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  (第二十四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24

  請翻開經本,第九段。

  【何謂敬重尊長。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切須慎之。】

  到這裡是一段,第九段這是講敬長,裡面包括了孝親的意思在裡面。首先了凡居士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換句話說,將尊長的定義給我們標示出來。我們看這個文字,依然是由近及遠,先說最近的,這是我們一個家庭裡面,父兄這是尊長。由家庭再擴展到社會,社會裡面就有君臣、有朋友,先說君臣。君臣諸位不要把它看呆板,以為就是過去帝王時代皇帝與臣子,那麼看法就看太呆板了。五倫裡面的君臣,君是站在領導地位的,臣是屬於被領導地位的,所以這個定義非常之廣泛。譬如在政府機構裡面做事,你這個機關的首長這就是君,他底下的侍從就是臣;在一個學校裡面,校長就是君,下面教職員就是臣,要懂這個意思;在一個公司行號裡面,董事長就是君,底下的這些職員就是臣。諸位要懂這個意思,就是說領導與被領導。我們一般人在這個世間,不是領導別人就是被別人領導,縱然出家也不例外。你不要說我不願意人家領導我,我也不想領導人,出了家在一個寺廟裡面,寺廟住持就是君,住持以下的這些執事也是屬於臣。可見得領導與被領導是必然的道理,這一點意思我們要懂得,然後你就曉得,此地所講的君臣就指的這個意思。

  除此以外,朋友之間,既不屬於尊長,亦非父兄。這個裡面也有尊長值得我們敬重的。下面舉出了四個例子,當然還不止這四條,這是舉出四個例子代表,我們可以依此類推。第一個是年高,年歲大,我們要尊敬他。第二個德高,縱然年歲不大,這個人有道德,我們也要尊重他。譬如我們佛門裡面過去鳩摩羅什大師,他在童子的時候,德行修養就超過一般人,所以在小孩的時候,在社會上一般人都尊敬他,為什麼?他有修養、他有道德。所以德高之人我們要尊重他,這就不在乎年齡了。第三是位高,他在社會上有相當高的地位。這個地位裡面又分許多種,要拿現在來講,比從前分得更細密了,或者是他在政治上的地位,或者是他在經濟上的地位,或者在教育上的地位、在技術上的地位,那就很多了,總而言之,他在某一界裡面有相當的地位,這是稱之為位高。第四種是識高,他不一定有地位,識高,換句話說,有學問,他有見識,換句話說,也許他也不一定年齡大,也不一定很有地位,也不一定很有財富,但是這個人有眼光、有見識,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學問了,這樣的人也要敬重他。這個也就是尊長裡面包括了這麼多的這些範圍,這是我們首先要了解的,哪些屬於尊長,指給我們了。

  下面這就講敬重之道,『皆當加意奉事』,可見得文裡面用「加意」兩個字,這就是說不是尊長(普通人)我們也要敬重。佛法裡面,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個就教給我們「禮敬諸佛」;世間法我們打開《禮記》,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佛門課誦這些懺悔文裡面,你看多多少少的都有「一切恭敬」,這都是我們常常念到的,哪有不恭敬的道理?對於這些人要「加意奉事」,就是要特別的恭敬,並不是告訴我們,除這些人之外,我們可以不必恭敬,那就錯了,一切人都要恭敬,這些人要格外的恭敬,是這個意思。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這幾句是養敬之道。敬是屬於性德,換句話說,我們本性裡面良好的德行,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個個本具的。既然是本具,為什麼把它喪失掉了?怎樣喪失的?什麼原因喪失的?這些道理,世出世間的聖賢都給我們說得很透徹,而是後天失於教養,固然是天性,但是後天沒有培養,所以很容易失掉。縱然失掉,如果要再加以培養並不困難,為什麼?他有根在。換句話說,哪一個人不知道尊敬父母?如果你要說某一個人不孝順父母,他心裡就不高興,他縱然不孝順,可是他聽到人家說他不孝順,他心裡就難過;換句話說,他還是有良心。這種人要以良好的方法誘導他,他怎麼會不回頭?再惡的人都能把他喚醒,都能叫他回頭,這就是教育的效果。

  諸位要是稍稍明瞭這個意思,你也就懂得教育的重要。剛才說了,一切眾生皆有這個德性,唯有人知道五倫、知道孝親、知道尊師。畜生道牠為什麼沒有?人與畜生差別在什麼地方?說實在話,就在教育。由此可知,老師的恩德與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因為這個孝敬是要父母跟老師兩方面來教導的。做父母的,小孩很小,不懂事的時候,還可以講,將來長大你要曉得孝順我,還好講;他成年了,懂事了,這個話就說不出口了,就不好講了。因此,勸孝順父母,開導應該怎樣孝順父母,這是老師的事情。老師教學生,他也不能跟學生說,你要尊重我,我是你老師,我對你的恩德很大,這個話也說不出來。尊師重道要父母教兒女尊重老師,老師教他回家要孝順父母,小孩是這麼樣教出來的,缺少一方面都不能成就,這才叫老師,這才叫教育。

  現在這個教育跟從前不一樣了,現在這個教育,說實在話是教你到社會上謀生的技能,你在家孝不孝順父母,老師不教你的。父母對兒女最關心的,你現在學得怎麼樣,將來有沒有本事去賺錢,注重這點,尊不尊敬老師,這個父母不管。換句話說,現在是一種技能的訓練,教育談不上。教育是什麼?教育是講做人,也就是講孝親尊長,教育是從這個地方做起。我們今天社會演變到這個樣子,世界大亂,試問問哪一個人沒有責任?我們自己是不是盡到了這個責任?我們同學當中有不少服務在教育界的,為人師長,你在教學的時候,是不是注重到勸導你的學生要孝順父母?要把孝順的道理講給他聽,為什麼要孝順,要怎樣孝順,這才叫好老師,盡到了老師的職責。同樣的,做父母的有沒有常常囑咐兒女要尊重老師,要尊師重道?能存這樣的心,能這樣去做,我們這一個科目就是講的因果報應,有善因必有善果,果報絲毫不爽。不要看到別人沒有這麼做,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就錯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德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你種善因一定有善果。

  所以,一個人能夠在世間頂天立地,必須要從兒童的時候培養,培養什麼?培養他孝順。在家裡能夠孝順父母,說實在話,這個責任確確實實是老師的事情。老師不但要言教,老師還得要有身教,如果做老師的自己不孝順父母,你叫你的學生孝順父母,那人家不願意幹的。所以做老師就是要做學生的表率,要做學生的模範,做出榜樣給他看。這幾句話可以說是教育裡面的根本法,也就是基礎教育。如果說基礎教育沒有奠定,那其他談不上。說從小,古人也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培養的就跟天生的是一樣,這就是培養一定要從小的時候開始,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使他能夠奉侍父母。奉侍的細節,《孝經》裡面說得最詳細,很可惜講《孝經》的人很少。實在講,《孝經》分量不長,照理說《孝經》是必須要講的,在過去讀書人沒有不讀《孝經》的。

  講到這個地方,我們想到這一層,在過去也有一些有心人提倡這一樁事情。好像我剛剛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常到善導寺來聽經,好像有個陳老居士,他著了一本《孝經白話註解》,那個時候印了不少,到處贈送,以後我們就很少再看到有贈送《孝經》的。至於講《孝經》,好像在十幾年前台中有那麼一次,慈光圖書館辦了一個通俗的學術講座,裡面開了三個科目,一個是《易經》,一個是《孝經》,大概還有一門是佛經。請了三位老居士在那地方講,大概只講了一個學期,恐怕還沒有講完,以後也就散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所以孝之理論我們要明瞭,這個孝的行事尤其要懂得,知道怎樣做法。這個事情與古禮關係很密切,所以《禮記》,好像現在在古書裡面流通的量還比較大。由此可知,現在人是漸漸對這個有興趣了,重視了。從哪個地方見到?在一些書店裡面,有關《禮記》的註疏出版得很多,而且銷得也相當的快,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要有人出來講一講,效果就更大了。我記得在十多年前,那時候我學人,好像在出家之前,還沒出家的時候,我在台中請李老師講《禮記》。我們請他講經,一遍他就答應了;我請他講《禮記》,請了半年他才答應,大概請了五、六次,講了五、六次,他才同意。為什麼他不願意講?講了有什麼用?講了你們又不照做。確實,禮講了之後要照做的,不照做這講了有什麼意思?《孝經》也是如此,講了以後,你回家就曉得孝順父母,這個講了才有效果。講了回家還不孝順父母,那有什麼用處?那何必要講?這是李老師他的看法。不過我覺得,不孝順,講講也好;不照做,講講也好,為什麼?講多了他心裡就慚愧了,慢慢可以回心轉意。不能說是一般人不照做就不講了,這個也不好。所以將來有機緣,這個確實是可以提倡的。

  這些都是講要把它養成習慣,孝行要養成習慣。孝順要柔和、要順從。孝底下加一個順字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不能順父母之心,順父母之志,這個不叫孝,這個不叫敬愛。所以在言語,講這個顏色,講這個「柔聲下氣」,養成這樣的習慣,「習以成性」,就是養成這個習慣,「便是和氣格天之本」,這個格當感動講,我們《感應篇》裡面講的感應,這就是感應之道的根本。可見得說這個敬重尊長,你看看敬重尊長是不是從孝親裡面出來的?不能孝親怎麼能尊師?不能尊師怎麼能敬長?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諸位要真正明瞭這個道理,佛法要想弘揚到全世界,凡是學佛的人我們都有這個心願,為什麼?唯有佛法能致世界和平,眾生得到真正的幸福。但是佛法是屬於教育,佛教是屬於教育,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絕不是像其他的那些宗教,不一樣,稍稍明白佛教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不要說別的,從稱呼上你就了解了,我們稱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本是說根本,師是老師,我們自稱三寶弟子,弟子就是學生,諸位想一想,這不是師生的關係嗎?跟其他的宗教不一樣,其他的宗教,像基督教沒有稱上帝稱老師,沒有,自己稱學生,沒有,他不是這個稱呼,那怎麼會相同?所以大家從稱呼上你就要認識,佛教是教育,我們學佛,與佛菩薩是師生關係。

  諸位要受戒,受戒的時候,那個戒和尚、教授和尚不是給你說嗎?十方三世的這些菩薩都是你的同學道友。要從一個老師來說,過去那些菩薩、祖師大德跟我們都是校友的關係,他是前期的,我們是後期的。因此,既然是教育,是師生關係,你要想接受教育,不從尊師就沒有辦法學到道。可是尊師一定是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現在我們要想把佛教傳播到全世界,那些國家的人他尊不尊重老師?他要是不尊重老師,這個東西傳到他那裡去以後不發生效果,充其量他只把它當作一種常識來研究研究,能不能入門?決定不能入門。為什麼?道是要從恭敬裡面才能入門,沒有恭敬心入不進去。印光大師教誡學人,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利益,兩分恭敬心得兩分利益,沒有恭敬心,聽了之後是絲毫利益都得不到。出世間教育如此,世間教育亦不例外。換句話說,要談到教育,純粹確確實實是建立在尊師重道上,這個是一點都不假。

  因此,要想傳播佛法,先得要勸外國人孝順父母,他能孝順父母了,再轉過頭來把孝順父母之心移到尊師重道上去,那是很容易的事情。這就是要從孝親上下種子,要從這個地方做起,這才能成就。這一點不但我們自己要深入的去研究,去揣摩這個道理,自己照這樣做,也得隨緣盡心盡力的去勸導別人這樣做,這就無量功德。存這個心就是此地所講「積善之方」第一條「與人為善」。能夠隨緣隨分的去化導,那就是勸人為善、成人之美,功德無量無邊!何況這是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就是在孝親。我們講到這個善法,講到這個佛法,無漏善法,講到最高、最極端,那個根還是在孝親上。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還得到忉利天宮說法去度他的母親,報母親之恩。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稱之為佛門的孝經。我們再想一想,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彌勒佛沒有出世之前,在這中間,現在也是,佛所建立的這個教化,等於說他建立這個學校,他現在不在了,總得要有一個代理校長,底下一個校長是彌勒佛,彌勒佛還沒有到任,他已經離開了,當中要找個代替的,代替的是誰?地藏菩薩。他為什麼不請觀世音菩薩代替?為什麼不請大智慧的文殊菩薩來代替?諸位想想,他為什麼要請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所代表的法門是根本法,換句話說,非他不可,別人不能代替。好比一個樹一樣,孝親是根,別的那是枝葉。觀音菩薩講大悲,文殊菩薩是大智,普賢菩薩是大願,都是枝葉花朵,地藏菩薩表的是根。從這些表法上我們還不覺悟?換句話說,我們修行能不能證果,能不能成就,就在你在家能不能孝順父母,出家能不能孝敬你的出家師父,大根大本。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你想成佛作祖,想斷煩惱證菩提,沒這回事情。給諸位說,你打開《高僧傳》,中國、外國找不到一個,你去找,找一個不孝順父母、不尊重老師的,他成了佛,他證了果,你去找一個來,一個都找不到。我們自己要成就的話,我們應該怎麼做法?這個道理不是很顯然嗎?非從這裡做不可,沒有第二個路子好走,諸位想想這個孝親多麼重要。你自己能夠孝親,將來你的兒女孝順你,你做了榜樣給他看。

  我過去聽到一個人講個故事給我聽,他們說是有個事實。說是在北方,有一家兒子媳婦不孝順他的父母,對待父母非常的刻薄,每天吃飯就是一個破碗盛一點飯,拿一點菜,端在旁邊吃。以後他的母親死了,他就把這個碗丟掉,他的兒子,那個時候還不太大,他還不太懂事,把那個碗就撿回來。他說你撿回來幹什麼?他說你老的時候我給你吃。他看成習慣了,兒子對父母供養就是這麼供養法的,你老了之後,這個破碗我也照樣方法來供養你。諸位想想這個,習以成性,我們自己要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敬師長,將來你自己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要想教兒女、學生孝敬,那怎麼會辦得到?這一點確確實實值得我們深思!

  『出而事君』,這就是離開家踏進了社會,在社會上服務,事君就是為人服務,事君要忠。忠與孝是一個意思,並不是兩個意思,就是說對象不同,名詞換了換,換名詞而不換內容,大家要懂這個道理,忠跟孝沒有兩樣。所以在家裡面對父母,我們就稱之為孝;在社會上對我們的長官、對我們的領導人,我們就稱之為忠。長官交辦一樁事情,你不要以為這個事情他不知道,我喜歡怎麼辦就怎麼辦,不可以,不能以為他不知道而自恣也。恣底下有一個小註,「驕橫放縱意」。換句話說,一定要認真、要負責。『刑一人,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刑一人是懲罰一個人,你不要以為你的主管官不知道,自己就作威作福。為什麼?這就不盡責了,這就不盡忠了。底下有一個小註,「嚴刑威逼,使堂下不得盡其情辭也」。

  『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前面教給我們積陰德,俗話說公門之中好積德。服務在政府機關裡面,說實在的話,積德的機會多。怎麼樣積德?只要你盡忠職守你就積德。現在我們政府所提倡的便民,便民就是德政,就是積德。你是一個承辦人員,老百姓有事情來找你辦,你絕不可以蒙蔽你的長官,長官叫你便民,你還是故意刁難,還是拖延時間,那就叫缺德、作惡,這就作惡了。換句話說,要認真、要負責任,按照這個程序盡快的辦好,這就叫積陰德。『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這個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看,可以從現前世間裡面去觀察,凡是忠孝之家,子孫一定發達,什麼原因?原因就在忠孝。『切須慎之』。這一段題目是講的敬重尊長,而內容所說的全在孝道,以孝為中心,忠還是陪襯的,說孝說得最多,可見得忠是從孝裡面變出來的,孝是根本,能夠孝敬父母,便能夠忠於君長,就能夠敬重尊長,這是一定的道理。末後一句這是講的果報,也就是說的忠孝的利益。是事實也是勸勉,「切須慎之」。再看末後這一段:

  【何謂愛惜物命。】

  最後一段也就是把孝親敬長之心擴大,擴大到愛護一切眾生,都是從這來的。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

  『惻隱』就是仁心,就是對一切眾生的同情心,看到眾生在危難的時候,心裡面有不忍。

  【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

  這個話說得太好了、太明白了。古聖先賢給我們說「求仁得仁」,仁是什麼?就是這一點惻隱之心而已。大乘佛法「不食一切眾生肉」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就是這個道理。不但對於一切有情的動物對牠有仁慈之心,對待那些無情的植物,在佛法裡面同樣的發揮高度惻隱之心。戒律裡面說的,比丘無故不踏生草,這是指出家人受了戒,戒律裡的。所謂無故,就是你要從這個地方經過,這個地方有路,既有路,你要從草地上走,這個仁慈之心就有欠缺了。草生長在那個地方也是活活潑潑,它也有一點生機,怎麼忍心踩在它上面經過?除非這個地方沒有路,不得已一定要從這裡走過,這個在戒經裡面叫做開緣。樹木,經上說,有一個人這樣高都有鬼神寄居。因此,從前出家人在山裡面建個小茅蓬,都是自己要砍樹,蓋一個小茅蓬在山上清修。你要去砍這棵樹,你得在前三天到樹那個地方去給它念經、念咒,去祭它,三天以後再來砍它。這是什麼?非用它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砍伐的。這說的是什麼?各位想這是不是迷信?不是的,充實我們仁愛之心,一個人應當愛物。所以求仁就是求的這個,積德也是積的這個,就是積一個惻隱之心而已。

  【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

  這是舉古禮來講,這是看世間法。《周禮》這部書是周公訂的,周公作的,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所謂的憲法,周朝建國的制度典章都記在這部書裡面。這部書年輕的同修們應當看一看,不要以為這是二千五百年以前的東西,它的價值、它的精神,一直到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還沒有辦法超越。過去方東美先生常常提起,說《周禮》是全世界最好的憲法,可惜現在人不看,更可惜的是我們自己中國人不懂這個東西,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你看看我們中國的歷史,在歷代裡面周朝享國最久,八百年,憑什麼?就是憑一部《周禮》。可惜後來的子孫不能照這個去做,如果照這個去做,那周家天下真是萬年萬萬年。不照這個去做,國家就滅亡了;照這個去做,決定不會滅亡。

  周公真正不愧為大聖人,我們孔老夫子最讚歎的,他老人家一生最佩服的是周公。孔夫子是什麼樣的人?他讚歎、他佩服,諸位想想,這個人就可想而知了。周公留下來的東西可以說就這麼一點點,流傳到現在。裡面有一條這麼說的,『孟春之月』,我們中國在古代就將一年分為四季,每一季三個月,春就是春季,春季裡面第一個月就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這就是每一年的正月。正月國家有祭祀,這個『犧牲』是在祭祀上用的,譬如講太牢,祭祀裡面有牛、有羊、有豬,三牲。孟春之月,這個犧牲不用母的,為什麼?怕牠有懷孕。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想像到,聖人立法考慮得很周到。這底下有個小註,「孟春,正月也。牛羊豕曰牲」,這個牛羊豬,「色純白曰犧。牝,畜母也」。

  【孟子謂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

  這句話我們也常聽到,縱然不讀古書,這句話是名言,『君子遠庖廚』,廚房裡面常常殺宰畜生,君子心仁慈,不忍心看,也不忍心聽到。

  【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

  哪四不食?底下就有了。

  【謂聞殺不食。】

  聞是聽到聲音,聽到殺的聲音,不吃。

  【見殺不食。】

  看見殺。

  【自養者不食。】

  自己養的與牠有感情,不忍心殺害。

  【專為我殺者不食。】

  這個跟佛家的戒條都差不多,這個在小乘戒裡面講吃三淨肉,或者是講五淨肉,三淨肉、五淨肉都是離開這幾個條件,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這叫三淨,五淨加上鳥殘、自死,鳥獸吃剩下的叫做鳥殘,或者是這些動物,這些野生動物,自己死的,這是講小乘戒裡頭。大乘戒裡頭根本就是不吃肉。因此,我們勸人學佛,現在一般人最怕的就是什麼?學佛不能吃肉,這個佛學不得。所以勸人學佛有兩樁事情,第一個,不要勸他不吃肉,會把他嚇跑掉;第二個,不要勸他受戒,他覺得這個佛可以學,於我現在的生活沒有妨礙。你怎麼樣勸他?勸他吃三淨肉,自己不要殺。現在市場裡面都殺的現成,洗得乾乾淨淨,你買來吃就是了,不要買活的回家來殺,這一點他可能會接受,這是勸初學人要有方便法。

  這裡面所講的,說老實話,這也是佛法裡面的方便法門。「蓮池大師之戒殺放生文,周懷西居土之萬善先資」,周懷西就是周安士,大家現在拿到的《安士全書》就是周懷西居士著的,他的別號叫懷西。懷西是什麼意思?心裡面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取這個意思,取的這個名字就是念念不忘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意思。《安士全書》裡面第二篇就是「萬善先資」,它裡面一共有四篇,第一篇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第二篇就是「萬善先資」,第三篇是「欲海回狂」,第四篇是「西歸直指」,完全是勸修淨土的。「萬善先資」是戒殺,是以這個為主,「欲海回狂」是戒淫。「與近人所輯之好生種福編、慈護生編,各書均為培養慈心必讀之書」。《安士全書》印光法師他老人家勸勉學佛的家庭應該家家都有這一本,常常講給子弟們聽,全家能夠奉行,一家人消災積福,確確實實是傳家之寶典,人人必讀的。

  【學者未能斷肉。且當從此戒之。】

  這講初學的人肉食還斷不掉,你就從這個地方學,就是聞聲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你就守這個四條,當然最好的是能夠斷掉。說個老實話,肉食,一般人不懂,說肉食才有營養,素食都沒有營養。現在人漸漸比較聰明了,比較上要覺悟了,為什麼?他們去調查,調查的結果,素食的人長壽,壽命比肉食的人要長。雖然調查有這個結果,可是依然不能普遍的去影響,換句話說,還是宣傳的力量不夠。總而言之,我們細心的觀察,這個世界雖然是混濁到極處了,可是裡頭還現著有一線生機。何以見得?你看現在台灣,大專學生、年輕人這麼多人學佛,還有許許多多學生吃長素,這些就是一線生機,這是好現象。底下這個小註諸位自己看看就行了,我們趁這一點時間把下面的講下去。

  【漸漸增進。慈心愈長。不特殺生當戒。蠢動含靈。皆為物命。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

  這是說你在修養、在道業上漸漸的增進,慈悲心一天比一天增長,到這個時候你就會覺悟到,不但殺生應當要戒除,還能夠覺悟到『蠢動含靈,皆為物命』。蠢動含靈是指小動物,像蚊蟲螞蟻,很愚蠢的這些動物,但是怎麼樣?牠也含著有靈識,牠也有神識,牠還有生命。「一切微命皆有佛性」,既然是個生物,牠就有性,在動物我們稱之為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植物、在礦物我們稱它作法性。實在講,佛性與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這個地方特別著重在靈覺上,佛這個字當覺講,牠有覺性。

  『求絲煮繭』,要不要殺害飛蛾?「綢衣一領不知殺害幾千萬飛蛾,故智者願布衣終身」,道理就在此地。有智慧的人他能看到這一層,不忍心!一件絲織品,在他眼睛裡頭多少生命。因此佛門裡面講,受了菩薩戒的,菩薩是以大慈大悲為懷,受五戒的人可以吃三淨肉,受菩薩戒就要吃長素了。這個地方給諸位說,只說長素而不說長齋,素跟齋不一樣,齋的意思是日中一食叫齋,現在我們叫持午,那個叫齋,過了中再吃就破齋了。所以叫吃長素。長齋功夫是又進一層了,這一點我們在此地附帶加以說明。

  飲食是要配合我們體力的消耗,我們身體一天要消耗多少熱量,沒有那麼多的熱量來補充,飲食就是補充,等於說補充燃料,補充少了人就要長病,那就不叫修道了。你不要這個身體,你還能修得了道嗎?修不成的,這就所謂是「法輪未轉食輪先」,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飲食起居修道人要特別的注意,保持自己身心健康,不要叫自己生病,道業才能夠精進。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想上,我們妄想斷不了,每一天就需要那麼多補充。所以持午長齋不能勉強,這個東西不可以充面子,自己妄念紛飛,還要故意標榜我持午,比你們要高,這就錯了,這個念頭就已經錯了,就是一個大妄想,就在那裡造罪業,不但持午沒有功德,持午還造罪,為什麼?貢高我慢,造業障。到自己妄念少了,你的需要量自然就少了。所以從前出家人日中一食才行,為什麼?他沒有妄念,他能辦得到。所以這個絕不是勉強學的,更不可以勉強的勸人,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功夫到了才行,功夫不到不可以勉強。所以真正有道的人絕不勸初學持午,也不勸初學不倒單,不到相當程度不談這些問題,你安心在道上走,這才對,用不著標新立異,學古大德。換句話說,幼稚園的學生學大學、研究所的那些派頭,學也學不像,活受罪,那又何必?那已經就錯了。

  『鋤地殺蟲』,這是講我們食物之由來,農夫種田要不要耕地?耕地要殺害多少蟲,縱然我們吃的蔬菜,種菜的時候也要鋤地,也要殺害很多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說這些話就是叫我們要想到,穿衣吃飯的時候要想到,我們這一餐飯、這一件衣都是殺害了多少眾生我們才得到。可是我們現在業障深重,沒有這些不能維持生命,又必須要,既然必須要,你得到一件衣服就要愛惜它,你才對得起那些被殺害的那些小動物,你才對得起牠。所以萬萬不可以暴殄衣食。暴殄底下有個小註,「賤視物品,狼藉作踐,不知愛惜也」。『當與殺生等』,換句話說,不愛惜衣食,與殺生沒有兩樣。這是說得微細了。我們想想有沒有道理?真有道理!對於衣食怎麼能不愛惜?怎麼能不尊重?衣服寧願少做一件,不必多添。多添一件,換句話說,多與一些那些被殺害的眾生結了害命之緣,雖然不是你直接害的,他害了這些眾生才得到的這些質料、這些原料,來供給你這件衣服。像這些地方我們學佛的人應當要多想想。

  【至於手所誤傷。足所誤踐者。不知其幾。皆當委曲防之。】

  這是講每一天我們誤傷的,不是有意的,不小心、不留意所傷害的,太多太多了。這個在《華嚴經.淨行品》裡面,那是專門對出家菩薩人說的,一舉一動都防範著傷害生命,所以在一舉手、一起足都有咒語,就是為這些誤殺的眾生超度牠、祝願牠、迴向給牠,都有這個意思。

  【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善行無窮。不能殫述。由此十事而推廣之。則萬德可備矣。】

  這幾句話很容易懂,可是這個裡面還是有問題,我們明天再來研究。有許多人提問題,有許多害蟲我們要不殺害牠,牠就要害我們,現在全世界都主張在滅鼠,你還替老鼠留飯,還來養牠,這都行不通。這些都是問題,我們明天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