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三集節要(溺子如殺子)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一七集) 2025/4/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21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三集節要十八:
【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
這一條是出自於《後漢書》的一段話,在《後漢書·史弼》這段經文裡面。這一段給我們講,一個君王、帝王,他是國家最尊貴的人,也是最富貴的人,富貴到了頂點,他的孩子在這樣的富貴當中,假如沒有很好的教育,是太容易墮落。大家冷靜去看,現在企業家的第二代很多出現嚴重問題。假如這些企業家沒有教育孩子的正確觀念,他的第二代就非常傲慢、奢侈,叫做驕奢淫逸。這個淫就是很放縱自己,遊手好閒,他錢拿來亂花,他不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他得到是現成的,他就會亂花錢。所以帝王也好,社會當中有地位、有財富的人也好,決定要教育好他的下一代,不然他的中晚年一個頭就兩個大,他不知道他的後代會怎麼敗他的家產,會怎麼毀掉他的事業、家族。國家、家族之所以毀掉,都是因為培養出了才勝德的人,他的才能勝過他的德行,太聰明了,最後把他整個家都敗掉,沒有德行的基礎。
『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帝王對自己的親戚,愛護他的親人,但是愛護要加上智慧,要悲智雙運。有恩慈還要有威嚴,威嚴是來自於德行,我們一般講威德,威嚴來自於你的家規、家道。所以不可以偏頗,不可以偏在一邊,慈悲、憐憫要加上智慧。《資治通鑑》有一句話也提醒我們,對待子女,甚至於愛護我們生命中有緣的人以及親朋好友,都要抓到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心態去愛他,不然「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從家庭來看,出一個敗家子,其實他的父母,甚至他的爺爺奶奶,以至於他的哥哥姐姐,都要反思是不是有溺愛他的情況,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同樣的,在團體當中,下屬很囂張、很傲慢,可能也是他的上司給他撐腰。看起來是在疼愛他,事實上是在毀了他。所以「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這一段裡面,這個帝王是非常冷靜的,非常愛護,但一定要有威嚴,不讓孩子造次,要這些孩子有規矩。
『體雖貴』,這個「體」就是他們都是王公貴族,身分都非常尊貴。但『必禁之以度』,一定規定必定要的法度制約這些親屬,否則親屬容易橫行霸道。我們看歷朝歷代都有皇帝的兒子非常囂張的,就是沒有管教好,王公貴族最後還是欺壓百姓,造成很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帝王教孩子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要「示之以威」、「禁之以度」,不能放縱,一放縱這個國家、社會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一定要教好下一代,這樣才能夠使這個家庭和睦、家庭和睦延續下去。「如是和睦之道興」,因為他懂得恭敬,不會以下犯上。「骨肉之恩遂」,他懂得恭敬,懂得知恩報恩,不會放縱欲望。這個遂就是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才能夠不斷保持、延續下去。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