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O三集) 2019/9/21 無錫 檔名:WD20-037-0303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先進篇〉第二十三章第三段。
上次我們學習到『端章甫』,這一段我們重複再來學習一下。「端章甫,但穿的衣服不一樣,在朝廷、祭祀的衣服有一定的禮服,會同也有禮服,但比較簡單。禮服各代」,就是每個朝代、時代都有不同,「很難考證,如平劇中的張飛、趙雲所戴的帽子都有名字,都不同。朝會、祭祀戴冕旒,會同時戴皮弁,考據有種種衣冠法,我們不懂,可以不了了之。」這些考據我們不懂,那就不必要去考據這些。
「端章甫,禮服的總名。」端章甫就是禮服的總名稱,端章甫就是講禮服了。「端者,開端」,解釋端章甫這個名稱,端是開端。「衣冠等皆必須整整齊齊。端代表衣服」,我們一般講衣服穿著端莊,「章甫代表帽」,就是戴的帽子,「這是殷代的名稱。若周朝的帽較小」,比較小,「會同必須穿這種禮服」,像開會的時候必須穿這種禮服,「如今,軍人有軍裝,法院也有服裝」,現在軍人有軍人穿的服裝,法院也有法院穿的服裝。「文人則穿得不中不西」,文人就沒有一定的服裝,隨便穿,隨便穿就變成不中不西。
『願為小相焉』,「願為小相焉,穿上禮服,可當小會同的小相,大相還當不了。這是謙到底」,謙虛到底了。「孔子說:赤也可以束帶立於朝,又如子華使於齊,乘肥馬等,公西華懂禮貌」。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莫春者。春服既成。】
「以上三段,為第二大段。」以上我們念的這三段經文,是這章書的第二大段。「下文一段,又有變化,為什麼?因為四個人有所不同,曾皙不和這三人同坐」,曾皙沒有和這三個人一同坐在一起,「因為這一天可以隨意。曾皙在鼓瑟,所以不坐在一處。」沒有坐在同一個地方,因為他在敲他的鼓。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三人問完,問曾皙,這是另一段特別。點,爾何如,曾皙名點」,他的名叫點。「有注解說當時有兩位名點的人」,鐘點的點,有注解說那個時候,有兩位這個名都叫點的人。「另一位曾點是狂者,若太狂,就不是孔子的學生,當朋友可以,例如原壤。但是叫點的名,只有父兄老師能叫,所以這裡是指弟子點。」
「鼓瑟希,希,停止,孔子一跟他們談話,曾皙就停止不鼓了」,不再打鼓了。「鼓瑟時有放在桌上,有盤腿放在腿上」,鼓這個瑟,敲這個鼓有放桌上的,也有盤腿坐著放在腿上。「孔子點到曾皙的名,曾皙就鏗爾,舍瑟而作。鏗,兩物相奪之聲,為什麼會有這聲音?因為放下瑟有聲音(瑟與几碰擊的聲音)。舍瑟而作,放下瑟。作,興起,起來。」
「異乎三子者之撰,撰,三種意義:一具也,二事也,三才能也,這三義都能通。例如以具解釋器具,孔子說:君子不器,又孔子說子貢汝器也,何器也?曰:瑚璉也。某人有才具,就是有才能。他們三個人的才具我沒有,這個話不亢不卑,這句有停頓的口氣。」
「子曰:何傷乎?這有什麼妨礙處?」孔子說,這有什麼妨礙的地方?「可見曾皙說到這裡便不再說了,孔子才說這有什麼關係。我們隱居以求志,各人言各人的志向,你還能改志向嗎?亦各言其志也。」
下面雪廬老人劃一個表解:
「天下無道之時,隱居求去」。天下無道了,沒有道這個時候隱居求去,就隱居不做官了。
「大義,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大義就是天下有道的時候,用之則行;無道的時候,捨之則藏,就是捨棄,藏起來。
事態,(直率)(謙退)(溫恭)(簡約),表現在事態上,就是這樣一個態度。
「講前交代語很重要,沒有聽到交代語損失就很大。」有的篇章開講之前,雪廬老人他都有一個交代語。沒有聽到交代語的同學損失就很大,所以交代語非常重要,我們要留意。「你們不懂文理,聽完也沒用,文以載道,重點在道,道空空洞洞,全在文章上頭。從前學校重視文,所以那時吾注重義不重文,所謂小學終,至四書,訓詁等為小學,今日誰懂小學訓詁?詳訓詁,明句讀,先弄明白文章,再讀四書,你們不懂訓詁、句讀,如何懂得文義?所以現今的人看佛經,如何能看得懂?佛經一字也不能動,敢改佛經那是無知的狂徒,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何況精神有問題的人。」雪廬老人講,現在有人也改佛經,實在講佛經一個字也不能動,敢去改佛經那肯定是無知的狂徒,精神有問題。
「這章經文文理的部分,吾還沒有講,這章很精彩,等到全章講完後,才可以講。」這是經文文理的部分,雪廬老人還沒有講,這章很精彩,文理要等到全章講完了,才可以講文理。「大家先研究文理,為什麼孔子說:人不懂得你,若人知道你,你該如何?子路開口說千乘之國如何如何,接著夫子哂之,下頭的文理就變了。求、赤又有什麼差別?又有不說話的點,所以說:異乎三子者之撰,夫子說:何傷乎!下頭的答話與前三子有什麼關連?再者,一開始孔子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兩個以字有不同的解釋,這都是各代名儒所解釋,《集釋》分別列出來」,《集釋》這本書把它分別的列出來,列出各代名儒他們所解釋的。「但是我們能採取或不能採取,這就難了」,到底我們能不能採取這就難了,「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做到。」
「文如人的面貌,看面貌就懂心,誠於中則形於外,不知外而知內,那是未之有也,等於瞎子相面,聾子聞樂,那是怪事。」所以由外而內,不知道外面而能夠知道裡面的,沒有這個事情。就好像瞎子見面,好像耳朵聾了他聽音樂,瞎子他怎麼看得到?聾子他怎麼聽得到?那是怪事。「吾從前曾以一日工夫,改作懺悔偈而不能,於是平了氣,事非經過不知難!」雪廬老人講,他曾經以一天的工夫改作懺悔偈,懺悔偈就我們現在念的,「往昔所造諸惡業」這一首,想改作懺悔的偈,沒有辦法,於是就平了氣,事非經過不知難。沒有去經歷過這個事情,沒有去做過,不知道這個事情它的難處,不知道它的難處在哪裡。
「四人侍坐,只有曾點帶瑟,若不帶瑟,便與下文合不起來,為什麼?你們若曾在興大聽我講詩,看此段經文就知道」,雪廬老人曾經在中興大學講這個詩,看到此段經文就能知道。「可惜水滴石不入,其實滴久也能穿石,如簷下的土地。」這是形容我們學習聽講,這就好比開始水滴到石頭,沒有辦法入石頭。好像我們學習,聽了雪廬老人講的這個,但是像水滴石不入一樣,好像聽,但是沒有入進去。其實滴久也能穿石,如屋簷下的土地。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久了,這個水滴石滴久了也能夠穿透石頭。我們學習也是一樣,長時薰修就能夠入進去了。
好,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