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九九年早餐開示—珍惜法緣  (共一集)  1999/4/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4-0074

  過去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一生當中極力提倡三本書,第一個是《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蘇州報國寺的弘化社翻印的數量最多,其次是《文昌帝君陰騭文》與《安士全書》。這三種,《安士全書》可以說是我們佛門的著述,周安士先生是虔誠的佛弟子,可是前面兩種,尤其是《文昌帝君陰騭文》是道教的,還有《太上感應篇》也是道教的。而《安士全書》前面一半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它一共有四篇,這一篇的分量最大;接著「萬善先資」,是勸人不殺生,勸人素食;「欲海回狂」,是勸人不邪淫;末一篇,才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是這本書的內容。而《太上感應篇》,老和尚推行的是彙編,《太上感應篇彙編》,註解得很詳細,歷來也不斷的增加,增加一些公案因緣。所以後來的鉛字排版,比過去的木刻版本內容要豐富,這些版本我都看過,我們在台灣也都曾經翻印過。

  印祖為什麼一生當中極力提倡這三本書,他用意何在,我們要能夠細心去體會。學佛,我們想作佛、想作菩薩,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作佛菩薩?不但佛菩薩做不了,說實在話聲聞、緣覺都沒分。須陀洹有能力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叫入流,入聖者之流。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能力?連這種能力都沒有,決定是生死凡夫。如果是生死凡夫,我們佛法聽多了,就知道決定在三途受報。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把六道業因擺在我們面前,自己想想與哪個相應?印光大師是被淨土宗推為一代祖師,祖師的行誼為什麼全心全力推行這三本書?我們到今天,對他老人家的用心愈來愈清楚,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在傳記裡面我們知道,他老人家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細心觀察他一生的行誼,確實很像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表智慧,觀世音菩薩表慈悲,他教導我們的是真實智慧。

  今天全世界的災難從哪裡來的?西方諾查‧丹瑪斯一流的人物,就跟《了凡四訓》裡面孔先生一樣,這個災難在幾百年前他們見到了,他們認為這是命運,這是上帝的安排,決定不能更改,跟孔先生算命一樣的語氣。這是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然的道理,佛在經論裡面跟我們說得很多、很透徹,不但身邊點點滴滴這些果報是自己造的,擴展到虛空法界也是自己一念自性變現的,這個道理他們就不知道。這些人非常聰明,緣不具足,沒有遇到佛法,這些人如果緣具足遇到佛法,一生當中一定修行證果,決定有能力脫離三界。我們從這一點想,這個緣、這個機會是多麼難得!中國人與諸佛菩薩的緣深,接觸的機會多,西方人與佛菩薩的緣薄,接觸的機會少。

  我們能夠遇到殊勝的機緣,應該有慶幸之心,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遇到了。遇到了要珍惜、要解義,佛所講的話你不能夠深解義趣,你也就得不到利益。唯有深解義趣,才能夠真正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行為,我們才能夠得殊勝的功德利益。諸位的緣分尤其深,我們每一天在一起學習,這在現前這個時代,就如同仁德老和尚講的希有,到哪裡去找?諸位同修曉得,多少人想到新加坡來參加我們學習,李木源居士告訴我,他手上接到這些邀請函件將近兩百封信,而我們培訓班每一屆只能培訓十個人,人數再多,練習講演的時間就減少了,就不能成就。深入經藏,沒有別的,天天在講台上,一天都不鬆懈,這樣長期的薰修才能夠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跟宗門裡面的大徹大悟境界完全相同,才有可能契入如來境界;不但超越六道,實際上超越了十法界。

  我們可不可能?這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能。只要自己排除自己的障礙,障礙是自己的業障煩惱習氣,一定要遠離,要發大誓願,「捨己為人,救度一切眾生」,你只要具足這兩個條件,你就有成功的可能。成功的早晚在你的精進,你能夠精進不懈,成就就快速;如果精進緩慢,你的成就也就延後。對我們妨礙最大的是情執,必須要放下,無量劫來我們修行不能證果,就是被這個東西害了,不是好東西,要認識清楚,徹底放下。你放下之後才知道利益無邊,你智慧開了,煩惱斷了,不僅是你精神生活的領域拓開,物質生活也拓開了。我們在經論上體會,諸佛菩薩那些法身大士,他們生活的空間是以虛空法界為家,虛空法界是他的殿堂,虛空法界是他的寮房,一切眾生是他的化身、是他的應身,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生命的整體。這種受用,不契入境界,沒有法子體會得到,為什麼不努力?

  有許多人想契入這個境界,沒有緣分,沒有機會。現在在新加坡,每個月從世界各地方,到這個地方來參學的人月月增長,都是仰慕佛法而來的。但是受到旅遊的限制,有多少人特別從中國大陸來,到此地來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過境,連這點時間他們都不捨棄;這些人來了,我們立刻要接待,要解答他的問題,要幫助他學習。為了求法,不遠千里而來,這不只千里,這求法的精神我們敬佩。緣分好一點的人,到此地來以探親的名義可以住一個月,他們才真正明瞭緣分的可貴。我們天天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人,不知道緣分可貴;換句話說,也就不會精進努力了,這是我們修學成敗的樞紐、成敗的關鍵。

  我過去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們當時算外地人,在台中沒根,我珍惜這個機會,能親近一天,這一天絕不放過。我沒有想到,我有那麼好的機緣能夠親近他十年,十年如一日。因為常常想到,一旦緣沒有了,離開台中就再沒有機會來學習。住在台中的人,家在台中的人,不能成就,原因是什麼?跟我們學習的心態不一樣。他們家在台中,老師長住在台中,機會太多了,今天不會還有明天,今年不會還有明年,一直到老師往生,後悔莫及,沒有抓住時間,沒有抓住機會。外來求法的人,那個心情不相同,真誠懇切,幾句話點醒他,一生受用無窮。這些道理、事實我們都要明瞭,印祖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一個殊勝的機緣,要論價值,整個大千世界也換不到。佛經上的比喻說得好,大千世界七寶算什麼,不足以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佛法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要套一句宗教的話來講,佛法能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永生。這種機緣,在有智慧的人,真正聰明的人,他們認識、他們明瞭,他們是求之不得,怎麼肯捨棄?諺語常講「人在福中不知福」,這是說已經遇到這個機緣的人,不知道珍惜。

  印祖一生提倡這三本書,用意挽救現在的劫難。劫難是人心造成的,我們再問誰的心造成的?我自己的心造成的,這個劫難才有救。劫難是他們那些人造作不善,這個劫難沒救了,自己也要跟著受難,也沒救。決定不能把過失推給別人,好事是別人幹的,壞事決定是自己幹的,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自己修行不如法,所以才造成這麼一個依報現象,依報隨著正報轉。真正有大慈悲心、大智慧,要從自己來轉變,自己轉變,身心世界統統都轉變過來,這正是所謂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世界就清淨。佛法稱為內學,內是什麼意思?內心裡面去做功夫。

  我們每天在一起學習,學習《華嚴經》、學習《無量壽經》、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我們目前開的三門功課,三門功課是一體的,每一天在薰習。還有念佛堂,來自世界每個地區同修,只要在念佛堂念上半天,他見我,他會對我說,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這種感應過,這是真實的。用現在的話來說磁場不相同,進到這個念佛堂,他就不想出來,你說這個磁場攝受力量多大!連續念三十六個小時,他沒有疲倦,不是親身到念佛堂念過佛的人,他感受不到,跟他講怎麼講也講不明白,必須親自在我們的講堂,在我們的念佛堂,才能得到真正的感受。換句話說,念佛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在那裡一心專念的人多,所以才有這種殊勝的感應。我常說我們的講堂跟念佛堂,有許多諸佛菩薩在其中;也有不少同修來告訴我,他們見到了,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諸佛如來,見到護法天神,常常有。我勸導大家,這些感應的事情,我們自己知道就好了,絕不對外宣揚,更不可以用文字來刊載。我們有感應,增長我們的信心,更要加強教理的深入,徹底放下身心世界,一切為眾生,為佛法久住世間。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消除一切眾生的災難,要靠我們每一個同學真正覺悟,認真努力。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