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 (第四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04
請看《大智度論》第四卷,這一卷是解釋大經六種成就裡面的「眾成就」。前一卷曾經講過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今天再接著解釋的是:
經【復有菩薩摩訶薩。】
按照一般習慣上排列的次序,我們常以佛、菩薩、聲聞、緣覺,按這個順序來排列。但是我們在一切大乘經典看到排列的順序不是如此,總是比丘在前面,比丘、比丘尼說完之後再說到菩薩,甚至還把人天大眾都說在菩薩的前面。許多大乘經典裡面都是這麼排列法,我們常念的《彌陀經》,諸位最熟悉的,十六位尊者是小乘阿羅漢排在前面,四大菩薩排在後面,《大般若經》也不例外。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在這一卷裡面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因為菩薩智慧雖然高,悲心也重,可是菩薩煩惱沒斷盡;阿羅漢的智慧雖然不如菩薩,悲心也不如菩薩,他們是煩惱斷盡了。這是一種說法,實際上這裡面所說的很多。小乘阿羅漢、比丘、比丘尼,他在佛法裡代表的是師範;換句話說,是老師的身分,因此必須要叫一切眾生對他能生恭敬心、生畏敬之心,如果煩惱習氣不斷,凡夫見到,恭敬心很難生得起來,不容易生起來。菩薩與一切眾生是朋友的身分,菩薩為眾生不請之友,雖然他證的果位很高,但是示現的跡象上來看,跟普通人沒有兩樣,這是為了方便接引起見,也是大慈大悲的表現,視同凡夫。因此凡夫往往對於聲聞、比丘很恭敬,對菩薩瞧不起,這是很平常的現象,不足以為奇怪的,就是各人示現的身分不相同。
懂得佛法的人,他對於不要說是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也不敢輕慢,何況對於那些應化的菩薩。但是不懂得佛法的人他有分別心、他有執著,菩薩之所以示現,主要就是對於這些不明佛法的人,為了給他們做增上緣,將佛法介紹給他們,再讓比丘做他們的老師。實在講菩薩智慧有時候比比丘高得太多,但是皈依一定是比丘來代表三寶授受皈依。菩薩要示現一個在家居士身分,他不能給眾生授受三皈依,縱然他是等覺菩薩也不行。為什麼?身分不一樣。初發心的,他出家剃頭了,實在講他是凡夫位,他是代表三寶可以授皈依;等覺菩薩如果示現是個在家居士身,他也不能給眾生授皈依,這是就相上來說,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所以在一切經裡面,菩薩眾列在後面,這一段裡說得很詳細,諸位可以好好的去研究。
第五頁,一共有十一首頌是讚歎大乘菩薩,我們應當要學習。如果能夠把它寫成一個小條幅,也可以做我們的座右銘,我們不要把這段經文忘掉。這地方我們略略的介紹一下,第一首:
【得此大乘人。能與一切樂。利益以實法。令得無上道。】
『得此大乘人』就是指菩薩。這一首是總說,菩薩於眾生恩德之大,在這首偈裡面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菩薩念念之中是要與一切眾生之樂、拔一切眾生之苦,這是菩薩的本願本行。他對眾生的利益是『以實法』,「實」是真實法,真實法也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究竟法,而不是方便法。方便是手段,目標一定是究竟真實。『令得無上道』,這是菩薩與樂最終極的目標,無上道是指佛道。換句話說,阿羅漢的道不是實法,阿羅漢不是真實,唯有成佛才是真實。緣覺也不是真實,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比喻作化城,好像我們去旅遊的時候,這不是目的地,是中途休息的場所,不是究竟的目標,必須得無上道才是終極的目標。
下面多分都是讚歎這些大乘菩薩們的行願,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在第二首裡面講「布施」,喜捨,這是應當學的,對象是對一切眾生,慈悲一切故。這個用心是平等的,沒有厚此薄彼,沒有偏在某一方面,他是用平等心。第三首是講「護持淨戒」,這是大乘菩薩把淨戒看得很重。我們要問問:禪是不是大乘?禪是大乘佛法。如果學禪的人要把戒律疏忽了,可以叫他念念《大智度論》。學密,密宗是不是大乘佛法?他一定說,密是大乘佛法。學密要是不守戒律,也可以叫他念念這首偈。這是要記住的,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學哪一宗、哪一派、哪個法門,沒有不守戒律的,不守戒律決定不會有成就。在第四首裡面教我們修「忍辱」波羅蜜。這是按照十波羅蜜來說的,第二首是講布施,第三首是講持戒,第四首是講忍辱。第五首是講「精進」:
【得此大乘人。精進無厭倦。力行不休息。如抒大海者。】
『抒』是流注的意思,就是注入,猶如江河流注大海。江河流注大海,你有沒有看到它停止過?沒有看它停止過。長江、黃河是江河之水,往大海裡面流注,永遠是這樣子,從來沒有看它休息過。佛菩薩以這個現象來比喻精進波羅蜜,勇猛直前而沒有退轉。第六首是講禪定波羅蜜。第七首是講般若波羅蜜,「得此大乘人。分別諸法相。無壞實智慧。是中已具足」。到這地方我們看得很清楚,這就是菩薩所修學的六度。再往下看:
【不可思議智。無量悲心力。不入二法中。等觀一切法。】
這一首特別是強調在不二法門,所以說『不入二法中』。菩薩的境界裡面,菩薩安住在一真法界,「二」的見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門,諸位要記住這句話。我們雖然達不到這個境界,必須心嚮往之,幾時我們在一切法裡面也像菩薩一樣有不二的看法,那就是很好的境界。不二法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不二法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就是維摩所說的不二法門。僧肇大師所講的「會萬物為己者」,就是『等觀一切法』;《金剛經》裡面所講「諸法如義者」,也是講的等觀一切法。
下面一首是說明怎樣等觀。前面兩句是說畜生裡面的種類,雖然同是畜生,但是不同類;後面兩句是講佛及聲聞,雖然同是佛弟子也是大乘小乘,也不同類。不同,怎麼能夠看出同?不同是相上不同,體性上沒有不同的。如果真正見到性,再給諸位說,相上也沒有兩樣,那是真正入到事事無礙,真正證得不二法門。
末後這是總說,第一句是講慈悲,第二句是講智慧,第三句是講精進,第四句是講戒定,第五句講忍辱,第六句是講總持,這是用一個比喻來說。前面是法說,這地方是比喻說。大乘人對於六度萬行沒有不具足的,所以能度一切,一切眾生之類他都有能力去教化。這十一首頌讚歎大乘菩薩,我們應當要熟記,應當學習。
在第八頁有一段論文給我們講解「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不退菩薩。怎樣才叫不退菩薩?不退有幾種?如何修學?在這一段論文裡面都有說明。本論裡面說三種不退,在第九頁:
【復次。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願欲成佛道。如金剛不可動不可破。】
這就是成佛的心願,在任何境界裡面都不會動搖,都不會退失,一心一意要成佛。
【二者。於一切眾生。悲心徹入骨髓。】
第二種不退,這是我們一般講徹底的悲心,這是菩薩不退的一種。
【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是時名阿鞞跋致。】
這是第三種不退,『般舟三昧』是講定。般舟三昧與我們念佛法門關係很密切,念佛法門裡面修般舟三昧的很多,這是加功用行精進的修學。得到這個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我們要想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想見觀音勢至,都可以辦得到。這種三昧的修法在《般舟三昧經》裡面說得很詳細,它的辦法也是剋期取證。但是嚴格講起來,它也是屬念佛三昧的一種,念佛三昧裡面最簡單、成就最快的,般舟三昧算是一種,在過去打佛七常常採取這個方法。現在的佛七縱然是講到加香,一天念九支香,還不是般舟三昧的標準,般舟三昧是日夜沒有休息、沒有睡眠的。在過去人修,一般修的時間是一百天。諸位想想這相當不容易,我們不要說一百天,我們就說七天七夜,一個佛七七天要是不睡覺、不休息,大概就不太容易了。那我們要問問:人家為什麼有這個力量?願力堅強,他一定要成就!我們沒有這麼堅固的願力,幹了幾天太苦了,不要緊,休息一下,我明年再來打,今年就算了,明年再來。明年再不行還有後年,這一生沒有成功不要緊,還有來生,這樣一耽誤,無量劫當中還是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功夫不能成就,就是進得少、退得多。人家阿鞞跋致的菩薩是不退的菩薩,他只有進沒有退,所以他成就快。這是此地給我們講的三不退。
在第十頁裡面有一段很長的論文,給我們講解佛教裡面一個常識,就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雖然是佛教的常識,大概是一切眾生都非常歡喜知道的,為什麼?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相好。在此地給我們指出來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種,這三十二種就是世出世間大家公認最好的相,所謂是貴相,貴人之相,福德之相。這三十二相怎樣修成的、是在什麼時候修的,都有說明。而且後面還有一段很長的論文來做辯論,因為大乘菩薩法裡面修相好不是在我們一學佛的時候就修,如果一學佛就修相好,會在菩薩道中招來許多麻煩,會帶來很多困擾,這是要曉得的。什麼時候修?通常是三大阿僧祇劫以後修。而佛在一般經典裡面講,第一個阿僧祇劫是三賢果滿,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要一個阿僧祇劫才修得完,第二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可見得愈往上愈困難、愈不容易,所以第二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七個位次。第三個阿僧祇劫時間是一樣長,也是要用一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三個位次,就是八地、九地、十地,這三個位次要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夠修得。這樣說起來,三阿僧祇劫以後再修相好,那就是法雲地菩薩以後才修相好。至於相好怎麼修法、什麼因緣要修,這裡面都有。
佛法實在是覺悟之法,因為在自己定慧沒有圓滿成就之前,人要是生得相好都會帶來麻煩,無論是男子、是女人,都會招來許多麻煩,會招到許多障礙,這是我們要覺悟的。你去看看菩薩的相,一個個都非常之美,人人見到都歡喜;看看阿羅漢的相,古裡古怪的,看到沒有人生歡喜心。你看寺廟裡面塑的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一個個都是奇奇怪怪的樣子,人家看到害怕不願意理他。不願意理他好,他心清淨沒有障礙;如果生的相太好,這個也要來拜他、那個也要來看他,不勝其煩!三大阿僧祇劫定慧圓滿了,在一切境界裡做得了主宰,一切眾生都來親近他,他心裡不染不著,心地清淨不受外面的干擾,這時候應當要修相好,以莊嚴的相好來接引一切眾生,道理就在此地。所以相好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方便。我們在《楞嚴經》看到阿難尊者的發心,就是羨慕釋迦牟尼佛的相好。由於羨慕佛菩薩相好光明而發心入道的非常多,所以這是大菩薩才專門來修,這是略說到此地。這段文很長,至於怎麼修法、三業裡用哪一種業去修,都有說明。
在十三頁也有一段很長的故事,是說釋迦牟尼佛跟彌勒佛示現成佛先後的因緣。這段故事很有味道,是說釋迦跟彌勒他們兩個人以前都在當菩薩的時候,親近弗沙佛。這兩個菩薩,一個人自己心清淨了,一個自己的心還沒有清淨。彌勒心清淨了,而釋迦牟尼佛心還沒有清淨,就是沒有到完全清淨。這樣說起來,彌勒的成就比釋迦牟尼佛高,但是他們兩個成佛,釋迦牟尼佛在先,彌勒菩薩還落後,什麼原因?緣成熟了,釋迦牟尼佛那些弟子緣成熟了,而彌勒菩薩那些弟子的緣沒有成熟。所以釋迦牟尼佛先成佛度化他的弟子,彌勒佛要遲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可見得自行化他兩方面都要兼顧。這段故事也非常之好,在這段故事裡面有敘說弗沙佛教給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方法,就是菩薩要成佛一定要修六度圓滿。布施度圓滿的相,這裡面有一段故事,就是割肉與鷹,施鴿的緣,這是在第一十五面有這一段故事。十五面第二段,就是說明菩薩六度圓滿之相。在布施圓滿相這段裡面,有幾句話特別的重要,在第十八面:
【汝當自堅。勿得迷悶。一切眾生墮憂苦大海。汝一人立誓欲度一切。何以怠悶。此苦甚少。地獄苦多。以此相比。於十六分猶不及一。我今有智慧精進持戒禪定。猶患此苦。何況地獄中人無智慧者。是時菩薩一心欲上。復更攀稱。語人扶我。是時菩薩心定無悔。】
後面這幾句必須把全文看完才懂。這故事是什麼?是講帝釋天要來試驗菩薩的布施,試驗他這個心,所以就變了一隻鴿子。鴿子遇到老鷹,實在說此地都說得很清楚,老鷹也不是真正的老鷹,也是天人變化的。這地方說明了,釋提桓因自己變了個鷹,毘首羯磨自己變一個鴿子,這是兩個人商量好了來考一考釋迦牟尼佛。老鷹就要吃鴿子,鴿子害怕,飛到菩薩的懷裡面去求菩薩救牠。菩薩答應了:我保護你。老鷹不服氣,牠說:你救了牠,你也得救我。他說:我怎麼救你?牠說:我餓了沒得吃,我會餓死。老鷹就跟菩薩商量,牠說:這樣好了,你要保護鴿子,你要自己在身上割一塊肉跟鴿子相等,我就答應跟你交換。這不是真正的鴿子,毘首羯磨變的,所以拿來秤永遠沒有辦法相等,全身的肉割盡了,還不能相等。釋提桓因看到菩薩這樣的情形,為一個鴿子捨自己的身命而在所不惜,絕無後悔,這是布施度圓滿之相。這就是割肉餵鷹的一段故事,是布施鴿子。
這段文就是教給我們,菩薩修布施心要堅固,一定要有智慧,在境界裡面決定不迷惑,要曉得三界六道的苦少,地獄的苦多。我們一個人發願要成佛、要行菩薩道,普度一切眾生,什麼樣的苦都要忍受。別人受不了的,菩薩都要能夠受得了。唯有為一切罪苦眾生,才能夠把精神提起來,不疲不厭。向下是持戒波羅蜜圓滿之相,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六度裡面,前面兩度說得詳細,後面四度略說,幾句話帶過去了。在持戒波羅蜜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也是教給我們學佛做人基本的條件,在第二十二頁:
【爾時須陀須摩王讚實語。】
我講的兩句重要的就是底下這兩句:
【實語是為人。非實語非人。】
這兩句話就是教給我們做人要從不妄語做起。『實語』就是不妄語,一個不妄語的人他是人。『非實語』就是成天妄語,成天說假話,須陀須摩王他的看法這不是人道,人道是信實的。換句話說,他現在雖然是個人形,而一生當中常常造妄語的口業,這個報身捨了之後,他來生決定得不到人身。這兩句話在持戒波羅蜜圓滿相裡面非常的重要。
【如是種種讚實語。呵妄語。】
呵斥妄語,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的。向下這是四度,在這十幾行裡頭統統包括了。
在二十三面第二段,是講補處菩薩為什麼一定要上升兜率陀天,這是將這樁事情的緣故也在此地給我們說明了,這也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常識。譬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成佛,都是先要到兜率天彌勒內院去當後補佛,補處菩薩。現在在兜率內院的是彌勒菩薩,他是補處菩薩,將來要到這個世間成佛的。凡是補處菩薩都要住在兜率天,兜率天正如同從前帝王的東宮一樣,是太子所居住的所在。他為什麼要住在這個所在?這有很長的一篇,諸位可以細細的去看看。
第二十六面到三十一面,有很長的一段文是說明三十二相,在此地說得很詳細。這段文字也是為歷代註疏講演的這些大德們常常引用的,凡是講到三十二相多半都是引用《大智度論》裡面的講法。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段佛學常識,我們應當把它筆記起來,以後看經凡是看到三十二相,就曉得三十二相是說些什麼,才不至於陌生。
在第三十三面,敘說佛在果地上所得到的法,大致上來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其他的將來在大論裡面都有介紹,這地方特別給諸位把「三意止」介紹出來,這只有三句,很重要,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佛無喜。】
雖然是如來果地上,我們應當學。弟子們接受佛的教化,對佛生最敬重之心,佛沒有歡喜心,絕不動念。『意』就是心,『止』就是像水一樣很靜,心靜就如同止水一樣,不動搖。我們凡夫,人家一恭維、一禮敬,幾句好話一讚歎就得意忘形。我們看看佛怎樣?佛如如不動。
【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無憂。】
這句我們在現前看到也有不少這個情形,看到眾生業障太重,我們有這麼好的法,為什麼他不接受,愁眉苦臉的。佛不憂,我們則是憂慮不堪。他不接受、不敬重,緣沒有成熟,有什麼好憂慮的?雖然是如來果地上的,我們因地上就要學,現在就要學。尤其諸位要學講經更要學,講經聽的人很多,沒有歡喜心;聽眾都跑光了,一個都沒有了,也不憂愁,要學著如如不動。聽眾之多與寡是因緣問題,因緣要講求時節,所謂時節因緣。自己真正有成就了,那個因緣就是眾生的福報是不是有成就。譬如前面所講的,彌勒菩薩他早就成就了,他在釋迦牟尼佛之先,但是他的弟子沒有福,他的時節因緣沒成熟,老師雖然成就了,度化不了他。為什麼?那些學生不肯聽他的。釋迦牟尼佛還沒有彌勒菩薩那麼樣的成熟,但是他的學生成就了,學生已經可以教了,好了,弗沙佛就幫助釋迦牟尼佛,你快快成佛,你的學生已經在那裡等你。可見得自己成就了,與自己有緣的那些學生他們的福德因緣有沒有成就,這才能斷定度化眾生的機緣,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面。
【三者。敬重不敬重。心無異。】
是平等心,決定沒有差別。佛住在哪裡?佛住在清淨平等上,佛住在大慈大悲,這是佛之所安住。度化眾生一定是在時節因緣,應機施教,所以他是如如不動,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一般我們所謂八風吹不動,這也就是八風吹不動的意思。
從第三十四面以下,一直到這一卷末了,是龍樹菩薩提出前面種種說法,來從正面、從反面辨別。像這樣的辯論對我們來講就是開智慧的,我們智慧閉塞,往往聽了佛菩薩所說,自己認為是懂了、很明白了,其實不然。如果別人從反面提出一個問題來,我們自己感覺茫然不知所云,可見得我們本身確實有疑,不是沒有疑。有疑自己沒有發覺,經過別人一提起,想想他說的對、有道理。因此《大論》裡面像這種反覆的辯論,文字佔的篇幅很大,它的大主意就是教我們破迷生信,主意在此地。因此我們讀《大論》千萬不可以有分別、有執著,一定要站在局外來看,才能看到問題的真相。絕對不可以站在某一邊,站在某一邊你就墮入到爭論的漩渦裡面去。不但讀《大論》我們要用很客觀的來觀察,讀一切佛經、一切佛書都要用這個態度。
自古以來這些祖師大德們,於佛經論裡面因為見解不一樣,爭論之處甚多。這些爭論他們所說的都有道理,不能說哪個有理、哪個沒有理,正像蓮池大師所講的瞎子摸象,他摸到所說的都對,不能說不對。摸到大象的腿,說大象像個柱子,他形容的沒錯,是像個柱子;摸到牠的肚皮,大象像個牆壁,也是像個牆壁,你能說他錯嗎?不錯。但是怎麼樣?明眼人看的就不錯,他看的是圓的;那些瞎子他只摸了一部分,他就執著這一部分,於是就抬槓、就爭論。古來這些大德們,在經論裡面往往執著自己的見解,反駁別人的見解,蓮池大師說:都像瞎子摸象一樣。
他寫《楞嚴經》的註解,註解就是《楞嚴摸象記》。蓮池大師有個《楞嚴摸象記》,那就說出自古以來註解《楞嚴經》的大德都是在摸象,但是都有道理,都真正摸到了。我們要想了解《楞嚴經》的全貌,絕不可以跟著一家之見走,不能跟著一個人走。我們跳出這個圈子之外,把各家的註疏都展開來看,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全貌。要以平等心去看,決定不可以分別執著,不可以說哪一家說得好、哪一家說得不好,不要起這個分別心,所以讀一切佛書都要用這個態度來讀。這地方他就是用辯論的方法,一個站在正面,一個站在反面,實際上是不是有人辯論?不是的,是菩薩自己假設的,意思就是從各個方面來觀察,教我們開智慧,教我們在裡面體會到事實的真相。
在第四十四面這裡有一段,會叫我們產生一個疑問,我們看他的問:
【問曰。若現在十方多有諸佛菩薩。今一切眾生罪惡苦惱。何以不來度之。】
這個問題龍樹菩薩提出來了,我們今天看看現在這個世界多可憐,既然佛菩薩那麼多,常常講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我們現在眾生苦難到極處,佛菩薩為什麼不來?確實是個問題。下面答覆的是:
【眾生無量阿僧祇劫罪垢深厚。雖有種種餘福。無見佛功德。故不見佛。】
這個道理,要不是佛祖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想不出來,我們也沒有法子能夠想到這個道理。從這裡看,福報裡面分無量的種類,能夠見到諸佛菩薩,是無量種類福報裡面的一種,佛常常在大經裡面講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才能夠現前,三者要是不具足,就是時節因緣沒有成熟。我們看到現在的眾生,不能講沒有福報,現在在衣食住行物質生活方面確實是古人所比不上的。今天一個普通的人家,中等人家的生活,給諸位說,是過去王宮大臣都比不上的,這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我們在物質上享受,中人以上的享受超過過去的帝王大臣,這是一種福報,比從前人大。現在你們年輕這一代,比你們父母的福報又大,你們的父母在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你問問他,他穿的是什麼、他吃的是什麼?台灣剛剛光復的時候生活多貧苦,滿街上走路的,我初到台北市的時候,台北市滿街一般人穿木屐。現在你去找找看,一雙木屐都找不到,穿的吃的都考究了,你們這一代就比你們父母那一代福報大。可是你們父母也有一份福報是你們所沒有的,那是什麼?他們的心地善良,做人忠厚老實,跟現在人不一樣。善良、忠厚、老誠也是一種福報,那種福報在那個社會有,而在今天這個社會缺乏了,已經不多見。可見得個人有個人的福報,個人有個人的時節因緣。這段就是給我們講,『雖有種種餘福』,就是別的福報很大很多,但是他沒有見佛的功德。下面有四首偈就是解釋這個事情,我們將它念一遍,然後再把大意給諸位介紹出來。
【好福報未近。衰罪未除卻。現在不能見。大德有力人。】
『大德有力人』是指諸佛菩薩、轉輪聖王,都是大德有大力量的人。
【大德諸聖人。心亦無分別。慈悲一切人。一時欲令度。】
前面一首偈是從眾生機感上來說,第二首是從諸佛菩薩能應方面來講。諸佛菩薩的平等悲心永遠沒有變更,他的願望裡面總希望把一切眾生統統都度圓滿,很快的都度圓滿。可見得佛度不度眾生,問題是在眾生這一面,絕不是在佛的這一面。
【眾生福德熟。智慧根亦利。若為現度緣。即時得解脫。】
第三首講眾生機緣成熟,福德成熟,智慧也利了。那我們問一問,成熟之相是什麼?我們必須要曉得,佛法裡面常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如果說今天世間一切罪苦眾生,佛菩薩不在世間,這個話講不通,愈是罪苦重的那個環境裡面,佛菩薩特別照顧那些眾生,這才是真正的悲心。但是佛菩薩在眾生當中,眾生不認識,他不是以菩薩的態度來出現,也不是以佛的態度來出現,給諸位說,他甚至不是以一個善人的態度來出現。大家都是惡人,你一個人在這裡當好人,你能存在嗎?不能生存,人家會把你趕出去。物以類聚,所以菩薩也要示現他同等的身分,在這裡面以方便法做種子做增上緣,幫助他的福德智慧成熟。沒有成熟幫助他成熟,真正成熟之後再以佛菩薩的身分示現,為什麼?大家能接受。
成熟之相,給諸位說,就在孝親尊師,人人都曉得孝順父母,都懂得行孝,都知道盡孝,都曉得尊重老師,給諸位說,那個大德有力人、諸佛菩薩就以他的本來面目降生到人間來,這時眾生就是福德因緣成熟的相。我們今天要幫助眾生福德智慧成熟,我們應當怎麼做?要勸勉一切眾生修孝道,要把孝親尊師這個道理講清楚,功德利益要說得明白,讓大家心裡能夠了解、能夠接受,能夠照這樣去做。做的人多了,眾生機感就成熟,佛菩薩哪有不應的道理?眾生有感,佛菩薩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所以我們要記住,孝親尊師,佛菩薩就出世;反過來說,眾生不知道孝親、不知道尊師,佛菩薩出現於世,那只有幫助眾生造罪業,做逆增上緣而不是順增上緣。所以佛菩薩不會以那樣的身分出現於世間,這也是慈悲的示現。無論他示現什麼樣的身分,總而言之是大慈大悲,是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龍樹菩薩在這裡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那些諸佛菩薩,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我們所看到的,他所示現的身分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順行逆行統統都有。而於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悲心,普為眾生做增上緣,大經可以給我們做證明。這些事理要真正明白,我們才確實做到斷疑生信,自己也知道自己應當怎樣來學佛,才破除菩薩道中種種障礙。菩薩道是非常的遙遠,菩薩的發心是無量劫,絕不是三阿僧祇劫。要在無量劫當中這樣久遠的修學,才能夠破除當中種種障礙,使我們在菩薩道上一帆風順,圓滿的成就。因此《大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有構想,這部《大智度論》講完之後,我們決定講《瑜伽師地論》。這部書我們預定一百次講完,《瑜伽師地論》也是一百卷,照這個方式來研究也是一百次,兩部大論合起來四年圓滿。我們能夠好好的來研究這兩部大論,在大乘佛法上確實可以奠立相當好的基礎。有這兩部大論的基礎,諸位將來讀一切大乘經典都不會有困難。所以這段時間是值得的,也是我們應當要發憤、要努力的。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