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守護夜神章  (第十一集)  1981  檔名:12-008-0011

  第七百五十八頁第五行第二句看起:

  【或為眾生說一如來修多羅海法。或為眾生說一切如來修多羅海法。】

  從這句看起。前面講到法輪,法輪這個意思非常之廣,它代表法界的全體。這句講修多羅,意思就比較要窄小得多,是專指如來所說之法,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經典。『一如來修多羅』,我想這句的意思諸位一看就明瞭,「一如來修多羅」就是《華嚴經》,根本法輪就是指的《華嚴經》。『一切如來修多羅』,就是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實在說在整個佛法裡面無論是理論、方法、境界,說得最圓滿、最透徹的就是《華嚴經》。其餘一切經都是在某一個部分發揮,或者做深入的探討,但是,總不出《華嚴》的範圍。《華嚴經》能稱之為根本法輪的道理,就是在此地,這個意思比前面一句範圍就窄小得多。前面講「法輪海法」,是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修多羅是專指如來所說之法。再看下面一句:

  【或為眾生說一如來集會海法。或為眾生說一切如來集會海法。】

  這句講的是法會,佛說法當然要舉行法會,師資道合,佛是老師,有老師當然有學生,經典是課程。佛的法會它殊勝之處,就是契機又要契理,契機就能夠適合於一切眾生的根性、程度,他當前之需要,所以說各個人聞法都能夠得利益,這叫契機;同時又不違背諸佛所證之理,這才叫正法。我們在大經裡面常常讀到,「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都是形容法會殊勝的狀況。『一如來集會海法』,這裡面也有兩種意思,有些佛他在因地裡面結的緣很多,很殊勝,在果上並不是一次成熟,所以就有許多的法會。像釋迦牟尼佛他這次示現是講經三百餘會,就是開了三百多次會。我們看《彌勒下生經》裡面,佛給我們說的,彌勒菩薩將來的法會只有三次,叫龍華三會。不過他那個三會都是大會,每一會大眾的數量實在是太可觀。當然你知道這種情形,也有佛是一會的,也有佛是無量會的,這就是各人在因地上結的緣不相同。如果要就一代時教來說,如來一會就是華嚴會,這是講的根本會。一切會這是說《華嚴》以後,一直到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這是從一代時教來說,這一即一切。

  【或為眾生說一薩婆若心海法。或為眾生說一切薩婆若心海法。】

  這句是說法的宗旨是總綱領,『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一切種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切種智,我們一般概念裡面應當只有一,怎麼能有一切?可是諸位必須要明瞭,如果執著有個一,一的對面是多,這就是二法。那要套六祖的話來說,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我們要把它記住,要知道一多不二。「一切種智」,說一是講的根本智,說一切是說的後得智。所謂是般若無知,無知就是一薩婆若海,無所不知那就是一切薩婆若海。這是《般若經》上所說的根本智決定是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樣才能圓融,才能夠契入。末後一句說:

  【或為眾生說一乘出離法。或為眾生說一切乘出離法。】

  這是佛度眾生的手段、方便,根利的人一乘就超越了。譬如本經裡面它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裡頭只有一乘法,圓教一乘,到這樣的程度才行。如果是一般普通的凡夫,佛必須要用方便法;一乘法,只有法身大士才能接受。凡夫、二乘所謂是如聾如啞,那怎麼辦?這再講人天法,再講二乘法,再講大乘法,逐漸逐漸的,把他誘導回歸到一乘法。所以這四十九年的教學當中,四十年是講三乘,從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這是講的三乘法。最後再會歸到法華會上那又是一乘,所以《法華》也是圓教一乘。到這個時候所謂開權顯實,這就是講的『一切乘出離法』。畢竟一乘出離的人太少,這個漸次按部就班、循序出離的,這是佔決定大多數。但是這兩種方式我們都必須要曉得,最後的出離一定是一乘。由此可知,三乘是方便,是階梯,圓滿必定是一乘法。

  所以我們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曉得我們的修學最後還是要修一乘。因為不僅是在我們這一代,這個修行當中的弊病是自古以來就有,甚至於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就有,不過那個時候少。到了現在這個時代,流弊就很嚴重了,又沒有真正善知識來教導。弊病之產生在哪裡?就是分別、執著。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同學們,別人執著,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自己執著就不知道了,這是很嚴重的事情。譬如持戒,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一定要曉得持戒是個手段,要不要固執?要固執,不固執這個戒律不清淨。但是又要曉得,堅固的執著就死在戒條裡面,又不能得定,不但不能得定,還生煩惱。看我自己戒清,看這個也不清淨,那個也破了戒,你還生煩惱,這一生煩惱的時候就造罪業了。你看自己好像樣樣都做得很如法,一天到晚生煩惱,這個環境也不行,那個環境也不如意,這就是弊病,錯了。真正持戒人,特別是在大乘法中。

  小乘法我們不去提它,小乘法是相當固執,小乘法的知見錯誤。譬如今天的南洋像泰國,他們不承認釋迦牟尼佛以外的諸佛,他說佛只有一尊就是釋迦牟尼佛。泰國的寺廟雖然很大,你到裡面去看,佛像很多,就是一尊釋迦牟尼佛,他可以塑幾百尊、幾千尊就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都是一尊佛,再找不到第二尊佛。這就是過分的執著,他認為我們一般修行頂多只能到阿羅漢,不能成佛。你看小乘人的知見,沒有大乘人這麼樣的圓融,所以小乘人不容易開悟。中國佛教歷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無論是修小乘、修大乘,他能夠大徹大悟達到他修學的目標,就是孔老夫子的教學「擇善固執」,雖然固執,他裡頭有擇善。固執是什麼原因?對治自己的習氣、毛病。就好像吃藥一樣,我現在有病,非吃這個藥不可,這是要固執,你不吃,不按照時間治病,這病不能好,病會惡化。可是吃到一個相當時期病好了,好了這藥還不能放那就錯了。

  所以到自己煩惱輕了,惡業消除,戒要不要持?要持。持戒這個念頭有沒有?不能有,就是戒律還是要持,執著這個念頭沒有了。沒有這個執著的念頭,戒就得了定。只要你這堅固的執著不放,你只停留在持戒這個階段,戒不能得定。為什麼?得定要破我執,正是所謂三輪體空。不是說在這境界就不持戒,那又錯了,那又大錯特錯。他那個持戒,比固執持戒還要清淨,因為你執著持戒的時候,你心沒有清淨,他人家已經到身心清淨。這就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七十從心所欲又不逾矩,這高明,不逾矩就是持戒。一切規矩他不超過,他自然都能夠如法,又能從心所欲這個多自在!執著的人不能從心所欲,破了執著才能達到從心所欲。

  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教誡我們,持戒是自己持戒,絕不能拿戒律去衡量別人,那就錯了。是自己持戒,不要求別人持戒,所以說是真正持戒人不見他人過,這是真正持戒人。持戒人一天到晚看別人過失,看別人不如法,這個持戒充其量得一點人天福報。而人天福報裡面他還充著有傲慢煩惱,他覺得自己戒清淨,別人都不如他,貢高我慢,果報在哪裡?阿修羅道不好,實在是不好,這些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一定要曉得佛說法的方便,他是用戒律的手段幫助你得定,這是一個必要的手段。定還是手段,所以定不能夠執持,如果執著在定裡面,像小乘阿羅漢,阿羅漢是得了定,而且相當深的定九次第定,你看楞嚴會上,佛說阿羅漢的境界內守幽閑,他的毛病就犯在守字上。因為他有個守,守就是執著,所以他法執不能破。他外面持戒,內裡頭沒有執著這個概念,他這個戒得了定,得定之後他守住這個定,他不能把這個守捨掉,所以他的定不能開慧。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然後你才能夠覺悟到,佛法自始至終,破執著而已。

  佛與大菩薩,人我執、法我執都破盡了,所以他得大自在。不但他的智慧盡虛空遍法界,他六根的能力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正是像本經所說的「理事圓融,事事無礙」,這才是佛法究竟證,是我們學佛真正的目標之所在。我們出離要懂得這個原則,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第一步達到功夫成片。決定不能好高騖遠,決定不要希望著我什麼時候得一心不亂?你有這一念就決定不能得一心,為什麼?一心裡頭沒有這一念。常常還有我是不是得一心不亂?我還要多久才能得一心不亂?這就是你一心不亂的障礙。障礙不從外面來,是從你自己分別、執著、妄想當中來,只要這一句佛號把分別、執著、妄想都念掉了,什麼境界都不理它,那一心的境界自然現前。這個念才如法,才會得力。更重要的就是要把我們的功夫,變成我們的生活,這才有用處,這才能入得了境界。就是我們本經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功夫就是上乘功夫。上乘功夫就是理一心不亂,因為理一心不亂沒有執著,這個沒有執著的時候,一句佛號就變成我們的生活。

  你想想佛號是什麼意思?無量覺,加上南無皈依無量覺。我們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待人接物,無論做什麼事情從迷回過頭來皈依覺。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都能夠覺而不迷,事事覺而不迷,時時覺而不迷,處處覺而不迷,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無上覺。有一樣迷了,那只有阿彌陀佛之名,沒有阿彌陀佛之實。用這一句名號要喚起我們真正的皈依無量覺,這個叫真念佛。覺心就是一心,迷心才是二心,所以三心二意那是迷心,三心就是指的心意識,迷了本性變成心意識,這三心。二意指的是末那意根、第六意識,我們平常人人都會說某人三心二意,這個語言都是出在佛經裡面。諸位可想,佛法對於中國文化影響之深,確實已經變成中國文化,結成一體,沒法子分,水乳交融,佛法就是中國固有文化,早就融合成一體。這是說到念佛怎麼個念法,能這樣念那就是如法,這樣念是最高明的念法,與一乘出離相應。雖然功夫不到,確實與一乘相應,很容易破我執、破法執,那成就是最快的,就是能夠把佛號變成生活。

  【善男子。我以此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這句是總結菩薩說法的綱領,這個十句我們讀過,在此地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因為經文裡面它每一句就是一對,有個一,底下有個一切,句句都是這個格局。一與一切,清涼大師說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從理上講是一,從事上講這是多,這是一個意思。我們解釋前面這十句,多分都是從這個意思來發揮的。第二個意思,這三有、二十五有這是一切,這是多。可是三有、二十五有都叫有為法,我們從唯識裡面看,從百法裡面去看,就能看得很清楚。它統統是有為法是一,一都是有為法,但是從三有、二十五有這是稱為一切。第三個意思,是講的心現識變,三界唯心,心是一,三界是一切。或者我們叫萬法唯心,那心是一,萬法是一切,從這些意思來觀察這個十句就很容易明瞭。

  可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佛為什麼說一?為什麼說一切?這裡面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廣結多緣,與一切眾生結法緣。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將來我法緣多,我成個大佛,我有個大世界,我度很多眾生,那不是變成貪心了。佛哪有這種念頭?諸位要知道這還是自度,心量愈大執著愈容易化掉;心量愈小,我執、法執的圈子相當不容易打破,所以這是佛法的一種善巧。實在講是自度的善巧,也就是破執離障的善巧。譬如說我有錢,世間人對這執著是個大病,錢怎麼樣?愈多愈好。多了怎麼?多了之後很不容易施捨。為什麼?他還想多,他總覺得不夠多;不如那個貧人得一點錢,他很慷慨就拿出去,反正我沒有,得的這點也不在乎。所以說為富不仁,貧而好施,這是很自然的心理現象。這就是什麼?執著不容易突破。如果佛教我廣結善緣,我愈有我愈多結緣,這個執著自然就化解。

  特別是對那個有福報的人,很重要的一種修學方式,愈是有愈喜歡布施,我有福,讓大家去享。我看到大家都享福,這很自在,這非常快樂。個人自己享福,看到別人苦,縱然享受,大概心理也不自在,為什麼不叫大家享福?所以它能夠幫助你拓開心量,打破我執、打破法執。可見得利他真的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不利他就決定不是自利,要想自利一定要利他。自利,諸位要曉得,就是破執,破這兩種執著,破煩惱障,破所知障,這才叫真正的自利。你所得到的是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華嚴經》這個大經,八十卷本子裡面,前面十二卷經文,講的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所以古人常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不曉得成佛的富貴。佛這個富貴是不是修來的?不是的,佛的富貴不是修來的。從哪裡來的?性德本來具足,這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

  換句話說,我們人人都有這樣的富貴,我們現在這個富貴為什麼不能現前?被二障障住了,被二種執著綑住了,所以稱性的富貴不能現前。如果把這二種障礙打破,二種執著掉斷,稱性的富貴現前了,這才叫是真正的自利。所以你要想得到這個利益,必須要利他,而且是念念都要為一切眾生著想,絕不能為個人,絕不能為個人的小團體。你要這樣想法錯了,為什麼?小團體還是我執,不過這個身大一點。我愛護我自己,我愛護我的家庭,把那個我放大一點點,還不行。我愛護我的國家,這個我已經放大,不小了,還不行,因為你的國家在地球才那麼一點點大;我愛我整個地球也不行,還太小,地球在太虛空裡面一點點的小星球。你要把這個心量放大到盡虛空遍法界,經上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才是你本來面目。

  所以一個學佛的人要想與理相應,這事與理相應,起心動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要是這樣大的心量你這一生怎麼會不成佛!我們起個心、動個念我自己、我這個道場、我這個小集團,好是很好,給諸位說,人天佛法,人天乘的佛法,二乘都談不上,因為二乘要超越三千大千世界。他超越六道,六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換句話說,二乘人的心比我們大多了。因為二乘是破我執,他沒破法執,他破了我執,他能超越三千大千世界。他沒有破法執,所以他不能夠證得盡虛空遍法界,他不能證得,他只能超越一個大千世界而已。我們這個理明白了,就曉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法,應該怎麼個修學法,這個道理就明瞭,曉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法。看到別人偏差,總得以善巧方便來幫助他,這裡頭真的要講善巧方便。尤其是善巧,善是最好的、巧妙的方法,不知不覺他就能感動,他就能覺悟,這才叫善巧。不至於在言語上,叫對方聽了起反感,那個麻煩就大。所以歷代祖師教化眾生多半用講經,講經是佛說的,我們大家都要遵守,不是我說的。我在那裡發表一篇講演,底下聽了是某法師他在那裡高調的時候,我不服他。我們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佛說的,這就方便多了。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文,下面一段文是總結利益:

  【善男子。我入如是等無差別法界門海。說無上法。普遍最勝。攝諸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時此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於念念中修習增長一切菩薩諸解脫門。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我們念這個文的意義實在是太美了,這個境界世間縱然是講到天上,也沒有辦法跟它相比。『我』是這個善男子叫著善財,善財是代表我們大家,這是要注意到的,這是說《華嚴經》善財童子就是我們的代表。善是善根,財是法財,功德發財,歡喜佛法就是財,你有善根、有福德,又有因緣能夠聞到這個大法,能生歡喜心,能夠發心修學,這個人就算得是善財童子。「我」是守護城夜神自稱,『入如是等無差別法界門海』,這是講他所證入的境界。他是用什麼方法證入?般若波羅蜜。我們看現前的法界,法界是一相,正如佛在這個經開始,佛說他成佛的時候看到大地眾生齊成佛道,同時一起都成佛,一界,佛眼睛裡看這個法界都是佛。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但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眾生也是佛,這是華嚴的境界。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反過來,凡夫看佛菩薩都是凡夫。這不也就是說明了嗎?境隨心轉,看你用的是什麼心?佛用的是一心,所以見到的法界叫一真法界,一就無差別,二就有差別了。法界這個相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它能隨眾生的心變,識心所變。他一心呢?就現一法界一真法界。菩薩心就現菩薩法界,緣覺心就現緣覺法界,善心,看到這個世間人各個都是善人。那個無惡不作的人,他看到這個人還是善人,可惜一時糊塗,這是真的一時糊塗造的罪業。惡人看到世間人各個都是惡人,沒有一個是好人,境隨心轉。

  佛法修的是心,心變了,境界就隨著變,懂得這個道理,也就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功夫。我們看境界,我們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們這個境界就比從前提升了。以前我對人這個討厭他、那個可惡,現在都沒有了,這個境界就提升。再深一層,一切人都平等,我們的平等性智境界現前。所以從外境能夠考察自己的心行、自己的功夫,究竟到達什麼樣的境界,這個用不著去問別人,問別人不可靠,問自己絕對正確,絕對可靠。看一切眾生各個都是菩薩,自己到菩薩境界;看到各個眾生都成佛,證明我自己成佛。菩薩入的是無差別境界,這不是大智慧看不出來的。因為眾生是用差別心,煩惱的心,分別、執著、妄想看到這個境界無量無邊的差別。菩薩智慧現前,覺心現前,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都沒有了,所以看到這個法界沒有差別。

  從無差別心中,這個無差別的心就是根本智,無分別智。『說無上法』,「無上法」是無分別法。『普遍最勝』,一有差別、一有分別執著就不普遍了,就非最勝。「普遍最勝」一定是清淨平等法,這個法攝受一切眾生,眾生哪有不接受的!哪有不歡喜的道理!所以才能夠遍攝一切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這個菩薩的宏願。現在眾生這也是一個大病,那就是沒耐心,求學沒有耐心;教學,這菩薩度眾生是教學也沒耐心,這不能成就。求學要有耐心,要肯吃苦,要是講到佛法,我們就講一般的來說沒有十年不能成就。現在人誰肯發十年的心來學佛法?而且真正要成就這個十年只能學一門。學許多門不行,力量分散了。

  以律宗來說,過去南山律祖,就是終南山唐朝時候道宣律師,他聽《四分律》這就講學習的精神,《四分律》六十卷。最近有一個人送了三部給我,精裝本五本,一本這麼厚六十卷,他聽了二十遍,專攻《四分律》聽了二十遍。在我想想,這個六十卷經縱然是一天講上八個鐘點,講得最快恐怕也得要半年,聽二十遍十年。我們今天要找這樣的學生到哪去找?我聽到過很多大專學生,有一年我不曉得是在哪個地方講《金剛經》,我就聽到一個學生說《金剛經》過去我聽過。他掉頭就走了,好像這個經不要再聽,他已經聽過了,這怎麼能比得上古人?

  我們台中,老師給大專學生編這個「十四講」,我就聽他老人家講了十一遍。他講一遍我都聽一遍,我都很用心聽一遍。這個我已經聽過了。而且我聽東西有很好的記憶力,大概我聽一遍,要我重複的講出來,可以能夠講到百分之九十五,我有這樣的能力。我還聽十一遍以後離開老師,要沒有離開老師恐怕聽二十幾遍。一定要多聽,遍遍有悟處,遍遍不相同。古人學東西,不怕重複,重複再重複,沒有人講他也讀,所謂溫故而知新,推陳出新他就有悟處,就是念書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何況聽人講?這是現在人學沒有耐心。還有個教有耐心也不容易,為什麼?學生資質很差,教了幾遍他也不悟、他也聽不進去,他也不領悟,所以老師也就不耐煩,這學生孺子不可教也,就放棄了。哪裡能夠找到真正好老師?想想佛經裡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種精神我們要學。這個精神只有在佛法裡找得到,世間法找不到,孔老夫子雖然很有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佛法的教學不得了,這個我們在經上讀到過,我們自己曉得。到自己要是遭遇到的時候,還是一樣沒有耐心。我是過去,這是從老師那個地方體驗過來的,在五十三年,十年前,大專講座還沒有開辦的時候,馬來西亞一個僑生蔡榮華,雖然是大學那是四年級還沒畢業,懂得一點佛法的皮毛,到那個地方去向老師請教,提出一些問題。那些問題都很幼稚,我們在旁邊聽到的時候,都相當的不耐煩,而且很囉嗦,一問需要問三個多小時,連續好多天。我們都不耐煩,可是我們在旁邊看到老師很耐煩的,這個覺得受了很大的感動,原來才想到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是這樣的。當然老師也是看到,他是個僑生,外來的,很不容易,也是特別照顧他。但是這種精神很難得,不怕麻煩,不怕囉嗦,也不怕他幼稚,很耐煩的一樁一樁的給他解釋。解釋一覺悟好辦,學生好教,解釋得多,又出差問題,問題裡面又生問題,問題又出問題,這是不勝其煩,這種人真有,還不少。所以這是教要耐煩,學要耐煩,教也要有耐心,這是實在不容易,這是講菩薩是「盡未來劫住普賢行」。普賢行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說修行的方法,每個方法都是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下面這幾句就是讚普賢行,『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每一句都是讚的普賢行。『於念念中修習增長一切菩薩諸解脫門』,這個意思很長,「一門解脫」是門門解脫,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修學只要修學一門,這是諸位千萬要記住,因為佛法到極證是一個理,一個境界,證到了一《華嚴》是講一真法界,淨土經裡面講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意思是一樣的,名稱不一樣,入了這個境界,一切境界同時都得到了。所以我們學東西,最忌諱的是門門都要學,門門都要學決定達不到這個境界。因為門門學的時候,必然會有許多的障礙,這個障礙是疑惑,有許多不同的見解。甚至於像佛法在這個經說空,那個地方說有,你就懷疑怎麼佛一會說空、一會說有?到底是空還是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造成自己的障礙。要曉得佛這些經,並不是早年為這些學生,程度很整齊的編的教科書,不是如此。而是十方大眾來問、請教,哪個來問什麼問題,佛隨口就解答,後來結集記錄下來成為經典。雖然在中國有許多大德分科判教,那也只能夠做一個概略的整理。不能像現在課程排得那麼嚴謹,那是做不到的。

  所以一定要從一門去入,像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一樣,你看絕大多數都是一門。從一門裡面入一切門,就是「增長一切菩薩諸解脫門」。雖然他是成就一切的解脫門,所以講八萬四千法門,他門門都通達了,他還是弘揚他一門。這個裡面意思很深,修的時候是一門深入,入進去之後,一切法門通達還是弘揚一門,告訴來學的學者,後來的學生,給後人做一個榜樣,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模式,這個模式叫你在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這一門深入。『念念充滿一切法界』,這就是法喜充滿,這不是一句口號,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受用,我們今天所講的最高的享用,他的智慧,他的歡喜「念念充滿一切法界」,菩薩!這古人講利益,我們今天講受用、享受,這就是利益,真實的享受。下面這一段是告訴我們菩薩得法的根源,這段也很有意思,我們看善財童子他這個請教的言辭。

  【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

  『善財童子』,聽了菩薩這番開導之後,他就說:

  【奇哉。聖者。】

  『奇哉』是讚歎。

  【此解脫門如是希有。如是甚深。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這個話問得好,『聖者』是稱菩薩,你老人家證得這個法門有多久了?在這段裡面當然菩薩就是告訴我們,他修學的經過,他是怎麼樣成就這個法門。這些都是提供給我們做為修學的捷徑,做為修學的參考。

  【夜神告言。善男子。乃往古昔過世界轉極微塵數劫。】

  這個數字簡直是天文數字,尤其是加這個『轉』,「轉」是把這個數字,拿現在的話說,就是自乘一倍,就是極微塵數劫個極微塵數劫,這講一個「轉」字。

  【有劫名無垢焰光。】

  這個『劫』是指時劫,像我們現在這個時劫的名稱,稱之為賢劫,就是大劫的名稱。

  【世界名法界焰光吉祥雲。】

  這些名詞前面我們念得很多,也講得很多,看這個名詞就曉得這個世界當時的狀況。像我們這個世界稱為娑婆,明白娑婆這個意思,也了解現在世界上眾生生活的狀況了,這名稱非常好。

  【以現一切眾生業海變化摩尼王為體。形如蓮華。淨穢相雜。依須彌山極微塵數差別香摩尼王網而住。以一切如來過去大願聲妙寶蓮華次第莊嚴。須彌山極微塵數寶蓮華輪圍山周匝圍遶。須彌山極微塵數香摩尼寶間錯莊嚴。有須彌山極微塵數四天下。一一四天下有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城。】

  在本經類似這樣的經文,常常可以見到,在這個地方我們為了趕進度,我不一句一句說,我把這大意給諸位說出來。這個意思所謂世界微塵一塵一剎,剎復為塵,塵復為剎,這就是世界轉,可見得這個數字倍倍相乘,無量無邊。講到轉,這是古印度數字上的一個術語,無量無量叫一個無量轉。譬如我們講的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阿僧祇轉,這是剛才說的這個意思。這段是敘說菩薩在久遠劫中,可見得因太深,這修學的時劫太長遠。經上常常有這樣的經文,就是時時提醒我們一定要覺悟,佛法的修學一定是長劫的,不是短時間成就的,一定要發長遠心才能夠成就。講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裡面有它的體,此地講的體,實在講到體有性體、有智體。而經中往往都用蓮花來代表,難道這個世界真的它的體就是蓮花嗎?所以諸位要曉得,蓮花代表圓滿,它取的這個意思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才是個圓滿相。我們看看哪個世界不是這個樣子!其他花開的時候是先開花後結果,蓮花是花果同時。這就是說明了,這個世界是因果同時,所以因果它就不斷,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斷,取的是這個意思。

  所以《華嚴經》裡面,可以說處處都是表法,不可以死在文字當中。這個世界也是淨穢相雜,也是依須彌而住的,這就是世界組織,它是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稱為妙高。經上常常這麼說,是不是真的有一個這個山?諸位要想到它是表法的意思。你如果要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山,這山在哪裡?所以現在往往有很多人,讀佛法著了相,他不曉得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不知道這個原則,他著了相,著相就找須彌山,哪來須彌山?譬如讀《四十華嚴》善財童子,查查印度這些史料,那個時候是不是有個善財童子?而且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善知識都住在南方,難道東方、西方、北方都沒有嗎?你也找不到這個人,也考察不出這個人,也考察不出這些地名,要曉得它是表法,佛說法的善巧方便。把一種非常莊嚴的大法,用像故事的方法、寓言的方法烘托而出來,這是藝術,他是意在言外。

  我們今天所看到,現在看到這太空當中宇宙的現象,幾乎星球它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在轉,這中心就叫做須彌山。我們現在這地球繞著太陽為中心,太陽又繞著一個星系為中心,星系又繞著銀河為中心,銀河它也是旋轉的,它也有個中心,要知道中心叫妙高。不能把它呆看著一定是有個山,這麼看法就錯了,那到哪去找去?說佛法所講的不合於科學,哪個地方不合科學?死在文字上那你本身就不合科學。所以佛法一再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才能恍然大悟,才真正覺悟到佛說法妙不可言,說得太好了。沒有叫你死在句子裡頭,沒有叫你死在名字裡頭,你要在這個裡頭覺悟,恍然大悟,原來佛是意在言外,這才能真正體會到,才能發出會心之微笑,真正明瞭了,這很重要,尤其是經裡頭像這樣的句子很多。尤其要緊的《華嚴》是根本法輪,你的根本法裡頭懂得了,其他一切經哪些是表法的,一看就曉得了。東西說到落實,小乘經裡面比較上多一點,但也不全是的。大乘經可以說絕大多數是意在言外,不管它說的是事,說的是理,都要細心去體會。這段是菩薩敘說他的大環境,在當時他初學,最初他發心修學的時候,這個大的環境可以說相當的美好。下面這段:

  【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色妙莊嚴幢。中有王都。名普寶拘蘇摩光。去彼不遠。有菩提場名普現法王宮殿影像。】

  影像是連著上面這一句,就是他這個道場的名字,是叫『普現法王宮殿影像』。

  【須彌山極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這底下一段是說他遇到佛,這段文比較長,我們剛才念的是第一段,是把這個道場有許多的佛,都曾經在這裡出現過,說出一個總數。經裡面有一句是梵語,就是『普寶拘蘇摩光』,「拘蘇摩」三個字是印度話(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花宮,宮殿全是用花裝飾的,翻成花宮,非常之美,非常的莊嚴,就叫做拘蘇摩。花宮還不算,它上面還加個「普寶」,這花不是普通的花,寶花,普是說多,普遍都是寶花莊嚴的宮殿,這是有一個國王的都城。在這個都城不遠,就是在這花宮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菩提場』。所謂「菩提場」就是佛示現成道的所在,就叫菩提場。菩提是梵語翻成覺,那菩提場就是覺悟的場所,佛示現大徹大悟。像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謂是夜睹明星,在菩提樹下示現的大徹大悟,這個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菩提場,他在那示現成佛的。

  此地這個菩提場是相當的不平凡,因為不是一尊佛在這個地方示現成佛,而是許多的佛,『須彌山極微塵佛』,這個數字太大太大。這麼多佛在這個地方出現,可見得這個時候眾生福報大,有這麼多好的善知識來教導。我們中國古人常講「賢人國之寶」,不但在中國,在當時西域印度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所以沒有不禮敬賢人、敬仰賢者。一個國家、一個時代聖賢人愈多,大家才有福,文化水準才能提高,精神生活充沛,精神生活充實,物質生活決定不會缺乏。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境隨心轉,所以物質生活不會缺乏。一個時代如果聖賢少,就要遭難,要遭劫難。還有一種情形,聖人不在位,雖然有賢哲,有高明的人,有真正是真知灼見的人,可是他不在其位,他說的話沒人聽他的,這也是國家的不幸。必須是大聖大賢在位,所以古聖先賢這些帝王將相,多半都是佛菩薩再來的。像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候,在當時多少國王大臣都是古佛菩薩轉世來的,跟他兩個配合來護法。有這些國王大臣對於釋迦牟尼佛尊重、禮敬,他這個教化才能普遍,老百姓看到國王對他都這麼尊重,那我們大家還有哪個不尊敬的?如果這些國王大臣都不理他,甚至於排斥他,他有再高明的善巧方便,也沒有法子推廣他的教學,也不能夠化導眾生。

  所以佛法,你看,佛滅度之後,把護法的責任付託給國王大臣,也真實的在這二、三千年來,確實是得力於國王大臣的護持,佛法才能夠綿延到今天。佛法如是,我們中國儒家的道統也如是,儒家道統要不是在漢朝漢高祖提倡尊孔,儒家怎麼能夠傳到今天?他這一提倡,為歷代帝王大家都遵崇,到滿清都不例外。所以其餘的,你看在當時,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諸子百家,儒家跟它們地位是平等的。為什麼那些人不能傳下來?而它這一支發揚光大?它有護法,別的人雖然跟孔子當時相同地位,平等地位,沒人護持,所以不能傳下來。由此可知,有法,沒有護法不行,沒有法子弘揚光大,不能夠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在現在末法時期,現在是民主時代,不是帝王時代了,這個護法的責任已經不是國王大臣,民主,我們都是老百姓的一分子,所以我們不但要修學而且要護法。今天我們要不護持,沒人護法了。凡是得到佛法利益的同修們,都要有這個責任感,因為這個時代跟過去時代不一樣。我們要不盡護持的責任,佛法逐漸逐漸會提前到了滅法的時候。古人說的話不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靠大家來護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