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三集)  1983  檔名:12-007-0003

  一百一十九面第二行第八個字看起:

  【我發起見一切佛海無有厭足心。我發起求一切菩薩清淨願力心。我發起住普遍大智光明海心。】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菩薩答覆善財童子,說明他修學的方便,經文一共是有二十句,前面十句是講上求,上求佛法;後面的十句是講下化,就是講他如何以方便法來教化眾生。這段文我們上一次沒講完,講了六句,這是第七句,我們今天接著再看這一句裡面含的意思。這個見佛在此地我們要注意『一切』這兩個字,禪家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之後才能夠『見一切佛海』,真的是『無有厭足』。我們世間人看一個東西看久了就討厭。你看這個世間男女,當然看得最順眼的他結了婚,結了沒多久,他看厭了就要離婚。這是什麼原因?他是從情識上生起的,情識是分別心、是妄心,是無常的。這個裡面有貪瞋痴慢、喜怒哀樂,這是不正常的。菩薩見性了,性是真常的,他以清淨心、平等心見一切萬法無有一法不清淨,所以在這個裡面他沒有分別執著妄想,當然就無厭足,這是跟凡夫不同的境界。

  「一切佛海」是指什麼?是指一切眾生,這是我們特別特別要注意到的。所以學佛,尤其是修大乘佛法裡面的一乘佛法,心量一定要廣大,要清淨、平等。禮敬諸佛,一切眾生無有一個不是諸佛。為什麼說他是佛?因為他有佛性。有情眾生有佛性,既有佛性,當然就是諸佛。無情眾生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性不是二性,只是一個是在有情眾生,我們給它叫個名字叫佛性,無情是講植物與礦物,這個在唯識學家對於這個道理是更為透徹,有情是阿賴耶的見分,無情是阿賴耶的相分,見、相兩分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來的,可見得見相同源,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們不但對有情眾生要敬重,與敬佛一樣的敬重,如果說有差等,你的煩惱沒斷,你的二種執著沒破,還有差等。諸位要曉得相上有差等,性上沒有差等,佛在本經裡面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從性上說的,我們今天敬是敬它的性,不是敬它的相,相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敬的不是相,敬的是性。

  所以我們在此地特別注重這個「一切佛海」,不但對有情眾生要平等禮敬,無情的桌椅板凳也要敬重它。這個敬重它,不是見到它向它行禮,那你就是搞錯了,擺得整整齊齊,擦得乾乾淨淨,這就是對它的禮敬。所以一個真正佛教的寺院,你走進去之後,一塵不染,那是什麼?禮敬諸佛。我們中國過去是如此,可是現在?現在把禮敬兩個字都忘掉了。我們很佩服日本人,我在日本看過很多的大的寺廟,這個大殿脫鞋子進去,日本人穿的是白襪,你在那個大殿走遍了,你這個襪子決定不會染上骯髒的。我們到那個地方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沒話說。他們對於這一點,他是真做到了,這一點真做到,這些優點都是從中國學去的。日本文化是中國的文化,日本人穿的衣服叫吳服。你們想想,吳服,吳是我們中國古代江蘇的地方。春秋時代、戰國時代,那一個地區穿的服裝,日本人到中國來留學,把它帶回去了,那個樣子到現在還沒變。所以日本人穿的服裝是中國服裝,日本人住的房子是中國房子,榻榻米的房子是我們中國古老的房子。我們現在沒有了,到日本去看到我們中國的古文化。日本這個民族有它的優點,他學去之後他一直能夠保存,不會把它廢棄,所以有許許多多的好東西在日本可以看到。

  日本人敬業的精神是他國家強大的基本要素。它今天為什麼這麼富強?敬業。這個敬業就是我們禮敬諸佛,他對人敬、對物敬、對事敬、對工作敬,以誠敬之心待人接物辦事,甚至於處理他日常的工作。這些東西都是佛學的基本精神。我們今天不能要求別人,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別人做不做是他的事情,我們要求別人,煩惱就來了,要要求自己,我自己做到了多少。學佛是求自覺,自覺而後覺他。覺他就是他肯覺,換句話說,他肯學,我們就盡心盡力幫助他;他不肯學的,那暫時看著,看到他什麼時候回心轉意了,什麼時候再全力去幫助他。他喜歡做一分我們幫助他一分,喜歡做兩分就幫助他兩分,這是佛菩薩加持九法界眾生的原則。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這個地方見佛無有厭足,諸位要曉得,這種上求就是善財五十三參精神之所在。我們中國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必,不是說或者有,必有我師,一定有。這三個人是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三人,只有三個人,十個人、二十個人同行,還是三人。為什麼?不是善人就是惡人,善的我們要學他、師法他,惡的我們要拿他做借鏡來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惡。善的是老師,惡的也是老師,必有我師!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學?不能說善人是師,惡人不是的,那你錯了。岳飛教給你精忠報國,善人;秦檜教給你別當漢奸,當了漢奸你看那個下場,千百世人提到他沒有不罵他的。這不就是給我們的教訓嗎?兩個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導師。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才能夠做到見一切諸佛,才能夠做到禮敬一切諸佛。

  再看底下第八句,這個經文每一句都是後後勝於前前,愈往後面它的意思愈深,境界也愈廣大。第八句說『發起求一切菩薩清淨願力心』,在這一句裡面上求的意思非常明顯。一切菩薩從初發心,就是初信位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華嚴》是圓教,我們得以圓教來說,圓教的初發心就高。有很多同修,聽了幾年經,常常來問我:「我現在可不可以算是一個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薩?」很關心自己,我可不可以算作初信?有的時候我就給他安慰:「可以,初發心,初信。」有的時候我看他是真的想修,那我就給他當頭一棒:「你不行,藏通別圓,你說藏教的初信,行,沒問題,我們現在大家都是初信位的菩薩,圓教就不行了。」圓教的初信位,諸位要曉得,位不退。我們今天退不退?圓教的七信位行不退,初住位念不退,你要曉得這個道理,回頭想想,我十信那個初信都不夠。位不退要到什麼程度?跟小乘須陀洹一樣的斷證,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都斷掉了,是大乘圓教初信菩薩,剛剛開始。

  所以大乘的十信位,圓教的十信位,在一乘法裡面算是預科,不算正式學生。正式學生要從初住才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正科的。前面這個十信位是預科的,是預備班的,沒有正式入門。你就曉得,圓教它這個地位,確確實實是高。圓教最難得的就是它的思想圓融,所以在斷證功夫同樣來說,它遠不如圓教。譬如小乘須陀洹,如果講斷煩惱,跟圓教初信是一樣的,兩個人都是把見惑斷盡了。可是在志願上、在智慧上、在能力上,那小乘人遠不如大乘人,大乘人又不如一乘人。就是講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菩薩,他們兩個斷證是一樣的,但是兩個的程度、願力大大不相同,就是別教初地不如圓教初住。圓教是怎麼來的?當然總離不了薰習,大乘經論的薰習。常常讀誦大乘經典,這就是大乘經的薰習,在大乘經裡面開解,依教奉行。所以這四種不同的根性都是我們培養的,當然與宿世的因緣有密切的關係,可是當生的薰習成就,也是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存在。

  明白這個道理了,這一句的意思就很明顯的透出來了,此地講的「菩薩清淨願力」是講的普賢菩薩。《華嚴》是以普賢行願為主,不修普賢行願不能成無上道。首先要把我們自己的心量拓開,我們的佛堂供的長生祿位是要供天下弘宗演教諸善知識,為什麼?因為我們要求一切菩薩清淨的願力。不是說這個人跟我有交情,我要供養他,他對我有恩德,我供養他;那個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就不供養了,這錯了。他,我們雖然不歡喜,他在一方教化眾生,他也是善知識之一。普遍的供養,沒有分別執著。我們供養祖先,供養大家的祖先,不是說我這一個牌位要多少錢,你拿錢來我就給你供養,沒錢就不供養,那我們就不是修的大乘佛法。我們要平等的供養,為什麼?修自己,願願都是為利益一切眾生,願願都是上求佛道,平等的願、清淨的願就是普賢行願。

  末後這一句,『我發起住普遍大智光明海心』,這個「住」就是安住。《金剛經》裡面兩個大問題,須菩提尊者提出來的,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應云何住」,兩大問題。我們這個心安住在哪裡?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應如是住」。如是什麼意思?如是兩個字妙極了。如是指什麼?經一開頭「如是我聞」,就是那個如是,萬法皆如,萬法皆是。所以如是兩個字,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法,他說的什麼?他就說如是兩個字,千經萬論就是如是兩個字的註解。釋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說什麼?不過說如是而已。你要把如是兩個字都懂了,十方諸佛,禪家所謂說口掛牆壁,沒話好說了,沒的好說了。就是因為你不會如,你不懂是,所以才有這麼多善巧方便,拉里拉雜說了四十九年。這個地方跟我們點醒了,這個如是就是「普遍大智光明海心」。這是指什麼?這個就是平常術語裡面所講的一切種智,梵語稱為薩婆若海,也叫做真如本性,也叫做第一義諦,那個名詞總有幾十個之多,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那麼多名詞?叫你不要著相,只要是這個事情你怎麼說都可以,事情對了就行了,不必分別執著,反正這回事情。

  由此可知,佛的那些名相是破我們分別執著的,是要我們在這個裡面悟入真實義,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諸位要住在覺性上。覺性沒有念,《般若經》裡面講「般若無知」這是真的。如果你覺得有智慧了,麻煩來了,你看《楞嚴》上不是說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就是無明。什麼叫無明?我有智慧,我有能力,那就是無明。所以有人問能大師,能大師說「惠能沒伎倆」,他沒有說他很有能力,沒有。起用的時候有,體上沒有。智慧也是如此,理體上沒有,沒有念,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知是講智慧的理體,無知,決定清淨,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這個無所不知是不是學來的?不是的,而是自己的本能。我們的本能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不能現前,修行只是去除無明煩惱,恢復我們本有的般若智慧,恢復我們本有的萬德萬能。可是要真正達到究竟圓滿,你的心要安住在一切種智上才行。這個名詞諸位千萬不要被名詞欺騙,名詞是假的,要通達它的意思,不要執著名詞。「名可名,非常名」,執著一個名相就壞了,真如本性裡頭沒有名相,「本來無一物」,哪有名相?到這個地方完全是講的上求,上求到究竟是心安住在智海裡面,這個就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同一個境界。我們再看底下有十一句下化,這是講菩薩用什麼樣的方便法去利益眾生。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憂惱生死曠野心。】

  這個二十句底下都是「心」,這個意思前面跟諸位提到過,三業裡面意業最盛,意業清淨,身口一定清淨,意地裡面發了弘願,身口一定可以實踐,可以做到的,這個願絕不落空。這第一句就是要幫助眾生了生死、出三界,菩薩是真正發了這個心。『憂惱』是『生死』的業因,「生死」是「憂惱」的結果。憂惱是四諦裡面的集諦,生死是苦諦,這是講的世間苦集二諦。所謂是六道輪迴苦海無邊,眾生他不覺悟。如果真正覺悟了,的確是苦,是想出離,想出離沒法子,怎麼出離法?真有心想出離,菩薩就來幫助你了。不要以為我真有這個心,我到哪裡去找菩薩?哪個菩薩看到我?你真正要是從這個經裡頭多聽了幾章,我想你這個疑惑就不會有了。諸佛菩薩五眼圓明,沒有一樁事情看不到的,沒有一樁事情能漏過他的,沒有,你只要真正發心,佛菩薩就會在你面前現前,就會誘導你。問題你那個心真不真?如果你這個道心不堅,那就是心不真。道心堅固,發的是真心,哪有遇不到佛菩薩的道理!佛菩薩的數量比我們人多,處處都碰到,無有一處不是菩薩學處。所以這個問題就是在自己發心的問題,古人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諸位我想大多數都念過《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明白那點小道理,他就能把自己一生的命運改變,改造命運。佛法裡承認有命運,但是命運不是死的,可以改造。可以隨自己意思來改造,佛法確實有這個能力,問題是你信不信?依照這些理論方法重新改造自己命運的人多得很!不是了凡居士一個人。所以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堅定的決心,菩薩的願不是虛願,不是口裡說說就算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沒有一願是空的。在此地我們所看到菩薩他發願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出三界,五地菩薩如是,是地地菩薩無不如是。所謂是「得道者多助」,幫助的人多!諸佛菩薩幫助你,得道是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懂得這個方法,這個得道就是你得到這個道理、得到這個方法,到這個時候諸佛菩薩他的智慧神力都能夠加得上。初初的時候就是你自己功夫還淺,你不會覺察,到你有相當功夫的時候,你自己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天到晚跟諸佛菩薩接觸,沒有一天空過的。到這個時候你的信心當然就充滿了,雖不能像六祖一樣,心中常生智慧,大致上也差不多了。即使不生智慧,我想也不會生煩惱了,那就自在了。自在裡面漸漸就要生長智慧,那就是佛菩薩威神加持。再看第二句: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

  這前半句都是一樣的,都是『令一切眾生』,這個裡頭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你看這個心量多大。我們今天不要學別的,就學這一句就行了,念念不是為自己,念念不是為我這個小團體,念念為一切眾生,首先學著把心量拓開。

  【捨離愁歎眾苦心。】

  這一句就是講的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幫助眾生斷煩惱。當然這個原則跟前面講的一樣,眾生怎麼?有意斷煩惱了,菩薩才能幫得上忙。眾生他喜歡煩惱,他不願意斷煩惱,那菩薩什麼樣的力量都幫不上。也許諸位說,人難道還有喜歡煩惱的嗎?告訴諸位,他要不喜歡煩惱,他早就出三界、就成佛了。見了金銀財寶你喜不喜歡?喜歡。喜歡,那就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儒家講七情,七情五欲那是煩惱的根本。你在七情五欲裡起貪心、起瞋恚心、起愚痴心,那都是煩惱,這就是六道輪迴生死根本。生死根本從哪兒來的?是你自作自受,這個裡頭沒有主宰,不是說閻王、小鬼把你送到地獄裡受罪,叫你去輪迴,沒那回事情。儒家雖然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是孔老夫子的方便言詞,為什麼?對方不能接受這個甚深的道理,給他講也講不清楚,這兩句話打發他去了。孔老夫子他曉不曉得?曉得,《易經.繫辭傳》裡面就透了消息,他說得雖然不詳細,跟佛法裡說的原理原則沒有兩樣,夫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兩句話跟佛法裡面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一樣的意思,這是講這個世間的起源,情與無情眾生怎麼來的,正是聖人所見大略相同。

  這都是由煩惱引起的。如果我們感覺到煩惱苦,一般人之所以不能夠覺察,他是習慣於煩惱了,習而不察,所以他不知道回頭。他不曉得清淨之樂,這種之享受是至高無上,沒有法子傳授的,怎麼樣說明也是隔靴搔癢,為什麼?不是自己的境界。所以在佛法裡告訴我們,人,什麼人有福?最大的福報身心無事,身心清淨,不生煩惱,這是大福報!我們俗話說神仙生活,其實神仙都比不上,真的神仙比不上。離了煩惱就離了生死,捨離煩惱有許許多多的理論、有許許多多的方法,可是在種種方法裡面,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那都是方法、都是方便,它的總樞紐就是禪定,唯有定能夠伏煩惱、能夠斷煩惱。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個法門統統是修定,方式不一樣、手段不一樣,目的是相同的。定的作用,你剛剛得一點小受用,你煩惱就輕了,所以境界伏住了,功夫深煩惱就斷了。這些在我們這部經裡面,可以說說得太多太多了。而這些方便法要隨時去調節,譬如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用了不行,馬上再換個方法,可以的。幾種方法常常調換,嘗試嘗試,哪一種方法能夠把現前這個煩惱伏住了。用了幾次,開始有效,到後來沒效,沒效再換個方法,不是這一個方法一成不變的。就跟我們吃藥一樣,我們有病,請大夫,你看大夫診斷,幾天他這個方子裡又跟我們換一下,又得加加減減的,適合我們的症。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的不是一生一世的,習氣太深了,所以要懂得運用許許多多的法門來調節。幾時到調節差不多,很穩定了,就是我們常講胡思亂想少了,很少很少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決定用一個法門,一門深入,那是求成就、求達到目的地。所以求成就一心不亂,斷煩惱,伏煩惱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斷煩惱的時候一門,這個力量是比什麼都大。

  菩薩幫助我們,菩薩的幫助諸位要曉得,他那個幫助也就是把這個道理跟你說清楚、方法跟你說清楚,真正去做、去斷還要靠你,菩薩沒有辦法幫你把煩惱斷掉。如果菩薩有這個能力的話,我們還要修個什麼行?不要修行了,菩薩大慈大悲,我們求求他,他就把我們煩惱斷掉了;這個事情是自家的事情,佛菩薩無能為力。你們讀《楞嚴經》你曉得阿難尊者最初就是抱這個心,所以他不大修行,他光聽經,多聞第一,他不修行。他為什麼不修?他說佛是我的大哥,又最喜歡我,到時候還不就把我的煩惱斷掉,我就成功了。他以為有這麼個靠山,到後來遇到摩登伽女才恍然大悟,原來佛也幫不上忙,這個時候才知道修行要緊。如果不能真正修行,聽得再多也是說食數寶。那才是真正叫「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不肯修是糊塗。那些人都是我們的典型,都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來啟發我們。第三句說: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種種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心。】

  這底下實在講就是方法。這一句是叫你斷瞋恚的煩惱,為什麼?你一切都不順心的,不順心的五欲六塵,當然你看到就生煩惱,所謂是怨憎會。怨憎會這個範圍很大,不是說單講是人,某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看到他就生氣、看到他就生煩惱,那是怨憎會的一小部分,人事環境;還有物質環境,這個地方我最討厭,我就最不喜歡這個地方,那是環境。可見得不痛快的事情有人事的環境,有物質的環境。除這個之外還有自然環境,你們哪個喜歡颱風、哪個喜歡地震,都不喜歡。如果在六道裡面,誰喜歡三惡道?所以要曉得這個境界非常的廣大。菩薩教你捨離,你要離開,離開用什麼方法?修忍辱度。在這些境界裡面,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用智慧觀察,或者我們講用智慧去觀照,照見一切法空無自性,你就不討厭了,就不會討厭。譬如我們有的時候,我們景美那個大樓底下,我今天去看的時候,底下那個攤販全部撤除了,今天早晨我一看全部撤光了,以前那個攤販每天那些魚蝦味道難聞得很,到樓上去聽經必須要經過很難受的那種氣味。如果對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來講,它不算是壞境界,如果我們在這裡走過去的時候,心裡還生煩惱,馬上要覺悟,我怎麼還會動心?怎麼還會著相?你要不著相,你就不會動心。你看外著相,佛叫你不取於相,你取了相,取那個臭味道的相;內,心裡不高興,就動心了。那都是正好修行,沒有這個境界你不知道,你的煩惱心有你沒有發現,這個境界一現前馬上就自己發現,發現之後把它壓下去,這是功夫。

  所以,無論大乘法、小乘法,修道人先從哪裡修?先從逆境裡面修。為什麼?逆境容易覺悟。所以古今中外你看英雄豪傑多半都是出在清寒之家,他能夠發憤,他能夠堅強起來,他要出一口氣,他要奮發自強。富貴淘汰人比逆境那要厲害得多,人一享富貴就享得糊裡糊塗了,志氣就被消磨掉了。所以順境是最容易淘汰人,逆境能夠促成人成就。所以小乘非常著重於頭陀行,大乘也不例外,佛雖然是不贊成無益的苦行,有利益的苦行,佛讚歎。所以《華嚴經》到後面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章,說出大乘菩薩的十二頭陀行,是叫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學清淨、學不著相、學如如不動,捨離一切惡因惡緣,在這個裡面不生煩惱。佛門裡面講功夫,不是少林那個功夫,有很多人將佛門的功夫都搞錯了。我們出家人走到外國,外國人看那個電影,曉得中國出家人有武功,一看到法師,「你有沒有中國功夫?」他問我有沒有中國功夫。我們這個功夫斷煩惱是功夫,在境界裡頭不動心是功夫,佛門的功夫是講的這個。這一句是逆境,底下一句順境。所以你就曉得逆境在前,順境在後。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種種恩愛別離怨憎會苦心。】

  這個裡面就是講到順境。『恩愛』是順境,這個是一般有情眾生無法捨離的,這個事情非常非常難辦,特別是在中國,為什麼?牽涉到倫理的觀念,父母對我們有恩。所以佛在《戒經》裡面講,出家一定要父母同意,這是從原則上說。可是有許多人父母不同意,偷偷的出家了,你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虛雲老和尚就是想盡方法逃出家的時候出了家的,他的父母沒同意。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我們這印了不少送給大家的,倓虛法師也是沒有得到家人同意他出家的。這個是什麼?這是一種權變,父母同意這是正常,最好是能叫父母同意;父母不同意出家了,那得要真正有成就,確實可以超度父母。父母當時不曉得出家的功德利益,所以說是兒女情長,想盡方法去阻攔,不知道出家的功德利益。佛法裡面講「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那是福報,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也許要問,這個成佛太難了!要成了佛,九祖才能夠得到這個福報、才能生天,那成不了佛,還不是枉然嗎?所以這個地方成佛的意思要搞清楚,這是成什麼佛?是藏教的佛,那個地位就不高了,不是究竟佛,宗門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成的這個佛。這個佛圓教初住菩薩,他的功德、他的福報,你家裡九代祖先都能夠收得到,都能夠享受到。這是大福報!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得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不是真佛?是真佛,一點都不假。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二十五圓通章」,那二十五位菩薩都是代表圓教初住的境界,前面二十四位講得簡略,最後一位觀音菩薩說得詳細。所以到這個境界就可以三十二應身,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可以現佛的身分。其實他是圓教初住菩薩,就有這種能力,隨類化身。

  所以出家功德不可思議!有些人自己做了錯事情,做了很重的罪業,知道這個罪業將來一定要遭嚴重的果報,你要想消災,要想解除這個冤結用什麼法子?法子固然很多,不太容易,最直接、最有效的無過於發願弘法利生,這個方法比什麼都有效。往年我在台中,李老師的學生,他老人家會看相,看到這個學生當中相貌比較薄一點短命的,他都特別勸他發心出來學講經,確實能夠很有效的轉變命運。這個道理實在講不難懂。不發心弘法利生,我們這個壽命是業報,報盡了那就沒法子,俗話所說的「閻王注定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這沒法子的。可是你一發心弘法利生了,這個事情馬上就變了,為什麼?這個時候的福報不是自己,眾生的,這就叫乘願再來。我自己壽命雖然是沒有了,可是眾生有福,我自己的福報沒有,眾生有福,眾生要聽經,我發願跟他講這個經,托大家的福,大家的福增長自己的福報,這道理不難懂。正如同我們中國古禮,中國古禮上是講你的冤家對頭,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是這個人現在在政府做官,你不能報仇。為什麼?他在這個地位上是為大家造福,是為眾人在那辦事,你報仇要等什麼時候?等他哪一天下了台,不做官,你才可以報復他。這個是很有道理!因為他在台上他要為大眾服務,他有能力、有智慧替大眾造福,你為了私人報仇把他殺了,大眾享不到他的福,大眾失去這個賢良的人。這跟我們佛法裡面乘願再來是一個意思。所以說我們能夠發心,為一切眾生,為續佛慧命,為弘法利生就能轉業。

  所以「恩愛」要曉得一定要能夠捨離,要覺悟這個東西是大麻煩,這個是生死根本的根本。捨冤家對頭很容易,捨恩愛難。可是你一定要覺悟,這是生死根本,這個不捨不能出三界,麻煩大了。佛法裡所說是難捨能捨,難斷的能斷,就是指恩愛來說的。捨,諸位要曉得是捨的心地,事相上能不能捨?事相上不行。這個就是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這叫大慈大悲,心地裡面決定清淨。看一切眾生跟看父母一樣,看父母跟看一切眾生一樣,平等的慈悲,沒有偏愛。這叫大孝,把孝順父母的心擴大為孝順一切眾生,變成平等的孝,清淨的孝心。可是對於父母生活要照顧,不是說兒女出家了,對父母就不管了,沒有這個道理。如果對父母不管了,釋迦牟尼佛就不必到忉利天宮去講經說法,去供養他的母親,佛也盡大孝。不過在這個時候,就是恩愛還有牽連的時候,這一見面就又增加一層煩惱,這個時候最好遠離一點。像弘一大師,他這一出家之後,他家裡一刀兩斷,絕不往來。怎麼樣拜託想見一面,拒絕,不見面。為什麼?見一次煩惱增長一次。如果你每見一次心地清淨,沒有這個煩惱,可以,行,沒問題。總而言之一個原則,就是對於自己清淨心有沒有干擾?這個是大前提,如果對清淨心沒有干擾,天天見面也不妨。菩薩要度眾生,天天跟大家見面,難道你父母跟你見面你就要拒絕嗎?那哪有這個道理。如果對於自己清淨心有干擾,那是勢必要遠離的,這是一個標準,這個裡面自他兩方面都有功德利益。

  我去年在香港講經,我的老母親還在,三十六年沒見面了,第一次見面。在一般人一定又痛哭流涕了。我見了面叫她先拜佛,拜佛坐下來聽經,若無其事。她也不錯,她也很能沉得住氣。我覺得這個很難得,三寶加持,如果不是三寶加持,她做不到。我待她就跟待一般信徒完全一樣,沒有兩樣,在那裡沒有住在一起,因為那個中華佛教圖書館是男眾道場沒有女眾。聽完經之後,煜明法師在那邊,我請煜明法師接待,住到他的龍華寺去。我每天抽一點空到那去看她去,陪她一、二個鐘點。什麼情形都沒有,所以這個多見幾次面沒關係。如果見了,又是哭,又是這些,那就趁早遠遠的距離,那就不敢見面。還有我都見到,沒有見面得到家裡信,拿到信就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了,你說那個情多重,真正是難分難割,那個麻煩,那非常非常麻煩。所以我們講功夫從哪裡看?這些地方就是看功夫,就曉得自己的境界。

  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恩愛不是好事情,要提高警覺。恩愛之極就變成冤家對頭,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會變。最初好得不得了,到最後是恨得不得了,它會變的。所以要曉得那是假的,那是暫時的,別當真。你把它看穿了,你的心就清淨,不會受這個假相欺騙。所以要曉得眾生用的心都是假的,沒有人用真心的。虛情假意,何必認真?真心是清淨的,真心是沒有分別執著妄想的,那個心是真心。所以只有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是真心,他永遠不變。他為什麼不變?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妄想,他永遠不變,真正慈悲,這是我們應當學的。到你自己修學成就了,不要說現在你的父母、家親眷屬,你有辦法幫助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父母、眷屬,你都有能力幫助他們。這個多自在,這才叫真正報恩。再看底下一句: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種種惡業因緣愚痴等苦心。】

  這個三句正好頭一句說的是瞋,第二句說的是貪,這一句說的愚痴,三毒煩惱。『惡業因緣』,無量無邊,都是從愚痴生起。愚痴,所謂是對於事理的真相不明瞭,這是愚痴。第一個對我們自己就不了解,沒有自知之明。你說自己知道自己了,我生從哪兒來的,我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我這個事情辦完到哪裡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自知。如果說生不曉得從哪裡來的,死不知道往哪裡去,這是無有自知之明。我在這一生當中、在這一天當中,起心動念造的什麼因,將來有什麼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有自知之明。我今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不曉得將來的果報,這是愚痴。經上常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因為菩薩有自知,所以菩薩起心動念他絕不造惡因,他曉得惡因後面一定有惡報。菩薩與佛也不能夠避免的,要想避免惡報,只有不起惡念、不造惡業,那當然就沒有惡報了。這是佛菩薩教導我們的。

  所以要捨愚痴,捨愚痴要開智慧,開智慧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智慧一定從定裡面開發出來的,那是真智慧。不是說我看得多、我念得多,我見聞多,那沒用處的,這是佛法裡頭不許可,就是世間法也不行。諸位如果要是念過「學記」,《禮記》裡面的「學記」,「學記」可以說屬於教育哲學。「學記」裡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我記得很多、念得很多,我什麼事情到處問,問了人家跟我講,叫記問之學,道聽塗說,不能做人老師,要做人老師一定要誤人子弟,那個罪過就大了。換句話說,什麼人才能做人老師?開悟,悟出來的。從前念書都講求悟性,我自己這個年齡還念了大概是二、三個月的私塾,以後就改成學校,就上小學。我還念過二、三個月私塾,我還記得很清楚,老師看到我:這個小孩悟性很高,還有這麼一個評語,有悟性,一說他就懂了,能夠舉一反三,悟性。從前讀書人是講求悟性的,不是記問之學,像現在做學生很苦,好多東西叫你記,滿腦袋去記憶,苦不堪言。在從前不需要記,不重視記憶,就是重視思想,讓你自由發揮,換句話說,重視智慧,不重視記憶。佛門完全是講智慧,所以世出世間法教學可以說在原理、原則上都相通的。

  儒家也重視定,佛法更重視禪定。這種功夫雖然說得來不易,並不是得不到。如果佛法裡所講的這些法門,我們要是有一樁做不到的話,佛說這個法門就有過失,你們諸位想想對不對?他說的我們做不到,豈不是拿我們開玩笑,來吊我們口味,那佛不就變成無聊了嗎?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在我們這個世間所講的,以我們為對象的,全是我們能做到的,我們做不到的他不講。所以諸位要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會聽到許許多多新奇的東西,我們這個世界沒聽到的。為什麼?那個地方的人根性不一樣,他們能領略得到。譬如說在大學裡面教授所講的東西,你要跑到幼稚園跟小朋友講,那不叫開他的玩笑嗎?他怎麼會懂?哪有這麼無聊的老師,不會的!所以佛法講契機契理。你就明瞭佛所跟我們講的,我們統統都能做到。問題在哪裡?我們不肯做,或者我們不信,或者我們信得不深,或者我們是行之不力,沒法做到。如果真正具足了信解行願,沒有做不到的。

  首先要建立我們自己清淨的信心,拔除一切業障。起心動念之處,最要緊了,要覺而不迷。人生在世,壽命長的,活個一百多歲。一百歲的人少,太少太少了,就算你活一百歲,彈指之間就過去了。中年以上的人,這種體驗就非常深刻。我民國三十八年到台灣,想像剛到台灣那個時候就跟昨天一樣,一彈指就過去了,將來還有三十八年嗎?沒有了。這個世間能得到什麼?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唯一真實的清淨心。清淨心裡面生無量智慧,這是真實的。無量智慧裡叫你成就一切功德,不造一切惡業,這多麼自在!這一生清淨自在,來生更自在!古人能夠證得的,我們現在能證得;我能夠證得的,諸位大家都能證得。就像當年李老師那個時候教我們,他自己告訴我們,「我能夠證得,你們也能證得」,果然不錯!問題只要我們自己肯幹,沒有不能證得的。所以一定要曉得惡業是生死根本,修行真正用功夫,真正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的惡念才起來,就把它壓下去,所起的念都是善念。

  善惡最初的標準,就是最起碼的,我們初學的標準,為一切眾生著想的,利益一切眾生的,這就是善;為自己著想的,統統是惡。這個諸位一定要深深的去想想。佛這個話非常有道理,因為你起心動念都為自己著想,你不是修行嗎?修行第一個破我執,念念為自己著想是增長我執,你要破我執,天天在增長我執,你這個我執哪一年才能破得了。大乘這個方法太巧妙了,起心動念為眾生著想,念念為眾生,久而久之把自己給忘掉了,那個我執不破自然沒有了,這個法子太巧妙了,比小乘高明太多了。小乘你看到見道位,一直到阿羅漢,天上人間七番生死,才能把我執斷掉。那個方法真是笨,太笨太笨了。所以玄奘大師稱阿羅漢稱為愚者,你看《八識規矩頌》裡說,「愚者難分識與根」,真正是愚笨。所以想到大乘方法的巧妙,它沒有別的,就是叫你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如何去利益一切眾生,叫眾生現在得利益、來世得利益、生生世世都得利益,這叫大善。唯有佛法才能做得到,把佛法變成我們社會各種事業,那就是本經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代表的。由此可知,佛法不是一種空玄的理論,它能把理論與事相集合成一體,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事一如,事事一如,這個境界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學佛法要多從這上面去體會,多在生活環境裡面歷事練心,事是經歷。剛才講了順境、逆境都要經歷,在這個練心,練什麼心?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練我的清淨覺心,三皈依裡面講的覺心、正心、清淨心,這叫真正的修行,真實的成就。

  好,今天也只能講這幾句,我們的時間也到了。經文裡頭要緊的地方多講一點,好懂的地方我們就多念幾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