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看病如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二集) 2022/8/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2
《緇門崇行錄.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第一百七十一頁,從第四行看起:
【看病如己。】
我們看下面的文:
【宋高庵住雲居,聞衲子病,移延壽堂,咨嗟歎息,如病在己。旦夕問候,躬自煎煮,不嘗不與食。或天稍寒,撫其背曰:「衣不單乎?」或暑,察其色曰:「莫太熱乎?」乃至命終者,不問彼有無,常住以禮津送。】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就是「慈物之行」最後一條。『宋』,也是宋朝,「宋朝南康軍雲居寺高庵善悟禪師」,他住持雲居寺。一聽到有出家人病重,被移到『延壽堂』。這個延壽堂,「又名涅槃堂、無常院、如意寮等,為病僧入滅之處也」。這個我們現在一般講如意寮,在宋朝的時候叫延壽堂,或者涅槃堂、或者無常院,也就是說僧人病重送到這個地方。這個現在的寺院一般都稱為如意寮,就是僧人生病住的地方。高庵善悟禪師一聽到有出家人病重,被移送到延壽堂,「就嘆息不已,好像是自己生病一樣。早晚去問候他們,親自料理飲食,煎煮藥物。藥物都自己先嚐嚐看」,有沒有毒性、有沒有副作用,這樣嘗過之後,才安心的拿給病人服用。這個可以說照顧得非常細緻。「天氣稍冷了,就關心地撫他的背」,就是給他摸摸背,手摸一摸,說:「你衣服是不是穿得太少、不夠?會不會冷?」天氣熱了,就察看他的臉色,問候是否太熱了?這個是噓寒問暖,就是連這個地方也都有去關心,去關心生病的僧人。甚至臨命終,圓寂的時候,不管這個出家人他有錢沒錢,常住都照禮數津貼送終。這個後事都是由常住來處理,照這個禮數,津貼送終。禮數,禮在世間法講尊卑長幼、親疏遠近,在佛門的禮也是有分一般僧人,或者是有執事的住持,或者長老,這個也是有分的。依照這個禮,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給他送終。
這條是講慈物之行,看病人生病,就像自己生病一樣,特別照顧出家人。這個照顧病人的確不容易,能夠照顧長時間的更不容易。所以這一條是慈物之行,在《太上感應篇》也講「慈心於物」,對一切萬物,人事物,都是以慈悲心來看待。這個慈物之行,前面講了很多方面,包括放生、愛護動物等等,到這一條照顧病人,這個都是屬於慈心於物,慈悲之行的一個具體的表現。這個也是讓我們讚歎的。
下面蓮池大師他對宋高庵善悟禪師的讚歎:
【贊曰:「經稱八種福因,看病第一,豈不以衲子無家,孤單湖海,伶仃疾苦,真可悲憐!作僧坊主,而病不於我調,死不於我殯,豈慈悲之道乎?凡住持者,宜以高庵為法。」】
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這個也是我們應當要讚歎的。『經稱八種福田,看病第一』。這個「經」是指《梵網經》上說八種福田,「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受戒本師),四、闍梨(受戒時教授威儀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此中佛與聖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種人能恭敬供養,慈愍惠施,則能生無量之福果,故曰福田。其中照顧病人為福田中第一大福田」。這個是佛在經上講的,照顧病人是第一大福田。根據佛在經典上講的因果,發心照顧病人,將來會得健康長壽的果報,這個果報也非常的殊勝,所以這個福田,照顧病人它是第一大的福田。特別是對出家人,所以「良以出家人沒有固定的家,獨自遊化五湖四海,即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無依無靠」。出家人如果在外面雲遊,四處去掛單,的確就是一個人。古時候的寺院都可以接受十方出家人來掛單的,有的剛好來這裡寺院掛單,他生病了,這個常住就有義務去照顧他,這個是屬於慈悲之行。
這裡講出家人離開世俗的家庭,生病了,沒有家親眷屬照顧,如果出家人不照顧出家人,那這個出家人就很可憐。所以蓮池大師講,特別是出家人,出家人更需要照顧。當然現在也有出家人發心照顧病人。這個地方蓮池大師講,當僧眾中住持的人,就是住持寺院,如果有出家人生病了,不去照顧他,生病了不管他,也不找人去照顧,不去給他看醫生,或者圓寂了,也不辦理他的喪事,這個就不慈悲。「豈是以慈悲為懷的出家人所應有的態度嗎?」這個就是蓮池大師講的,出家人應該「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出家人來到這個常住,他生病了,甚至在這個寺院他往生了,生病要照顧醫藥,往生了要給他辦後事。這個辦後事,當然依照禮,因為出家人也有禮,出家人也有分身分地位不同的,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給他辦這個喪事,辦後事。所以凡是當住持的人,應效法高庵禪師的德行和作風。這個就是蓮池大師在這裡勸導寺院的住持的人,負責人一定要照顧這個病人,他命終,要給他處理善後,這個才符合慈悲之行。
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個「慈物之行」到這裡就圓滿了。下面還有個:
【總論】
我們看下面的總論:
【仁義禮智,人之四端也,而仁為首;慈悲喜捨,佛之四心也,而慈為先。苟無慈心,雖有博學、多聞、神通三昧,悉魔業耳。或謂慈威並運,佛道也,何專尚乎慈?不知生之、殺之皆仁也,攝之、折之皆慈也;其迹則威,其實則慈也。威而不失為慈,是之謂大慈也,子毋以呴呴之恩,沾沾之惠言慈也。】
這個『總論』就是總結來評論慈物之行。「仁、義、禮、智,是做人的四個基本條件」,這個是《孟子.公孫丑章》講的,「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就是我們一般講同情心。「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能夠明辨善惡,這是義的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也」,辭讓,我們一般講禮讓,禮,自卑而尊人,講禮讓,所以讓是禮之端。如果不讓,就沒有禮,失禮了。「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就是是非邪正能夠辨別清楚,這是智慧的開端。如果不能明辨是非,這個人就沒有智慧。仁義禮智,「而仁排第一位」,這個仁就是排在第一個。
也就是說「慈悲喜捨」,慈悲就是仁,儒家講仁,佛家講慈悲,意思是一樣。佛門講慈悲喜捨,是學佛修行的四無量心,這個我們常常聽到,慈悲喜捨。「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這個四禪,四禪天就修慈悲喜捨。「慈無量心是能與樂之心」,慈能與樂,給予眾生安樂。「悲無量心是能拔苦之心」,悲能拔苦。「喜無量心是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隨喜,看到人家離苦得樂,我們生隨喜之心。「捨無量心是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又怨親平等,捨怨親也。」這個捨就是心平等了,怨親平等。親,我對他好一點;怨,我對他就不好,這個就不平等。要修到這個捨,就是要怨親平等,我的仇人,專門找我麻煩的,我對他是這樣;自己很親的人,也是這樣,這個就怨親平等了。「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慈悲喜捨這四種心,普遍度無量的眾生,當然也招感無量的福報,所以叫無量心。「又平等普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就是平等的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智度論二十曰: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而慈居最先。如果沒有慈心,縱然博學,多聞,證得神通三昧,不過是魔鬼而已。」這個就是佛跟魔的一個區別,魔也有神通,他也博學多聞。跟佛不一樣的就是魔沒有慈悲心,佛有慈悲心,差別在這個地方。
「或有人會說:慈悲和威嚴並用,才是佛道的本色啊!何必專推崇慈悲呢?怎知道救他、殺他(或慈顏愛語提拔幫助,增強信心、道心叫生。怒目金剛,折銳氣、殺稜角、鈍其鋒頭叫殺)都是仁的表現,這是一體的兩面啊,攝受他,折服他,也都是慈的表現,主要都是為他好,而採取的方法不同而已。」這個是講這個慈悲,在佛門也有一句話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佛門是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你慈悲如果濫慈悲,那不是真正慈悲,反而是害人。對他很好,這個就跟我們世間一般講的一樣,父母溺愛他的子女,他的子女錯了,也不教他,不給他糾正,不去培養他,不教他做人做事,就是完全寵愛、溺愛,所以有一句話講「慈母多敗子」,這個慈母她那個慈不對,她那個慈心是害到她的子女、毀掉她的子女,這個不叫慈,這個就是講濫慈悲,慈悲多禍害。所以在世間法也講慈母多敗子,如果這個母親溺愛子女,子女就變成敗家子了,那個就不是真正慈悲。所以要恩威並施,有時候威嚴,比如說父母對子女責備,子女做錯事了,給他糾正、給他責備,那也是愛護他,是要幫助他的,不是說你去恨他,那是希望他好的,這個是真實的慈悲。如果一昧的溺愛,他做錯了,也不去勸導他、不去開導他,那這個就不是真正的慈,那個是虛妄的慈悲,不是真的。
所以這個慈,你看佛門裡面也有現慈善的相,菩薩現慈善的相,有時候現金剛怒目相,這個都是慈悲表現,總是要幫助眾生,對眾生有好處、有幫助,這是真正慈悲。所以表現出來,有慈眉善目的,也有威儀嚴峻的,內心都是充滿慈愛。「要能外表威嚴,內心充滿慈愛,才是真正的大慈悲!不要以為小小的恩情,少少的照顧就是慈愛啊!」這個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這個地方也是我們要去學習,要去分辨的,這個不能混淆不清,那就會造成慈悲多禍害,所以這個當中也要有智慧。所以仁義禮智,為什麼要有一個智?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才不會變成濫慈悲。
好,「慈物之行」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下面就是「高尚之行」,這個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