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一集)  1983  檔名:12-007-0001

  第四行,經文第二十一卷。今天我們是第五地菩薩就是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五地叫難勝地,這一位夜神來代表。在本經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一樁事,那就是登地以後看到許多夜神。而我們在前面三賢的位上,一共有三十個位次,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各行各業的人物,登地之後,看到好多的夜神,這是什麼原因?諸位要曉得這個「夜」代表的無明,愈是接近圓滿就是接近要破根本無明,以夜神來表法。

  五地稱為難勝地,這個意思是講實智、權智,佛門裡講智慧有兩大類,實智,「實」就實實在在的,也叫做根本智。《般若經》常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實智,像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了了分明,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時候心像鏡子一樣,把外境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實智,就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起作用這叫權智,隨順世間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實智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權智裡頭有分別執著。但是諸位要曉得,這種分別執著是隨緣的,不是他真有。所以說執著即是無執著,分別即是不分別,是一不是二。明白這個事情了,那我們就曉得,這個「智」是一不是二,絕不是衝突的,絕不是相違的。這個事情,在我們世間人觀念當中,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很難體會到。我們世間人說,無,那就是無;有,就是有,怎麼有跟無是一?這個東西就搞不懂了。所以佛法講真諦,我們好懂,真諦講空;俗諦講有,也好懂;真就是俗,俗就是真,這就難懂了。這一地的菩薩名義從這個地方來的,所以就境界上來講真俗不二,理事圓融,這是最難得、最殊勝的一地,五地菩薩。

  在修行法門裡面講,十地也是按著十波羅蜜的次第,菩薩代表的是禪定波羅蜜,按著這個順序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一位菩薩他是代表禪定。可是這個諸位也要曉得,十波羅蜜每一個波羅蜜都具足十波羅蜜,無有一法不圓融,無有一法不圓滿。我們萬萬不可以執著,這個菩薩就修這一個法門,沒錯,是一個法門,但是人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懂得這個道理,曉得他真實的境界,才能看出經文裡面所說的義理的殊勝。我們請看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威德吉祥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及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超出一切眾生莊嚴三昧。】

  這個幾句話裡面,首先看『爾時』。「爾時」是善財童子離開前面一位善知識,到寂靜音海夜神這個地方來參訪,是指的這個時候。他在普救夜神那個道場聞了法,所以這裡我們重視這個「聞」字,下面這句重視那個「得」,他一聽他有所得,他真的有心得,沒有白聽。前面一章我們讀過了,善財童子聞法他得到的是『一切如來現前三昧,超出一切眾生莊嚴三昧』,善財童子這是得法,他在四地菩薩道場裡面所得的法門,換句話說,這個法門就是代表四地菩薩。善財童子他也到了四地,四地修圓滿了,現在要提升到第五地,這是明義,前面都講過。我們來看底下這幾句就很重要了,你看他得到之後: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皆悉修習。起深信解。光明普照。周遍隨順。趣入遊履。廣大出生。自在作用。】

  這個幾句話很重要,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聞法得到之後,不是就完了,怎樣把它變成生活,正是所謂學以致用,如果所學非所用,我們學它幹什麼?學了就有用處,你看善財童子就有用。『如是等十千三昧』,這個意思我們在這裡再提一提,「三昧」是正受,「十千」並不是一萬,此地這個數字是形容它多、圓滿。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裡面他都得到正受,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知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都得到正受。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正受。正受是什麼樣子,這都是很重要。諸位《金剛經》都很熟,《金剛經》上有兩句話,那就是正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把這兩句話記住,眼見色,不是不見;耳聞聲,不是不聽;意知法,我們在這裡看經、在這裡聽講,它起作用!要緊的是什麼?不著相,不動心,這個重要。看經、聽講都不可以著相,都不可以動心,你才能夠像善財童子一樣的有得,你得到三昧,一聞你就得到。

  我們有許多同修他聽經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聽了之後是一無所得?他著了相,他動了心。換句話說,他那個受還是我們凡夫的受,不是正受。連讀經、聞法都不取相、不動心,何況其餘?為什麼要這樣做?不這麼做,不可以嗎?跟諸位說,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為境轉就是你取相、你動心了,你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的就叫他做凡夫,不為境界所轉的就叫做聖人,聖與凡就這麼回事情。《楞嚴》上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什麼叫轉境?就是在境界裡頭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我樣樣也在那裡做,做得也很起勁,不著相、不動心,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是轉境界,心轉境界,那就叫佛。

  此地十千三昧,就是指外面的六塵境界,內裡面無量的煩惱,都不動。內不動,外不著,得如是等十千三昧,『皆悉修習』。得是得到這個理論,真正明瞭通達沒有懷疑,對佛所講的全程肯定了,這個我們一般講叫開悟了。開悟是解悟不是證悟,證悟是要你做到,那就是證悟。所以這一句是解悟,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不稀奇,悟了以後要修,你要不修的話,你那個悟的還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你自己要修,這個悟就變成自己的了。所以宗門常講悟後起修,這是真修。沒悟之前的修,可以說,說得不好聽的話,叫盲修瞎練。你不相信,自己想想看,怎麼個修法還是起心動念,始終沒有得到三昧;不要說百千三昧,一個三昧也沒得到。所以讀經、聽講是要悟,它這個地方講「得」,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這個得是開悟。悟後他真幹,「皆悉修習」,修是修正,習是練習,叫歷事練心,他在境界裡去真幹,原先眼見色起心動念,耳聽聲也起心動念,現在曉得這個錯誤了,把它修正過來。修是修正,修正過來,眼見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耳聞聲,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跟諸位說,這叫修行,修正我們以往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並不是一修就證了,一證就永證了,沒有那麼簡單。阿羅漢證到四果了,照理說那個煩惱都斷盡了,那還有問題嗎?習氣還在。阿羅漢的行為真修證了,確確實實見思煩惱連根都拔除了,習氣尚在。所以要練習,要在境界裡頭不斷的練習,練到連習氣都沒有了,這個修學才算是圓滿。所以修、習這兩個字有淺深程度不相同,這兩個字也是相輔相成。在實習裡頭把它修正,將我們的心行修正,在修正的時候又要實習,要在境界裡面歷事練心,去真幹去。

  『起深信解』,這個「信解」還有什麼話講?這個信是從實習裡面,就是從修習裡面得到的。不是我們這一講你就相信,這個相信是不可靠的,這是聽別人講的,我相信,不是自己親歷的境界。所以這個信,開始信,可以說是勉強的相信,換句話說,也是迷信,理、事、境界都沒有搞清楚,我們就信佛了。雖然信,對於佛法裡講的理、事、境統統迷,所以這個信叫迷信。都搞明白了,我相信它,就是解悟之後,解了之後信它,有了理論的依據,我們相信,這叫正信。到自己把這些理論都變成自己生活,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通過了實驗,這個時候信就真信,不是假信,是自己的境界,是自己親身體驗到的。這種信、這種理解是真實的,是深信深解。如果沒有修習的功夫,你這個信不夠深,你解得也淺。到起深信解了,自然『光明普照』。這一句話意思就是說他充滿了智慧,光明是代表智慧。這個智慧不但不是講內涵,完全顯露在外表,他的儀態、他的言論、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一樁不是充滿智慧,這叫「光明普照」。

  『周遍隨順』,這個時候的「隨順」已經可以說沒有界限的。我們今天恆順眾生是有界限的,有些可隨順,有些不能隨順。菩薩到這個時候,界限、屏障都撤除了,普遍的隨順,無有一法不隨順,無有一人不可以隨順,正是本經末後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得這兩句話要做到名如其相,你看看是五地菩薩了,不是初學的人。但是初學的人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有什麼好處?到我們境界逐步往上提升的時候,能放得下。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放不下就不能升級,就不能往上提升。好像我們上樓一樣,我上了第一層,我這個第一層放不下,你能到第二層嗎?你就不能往上升了,必須把第一層能放下了,才能夠向第二層晉升,一樣的道理。小乘的四果羅漢,為什麼佛說他是焦芽敗種?就是他到了這個境界,他不肯放下,捨不得離開。《楞嚴》上說的「內守幽閒」,你們想想,內守就是放不下。他如果不內守了,馬上就變成菩薩,那就叫迴小向大,他的菩提心就現前。如果他要內守,那只好是住在涅槃坑裡頭了,明心見性那他就沒有分。

  所以,我們初學佛的人讀大乘經典,讀誦一乘了義經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我們曉得這個道理,自己到某一個境界能夠捨、能夠放下,自己的境界不住的往上提升,我們的境界才是一天比一天好。今天這個境界很好,我不肯放下,守住這個境界,明天還是這個樣子,後天還是這個樣子,沒有進步了。所以這個境界守不得。你只要不守,這個不守就是不取相、不動心。所以《金剛經》上這兩句話了不得!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的,這是修行的祕訣,這是總綱領。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我們念佛法門在內,你念佛如果不取相、不動心,你這個功夫天天在增進。如果你著相,守定了,好了,你功夫成片守定了,那就不能得一心不亂,為什麼?你守在功夫成片上。所以這個東西不能守。守就是執著,執著是病。要往前進,不能往後退,身心境界要一天比一天清淨,絕不為境緣所染。

  諸位如果真正能趨向這樣的一個境界,你自自然然法喜充滿。正是孔老夫子在《論語》上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喜悅是從內心生的,是法喜,不是外面的刺激,不是從外得的,是從內心生的。這內心生的,自己這個境界一天比一天好,菩提道上是一片光明。這是講到菩薩的隨順。我們自己要認識自己、要了解自己,我們在人事環境當中,有適當的隨順;換句話說,絕不超越自己智慧能力的隨順,這個是應當的。換句話說,不妨礙自己戒定慧的這個隨順是要修學的,如果隨順覺得對自己的道業有障礙,那就不能隨順。無障礙的時候可以隨順,不隨順眾生就不能夠利益眾生,不能夠幫助眾生,佛法的術語就不能夠度眾生。

  『趣入遊履』,這個「趣入」他趣到哪裡?他入到哪裡?後面雖然說出來,『自在作用』,實在就是經論裡頭常講的如來的薩婆若海,也就是一切種智。「趣入遊履,廣大出生,自在作用」,我們看了這一句,你看看多麼的動聽,多麼動人!佛法不消極,無比的積極。佛法不是消沉的,活活潑潑的。真正、真實的真善美慧幸福的人生,唯有修學佛法才能夠兌現,才能夠做得到。這個地方文雖然不多,有些地方我們看到善財童子說了好多好多好長的經文,此地不多。文雖然不多,意思非常的圓滿,教給我們修學,修學要能夠有用,把它運用在生活方面,使自己的生活就是佛法。善財童子完全兌現了,這個真正叫善學,真正叫學有心得,他真得到了。

  底下這幾句,是敘述他參訪底下一位善知識。前面剛才我講,從「得如是等十千三昧」,到「出生,自在作用」,就是善財童子在前面一位善知識參訪的心得報告。這一篇心得報告可以說打上滿分一百分,滿分的心得報告。必得這個樣子,這才叫真正的參學。

  【漸次前行。】

  這一句話說他離開了前面普救夜神,離開普救夜神之後要去參訪寂靜夜神,『漸次前行』。

  【往詣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所。】

  這一位夜神的德號前面曾經介紹過,此地還得要說一遍,為什麼原因?因為這是一個段落。在本經每一位善知識是代表一會,會會都圓滿。也可以說每一會就是一部完整的小經,五十三部小部經合起來這是一部大經,《四十華嚴》一部大經,分開來五十三部小經。這五十三會會會都可以獨立,如果我們在外面宣講,每一會都可以單獨講,每一會都可以單獨流通,因此我們在此地又不能不介紹一下。

  名號裡頭『具足功德』這四個字好懂,「功德」是指定慧,「具足」就是沒有欠缺,換句話說,他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三昧。因為他以精進而得到的禪定,禪定的功德圓滿了,所以他名號裡頭有『寂靜』。這就是這一位菩薩(五地菩薩),你看在十波羅蜜裡面,他是以禪定波羅蜜為主修。剛才講,雖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這個一是禪定。前面一位善友則是代表精進。你看從精進到禪定,而這一位善友代表禪定圓滿,所以德號裡頭有「寂靜」。自己的功德圓滿,具足功德了,菩薩絕不僅只有自己享受。菩薩是念念要幫助別人,所謂是要度化眾生,這個度化眾生拿現代的名詞來講就是幫助別人,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去幫助別人、成就別人。菩薩的用心,先人後己。凡夫心量太小了,我有好環境我要自己修,我不能讓給別人。菩薩不然,菩薩有個好的道場、好的環境,成就別人,幫助初學。我們在近代,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印光法師、諦閑法師、倓虛法師都是如此,他們都有福報,他不享,一天到晚在外頭勞碌奔波,苦不堪言。他的福報什麼?都讓新學、初學、真發心的讓他們去享受去,成就他們,何況這些地上菩薩。

  幫助別人,特別是在娑婆世界,在幫助別人當中是以言說為第一優先。為什麼?文殊菩薩講得好,「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是以音聲為佛事,每天要給人家開導,要給人家講演。講演,所以名號裡面就有『音海』,他以音聲作佛事。「海」在此地是個形容詞,形容菩薩所說之法門廣大、幽深,好比大海一樣,所以這個德號裡頭有寂靜音海。『夜神』前面說過了,表無明將要盡了,好像這個黑暗將要盡了,天快要明了。諸位要曉得,天快要明那個階段特別的黑暗,這是黎明之前,這個黑暗過去了就大放光明,這就是「夜神」表這個意思。所以這一位善友他的德號叫「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所』就是他的道場,他所居住的所在。這是名號裡頭的含義,也代表第五地菩薩自行化他的宗旨,名號上就代表了。再看底下經文:

  【頂禮其足。遶無數匝。合掌恭敬。而作是言。】

  這幾句是請法的儀式,我們今天講禮節,裡面所含的是三業恭敬。『頂禮其足,繞無數匝』,這是身業的恭敬。『合掌恭敬』是代表意業恭敬,「掌」平常我們講這十個指頭代表散亂,合掌就是把這個散亂心收一,我一心一意來求法,合掌是代表一,把散亂的心統統收歸到一,所以這是代表意業恭敬。『而作是言』,這是語業恭敬。所以在儀式裡頭求法,一定要具足三業恭敬。這個裡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是不是這些菩薩喜歡人恭敬他?你恭敬他,他就教你;你不恭敬,他就不教你。其實不是如此,如果菩薩還有這樣的心,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諸位要曉得,恭敬是我們的性德,是我們本性裡面的德行。我們今天要修的是明心見性,要想明心見性,那就得稱性起修才能辦得到。三業恭敬是本性的德能,用這個來修就很容易見性,達到修學的目的。如果是不敬,以散亂之心,與性德不相應。所以說不是佛菩薩,不是老師要你這麼做,而是這是明心見性、一心不亂必要的手段。所以古德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可見得沒有誠敬就得不到利益。

  善財童子參學他所以有這樣殊勝的成績,隨著參學,他品位它就增上、就提升了,是不是他這個老師太高明了,他很聰明。你這麼想法就錯了。真正的關鍵,他具足了誠敬,他是一個圓滿誠敬之心,所以他得到的這個結果也是圓滿沒有欠缺。可見得成敗的關鍵是在自己,不在別人。我們看一看他具足禮貌之後,向寂靜夜神說了些什麼話?

  【聖者。】

  這兩個字是讚歎。你看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前面的幾句是禮敬,『聖者』是讚歎、是稱讚。我們今天向一個善知識請教,說老實話,沒有人家這麼誠敬,也沒有真心真意去稱讚,所以縱然善知識苦口婆心給你開導了幾個鐘點,還是一無所得回去了。這些關鍵的所在我們一定要明瞭,然後我們的修學才能談得上成績,這就好像成績,否則的話都交白卷了。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你看每一次參訪,這第一句話,我已經發了菩提心。這一句話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我已經發了,就是我已經發心要求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中國的意思是上,『三』是正的意思,『藐』是等,底下『三』是正,『菩提』是覺,所以整個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心」,『心』是中國的意思。這一句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我這一生什麼都不求,我所求的就是這麼一樁事情,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不能叫無上。阿羅漢只能稱為正覺,不能稱正等。所以無上正等正覺那是成佛了。他發的這個心大,一心一意想作佛。我們在《六祖壇經》看到六祖當年見五祖的時候,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不為別的事情,我只想來作佛。他要來作佛,這個口氣就了不起!你們有幾次聽到有人問你來幹什麼?我來聽經。你不是來作佛的,所以你成不了佛。所以用心就不如人家,他是來作佛的,他要來作佛。向下有幾句他陳說他修學的經過,他說:

  【我依善知識故。】這個『依』就是依教奉行,我依善知識的教導。

  【學菩薩行。】

  這個關鍵的字就是『學』。底下是修、入、住,這四個字是關鍵。「學菩薩行」:

  【修菩薩行。入菩薩行。住菩薩行。】

  前面有個「依善知識」。真正是個好學生,標準的好學生,這個好老師遇到這樣的好學生,他決定不會輕易放過的,這種學生到哪裡去找?學,學是效法的意思。善知識他怎麼做我也怎麼做,他怎麼想我也怎麼想,學是仿效的意思。『修』是修證。『入』是契入,我們一般講得道、證果就是「入」的意思,就是入了菩薩的境界。『住』是不退。這四個字是敘說他修學的經過、修學的歷程,他是有順序,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我們今天在講堂裡面只有學,教學。其實,我們現在講堂裡頭教學兩個字談不上。你這個都沒有,這是諸位要明瞭的。我們今天在講堂裡幹什麼?講演、宣傳,連學字都沒有;如果要學的話是你們學。老師是教,學生在學,那是教學。教學跟講學不一樣,講學是宣傳,是教你得到一個正確的概念,不至於誤解了佛法,目的在此地。如果真正學了,那好了,你們拿到這個經本,你們自己去下功夫,到此地來這邊開研究討論會,你把你的心得提出來報告,心得是正確的,老師點點頭就完了,這是教學。錯誤的?給你糾正過來。所以這個學,你看經典一問一答,這是學。只聽不問,也能稱學,高級的。像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顏回聽孔老夫子講東西,從來不發問的,真明白了,沒有疑問。所以教學,你看《禮記》裡面所講的,真正的教學有受用。真正教學,老師很輕鬆,沒事做,學生很苦!

  在過去台中李老師辦過一屆佛學研究班,那個時候他要我在那裡教《金剛經》,諸位要記住不是講是教,教《金剛經》。我一個星期有四個鐘點課,我教學的方法是採取兩種註解,是以江味農居士的《講義》為主,主參考資料,以《金剛經心印疏》作為輔助的參考資料,兩種。我這個課程的教法,就是告訴學生從第幾頁讀到第幾頁,大概一次總有二、三十頁。我事先把這個範圍指定給他們,要領提示一下,大概五分鐘就完了。上課的時候學生在台上講給我聽,我是在講堂坐在最後一排我聽講,聽他講。這一個小時實際上是五十分鐘,當中有十分鐘休息,學生講四十分鐘,然後我最後做十分鐘的講評,那是教學。學生上我這個課,都是叫苦連天,因為他要上來講這四十分鐘,他告訴我要準備兩天,他說上我這個課相當辛苦。我自己因為不需要講,準備都不要準備,我上課連經書都沒有的,這是教學。可是這種方法得利益的是他,他真得利益了,為什麼?真正下了苦功。所以如果坦白講,學是這樣的學法,你們要把這一個星期,你們自己所讀的經,你們自己在生活行為當中,與理論有哪些地方相應、哪些地方不相應,提出來研究討論,這個叫學。

  學的目標在開悟、在解悟,悟後要起修,就是修菩薩行,一切迷障都破除了,這個時候要起行了,要依照經典裡面理論、方法、境界,來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思想是意業,行為包括了語業、身業,修正我們身口意的行為。幾時到修而無修,無修而修,他就證入了。因為你先開始修的時候還用意識,我這裡錯了要把它改正過來,還是落在意識裡頭。什麼時候離開心意識,就入了菩薩境界,就「入菩薩行」。入了之後,那就是念不退。念不退,這就是「住菩薩行」。這個念不退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在初地以上,才不退菩薩行。所以我們在此地要學的學、修、入、住,無有一法不是菩薩法,無有一行不是菩薩行。這是我們在此地見到善財童子陳說他自己修學的經歷、程序,很難得。

  【我願出生一切智海不思議法。】

  前面說過他自己修學的過程、修學的程序,說完了之後又說出他自己的願望,就是他的弘願。他願意自己什麼?願意自己在一切境緣裡頭要常生智慧,不生煩惱,『出生一切智海』,常生智慧。又願自己能得『不思議法』,就是對於一切法通達無礙,不可思議。如果這兩願要是實現了,那就可以普度一切眾生,自行化他,真正可以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把他自己這個願望陳說出來。底下是請求:

  【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請求的話。唯願菩薩慈悲、哀愍,『為我宣說』: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這兩句話在五十三參就看了不止五十三遍,因為每一會裡頭總有幾次會提到,這兩句話在這一本經裡面重重複復提了一百多次,可見得這兩句話的重要!如果這兩句話不重要,何以重複一百多次?就是這一部經,你從頭到尾念過一遍,哪幾句經文印象最深刻?當然一個是「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這三句話最深刻。為什麼?遍數太多了,別的經文記不得,這幾句話記得很牢。這幾句話最重要!學佛學的什麼東西?就是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凡夫是迷惑顛倒的有情眾生。「菩薩行」就是覺悟的行為,「菩薩道」就是覺悟的心。道是講存心,行是講用事。我們待人接物不迷,辦事不迷,這是屬於菩薩行;我們的心在境界上不迷,這叫菩薩道。三皈依就是以此為目標,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的心就是菩薩道,覺正淨的行就是菩薩行,所以要記住這是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正確方向,是大乘佛法修學的總目標,圓滿就叫成佛。這是善財童子,你看說了這麼些話。底下夜神也是老師,善友也是老師,看到這樣的學生,哪有不愛護的道理?哪有不教導的道理?不但關懷、愛護、教導,還非常的讚歎。我們看底下這段經文: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哉。善哉。】

  這兩句話對他讚歎,太好了,太難得!像這樣求道的人、修行的人真正難得!所以就讚歎『善哉,善哉』。

  【善男子。】

  也是一句讚歎的話,稱讚他。

  【汝能依止諸善知識。求菩薩行。】

  這一句話讚歎他前面所講依善知識故,學、修、入、住菩薩行,讚歎他所學所修。可是此地特別要注意的依善知識,這個很重要。離開善知識就如同孩童離開父母,他就不能活了。嬰兒離開父母,他的生命就保不住;學道的人離開了善知識,法身慧命也就要斷了。佛不住世,善友第一親,我們最親近的無過於善知識。所以夜神讚歎這個話裡頭,也特別提出『汝能依止諸善知識』,這個是非常非常的難得。下面他首先把他自己修學證得的法門名稱告訴他。

  【善男子。我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歡喜莊嚴解脫門。】

  諸位要留意這是五地菩薩所證的,換句話說,禪定波羅蜜圓滿了,因為地上菩薩都是十波羅蜜圓滿,初地代表布施度圓滿,二地代表持戒度圓滿,五地是代表禪定波羅蜜圓滿。譬如說十住、十行、十迴向統統都是修的十波羅蜜,那不是圓滿,到登地是圓滿。這個法門裡面所含的意義,向下經文有詳細說明,但是在此地我們可以從綱領當中提出兩點,『念念出生』,注意這個「念念」,他是沒有間斷的,真是法喜充滿,他這個法喜不間斷,不是說有時候很歡喜,有時候歡喜沒有了,他是念念都生歡喜心,這個真是了不起。這種歡喜心它不是感情的,如果是感情,那這種歡喜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是煩惱。他這個不是的,他這是法喜充滿,所以它不是感情,它是從智慧裡面生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第一個諸位要曉得禪定,有了禪定外面一切境界他都不亂了,不亂!不亂才能夠度眾生,隨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講,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到這個功夫,「隨心所欲不逾矩」。菩薩到禪定波羅蜜圓滿了,普度一切眾生隨自己的意思,不會再違背自己的意思了,這就是福德莊嚴。

  由此可知,真正的福德從哪裡來的?從禪定當中得來的。這一種福德叫稱性的福德,享受不盡的。我們世間人不懂得,修福報,成天的打妄想,怎麼個修法?聽說佛門裡修福報很大,捨一得萬報,做什麼生意也沒這個利息大,我在佛門今天去捐一百塊錢,明天就一百萬來了,你看看哪有這麼好的利息。存的什麼心?貪心。他要是說佛門裡頭布施了之後沒有果報的,他就不幹了,不布施了。這個沒有意思,我布施出去之後,後來什麼也得不到,我布施幹什麼?聽說布施捨一得萬報,趕快去布施去。心不清淨。布施是不是得福?得福,沒錯,的確是得福。捨一得萬報是什麼?稱性的福德,那不止一萬,圓滿的福德,因此這個「萬」就不是數目字了。所以真正的福德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清淨心不但生智慧,又生福德。

  可是諸位要曉得,修清淨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念佛。你看我們這個經不是嗎?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吉祥雲比丘就教他念佛,他一直念到現在,從來沒有間斷過。雖然參訪無數善知識,他這一句阿彌陀佛,從來沒有間斷,從來沒有丟掉。諸位一定要記住這一句話,這是事實,一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可見得他這個一句佛號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才有福德莊嚴,普度眾生,隨心所欲,他怎麼不歡喜!我們今天想幫助人,好心幫助人,人家還誤會了,還來障礙你,人家說天下哪有這麼多好人?你發個好心想做個好事,人家不相信,我們這個歡喜心就生不起來。菩薩他樣樣稱心如意,所以他法喜充滿。

  第二個意思他是觀佛菩薩不思議的智慧力用,所以生歡喜心,這是智慧莊嚴。這個意思我說得再明白一點,他心目當中只有佛菩薩,以佛菩薩的模型來塑造自己,歡喜!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個模樣、是個模子,我拿到這個模子要把自己塑成阿彌陀佛。見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那個模子也把自己塑成觀音菩薩,這叫取法乎上。取法乎上他不是得於中,他能得於上,他取法佛菩薩,他自己就證得佛菩薩。所以修學不但要有理論、依據,要有良好的方法,還得要取一個典型,換句話說,要有個模樣,我要學什麼樣的人,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菩薩學佛,這一點很要緊,就是有一個榜樣在。大乘佛法裡面善財童子就是我們一個榜樣,而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到現前的善知識、過去的善知識,我們對哪一個最崇敬,對哪一個人他的行門我們最喜歡、最相契合,我們就學他。你像世間孟子就是學孔子的,他學成了,稱為亞聖。佛門裡面蕅益大師學蓮池,也學成功了,也是淨土宗一代祖師。

  正是所謂在家要學高士,出世要學高僧,以高士、高僧做我們的模範,做我們的典型。我在初學佛法的時候,李老師(那個時候我沒出家做居士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你要當心,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都是佛教徒,為什麼不學?沒成就,名氣很大,沒成就,我們要學真正有成就的人。這是智慧,沒有智慧他不會選擇,唯有有智慧的時候,他才真正選擇一個典型、選擇一個模範,一心一意要學他。所以說有理論、有方法又有榜樣,那怎麼會不成就?所以這是福德莊嚴,智慧莊嚴,法喜充滿。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