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十九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19

  【體而無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雖性空而不無。】

  小註說,「初二句結成性空」,昨天我們已交代過,「次四句正名性之自空,則不當有無」,這就是說明真如本性超越有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是說的這個意思。「何者,蓋性空則不當有也」,性體空寂,不能說它有,「緣會則不當無也」,它要是遇到因緣它就會現相,所以不能說無。在《金剛經》六種比喻裡面來說,夢幻泡影,夢比較接近,我們容易領悟,其餘影也很像。譬如講水清淨,我們看到夜晚月亮的影子現在水裡面,水就好比性,確確實實性裡頭是空寂的,可是它遇到緣,它裡頭現相,現相你不能說無,雖然有相,你要知道相是假的、是空的。這個我們容易覺悟,知道那是假相,知道相即非相,不但相當體即空,當相也空,這個容易覺悟;換句話說,性相不二,確實它是非空非有。而我們人生宇宙,在這裡頭就不容易覺悟,不像夢那樣容易覺悟,不像影像那樣容易覺悟。實實在在的,人生宇宙跟夢境並沒有兩樣,宇宙人生不過是夢境的延長而已,夢境就是宇宙人生的縮短而已,體相用、事理都相同,都很接近、很相似,所以佛常用這個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

  我們如果細心向這個譬喻裡面去領會,然後在境界裡面也像在譬喻當中一樣的容易捨棄,入道的障礙就消除了;換句話講,入道就不難。由此我們也可以明瞭,在講修法之前,為什麼要說理法?修要根據理論。理法無量無邊,為什麼要講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是了義之理。佛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是教我們根據最高的原理來修學。這樣子用的力量少,成功高;費的時間少,成就快,這就所謂是圓修圓證。當然前面也曾經說過,圓修圓證要一類圓頓根性的大根器的人,通常在五種根性裡面講,菩薩種性才能夠辦得到。菩薩種性是可以培養的,菩薩種性並不是天然生成的。過去世培養得很有成就,這一生很容易就結果;過去世培養的根力要不充分的話,我們在當前特別的用功、特別的加行,不是不能成就,也能成就。

  這種成就我們在古大德當中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像那些祖師菩薩,像六祖、像永嘉,這些可以說是過去宿根深厚,成就大,成為一代祖師。他們底下的這些人、這些學生,大多數都跟我們一樣,並沒有那麼高的天分、那樣深的宿根,可是在祖師底下,個個都有成就,這也就是遇到明師,遇到殊勝的增上緣,所以才有成就。我們今天就希望能夠有這樣好的增上緣,好的增上緣就是要有一個好的道場,這個道場裡面行解相應,有修有證,使我們一入這個道場,日夜心都能夠安住在道上。在這個場所裡頭住個三年、五年,我們就生了根,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五根五力,我們的根就漸漸有力;能夠住上二十年、三十年,沒有不成就的。就是像我們現前這種程度、根性的人,在從前的叢林裡面、寺院裡面,住上二、三十年都有成就。這是我們在《高僧傳》、《五燈會元》,甚至《禪林寶訓》裡面都能看得到。

  而我們現在所缺乏的是沒有這樣一個殊勝的道場。這個道場,講老實話,不難,只要大家發心,大家發願,有幾個人發心發願,就能夠感動諸佛菩薩、護法龍天,道場就可以平地湧出,就能夠出現。也許說,為什麼現在佛法衰到這個程度?為什麼佛菩薩不示現這個道場?佛菩薩很想示現,沒有人發願,沒有人去修行,這個道場送來有什麼用處?沒用處。果然有十個人、二十個人發願,道場就能建起來,不在多,有十個、二十個,道場就能興建,大家要真肯發心這樣做的話,確確實實道場絕不是沒有。

  所以修行一定要明白了義的教法,要懂得究竟的教理,就是不二法門,依據這個來修,真的非常之快。禪,上上禪是用這個辦法。如果我們拿這個辦法來修淨土,得的利益更為殊勝,其速度更快。禪門裡面要想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像我們目前這個程度,就是有很殊勝道場的增上緣,也要二、三十年,確確實實沒有二、三十年不行。十年信有根,再十年根才有力,再十年才能夠進入境況,才能夠真正在事與理上融通不二,證得法身、般若、解脫,都能夠現前。要拿這個方法在淨土上用功,給諸位說,三十年可以在三年就成就。為什麼淨土會這麼快?給諸位說,淨土叫二力法門。禪是完全靠自己力量,老師都幫不上忙,老師只能夠指引你、誘導你、指你路,路是要你自己走的。淨土法門功夫一得力,三寶的力量加持上,阿彌陀佛的威力加持你,觀音、勢至、諸上善人的力量都能夠加持你,這叫二力法門。真正在這種情形之下,三年你要是通達不二法門,以事理不二做基礎的話,你那個念佛叫理念,三年得一心是得的理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等的地位,他那裡要用三十年的工夫,我們這裡三年就辦到。希望大家能發真正的道心,求佛菩薩、求護法龍天感應道交。這一段就是說明事理不二的道理,說一個緣會,說一個性空。我們剛才拿水裡面月亮做比喻,從這個比喻上很容易理解。緣會不能說無,性空不能說有,非有非無。

  【是以緣會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無。無不當無。】

  小註說:「緣會之有者,正當是有,為其假眾緣而為體,故依有而實非有也。性空之無者,正當是無,為其因妄情而言無,故雖無而實不無也。」

  【何者。會即性空。故言非有。空即緣會。故曰非無。】

  小註說,「徵釋云:方其會時」,因緣聚會時,「而其性本空,故言非有」,當體即空。「方其空時,能隨緣而有,故曰非無」。這個說法意思就是把中道之理用烘雲托月的方法顯現出來。

  【今言不有不無者。非是離有別有一無也。亦非離無別有一有也。】

  這就非常的明瞭,相要不要離?不要離。為什麼不要離?非有非無,離它幹什麼?你要真正一離,錯了,你要想離這個相,你就把這個相當作實在的,「這個相接近不得,我要離開它」,你把相當作實在的,你沒有明瞭相是當體即空。當體即空,它礙不礙事?不礙事,所以《華嚴》裡面講事事無礙,並沒有障礙。但是諸位要記住,你要證到理事不二的時候,沒有障礙;沒有證到還是有障礙。所以解悟不行,解悟障礙去不掉,證悟確實沒有障礙,事事無礙。小註說,「今言不有不無者,正言事理不二稱中道」,佛稱這個為中道。「故謂之不有不無,雙遮二邊」,遮是遮止,二邊都不要,二邊都離開。「非離緣會之有外,別有一無」,因緣聚會現這個幻相,而並不是叫我們離開這個妄相再去找一個無。離開妄相去找一個無,誰幹的事情?小乘人幹的事情,小乘人修定要找一個清淨的環境,人跡不到的地方,清淨的地方修定。大乘菩薩修定在哪裡?你去看看《華嚴經》裡面,十字街頭,哪個地方熱鬧到哪個地方去修定。大乘菩薩跟小乘菩薩不一樣,一個是要離開,一個是不離開。十字街頭怎麼可以修定?他曉得一切境界相統統是空寂的,他在這裡去鍛鍊。

  這樣一說,有很多祖師菩薩為什麼也到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去修行?他為什麼不到十字街頭去修?那是為了大慈大悲度初學的學人,給初學的學人做一個榜樣。如果他在十字街頭修定,誰知道他?哪個曉得他在那裡修定?只有他自己知道,還有功夫比他高的人曉得,我們看不出來。他在那裡看電影,人家在修定,「和尚還會看電影」,外頭人就譏刺了。人家他在跳舞廳裡面是在修定,初發心的人要是跟他學,那就不得了!那行嗎?那種修法是大菩薩的修法,真正入事理不二,圓修圓證。這個地方講的都是講很高的境界,雖講很高的境界,它的好處是前面從戒定慧做起,功夫一層一層做上來,十門好比十層大樓一樣,一層一層上來,不是一步登天,要按照這個順序來修。所以不能說離開境界去找個無,也不是說離開無再去找一個有,這個統統都是錯用心了。所以稱之為非有非無。

  「即此根塵識心等法,當體雙遮,名為中道」,中道就是這麼個意思,曉得六根、六塵、六識,它的相、它的作用都是假的,它的性是真的,相與作用是有,性是空的。空跟有是分不開家的,是一個,說有,從相上講的;說空,從體上講的。再給諸位說,相就是體,體就是相,好比我們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個佛像,像就是金,金就是像,無二無別。可是你不能執著,你也不能含糊不分,你要是含糊不分,那又錯了,那又失了照。所以給你說相是相,體是體,相不是體,體不是相,那是從某一方面來看。你必須把這幾方面合起來,這才叫真正悟了,相是相,體是體;相不是體,體不是相;相即是體,體即是相。這樣說起來,給諸位說的有沒有衝突?有沒有矛盾?決定沒有。世間人聽這個話是互相矛盾,怎麼一會兒說是的,一會兒又說不是的。說是有說是的道理,說不是有不是的道理,這樣說法才能叫你把真相完全了解,完全明瞭,單說一面不行,你沒有看到另一面。

  佛經有些文字你看顛來倒去,好像是重複,實際上有沒有重複?沒有一句話重複的。如果有重複的,你要用科判,你就判不下去。再大的經,我們看到這個重複好像最多的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科判,你看判得多清楚,你把科判一打開,才曉得沒有一句重複。雖然有的說的話完全一樣,字也沒錯,這兩句明明是一樣,怎麼不重複?你再看,上頭不一樣。我再舉個比喻,台北市政府跟台南市政府,從組織來講,台北市政府有市長,底下有祕書,再有局長、科長;台南也是這個組識,也有祕書,也有科長、局長。那個祕書跟這個祕書不一樣,這是台北市政府的祕書,那是台南市政府的祕書。經文就是如此,兩個句子雖然相同,隸屬的統系不一樣,句法是一樣的,意思不相同。同一個意思,諸位想想,他怎麼個判法?沒有辦法判。佛經不但是思想精密,就是句法、文字的組織、章法結構都是第一流的。諸位常常研究科判,你才能夠明瞭。真正研究教的,科判要懂得、要常常看,背經,看科判,經能夠背得很熟,科判一看,經裡面的意思統統都出來了。科判就是解釋經,就是經的大綱。

  說到此地,我們台北景美講堂建好之後講《華嚴經》,《華嚴經》我們過去印過,《華嚴經》的科判,從前佛光山印過,但是印的字太小,看起來很吃力。我從香港帶來原本,原本多大?像我們普通報紙那麼大,字好大好大一個,裡面的小字跟我們這邊註子的字一樣大,看起來非常舒服,所以我準備重新翻印。翻印當然不能翻那麼大,那太大本,帶著不方便,你連裝個地方都不好裝。所以我們想想看,把它縮一半縮成八開,或者四乘三,十二開,就是比普通十六開的本子還要大,這樣雖然是縮的本子,字還是很大,便利我們研究《華嚴經》。

  【如是。則明法非有無。故以非有非無名耳。】

  實在是佛祖的苦心。這個地方的『法』並不是指哪一法,是指一切法,一切法的真相是『非有無』,這個「非」是貫下來的;換句話說,有無二邊都說不上,不能說有,不能說無。正如同剛才比喻的水中之月影,水裡面的月亮,不能說有,不能說無。如果你要說有,這個月亮你撈不到;你說沒有,它真有相在那裡。一切萬法統統是這個樣子,我們這個身體也是這個樣子,這個一定要覺悟。覺悟了,圓修圓證,覺悟了以後的修行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為什麼?覺悟以後,在相分裡面決定不生煩惱;換句話說,我們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五十一個心所裡面就用五遍行,其餘的心所都不用。這不得了,這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五遍行是作意、觸、受、想、思。你看看,與心所相應的行法四十六個不用,與心所不相應的行法二十四個也不用,四個不定的心所也不用,這個心多麼清淨,圓修圓證的人他就是這樣用心的。五遍行心所,給諸位說,八個識都有五遍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統統有五遍行。

  我們要能這樣用,就是了不起的人,心地清淨,一切善惡、無記統統沒有,都離開了。為什麼能夠離得開?懂這個道理;不懂這個道理不行,離不開,懂這個道理就離開了。這些理,同學們只聽這一遍就聽懂,你是再來人。我再給諸位說,玄奘大師當年在印度求學的時候,戒賢論師是他的老師,給他講《瑜伽師地論》,從頭到尾講三遍他才明瞭。玄奘大師是什麼樣的人物?聽《瑜伽師地論》還聽三遍,我們的根性連玄奘大師十分之一都不到,就算十分之一,他聽三遍,我們要聽三十遍才能開悟,人家的心多清淨,我們的心怎麼能跟他比得了?所以理,一遍聽不清楚沒有關係,將來再聽第二遍、再聽第三遍、再聽第四遍,聽得愈多愈好。我們律宗的初祖,唐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老人家聽《四分律》聽四十幾遍,成為律宗的祖師,不是一遍、二遍就行了。清涼大師稱之為華嚴菩薩,他一生講《華嚴經》講五十遍,不要說聽,講一遍比聽十遍效果還大,他一生講五十遍。

  你們諸位想想看,人家是怎麼成就的?勤學!聽是勤學,講也是勤學。講沒有機會,到哪裡去講?沒有人請你去講不要緊,你們只要肯學,我請你出來講。我將來景美的講堂,正好煮雲法師說每個月要我到南部去一個星期,到那邊去教學,我這裡空一個星期,就請你們去講。你們發心,一個月一個人預備一個專題,練習,一天晚上一個人,有七天的時間,就可以訓練七個人。開始練膽子,上台去訓練。以後你們有把握了,一部小經大概可以講個五天到七天,你們每個月就可以出來講一部小經。不是在講台上練不出來,非得要在講台上練。我提供這個地方供養你們,就希望你們歡歡喜喜接受。我這個供養你,「這個東西我不要,算了,你供養別人去吧!」那我就沒有辦法了。供養你,你歡歡喜喜的接受,這樣才能夠成就。

  這也就是說,這個道理要一遍一遍的聽,將來《禪宗集》我們也一遍一遍的講。為什麼要一遍一遍的講?太重要了,無論是在家、出家,這是學佛的根基。一點都不錯,確實要常常講。縱然這部經沒有機緣常講,諸位現在都有錄音,你打開錄音機常常聽,一遍一遍反覆的聽,將來我再講的時候你再聽。再講一定要再聽,為什麼?再講我那個境界就不是現在的境界,講的味道就不是今天的味道了,你們有進步,我也天天在進步,決定不相同。今天這個地方沒說清楚、沒說明白,再過幾個月、一年半載,講這個地方,你一聽就明白。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光明,境界一天比一天殊勝,這就是進步,這就是享受。在佛法裡面不叫享受,叫受用,我們世間人稱之為享受。

  小註說,「此中正結顯名之與體」,顯示名與體,「稱為中道。名有召體之功,體有應名之實,以為下文奢摩他等,三法之圓修也」,向下講到的修法就是以這個理論來做依據。

  【不是非有非無。既非有無。又非非有。非非無也。如是。則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

  這兩行的結語,總結結這一門是必須要的,決定不能少的,這就是《金剛經》裡面的辦法,遣之又遣,要把你的凡情知見掃得乾乾淨淨,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門。小註說,「上文顯是,此中遣非,謂言中道」,這就是叫我們離開情執。「非有非無者,不是尋常於非有無上又加雙非,非去非有,非去非無」,非有把它非去,非無也給它非去,為什麼?「蓋餘經論,為不明法體者,情執未盡,要當於雙非,遣之又遣,故曰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佛法裡面最怕的就是執著,一聽說一切相是非有非無的,你就執著一個非有非無,又變成情見,又是虛妄執著。所以才告訴你非有非無也沒有,也要離開。再要離開這個,相原來是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你執著非非有、非非無,又搞不清楚了。這個樣來是愈攪愈混,永遠離不開了。最後斬釘斷鐵跟你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有言語必定落在情見上,有念頭就是見性的障礙,也就是見不到諸法實相的障礙。這就是為什麼遣了又遣、遣了又遣,說了就掃、說了就掃,掃得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不留。這就是所謂說而無說,說了立刻否定掉,作廢,一面跟你說,一面就掃得乾乾淨淨,統統作廢都不要。你心裡會了這個意思之後,也把言語掃光,把一切跡象掃掉,才真正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今明緣會之法,有即無,而無即有」,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正如水中之月、鏡中之相一樣,有無是同時的,有無是同一個處所的,真正是不二。佛為了說明這種實際情況,叫我們覺悟,叫我們不要迷惑,才用體和相,證明相是有,用相又證明體是空的,用這種方法是叫你領悟體相的真實狀況是非空非有。雖然非空非有,你不能夠執著,不能有一個非空非有的念頭,有一個非空非有的念頭就錯誤了。這樣子才真正能夠叫我們到達「情無不盡,理無不顯」。這兩句話諸位記住,真理就是實相、就是本性,本性為什麼透不出來?因為有情,情見、情識,有這個東西,你有一分,它就是一分的障礙,有二分就是二分的障礙,有十分就是十分的障礙,真性透不出來。給諸位說,去掉一分,與明心見性接近一分,去掉二分就接近二分;幾時把這個淘汰盡,沒有了,真如本性完全顯露出來,就這麼回事情。

  如何才能夠達到情見、情識都淘汰盡?就是底下這兩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盡了。言語道斷容易,你看打佛七常常止語,言語道斷了,但是在心裡頭沒有滅,心行沒有滅,那還是沒用處。「心」是指妄心、八識,「行」就是心的行為,心的行為是分別執著。心的行為息滅了,八識要是不起作用、沒有行動,八識就變成大圓鏡智;因為它在動,所以智變成識。智是只有照,只有了達,而沒有分別;分別是識心的作用,是情識的作用。

  小註我們也念一念,這是這一章最後的結論。「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乃所宗極圓頓之法」,宗就是宗依的意義,修行得以此為宗、以這個為依靠,極圓極頓之法門。「乃即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空,以其性本空寂故」,為什麼當體即空?性本來就是空寂的。又說「當體即有」,為什麼當體即有?「以其緣會而生故也」,所以因緣聚會它就有。現在也許大家對於性的空可能疑惑很少,對這個因緣是個麻煩事情,這個疑惑難除。雖然經論裡面說得很明白,也不太容易叫初學的人一下悟過來,要長時間慢慢的來薰習,慢慢的把情見漸漸的淡掉,佛一說這個話,你就恍然大悟了。這在《中觀論》裡面講得很清楚,緣會也不是真實的。

  為什麼說「當體即中」?「以其即緣會之有而無,即性空之無而有」,有而無,無而有,所以叫它做中道。「如是中道,豈言語可以議」,言語沒有辦法討論,沒有法子去研究它、去說明它,「思惟可以度乎」,也沒有辦法用意識心去想像,想不到。「然有境也、觀也、性也、修也、事也、理也」,它這裡用六法,《十四講》裡面第二表是用「體也、相也、用也、因也、緣也、果也、事也、理也」,那個八法跟這個六法是開合不同而已,是一樣的意思。「今正言境與性理。若下文言奢摩他等,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方是明其觀也、修也、事也」,修行的相、修行的事用,在第九章說明,第九章是正修,是行法裡面最主要的一篇,行法一共有三門。「故知裂此一章,居於第十,使血脈理路斷絕不連,可不惜哉,具眼者自能辨之」。這幾句話不要去理會它,這是從前編輯錯亂,大師重新整理之後把次序重新調整,後頭加上這幾句。我們現在不要理會它,我們念到這個地方就行了,「方是明其觀也、修也、事也」就可以了,到這理就行了,底下交代的話不要去理會它。「事理不二」,這一門講完了。

  下面從「簡示偏圓」起,八、九、十,三章都是講行法,行法是這三章。這一章「簡示偏圓」可以說是預修,第九章是屬於正修,末後可以說是屬於加行,一層比一層的修功要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是初入門的功夫,初下手,初下手也就是在《楞嚴》裡面常說的「最初方便」,你看阿難尊者修學,請示釋迦牟尼佛,就求他指示最初方便。我們在修行路上,第一步的起點很重要,這一步錯了就錯到底了,所以這一步不能錯。八萬四千法門,起步是最重要的,你看「簡示偏圓」裡面,還沒有講偏、講圓,先講:

  【戒中三。應須具。】

  諸位想想這個味道。這是中國的禪宗常講的祖師禪,接上上根性的人,你看看,一開端就是講戒,怎麼能夠輕視?戒是做什麼的?小註就說出來,把這個戒的相用說明了,「戒以防非止惡為義」,「非」是對「是」來說的,惡是對善來講的,防止一切錯誤的行為,防止我們造作惡業,它的功用是這個,這是修行的起步。「三聚之戒,皆能防止一切惡非故也」,這不是戒經,當然不能詳細給你講戒,只能夠把三聚淨戒提一下,叫你要注意,教給你『應須具』,應該,須是必須。諸位要曉得,須跟需不一樣,「需」是可需可不需,這個「須」不行,須是必須,不能少的,少了就不行,「需」是少了還沒關係。「具」是具足,並不是說裡面有一條、兩條可以欠缺的,不是的,要具足。由這一點看起來,難,太難了!我們現在所受的戒是形式的戒,佛菩薩面前發個誓,受了,受了又做不到,有名無實。

  這一點我們自己要明白,要生慚愧心,我們就是想從這裡做起,剛才說了,沒有環境,沒有因緣。你在今天這個社會,在這個環境裡面,你做不到,你要是照這個戒律去做,你事事都行不通,不要說在家人行不通,我們出家人也行不通。由這裡看,我們的福報不如古人,我們的業障比古人重。由此也可以能夠想像得到,印光大師為什麼提出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來代替戒律,諸位要曉得這樁大事情,他用這三種東西來代替戒律。現在一提起戒律,一般人就反感,起一種抗拒的心理;如果一聽說可以改造命運,哪個人都歡喜。我的命不好,我要把它改換過來,有辦法?有!那太好了,我要改。《了凡四訓》就是這樣,他不抗拒,他歡迎,他容易接受。我在鳳山講《了凡四訓》一個月,聽眾是皆大歡喜;我如果要去講三皈五戒,把人統統講跑掉了。內容還是這個,換個方式講、換個方式去做,大家都歡喜。印光大師諸位看看他的傳記裡面,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老人家給我們選擇的、提倡的決定不錯。

  我們最近印了一本小冊子,小冊子沒有註解的,完全是正文,《了凡四訓》、《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安士全書》裡面的),後面加上「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現在我們講行門,這本書就夠了,用前面這三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後面「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成就了。再要是懂得不二法門,豈不是上品上生?所以諸位同修,這本小冊子裡面的內容,諸位要下苦功夫,個個要學會講,在末法時期,救急難就這本東西就夠了。我這本教材印了一萬本,大概這幾天差不多可以印好,上一次我回去看校對的封面,現在在裝訂。你們諸位將來無論在哪個地方講,需要用這個本子,我供給你們。這三樣東西要到處去講,常常去講,極力的去弘揚,這就是繼承印祖的慧命,印祖就是這麼交代我們的。千萬不要輕視這個,「這個沒有什麼!」這真正能救得了命,大經大論,好是很好,來不及,咱們要趕緊向這個方向去努力。這就是代替戒律,三聚淨戒統統都有,《了凡四訓》或者《感應篇》、《陰騭文》,都有,全都具足。雖然不是戒律條文,戒律的意思、戒律的行持都有,何況還有功過格可以給你做參考,功過格我們也印在裡頭。三聚就是此地的一、二、三條。

  【一攝律儀戒。謂斷一切惡。】

  三聚淨戒裡面第一種就是『律儀戒』,律儀戒就是有條文的,我們經典裡面的律藏,一條一條規定的,這是屬於律儀戒。律儀戒裡面有在家戒、有出家戒,有比丘戒、有菩薩戒,就是有大乘戒、有小乘戒。但是它的精神注重在『斷一切惡』。在律儀戒裡面講,律儀戒是給初學學人用的,初學的學人第一步先要斷惡,斷了惡之後才談得上修善,雖然斷惡的時候也修善,也眾善奉行,但是以斷惡為主,要知道這個。到菩薩的地位了,菩薩戒是利益眾生,是修一切善行,修一切善行為主,斷惡為副、為助。不是說大乘戒裡面就不修小乘戒,兼修小乘戒,小乘戒裡也附帶一點大乘戒。

  律儀戒的精神、重點,底下有四條,「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記住,不可以為名聞利養自讚毀他,這就是過失。為利益眾生可以,破他的迷惑,增長他的信心,給他做助道的因緣,行,看你自己怎麼樣運用。這是教我們不可以自讚毀他。「二者不得故慳,不施前人」,前是我們眼前的人,自己有慳吝之心,不肯布施。布施裡面有財布施、有法布施,財與法裡頭包括的範圍都是無量無邊,沒有邊際,不要把它看作財大概就是金錢、鈔票,不那麼單純,財是包括一切財與物。剛才我給諸位說的,你們願意發心出來講經,我提供道場來供養你們,這都是屬於財布施;講經說法來供養諸位,這屬於法布施。今天圓覺寺的常住舉辦這個講座,財、法二施,無畏也就包含其中,你們住在這個地方身心都安,沒有恐懼,這就屬於無畏布施,大家相處一團和睦,這是無畏布施,三種施都有。「三者不得瞋心打罵眾生」,諸位要記住不得瞋心,如果你是以慈悲心,可以打、可以罵,慈心是愛護他的,是要成就他的,那是成就的一種方式。可見得戒律是八面玲瓏的,並不是呆呆板板,看你用的是什麼心。煩惱即是菩提,打罵是惱害,可是以慈悲心,打罵就變成菩提。這三條就是斷貪瞋痴。「四者不得謗大乘經典」,大乘經典確確實實很容易為初學所毀謗,因為理太深,理太深我們一下看不明白,又看到佛說的話好像前後不相應,尤其像前面講的是與非,一二三,三二一,好像又重複、又顛倒。心裡一動這個念,這就叫謗大乘經典。不是言語矛盾,不是顛倒錯亂,是我們自己情見太深、煩惱太重,不懂得佛的善巧方便。小乘經不容易受謗,為什麼?小乘的理論簡單,沒有那麼複雜,不要繞那麼多圈,是就跟你說是,非就跟你說非;不像大乘,是就是非,非就是是,真就是妄,妄就是真,愈搞愈糊塗。但是大乘法說的是諸法實相,依智不依識;小乘經典裡頭雖然依智,還不離開識,不離開我們日常生活的常識,我們容易接受。大乘經典可以說完全脫開情見,脫開凡夫常情所見,所以我們一下突然的遇到,不容易接受。「持此四法,無惡不離,故名攝律儀戒」,這是在律儀戒裡面四個重點,也就是律儀戒的精神不離開這四種,這是我們持戒首先要明瞭的。

  【二攝善法戒。謂修一切善。】

  「攝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攝一切善法也,謂身口意所作善法,及聞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無不聚攝,故名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是以大乘菩薩戒為重心。菩薩與聲聞不一樣,聲聞的心自利心重,利他心少,所以著重在斷惡,不重視修善;菩薩戒的精神跟這個恰恰相反,著重在利生,不注重自度,所以對於修善特別的勇猛,斷惡是附帶兼修。他是先人後己,寧願你先成佛,我墮地獄無所謂,只要你成佛,我甘心墮地獄,他有這種精神,先成就人。像地藏菩薩就是這個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都成佛了,他最後也成佛,發的是這個願,先人後己。這樣說起來,菩薩斷不斷惡?菩薩斷惡,菩薩斷惡念,菩薩不斷惡行;換句話說,惡的業他不斷。他為什麼不斷?他要是斷了之後,三惡道他就去不了。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到三惡道要有三惡道的業因,沒有業因不能到三惡道去。因與果一定要相應,不能說佛菩薩例外,沒有例外的,要是有例外,因果律推翻了。

  所以菩薩是帶惑潤生,這個就叫大慈大悲,他有能力斷,他不斷,不斷的意思就是什麼?我可以到惡道來度眾生,他不是到惡道來受罪,他要是斷掉,惡道因緣沒有了,去不了。所以他這是真正慈悲,他要留這個惑,也叫留惑潤生,也叫帶惑潤生。小乘人不如此,小乘人不帶,絕不留,斷得乾乾淨淨,超越三界,不到六道來,他不來了。菩薩來,菩薩來是所謂乘願再來,並不是他願意來就來,沒那麼簡單的,他願意來就來!願意還要有條件,有什麼條件?有業因。他為什麼要留業,不把業因斷掉?就是為了度眾生。所以成了佛,成佛他還留一分惑,他不斷;如果斷它的話,覺後空空無大千,他就不能到三界六道教化眾生了。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成佛他還留一分惑,居在什麼地位?居在等覺菩薩地位。是不是佛?是佛。退在等覺菩薩地位,就不往前再進一步。再往前進一步,三界六道就沒有了,緣就沒有了,不來度生,不來度生於眾生就沒有恩德了。

  這一點我們明瞭這個事,我們現在談不上,為什麼?我們斷,斷不了。想留?不留已經多得不得了,還留!人家是斷盡才留一分,才叫帶一分,那是真的有本事;我們現在斷都斷不掉,談什麼留不留!我們現在要是墮落惡道,真受苦,不像佛菩薩,佛菩薩到惡道裡變餓鬼、變畜生,他不受苦,他心地清淨,他帶的那分惑,自己清清楚楚、明瞭,不迷惑顛倒。這就叫為了攝善法,修一切善。他帶一分惑那也是修一切善,這個理就相當之深。

  【三饒益有情戒。謂誓度一切眾生。】

  『饒益有情』,就是凡是於眾生有利益的,我們一定要去做,這就叫饒益有情戒,四弘誓願裡頭,『謂誓度一切眾生』。饒益有情戒裡面,底下小註提出一個綱領,就是四無量心,「攝眾生戒者,謂能攝受一切眾生也。能攝之行,即是慈悲喜捨。慈名愛念,能與一切眾生樂故;悲名憐憫,能拔一切眾生苦故;喜名喜慶,喜慶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捨名無憎無愛,常憶眾生同得無憎無愛故。以四等法,攝諸眾生也」。四無量心是菩薩必須要修學的,四無量心實實在在是了不起,與諸法實相相應。怎麼說與諸法實相相應?諸法實相是非有非無,四無量心是非有非無,前面慈悲喜,非無;後面一個捨,非有。所以要沒有捨就不得了,喜愛變成真的了,換句話說,就是真正動煩惱、動情了。有了捨,情是戲台上唱戲,不是真的,相上有,體上無;表面上有,心裡乾乾淨淨、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這才有本事度眾生,不為眾生所度。

  這在佛法裡叫慈,慈就是愛,世間人叫愛。為什麼佛法定的慈不叫愛?怕把事相弄混淆了。就是說明愛裡面跟外面是一樣,表現在外面是愛念,心裡動了心也是愛念;慈是不一樣的,表面上外面是有愛念,心裡面是清淨心,如如不動。這叫善巧方便攝受眾生,饒益眾生。佛菩薩真動了感情,那還了得!那是博地凡夫。所以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我們要修,修的時候特別要重視捨這個字。此地的捨不是布施、不是施捨,就是指前面慈悲喜,心地裡頭要捨,事上又要有,心裡頭又不能有,說的這個,捨是捨這個。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無量的是外面的事相,內裡的心地是無量的清淨心,以清淨心來運用這三種事,就是慈悲喜這事,才能夠真正的利益一切眾生。

  四無量心,給諸位說,同時等運,不是分開階段,慈悲喜是同時的,捨也是同時的。不能說我先用慈悲喜,完了之後回去再捨,那就錯了。為什麼?你當時還是動感情,真的動感情,感情就是煩惱;換句話說,你依然是八識行事,還是五十一個心所行事,並不是真如本性行事。慈悲喜捨是真如本性用事,《楞嚴經》裡面講的「捨識用根」,根性,根中之性非有,非有才清淨,慈悲喜是非無,你看看,豈不是非有非無嗎?於前面的理上,你看看,所謂講的修,要依理起修,依什麼理?事理不二,事非無,理非有,這才叫依中道,這才叫依第一義諦,這才是《楞嚴》裡面所謂的「捨識用根」。我們如果能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善於運用,常常這樣鍛鍊、練習,你自自然然日久天長,不知不覺你就變成圓頓根性。所以說圓頓根性是可以培養的,是可以修成的,只要你自己留心,你自己常常能夠提得起警覺,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常常提得起覺心,覺心就是覺性,而後才不至於墮落、懈怠。

  記住是等運,一切事我們現在都要用、要學習。在學習的時候,要看自己的定力,就是捨這個字,著重在捨。捨就是定,就是大定,捨就是清淨心。我們的定力有多少用多少事,就是慈悲喜用多少,定力不夠,少用一點;定力夠,多用一點;定力到具足了,像如來那樣的楞嚴大定,你就可以像如來慈悲喜無量無邊。我們現在的慈悲喜是有量有邊,現在不能講四無量心,四有量心,四有邊心。假如你的慈悲喜超過你的捨,麻煩就出來了,那就不得了,一定要墮落。你們同學們大概也曉得,我們出家有不少法師還俗了,結婚、生兒女,為什麼?慈悲喜超過了捨,出紕漏了。本來他的徒弟是皈依他的,到後來倒過頭來,他就皈依他那個女徒弟,跟她結婚了。為什麼倒過頭皈依她?就是慈悲喜過分了,自己定力沒有。

  記住,四無量心要到什麼程度才講四無量心?到圓初住以上才叫四無量。圓初住以下叫四有量,經裡頭沒有這個名詞,我給諸位建立這個名詞,我們現在修學是四有量心,不是四無量心,我們定力有多大,你的慈悲喜在外面表現多少,千萬不要超過,要守住這個範圍之內,超過定力就不得了,一定墮落。雖然還俗無所謂,在家也可以修行,到底是要差這麼一點,確實他是後退了,他是顛倒了。我們在這一點要提高警覺,饒益有情是菩薩的事情,我們現在可以學,要保守。我們現在要著重在律儀戒上,先斷一切惡,我們把重點放在此地。至少十年之內我們的重點是在斷惡,第二個十年我們再修善,修一切善,第三個十年才有限度的饒益有情,不可以無限度。幾時你要是證得圓初住,真正入不二法門,行,那是無量。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