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九九年早餐開示—掌握機會,成就道業  (共一集)  1999/3/1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4-0044

  昨天晚上我聽你們講經,法隆師講經的聲調尾音太低,要學著改進。最好是前面低後面高,中國古人所講,這人有後福;說話前面聲音高後面低,這是衰相,往後逐漸衰弱。我們《內典講座之研究》裡頭,這些原理原則都說過,愈到後面聲音愈高、愈響亮,才能夠振奮人的精神。聽眾已經坐了很久,到後頭聲音漸漸沒有了,聽眾精神提不起來。所以,愈是後面愈要響亮、愈要緊湊,大家要注意的。

  另外一個,就是每一位同學都要著重學普通話。往年,演培法師在此地住了三十年,他是個講經的法師,這麼長的時間,不能把這邊的佛法風氣帶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口音吃了大虧。家鄉的口音很重,始終改不過來,聽眾大多數聽不懂,對於法緣就造成很大的障礙。我們講的東西,人家能聽得懂、能夠理解、能夠透徹,他的興趣就生起來了。講得再好,他沒有辦法理解,沒有辦法契入,興趣決定生不起來,這是我們應當要改進的。還有一個,對於我們自己修學、度眾,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就是心量要大。我們不知道講過多少遍,要真正的愛護眾生、關懷眾生,全心全力照顧眾生。上一次跟大家講,我們要怎樣去學習世尊的遍施,普遍布施就是「四悉檀」,這四種普遍的布施。「四攝法」,我們要把它學會。

  世尊在一生當中,他的生活、他的言行,完全落實在「四悉檀」跟「四攝法」。諸位在經典上留意去觀察,真的是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全是「四悉檀」、「四攝法」的發揮光大。他何以能夠落實?何以能發揮?真誠慈悲。我們雖然有一點慈悲心,差得遠,不夠。雖然也想替眾生做一點事情,幫一點忙,實在講沒有盡到全心全力,一百分力量只盡一、二分而已。不像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盡力是百分之百,一絲毫的保留都沒有。人家能稱為佛,稱為法身大士,我們為什麼依舊在凡夫位上不能提升?這是要我們覺悟的。尤其是諸位要珍惜這個希有難逢的緣分。李木源會長跟我,可以說是全心全力在照顧大家、在幫助大家,沒有為自己。要為自己我們早就往生了,早就到佛國土去了,留在此地幹什麼?受罪,看眾生造業,這有什麼意思?而所看到的是,「續佛慧命」要緊!我們這一生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如果我們走了,佛法就到這個地方終止,我們對不起佛陀,我們對不起祖師大德代代承傳。我們今天跟李居士合作,幹的一樁事情,唯一的一樁事情,續佛慧命,幫助一切眾生消除劫難;不為別的,別的沒有事。

  這一樁事情重要,知道的人不多。我們也曾經聽人家,出家、在家的大德常常掛在口裡。他是不是真的了解?沒有。道聽途說,人云亦云,聽到別人講「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大家都會講,這兩句話真正的意思並不了然。他要真明瞭,他就會真的去做。光說沒有做到,那個說就是道聽途說,根本不了解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從這些地方,我們也能體會到,佛法確確實實是「知難行易」。開經偈裡面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話說得好,要想解如來真實義也不是個容易事情。何以眾生不能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是從真心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同一個心性;換句話說,如來真實義就是自己的真實義,自性的真實義。我們何以不解?被煩惱習氣障礙了。諸佛如來,包括所說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其實就是諸佛如來,他們過的是稱性的生活,無有一法不與自性相應,法法皆相應;過的是自性的生活,所以得大自在,得真解脫。我們今天很不幸,有煩惱習氣,自性不能現前。我們過的是煩惱的生活,我們所過的是無量劫來這些習氣的生活。

  這一種生活,正如《地藏經》上所說,閻浮提眾生,所思、所作、所為無不是罪業。還常常自以為是,哪一天你才能醒過來?哪一天你才能夠覺悟?這裡面佛說得好,真正要覺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缺一個你就不能開悟,這三個條件是《阿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一切眾生皆有,三個條件同時具足就難了。我在早年,大專佛學講座的時候,台灣藍吉富居士問我這個問題。他問我:「開悟為什麼這麼難?」我就告訴他:「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同時具足,你去想想有幾個人?」他想了之後,是真難!有善根的人,沒有福德;有福德的人,沒有因緣;有因緣的人,沒有善根,三個同時具足太難了。我們今天大家在此地相聚,因緣具足。因緣具足也相當不容易。但是諸位要曉得,這種因緣是不是永遠存在?不盡然。我們從整個歷史上觀察,因緣就像《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你能抓住,正好在這個因緣,你的善根、福德現前,你成就了。在這個機緣當中,有善根沒有福德不能成就,有福德沒有善根也不能成就。所以,因緣聚會的時間並不是永恆的,也是相當短暫的。

  過去諸位可以在史書裡面讀到,近代在我們佛教界著名的「支那內學院」,只辦了兩年。時間雖然短,對佛法影響非常之大,民國初年的高僧大德,幾乎都是這兩年當中培訓出來的,太虛大師是支那內學院的旁聽生。更近的,「閩南佛學院」,時間都不是很長。在台灣,你們同修們親身經歷的,我們「華藏圖書館」,是不是永恆的?不是的。有這個緣的時候,不認真、不好好的努力,因緣錯過了,再想遇到太難,不容易!所以遇到這個緣,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我過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我知道因緣難得,每一天的時光,我都非常的珍惜。因為我自己曉得,我在台中居住的時間不會很長,不一定哪一天緣盡了就要離開,離開,學習的環境就沒有了。所以很珍惜,自己才能有一點成就。不知道緣之難遇,以為這個緣會常在,你就完全錯了。今天不學還有明天,今年不學還有明年,明天這個緣還能不能相續,明年這個緣還能不能存在,誰知道?所以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成功的人,他的條件是什麼?他把緣抓住了。世法裡頭講「抓住機會」,緣就是機會。認識機會,能夠抓住機會的,沒有不成功的,世出世法都離不開這個原則。

  我跟李居士有的時候到外面去跑,為的是什麼?也是為諸位同學創造因緣,為你們弘法利生開路,不是為別的。要為自己,諸位想想,這麼大的年歲,何必這麼辛苦?應該找個幽靜的地方去養老,何必要這麼辛苦?為大家製造機會,希望諸位將來在這個世間,弘法利生一帆風順。我們這一代遭遇的困難、遭遇的挫折,希望你們可以避免。你們的成就要超過我們這一代,這是我們的願望。底下一代弘法利生,要沒有真正的德行,真實的學問,這個路就走不通。為什麼?資訊發達,下一個世紀資訊之發達,要超過我們現在幾十倍、幾百倍都不止。完全走上電腦資訊的時代,每一個人,每一天所接觸的是全世界的資訊,你要沒有強有力的說服力,他怎麼會能接受?怎麼會相信?換句話說,他們所懂得的那些,我們統統懂得,我們所懂得的一些,你還不懂得,他才會服你。他那些東西你要不懂,他就瞧不起你,不會接受你的,也不會相信你所說的。所以,不努力,不發憤,怎麼行?

  努力有途徑、有方法,先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這個最重要。四弘誓願裡面講,我們要真正把誓願落實。度眾生的人,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要真有心才行,你真有度一切眾生的心,你的菩提心就發出來了。發出菩提心之後斷煩惱。斷煩惱這裡面是兩個意思:一個是斷一切煩惱,一個是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這是根本智,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功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成就根本智,是成就你的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這是真的德行智慧,世間人講學問。我們在這上扎根了、成就了,然後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學什麼法門?譬如你們現在有電腦,電腦裡面所有這些資訊都可以看。這裡頭有善有惡,五花八門統統都看,你了解這個世間的人他在想什麼,他在做什麼,他在說什麼。好比是我們要給人治病,先要知道他病從哪來的,他得的什麼病,從這個地方就是觀機。我們知道他錯在哪裡,要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改正。

  你對他們所思、所言、所行一無所知,你說法怎麼能契機?換句話說,你說法怎麼能夠叫他歡喜、叫他相信?你一定要了解他。這個事情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也不是我們現在就要的,現在你就搞這些,對於成就自己的根本智就有妨礙。現在先修自己的戒定慧,戒學、定學、慧學你得到了,你才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就是戒定慧那個慧,那個慧再一發展,就是三慧,聞、思、修。諸位要曉得,聞思修的三慧就是戒定慧的慧。你沒有戒、沒有定,你哪有聞思修?菩薩三慧是建立在三學的基礎上,沒有三學決定沒有三慧,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一定是先掌握機緣成就自己,然後再能幫助眾生,幫助這個苦難的世界。不但要消除一切劫難,還要幫助一切眾生圓成佛道,這才是大慈大悲。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