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八十九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89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七面,第一行,從當中看起: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個一段是給我們說明,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的真實狀況,你才會發心斷惡修善。真實的狀況,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三界統苦,這是事實。世間人所謂樂,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絕對不是事實真相,只是這個苦暫停,暫時停止,覺得就很樂了,其實它是暫停而已,不是真的得樂。佛要不提醒我們,我們自己不能很冷靜的細心去想想,這個事情確實會被疏忽掉,導致我們對於人生宇宙許許多多的錯覺,許許多多錯誤的想法與看法,這樣必然有錯誤的造作,這才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有沒有終了的時候?給諸位說,沒有終了的時候。

  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若曹』是指你們大家,應當知道。『十方人民』,不單單是娑婆世界,十方一切諸佛世界六道眾生都是一樣的,跟我們這邊情形大致上都相差不多。『永劫以來』,這從時間上來說太長遠了,長遠到沒有法子來計算。『輾轉五道』,這個五道就是平常講的六道,說五道就不說阿修羅道。《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明白,阿修羅除了地獄道裡面沒有,地獄道裡沒有阿修羅,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餓鬼裡頭也有阿修羅。凡是阿修羅都是有福沒有德,福報在哪裡修的?這給諸位說真實話,罪與福都在人道修的。天上人享福不會修福,他只知道享福;三惡道人受罪,造業的機會也不多、也很少;唯獨人道,造惡也是他,修善也是他,所以感得六道的輪迴。我們講六道就是加上天阿修羅,天阿修羅算他是一道,他有天人之福,沒有天人之德,我們常講凶神惡剎,這就是阿修羅。天上也有凶神、也有惡剎,鬼道裡面也有惡鬼、有羅剎,那是鬼道裡面的阿修羅。阿修羅怎麼得來的?他修福,所以他的福報很大,他嫉妒心很重、瞋恚心很重。所以感得的果報得大福報,還是有這個習氣在,還是有嫉妒、有瞋恨,這在天上就變成惡神,不是一個善神;鬼道裡也變成惡鬼了;人間也變成惡人,像希特勒這一類的是人間的阿修羅。這是五道輪迴永遠是沒完沒了,這個才是真正事實真相。

  而五道裡面,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多次的報告,人道的時間短暫,壽命短,其他的四道壽命都很長。說實在話,幸虧作人的時間短,為什麼?你造的罪惡還有個限度。如果人的壽命長,那可不得了,造善固然很好,造惡那還得了嗎?幸虧他壽命不長。知道這個事實狀況,才真正有『憂苦不絕』,了解事實狀況才曉得擔憂,才知道這個事情苦,沒有樂。我們得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苦本,每天要吃三餐飯,一餐不吃就餓得很苦,吃飽了很快樂是什麼?那是你苦暫時停了。假如真樂,我們這個人不吃飯、不喝水那多快樂,就做不到;累了要休息,不休息苦就來了。由此可知,身就是一切苦的根源,有什麼好處?

  底下給我們講的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避免的。生之苦,如果不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得那麼詳細,我們沒有法子會想像到。佛給我們講,一個人來投胎的時候,就是母親懷孕,他投胎的時候,投胎是四種緣而來的,如果子女跟父母沒有這個緣分就不會來,這四種緣分,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想想,我們家親眷屬是報恩的多,還是報怨的多?只想想我們自己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是不是常常布施恩惠?你不給人恩惠,誰來報你的恩?你一天到晚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看不慣,換句話說,你的四周圍都是冤家債主,他將來到你家來投胎是報怨的,不是報恩的。報恩是天生的孝子賢孫,外面誘惑都不會帶壞。所以,為什麼善人家裡面生的小孩都善,善與善感應,你修善,我也修善,這彼此非常歡喜,志同道合,而且過去又有關係,這自然就來了;惡與惡交感,你喜歡做壞事,我也喜歡做壞事,志同道合他就來了,這就敗家子,就是報怨,就這麼回事情。你要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就知道,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盡量推恩於人;絕對不要跟人結冤仇,結了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情非常可怕,冤仇是愈結愈深,愈報愈殘酷,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的。

  這講神識來投胎,投胎,一入胎之後,他就不自由了,沒有入胎的時候它自由。在我們中國人,孔老夫子稱為遊魂,你看《易經》上講的「遊魂為變,精氣為物」。孔夫子這兩句話,對於宇宙人生的觀察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那個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這個見到事實,遊魂。我們一般人講靈魂,其實它不靈,真的是冥頑不靈。說遊魂很有道理,它的速度非常大,它是非常不穩定,到處亂跑的;可是一入胎他就不能動,自由就失去了。所以佛經把這個胎胞比作什麼?比作地獄。這十個月的坐胎,他就等於在地獄裡面受罪一樣,他的感受那不曉得是多少年,我們常講度日如年,坐胎的時候在母親肚子裡頭是度日如年,所以叫胎獄。他的苦樂隨著母親心情的變化,母親歡喜的時候他苦比較少,母親一不高興的時候,他在裡面就苦了,就非常痛苦。飲食,母親喝一杯熱茶,他就像在火燒的地獄裡頭一樣;喝一杯冰水,就像在寒冰地獄一樣,他就有這個感受,所以那個非常痛苦。『生時苦痛』,出生的時候,佛在經上形容有如通過夾山地獄,出來的時候,皮膚跟外面空氣接觸,肉接觸外面的風,就像針刺身上一樣,所以一出來就哭。你們看到哪個小孩一生出來笑咪咪的,有沒有看見過?那就證明他快樂。人只有在痛苦的時候他才大哭,所以這個一生下來就是「苦啊、苦啊!」苦一輩子,永遠苦不完,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已經過了這一關,把這個事情忘得一乾二淨,這是愚痴,忘得乾乾淨淨。

  人不能不老,不老就短命,他又不歡喜短命,又不希望短命,不喜歡短命那你就要受老苦。老苦、病苦,縱然沒有親身的體驗,周邊環境的人都能看得到,或是自己家裡有老人,親戚朋友當中有老人,再不然你到老人院裡面去參觀參觀。在外國有許多老人公寓、老人院辦得很好的,我們去參觀,在物質生活上照顧得非常周到,你沒有覺得缺乏的,但是精神之苦沒有辦法解決。老人住在那個環境裡面他一個什麼感覺?等死。換句話說,就像判了死刑一樣,日期已經定了,現在還沒執行,就是那麼樣一個情形,非常可憐。而且老人院每天都有老人過世,抬走了,看到這個房間空出來,明天那個房間空了,想想再過幾天輪到自己,這種精神多痛苦,這就不是物質生活能照顧得到的。老人幸福,實在講是能夠在年老的時候經常跟年輕人相處在一起,他心情就愉快。見不到一個年輕人,他心裡就會悲哀,這是必然的道理。今天這個社會的發展,逐漸朝向工業,邁向工業的時代,每個人工作都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去照顧老人。中國人還有一點舊觀念,星期天或者是半月、一月會去看看老人。外國人這個觀念沒有,一年難得去看一次,甚至於十年、八年才想到他還有個父母,想去看看;到那去看,又找不到了,可能搬家了,或者是已經死掉了,都不知道。有的小孩十幾歲離開家庭之後,一生都再不曾見面,這在外國是很平常的現象。老苦!

  病苦,病的時候自己能力失掉了,飲食起居都需要人照料。

  死是最苦的,究竟痛苦到什麼程度,我們也沒法子想像。佛在經上有個比喻,他說人這個神識離開我們的身體,那個痛苦就像「生龜脫殼」,活的烏龜把牠的殼扒下來,佛用這個來形容死苦。

  除生、老、病、死之外,還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這是我們身外之苦,哪有樂?佛給我們說的這是事實的真相。

  『惡臭不淨』,是講我們的身體,一個星期不洗澡身上就「臭」了,誰都不願意接近你;「惡」是說什麼?惡是說惡念,貪瞋痴慢是惡,這個身體細胞新陳代謝不乾淨。你要真正認清楚這個事實,才知道佛所講的一點都沒錯,『無可樂者』,這世間哪有可樂?所有一切萬法剎那剎那都在那裡變化,都是無常的,都不是真實的。佛在今天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十方世界,唯獨西方世界不一樣,西方世界是真常,不是無常。為什麼它是真常?西方世界沒有一個人作惡,沒有一個人有惡念。生活的環境是隨我們意念來變化的,起變化的,這就是經上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之殊勝,是他方諸佛國土所沒有的,那要歸功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之淨善,清淨善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我們要求生西方淨土,要修清淨心,要修至善之心,這才能決定往生。念這句佛號為什麼要念?是把我們的妄想、雜念念掉,把我們的清淨心給念出來,目的在此地。心淨則土淨,這樣才能感應道交,才有往生的把握。

  下面佛再教給我們要修善,前面知道這是惡,惡要了斷。雖然在這個世界,你心清淨了你的身就清淨,這是現在社會上一個時髦的話,改造體質。世間人用醫療、用藥物來改造體質,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能達到一個有限度的目標,絕對達不到真正改變體質的目標。為什麼?因為這個體質還是屬於依報,真正控制它的變化的是心情,這個重要。換句話說,生理健康的基礎是建立在心理健康上,你心不健康你的身怎麼可能健康?什麼樣的心才是健康的心?清淨心是健康的心,善心、惡心都不是健康的心,唯獨清淨心是個健康的心。佛在此地教我們:

  【宜自決斷。】

  『宜』是應該,你自己應該要下定決心,要『決斷』。

  【洗除心垢。】

  我們心裡面這些染污、不乾淨的東西,要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用什麼方法洗?我們今天採取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我們用這一句名號,把我們心裡面這些骯髒東西把它洗得乾乾淨淨。名號是個工具,洗心這是功德、是效果,哪些是心裡面污垢?妄想、分別、執著這些都是的。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世尊一語道破,我們這心垢的根源。妄想演變成所知障,執著演變成煩惱障,就變成這兩大障礙,於是乎清淨心永遠被障礙,雖有清淨心不得其用,這個可惜,也非常的可憐。所以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這許許多多方法、門徑就是一個目標,『洗除心垢』。參禪用參究的方法洗除心垢;密宗持咒,用三密相應的方法洗除心垢。由此可知,我們的目的是相同,我們用的方法不一樣,我們今天採取是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比其他的方法來得方便,行住坐臥隨時隨處功夫都用得上力。不像其他的法門,它有很多的限制,參禪的人一定要在禪堂打坐,離開禪堂他功夫就斷掉。不像我們這裡走著、站著、坐著,躺在床上睡著都可以念,我們的功夫可以不間斷,他們的功夫會間斷。密宗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儀規,你要做不到就不相應,所以你要有時間,你要有修學的環境,都沒有這一句佛號方便!何況其他法門全靠自力,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有彌陀弘誓願力的加持,這個不一樣。我們用工夫少,收穫的多,得到的多。這是我們為什麼在許許多多法門裡面,選擇這個法門的道理,這個自己要知道,這是一個智慧的選擇。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佛教給我們要:

  【言行忠信。表裡相應。】

  佛指示我們這個原則,我們要把它做到,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要以『忠信』為準則。能做到這兩個字就是尊重老師、尊師重道,這兩個字做不到,這心目當中就沒有老師,這是老師教給我們的;這兩個字做不到,也就是不孝父母。所以孝敬在生活上就叫「忠信」,孝敬是根本,像一棵大樹一樣根,樹根,忠信是枝葉,是從那個根本生的,這個要知道。『表裡』要一如,「表」是外表,「裡」是內心,心口不相應,這也是不孝、也是不敬。所以佛法的修學,實實在在說就是三福的十一句,從初發心到成佛修什麼?都是修這十一句。十一句前面十句是修自己,只有最後這一句是幫助別人,自行化他,前面十句都是自行,後頭一句是化他,化他是「勸進行者」。前面的十句境界是無限的深廣,從哪裡開始?從孝親開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開始,一直到成佛,還是修這個根本,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還是孝敬。自始至終,你說佛法講的是什麼,修的是什麼?孝敬二字而已!孝敬在言行就是忠信,表裡相應,我們要認真把它做到。所以孝敬給諸位說,做到圓圓滿滿沒有一絲毫欠缺,是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孝敬還沒有做到圓滿,為什麼?那個心垢沒洗乾淨,老師教我們「洗除心垢」,還有一念無明還沒洗乾淨,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父母,孝敬不圓滿。到成佛了,這個心垢裡面洗得乾乾淨淨,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圓成佛道,這才得大圓滿,孝敬兩個字做到圓滿、到究竟了,這是佛法,這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天天拿著香花、水果拜佛磕頭作揖,希望佛菩薩保佑我們升官發財、天下太平,統是污染,你念頭全是污染。佛是教你把污染洗掉,不是教你污染天天增加。染污心給諸位說,是宗教,宗教是講感情的,感情就是污染;佛法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破迷開悟,這個不一樣。我們心目當中佛菩薩是老師,不是神明,家裡供養老師的形像,我們見到老師,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訓,念念提醒自己的警覺,這叫做學佛,這才是佛弟子。所以,諸位如果把佛教看成宗教,佛教真實利益你們決定得不到。佛法是世間最圓滿、最完備、最真實的優良教育,世出世法裡面確確實實找不到的。孔老夫子的教育,我們雖然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圓滿,為什麼?只教到人天,天還只能夠說達到欲界天。因為色界天儒家就達不到,色界天要修禪定,儒家就沒有了,所以儒家的「止於至善」,它那個至善是有範圍的。如果這一句用在佛法上,止於至善,這個至善是沒有止境的,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我們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就不曉得為什麼要斷惡,為什要修善;經典就是老師給我們講解的,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使我們真正知道我應該要斷惡,應當要修善。再看底下一段: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

  底下這一段這是佛教給我們,我們自己成就了,得到老師教誨的真實利益,我們一定要發心去幫助別人。為什麼?這個社會上多數人都能夠接受佛教育,社會才和諧,世界才有和平安定,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日子過。所以,不是說自己一個人善就行了,還要幫助一切人斷惡修善,這是每個佛弟子應當盡的義務。所以在此地講『人能自度』,自己確實有能力度自己,剛才講了,有能力度自己就是盡孝、修敬;能盡孝修敬,老師的教訓我們會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訓我們會認真努力去奉行、去照做。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如來、諸上善人,與自己自然感應道交,幾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間自己可以選定,你說這個多自在!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古人有做到的,今人也有做到的,他能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原因在哪裡?你洗除心垢的程度不夠。你的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這些事情統統都知道了。

  我們以念佛通常功夫來說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都可以得到的。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不要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那很高,功夫成片裡面上輩的,就是上三品的,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就預知時至、就生死自在。講預知時至,給諸位說,中輩三品就曉得,就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走,就曉得。真的自在想去就去,不想去也行,那個是上輩的,功夫成片裡面上輩的。這就是說明,我們人人都能修得到,你為什麼不修?這是學佛真正的成就。佛在本經裡面講,「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什麼叫真實之利?這是真實的利益,其他都是假的。這個世間榮華富貴你一樣也帶不走,假的,不是真實的,唯獨生死自在這是真的。

  你們大家都曉得,李炳南老居士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就得到生死自在。這是一個學佛人,是個真正有修持的人,絕對不會打妄語。他是在中興新村講經,公開宣布,他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可以走,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這是我們跟他聽經的同學,那個時候有十幾個人,我們這十幾個人是老師的常隨眾,他到中興新村去講經,我們都跟去聽,我們大家親耳聽到。因為聽到他講這個話,所以我們同學回來商量,老師既然生死自在,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們希望他長住不要早走。長住怎麼辦?老師在世間沒有別的事情,就是講經,不講經就走了!所以想一個大經,我們八個人聯名發起請老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個人當中我帶頭,想留老師多住幾年。七十多歲人家就有這個能力,你看他往生的時候,他九十七歲時候走的,他預知時至這個消息是兩年前,九十五歲的時候說的,九十五歲講經的時候告訴大家,他說我講經再講兩年我就不講了,你們要珍惜,要好好的聽。台中的同修聽老師這樣說,跑到台北來找我,他說老師宣布講經只講兩年他就不講了,他講這個話什麼意思?我就告訴他,兩年以後他往生。果然沒錯,兩年以後他往生了。一般人預知時至,多半是在一個月、半個月之前,有長的大概是三個月,這個我們見到的;兩年很少。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大師往生他是一年前宣布的。李老師是兩年前宣布的,你要問我,他念佛功夫如何?我可以告訴諸位,他是功夫成片的上輩,他沒有到一心不亂,我跟他十年,他的境界我很清楚。功夫成片上品,他能夠做得到,換句話說,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

  為什麼說他沒有到一心不亂?如果到一心不亂,給諸位說,他對於一切事情的處理,決定沒有一絲毫的錯誤。為什麼?他這個能力恢復了,我們講的六種神通恢復了,他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這個他都有,事一心不亂全部都有了。李老師沒有這個能力,李老師這個六通的能力沒有,這就證明他沒有到事一心。念佛到事一心等於證阿羅漢果,我們在這個地方坐,樓底下這幾層他們活動,你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地是透明的,這就證明什麼?你得事一心不亂,這個是很難的,不容易得到的。像功夫成片,這是人人都可以得到,功夫成片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所謂是「萬修萬人去」,就怕你不肯修,你要肯修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叫自度。沒有到這個能力,不可以叫自度,沒把握,你問你往生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沒有把握你就沒有自度;你要真有把握,絕不自欺欺人,真有把握。實在講,只要依教奉行,老師教我們做的,我們統統把它做到,就有把握。

  我在講這個經跟大家宣布過,古大德講三輩九品那個講法很難懂。我有一個新的講法,我就是依《無量壽經》的講法,如果我們把《無量壽經》裡面的教訓每一句都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上上品往生,百分之百的做到,實在講你就成了阿彌陀佛;百分之百我做不到,打個折扣,我能做到百分之九十,那就上中品往生;百分之九十我做不到,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那就上下品往生;如是遞減,減到下下品往生,也要做到兩成。這個經典教訓兩成都做不到,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等到下一次吧,下一次再得人身,再遇到這個法門,再繼續不斷的來修,這一生就沒有指望了。希望真正發心要想脫離輪迴,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

  我教給你們讀經,讀經是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把你的妄想執著念掉。你不念經就打妄想,念經就不打妄想,是把妄想執著念掉。第二個目標,是把佛的教訓能夠記住,你念熟了都記住了,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就會想到,我這個念頭、我這個言語、我這個做法,有沒有違背佛的教訓?你經要不熟,你就沒有能力,所以經一定要熟,這老師的教訓一定要熟記在心頭。我們讀經是這兩個目標。讀熟之後要修行,就是要把教訓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努力去把它做到,依這個標準,修正我們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這叫修淨業,這才叫修西方淨土。修西方淨土不是念念阿彌陀佛、念念《無量壽經》就行了,心裡還是骯髒污穢、一塌糊塗,那怎麼行?那不行的。所以怎麼個修法,自己一定要知道。到自己有能力自度,放心了,換句話說,我下下品往生有把握就夠了,我可以犧牲品位我去幫助別人。所以幫助別人,自己修持有一個底限,就是可以下下品往生。如果幫助別人,自己將來不能往生,這個不是冤枉了嗎?這就鑄成大錯。這經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假使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是自己求生淨土,這個要緊。供養恆沙諸佛菩薩那個事情不要緊,自己修清淨心、自己得度這個要緊,為什麼?供養恆沙聖是修福的一邊事情,你修的是福報,還搞輪迴,你出不了三界。

  由此可知,自己沒有真正得度,沒有真正往生把握,我就不能把我全部的精神、全部的時間用來度化眾生,不可以,這是錯誤的。所以你說智者大師,這是天台宗的祖師了不起,一生都是教化眾生。他往生的時候學生問他,你老人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他告訴學生,他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往生是生凡聖同居土,等於說凡聖同居土裡面中輩往生,品位不高。他自己說,如果我不領眾,就是不管事情,不做當家住持,不管這些大眾,不去教化眾生,自己修行品位可以修得很高;因為領眾,管一些瑣碎的事情,把自己修行的時間佔去了,這個精神、體力也都消耗在這個事務上面去,對於自己的修持耽誤了。雖然耽誤,他還能五品位往生,這就是他有自度的一個底限,他才敢放心大膽捨己為人,犧牲自己的品位成就大眾,這是菩薩發心。絕對不是自己毫無把握,這想學菩薩那個教化眾生,那錯了,佛在一切經論裡頭沒有這樣教導我們的;佛要那個教給我們,那真叫對不起我們。

  佛說的話,句句是真實話,自己決定有往生的把握,然後才『轉相拯濟』,「轉」是輾轉,「相」是互相,幫助一切大眾,把佛法介紹給大眾,把淨宗介紹給根熟的眾生。根沒有熟介紹他,他不能夠接受,一定要介紹給根熟的眾生,根沒有熟可以介紹一般大乘法。『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這個兩句是教給我們「轉相拯濟」的心態,你怎麼樣去用心,你用什麼態度去接觸廣大的群眾?你守住這兩個原則。「至心」是真心,「求願」,求願是求我這個願能夠兌現,我的願不是空願。哪個願?在一般講四弘誓願,我要將這個四弘本願要真正做到。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以清淨心、平等心接觸廣大的眾生,沒有分別執著,看眾生的根性、看眾生的生活環境介紹他法門。第二個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要認真去斷煩惱,這就是此地講的「宜自決斷,洗除心垢」,這句是斷煩惱。然後才廣學法門,廣學法門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度眾生,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說法一定要契機契理。你懂得的不多,你就不能廣度眾生,一個法門只能度那一類的眾生,不契這一類機的你就度不了他,所以要廣學多聞,這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果不成佛,你度眾生不圓滿,你菩薩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跟你程度相等的你就度不了他,比你程度高的你更度不了他。成了佛,連菩薩,最高的等覺菩薩也是你度化的對象,這個度眾生之願才圓滿。所以為什麼要成佛?是圓滿度生弘願,為這個而成佛的,這是一個健全度生的心念。

  在行為上要「積累善本」,積功累德,斷惡修善,善本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善本就是淨業三福。佛不是講得很清楚嗎?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諸佛怎麼成佛的?就是修這個成佛的。我講《地藏經》是講的淨業三福,除《地藏經》之外,我們要問問,這一部《大藏經》,哪一部經典裡面不講淨業三福,哪一部經論出了淨業三福的範圍?你去找,一部都找不到。淨業三福是善本,在我們本宗法門裡面,這個淨業三福是講根本的根本;我們淨土宗的善本是什麼?這一句名號是善本,積累善本,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現在黃念祖老居士在北京閉關,一天念十六萬聲佛號,這是積累善本。要把心裡面阿彌陀佛累積得愈多愈好,一天念十六萬聲阿彌陀佛,諸位想想,還有時間打妄想嗎?沒有了。不念佛的時候,我看他晚上睡覺作夢還念佛,熟透了。老人家示現給我們看,什麼叫念佛?那個樣子才叫做念佛人,末法時期給我們做個榜樣。這個幾句文不長,把修行的根本、原則都給我們說出來了。末後更是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

  【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

  『一世』是講我們一生,縱然活得長命,活到一百歲,實在講百年時間也是一彈指不長,時間很短。在忉利天,看我們人間一百年是他的一天,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如果在彌勒菩薩兜率天,看我們人間一百年相當於他們六個小時,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是四分之一天,不是六個小時嗎?真的『須臾間耳』。這是教給我們不要怕辛苦;更深的意思,教我們愛惜寶貴的光陰,不要讓它空過。什麼是空過?心裡面打妄想是空過了。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去打妄想?你能夠念佛,念佛就是言行忠信、表裡相應,念佛就是真正孝親、真正尊敬老師。這是特別提醒我們愛惜光陰。

  【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

  這是講你這一世的勤苦,是有代價的、有果報的,果報實在講太殊勝了。你修的時間太短了,才不過一世,你所得到的果報,幾乎就是菩薩都不敢相信,果報太殊勝了。為什麼不肯努力?說穿了,還不是對這個事實真相沒搞清楚,雖然發心學佛,甚至於出家受了戒,對這樁事情半信半疑,他不肯幹。他要真正搞清楚、真正相信,沒有一絲毫疑惑,這種精進努力,什麼力量都攔不住他。為什麼攔不住?前面這個利益太大、太殊勝,你這一世的努力,你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快樂無極』。前面所講的種種苦,在極樂世界不但沒有這個事情,連這個名字都聽不到。『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這就是講的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你將來再到六道輪迴來,那是菩薩乘願而來,是來作客的,不是來受苦的;是來度化眾生、教化眾生的,不是業報,你是願力來的,來去自在。不像我們現在是業力受生,不想來也不行,自己做不了主,不想來也得來;不想走也得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過阿彌陀佛,你就得大自在了。

  有很多人對娑婆世界這個故鄉非常懷念,所以知道這個法門好,還不想去,為什麼?家親眷屬恩愛深重,念念不忘捨不得,這是迷惑、是顛倒。你捨不得,到你臨命終時,經上講得清清楚楚,這口氣斷掉之後,六道輪迴彼此見面也不相識,改頭換面。所以你才曉得,這個恩愛不是真實的,你沒有辦法保得住。唯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生生世世家親眷屬,無論他淪墮在哪一道,你都看到、你都聽到,他什麼樣的狀況你完全知道。所以你要真正愛惜你家親眷屬,只有一個方法,到極樂世界去,你到那裡去觀察這些眷屬們,看他回心轉意能接受佛法了,你就能度他,帶他到極樂世界去,你有這個能力了。有很多人問,這個能力,我到西方極樂世界要修多久我才有這個能力?怕修太長久了,覺得還不行,我還不願意去。給諸位說,到西方極樂世界給阿彌陀佛見一面打個招呼,這個能力就得到了。這都是經上說的,這不是我在這胡造謠言。跟阿彌陀佛見一面,你說我發的弘誓願,我要去度一切眾生,彌陀威神就能加持你,縱然到六道你也不會迷惑顛倒。這是真實的利益,無比殊勝的利益。

  今天這個世界,實在講是悲慘世界,悲慘到極處。在各種行業裡面,我們今天在佛門裡面,還能看到同修進到佛門、進到佛堂,都有一個很善良的心,見到佛菩薩、見到法師還知道頂禮,還恭敬,社會其他地方見不到了。古德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換句話說,今天得利益唯獨佛門,佛門以外想得真實利益沒有,這非常可怕。這一生如果不能往生,你就決定還搞生死輪迴、還搞六道,你想脫離,那可不容易,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你真正理解、真正明瞭,你心裡面才真正堅定,清淨心、堅定心,我這一生就一個目標,求生極樂世界。自己有把握往生之後,全心全力把這個法門普遍介紹給大眾,這是上報佛恩、下濟三苦。除此之外,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報佛恩?沒有辦法,只有把這個法門普遍宣揚、普遍介紹,只有這個方法報佛恩於萬一。

  下面『壽千萬劫,自在隨意』,這第一句是極樂世界壽命之長,這是說明你福報之大,得大自在,一切隨心所欲。末後這一段勸勉我們:

  【宜各精進。】

  你把這些事實真相統統知道了,你應該要『精進』,每個人都要精進,『各』就是每一個人。

  【求心所願。】

  我們心裡的願望就是求生西方淨土,把這個法門盡心盡力普遍的宣揚,這是我們今天的心願。

  【無得疑悔。】

  這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菩薩都由這個法門圓成佛道,你懷疑,你錯了,你在這一生你把這個機會失掉。所以說『無得疑悔』。

  【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

  決定不要疑惑。也有疑惑的人他也念佛,為什麼念佛?他說經說得這麼好,我就念,萬一不能往生就算了,能往生那我不是撿到便宜了嗎?這樣心態去念這個佛號,能不能往生?念到心地清淨,一樣往生。但是他往生有這個心態不是很健全的,生到『邊地』。什麼是邊地?底下經文有跟大家詳細說明。生到邊地也不錯,邊地裡面實在講,一切的享受跟天人一樣,也是快樂無比,只是五百年中見不到阿彌陀佛,不能聽經、不能聞法,他苦就這個苦法。但是五百年之後他自己後悔,這個疑斷掉,一斷馬上就見佛、就聞法。只不過是五百年不見佛、不聞法,他這個還是有限度的,還是值得去的。這是第一種疑悔的。第二種疑悔的,是疑悔自己造的罪業太重,恐怕不能往生,可是念佛還是很精進:試試看,也許得往生,那就很好,不得往生就算了。有這兩種疑悔。但是只要你認真念佛、努力念佛,念到身心清淨,都能往生。如果你完全沒有疑惑,你決定不生邊地,換句話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見佛。

  【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彌勒』是我們這一群聽眾的代表,彌勒所說的這幾句話是不是我們心裡的話,我們是不是真的接受佛明瞭的教誨、明白的教誨?我們真的懂得了、真的明白,從今以後,『專精修學,如教奉行』。專精修學,就是我教給大家,讀誦《無量壽經》,至少在三年要把它念滿三千遍,專精修學。念熟之後,要把經典裡面的教訓完全在生活當中做到,那是如教奉行,要做到。『不敢有疑』,真正斷疑生信,諸位真的就有福了,我們現在在此地聚會,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塊聚會。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