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兩分鐘開示—《心經》中「觀自在」是什麼意思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O五集)  檔名:WD29-003-0305

  在《論語》裡面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如在,對自己家裡的祖先;祭神就是祖先以外的,這些山川地神,各種正神。祭如在,就是祭祀父母,父母在我們心中,心中有父母的存在,有祖先的存在,這樣才能感應。

  我們祭神,比如說祭關公,祭如在就是佛法講的觀想,我們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觀自在是自己,觀世音是對他人,他受用;觀自在是自受用,觀自在,就是觀察自己在不在,叫觀自在。觀察自己的心在不在?我自己常常觀察我的心,如果我在念經突然想到一樁事情,心就不在,心都跑到那邊去,經會念錯了。所以有時候大家聽到我念錯,那時候我的心就不在,跑到外面去。所以心要常常提醒自己,自己在不在?現在我們在做法會,心有沒有在這裡?還是身站在這裡,心跑回去家裡,心不在這裡那就妄念很多。所以觀自在,觀察自己在不在?你現在的心在不在這裡,在不在這個上面?你念佛的時候你心在不在佛上面,這叫觀自在。觀自在是自己,每個人自己的心;念到觀自在,普陀山那尊觀音菩薩,完全搞錯了。佛是講每個人都有一尊觀世音,自己觀自在,去幫助別人叫觀世音。觀察世間眾生求救的聲音,去幫助眾生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是這樣的意思。自己要先觀自在,自己得到自在才能幫助別人;自己都煩惱一大堆,問題都解決不了,那怎麼幫助眾生?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能度眾生嗎?所以你要先度自己,才能度眾生,度自己就是為了要度眾生。

  

  節錄自:WD32-036-0005中國福清城山寺法會開示(第五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