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守護夜神章  (第四集)  1981  檔名:12-008-0004

  七百五十三頁倒數第四行,從當中看起。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門。為大法師。白繒繫頂。於一切法心無所著。善能開示一切如來深法藏故。】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個以下有很長的一段經文,這是菩薩傳授善財的法門。第一句是將這個法門的名題敘說出來,下面這才敘說這個法門的德用,也就是法布施。在菩薩所得這個法門,名字叫『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門』,前面給諸位介紹過,這位菩薩所修的是般若波羅蜜,「甚深」就是像《心經》裡面講的,「深般若波羅蜜」。這深的相狀是什麼樣子?理事一如才叫做深。此地是第六地的菩薩,而且是圓教,稱為甚深波羅蜜。所以理事是一不是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這個境界,與《般若心經》裡面所講的,完全相同,權實無礙,這叫做「自在」。權是講他受用,就是般若裡面的後得智,就是權智;實智是般若裡面的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一定是從無知顯現出來;換句話說,後得智必定要依根本智。根本智沒有現前,決定沒有後得智,那種智慧就是佛法常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正的智慧。這點我們一定要明瞭,決定不能誤會,為什麼?阿羅漢都沒有智慧,玄奘大師說得很好,「愚者難分識與根」,那愚者就是指的阿羅漢。阿羅漢都沒有智慧,這六道凡夫哪有智慧?我們把一些邪知邪見當作智慧,這個誤會就太大了。

  所以一定要先求得根本智,然後邪知見搖身一變就變成後得智,所謂煩惱即菩提,妙就妙在此地。不得根本智叫邪知見,一得根本智都叫正知正見,就是後得智,就是權智,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叫自在。這個自在是什麼?權實不二,根本智跟後得智是一不是二。諸佛菩薩自受用是根本智、實智,也就是無知;利益一切眾生就叫做後得智、權智。換句話說,這就常講的真妄不二,自己住的境界是真實的,叫一真法界,自住一真法界。對眾生所顯現出來的,是十法界。一切眾生根性不一樣,接某類的眾生、某種程度眾生,就與他說相應的法門,這就叫現無量無邊身,現無量無邊的身。其實我們自己現在也是如此,但是不覺得,能力不夠大。譬如我們對小孩,要給他說小孩的話,他能聽得懂的;對老人,要說能安慰老人的話,他聽了能夠愉快,豈不是也是見什麼樣的人,現什麼樣的身嗎?自己不覺得,能力沒有見性的人能力大。因為見性的人,他能在十法界隨類現身。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在十法界,只能在一個法界裡面,隨一切眾生給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程度,也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利益一切眾生,這個範圍小。

  可是自住必定住一真法界,這才叫自在。自己不能住一真法界,不能隨類現身,不能隨機說法就不叫做自在。所以它底下有「可愛妙音」,就是依前面甚深般若,圓融自在利益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說法,這才叫妙音;而能為一切眾生所歡喜、所接受,才叫做可愛。這個可愛,不是菩薩可愛,而是一切接受菩薩教化的眾生,這些眾生每個人對於菩薩的感觀,都覺得菩薩非常可愛,是這個意思。唯有愛敬,他才能夠真正得到功德利益。這是般若波羅蜜所顯示的法門,菩薩證得。

  底下兩大段,前一段落,就說這個法門的德用,它的作用,後一個大段說明這個法門的根源,這兩段經文都相當之長。我們先看第一段,第一段是總說,你看一開頭,『為大法師,白繒繫頂』,這句是總說。首先我們要明瞭這兩句話的意思,「大法師」是不是一定要出家?我們看這段,這個夜神沒出家,出家應當是比丘或者是比丘尼這個出家。他是夜神的身分,天神的身分,他是個在家的。所以諸位要記住,法師在家人可以稱,和尚在家人也可以稱,這都是普通的名詞。法師有在家、有出家的,和尚有在家、有出家的,唯獨比丘決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不能稱的。和尚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一般講老師,這個老師是直接教導我的,這個老師印度人稱和尚。教我們的老師有男的、有女的,有在家、有出家的,有老、有少,不定的,凡是授業的老師都稱和尚,所以和尚跟法師是通稱。

  大法師給諸位說,就是和尚的身分,普通一般的法師稱大法師,那是尊敬他。真正大法師是主持教化的人,譬如說這一個學校裡面,我們對於這裡面的教授、教員,我們都稱之為法師,這校長稱大法師,大法師一個學校只有一個人。諸位要曉得,和尚只有一個,一個寺廟裡頭只有住持稱和尚,其餘的人不能稱和尚。一個學校只有那個學校校長才能稱親教師,為什麼?一切教育的政策、計畫、理想是出自於他,那些教職員都是奉命執行而已。所以整個教育的設計是他,這個人才是親教師,他對於教育的成敗要負完全責任。一個教員只不過是執行,教一門科目而已。所以這在佛法裡面,教我們一門東西的,這樣的老師我們稱為阿闍梨,稱阿闍梨。主持這個教化的,由他的構想來指導我們,這才稱為親教師。大法師就是親教師,就是我們現在一般稱之為和尚,所以和尚這個稱呼在佛門裡面是最尊敬的稱呼。一般沒有這個關係,怎麼能稱他作和尚?「白繒繫頂」,這個也是表法,繒是絲織品,代表般若波羅蜜。繫頂表示般若波羅蜜在一切法門裡面,是至高無上,所謂是「般若為佛母」,一切諸佛都是從般若波羅蜜生的,表這個意思。

  下面這有十句,這十句是顯示教學的功德,他既然是大法師,換句話說,主持教學的這位大師。稱大師這個稱呼也要曉得,在佛門裡面通常只有稱佛才稱大師。在歷代有個習慣,就是淨土宗的祖師稱大師,其他的都不稱。淨土宗的祖師很特別,為什麼?他不是一代傳一代的,不是前面一個祖師傳給底下的,不像禪宗那個傳法。淨土宗的祖師它是民主的,是選舉推選出來,就是這個人他對於這個法門有特殊的成就,這一代(當代)的人、後代的人,大家公認他的,認為他是這一宗的祖師,是這麼來的。所以他不是一代傳一代的,他是大家所公認的,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歷代尊稱為大師。這都是普通的常識,如果我們稱某個法師稱大師,未免太過分。過分就帶著有不甚恭敬的意思,超過頭了,名德不相符。所以這是在稱呼上我們要懂得,這是歷代的這種習尚。既為大師當然他要教學,他要是不教學,稱他為大法師就是罵他。所以人家稱你老師、稱你先生,你從來沒有教過學、沒有學生,這個話就變成挖苦人。一定是從事於教化眾生的使命。

  向下這十句就是說明這個教學叫法布施,我們一條一條的來看。『於一切法心無所著,善能開示一切如來深法藏故』。這一句裡面,上半句是他自己的德能,是他的自證。下半句是說他利益眾生;換句話說,他何以能利益眾生?你在這上半句就能夠看出來了。我們要像菩薩一樣的善巧方便利益眾生,有殊勝的成就,一定要效法菩薩的行門修證。這裡面就是我們俗話講,要功夫,自己功夫不到家沒法子。記問之學、道聽塗說沒有法子教化眾生,連儒家也說「不足以為人師也」,何況佛法?儒家教的是世間法,佛法教的是世出世間法,記問之學不行,一定要功夫。什麼是功夫?「一切法心無所著」,這是功夫。所以他般若智慧才能現前,般若智慧就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佛之知見」,《法華經》說這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般若波羅蜜就是佛之知見,佛知佛見,說實在的話,就是我們現前的知見,我們現前知見去掉一切分別執著就是的。所以佛說得沒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現在這個知見怎麼不是佛知佛見?是的。

  但是你的佛知見上加一個執著,所以它變質了,加上這點執著,這個知見就變成邪知邪見,就變成煩惱,就不叫做菩提。所以這個東西摻不得,醍醐裡頭不能摻毒藥,摻得少,再少也不行,一摻整個都變質,決定摻不得。我們之所以變成了凡夫,就是在本來有的知見,那就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你在裡頭摻上了邪知見,那有什麼法子?這個邪知見就是分別、執著、妄想,將你自己的佛知見變成邪知見。我們要是曉得這個事情的事實,曉得它的真相,我們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知見裡面什麼都不加,沒有加減乘除的,「一切法心無所著」,無所著也不著,這就是根本智現前。

  從根本智起作用就是底下講的,「善能開示一切如來深法藏故」,完全從般若波羅蜜裡面流出來的,無需要作意。一切法擺在面前,隨便拈一法都是佛法,無有一法不是佛法;隨便拈一法都圓融,無有一法不圓融。隨便拈一法都是無量義,這個能力從哪來的?這個能力不是你學得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修來的,是本有的,法法具足,沒有一法它有欠缺。性具足,相怎麼不具足?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可見得真性裡面是本來具足,一切相裡面當然本來具足。如果不具足,我們在前面一會讀過,何以能在一微塵裡面,顯示出無量無邊恆沙國土?而且諸佛說法,菩薩圍繞,廣度眾生,怎麼會有這種境界!可見得相裡頭也具足,這才能講得通,這才真正能顯示出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我們常言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算得了什麼?《華嚴經》一看這是小巫見大巫。我們這一個字就不止一微塵,一微塵裡出大千經卷,這一個字裡頭含無量義,是真的不是假的,問題在哪裡?心不清淨看不出來,這意思顯不出來;心清淨了,這一對的時候它意思就顯出來。你不說它的時候好像很淨,一點跡象都沒有;你要為人解說的時候,這個意思就無量無邊,人家來一問的時候,又生無量無邊意思。你不為人解說,這人家不問的時候,那什麼都沒有,那就是般若無知;為人解說,別人來請教的時候那就是無所不知。是不是想來的?是不是學來的?不是的,本來具足,能生萬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說毘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他專利,他有,不是的,一切眾生各個具足。不但有情眾生各個具足,連無情眾生裡面法法具足,無有一法不具足,這才是善能開示一切如來甚深法藏。所以諸位要求如來甚深法藏,到哪裡求?清淨心裡面求。根本智就是清淨心的覺照,那就叫根本智,照他就叫後得智。《心經》裡面講「照見」,照見真性就是照見自己,照見本體,是無分別智;照見一切眾生這就是後得智,就是權智。所以這個句子,每句上半句是講般若的自體,下半句是講般若的作用,法布施。第二句:

  【具大誓願大慈悲力。令一切眾生住菩提心故。】

  第一句說他具足有這種能力,他有一種巧妙的教學法善巧方便,他具足這個能力。第二句這就講教學的目標,要叫『眾生住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心。覺心是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相狀?《起信論》裡面說了三條,「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也說了三條,「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這是我們在佛法裡面說到菩提心,多半都是用這個方法來解釋,用這三條來講。由此可知,菩薩教學是依什麼標準,就希望教這學生能達到一個什麼標準,他這個教學成功。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惑顛倒,錯亂的心,妄心。菩提心是真心,你也就明白,佛法的教學是要我們真心用事,我們的生活要在真實的境界裡面,不要在虛妄的境界裡頭。六道凡夫可憐,用妄心,不用真心;佛菩薩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是覺心,妄心是迷心,迷就苦,覺就樂,就自在。

  所謂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破迷開悟是因。苦從哪來的?迷來的。樂從哪來的?悟來的。要想離苦,破迷就離苦;要想得樂,開悟就得樂。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得真正之樂。但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不是個容易事情,所以要耐心的去教化。尤其是娑婆世界眾生,像《地藏經》裡面所講的「剛強難化」,為什麼?他不認識真的,他認假不認真,給他說真實的他抗拒。給他說假的、處處欺騙他,他非常歡喜、他接受,這有什麼法子?我們看看現前這個世間,你看那個迷在假法裡的人有多少,真正在一生遇到正法而能夠信受奉行的有幾個,簡直不成比例。這是眾生沒有福報,認假不認真,所以菩薩要有大誓願、大慈悲力,這才有耐心。眾生難度要度,難化要化,不願意接受也得要有耐心,等到他回頭。在這個當中要設種種方便,去幫助他、啟發他,希望他有成就。這成就就是覺心現前。

  佛法的修學,三皈依就是住菩提心。怎麼才叫住菩提心?三皈依就是住菩提心。可惜的是我們每天早晚都打三皈,沒有住,那個三皈口頭上滑過去,有口無心,不起作用。真正有心,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就是住菩提心,真心現前。直心就是真心,深心是真心的自受用,這是清淨;大悲心、迴向發願心,是真心的他受用。對待一切人大慈大悲,所謂大慈大悲是決定平等,沒有偏心。這個人我喜歡他,對他慈悲;那個人我不喜歡、我討厭他,這不叫慈心,這個用的心是假心。為什麼?妄心裡頭才有分別,真心裡頭沒有分別。所以自己要常常覺悟,我用的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有分別、有執著都是假的,離一切分別執著,清淨平等這是真的。對諸佛菩薩,跟對惡道惡業眾生也得平等,一樣的恭敬心,一樣的禮敬、稱讚、供養,這才行。

  所以理悟了以後要歷事鍊心,要在境界裡面去鍛鍊,那叫修行。古人所謂理可以頓悟,事須漸修,到理事圓融這就入了,就叫做證入,就叫證。理事還沒有圓融,理上說得頭頭是道,事上還是有分別、有執著這個不入,沒能證入。你所悟的那個理沒有用處,不得受用,理是理,事是事,理事是兩截,不能融成一體;換句話說,你沒有深度,你學得是淺淺的佛法。甚深的般若是理事不二,理事圓融。也就是菩薩在前面講,「一切法心無所著」,這個才行。所以教學首先說出有能力,第二個教學有目的,要把一切眾生提升到什麼樣程度。諸位要曉得,菩提心現前是圓教見性的菩薩,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提心現前,你住的法界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為什麼?你用真心。你用妄心才有十法界,你用真心沒有十法界,真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哪有十法界?真心現前法界叫一真,淨土裡面叫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在哪裡?就在現前,只要你用真心,現前的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境隨心轉,一點都沒錯。

  這個境界要是以念佛法門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假如這位菩薩要是以念佛法門來教眾生,他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個念佛的同修,在一生當中都要證得理一心不亂,才算是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跟世間法教學不一樣,世間法教學,它不是要求你這個,或者要你某一宗、某一部分你能夠通達,你將來可以拿個學士學位、拿個博士學位,它搞這些。佛法不一樣,佛法是用真心,不用妄心,它的目標完全不相同。佛法叫你超越十法界,證入一真法界,以這個為目標,所以與世間法完全不相同。假如我們不是以這個為目標,我們所搞的這套叫佛學,是心外求法,還是凡夫,不能稱為聖人。再看第三句:

  【能作一切利眾生事。積聚善根無休息故。】

  句句都了不起,由於前面他的大願大慈在那裡推動,這是動力,他為什麼肯做?為什麼要這樣做?大願大慈在推動他。『能作一切利眾的事』,「一切」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像我們這個經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代表的各行各業。所以諸位不要把佛法看得那麼窄小,佛法是什麼?就是講經說法,這叫度化眾生,錯了。無論做什麼事情,統統是佛法。你家庭主婦在家裡,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叫家裡每個人都舒舒服服的,這是佛法,這就是布施。親戚朋友來的時候,各個都讚歎,各個都是很舒適,這就是布施,要明白這個道理。凡是利益眾生的事情都是菩薩事業,都要積極的去做,真正要想到那是利益眾生的事。所以捨己為人這是菩薩事業,利己損人那就造業了。

  我們看現在報紙上,看到商人把那奶粉過了時期,還收回去重新包裝打上日期來賣,這就是什麼?利己損人,這個不是菩薩。菩薩是自利利他,自利是什麼?絕不是名聞利養。諸位要曉得,自利,大概自己還可以圖個名聞利養,那就錯了。自利是什麼?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慈悲,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煩惱一天比一心減少這叫自利,菩薩自利是求這個,不求名聞利養。努力的工作,把工作的成果叫一切眾生去享受,這是菩薩。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的,你看這個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有,裡面也有比丘,也有外道,什麼樣身分人都有。這是一位在家人以大法師的身分出現,這在家菩薩。

  所以諸位如果要用真心,自利的就是覺正淨,這是自利。所作所為一切的成就貢獻給社會,讓別人去享受,這叫大慈大悲,這叫利益眾生。而在這個利益裡面養他的身,然後再進一步養他的心,使他覺悟,使他也能夠安住在覺正淨,這個教化就圓滿就達到了。這個世間佛法裡常說,「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就是這個道理。先從事於社會種種福利事業,叫大家能安居樂業,然後教學,提升他精神生活的品質,就如此!這種理想非常合理,今天講很合乎科學的原則。佛門俗話也說「法輪未轉食輪先」,那就是物質生活,物質生活有缺乏的時候,你給他說佛法,我三餐飯都吃不飽,我還有什麼心來學佛?他辦不到。身安則道隆,一定叫他物質生活沒缺乏,他過得很自在,那是什麼?那他就需要精神生活,再把精神生活幫助他提升,這佛法教學。

  在這個地方諸位又必須要曉得,社會是個分工合作的社會,不是一個人把什麼都包辦,如果一個人什麼都包辦,何必用五十三個人做代表?一個就行。一個文殊師利菩薩就可以,何必用五十三個?這就說明社會是分工合作的,各人守各人的本分,這個社會就和諧,社會就繁榮,各人把各人本分的事情做好。這位天神他是以大法師的身分,就好像一個校長、一個親教師的身分出現,他要把這本分事做好。諸位要曉得,社會福利事業要在家菩薩去做。出家菩薩,你要曉得你的身分是大法師,是要從事於佛法教學的,要做這個工作,不能顛倒,我們去做慈善事業,不是搶在家菩薩的事業嗎?在家菩薩也來教學,搶出家人的事業這就亂了,都做不好,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要明瞭的。

  實在說從前寺院叢林雖然有主持,主持和尚就是親教師,他管什麼事情?他專門管教學,他不管事務的,寺廟裡一些行政事務他不管。這些東西誰管?多半是在家人管這些行政事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住的祇樹給孤獨園,這裡面管事的人是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他們管事,釋迦牟尼佛天天教學講經說法,一切事務拉拉雜雜他們管,專心教學。一定要分工合作,一個教學的人,全心全力在教學上,他也沒有精力管這些事務,要找這些煩瑣的事務的時候,他書也念不好,心也亂,那教也教得一塌胡塗,收不到效果。

  以前方東美先生,他曾經在台大做過哲學系的系主任,時間不長,他就覺得這個不行,不是一個教書人幹的。我有一個同學傅樂成,也許你們有許多人認識他,他在台灣大學也教了不少年書,有一年中興大學請他去做文學院院長,他做一個學期,回來跟我們說,那不是人幹的,應酬太多,從來沒有幹過這些事情。第二個學期他就辭掉,他就不幹,不是人幹的事情。所以讀書人,那是個標準的讀書人,他讀書讀得很好,生活沒有規律,年齡不大,前年過世非常可惜。他念書夜晚念,白天睡覺,跟我們一般人顛倒,晚上總是念到三、四點鐘,有時念到天亮,白天爬不起來,所以陰陽顛倒。他是獨身沒有結過婚,沒有人照顧,非常可惜。所以社會一定要分工合作。

  「一切利眾生事」,這句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幾乎是無所不包。我們《華嚴經》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所講的統統是利益眾生的事業。要曉得各人在某個工作崗位,把你的事情做好,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在這裡面,『積聚善根無休息故』,這「善根」在大乘佛法裡面講,包括了根本的四條,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大乘佛法裡還有一條精進,底下這「無休息」四善根。在你勤奮努力、不懈怠的利益眾生裡面,自己得什麼東西?自己得無貪。貪心從這裡斷掉、瞋恚心從裡這斷掉、愚痴心從這裡斷掉。順境沒有貪愛,逆境沒有瞋恨,一切事理都能夠明達,不愚痴,都精進不懈怠,這是善根。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叫歷事鍊心,在境界裡學什麼?就是學這個。自己學這個,利益一切眾生也這麼樣的修學。下一句說:

  【為一切眾生調御之師。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智道故。】

  『調御之師』就是教化師,「調」是調教,這兩個字用意也是非常好,調有調身、有調心,然後才能夠控制自己。「御」就是控制,《金剛經》裡面講降伏,御就是降伏的意思。這是《金剛經》兩大問題,須菩提問的,「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兩大問題。你看看菩薩叫我們住菩提心,『住一切智道』,降伏其心就是降伏煩惱妄想,這要懂得調身、調心,用什麼方法來調?要用戒定慧。先一定要用戒律來調身,用定來調心,我們心亂,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要用禪定來調心;身也造了許多的罪業,有很多錯誤的行為,所以要用戒律來調身。戒律是標準的善行,禪定是標準的善心,要用這個來調。所以學佛不持戒不行,那決定不能成就。好像一般學大乘人,不太重視戒律,大乘修的是心戒,事上常常是不拘小節,什麼都無所謂?心清淨,一塵不染,那相當深的功夫。小乘修的是事戒,叫律儀戒,一條一條是呆呆板板的,嚴守不犯。所以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戒論心不論事,大乘戒難修。

  比如殺戒,小乘一定要把有情眾生殺死了,才叫犯殺戒;起個心、動個念我要殺他,但是沒殺,不算犯戒。大乘不行,起個心、動個念要殺他,就犯戒了。殺了沒有?沒殺,沒殺犯戒。因為什麼?大乘是心地戒。論心不論事,是在起心動念處結罪的,所以比小乘難得多,難得太多太多了。我們學從哪裡學起?一定從小乘學起,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一開頭學大乘不容易,所以要認真的反省檢點,要認真的去修懺悔。所以大乘的教學念念提醒你覺正淨,念念不迷,這裡頭戒定慧三學就具足了;一念迷了,沒有不造業的。這個大乘法裡面造業,起心動念就造業,不一定要行為,起心動念都是業,起心動念都是罪。所以要曉得,用什麼東西來對治自己的毛病、習氣。

  講到戒律在現前來講,也是很不容易得到一個好老師來教你,但是不從持戒沒法子入門。所以在講席裡頭,時時向諸位提起印光大師,他是個近代人,他非常慈悲,他教給我們用《安士全書》、用《感應篇》、用《了凡四訓》,來代替戒律就行了,這三樣東西確確實實講的是戒律。《了凡四訓》主要是教我們覺悟,叫我們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相信命運是自己造的,自己也可以改造,主要是叫你建立這個信心。用什麼方法來改?用持戒的方法來改,斷惡修善你的命就改了,就轉變了,所以一定要努力。袁了凡居士在許多改造命運的人,他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不是說自古以來,改造命運只有他一個人成就,那你就搞錯了。改造命運成就的人無量無邊,是他寫了這麼四篇東西流傳到後世,大家曉得他。改造命運成功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覺悟。

  《感應篇彙編》跟《安士全書》文字不深,我們一般人都能看懂,天天看,不能一天不讀,三天不讀就迷惑顛倒。天天讀什麼?天天有警覺心,天天有警覺心提醒自己。那個認真的人,真用功夫的人,他用功過格。我們雖然不用功過格,最好是每天能夠寫日記,日記裡面記什麼東西?專門記我今天做哪些善事、哪些惡事,你記這個可以檢點、可以比較。我這個善念一天比一天多,惡念一天比一天少了,你自己就有信心,我的命運慢慢就轉變了;如果所記載的惡念天天增加,善念天天都那麼少,這個事情就麻煩。所以日記不要記別的東西,就記自己每天有多少個善念、有多少個惡念,每天做多少善事、做多少惡事,你就記這個,這跟功過格沒有兩樣,認真的去反省、去檢點。佛菩薩以這個方法教給我們,我們要接受。

  「一切智道」就是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你看教學把這個境界又提升了一層,前面講「住菩提心」,初住菩薩就辦到了,圓初住就是菩提心現前。一切智道不簡單,那要登了地才行。你看,從圓初住到圓初地,地上菩薩才住一切智道,這個境界就提升了。說明菩薩教化眾生的目的是有層次的,第一個目標是教你發菩提心,住菩提心;第二個目標是教你開智慧,叫你住一切智道,不住的要把境界向上提升,這是教學,這是法布施。第五句說:

  【為一切世間作大法雲。普雨一切契經法故。】

  這句是說,普遍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什麼叫經、什麼叫法的意思也要搞得很清楚。經稱為『契經』,所謂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契理,不違背真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又能夠適合眾生現前的程度。既不違理,又能夠適合現前聽眾的程度,這叫「契經」。理是一個,這個理可深可淺,可以深講、可以淺講才能夠適合於一切眾生。理是什麼?理就是一切種智,就是菩提心,一定要與菩提心、一切種智相應這才契理。契機,那是善巧方便,用什麼方法表達出來令他覺悟,也能夠入這個境界,這才叫做契經。『為一切世間』,可見得菩薩的心是平等的,是無分別的,絕不是說這批人他們是學佛、拜佛的,要跟他講;那批人學基督教的、拜上帝的,就不跟他講,那他心不平等。你想菩薩對那個外道怎麼辦?他怎麼教化他?那批人信基督教、拜上帝的,菩薩就現基督身、菩薩就現牧師身到那裡去教化他。

  在此地不是菩薩現外道身嗎?五十三參裡面有好幾個是外道。平等,真是沒有分別,你喜歡什麼道,他就現個什麼道給你。這個裡面我們要有智慧揀別的,他說的是正法、或不是正法,不管什麼樣方式,如果目的在覺正淨,那就是佛法。我們現在看出來,你看有很多天主教講上帝就是我們的真心,這簡直是菩薩去現神父的身分,到那裡去講經說法,在從前絕沒有這種說法。所以哪一道裡頭,哪個社會、哪個角落裡頭,都有佛菩薩化身在其中,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當然那些人分別心重,成見很深,覺悟比較難一點,不太容易回頭。學佛總是比較要快一點,這就是眾生的根性不一樣,佛法裡常講的善根福德因緣,每個人不相同。這句正是顯示出「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真是普度。

  【為一切世間清淨法日。普照世間令生善根故。】

  這句是著重在身教,前一句是著重在言教,這是身教。換句話說,你是一個佛菩薩,無論你示現的是什麼身分,示現在哪個行業裡面,你的為人一定是光明磊落,叫一切眾生見到你,都尊敬你、都佩服你,清淨光明。大家看到你,尊重你、敬仰你、仰慕你、效法你,這就是『普照世間』。所作所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是菩薩,所以這是講身教。『日』是代表著光明,『清淨法』,像前面所講的,做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心地裡面一塵不染。具足善根,增長善根,無貪、無瞋、無痴,不為自己的享受,能為一切眾生。自己能這樣做就能影響別人,能夠影響他的部屬,他的領導人這麼樣的廉潔,熱心為大家,哪個人不效法!所以自自然然、不知不覺就感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也生了善根。再看底下一句:

  【於一切世間其心平等。普令眾生增善法故。】

  這句著重在平等心,平等心是菩提心的本體,學佛,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有成就這是關鍵。心不平,不但不能夠證入,連解悟都障礙。我們問,誰障礙了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不平等的心障礙。不平等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平等的。因為真心,你看六祖證得的時候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平等,有一物就不平等。真心裡面沒有我,有我就不平等,有我就有人,我跟人就不會平等。有人就有眾生,愈來愈不平等,麻煩就大了。一定要修平等心,在一切境界裡修,不是叫你把一切不平的境界要把它看平,那就錯了,境界怎麼會平等?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長短都不一樣,一定要把它搞一樣長,做不到的事情。平等從內心裡面去修覺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長的是虛妄、短的也是虛妄,虛妄等於虛妄,平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法如夢,色法也如夢,怎麼不一樣?一樣!所以在這個地方要修觀照的功夫。什麼時候失掉了觀照,不平等的心立刻起作用。觀照功深,一切法裡頭自然平等,平等性現前你的心當然清淨,這是真實的享受。『能令一切眾生增善法故』,增長一切善法。第八句說:

  【於諸境界其心清淨。】

  怎麼『清淨』?不染就「清淨」。什麼叫不染?無取無捨就是不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不染。不取不捨一切隨緣,取是染污,你硬是要捨掉也是染污。沒有取捨,所以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有取有捨攀緣,攀緣是染污,隨緣不染污。所以本經末後在結論上,「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兩句話說得太好了。我們在世間修學處世,應該要用這兩句做為準則,一切境界裡面都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除滅一切不善業故。】

  真能消業,消罪業。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為什麼佛說那就是罪、那就是業?起心動念就被染污,順境裡面起一念貪愛的心,被染污,那就是罪業;逆境裡頭起一念瞋恚心,一念不高興的心,那是罪業,被染污了。如何能在一切境界裡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又能夠勤奮努力工作,把成果貢獻給一切眾生。這裡面沒有矛盾,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得大自在。這就是學佛的功夫,這叫做佛法,真正能夠滅罪,滅惡就生善。

  【為大導師。引導眾生令入一切善行中故。】

  我們是為了時間的關係,後面這幾句含的意思既廣又深,希望諸位聽前面所講的,你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文句裡面的意思,境界之深廣不可思議。『大導師』,「導」是領導,跟前面「大法師」的味道不一樣,「大法師」完全是教學的立場。導師,任何行業裡頭領袖人物都叫導師,他領導這一行業,所以這個範圍大了。令一切眾生都能夠發大願、大心、大行,修自利利他殊勝的功德利益,這一切善。迷惑顛倒他不知道,譬如他積財,我們比喻說他有百萬的財富,存在銀行裡面,他自己覺得很樂。其實他很苦,放利息又怕倒掉,放在銀行又怕被貶值,要怎麼樣保持、怎麼樣去生利苦不堪言,天天在那裡胡思亂想,放不下了。

  他要是個聰明人,把這一百萬統統布施,那個心裡舒暢、痛快不可思議!但是這種樂趣他享受不到,他不知道的。財捨掉之後是不是沒有了?不會的。命裡面有的,這裡捨去了,沒幾天那又來了。你想把它丟掉,永遠丟不掉,愈來愈多,你才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果你這個財布施掉,以後就沒有了;換句話說,這個財根本不是你的,在你手上保持不了幾天就沒有了,不是你的。是你的不會散,丟掉就來了。世間人有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沒幾個聰明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真正的樂他得不到,他得的那一點點樂,後頭有無量苦跟著的。這是我們過了時間,沒有法子說了。這底下兩句因為是一個段落,我們把它念掉:

  【為諸眾生智慧莊嚴。令諸世間以智先導諸善行故。】

  末後一句:

  【恆事一切諸善知識。為令眾生住佛教故。】

  我看這兩句還是不能省,對我們有很多的受用。但是,今天時間已經超過了,這兩句我們下一次再講,沒能講出一個段落。好,下次從這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