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緇門崇行錄淺述—過午不食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21/6/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19

  《緇門崇行錄.清素之行第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清素之行第一」,三十五頁第三行,從名題:

  【放參飯】

  這裡看起。

  【越地安禪,夜作齋。其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於午齋,相沿成習久矣。昔有尊宿,聞鄰房僧午後作食不覺泣下,悲佛法之陵夷也。故僧禁過午食,況夜食耶。律言人間碗鉢作聲,餓鬼咽中起火。乃於漏深人靜,而砧几盤盂,音響徹其耳根,又煎煮烹炮,馨香發其鼻識,忘慈悲之訓,恣口腹之欲,於心安乎?或曰:「中夜飢如之何?」則代以菓核餅餌之類,不煩鍋銚者可也。況持過午者。午後至明,不食纖物,我等晚有藥石,何不知足之甚。】

  這一條是蓮池大師當時他看到,在浙江紹興一帶,『越地』,這邊《淺述》有註解,是浙江紹興一帶。「參禪安居」,那個時候明朝末年,禪風還很盛,參禪的人很多,所以很多寺院稱為禪寺。『夜作齋』,每晚都做飯來吃。『其名曰放參飯』,晚上做飯來吃,它的名稱叫「放參飯」,就是參禪過了,休息,大家來吃飯。『競為侈靡』,「侈」就是奢侈,「靡」就是浪費。『勝於午齋』,就是晚上放參飯比中午吃的還豐盛,好像我們辦宴席一樣,吃得很豐盛。「競為侈靡」,競就是互相在比賽,看誰的放參飯做得比較豐盛、比較好,我們現在話講美食。做得比較好,就很浪費、很奢侈。『相沿成習久矣』,互相沿襲這個風氣已經很久了,大家互相看哪一家寺院放參飯做得很豐盛,我們也要跟它一樣,甚至要超過他們,變成這樣的一個風氣。這一段就是蓮池大師講當時寺院,在那個地方看到這種情況。

  下面蓮池大師就舉出過去的尊者,「尊宿」就是尊者。『昔有尊宿,聞鄰房僧午後作食不覺泣下,悲佛法之陵夷也。故僧禁過午食,況夜食耶。』過去有尊宿長老大德,他聽到隔壁房間的僧人,出家人過午之後他還做飯吃飯,「不覺泣下」,不覺眼淚就掉下來。「悲佛法之陵夷也」,悲是悲傷,悲傷佛法,「陵夷」的意思就是說衰了,悲嘆佛法的破壞、沒落、衰敗。所以佛的戒律就是「僧禁過午食」,出家人受沙彌戒,就有過中不食這條戒。過中就不吃了,何況夜食!「夜食」就是吃宵夜,甚至晚上睡覺前還要吃一點,這就太過分了,就不像出家人。

  下面這一段是舉出律部佛講的,『律言人間碗鉢作聲』,這個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裡面也有舉出公案,還有經典裡面佛講的,就是人間,我們晚上如果有碗缽碰撞的聲音,『餓鬼咽中起火』,餓鬼他的咽喉就起火。他看到人間在吃飯、在做飯,聽到這些聲音,餓鬼他看得到,吃不到,所以他的咽喉就起火了,貪欲之火就起來了。會墮到餓鬼道,也是生前貪欲,墮餓鬼道,咽中就起火,在律裡面講到。『乃於漏深人靜』,就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家都休息了。『而砧几盤盂』,「砧几盤盂」就是說我們煮飯煮菜的鍋碗瓢盆這些。『音響徹其耳根』,你要動這些鍋、動這些碗、動這些盤子,要去炒、要去煮、要去燉、要去泡,煮出來那個味道,『馨香發其鼻識』,餓鬼聽到,聞到那個香,吃不到,他就很痛苦。『忘慈悲之訓』,就是忘記佛在戒經上慈悲的教訓,把佛的教訓都忘得乾乾淨淨。大家都去受過三壇大戒,大家想一想,三壇大戒,這一條都做不到,其他也就不知道了,忘了慈悲之訓。『恣口腹之欲』,「恣」就是放恣,放縱自己貪吃,口腹之欲就是貪吃,他就忘記佛在戒經上講的。那些餓鬼沒得吃,他餓得很難受,就好像我們肚子很餓,看到別人吃那麼好吃的東西,我們看得到又吃不到,不就更餓了嗎?更感受到飢餓的痛苦。所以要常常記住佛祖慈悲之訓。

  所以恣口腹之欲,『於心安乎』?就是你放縱口腹之欲,自己的慈悲心,我們一般世俗講良心不安,這個心怎麼會安?想到這個,心就不安了。這個也是相信佛教誨的人,他會心不安;如果不相信的人,他沒感覺。但是現在沒有感覺,將來墮落到餓鬼道,他就有感覺了。所以一般我們世俗這些聖賢也都是這樣教導,我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講,當人有得吃、有得穿,要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沒得吃。所以我們有這麼一餐飯可以吃,要想到這個地球上還有多少人他沒有糧食的。你看非洲衣索匹亞,餓都餓死了。我們再貪太過分,甚至浪費糧食,大家想一想,我們福報損得多厲害?這個東西,人家沒得吃,我們放到壞掉去丟掉,你良心何安?所以這個都有因果,這個不是開玩笑的,我們一定要改過。

  我們聽《緇門崇行錄》,大家不要把它當作聽故事,聽完就完了,這樣對大家就沒有幫助。聽了之後,我們要不斷去改,把這些我們不好的地方,古大德這個標準很高,我們一時做不到那個標準,但是我們也要慢慢的改進,慢慢向這個標準靠近,這樣才會進步,將來才不會墮落。如果我們不改,將來肯定要墮落,這個也是可以肯定的。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現在我們出家人就兩條路,一條你往生極樂世界,一條就是地獄,這個當中沒有選擇的。所以這碗飯不好吃,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世間各行各業,哪一行的飯都比出家人這碗飯好吃。因為人家居士到寺院來恭敬供養,來發心做義工,他為什麼來的?他是要修福的,來佛門做一點義務工作,來布施,來供養,來護持出家眾修行的。自己如果真修行有成就,他們真得福報;如果我們自己修行沒有成就,就欠人家的債。所以「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個我們自己要常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把這句話忘記了,一天過一天糊裡糊塗的,到最後就到地獄去了,不能不警惕。

  下面這段講,『或曰:中夜飢如之何?』「中夜」就是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中夜飢就是那個時候肚子餓得不行了。有一些人胃腸有毛病,他餓了會胃痛,他要吃一點東西,這個等於是當藥石。所以中夜,如果你到晚上,十點到兩點餓得發慌不行了,『則代以菓核餅餌之類』,「菓核」就是像水果或者是餅乾這一類的,這個吃下去就可以充飢。這個等於是當藥用,藥石。像前一陣子我吃血糖藥,血糖藥吃多了,晚上血糖降低,整個身體發抖。那個時候我外甥女買一些消脂肪的餅乾,本來她規定一次只吃一個,那天餓了,吃了兩個。吃了兩個,血糖就提升一點了。所以這個是可以預備,如果餓了再吃,如果不餓也不用吃。好像我們現在十點到兩點都睡覺了,醒過來大概天就亮了。所以在中夜餓了,這邊就是說,你準備點或者是堅果類的,這樣去充飢就好。『不煩鍋銚者可也』,你不要再動廚房,再煮菜、煮麵、煮湯,就不要很麻煩去動這些鍋銚,因為我們出家人生活愈簡單愈好,你弄得愈多,你就愈麻煩,你很多時間就消耗在這個地方。

  『況持過午者,午後至明,不食纖物。』持午,實在講是持中,就是說午後到天亮,這個當中不吃。「不食纖物」,就是不要再吃任何東西了。『我等晚有藥石,何不知足之甚』,晚上都有一餐藥石吃,你半夜還要再吃,等於吃宵夜了,那真的是過分了。半夜如果餓了,你準備點餅乾這一類的,就不要再去動鍋碗瓢盆;去煮,去碰撞這些碗缽的聲音,餓鬼聽到會很痛苦,飢餓難忍,這是養我們的慈悲心。所以晚上放小蒙山,這個也是施食鬼神,受佛力加持,讓他暫時可以接受到飲食,這個也是跟餓鬼道的眾生結緣。

  在這個地方,這篇《淺述》它有附帶註解也不少,這個註解也很值得我們參考。它第一段是講有一個醫師的觀點,他說「持午實在合乎健康長壽的條件」。這個是確實的,就像我們中國古人也是講,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但是不要吃太飽。像我晚上如果吃太飽,那一晚上就不好睡了,因為你晚上沒有在運動。你白天有在勞動、有在運動,消化比較快;晚上吃飽,大家一般都休息了,沒有在做事,除非你加班、夜班,那個才能消化。如果吃飽了就是睡覺休息,的確對胃腸是最不衛生的,對胃腸不好,不衛生。這個的確是我們可以證明的,我自己有這個經驗。因為我一出家,我們淨老和尚就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所以出家前一天還吃午餐,出家之後就過午不食了。蓮池大師還有開緣,弄一點餅乾,日常法師是什麼都沒有。剛開始很不習慣,但是過了三個月習慣了,慢慢適應,覺得晚上沒有吃,心特別靜。人會瘦一些,但是也是沒有關係,因為人吃得太多,太胖,病就比較多,反而瘦的人病比較少。道家養生也有講,腸胃當中要清淨,所以道家也很講求這個。他怎麼修長生不老?飲食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還有,這裡也舉出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多歲了,我們老和尚講他一天吃一餐,而且吃的量不多,但是他工作量很大。我們老和尚他沒有管道場,李老師他還要上班,還要講經,還要到中興大學、中國醫藥學院去上課,因為他是醫生,還要管理道場行政事務。所以要跟他約見面的人,沒有事先一個星期約,你臨時去找他找不到,他時間都排滿了。

  我們人消耗能量,大多數消耗在妄念,胡思亂想,我們古人也講「飽暖思淫欲」,吃飽了,穿暖了,他就會想那些淫欲的事情。所以為什麼「比丘常帶三分病」?無病,貪欲就生起來了。你吃得太飽,吃得營養過剩,特別如果你沒有什麼事情,坐在那邊就打妄想,因為煩惱習氣就起來了,貪欲就生起來。世俗的人是這樣,出家人也不例外,「飽暖思淫欲,飢寒起盜心」,所以控制得不飢不飽。好像以前禪堂它吃五餐,它五餐是怎麼吃?少量多餐,就是你的肚子保持不太飽,也不太餓。太飽了,昏沉;太餓了,身體發慌,這都有妨礙參禪打坐。他保持一個不飢不飽,這個是最適合的,也沒有很餓,也不會很飽,這個才是最健康的。我們念佛也是一樣。所以出家人要修。如果你還做不到天天過中不食,也可以八關齋戒,一個月看要修幾天?六齋、十齋、初一、十五,這個也可以。齋,就是持過午不食,過中不食。

  八關齋戒有什麼功德利益?這邊講,修淨土如果加持八關齋戒,往生就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念佛最後一刻,就是臨終那一念,臨終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很容易妄念紛飛,隨業流轉,就不能往生。所以他這裡舉出《藥師經》,也有經典的依據,《藥師經》講持八關齋戒一年或三個月,以這個善根發願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這個信願還不具足、還不太到位,你發心持八關齋戒,聽聞到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臨命終就有八大菩薩來保送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它這裡是引用《藥師經》,實在講《觀無量壽佛經》也有,中品上生就是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以這個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中品上生。持戒有三個齋月,就是農曆的正月、五月、九月,像現在是五月就是齋月,齋戒月。

  這個等於是補助我們念佛,如果念佛還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持這個齋戒,你只要具足信願,這個齋戒也能幫助我們順利的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在《觀經》上有,在《藥師經》上也有。所以我們讀《沙彌律要節錄》也講,過中不食,得一心。我們念佛不是要一心不亂嗎?幫助我們得一心。如果一天到晚在忙吃的,那個心亂糟糟的,大家想一想,怎麼得一心?念佛,念著晚上要吃什麼?大家可以去想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真正要修行,就要慢慢接近,不能一下子斷,慢慢斷。不像我出家,一下子斷,那是頓斷。現在大家做不到,也要慢慢的來靠近,這樣我們學習這個,對我們就有幫助。如果我們不照這樣來學、來做,慢慢往這個標準靠近,好像聽故事聽一聽,跟我們沒關係,我們就得不到受用。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