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八七集) 2019/9/5 英國 檔名:WD20-037-028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先進篇〉第九章。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下論〈先進篇〉中的經文,有些章有問題,有很多爭執,〈先進〉以後的經文則爭議較少,其中有些知道或不知道,都沒有關係。因為從前大家是志於學道,所以考據稍微略過。今日因為廢除文言,所以大家吃大虧,因為《四庫全書》都是文言,如何看得懂?今日還必須注重文字。道與文,二者都要注重就更難了,其實文以載道,大家學般若就知道般若當中有實有權,實是真如在內而言,權是善巧方便,另外還有文字般若。有些話不直接說,用影射法,必須聞一知十,全在自己求。」
「孔子的境界,顏淵能懂得多少,我們不知道,但了解孔子境界最多的人,顏子是第一人。別人有說有問,顏子向來不問,像是愚人,如愚,愚不是真愚,好像是愚人。」「大家爾後要學文字,十三經中《禮記》最難,難在其中的普通字上,不可以為是熟字」,這個字很熟悉,以為自己都知道了,「還必須要查一查,例如〈禮運篇〉中矜寡孤獨的矜字,非讀如京」。「講佛經也是如此,淨土宗說: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又說: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修淨土從未反對消業,誰反對消業?但是業消不盡該如何,十地菩薩尚且帶業,《起信論》:三細六粗,第一個就是業相,所謂無明為因生三細,心念起頭就是無明業相,主張消業往生者他不知道嗎?」這是講到過去有人提倡消業才能往生。雪廬老人再說明淨土從來不反對消業,但是業消得盡嗎?若完全消盡才能往生,那只有成佛這一個才有辦法往生。所以業盡量消,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完全消盡才能往生,消不完的那就是帶業往生了,到極樂世界再去消。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噫,嘆息。天喪予,天不要我。《公羊傳》,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祝若解釋作慶祝可以嗎?」所以這個文字它在什麼地方什麼意思不一樣,我們不能這樣把它看作是慶祝。「大家回去查祝字是什麼意思」,要去查字典。「為什麼顏子死,孔子卻說天棄捨了我?」
「試想:孔子來此世界幹什麼,來享受嗎?佛來此世間何為?佛是來救人出世。若一般世間法,中外哲學多半有議論,而且議論高超,以為看得開,但是對死這件事,不管看得開、看不開都必須死,死了也必須入六道輪迴,所以世間學問只議論而無辦法。」
「大家不可只說議論,而不去做,必須先自己幹。人來求教,我們為他出主意,他依著若辦不到,你必須負責任,若不管則不夠人格。如此若想成佛,絕無此理。孔子來中國,因為此地眾生也必須教化。國先要有人民,人民多了必須吃飯,必須有生活,而且不許爭奪。若說競爭,那唯有死亡,大眾不能生存,所以中國講禮讓,所謂爭之不足,讓之有餘。」
「再來必須使大家有次序,必須有教育。教育要用文化,中國文化全球無能比擬。文化就得用道德,政治只是第二,刑罰是第三。孔子到此世間來,就在這世間主張文化,講禮義廉恥,安安靜靜,使大家講文化,守次序。」
「什麼人使孔子來?是天命使他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是孔子以前的聖人,例如文王視民如傷,百姓有吃有穿,在文王眼中不滿意,像受傷似的,天先將文化交給文王,再傳給武王、周公,再交給孔子。孔子畏於匡,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離開我孔子,還有誰辦這個文化?舍我其誰?」
「孔子所說的道,顏子、曾子懂,最聰明是子貢,只有才幹還不行,比不了顏子、曾子。這時顏子死了,顏子比孔子年輕,孔子死後,顏子可以接續這些聖人的文化,顏子卻比孔子早死,所以孔子說:天不教我在這裡幹了。」天要喪我了。
「孔子周遊列國,為度化眾生,這一章連說天喪予,是加重其詞,孔子在此嘆息道的不傳。諸位!聽聞可有動心?」感嘆道這個傳人沒有了。
「顏子死,孔子不能沒有私情,但是大主意在眾生身上。孔子已經七十歲了,無人接續,全心都在公益上。」孔子七十歲了,心都是在公益這上面,就是要把道統、文化往下傳下去,為了後代的人。
「大家求學必須希聖希賢,最少須做君子,不可沽名釣譽。今日台中市發生火災,同學們的舉動,短時間花盡幾十萬,人力比錢力重要。自古以來,救災無善策。能短時間平等發與災戶,這不容易。辦這件事,要求不要名利、不照相登報,毫無所圖,一塊錢功德抵得上十萬元。由此點,可知大家的前途,將來即使有災難也會轉輕,這是共中不共。」這段話是雪廬老人勉勵當時台中蓮社的同學,台中市發生大火,同學們大家發心,出錢出力去救災。雪廬老人勸同學救災是好事,但是不要為名、為利,也不要登報紙、不要照相,毫無所圖,純粹就是救災,沒有個人名利在裡面,這樣做好事,一塊錢的功德抵得上十萬塊。真正做好事,有災難也會減輕,這是共業當中有不共業。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