天王、他化自在天,都沒有辦法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相比。
經【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八尺』就更小了,丈六減一半就是八尺。所以這個說明佛的『神通如意』,這在六通裡面叫如意通,也叫做神足通,就是『變現自在』。我們看小說《西遊記》,孫悟空有七十二變,這個七十二變是屬於神足通,屬於如意通。他是如意通比較小的,怎麼小?只有七十二,七十三變就沒有了。佛的神通如意是無量無邊,能應眾生的心量;大心量的眾生就現大身,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現大身,在華藏世界現大身。為什麼?都是屬於大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大在哪裡?心量大。心量大,果報就偉大,依正都大,所以他的正報身體就大。所以對大心量的人現大身,對小心量的人就現小身,隨類現身,無不自在。
經【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這個地方特別給我們顯示出,佛現身雖然現小身,但是他的光、色以及光中種種化佛都莊嚴,那個莊嚴沒有兩樣。現大身如同前面經上所說的,現小身也不例外,具足莊嚴。
經【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
這兩位菩薩與阿彌陀佛是一體,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有佛就有菩薩,有菩薩就有佛。如果從表法來說,佛代表真如自性、代表本體,菩薩代表從體起用。體不說話的,諸位讀《華嚴經》很容易能看出來,《華嚴經》都是菩薩說法,佛沒說法。佛為什麼沒說法?佛是本體,體哪有什麼好說的?無法可說。從體起用,這個作用就可以說法,所以都是菩薩說法。菩薩一定要兩位,他就代表圓滿,一個代表是智,一個代表是行。一個智,一個行,就把所有作用全部包括了,所以不需要有三個。我們看許多的造像,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兩位侍者是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阿難代表智,代表智慧,多聞第一,代表解門,迦葉尊者代表行門,一個解,一個行。西方三聖,阿彌陀佛代表本體,大勢至菩薩代表解門,他理智,觀音菩薩代表行門。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兩位侍者是文殊、普賢,文殊代表智,普賢代表行。你看佛門裡面造像一定是一佛二菩薩,三位一體。所以見到一個必定那兩個都在。觀音、勢至『於一切處』,這就是《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普門示現,三十二應」。『身同眾生』,這是劣應身同眾生,勝應身同菩薩,在哪一個法界他就現那個法界的同類身,跟他同一類,這樣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經【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我們看菩薩的頭部天冠當中的標誌,天冠裡面有一尊立佛,這是觀世音菩薩;如果天冠當中是一個寶瓶,這是大勢至菩薩。其他的這兩位菩薩長得一模一樣,很不容易辨別,告訴我們觀首相就能夠辨別,觀其他就很不容易辨別。在我們中國塑造菩薩形像,是特別觀世音菩薩手上拿著淨瓶楊柳枝,你看到這個,你就知道這是觀世音菩薩,那就沒有看錯。大勢至菩薩手上通常是拿一朵蓮花。
經【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這兩位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助手,他們教化眾生的範圍實在是無量無邊,絕對不是像一般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尊佛的教區是一個大千世界。像我們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教區是一個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叫娑婆世界。一尊佛教化一個世界,這就非常非常的普遍,非常非常之多。佛告訴我們,也有佛的福報很大,他的教化區域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乃至於十個大千世界,這是有不是沒有。唯獨阿彌陀佛的教區沒有限量,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阿彌陀佛的教化區。諸位要曉得,既是阿彌陀佛的教區,當然也是觀音、勢至的教區。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原來他的感應是盡虛空遍法界,真實不可思議,超越一切諸佛。末後這一句總結:
經【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這個註解希望同修自己去看。這一卷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就做一個總結。大家請看二百一十頁,這是以上的一個總結。
疏【又就前請中。】
這個『請』是韋提希夫人啟請,世尊來答覆。
疏【初從日觀下。】
這個『日觀』是十六觀的第一觀,「日觀」。
疏【至華座觀已來。】
『華座』是第七觀。從第一到第七:
疏【總明依報。】
觀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觀它的環境,『依報』,從第一觀到第七觀。
疏【二從像觀下。】
『像觀』是觀佛像,是第八觀,觀阿彌陀佛的像。
疏【至雜想觀已來。總明正報。】
『雜想』是第十三觀。這一段是說『正報』,觀佛、觀菩薩,這是觀正報。
疏【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廣明定善一門義竟。】
善導大師將這部經分為定善、散善,定善到這個地方講完了,往下就講散善。散善,首先跟我們說的意思,要說的就是九品往生。「上品上生章」是全經的精華,非常重要。假如我們為人家介紹《觀無量壽佛經》,時間要不夠的話,我們介紹本經的重點,重點確確實實是以「上品上生章」為第一重要,它對我們修學確確實實有很大的幫助。這段經文善導大師把它列在散善裡面。我們看第四卷「散善義」。
疏【從此已下。】
散就是散亂的散,善就是善惡的善,義就是它的意思。散善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心還沒有得定,定善就是心得定,像上面十三觀,心要得定,觀想才會成就。心如果還沒有達到禪定的標準,觀想就不能成就。這個九品往生,三福、九品,這是還沒有達到定的標準,所以善導大師把它判作散善。我們先看解釋,善導大師的解釋。
疏【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
『三輩』,上、中、下三輩,看三輩的散善。
疏【就此義中。即有其二。】
這個散善裡面有兩個意思。
疏【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
世尊在一開端就為我們說出『三福』,「三福」是一切諸佛修行成佛的根基。諸位要知道,定善是修念佛三昧,是修定,這個定修不成,不得已而求其次是散,是散善。憑著善心能夠在少許的時間攝心都能往生,這個法門才真的廣大,一切眾生才真實得度。如果照前面定善標準來講,不能普度眾生。你想前面的十三觀有幾個人能做得到?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就不是最殊勝的法門,最殊勝的法門就是什麼人都能做到,這才叫最殊勝。什麼人都能夠在這一生圓滿成佛,這個法門是第一殊勝!所以最殊勝的是散善。因此這三福是決定不能夠忘記,這個地方要詳細的來給我們說明。
疏【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
裡面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善根。
疏【曾來未聞佛法。】
就是說從來沒有聽到佛法。
疏【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仁義禮智信』就是「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把它歸納起來就是「仁義禮智信」;慈心不殺是仁,所以它是世俗的善根。世間的善人臨命終時遇到了善友教他念佛求生西方,他要一下肯接受,立刻肯念,他臨終十念就能往生。諸位要知道,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惡人臨終遇到善友勸他念佛求生西方,十念都能往生,何況是善人?那當然能夠往生。這個地方跟我們講得很明白,世間善人臨終念佛往生,一念十念往生,品位是中品下生,是這樣的位置。下三品呢?下三品是造作一身罪業的人去往生。這裡的三福,這是善人,所以他往生的品位就高,是在中品下生。
我們今天聞到佛法,依照佛法來修行,從善導大師這個開示裡面,如果我們要往生,我們的品位至少應該是中品中生以上才對。這中品下生就是他一生沒有聽過佛法的,是到臨命終時才遇到善友為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這樣生起歡喜心,肯接受、肯念佛,願意求生西方,這樣往生的。在生前他是世間的善人,但是沒有聞佛法,這是中品下生,往生到西方是中品下生。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說的。這是第一福,世善,世間的善法。
疏【第二福者。此名戒善。】
『戒善』就是小乘,小乘持戒很嚴。
疏【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
『具受』就是受得很圓滿。或有『不具受』的,「不具受」就是沒有受到具足。善導大師給我們說第二福,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二福包括人天、聲聞、菩薩,我們一般講從三皈依開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比丘戒、菩薩戒。這些戒律,「其中或有具受」,有人總受。總受,就是說你一部分總受也叫做具受,這個意思有兩種。譬如說你受五戒又受菩薩戒,出家人三壇大戒,統統受。或者你一種戒,那個戒你全部都受,譬如說通常在家同修受三皈五戒,五戒要五條都受就叫具受。他受一條戒也可以,受二條戒也可以,受一條戒叫少分戒,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戒叫多分戒,五條戒統統受叫做具受。這在家同修他受三皈五戒,這五條都受他就圓滿,受得圓滿,這就叫具受,他五戒統統受。五戒如果沒有都受,受一條、二條、三條、四條都可以,所以這裡說有具受、有不具受。具受就是都受,不具受就是受其中的一條、二條,或者三條、四條,戒是可以這麼受。以前的人受戒謹慎,自己一定要思量哪一條我可以做得到,我就去受(接受),還做不到的他就不受,古人是這樣。現在人愛面子,做不到也受,受了怎麼樣?就是底下講的:
疏【或有具持不具持。】
有人受戒『具持』,譬如說受五戒,五戒都受,他統統持;或者受了五戒『不具持』,實際上他只能做到一條、二條,其他還做不到,這就是「不具持」。「具持」就是你受的統統做到,這叫具持。舉個例子說,他受五戒,他受一條不殺生戒,他這條真正做到了,這就叫具持,他真的做到了;受二條戒,二條都做到了。受二條戒,只做到一條,這就叫不具持,沒有都去持這個戒。受一條,連一條也沒有做得很圓滿,這也叫不具持。譬如說你受一條不殺生戒,不殺生戒你持,但是持得不圓滿,有時候還常常會犯到,這也叫不具持。所以持戒,有具持,有不具持。下面這兩句說:
疏【但能迴向。盡得往生。】
這就是說明縱然受少分戒,持得不圓滿,你能夠盡心迴向也能往生。連世間善,從來沒學佛的都能往生,何況學佛。雖然佛的教誡,不能圓滿做到,但是並沒有犯過失;不過就是小善,沒有什麼大善,小善。這統統是善人,是持戒的善人。前面第一福是世俗的善人,不知道佛法的,他修世間善法。這是持戒的善人。大家一定要曉得,持戒的善人,世間善他一定統統具足,又加上佛法持戒之善,所以他的品位自然是在中品中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看三福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在第二福,第二福一定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不要說受戒,就受個三皈依,真正要做到三皈依,前面那一福要落實,這樣皈依才能真正落實。有了三皈依才能受戒,受一條、受二條,三條、四條、五條,或者你受更多,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所以第二福是建立在第一福世間善的基礎上。持戒雖然不能持得圓滿,但是它比世間善還高一層,所以它的品位是在中品中生。只有修世間善,沒有三皈依,沒有進一步受佛的戒律,這是中品下生。
好,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第三福,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