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較論供養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2021/8/2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69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請大家翻開課本一百三十五頁,倒數第五行,從
【較論供養】
這裡看起。這個標題,『較』是比較,『論』就是評論,評論供養哪個比較殊勝。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齊法願,穎川人。高帝事以師禮;武帝嗣興,亦盡禮敬。】
這個公案發生在南朝。「齊正勝寺」,在《淺述》裡面,把這位法師他住的寺院,有註明在正勝寺的法願大師。這裡也介紹這位法師他是哪裡人?『穎川人』,「穎川」就是現在的河南中部。我們在台灣也看到傳統四合院有個堂號「穎川堂」,穎川堂就是姓陳的,也就是他的祖先來自河南中部。把這位法師他的籍貫給我們介紹出來,他是穎川人。『高帝事以師禮』,就是拜他為國師。這個國師就是我們現在講,像總統府的國策顧問一樣,皇帝有什麼事情都向他請教,請問他,他來指點。所以「事以師禮」,對法願法師非常的尊重。我們從這邊也可以知道,法願法師也不是普通的僧人,是高僧大德,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器重,封他為國師。『武帝嗣興』,武帝是高帝的兒子,高帝退位以後,武帝繼承王位。繼承之後,對這位法願國師非常的禮敬,也是尊奉他為國師。
【文惠太子嘗往寺問訊,謂願曰:】
有一天,太子文惠到寺院裡面去問候法願國師,向他請示說:
【葆吹清鐃以為供養,其福如何?】
太子就說:我用歌舞、奏樂,各種音樂來供養佛菩薩,修這樣的福德怎麼樣?修這樣的福德殊勝不殊勝?問這個問題。法願國師就回答:
【願對曰:昔菩薩八萬伎樂供佛,尚不如至心;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何足道哉?】
法願國師就回答文惠太子問的這個問題,他說過去菩薩用八萬伎樂來供養佛。這個是太盛大了,像我們現在看到很大的樂團,幾百人的,這是『八萬伎樂』,八萬個人來奏樂、來供養佛。『尚不如至心』,還不如你至心清淨心來奉行佛法的功德,這個無法相比。你用八萬伎樂來供養佛,尚且不如以至誠清淨心來奉行佛法的功德,沒有這個功德殊勝。你今天才吹幾支竹管子,竹管子就是比如說笛子、簫,『牛皮』就是鼓,那個鼓都是牛皮做的,你那幾樣樂器又算什麼?菩薩那個八萬種伎樂都不如至心去修學佛法,你那幾樣樂器又算什麼?法願國師對太子講,最重要的,你還是要至心依照佛的教導,在生活當中去依教奉行,這才是真正的功德。這樣給他一個回答,讓文惠太子知道修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最殊勝的,關鍵就是至心。
當然我們在大乘經,在《無量壽經》、在《地藏經》都有看到伎樂來供養佛菩薩。伎樂來供養,關鍵還是要至心,要修學佛法。你要懂得佛在經典上講的義理,能夠去依教奉行,這樣來供養是不一樣。如果是取一個耳目的娛樂,跟這個至心的修學佛法,當然不能相提並論。就是給它做一個校量,你看《地藏經》有講「校量布施功德品」,《金剛經》也有比較。所以最重要的要跟他講這樁事情,依教奉行才是真實的功德。
下面我們翻到一百三十六頁,我們看第一行,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
【贊曰:好佛事而昧佛理,糜費雖多,不越人天有漏之因耳。願公此言,豈獨覺世俗之迷,抑萬代沙門釋子之良藥也。】
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他有特別來讚歎,讚歎說「好做佛事」,喜歡做法會,這裡講「齋會、法會」。這個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現在信眾,大家喜歡做法會,所以參加法會的人最多,來聽經的人就很少,我們到世界各地看到的情況都是這樣的。這裡講辦齋會、法會,參加的人就很多。「而不明佛理,雖花費很多財力」,就是說如果你『好佛事而昧佛理』,只喜歡做法會,對於佛在經典上講的道理都不懂,不明白,辦一個法會要動用多少人力、財力、物力,花費很多,『不越人天有漏之因』,不過修一些人天有漏的福報。就是跟大眾結結法緣,修一點有漏的人天福報,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願公此言,豈獨覺世俗之迷』,法願國師他講的這一番話,不止去覺悟世俗這些迷惑佛理的人,『抑萬代沙門釋子之良藥』,而且是後世出家人的忠言良藥。
現在出家人也都喜歡做佛事,不喜歡講經教學,喜歡做法會。做法會收入多、信眾多,大家喜歡參加;來聽經,小貓二、三隻,他也就沒有興趣了。那這個就本末倒置了。佛法是要教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一生為什麼提倡佛陀教育,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也沒有辦什麼法會,統統是講經說法,教學,像學校上課一樣。現在是做法會、做經懺佛事為主要的,把講經教學、學習經教、學習戒定慧統統拋棄了,這樣頂多修一點人天有漏的福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不能作佛,那這個就不是我們出家人的目的。所以看到這個,我們出家人要自己有所警覺,總是要認識我們出家為了什麼?要出生死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這個才是真正出家的目標。如果這個目標沒有定位清楚,我們怎麼修,做再多的事業,也都是六道輪迴的事情。輪迴心修的還是輪迴業,脫離不了生死輪迴,往生不了極樂世界,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要提醒自己,常常提醒,為什麼要出家?出家是為了什麼?時常要提醒自己。
昨天來師也給我寫了一份他的想法,他是想念佛三年,能夠自在往生,除了有執事以外,就是要念佛。也難得他有這個道心,非常難得,但總是要如理如法的來修學,才能達到目標;不如理、不如法,當然就達不到我們的願望。這些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得很清楚,我們多聽、多了解、多反省自己,這樣我們這一生就能夠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目標。所以這個方面,大家也是要共同努力。我們做三時繫念,不是唱唱就算了,最重要還是要提醒我們修行。做法會也是提醒我們要修行的,不是熱鬧,做做法會,結結緣,這樣我們這一生又空過了。所以這個公案很值得我們出家人做為一個座右銘,蓮池大師講,這是以後千年、萬年出家人的良藥。
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