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五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05
請翻開經本,我們將序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印祖引用夢東禪師這兩句話非常的重要,實際上也就是祖師開導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乃至於講到佛法最上乘者,也不能夠離開因果。善談心性者,這都是指禪宗的大德,所謂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這在大乘法裡面可以說是最上乘者。禪師說這句話並不是沒有依據,我們在《藏經》裡面可以去考察考察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的語錄,確確實實是這樣,凡是真善知識決定不會背棄因果的。我們以近代來說,你看虛雲老和尚,大概諸位有不少同修曾經看到《虛雲和尚法彙》,從前十方大覺寺有翻印。但是老法師在圓寂的前二、三年,也就是他老人家最後的遺教,虛老和尚的《方便開示錄》,在香港流傳得非常之廣,本省比較上少看見。在《方便開示錄》裡面幾乎自始至終都是教我們注重因果的道理,這是說的現代的大德。
我們看看這個小註,「過去所造為因,現在所受為果;現在所造為因,未來所受為果」,這四句話就告訴我們因果通三世。「苦樂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際一切事相,無一不發生於瞥爾妄動之生滅心中,亦無不消除於本來清淨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事相無量,無一而非因果,無量因果,無一不出之於心性,心性不易見,即可借因果以見之」。這就是將因果與心性的道理,在幾句話當中發明到了極處。心性是講理,而因果是講相與用。我們大專講座講《十四講表》的時候給諸位說體相用,所謂體就是此地講的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本體,因與果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用,這個關係怎麼能分開?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關係,你就曉得心性與因果實在是一而二,二而一,一體之兩面。假如說我們單單著重在心性上,不談因果了,不理會因果了,換句話說,心性的道理你一定也不能夠透徹,這是必然的。理與事分不開家的,你要想真正在理上通達,事相上絕不能夠捨棄。這一句話是對上根利智對他們講。
下面一句合起來看,那就三根普被了。我們沒有那麼高的天分,叫我們一下明白心性的道理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從事相上下手,可以說人人皆有分。這幾天我們在善導寺講的《彌陀經》就是很顯然的例子,《彌陀經》的極則就是說的心性的道理,但是帶業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應。阿彌陀佛在因中發的願,那是因;現在修成極樂世界,這是果。我們現在相信淨土法門,發願求生,這是因;將來報身盡了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這是我們的果報。在經上,實在講時間太短,只能夠把裡面重要的意思提出來給大家說說,實在講還是沒有法子說得透徹,總希望同修們要深深的相信這個法門,佛法殊勝的利益功德才能夠獲得到。深信因果就是你將來一定可以明心見性,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是下品下生,你也能一生證得圓滿的佛果。經上說,往生極樂世界就證得三不退,知道證三不退,那麼經上講的一生補處菩薩豈不是人人都有分?到了補處菩薩,這才叫大明夫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圓滿的發明。
小註裡面給我們說明,苦樂因果,我們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極樂世界才是種的樂因、樂果。在這個地方,那個果報我們不必看重它,需要看重的是在造因上。造因上來說,這一本小冊子,《了凡四訓》,就教我們造樂因,後來的果報當然就是樂果。但是不善於造的,像後面袁了凡居士,如果造作的是苦樂相對的樂因,將來果報還在娑婆世界人天兩道享福。而人天兩道的福報,給諸位說,萬萬享不得,一享福就迷惑顛倒。人間再大的福報你能享幾年?縱然你活兩百歲,你也不過是享兩百年而已,兩百年享完了以後怎麼辦?依然六道輪迴。這個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說,人間天上的福報我們都不要。
我們修什麼才是真正的樂因?修淨業。再要問諸位,什麼叫做淨業?所謂淨業,就是在斷惡修善之中,著意在清淨心,我斷惡修善,我的目標就是在我自己心地清淨,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求。正如同前天給諸位講的,我們念佛的大主意在什麼地方?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這是無漏的善法,這一種業因與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才相應,因果相應,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我們不懂這個道理,我們斷惡修善希求人天的福報,那是得的到的,不是得不到,這麼一來,我們所修行下的這些苦功也不過是來生享一生福而已,這實在講是得不償失!一享福沒有不迷惑顛倒,所以享福報當中又造無量的罪業,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菩薩他就懂得,在這個心最初一動的時候,他就能知道後來果報清淨與否,這是與我們凡夫不相同的所在。
這裡小註也給我們點出來了,十方三世一切事相,那是講的果,有果必有因,這個因沒有一樁不是在我們心地最初一念妄動的生滅因中,現的這些十法界依正莊嚴。明心見性之後,這是講成佛了,成了佛之後,這一切的妄相,真心理地上本來沒有。這個道理雖然很難懂,但是不能不懂。我們在講堂裡面,大經大論上常常討論這個問題,常常提起這個問題。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我們悟不過來不要緊,千遍、萬遍,必然有悟處,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所以經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聽,目的就是要開悟。換句話說,使我們早一天獲得清淨心的現前,然後你才曉得,像《華嚴》裡面所講的無障礙的法界,此地舉了一個例子,「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這個例子是指的事事無礙的境界。由此可知,不但在我們六道凡夫境界裡,六道以外四聖的境界當中,也就是說整個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樁不是因果感應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作菩薩有作菩薩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這是我們應該首先要明白的。明白了之後,這個十法界你就可以選擇,我希望到哪一個法界,我就造什麼樣的因;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你就可以自做主宰,就不會隨業力飄蕩。
《了凡四訓》,實在講,就是教我們在境界裡面自己做主,改造命運。可以說世間凡夫沒有不隨命運轉移的,哪一個人能夠逃得出命運?能夠逃得出命運的,過去講,只有修行人。你看看相算命的他不給修行人看,為什麼?修行人的命看不準,就是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給那個看相算命,他算得很準,某人不得了,算我的命算得很準、很靈,還對那個人誇獎幾句,他不曉得反過來慚愧,我修了這麼多年,還是在命運手上,我一點都沒有轉得過來。袁了凡是個凡夫俗子,他都能夠扭轉命運,我們是佛門四眾弟子,我們要不能改造自己命運,那還談什麼修道?無論在家、出家,學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運。這是祖師特別的弘揚這本書、流通這本書的用意之所在。也就是說,在佛法裡面給我們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後大小乘的經典我們才能有受用。末後這一句說,此理勢所必然也,這是道理勢在必然。
「須知從凡夫地,乃至圓證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棄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惡因,常受惡果,經塵點劫,輪轉惡道,末由出離之流也,哀哉。」這幾句話是祖師對於一般凡夫悲痛與感歎。由前面夢東禪師這兩句話我們就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凡聖皆不能夠避免,皆不能夠超越。現在就是問我們自己相信不相信?你能夠相信因果報應,這種人就是經上所講的多善根、多福德;不相信因果報應,那就叫少善根福德。不相信因果他就不肯修善因,不修善因,他就自己放棄了他可以得到的善果,這真叫做自暴自棄。在這裡我還要提醒同修們一點的,我們斷惡修善,要曉得斷惡修善是我們自己本分上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這樣做法,至於那個善的果報就根本不要理會,求富貴、求智慧、求功名、求長壽、求多子孫,一概你都不要求,你那個善因厚了,自然就報得了,何必要求?如果你要求,你那個善就不是真善。古德教給我們,「只問耕耘,莫問收穫」,換句話說,只問我們自己修善因,不要理會善果,對於果報不必去理會它,善積厚了自然果報現前,這多麼自在。不相信善惡果報的,必然是常造惡因,常造惡因的人,那個惡業成熟焉有不受惡報的道理?果報不可思議!
印祖在此地給我們講,常受惡果,經塵點劫,輪轉惡道,塵點劫是指時間之長。這個地方有個小註,「劫,最長時間也」,這是時間單位,「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叫一大劫,這四個中劫的名稱叫成住壞空。「歷第一中劫曰成劫,歷第二中劫曰住劫,歷第三中劫曰壞劫,歷第四中劫曰空劫,循環往復,多不勝計,曰塵劫」,塵是指的微塵。成住壞空這四個合起來叫一個大劫。這就是說明,我們要不相信因果報應,依然造作惡因,沒有不墮惡道的,一墮惡道這個時間就太長太長了。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正有成就,你要從深信因果上做起點。換句話說,最低的限度不墮惡道。這是給那些凡夫俗子、沒有志氣的人所講的。對於真正聰明智慧、有志氣的人說,最低限度我們要帶業往生,這才不辜負自己,不辜負佛菩薩,這是說最低限度的,我們要能帶業往生。
果然能帶業往生,現前我們所做的,正助雙修。所謂正修,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口裡面不念,心裡頭不斷,著重在心上;在助修上,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也就是這一篇裡面給我們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惡修善不希求一切的果報,求什麼?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就決定可以帶業往生,這樣修學那是再穩當不過的,決定可以成功。如其不然,縱然是來生享人天福報,剛才說過了,福報享盡了還是免不了輪轉惡道,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這裡也有一個小註,「眾生以善惡業力輪迴六道」,這個六道就是指的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說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這個也不必細說,我們講得也很多了。末由出離之流,這就是講六道裡面生死凡夫,這是很值得哀傷的,這是指這一類眾生。為什麼原因?就是不相信因果報應,所以才出不了輪迴。
再看下文,「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反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沒,親得受用耳。」此地說的聖賢,包括世出世間,世間的聖賢人跟出世間的聖賢人都是這樣教導我們。所以說千言萬語目的只是一個,教我們反省,教我們克念,反省是慧,克念是定;反省是看破,克念是放下。念是什麼?妄念,克服我們自己的妄想念頭,妄念能夠息滅,我們真心理體才能現前,而真心裡面本具的光明,在佛法裡面講般若智慧,我們孔老夫子所說的明德,這才能現前;換句話說,性體本具的光明德用才不至於埋沒。親得受用,親是親自,你能夠得到理體上的受用,那就是像諸佛菩薩的受用沒有兩樣。這種受用在大經上從綱領上講是指的法身、般若、解脫,這就是親得受用,你證得清淨法身,證得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得大自在。這是聖賢垂教目的之所在。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縱情,縱畢生讀之,亦止學其詞章,不以希聖希賢為事,因茲當面錯過。」這幾句話很值得我們警惕。聖賢書現在人讀的固然是不多,但是我們講堂的同修可以說人人都讀過,縱然沒有讀過世間聖賢書,佛教的經典、祖師的語錄,這是出世間的聖賢書,我們讀了不少年,我們法身、般若、解脫有沒有親得受用?如果說三德祕藏我還沒有現前,我還沒有得到受用,原因在什麼地方?這就給我們說出來了,把我們的毛病診斷出來了,我們的毛病是不相信因果。口頭上說因果沒有用處的,為什麼?你還肆意縱情,六根放逸,這就不相信因果。經上佛教給我們的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做法,可是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並沒有依教奉行,佛說的是一樁事情,我們自己做的又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行與佛的教誨不能相應,還是肆意縱情。
這樣縱然畢生讀之,不要說你讀個一年、二年,你就念一輩子經也是枉然。何以故?你念一輩子經,也不過只是學其章句而已,因為你從來沒有發心我要作菩薩、我要作佛,你沒發這個心,所以你不能成就。希是希望,希望做聖人、希望做賢人,聖人就是佛,賢人就是菩薩。我們要問問同修們,你們有沒有發這個心,我要作佛?什麼時候作佛?我這一生就要作佛,我不必等來生;我現在就要作菩薩,我不要等來生來世再作菩薩,你要發這樣的心才行,你才能得受用。你要不發這樣的心,大乘經典,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訓,焉有不當面錯過之理?這是把我們四眾同學們的毛病一句話點破,我們應該要覺悟。
底下一段歸結到本文了,替這部書做的序文,就不能夠離開這部書的宗旨。「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袁了凡先生他這四篇文章是他的家訓,是他教給他兒子的一篇東西,在文字上、在義理上都能夠達到通暢無阻,豁人心目。豁底下有小註,「頓然開通之意」,佛法裡面講就是開悟,只要你認真去讀,都能夠叫你開悟的。讀之自有欣欣向榮,欣欣向榮是以植物來做比喻,小註註得好,「心地上一片生機」,確實有這個味道在。亟欲取法之勢,你念了之後你心裡面就生起效法之心,了凡先生這樣做,對,我也應該這麼做法,他能夠改造命運,我為什麼不能?不但我們能,我們比他更殊勝,我們前途比他更光明,因為我們藉這個基礎可以直接到大乘佛法,但是沒有這個基礎,大乘佛法都架空了,落空。
彌陀法會當中,我給同修們特別強調念處正勤,這個念處正勤要不曉得怎麼修法,你讀《了凡四訓》就行,有《了凡四訓》就可以代替四念處、四正勤,你看看這多麼重要。要沒有這個基礎,根力沒有依據。帶業往生,我們說得很清楚,五根裡面要具足前面三根才能帶業。那個植物的根,根生在哪裡?根生在土壤之中,你要沒有土壤,那根生在什麼地方?土壤是什麼?就是念處正勤,換句話說,就是《了凡四訓》。我們現在學的大乘佛法沒有立足處,所以我才普勸同修們,大乘佛法暫時不聽、不修可以,先修《了凡四訓》,太重要太重要了。好比我們心裡面想蓋高樓大廈,你要想蓋房子先找地皮,《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就是土地,我把土地找到了,再蓋房子才有可能;土地沒有找到,在什麼地方蓋房子?因此這兩本書是不可或缺的課程,應該積極的取法。
再看底下,「洵淑世良謨也」。這個底下也有個小註,「淑,善也。言此書具改善世道人心之偉力也。良謨,猶言善法也」。這是極力的稱讚這部書,這部書確實它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力量,也可以說這部書是成佛作祖的根本。
「永嘉周群錚居士,發願流通,祈予為序。」這也是作序文少不了的,這是說出流通這部書的因緣。什麼人發心流通?永嘉,就是現在的溫州,底下小註註得很清楚,浙江溫州有位姓周的,周群錚居士,他發心流通,將這部書重新翻印,贈送給十方結緣,請求老法師給他作一篇序文,序文就是對這部書裡面的要義以及它的功德做一番介紹,求他作序。
「因撮取聖賢克己復禮閑邪存誠之意,以塞其責云。」這句話是法師的謙虛話。這個撮取是「僅舉大要」,聖賢克己復禮,這個底下小註我們先念一念,「戰勝私欲之謂。即孔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修省工夫」。這是儒家教誡學人用功的方法,在佛法上就是說的離一切相,《金剛經》教我們不要取相、不要著相,也是這個意思,這是講的克己功夫。此地這個孔氏就是孔夫子,教誡學人。毋意,這個意我們用佛法的名相來說大家更容易懂,意就是意識,再說得粗淺一點就是分別心,這個意就是第六意識,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要用第六意識。你看看孔老夫子他不是不懂,他講的跟我們佛法沒有兩樣,佛教給我們離心意識,這就是離意識,第六意識。毋必,這個必與固,固就是固執,必就是一定要這樣,這兩個字可以說就是末那識,必與固都是執著,在境界當中一切不執著。最後一個毋我,毋我是忘我,在佛法裡面就是破我執,破人我執、破法我執,豈不就是離阿賴耶識?你看看與佛法裡面講的離心意識參有什麼兩樣?參禪要離心意識,研教要離心意識,念佛也要離心意識,才能明心見性。
復禮,說實在的話,就是見性的境界,性是講的體,禮是講的用,是從相用上說,得其相用必然見性。諸位要明瞭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孔老夫子為什麼多禮,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有禮節,對待任何人都恭敬,佛教給我們一切恭敬,真正有禮貌,絲毫不欠缺的,聖人,有體有用。如果說世出世間這些大德,他的學問增長了,道業增長了,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是顛倒行事,沒有這種道理。愈是有智慧,愈是有修持,對待眾生愈恭敬、愈謙虛,你從謙敬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到智慧光明。如果說學問增長了,脾氣也大了,貢高我慢習氣也隨之而長了,這是決定沒學問。在佛法裡面講那是什麼?世智辯聰,八難之一,他已經遭了難,也就是說,他不是走的佛道,他已經落到魔道裡面了,決定不是佛,決定不是在正法上。這是講復禮,復是回復恭敬,可見得從前不知道恭敬,明心見性之後才知道恭敬,才曉得平等,才知道謙虛、謙抑之道,盡量把自己壓下來,把別人抬高,一切眾生皆是佛,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
「恭敬可謂之為無形之禮服」,從這個地方也可以勘驗我們自己的功夫,我們自己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法,我們謙敬之心是不是在增長?傲慢的習氣是不是天天在斷除?這是很值得我們檢點反省的。假如我們傲慢習氣在增長,謙敬的功夫沒有進步,自己就要覺悟,我們沒有在菩提道上;換句話說,在佛法裡頭,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一定有過失,一定有毛病,你的道業不會增進的,你的善果不會現前的。這是說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道上,你就用這個功夫就行了,不必請教別人。請教別人,別人都給你說客氣話,都恭維你。為什麼?這個年頭說真實話的人很少,說真實話你不高興,說假話你歡喜,那有什麼法子?換句話說,口頭裡說的是一樁事情,心裡面想的是另外一樁事情。
我過去不懂,人情世故知道的少,就犯過這個毛病,所以現在有人請教我,我就恭維了,不敢講真話。我以前一個同戒的戒兄弟,感情非常好,他講經,我也在下面聽,講完以後,他說戒兄,我講得不好的地方,請你指教指教。我就以為是真話,就告訴他,你哪個地方有點毛病要改過。他臉馬上就紅起來了,眼睛瞪著我,很不高興,我就說,你講得很不錯,很好很好,只好講客氣話,從此以後我再不敢說實話。在這種情形之下,我也曉得,我請教別人,別人也恭維我,說假的,不會說真的。像這個樣子我們怎麼能有進步?真正要想求進步,只有自己反省,自己檢點,不要檢點別的,就在這一樁事情就行了,我是不是做到一切恭敬?是不是把貢高我慢的習氣天天在減低?就這麼兩樁事情,就能夠觀察得出你是不是在菩提道上,你在道業上是否天天精進。
閑邪存誠,閑是防止的意思,「防閑邪念,使勿踰越範圍,防心如防賊之意」,在《法句經》裡面常說的「防意如城」。這個邪是指邪思、邪念,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防,念頭一起來就要覺,提起這個覺照的功夫,知道我這一念是善念還是惡念,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就曉得這個念是善念是惡念,將來這個果報是善報是惡報,立刻就覺察,這叫做閑邪,這叫存誠。閑邪跟存誠的功夫是一體的兩面,印祖說他作這篇序文的意思最後結歸到這兩點,是希望我們也跟聖賢人一樣,要做克己復禮的功夫,要做閑邪存誠的功夫,這才不辜負他老人家作這篇序文介紹《了凡四訓》。同時在這篇序文裡面,我們也明瞭如何修學《了凡四訓》,特別是著重在自淨其意上。序文講到這裡講完了,我們可以入到正文了。
大家翻過來,《了凡四訓》第一篇是「立命之學」。在題目的前面有幾行小字,這個小字是舊序裡面的提要,在此地我們也不必多說了,大家細細的看看就行了。這是舊序裡頭說明這個書精深博大,中正精微。「改過、積善」兩篇是正文,前面也曾經提到,好像經書裡面的正宗分一樣;「立命之學」是現身說法,等於序分一樣;第四篇「謙德之效」,等於流通分一樣。諸位要知道,這個書裡頭著重在福報,換句話說,修善根福德。善根福德你會修你還要會保持,什麼方法能保持?謙德能保持,剛才講的,一切恭敬才能夠把你這個福保持得住,你要不能一切恭敬,你修的那個福報都漏掉了,有漏的福報。有漏的福報還要用謙德來保護它,使它不要漏得快,你要沒有這個謙德,一面修就一面漏,修的還不夠漏,修了一輩子依然沒有福報。這就不必多說了。我們看本文:
【余童年喪父。】
這個『余』是了凡先生自稱。『童年』,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男子沒有滿二十歲都叫做童年,二十歲的時候行冠禮,這才叫成人。女子是十六歲行髻禮,頭髮用簪子簪起來,這代表成年了,十六歲以前也稱為童女。這是說他年紀很輕,早年父親就過世了。
【老母命棄學舉業學醫。】
『舉業』,「解見前舊序中」,這個舊序不是印光法師這一篇序,我們這個本子裡頭沒有這個舊序,只有印祖一篇序在裡面。這裡略說一說,舉業,拿現在講,現在還很難說,因為現在的學校同過去的學校不一樣,過去學校是專門為國家設官分職而建立的,所以讀書人他的出路就是從政。現在這個學校裡大學畢業出來未必是從政的,也有經商的、也有從事於工業界的,不同於過去。過去這個舉業,就是從秀才到舉人到進士,都是在政界上服務的。「棄學舉業」就是放棄仕途,也就是拿現在話說,對於從政這一門捨棄掉了,『學醫』,改行了。
【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從前讀書人對於職業的選擇大多數是這兩類,一個是從政,一個是做醫生,這是念書人大多數就業都是這兩大類。我們讀《義田記》,范仲淹的一段故事,范仲淹當窮秀才的時候,有一天有一些朋友們帶著他一塊去算命,他看到那個算命先生,第一句話就問那個算命的,你給我算算,我將來能不能做宰相?算命的一聽,你好大的口氣,就冷眼看他。第二句話說,不能做宰相,你給我算算看我能不能做一個好醫生?算命的就奇怪了,先是要做宰相,宰相做不成做個醫生,怎麼是一落千丈了?就問他,你為什麼有這個想頭?他說做宰相可以救天下人,我救不了天下人,我做一個好醫生,也能救幾個人。算命先生一聽到他這個話,真宰相也,雖然你沒有做到宰相,你這個心真正是救天下。所以後人稱為「良相良醫」,就是從范仲淹這個典故而來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存心救世救人。他的父親對於他的期望也是如此,看看兒子不是做宰相的材料,也沒有這個德,也沒有這個學,那最好做一個好醫生。『謂可以養生』,這個養生小註裡面說,一者可以維持自己家計,就是從事於醫生可以能夠養家,同時又『可以濟人』,這就有保養生命的意思了,有這兩種意思在,「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這個醫道也是一種藝術,底下小註說,藝是指的技術,賴以生存者也,技術而專精可以成為名醫。這是說他母親告訴他,這是他父親的心願、夙願。這個一開頭就說出他父母對他的期望。
【後余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
這個『後』是指以後,可見得他已經把求取功名從政這個念頭早就捨棄掉了,專門留意於醫道。這是以後有這麼一個機緣,在慈雲寺遇到一個長者,遇到一個老人,『修髯偉貌』,髯是鬍鬚,底下小註諸位自己可以看,修是長,鬍鬚很長,非常的好看,「偉貌」,相貌莊嚴,一看上去就曉得不是一個普通人。『飄飄若仙』,超凡脫俗這樣的一個人。了凡先生一見他,對他很尊敬,『敬禮之』。這個人就告訴他,『子仕路中人也』,這個「子」是古人的尊稱,現在人說就是先生,你這位先生應當是仕路中人,你應當要做官,要從政,你是幹這行的,「仕路,官場也」。『明年即進學』,從前從政一定要從學堂出身,國家來培養你、來栽培你。底下小註說,「科舉時代考取秀才曰進學」,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你要從秀才、舉人、進士,由這個途徑上出身。說為什麼你現在不念書,不讀書去?
【余告以故。】
他就把父親的遺志告訴這個長者。
【並叩老者姓氏里居。】
『叩』是叩問,並且請教這個老人,你貴姓,你老人家是什麼地方人,住在哪裡,請教這個老人。
【曰。】
這個老人就告訴他。
【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
這個《皇極經書》是宋朝,這個底下有個小註,「邵雍,字堯夫」,一般稱之為邵康節先生,大家看這個小註,這個小註就不必再多念了。這部書現在還存在,《四庫全書》裡頭還保存著有,中華書局印的《四部備要》裡面就有,精裝兩冊,裡面完全講的是術數。這兩部書不太好懂,如果要精通這一部書,不但是個人一生的命運能夠算得很準確,一點都不會差,而且還能夠知道國運,知道整個世界的世運。這種道理,好像前面也曾經給諸位說到過,在序文裡面提到過。這種推算,古德有給我們說,在理論上是有兩種,一種是甚深的定功,可以知道過去未來,那是決定正確的。因為定功裡面,定是心清淨了,清淨心中無所不照,十方三世都照在你這個清淨心裡面,一點不會錯誤,這是現量境界,親自看到的,哪裡會有錯?這是很深的定功。第二種未卜先知的就是靠數理,這是講的數學,很深奧的數學,也能夠先知,知道過去未來。我們中國的《易經》、邵康節先生的《皇極經世書》,都是由於高深的數理而推算得很正確。從宋朝一直傳到明朝,孔先生是明朝人,傳到他這個地方,他得到正傳,同時告訴了凡先生,我們遇到很有緣,應該我要把這個學問傳授給你。當然了凡先生聽到也很高興,也很喜歡,很難得,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
他聽信孔先生並非迷信,先要看他算的那個卦靈不靈。他就請孔先生到自己家裡來,同時介紹給他母親見面,他母親看到這樣一位客人,很不平凡的客人,也就招待他,並且試驗試驗,看他算的東西準不準。結果算的確確實實很準。算得準,孔先生給他說的話他才能聽得進去。這個準確,當然先看過去,現在諸位要找看相算命也是如此,算算過去事情看他講得對不對,現在眼前的事情看他說得對不對,過去說得不錯,現在眼前的也很準確,將來的就可以相信。這是從試驗當中來奠定信心。他對孔先生生了信心。既然生了信心,孔先生告訴他,你是仕路中人,你應該要念書,這樣念頭才轉過來。
【余遂起讀書之念。】
這才念頭一轉,才想到應當要聽孔先生的話,還是好好的念書。下面我們念一段,時間到了沒關係,下次我們再補講出來,好在這一段意思很好懂。
【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孔為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獨算余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及食米七十餘石。屠宗師即批準補貢。余竊疑之。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歎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准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到這是一段,這一段雖沒有細講,大意諸位也能夠懂得,你就曉得我們每個人都是命運注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怎麼樣勉強也勉強不得。除非你有本事改造命運,你要沒有本事改造命運,你的一生命運注定了。這是要叫我們相信,信了以後才有辦法轉,你要不相信,你就沒有轉的念頭。沒有轉的念頭,你一生還是被命運左右你,命運牽著你走。我們要學佛,要成佛作祖,先要轉命運,在命運當中自己能做得了主宰,而後才能超凡入聖,才能成佛作祖。今天就講到此地,這一段的大意下一次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