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六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6

  《大智度論》第二十六卷,「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經文一開端就將這十八種法的名目先標示出來:

  【十八不共法。一者諸佛身無失。二者口無失。三者念無失。四者無異想。五者無不定心。六者無不知已捨。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九者念無減。十者慧無減。十一者解脫無減。十二者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者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者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者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者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者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者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這十八種法唯佛能有,而不與菩薩、二乘、凡夫共有,在這一卷裡就是解釋這十八不共法。緊接著名目下面有一對問答,問答是辯明何以這十八法佛不與菩薩共有。

  【問曰。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獨以十八為不共。】

  『三十六法』,是指上一卷所講的十力、四無礙智、四無畏這十八法,,再加上現在所講的十八法,一共是三十六法。三十六都是佛法,為什麼單單說這後面十八法為不共?

  【答曰。前十八中。聲聞辟支佛有分。】

  前一卷十力、四無畏、四無礙智這十八法,是聲聞辟支佛他們也有,沒有如來果地那樣的圓滿、究竟,但是他們確實也有少分;但是此地所講的十八法,是聲聞、緣覺他們完全沒有。從第二面問答開始,這就是要說明這十八法,第一番問答裡面包含二法,就是身無失、口無失。

  【問曰。何以故佛無身失。無口失。】

  『失』是講過失,聲聞、緣覺、菩薩身業與口業都免不了偶爾有過失,無失就是決定沒有過失,只有佛才有,菩薩都做不到,所以這是不共法。為什麼佛身口沒有過失,下面解釋得很多,諸位自己去看。但是這裡面有重要的幾句,答的底下前面這一句很重要:

  【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來。持戒清淨故。身口業無失。】

  可見得過失從哪裡來的?從習氣來的。習氣很不容易斷除,佛常在經上說阿羅漢已經斷見思,見思習氣都不能夠斷掉,見了性的菩薩根本無明沒有拔除,換句話說,還有微細的習氣。這種微細的程度實在講我們決定看不出來,而在如來眼光當中,他身口還是有過失。如來地所以身口沒有過失,那是無量劫的修持,換句話說,無量劫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偶爾之間就能夠辦到的。因此我們要曉得,我們身口意三業有了過失不要去追悔:我又錯了,有很多過失了。過失要懺悔,懺悔的意思著重在「後不再造」,不是叫你天天念著我又犯罪了、我有過失了,那你在阿賴耶識裡就不斷的將罪業種子給它滋潤增長,這不是好事情。所以著重在後不再造,盡量的培養好的習慣、善的習慣、善的習氣、清淨的氣分,這在時間上講無量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成就,所以學佛萬萬不能操之過急。有不少人心太急了,性子太急,操之過急不會有成就,不但沒有成就,怕有大障礙,因為凡是遭遇魔障的人都是操之過急,他才會遇魔障。反而學佛根本就無所謂的那種人,決定不會有魔障,但是他也沒有成就,他也不會著魔障。所以用功要得法,不得法都會出毛病。怎樣用功才能得法?一定要明理,修學要依據理論,理論不通達,毛病就生了。在這一段裡面有幾句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在第二面最後一行:

  【罪根本因緣有四種。一者貪欲因緣。二者瞋恚因緣。三者怖畏因緣。四者愚痴因緣。】

  我們如果要想修學三業無過失,一定要斷貪欲心、要斷瞋恚心、要離怖畏、要斷愚痴心,這四種就包括貪瞋痴三毒煩惱,再加上一個怖畏。如何去離怖畏?《四十華嚴》所講的觀世音這一章,就是教給我們離怖畏。末後有兩句,在第三頁倒數第五行:

  【佛諸煩惱習盡故。無如是失。】

  這句很重要,可見得三業的過失是從煩惱而生的。講到煩惱,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如果我們希望三業無過失,像如來一樣,由此可知一定要斷煩惱,煩惱斷盡自然無過失。

  第三頁倒數第二行講「念無失」,在念無失裡面,講解的文不太長,可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此地提到修學次第,我們應當曉得,應當學。我們把文前面兩行念一念:

  【念無失者。四念處心長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禪定。心不散亂故。善斷欲愛及法愛。諸法中心不著故。得第一心安隱處故。】

  這幾句已經把修學次第告訴我們了。確實是如此,心要從『四念處』修起,四念處是觀慧,沒有四念處的觀慧,心不容易得定。所以小乘一下手,你看「三十七道品」就教給我們四念處,四念處、四正勤,再到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修定,四種定。這個地方說得尤其是好,我們一定要以善巧方便法來斷『欲愛』。不但斷欲愛,而且還要斷『法愛』,真正學道的人欲愛斷除了,法愛不容易斷。法愛是什麼?貪著法門,學禪定的貪著禪定,學般若的貪著般若,學講經的貪著講經,都是麻煩事情,法愛。法愛,就是法執著,有了法執,不能見性,所以佛在《金剛經》裡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也不能愛、也不能貪、也不能執著,才能有成就。第四頁第一行有兩句很重要:

  【佛心無得失。以是故無失。】

  『無失』就是沒有過失,他的身業、口業、意業都沒有過失。為什麼沒有過失?這個話說得太簡單、太明白了,沒有『得失』。由此可知,菩薩有過失,為什麼?他想求無上菩提,他只要有求就有得、有失,無上菩提現在還沒有證得。佛怎麼樣?佛沒有得失,換句話說,欲愛裡面沒有得失,法愛裡面沒有得失,所以他的三業清淨沒有過失。由此可知,我們對於世法佛法只要有一念得失心,三業就免不了有過失。第三行:

  【復次。佛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故。念無失。】

  換句話說,佛起心動念是依大般若智慧,所以沒有過失。回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起心動念所依的是感情,不是智慧,依感情起心動念怎麼會沒有過失?世間人常常說我們要以理智,不要動感情,實際上他那個理智還是感情,不是真正的理智。世間人所說理智真正是有名無實,顛倒知見,正像如來所說常樂我淨,世人哪裡有?常樂我淨這四個字有名無實。而在如來果地上卻有常樂我淨,真實不虛,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第四頁第七行,第四「無異想心」:

  【無異想者,佛於一切眾生無分別。無遠近異想。】

  『異』是二樣。這十八不共法為佛獨有,但是我們一定要修學,這是如來之美德,我們要盡量的修學。佛心裡面沒有『異想』,我們凡夫心裡面異想真是無量無邊。第五頁倒數第四行:

  【復次。不二入法門是諸法實相門。異想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開示,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大智度論》此地也是這麼說。『不二』是什麼?無異想心就是不二。無異想心看一切萬法,你就見到實相,諸法實相就現前。我們在一切法裡看不到一切法的真實相,原因在哪裡?我們有二想,所以我們見不到諸法實相。你要見到諸法實相,給諸位說,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我們學佛,念念都想見性、念念想成佛,在一切法裡生異想,那怎麼能成就?這是我們修學主要的障礙,異想是障礙,二法即是邪道。請大家記住這句話,「異想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換句話說,異想即是邪道。不但對世間法沒有異想,對於佛法也沒有異想,才能有成就,才能入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也就是《華嚴經》裡面的一真法界。什麼人有資格入?不二想的人有資格入,就是無異想心的人他就入了。有異想,心裡有兩個念頭就入不進去了。再問問,我心裡有個「一念」能不能入?一念也不能入,因為一念跟無念是二念。那我心裡有個「無念」能不能入?不能入。為什麼?你心裡有無念、有無無念,還是二念,你的心還是不清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在一切法裡去訓練,叫歷事鍊心。鍊什麼?鍊不二想。如來做到,所以這是不共法,確實是不共。

  第五頁最後一行,十八法裡面第五是「無不定心」,無是沒有,沒有不定心,所謂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無不定心,就是我們念佛人所講一心不亂,文講得太清楚了。

  【無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

  『實事』,就是諸法實相。以散亂心決定見不到諸法實相,我們要想見到諸法實相,一定要得一心不亂。所以念佛,那一句佛號是做什麼用的?諸位總要記著,這一句佛號就是幫助我們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是我們修學的目標,而這句佛號是手段、是方法。諸位總要明瞭,我們心在境界裡面一起意念就是散亂心,立刻把佛號提起,不要再繼續去亂想,佛號功夫就得力了。平常早晚念佛那是課誦,就跟學生講堂裡上課一樣,講堂裡學的東西,離開講堂要會用。課堂裡學的,離開課堂不會用,那在課堂裡學的又有什麼用處?課堂裡學的這些東西,就是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它一起念頭馬上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這樣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那個一心不亂,決定不是說早晚定的功課你就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早晚課誦完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散亂心,你什麼時候能到一心不亂?換句話說,早晚課誦就是提醒我們要用這個方法來對治煩惱、對治異想。念佛人要是不懂這個道理,這句佛號如何念得有力量?什麼時候念到入不二法門?給諸位說,一心不亂就是入不二法門。理一心就見性,就入不二法門。第六頁第四行:

  【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無不定心。】

  這是講如來定的作用,可見得這個定,一心不亂不是沒有用的。一心不亂要是沒有作用、不能辦事,一辦事心就亂了,這個一心不亂我們何必修它,修了沒用處。是有作用的,處理一切事物心還是不亂。這一句解釋得好,『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不是一個意思,它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心是純善的,於一切善法都相應。什麼叫善法?『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不失』,這就是把善法的標準說出來了。從這一句我們看《四十華嚴》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那都是表現無不定心、種種義門,最低限度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就看到五十三種義門,都是在大定之中。實際上不止五十三門,有的善知識還開出多門。無量無邊的法門,哪一個門不與諸法實相相應?無量法門都是實相性定,皆不退、皆不失,這叫「無不定心」。第六頁倒數第四行:

  【佛入欲界中定故。名無不定心。】

  這句是什麼意思?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示現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說法利生,這是如來『入欲界定,名無不定心』。由此可知,「無不定」就是一心不亂,是管用的,不是不管用。行住坐臥、待人接物,一天忙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他是一心不亂,他無異想。無異想又能辦事,正是《楞嚴》裡面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真正的一心不亂,真正的大定。第七面第二行:

  【散亂心法。諸結使。疑悔等。佛皆無。】

  『結使』是指煩惱。『疑』是懷疑,這是根本煩惱之一;『悔』是後悔。佛都沒有。第四行:

  【佛於一切法中常定無疑。】

  其餘的文諸位自己去看。再看第八頁第四行,這是第六法「無不知已捨心」。我們也將文念一念:

  【無不知已捨者。眾生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生瞋。樂受生愛。不苦不樂受生愚痴。】

  此地講「無不知已捨」,這個意思是說,覺知捨心,也就是正受的意思。捨是知,不是不知。第八頁倒數第四行:

  【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覺生時、覺住時、覺滅時。以是故言佛無不知已捨心。】

  這段說得很詳細,『不苦不樂』是五種受裡面的捨受。我們平常講的苦樂憂喜捨,苦樂是從身說的,憂喜是從心說的,我們講五種受,五種受裡面捨受是正受,而捨受佛知。第一句說,『佛於不苦不樂受中』,這就是說捨受,他住在捨受裡。知道『覺生時、覺住時、覺滅時』,這個受的生、住、滅這三種相清清楚楚,清清楚楚的知,清清楚楚的捨。底下一番問答很重要:

  【問曰。此中何等為捨。不苦不樂即是捨耶。為七覺中捨。四無量心中捨名為捨?】

  七覺支裡頭有捨,四無量心裡面有捨,到底是哪一種捨?答得好:

  【不苦不樂即是捨。二處捨亦是捨。】

  佛念念中盡了知。向下有相當長的文,尤其是在第九頁第一行,下面的文都是說明覺支捨支的修法,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是有幫助的。第九頁第一行:

  【七覺中捨。若心正等不沒不掉。是時應捨。若沒時行精進想。若掉時行攝心想。】

  『掉』就是掉舉,『沒』就是昏沉。昏沉的時候要用『精進』來對治。掉舉是心亂,就是妄念很多,需要用定來『攝心』,這是講七覺支修行的方法,向下都是說明這個方法。

  在第十頁說得尤其是詳細,我們由於時間的限制不能給諸位細說,但是在這裡特別提出來捨受是「第一清淨樂」,文裡頭有。如來為初學人示現身教,這正顯示出佛陀大慈大悲,在四攝法裡頭屬於「同事攝」。這段文一直到十一頁的第五行,我們很明白的能夠看得出來。

  十一面第六行起是講第七法「欲無減心」,什麼叫欲無減?減是沒有減少一點點。

  【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欲無減。】

  一切善法於我們有德,就是有恩的意思。此地所講的『欲』是講善法,而善法又與法性相應。很清淨,心裡面一塵不染,一切善事凡是利益眾生的事一定要去做,『集諸善法』。所以從修善利生這一方面來說,佛永遠沒有減少一點點。

  【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故。欲無減。】

  凡是利樂眾生之事,佛一定做,不會休息的。我們現在修學,雖然有些利益眾生的事情,有的時候我們不敢做,為什麼?我們一做心散亂了。這是可以的,我們是有減,到佛才無減,為什麼?佛心已經是得大定,什麼境界也不會動佛心。我們現在斷惡修善,這是一定要做的。從這一法裡面我們能看到佛法的功德利益,佛法是積極而不是消極,一般人說學佛的是消極,那是錯誤的。你看看十八不共法這一法,這多積極!這一段裡面說得也很多,總而言之一句話,佛不捨一切善法、修積一切善法,目的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第十二頁第三行問答以下這兩小節,是說明入涅槃的因緣,諸位自己去看。第十三頁倒數第四行就是第八法:

  【精進無減者。如欲中說欲義。即是精進。】

  精進不多解釋,把前面欲無減提一提,欲無減就是精進的意思。這樣說法唯恐我們還不能夠明瞭其中的勝意,所以下面依然有問答來解釋。而答裡面就說得很明白了,十三面倒數第三行:

  【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

  這就是欲無減、精進無減差別相就在此地。而最後一行當中這幾句說得更清楚了:

  【欲為心欲得。精進為成其事。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為內。精進為外。如是等差別。】

  從底下就愈辯愈清楚、愈辯愈明瞭,所以這二法行相大同小異。在這一段解釋裡面,當中有幾行文字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第十四頁倒數第五行,最後一句開始:

  【佛為度眾生故。捨甚深禪定樂。種種身、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度脫眾生。或時過惡險道。或時食惡食。或時受寒熱。或時值諸邪難問。惡口罵詈。忍受不厭。佛世尊雖於諸法中自在。而行是事。不生懈怠。】

  這幾句話希望諸位好好記住,實在講這是如來身教,給我們做一個模範。佛是什麼樣的人?是何等的功德?為了度眾生,還要受這些苦難,示現忍辱。我們想想我們是什麼人?業障深重!菩薩道上遭遇種種挫折磨難是在所不免,一定要有智慧、要有覺悟,逆來順受,才能成就。一有障難馬上就避開了,你還能成就嗎?佛要度眾生,這個人罵佛了,佛就走,不度他了,那佛哪有慈悲?慈悲在什麼地方?我們的目的是要成道。成道,說老實話,所有一切障難皆是善知識,沒有這些折磨,我們怎麼會成就。這些折磨就是考驗我們自己,看看我們自己究竟定力到了什麼程度,究竟智慧到什麼境界。有智慧、有定力是禁得起考驗的,這才能談得上精進。後面一段是世尊末後弟子須跋陀得度的一段因緣,諸位自己去看。第十六頁第一行:

  【念無減者。於三世諸法。一切智慧相應故。念滿足無減。】

  『滿』是圓滿,『足』是具足,沒有一絲毫的欠缺。這地方說『念無減』,前面說「念無失」,無失是講無過失,這地方是無減。念無失、念無減又有什麼差別?下面這個問答就是辨別這兩者異同之處,哪些相同、哪些不相同的行相。在第十七頁第一行一開頭是第十法:

  【慧無減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無減。三世智慧無礙故。慧無減。復次。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故。慧無減。】

  諸位總要記住,學佛一般講來就是求智慧、求福德。如來無量無邊的智慧功德,我們通常就用「二足尊」就全都包括了,二足尊就是福德智慧兩者都圓滿具足,這叫二足。說到智慧,智慧裡面有兩種,一是根本智,一是後得智。諸位必須要曉得,這兩種智是以根本智為體,後得智為用。沒有體哪有作用?這一把扇子,扇子是體,搧風是作用,沒有扇子怎麼能搧風?總要曉得體要緊。我們求智慧一定要求根本智,世間人不會求根本智,因此後得智也沒有,諸佛菩薩懂這個道理,求根本智,後得智具足。第十七頁倒數第五行:

  【世世求一切經書。世俗法。佛法。粗細,善不善。悉皆學知故。慧無減。復次。從十方無量諸佛所。聞法讀誦。思惟修習。問難故。慧無減。復次。為一切眾生故。為增益一切善法故。破一切處無明故。慧無減。】

  我們現在也在求,可是我們弄錯了。我們現前這個求法,給諸位說,好像看樣子跟佛菩薩求的是一樣,但是人家在求是根本智、後得智都求到了,我們現在所幹的是根本智、後得智全無,落了一場空。這就是會與不會。佛菩薩會,雖然世世求一切經書、世俗法、佛法、善法、不善法,聽聞、讀誦、修習、問難,人家用的是什麼心?用的如如不動心,所以這兩種慧都得到了。我們用的什麼心?我們用的是分別執著妄想心,所以一法也得不到。這是修學關鍵之所在。菩薩道之參學就像此地所講的,可是菩薩參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乃至聽經問難,心裡如如不動,乾乾淨淨,在一切法裡絕不起一心動一念,心像明鏡一樣,世出世間法照得清清楚楚,沒有一點染污,所以是兩種智慧都得到了。心清淨不動就是在這個境界裡鍊,鍊心如如不動,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分別、不起二想,沒有異想。聽別人所講,甚至自己有問題提出來問別人,都沒有二想,這是根本智;可是一切法都歷歷分明、了了分明,這是後得智。我們修學是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我們在一切法,世出世法起心動念,所以兩種智都失掉了。這是在此地我特別念出來,把關鍵之所在提示給同修們。底下有幾句非常重要,十七頁最後一行:

  【是智慧實知諸法相不生不滅。不淨不垢。無作無行。不分別是智非智。知諸法一等。清淨如虛空。無染無著。不以二法故得不二入法相。不二入法相無量無邊。以是故慧無減。】

  『實知』是確實知道,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知諸法一等』,諸法是一,諸法是等,這一句就是說的一真法。『不二』就入法相,『入法相』就是《華嚴》裡面講的入一真法界,也是我們一般講的成佛,或者是證果。入不二就是證果、就是成佛。『不二入法相無量無邊』,一真法界裡頭無量無邊,但是無量無邊是一不是二,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在無量法裡頭沒有異想,知道無量法清淨如虛空,無量法一等,這是真正智慧,根本、後得二智圓滿。第十八頁第四行,這裡面給我們講二種解脫:

  【解脫無減者。解脫有二種。有為解脫。無為解脫。】

  倒數第二行:

  【解脫知見無減者。佛於諸解脫中。智慧無量無邊清淨故。名解脫知見無減。】

  這句也解釋得很清楚,『解脫知見』是指諸解脫,「諸」是指一切法,一切世法、一切佛法都無執著,都放下了,在一一法中都得到解脫,所以叫『諸解脫』。解脫一定要靠『智慧』,所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才能在無量無邊法中證得解脫自在,所以從能證智慧這邊來講叫「解脫知見」。在第十九頁第四行以下一共有三行半的文字,諸位要多看幾遍,這是講解脫知見的境界相。第二十一頁第三行,這一段裡面一共有三法,就是十三、十四、十五:

  【一切身業、一切口業、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要是說得詳細一點,就是如來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如來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如來一切意業隨智慧行。「行」是行為,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都隨智慧,不隨煩惱,都與般若真智相應,而不與心心所相應。這三業隨智慧行,實在就把前面三業無實所以然的道理給我們說明了。向下解釋:

  【佛一切身口意業。先知然後隨智慧行。諸佛身口意業一切行無不利益眾生,故名先知然後隨智慧行。】

  這兩句,後一句是解釋前面一句,前一句是解釋三業隨智慧行。何謂先知?先知是利益眾生,後隨智慧行。利益眾生之事無不是以智慧做依據,智慧從哪裡來的?我們從唯識裡面來講,智慧從大圓鏡來的,大圓鏡照就是智慧,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也是無量無邊義,從它照這個意思、覺照來講,就是般若智慧。所以佛的三業,利益一切眾生不是從感情來的,感情是阿賴耶識裡面的,大圓鏡智裡面沒有這個東西,而把一切的感情、一切的煩惱統統轉變為大慈大悲。

  三業的行相又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在《四十華嚴》裡面看到,我們凡夫眼睛裡面有慈憫的行為、也有顛倒錯亂的行為、也有殺盜淫妄的行為,那些行為全是慈悲心,全是隨智慧行。像五十三參裡面逆境,勝熱婆羅門的愚痴行是隨智慧行,不是真愚痴,是為利益眾生,眾生應該以這個方法來度他,他就用這個方法。甘露火王是瞋恚,那也是隨智慧行,不是真正的瞋恚,是大慈大悲。需要用這個手段,這個手段能叫眾生得利益,菩薩就用這個手段,所以說隨智慧,不是隨煩惱,菩薩絕沒有一念怨恨某個眾生。伐蘇密多女的貪愛行也是隨智慧行。這是我們講貪瞋痴三毒,所以三毒就是戒定慧,煩惱即菩提。那是佛與大菩薩隨智慧行,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所以佛一切行,無論我們看是順的也好、是逆的也好,全都是利益眾生。先知是先知道應該用什麼方法,然後來做,全是與般若波羅蜜相應。這一段文比較長,從二十二頁以下問答都是解釋我們的疑問,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學習。

  到二十五頁前面五行講的是身業隨智慧行,向下是講口業與意業的隨智慧行。口業說得很多,裡面有很多小段都非常之好。尤其是如來教學當中有很多叫「苦切語」,苦心很懇切的言語,這些言語我們不應該懷疑,譬如佛教誡弟子,有呵斥也有罵學生,這些都叫苦切語。亦如慈父教導兒女一樣,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惡意,有打有罵,但是還是慈悲行,無非是希望子女成人,來用這些手段。佛也不例外,教誡學生也是恩威並濟,因此我們在經上看到佛責備弟子這些話,有時候說得非常嚴厲,有罵弟子:你是愚人、你是狂人、你是死人,這些話都罵過,但是要曉得佛不是咒罵學生,是愛護他的苦心。我們千萬不要懷疑,「佛都罵人,佛都惡口」,佛其實沒有惡口,佛也不罵人,這是屬於教誡。第二十八面倒數第四行:

  【佛於諸法雖無所著。】

  世法出世法都不執著。

  【而為教化故。現苦切語。】

  可見得這是教學方法,我們應當尊重,不應當懷疑。三十二面有個問題:

  【佛不答十四難。】

  外面有故意找麻煩來問佛的,佛有的時候不答覆他。這個不答覆並不是說佛沒有能力答覆,佛對這些問題不了解,不是的。這地方就說出來,佛答覆有四種,在三十二面倒數第五行:

  【佛有四種答:一者定答。】

  肯定的答覆。

  【二者分別義答。】

  就是解釋來答覆他。

  【三者反問答。】

  對方提個問題,佛反過去問他,反過去問就是答覆。

  【四者置答。】

  『置』就是置之不答,就是不理會,不理會也是答覆。

  【此十四難。佛應置答。】

  為什麼佛以不答為答覆?接著底下就解釋:

  【又復若有所利益事則答。外道所問。不為涅槃。增長疑惑。故以置答。】

  底下又說:

  【必無所益。置而不答。】

  問題提出來,佛如果答覆他,怕增長他的疑惑。這是什麼?他程度不夠,所以『置而不答』。譬如一個小學生問了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差不多是一般研究所研究的問題,你要是跟他解釋,你跟他講上幾個月、幾年也講不清楚,所以這個問題可以不答。不是不能答,而是對方不能夠接受,這是不答。第二種是問的沒有意義,於眾生、於他自己本身都沒有利益,這個問題可以不答。只要是有利益的,佛一定會答覆。這是不答是有原因的。下面給我們解釋,佛平常說法,佛所說一切法都是對治法,所以認真嚴格的講,佛是無法可說,既無法可說,當然就無有定法可說。而佛出現於世間是為一大事因緣,《法華經》裡面講得很詳細,此地《大智度論》也有一句,三十三面第六行:

  【諸佛出世。為眾生顯示此法。】

  跟《法華經》裡面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意思是相同的。末後則詳細給我們說,佛說我、說無我的真實義,為什麼佛有時候說我、有時候說無我?這段文很長,但是無我、有我究竟哪一個是真實?此地也有結論,無我是真實的,可見得說有我是方便說、是對治說。在三十四面第三行以下,這一節特別說明佛說法的真實義趣之所在,我們開經偈裡常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是依什麼來說法的?他的真義究竟是在什麼地方?這段文雖然不長,有一個簡單的說明。總而言之,不外乎是法應機而說,能叫一切眾生得功德利益。身口意三業隨智慧行,這個解釋一直到三十八頁。諸位看三十九頁第一行,這是十八不共法裡頭最後的三法,十六、十七、十八,是知三世無礙:

  【佛以智慧知過去未來現在世。通達無礙者。此三種智慧。於三世通達無礙故。三業隨智慧行。】

  可見得這十八不共法裡面有許多都有連帶的關係,真正是法法圓滿,不共諸菩薩,何況聲聞、緣覺、凡夫、外道。解釋的文一直到四十三面,這是把十八不共法略解釋,向下是釋疑,怕眾生有懷疑,底下有些解釋疑問的。在四十二面倒數第二行:

  【復次。佛有二種道。一者福德道。二者智慧道。】

  這是兩種道,福德、智慧。為什麼特別提出這兩種?諸位要想學佛,這兩種一定要修,修智慧不修福德,你智慧不能成就;智慧幫助福德,修福德沒有智慧,那個智慧是墮在人間享福的,福報受盡了,麻煩還是要來,所以這兩種一定要同時修,要認真的修學。第四十三面第三行:

  【福德道。能生諸功德。智慧道。能於福德道中離諸邪見著。以是故。佛雖說諸法畢竟空。亦說三世通達無礙而無咎。】

  『無咎』就是沒有過失。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無論在佛門、在世間,都要福慧雙修,修學的方法經論當中都說得非常詳細。解釋疑問這裡面有二個重點,第一個就是這十八法是佛真正的不共法。末後不共法全以智慧為依,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在四十六面倒數第五行:

  【當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說智慧功德等。不說自然果報法。】

  它是依智慧為體而說的。今天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