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  (第十九集)  1980前  台灣圖書館大專  檔名:04-011-0019

  諸位要研究的就是涅槃的意思,涅槃是梵語,在過去多半都翻作滅,我們在四諦裡面講苦集滅道,滅就是涅槃。滅的是什麼?給諸位說,滅煩惱、滅生死。所以這個字的意思實在講就是不生不滅,煩惱生死都沒有了就是不生不滅。還有一個意思是新譯的,翻作圓寂,涅槃也翻作圓寂,圓是說功德圓滿,寂是說的清淨寂滅。涅槃實在講是活的時候證得的,絕不是說死了就叫涅槃。如果死了就叫涅槃,這涅槃還用得著修嗎?哪個人都死了,他都入涅槃了?所以涅槃是活的時候證得的。我們一般把死稱作涅槃,這是涅槃的別義。

  涅槃有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有餘是什麼?我們身體在,我們已經證得涅槃,雖證得涅槃,我們身還在世間,這個叫有餘依涅槃。這時候自己雖然得到清淨寂滅了,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身體還保存在世間,做為教化眾生、利益眾生的工具。如果我們不要這個身了,到證得涅槃有這個能力,可以不要這個身,但是不要這個身就沒有法子利益眾生,所以一定要這個身。無餘依涅槃,身體不要了,這多半在小乘法裡頭,小乘法灰身滅智,灰身就是把身火化,燒成灰了,一切念頭都沒有了,身心寂滅,這叫入無餘依涅槃。我們現在通常講涅槃多半都是取小乘這個意思,死了就是入般涅槃了。釋迦牟尼佛入滅了,實際上釋迦牟尼佛證道就是證得大涅槃,到八十歲示現入般涅槃,入無餘依般涅槃,示現這個相。

  可是在大乘法裡面,《金剛經》所說的,《金剛經》裡面講的大乘菩薩,人家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那個涅槃叫無住涅槃,這是菩薩法。怎麼說不住生死?他雖然在世間弘法利生,沒有生死,剛才給諸位說的,他自在。生死是不自在,緣聚的時候不得不生,緣散的時候不得不死,一點都不自在,業力支配。菩薩業盡情空,所以他不受業力支配,他到世間來是願力來的,不是業力,願力就自在了,所以他沒有生死,他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不像小乘人一樣,自己到這個境界入滅,入滅是享福,享清淨福,把人間一切事情撇開了,他去享清福去了,菩薩不幹這個事情。

  菩薩度眾生煩惱不煩惱?如果菩薩度眾生起了煩惱了,這個菩薩就墮落變成凡夫。決定不會。但是他要示現煩惱的相,示現煩惱的相也是為了教化眾生,你們仔細看看五十三參你就看到了,有歡喜相、有悲哀的相、有煩惱的相,什麼相都有,好像跟世間凡夫沒有兩樣。實際上是兩樣,為什麼?他不管示現什麼境界相,人家心是清淨的,心是不染的,不像我們,我們的心是染污的,他的心不染污;我們的心不自在,他心是自在的。所以生死涅槃兩個都不住,這是真正的超越,我們講一真法界的菩薩就是這個境界。生死是一邊,涅槃是一邊,二邊!菩薩住中道,二邊都不住,這個就叫做無住涅槃。無住涅槃實際上就是中道第一義,這是菩薩的住處。這個意思大家自己去研究。

  註解末後有兩句話很重要,清涼說,「今勸請者,但依智離識,常作佛觀,心清智明,即常見佛,不曾涅槃」,這個幾句話很重要。這是說到大乘佛法主要的部分,就是依智不依識,你就常見佛住世了。什麼叫智?什麼叫識?一定要分辨清楚。所以在這個佛法裡面這些教材,經論都是教材,《百法明門論》是非常的重要。我在四十二年的時候,方先生給我講到佛經哲學,那個時候他就給我說明佛法的性相兩宗的哲學,也就是我們講的空有二宗。講完之後他告訴我,從性宗下手不容易,相當困難,那是要絕頂聰明智慧才有能力從性宗、空宗入手,中下根性的人最好是從相宗入手。他就給我這樣說法。相宗入手要以《百法明門論》為入門的下手之處的教材,從這個地方入門,同時告訴我一定要研究註解。我那時候聽了他的話,就找《百法明門論》來看,當時這個書在台灣是剛剛印出來,朱鏡宙居士辦的台灣印經處印的唯識三論,小冊子,註解是窺基大師的註解。這個小冊子一直到現在還有流通,你們諸位要找一本來看看就曉得。

  可是我看佛經第一部看的經是《六祖壇經》,丁福保居士那個地方印的,上海佛學書局印的,也是帶註解的本子,我是用三天的時間把它看完,看得津津有味,法喜充滿。我就給方先生講了,我看了《六祖壇經》。方先生搖頭,把我呵斥一頓,這個你怎麼能看得懂?可是我自己覺得我很懂,很有味道。他說我不懂,叫我看《百法明門論》。我把窺基大師的註解找來一看,就跟看天書一樣,真的一句都不懂,他還說那是容易的,那是入門的,容易的我反而不懂,他說不容易的我反而懂了,這是怪事情。這是最初接觸到佛法。實實在在講性宗的東西表面看起來容易,法性宗的東西表面看起來容易,境界太高,絕不是初學能入得進去,相宗的東西看上去很深、很澀,畢竟是我們現前的境界。

  《百法明門論》的註解,窺基的註解實在是難懂,他的文字深,意思也深,所以我們初學百法不必用窺基的註解,窺基的註解真的不好讀。但是窺基大師的註解是根本的註解,研究《百法明門論》決定不能少的。所以我以後讀《卍字藏》,《卍字藏》裡面《百法明門論》有六種註解,我們選擇淺一點的來看,這六種都是非常好的註解。台中李老師把這六種註解統統都印出來流通,印單行本,最初是慈光雜誌社發行,瑞成書局承印,這個本子到現在也流通得很廣,六種註解合訂本。《百法明門論》一定要熟,《百法明門論》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每天早晚起床睡覺前都要照照鏡子,《百法明門論》是照我們心的一面鏡子,照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起心動念,你就曉得這是哪個心王、哪個心所,你這個本事就大了,你才能轉識成智。

  你曉得哪一個心王、心所起作用,這一個知就是智慧。你曉得它起作用了,智慧為主,智是主,識是用,這就是佛菩薩,這就叫依智離識。依智離識不是不要識了,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智做主人,識是他的幹部、是他的僕人,是底下辦事的人員,這叫依智離識。我們凡夫怎麼樣?識是主人,智不曉得到哪裡去了,迷了,這就是凡夫。佛菩薩一個覺者,他智慧做主,識做用事,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用事,都起來辦事,這叫做依智離識。所以你的心是清淨的,智慧是光明的,你才看出一切諸佛菩薩未曾入般涅槃,佛菩薩都住世,你就真正見到了。經裡頭有兩句偈子說,「依智不依識,諸佛常現前」,就是這個意思。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總結無盡的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佛法宣傳固然重要,在以往我們大專講座都是著重在宣傳,讓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對佛法的大意略略有個正確的認識,不致於誤會,不致於再說佛法是迷信。我們的目的是在此地,台中慈光講座多少年來都是以這一個為目標。到以後發展,許許多多的寺院都辦大專講座了,到處都辦了,辦夏令營、講座,像懺雲法師的齋戒學會,大家都辦了,於是乎台中它的目標宗旨就改變了,改變為培養年輕的同學。換句話說,最初是宣傳,以後進一步我們做養成教育。於是乎台中這些年不辦大專講座了。它有沒有講座?有,不對外招生,是從前的老學生,對佛法有興趣的,肯修學的,在這裡面選拔深造,使他們對佛法修學研究,甚至於有能力講經說法,走的是這個道路。

  我們看這些年來,在學校裡面有很多擔任佛學課程,跟你們講經說法的,都是那個時候的學生。你們台大的楊惠南,他在你們學校講佛學,楊惠南是慈光講座第二期的學生,是民國五十一年,他在那個地方學的,慈光講座大概他參加過五、六次。現在有許許多多在外面講學的,都是那個時候的同學,都是慈光早期的同學,我聽說有十幾個人在學校都擔任課程,也常常在外面講經。台中的宗旨方向是轉移到培養人才。我們這個講座也帶著有這個意思,所以在圓覺寺,《圓覺經》圓滿之後,就有二十多個同學在我這裡登記了,下一次講席期間還是研究《圓覺經》,就是這些老同學,我們做深入一步的研究。講座就不是像講台上逐句逐句來講,而是一大段,一章一節,裡面經義提出來研究討論,做深入的研究。這對我們自己修學能夠得到很大的幫助。

  《圓覺》與《華嚴》關係非常的密切,可以說是一家人,清涼大師一生弘揚《華嚴經》,我們現在看的註解是清涼的,宗密大師一生弘揚《圓覺經》,宗密是清涼的學生,華嚴宗清涼是第四代的祖師,宗密是第五代的祖師,他們的思想是一脈相傳的,這兩樣東西有許許多多的共同的地方,可以相互發明。今年暑假,我們希望圓覺寺那些同學,我們要特別通知他,希望能參加研究討論《圓覺經》,每一個鐘點都是研究討論會,同學們自己讀了之後提出問題,我們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們這次同學們有願意參加暑期研究講座的,兩個課程,一個就是《四十華嚴》,希望在這個學期當中把《四十華嚴》三冊看一遍,裡面重要地方有哪些問題提出來,到時候我們來研究討論。再一個就是《圓覺經》,《圓覺經》聽過的沒有話說,沒有聽過的,我們這裡有《圓覺經》註解的本子,你們可以在這裡請,在這一個學期當中一定要研讀完畢,到時候提出研究討論。暑期講座性質不同,是做深入一層的研究。特別是要把這些理論方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做到如教修行。底下第八節「常隨佛學」: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十大願實際上願只有七條,從禮敬諸佛到請佛住世這個七條是願,後面三條都是屬於迴向,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末後一條是總迴向,前面兩條是迴向的別義,自利利他的迴向。『常隨佛學』,一看到這個名目就曉得這是屬於自利行,我們學要以佛為榜樣,以佛為典型,這在學習過程當中是不能缺少的。可是在修學也有過程階段。這個地方是講已經入了法界了,善財童子已經入了法界了,換句話說,我們由淺近的修學來說,譬如我們念佛,我們念到理一心不亂就要常隨佛學了,我們的學習要以佛為典型、為模範。可是我們沒有得到理一心之前學佛還不可能,學不到。沒有入這個境界,沒有見性,沒有得理一心,我們用什麼方法?我們以菩薩為榜樣,跟菩薩學。或者你學觀世音菩薩,你學地藏菩薩,你學普賢菩薩,你以一尊菩薩為你自己的老師,就跟他學。他不在,他有經典,依照經典理論方法學,學得像菩薩,這是一個會學的。如果我們連一個典型、一個榜樣都沒有,我們的修就很困難,學到最後什麼都不像。

  可是學菩薩,我們初學,善根厚的人,根性利的人,初學就可以;如果根性鈍的人,我們一下手就學菩薩,還學不到。怎麼辦?祖師大德裡面我們找一個跟他學,用這個辦法。古人就有這個例子,譬如蕅益大師就是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那時候已經不在世了,他對蓮池大師一生的行誼非常仰慕,一生以蓮池大師為榜樣,他學蓮池大師。我們中國人稱之為私淑弟子,沒有見過面的,一心嚮往學他的。孟子以孔子為老師,師法孔子,孟子那時候孔子也不在世了,所以他是孔子的私淑弟子。這就是以古人為榜樣,我們學他們。在文學上也不例外,譬如韓愈,韓愈學誰?韓愈學司馬遷的,成為古文學家,他學《史記》,以司馬遷做典型、做榜樣。世出世間法得有一個宗師。

  你對於某一方面有興趣,你就去找一個老師,你要學《華嚴》,可以以清涼為老師,就學清涼,或者學李長者,學李通玄,你要有一個典型、有一個榜樣,照那個樣子去塑造自己。學《圓覺》的就可以以宗密大師為榜樣,這個對於初學非常之有利。你學《楞嚴經》,以長水為宗師可以,以交光為宗師也可以。要找到一個人,看看人家怎麼學的,我們跟他學,學到一個階段到他的境界了,再學菩薩。到了菩薩的地位了再學佛,常隨佛學。佛是我們最後的一個老師,一定要以佛為模範、為典型來塑造自己,自己才能成得了佛。學菩薩自己只能到菩薩,學祖師自己可以到祖師的地位。這個方法也是當年李老師教給我的,一定要有一個古大德做自己的模範、做自己的典型,我們自己的修學才能一帆風順,在短時間收到殊勝的效果,所謂是事半功倍,能收到這個效果。

  註疏裡面要緊的意思,自利行是托佛的行事以為所緣,我們講這一段諸位要能舉一反三,我們學菩薩也是這樣的,學善知識也是這樣的。就是以他的行事、他的存心、他的處世做為我們自己的榜樣,做為我們自己效法的對象,學習的對象,這是以為所緣,就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引得心智」,心,我們要像他一樣的存心,心如祖師之心、如菩薩之心、如佛之心,要像他這樣的心。「隨而學之」,心像佛祖之心,我們的行為必定是佛祖的行為。以觀智融自己的身心,常常在這個境界裡。學祖師,與祖師合而為一,學清涼,自己就是清涼,學宗密,自己就是宗密,學智者,自己就是智者大師,要這樣的學習,身心與祖師合而為一。學菩薩也如此,自己身心與菩薩合一,這裡才起感應道交,學佛與佛的身心合一了,成為一體了,這才真正善學,會學的人。

  底下兩句話很重要,千萬不可執身心定相,不能有執著,融和成一是對的,要是執著就毛病發生了,這一執著就起貢高我慢了,就把方向路子走錯了,這個是要特別注意到的。若將佛的苦行境常為心觀,則遇苦事乃稱本願。這是舉一個例子,佛菩薩祖師都一樣。為什麼?菩薩是學佛的,祖師是學佛菩薩的,是一不是二。學佛之人先要學惜福,先要學吃苦,縱然我們現在有這個福報,生活環境一切都好,我們還是要修苦行,應當從這裡下手。如果一個人貪圖享受而不能吃苦,這在佛法裡決定不能夠有成就。所以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很有道理的,佛滅度之後教我們為師的只有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能受苦的人就不能持戒,不能持戒的人他一定不能吃苦。我們有福,有福叫大家享,不要自己一個去享福,那連慈悲心都沒有了,這個裡頭人我分別的心就重了。

  學佛頭一關就是要破人我見,人我見裡面第一個就是自己有福報要大家共享,絕不是為自己,為自己一個家庭,為自己一個小團體,不是,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人我見才能突破,才能破身見。這個修學的方法比小乘的修學實在是高明,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想到一切眾生的幸福,一切眾生的利樂,自己寧願減少一分,希望別人多得到一分,這是菩薩行,這叫常隨佛學。我們自己遇到苦難,想想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經過的,我們心裡生歡喜心,絕不以為這是苦、這是難,諸佛菩薩所遇到的我們也遇到了。遇到一切的樂事,自己心裡不沾染;苦難的境界裡面,那是我們自己的本願,為什麼?前面本願說過了,代一切眾生受苦,這是本願。

  【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

  這是舉這一尊佛是我們的本師,舉本師做為我們的模範。

  【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這是講本師的因行,他是華藏世界的教化主,娑婆世界是華藏世界的一部分,這在大經裡面可以能看到。本師『從初發心』,發心很重要,清涼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舉《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發心,《智度論》裡有這麼幾句話,「若有人言,願我當來作佛,度脫一切眾生苦惱」,這個就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並不是說說而已,發心有發心的樣子,樣子呢?經裡面又說了,發心有十種相,你看他是真發心還是假發心。這十種相,第一個是「親近善友」,發菩提心必定有這個現象。以善友為緣,善友就是你所接觸的都是善友,一切不善的都不接觸,凡是對我們心性有不良影響的都不接觸,有好的影響的我們接觸。所以善友範圍包括得很廣泛,這是要自己有智慧去揀別。勸我們學佛,正法的道場這是善友,如果勸你到一貫道裡面去那不是善友,一貫道他也說它是佛法,那是假的佛法!真的、假的要能辨別。我在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了,像你們看電影、看電視,凡是一些暴力不良影響的我們不要看,看多了晚上作惡夢,阿賴耶識裡落下一些不良的印象,叫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保持柔和清淨,這是我們初學應當要注意的。

  第二是「供養諸佛」,這個諸佛,諸位能想像得到,包括了菩薩、二乘、一切的善友,他一定能夠供養。第三「修習善根」,勤修善根,善根是什麼?世間法裡面講無貪、無瞋、無痴,世法裡的三善根,要從這個地方修起,對於五欲六塵沒有貪瞋痴。再進一步對出世間法也沒有貪瞋痴,境界現前心是平靜的、光明的。第四個樣子,「志求勝法」,勝是殊勝,絕不中止在一個階段。譬如我剛才給諸位講的,我們先以祖師大德為榜樣,學到他那個程度了,絕不滿足,到他那個程度了我們要升級,我們再學菩薩。成了菩薩了,我們再升級,我們要學佛。是一級一級的,一層比一層殊勝,一定要到最究竟、最圓滿,否則的話不會中止。絕不能像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了他就滿足了,不再往前進了。學與道永無止境。

  第五「心常柔和」,這是必然的現象。第六「遭苦能忍」,就是他有忍辱的功夫,這個自然的災害、生活的苦難、人為的加害,他都能夠忍受,不動心,這個是發菩提心的人。第七是「慈悲深厚」,對待一切眾生,縱然是對惡人,也是以慈悲心看待。第八是「深心平等」,心地清淨平等。第九是「愛樂大乘」,對於大乘佛法他特別的愛好。既愛好了,可見得對大乘佛法沒有一天不讀誦,不讀誦就談不上愛好了,天天讀誦大乘經論。第十「求佛智慧」,是他最終極的目標。這個經文裡面所舉的特別是著重在求法,不畏一切艱難苦難,求佛法,求大乘佛法,所以他什麼都能捨,什麼苦都能受,為什麼?為求佛法。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這裡面所講的包括了佛所有教學的活動,從佛會、菩薩會,乃至人非人會,這就是佛教學所有的活動統統都有,平等的學習,絕沒有選擇,普遍的學習。

  【如今世尊毘盧遮那。】

  就像現在我們的本師毘盧遮那如來,《華嚴經》是以毘盧遮那為本尊。

  【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這是列舉一切,我們統統都要學習。現在講理是這樣,事情我們就要辨別,哪是佛菩薩正法道場,哪些不是,我們要辨別清楚。特別是現前這個時代,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未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是什麼人?經上講的妖魔鬼怪,妖魔鬼怪都是人的樣子,而且還長得挺漂亮的,你不認識他,你把他當作佛菩薩,跟他學,學到最後你就成了魔子魔孫。一貫道是邪道,我們曉得,知道它是邪道我們曉得,佛門裡面的你怎麼也看不出來,這是叫門內外。佛陀在世的時候這些魔王要破壞佛法,佛就告訴他,我法沒有人能破壞。魔王就說了,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到你們佛門出家,披上袈娑,做了大和尚來破壞你的佛法。佛聽這麼一說,流眼淚。

  今天就是這個現象。所以佛在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四依法就是為了防止這個,教我們法不依人,他縱然是大法師,有什麼樣地位、身分,他講出來的東西如果不如法,我們不能跟他學,他做得不如法也不能跟他學。他所說的、他所做的跟經典裡面所講是一樣的我們跟他學。我們以法為主,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理智,不依感情,識是感情。這就是特別預防末法時期魔來破壞的時候,我們要如何能保全自己不落在魔道裡面,縱然是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的時候,我們還能保持正知正見,我們還能成就正果,就得靠四依法。底下這一段我們念下去: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