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18/12/7 斯里蘭卡科倫坡 檔名:WD20-037-0020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講記》「學而」篇雪廬老人的提要。
我們上一集學習到提要的第一段「受業始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是求學者接受教育。習是溫習所學的事業。悅是學習成功以後,心中得的愉快。我們接著來學習提要的第二段。第一段雪廬老人也講:這一段「學」字,雖然為讀書士人說的,但是各界各業都可以採用。就是各行各業都可以採用,不是只有讀書人才用得上,所有的行業都用得上。所學有了真得,才能愉快。
第二段,「名顯道宏」是提要的第二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有成就,名已遠揚。這個學問道德有了成就,這個名聲已經揚名,遠揚就是遠方的人都知道了。有志同道合的人,聽到你有道德學問,他從遠方來求學,來訪問,就是或者來訪問、求學,自己就能把自己所得,自己所學得到的學問,廣益人群社會,廣泛的利益人群社會,豈不是很歡樂的事!這個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這一段提要是「名顯道宏」,這個名顯揚,道就宏揚出去了,這是很快樂的事情。
提要第三段「時機不合」,上面一段是「名顯道宏」,第三段提要給我們講「時機不合」。「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上面講「名顯道宏」,但是有時候時機不合,不逢知音,空懷大才,無處去用。就是我們佛法講時節因緣沒到,沒有碰到知音的人,人家不認識,自己有很大的學問,但是沒地方用。既是學有所得,自然知命,不可牢騷不平,自傷中和。既然學習有所得,就是有心得,自然樂天知命。在《論語》講,孔子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就是悟處,一個知天命的人他就不會有牢騷不平。所以這裡給我們講,如果自己有道德學問,時機不合,遇不到知音的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用,不可以牢騷不平,志傷中和。應該養氣持志,不怨不尤,不怨天不尤人,完成宏量君子,雖然沒有人爵,天爵更為尊貴。這個是給我們講「學而」篇第一章書的提要還有三段:「受業始終」、「名顯道宏」、「時機不合」。
下面再給我們講「其為」章二段「孝悌為修齊治平基礎」。第一段,「孝悌為行仁開源」。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前章舉的六藝。第一件就是禮。禮記的第一句話是「毋不敬」,這是禮的總綱。除了禽獸,凡是人類都有禮敬,不過精粗的分別而已。這個禮,有比較精細的,有比較粗顯的,有這個分別而已。人類他都有個禮,這是不同於禽獸。人有禮敬必吉,家有禮敬能昌,國有禮敬自強,若無禮敬必亂。這是給我們講禮它的重要性,人有禮敬必定吉祥,家庭有禮敬必定能昌盛,國家有禮敬自然國富民強,若無禮敬必亂。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家庭或者個人沒有禮敬,必定就很亂,就不好了。所以政府先要端正禮俗,繼續又提倡「莊敬自強」,在世界惡劣環境中,我們反而日漸繁榮,更得國際多助。可知禮敬的重要。
《禮記》說「毋不敬」,但也有先後輕重的區別。至親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親又是尊貴中的尊貴,更要先之又先,必須孝敬。兄長同胞,又先我生,這個兄長比我先生,必得盡到悌道。所以也要敬重兄長,這是天經地義絲毫不許懈怠。然後推及一切都要加禮敬。凡侵犯侮慢等事,一概不能作。尊敬父母兄長稱作「孝弟」。禮敬一切稱為行「仁」。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貫的路線。
人知禮敬,才行孝悌,人都有父母,彼此一禮,自然禮敬一切,普遍行仁。既然行孝悌,便是知禮敬的道理,哪有侵犯長上的事!所以無禮不敬的動作,孝悌的人是深以為恥的,所以少有這樣的事了。再者凡是不守家庭規矩,破壞社會秩序,違犯國家法律,都不是禮敬行仁,稱為作亂。因為這些事都有層級主管,有禮敬的人深恥侵犯長上的人,再去為非作亂,是不可能的,這是治安的根本辦法。
好,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提要的第二段「行仁為達道之本」,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