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蘭盆勝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二集) 2021/7/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52
《緇門崇行錄淺述.孝親之行第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孝親之行第四》,一百零五頁,我們從第一行這裡看起:
【孝親之行第四】
【蘭盆勝會】
【佛世,大目犍連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進行道,得六神通。見亡母生餓鬼中,持飯往餉;飯化猛火,目連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眾僧威神之力。當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為母設盂蘭盆齋,供佛及僧,始克濟拔。」目連如教設齋,其母即以是日脫餓鬼苦,轉更資薦,遂生天上。繇此,蘭盆勝會,流通萬世焉。】
這個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在佛教當中,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寺院盛行盂蘭盆法會,盂蘭盆法會它的因緣就是目連救母。這個目連救母,過去也有拍成電影,很早了,目連救母這個事蹟拍成電影。所以這個公案,這個故事也在民間膾炙人口,大家都聽說過,這是盂蘭盆法會它的由來。這裡蓮池大師也是把這個孝親之行第一個公案,擺在第一個,那這是最早,在佛教當中,目犍連他也是在僧團當中表現孝親的一個代表。
『佛世』,就佛在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大目犍連事母至孝』,大目犍連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他代表的是神通第一,他的神通是第一的。他對他母親很孝順,『母死出家』,他母親死了,他就發願出家修行。『精進行道』,出家修行,他很精進,戒行精嚴。在佛的時代,只要持比丘戒,二百五十戒持清淨了,他就得定,他就證果了,證阿羅漢果。所以「精進行道」,他『得六神通』,就是證阿羅漢果。如果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就沒有六神通了。比如初果,他可能得一個,六種神通得一個。六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最後一個是漏盡通。前面初果、二果、三果,前面有這個五通,但是沒有漏盡通,漏盡就是說煩惱都盡了,這個還沒有。所以漏盡通就是六種神通,第六個漏盡通,六種神通。這裡講六神通,那就是已經證阿羅漢,才具足六種神通。有六種神通,他就能看到不同法界的情況。在六道裡面,他都看得清楚,從天道,從非想非非想處天到地獄道,每一道,這個六道法界,他都沒有界限,他都能見到、都能接觸到了。所以這個法界它就有一個界限。
證得六種神通,在六道法界,他就沒有障礙,沒有界限,所以他就能夠看到他的母親死了去哪裡。他母親死了墮到餓鬼道去,他看到了。看到,這個是屬於天眼通。他突破這個六道法界,看到鬼道,他媽媽在餓鬼道受飢餓之苦。『持飯往餉』,「持飯」,就是他帶了他的缽裝了飯,到餓鬼道要去給他母親吃,就是他不但看到,他還能去接觸到,這個就是屬於神足通,他通達沒有障礙,他可以到鬼道去,飯菜供養他母親。但是他那個飯給他母親吃,那個飯跟菜就化成猛火,到她的口中就噴火出來,吃不到,還是繼續挨餓。『目連痛哭白佛』,目連看到這個,他無可奈何,他證得阿羅漢,有這個神通,看到母親在餓鬼道受苦,自己帶了飯菜供養母親,母親吃不到,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就到佛那裡痛哭。「白佛」,就向佛報告,就是他母親墮在餓鬼道,送食物給她吃,她也吃不到,送到她口中就化成猛火,這該怎麼辦?要怎麼樣才能幫助他母親脫離這個餓鬼道之苦?當然就是向佛報告,講這些話。
『佛言:汝母罪重』,佛就講,你母親在世的時候,罪業很重。這個是什麼罪業墮餓鬼?就是慳貪,慳吝,貪欲,慳貪的心很重,所以才會墮到餓鬼道。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貪心很重。我們想一想,我們人類哪一個人沒有貪心?都自私自利,貪瞋痴慢,貪擺在一個,貪欲就墮到餓鬼道去了。人類這種貪婪之心,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激烈的增長,不但增長,是激烈,大幅度的增長。所以早上我看了一則網路新聞,現在世界上有些富有的國家,疫苗他要打第三劑,打了兩劑,要打第三劑。聯合國衛生組織祕書長就出來譴責了,他說你們都打了兩劑了,剩下的快過期了,那現在全世界這個疫苗還不夠,為什麼不捐給一些比較窮困的國家?你們國家的人要打第三劑,這個衛生組織就譴責了。那我們學佛的人,有聽經的人,知道這是什麼?自私自利,貪欲。他為什麼多次去打疫苗?貪生怕死,貪。這個死了之後,墮到餓鬼道去了,貪欲。所以造了這個業,才會墮到餓鬼道,貪欲心太重。所以佛就說了,「汝母罪重」,你母親罪很重。我們要知道她是造什麼罪?這個我們常常聽經就知道,貪心太重,才會墮到餓鬼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就是說也沒有辦法,他證阿羅漢果了,但是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去超度他母親脫離餓鬼道。『必假十方眾僧威神之力』,「假」就是說必須要依靠「十方眾僧」,就是十方世界這個僧團的「威神之力」,才能夠幫助他母親脫離餓鬼道之苦。
下面佛也跟他講具體的做法,『當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七月十五日是講農曆,不是講現在的陽曆,是講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陀的時代,農曆四月十五日到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三個月是印度當時的雨季,下雨出門托缽就不方便。這三個月,佛就結夏安居,他的僧團就沒有外出,就在一個地方自修,在進修,我們現在講進修教育,這三個月在一起進修教育。到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是最後一天,最後一天為什麼叫做佛歡喜日?因為這一天佛的僧團,彼此可以舉出過失,在佛前發露懺悔,在僧團面前發露懺悔改過,所以佛看到就很歡喜。這個「僧自恣日」,實在講也通四眾弟子,因為這個僧有出家僧、有在家僧。僧它是一個團體,和合眾的意思,團體。佛的弟子平常不能彼此說過失的,這一天才可以。定這一天,平常你們看到誰有什麼過失,你可以今天給它提出來,你看到他有什麼過失,可以提出來,互相去求懺悔改過。佛看到僧團都能夠發心懺悔改過,當然看到就很歡喜了。所以這一天去供僧,這個功德是最大的,供齋,齋僧。
現在這個齋僧很多地方在辦,現在辦的齋僧只有請出家人吃飯,就沒有佛當時他定這個齋僧的意義。這個齋僧是這些出家眾的僧團,結夏安居,三個月最後一天大家彼此檢討,我們現在講檢討會,彼此檢討。彼此大家都能夠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然後發露懺悔的改過,這一天齋僧,當然佛很歡喜。這一天齋僧的意義跟平常也不一樣,所以這一天齋僧它那個功德是特別殊勝,所以佛就跟目犍連講,你那天來齋僧。『為母設盂蘭盆齋,供佛及僧』,當然要先供佛,再供僧。『始克濟拔』,才能夠救濟超拔你的母親。
『目連如教設齋,其母即以是日脫餓鬼苦』。目連當然很孝順,聽佛這麼指點,他就如佛所教導的,這樣如理如法來設齋會,供齋。所以「目連如」,這個「如」這個字就是如理如法,依照佛的教導來設這個齋。這句就很重要,很關鍵。現在我們看到農曆七月很多地方都辦齋僧,辦得很熱鬧,但是是不是有如佛教導這樣來辦,這個可能就要去檢討了。如佛教導這樣辦是什麼?這天出家人都要去懺悔,大家互相舉出過錯,要懺悔。如果沒有,那只是請出家人吃飯,功德沒有這麼殊勝,就是請吃飯。所以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當天就把他母親超度離開餓鬼道?『轉更資薦』,就是後續的,脫離餓鬼道,後續就再加強給他母親超薦,「資」就是說資助,繼續為他母親修福,在三寶裡面修福。第一個階段,先從餓鬼道超度出來,然後後續的再加強修福。所以不只超度他母親到人道,而且『遂生天上』,生到天道去了。生到天道,這個超度,我們讀《地藏經》,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別人超度幫助修福給他迴向,最高能夠幫助他生到忉利天,忉利天就是欲界第二層天,第一層四王天,第二層忉利天。幫助他生到忉利天,這個是非常殊勝,但是還在欲界,欲界的第二層。欲界第三層,夜摩天以上,都要有一點定功,這個定叫欲界未到定。是欲界的定,還沒有達到色界的禪定,但是他還是要有一些定功,才能往上生。如果只有靠修福,福報,能夠超度到忉利天,這是最高的。所以我們看《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超度她母親,超度到天道去,就是超生到忉利天。目連這裡也是,「遂生天上」。『繇此』,就是這個由來,盂蘭盆法會的由來就是這麼來的。『蘭盆勝會,流通萬世焉』,這個是提倡孝道,在佛門提倡孝道。目連救母,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早年都有拍出影片給大家觀賞。這個是「孝親之行第四」,第一個公案,是目連尊者。
下面蓮池大師的讚歎:
【贊曰:「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
蓮池大師的讚歎,讚歎目犍連這個公案,也是出家人的一個榜樣。一般人都認為出家人就是不孝,這個是一般世俗人他不了解佛法,出家人他的孝,不是只有『生養死葬』。這個「生養死葬」,根據儒家《論語》,生供養父母,在《論語》裡面講,孟懿子去請問孔子,怎麼樣做是盡孝?孔子跟他講,「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在世的時候,你要奉事供養父母,以這個禮來奉養父母。死了,依照這個禮好好安葬父母,這個後續的就是祭祀。祭之以禮,依照禮來祭祀,過世之後,依照古禮來祭祀,這是世間的孝。這個世間孝是『小孝也』,這個地方講小孝。這個在世間就是這樣,就是盡了小孝。什麼叫大孝?『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這是榮耀父母,在世的時候,讓父母能夠歡喜,「豫」,歡喜;父母死了之後,讓父母的大名流芳於後世,這為子女的就是說對社會國家有奉獻,我們一般講光宗耀祖,那個是比一般的孝要大,大孝。但是父母在世的時候,能夠引導他來正信佛教,引導他來信佛,死了之後,超薦、超度他的靈神,把他的靈神提升,像目犍連這樣,『大孝之大孝也』。『目犍連以之』,目犍連這樣,他就可以當得起大孝當中的大孝,那不是只有大孝、小孝。世間的孝,你在世間奉養父母、照顧父母,讓父母歡喜,死了之後,父母如果墮到惡道,他就幫不上忙了。
所以佛法的孝才是大孝之孝,不但在世奉養父母,死了之後還要超度,所以這個超度、超薦佛事是孝的一個表現。儒家只有講到祭祀,它沒有講到超度這些理由。祭祀就是紀念,不忘記父母。但是父母如果墮到三惡道去,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各人的業力要各人去承擔。所以了解佛法才知道,幫助父母成佛,那才是真正的大孝之孝,大孝當中的大孝。你超度父母,如果你超度他離開這個六道,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你世出世間什麼孝能夠跟這個比?幫助父母去成佛,那才是真正的孝,圓滿的大孝。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