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二八集)  2019/7/8  台灣  檔名:WD20-037-0228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子罕第九」,第九篇「子罕篇」第一章。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集釋》到後面一章子絕四,你們自己試試看,看能不能看得進,若看不進去,這才知道佛學的重要,但是《集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子絕四這一章,不學佛,便講不通,因為佛法專門說性。眾生皆有性,動植礦」,動物、植物、礦物「皆有性,那儒佛的性有差異嗎?」性,講到我們的自性。這是雪廬老人在這章書開頭講,這一章大家可以試看看,看能不能看得進去,若看不進去,這才知道佛學的重要。因為這一章如果不學佛,便講不通,也就沒辦法講,因為佛法是專門說性的,這個性就是講自性,我們一般在經典上講佛性、法性。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有情無情,其實性都是一個,都是一體。儒跟佛的性有差異嗎?實在講,不但儒、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那佛性有差別嗎?沒有差別。所以在《六祖壇經》講,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佛性遍一切處,人人都有,都一樣平等,這個沒有差別。我們看到人,有南方人、北方人,中國人、外國人,現在還講外星人,不在一個地方的人,但是每一個人的佛性,他都是一樣的。「人以為漢儒只是訓詁,宋儒只是發揮微言大義,其實漢儒功多過少,宋儒卻妄改經文。」這是宋儒跟漢儒他們的優缺點,漢儒功比較多,過比較少;宋儒改經文,當然過就多了。

  「你們認字不夠,吾也不夠,程朱也是如此。」雪廬老人講,我們大家不認識字,或者認識字,認識的不夠多,老人也講吾也不夠,我也認識不夠。不但老人說他認識不夠,字認識的不夠多,連宋儒(宋朝大儒)程子、朱子也是如此,也是認字不夠。這個字認識錯誤,那個解釋的意思就會偏差。「你們必須知道這個時代是中國文化脫節的時代。」這講到我們現代,的確是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跟中國文化是脫節的。「孔子述而不作」,這是孔子,他自己沒有創作,他是敘述古聖先賢的這些東西,他沒有創作,根據古聖先賢來敘述、來學習、來整理,他沒有自己的創作。「吾學佛十年之內不說空,初來台灣,講《楞嚴》、《法華》中的空,用另一重講法,不然人聽不懂,或許會受害。」這是雪廬老人剛學佛十年之內不說空,初來台灣,起初剛來台灣的時候,在台中講《楞嚴經》、講《法華經》,這兩部大經中的空,他是用另一種講法,不然人聽不懂;聽不懂,誤解經義、錯解經義,或許會受害。「禪宗呵佛罵祖都是經中的意思,用當頭棒喝,使人警覺而有所悟。六祖悟了道,五祖才向他講《金剛經》,用迦裟遮住窗戶,為著怕不到程度的人聽了受害。」五祖給六祖講《金剛經》,用迦裟遮住窗戶,怕外面的人程度不到,聽了錯解經義,受了害。所以講經、說法要契理契機,契理就是不違背真理;契機就是聽的人要適合他的程度,如果他程度還不到,你給他講高層次的佛法,不但對他沒幫助,反而他受害,錯解經義。「後人讀《論語》而重視科場考試,所以古來聞道做人的很少。」後人就是到明清,這就是後人,讀《論語》重視考試,在科場為了應付考試,那不是學做聖做賢。所以古來學《論語》,聞道做人的很少,也就是說他讀《論語》為了什麼?為了考試;聽聞道跟做人的,這樣來學《論語》的人就很少。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罕言利,孔子少講利。與命與仁,常講命,常講仁,這種說法,文理似乎可以通順,但是在道理上卻有不可通的地處。」

  「再者,這一章就只一個句讀:子罕言利、命、仁。既然孔子罕言仁,那孔子是寧願大家多為小人嗎?若仁少講,那《論語》這一書所說的是什麼?」所以這很關鍵,罕就是很少,很少講利,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很少講命、很少講仁,《論語》不是講仁的地方很多嗎?如果來解釋為仁很少講,那《論語》這部書它說的是什麼呢?它核心在哪裡呢?難道孔子希望大家都做小人嗎?就這個意思。

  「子罕言,做一個句讀,意思是:孔子言仁最多,言性其次,言利最少」,要這樣來理解。「大家必須知道,《論語》這種文章是子游、子夏輩的文章,漢人尚且不能作出來。所以孔子廟,古代稱作文廟。」這是說他的文章是最高層的了。

  「漢儒依訓詁講解,沒有發揮議論,這一章妙訣在子罕言。」「鮮與罕不一樣」,這兩個字它意思不一樣」。「鮮是少」,我們在《論語》其他篇章裡面看到,巧言令色鮮矣仁,鮮就是少,不是說完全沒有,少。此地講的罕,希罕的罕,鮮跟罕不一樣,這是文字上它的含義不同,「罕比少更少」,罕比鮮更少。「孔子罕言是輕易不言」,也就是不輕易來講。

  「《徐氏說文》云,直接說為言,問答曰語,所以這部書叫《論語》。又,《論語》文中,有吾,有我,要如何講?《論語》是二人的問答,所以不可稱為論言。」言是自己主動說的,這叫言。語就是有兩個人,兩方面有問有答,這個叫語。

  「《周禮·春官》是管學務的,其中有說:發端曰言,答述曰語。」發端來問問題的叫言,我們一般講發言,發言人發言,對方來回答、來敘述叫語。「子不語怪力亂神,是有人來問怪力亂神的問題,孔子不說,沒人來問更不講。」

  「這一章不必拐彎抹角。」「罕言是輕易不說」,不輕易講,「或許偶爾也說」。「若都不說,那應說是絕言」,完全不講。罕就是偶爾有講一下,也有講一講,不是完全都沒有講,這叫罕。那不是絕言,不是絕對不講,是很少講。「利與命與仁,即使沒人問,孔子自己也有說的時候,只是輕易不說,例如子畏於匡,孔子說:文不在茲乎!這說的就是命」,天命、性命,說的就是命。

  「學《論語》要學行為,不要亂改經、隨便注經」,不能亂改經文,也不能隨便去注解經文。「若弄不明白而注經,可以嗎?」自己沒有搞明白,就去做注解,這樣可以嗎?當然這是試問的話,這個當然是不行的。「學這一章,你們就知道不可以粗率看字。」每一個字都要仔細看,不能很粗淺、草率看字,囫圇吞棗,這樣看往往就錯解經義了,這個非常重要。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