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14/2/1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20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新年好,阿彌陀佛。今天是甲午年正月十一日,我們三重淨宗別院佛七第一天。我們新春期間在佛七當中,我們還是跟去年一樣,在每一支香有十分鐘的時間跟大家分享《淨土集》,晚上時間我們繼續接去年沒有講完的《西方確指》,我們繼續來學習。我們去年講到《西方確指》第七十二頁最後一行,我們從最後一行看起。我將這個文念一段,我們對一對地方:

  【一者。學道之士。情不正。性則離。心不堅。德乃闕。】

  這個『闕』同缺。

  【往往慎於斯須。而變於頃刻。若是者。謂之造就無地之流。難以入道。非聖人之誨人或倦。而故絕之也。眾中有識者思之。】

  這一段是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開示,每一段它都是一個獨立的開示,這裡面有幾段,這一段是講『學道之士』。這裡的『一者』,他是說舉出這樁事情、這個道理,所以這個「一」它不是數字,它的意思不是數字一二三的一,這個一是指這樁事情、這個道理。「學道之士」,這個道,在我們傳統文化來講,儒釋道三教的教育,這三教每一個教也都是學道。儒,他學道的目的在成聖成賢,最低成一個君子;學道,成神、成仙,仙有天仙、地仙、人仙,這個層次;學佛,成羅漢、菩薩、佛。不管三教學哪一教,甚至你信仰其他宗教,或者沒有宗教信仰,這個開示都是共同的,不是說學道的人。它這裡指出學道的人,也有這種勸導的意思在,勸人學道,沒有學道的勸他學,已經學的勸我們要怎麼學才正確。

  所以下面講,『情不正,性則離』,這個情是指性情,在佛法講心性,我們一般世間聖人講這個人性、性情。性情正不正標準在哪裡?其實這個標準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所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我們符合這三個根的標準,這個人性情他就正。這三個根在《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一個原則、標準,符合這個標準,也就是符合這三個根的標準,這個人性情就正;如果不符合,那就不正、不正確,有偏差、錯誤,特別在性情方面。儒家、道家、佛家。

  中國從漢朝到清朝都以儒家做為國家教育的根本,學過這個儒家的教育我們人才懂得怎麼樣性情才能正。這個正,四書裡面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性情正的標準,在《四書.大學》這一篇。這個《大學》裡面跟我們講,心有所憂慮,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講了我們那個心這些種種情況。我們以這個標準來對照對照我們現前的心性,這個思想、心理有沒有這些東西?如果有這些東西就不正,就是不正確的。所以聖賢的教學總是把這個不正的導歸於正,這是教學的目標。情不正,儒家講這些,就是佛家講的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這意惡,意的惡業。意這個惡業,如果貪瞋痴,不是不貪、不瞋、不痴,這就不正。不正,性則離,心性則偏離,偏離這個正道、正軌。好像開車,他已經偏離這個正規的道路,走入歧途了。

  下面講,『心不堅,德乃闕』,這個「闕」是古代宮門外兩邊供遼望的樓台當中的通道,這個意思也有空缺的意思。有懷疑的事情,道心不堅固、不堅定,德行乃缺,德行乃缺就是德就會欠缺。這就是中國傳統講的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道是最高的。所以一般講道德,道是最高的。道,在佛法講就是自性清淨心,人心都清淨,這個道家講「道法自然」,《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他本來他是善,他本來就是善,本性是善。那不善是什麼?不善不是本性,是習性。學壞了、學錯了、學偏了,想錯、說錯、做錯,這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是純淨純善,在佛法講叫佛性,我們自性本來就是清淨,沒有污染,純淨純善。主要是習性,這個習性有善惡、有染淨。

  所以古人講道德仁義,上古時代的人有道,人心純淨純善。所以他也不需要去要求什麼,大家都清淨心,什麼問題都沒有,能夠和睦相處,順乎自然。這就是道家講的無為之治,這是道家講最高的境界。所以他也沒有設定什麼法、什麼律,回歸自然就是最好的規則。後來人心慢慢變了、慢慢受污染了,在佛法講,分別執著愈來愈嚴重了,講德。這個德,就有講是非善惡、真妄邪正,講這些道理。大家明白道理,那也沒有事情,也能和睦相處。那德,慢慢又變了、又不行了,這個污染、分別執著又愈來愈嚴重,講仁。這個中國字,仁這個字,一個人,旁邊一個二,就是兩個人。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我們想到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兩個人,一個自己、一個別人。這個兩個人不是說只有兩個人,是有其他的人,一個自己、一個別人,這叫仁。人不能只為自己想,也要為別人想,不能太自私。所以講「仁慈」,推己及人;佛法講「慈悲」,也是這個意思;外國講「愛」,愛心,仁愛、仁慈。那講到仁。

  仁再慢慢又不行了,又愈來愈缺乏了,缺乏慈悲心,就講義。義,我們一般講說義務,有這個義務,我們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整個社會應該要盡什麼樣的義務。義務就是我們現在講奉獻,佛法講布施、奉獻。這是講義。義,他就是不求回報,覺得我這個付出、我這樣做是應該做的,應該要這麼做的,這是做人的義務。好像父母養育兒女是一個義務,兒女奉養父母也是義務,這應該做的,這不能講什麼條件、報酬,這應該做的。這道德仁義,這基本的。

  現在人不講道德仁義了,現在不只缺,這裡說「德乃闕」,缺就是已經比較缺少了,那現在這個時代是德乃無,沒有,完全沒有,還談不上缺,缺就是說有,但是它比較欠缺,不夠。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德乃無,沒有,現在哪個家庭、哪個學校在教這個道德仁義?沒有。沒有,教什麼?教競爭。那人與人相處教什麼?只教一個利害關係,哪有什麼道德仁義?沒有,完全不講、完全不提,只講利害、利益,做這個事情一定先想到這對我有什麼利益、有什麼好處,都講這些利害關係。所以現在人跟人相處只有利害關係,沒有道義,道德仁義都沒有。

  義沒有了,最下面一個就是禮。禮,它就有講「禮尚往來」;義,就是說我只是付出,我沒有求你回報。禮就是有講禮尚往來,有往而不來,有來而不往,皆非禮,這不是禮。這是講這個禮。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方方面面,這個禮再沒有,那就天下大亂。所以禮是亂之首,亂之首不是說學了禮他就開始亂了,不是那個意思。古人寫那個註解,現在人看不懂,他給它解釋錯了,說學了禮就開始亂了,學了禮怎麼會亂?不學他才會亂,亂,就是說這個禮沒有了,那就是要亂了,是這個意思。所以現在人不懂禮,不懂禮節、不懂禮貌,就亂。現在是統統沒有了,道德仁義沒有了,禮最後一道防線也沒有了。所以現在人是生活在亂世之中,我們現在是生長在亂世當中。那生長在這個亂世,人心不安,那沒有安全感,過得也不快樂。所以禮講禮尚往來。

  我去年年底,我每一年都去看看明訓老法師,他教我們三時繫念。現在年紀也大了,八十五歲了,現在住在埔里,一個徒弟在照顧他,請一個印尼的外勞,兩個人照顧他。他那個肺部很不好,他大概六十幾歲就不能唱了。以後他三時繫念有人請,他都叫我去。一年我去看他一次。去年,我想大陸、海外很多人到臺灣來都一定要去參觀中台禪寺,就在那邊附近。我每次去看明訓老法師,已經十幾年了,一年去一次,從來沒有去過中台禪寺。那天我說下一個狠心,想去中台禪寺開開洋葷,看看人家那個廟怎麼那麼莊嚴。

  結果車子從那個彌陀精舍彎下來大概六公里,經過這個中台禪寺,那個霖師他開車,莊霖師開車,他說那個正覺精舍就在中台禪寺對面那一條小路進去。我就想,聽說定弘法師在那邊,老和尚叫他去學戒律,一直也沒有時間來看他,不然我們先去正覺精舍看看。老和尚去年有去過正覺精舍講過一次開示,霖師他去過,他知道路。我說那去。果清律師我跟他三十年沒見面,出家那一年,我出家十幾天,在佛陀教育基金會,他來掛單一個月,跟他相處一個月,他來跟日常法師參學戒律。那個時候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他也來參學。十幾天之後,這個日常法師帶我跟果清法師,還有簡豐文開車,到台中蓮社看李炳南老居士,我就看這麼一次。兩年後他老人家就往生了。

  我就去,路過,說進去看看。因為打電話他們那邊都有接電話的時間,打了幾次,都是電話錄音,也沒有約到時間。我就說那就過去看看,去轉一下,我們就走。去了之後,看一看。那裡面一個法師說,你有什麼事嗎?我說沒有,路過。他說好,路過,這邊有結緣的書,你要請自己請,二樓佛堂,要拜佛到二樓。我說好,跟他說謝謝,就看那個結緣書。後來有個出家眾,聽說在善果林教《弟子規》的,去那邊出家,他看到我,他認識我,他趕快去通報這個果清律師,後來他就下來接待我們。跟他三十年沒見面。後來請定弘法師,我說聽說定弘法師來這裡學戒。今年,前幾天,我們這個年初,佛陀教育基金會簡豐文居士,他在深坑華藏園區辦一個傳授五天的菩薩戒,請果清律師來傳戒。

  那果清律師去年年底他就打電話給我,去年上個月的佛七,我在這裡接到電話。他說二月九號在不在,他要來回拜?我說回拜,我說什麼回拜?他說你來這裡拜我,我要回到你的道場跟你回拜。我才懂得什麼叫回拜。我說可以,但是我在山上,我是在雙溪山上,比較遠。他說開車要多久?我說五十分鐘。他說五十分鐘不算什麼。就約好了,約好九號他要到山上去回拜。我說我在那邊做法會,跑不掉。今年,本來這個二月七號我是請老和尚去,第一天,第三個百七第一天,請老和尚去跟大家開示、開示,剛好老和尚回來。老和尚說他九號才能到。這個事先也沒有約,大概是佛菩薩安排的。他說九號,他老人家要九號,之前跟果清律師也約九號,結果他們也很湊巧的昨天在雙溪碰面。

  這個禮就是講禮尚往來。所以我就想到原來是這樣的。所以那天強帝瑪國師來跟我拜兩次,我要去跟他回拜,那天要跟他回拜。他說在台南。那就下一次。這叫禮尚往來。義,它只是講我付出的,不求回報。但是禮它有講往來,有來而不往,有往而不來,皆非禮。他講道德仁義禮。現在都沒有了。我們現在修什麼?我們現在是「學道之士」,這個道有正道、有邪道,其實說講學道之士,哪一個人不是在學道?看你學哪一個道,這旁門左道它也是道。這裡講的是正道,三教聖人正規的教義,正道,我們是學這個,不是學那些旁門左道、學那些邪道。這個我們必須要先認識清楚,我們學了才不會有所偏差。這裡是講一個比喻。

  下面講,『往往慎於斯須』,「往往」就是這個很普遍的,「慎」是謹慎,「斯須」,很短暫的時間。『而變於頃刻』,這都是講很短暫,謹慎很短暫,又變了,很快又變了,也就是說不能保持、不能堅持。這個學道偶爾能夠提得起來,比如說提起一個正念,我們現在在打佛七,我們用念佛來講,有時候短時間我們能夠偶爾提起一個佛念、正念,但是很快妄念又來了,一下子妄念又來了。所以下面講,不能堅持長久,變於頃刻,這樣修道。『若是者,謂之造就無地之流』,「無地」是比喻不堪造就、沒有根基的人,『難以入道』,這個要入道都很困難。『非聖人之誨人或倦,而故絕之也』,所以這也不能像聖人一樣誨人不倦,所以要避免。『眾中有識者思之』,就是你們大眾當中如果有明白這個事理的人就要好好思考這件事情了。

  這一段的開示就是像《論語》裡面講的孔老夫子的開示一樣,這個《論語》講的都是這些道理,可以說方方面面都講這個道理。所以這一段總結起來,就是我們學道這個性情不能不正。但是這裡講的開示,我們必定要再去學習這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因為我們不學這個東西,這裡講的是一個原理原則,就好像淨業三福一樣,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那要怎麼樣才叫孝養父母?要怎麼樣做才叫奉事師長?沒有具體講出來,我們還是不懂得怎麼做。甚至我們很不孝,還覺得我們很孝順;我們很不敬師長,我們覺得我很恭敬師長,一天到晚造惡業還以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這個情況在現前社會是大有人在,比比皆是。那為什麼這樣?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沒有一個標準。沒有標準,他以什麼為標準?以自己的煩惱習氣做標準,我自己想的為標準,對我有利益的就是善,對我沒有利益就是惡,他善惡的標準在這裡。所以我們沒有進一步去學習這些典籍,對這一段的開示,我們畢竟不是上上根人,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們還是要再學習這些典籍。

  這裡菩薩的開示,因為明朝那個時代的人都是接受傳統教育,所以他一提大家就知道。我們現在人這樣一提,什麼叫德乃缺?什麼道德?道德一斤值多少錢?他一點概念都沒有,在他的字典裡面沒有這個概念。所以現在老和尚才一直提倡這三個根。現在慢慢學習了這個聖賢佛菩薩的典籍,現在有一些人慢慢知道這樁事情了。知道之後,距離做到還有一段距離。就是這裡講的,我們要達到這個聖賢的標準,我們要長遠心來學習,這個學習傳統文化也是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這一段,「情不正,性則離」,我建議大家如果要看,去看《四書.大學》,那幾句你念通了,你就知道情怎麼樣叫正、怎麼叫不正。你心有好惡,則不得其正;心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心有恐懼,則不得其正;心有憂慮,則不得其正,你有嗜好就不得其正。你去讀那一段,讀通了就知道這裡講情不正,怎麼樣正,這是一個基本的標準。佛法講得高,層次講得高,但是儒家講得也不淺。好,這一段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段:

  【一者。天下又儘有聰明向上之士。卻為自是之見所障。不成大器。蓋人一自是。決不肯虛心就正有道。其平日所交所接。定是一等庸下之徒。互相稱譽。凡有所為。不能面聞其過。而德業殆矣。眾中有識者思之。】

  這一段又是講一樁事情、一個道理。這一段跟我們講,『天下又儘有聰明向上之士』,這樣的人也不少,的確他頭腦很聰明,又肯向上,要提升自己,這樣的人也不少,在現前社會也很多,頭腦很好,很肯上進。『卻為自是之見所障,不成大器』,這個我們在佛門裡面看到四眾同修都有這種情況,有這種情況的人還不少。他自己有一些才華,也很自負,也自以為是,認為自己都是對的,自己想的、說的、做的就是對的,這叫自是,自以為是。這個「自是之見」就造成自己學習提升進步的障礙,就不成大器了。

  現在我們看佛門裡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舉出出書這個事情,出著作這個事情。你看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就講,這個著作不要太早,也不要太年輕。所以現在有很多年輕的在家、出家學佛的出很多書,因為現在也是出版自由,反正這個也沒什麼條件限制,我認識的人當中就有這樣的人。但是我們也不便去講,因為他自是,你講了他也不會接受。我們不便去講,講了他還要來教訓我們,他說我都要教訓你,你還來教訓我,你就不能去跟人家講。所以凡是人你有再怎麼樣的聰明才智,只要有自是之見,你就障礙自己,這個人就不成大器。

  為什麼不成大器?下面跟我們講出這個道理,『蓋人一自是』,「蓋」這個字是一個語助詞,不是蓋子的蓋,就像那個「夫」,那是文言一個語助詞。這個「蓋人」就是說,我們用白話講說,一個人。就是如果一個人,這個人一自是,就是自以為是,他做什麼都認為自己都是對的。這樣的人決定『不肯虛心就正有道』,他決定不肯虛心,就是這個人就不謙虛,他不會虛心再去請教有道德的人,不肯再向人學習,「不肯虛心就正有道」。我們如果自己常常覺得自己有很多地方不對,那我們就一定會虛心再學習,不敢自以為是,不敢自滿,這是一定的道理。這用我們現在話講,心態的問題,用什麼心態。如果自是的心態他就不肯再向人求教了,不肯虛心請教這些有道之人。所以這個心它是一個感應,自然的感應。

  我們如果虛心,我們會碰到一些有道的人。那有道的人也不是我們怎麼刻意去求,他自然一個感應,你有這樣的心,他自然會有感應,佛菩薩也會感應,我們有這樣的心,這些有道之人他就會來跟我們相應。如果一自是,那不是這個有道之人不去幫助他,他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他自然沒有感應。所以這個虛心非常重要。佛菩薩他也不會有偏心、他也不會有私心,這個虛心的人我就要對他好一點,不虛心的人我就不理他,佛菩薩絕對沒有這樣的心,他平等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平等的。佛菩薩沒有分別,善人、惡人都要度,佛菩薩沒有分別。但是分別在哪裡?在凡夫。凡夫有執著,佛菩薩要來教導,這個人不管他善人、惡人,如果他肯虛心就教,那佛菩薩就教他,因為他能接受;如果他不能接受,那佛菩薩就幫不上忙,不是不願意幫他,幫不上忙。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說現在學這個科技,對老師沒有恭敬心還可以學得到,但是學道沒恭敬心他學不到。我們淨老和尚,昨天我聽他這個《大經科註》,他講過很多次,他說他自己反省以前他拜這三位老師,第一個他是想學哲學,拜方東美教授,跟他學,第二個老師章嘉大師,第三個是李炳南老居士,這三個老師。他說他對老師當時的誠敬心,他用百分比來講,就是有百分之三十的恭敬心。比起古人,他說古人對師長的恭敬心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我們一般講百分比六十分及格,有六十分、七十分,古時候古人對師長的恭敬心有百分之六、七十。有百分之六、七十,老師就接受了,願意去教他;如果達不到百分之六十,這在古時候不收。他只有對老師有百分之三十的恭敬心,老師為什麼收?他就是用我們現在的標準來做比較。他說現在學校的學生對老師的恭敬心只有百分之三,一百分有三分,他有百分之三十,多他們十倍。因為現在學校的學生只有百分之三,他有百分之三十,這就很稀有,所以老師就收了。他說如果在古時候他不及格,但是現在他及格,因為現在學生對老師恭敬心只有百分之三,他有百分之三十。

  所以方東美教授,他想到台大去聽哲學,老師跟他講真話,他說你去學校學不到東西,現在學校,他說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我們想想在六十年前,台灣那時候也還相當不錯的,但已經不行了,依照這個善知識的標準已經不行了。方教授為什麼特別去教他?主要看他有誠敬心,對老師有恭敬心,我們一般講有誠意,虛心肯就教。我們老和尚他是選擇的,這也是緣分,佛法講因緣,他跟這個善知識有緣,他會對他恭敬。所以他聽了很多哲學教授講課,看看哪一個合他口味?他聽一聽,這個方教授合他的口味,這是因緣。因為他們是同鄉,桐城派的發源地就在廬江那幾個縣市。所以這樣的因緣,老師叫他一個星期到他的家裡小客廳,一對一上課,兩個小時,不讓他去學校聽課。因為方教授跟他講,他說你到學校聽課你會很失望。而且他又是傳統的一家之言,一門深入,你現在跟一個老師學,你這一門功課要學會了,才能再去跟其他的老師。最忌諱的,一開始學,很多老師,一個老師跟你講一種,都不一樣,都很好,那搞到最後就無所適從,那就不能成就。

  所以虛心,這個謙虛的心,我們才會提升、才會進步。你可以去看看,一個人很自滿、很驕傲,驕必敗。我們不管世出世間法,你以這個標準去看、去對照,你就很清楚。一個人,很自是的人,這個人沒什麼前途,所以這裡講不成大器,他不成大器。真正有道的人他不會去親近,為什麼不會親近?有道的人跟他講真話,他喜歡聽一些恭維的話、讚美的話,聽假話,他喜歡聽那個。所以下面講,他平常所交往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其平日所交所接』,交往、去接觸的,他所接觸的,一定是『一等庸下之徒』,就是平庸、低下、凡俗,沒有什麼學問道德,他交往的人就是這些人。『互相稱譽』,「互相稱譽」就是讚歎。這樣不能進步。『凡有所為,不能面聞其過』,人家講他的過失他不會接受,他不能接受。所以這就很難對他有所幫助。我們在道場之中,這些同參道友之間,師父徒弟之間,也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老和尚以前常講,他說在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凡是能夠接受老師指導的學生,老師有時候有打有罵。但是他那個打不是拿棍子去打,打到受傷,不是那樣,他用扇子,用扇子打,這很文雅。以前我記得讀小學,老師都拿那個籐條,那冬天,一下去都有痕跡出現。這有打有罵,但是他打罵,他沒有第三者在的時候,叫他去房間私下跟他指正、跟他糾正。為什麼不讓第三者在?因為大家都是成人了,不是小孩子,成人人都有自尊心,在眾人面前被打被罵多沒面子,所以老師顧慮到這個。所以你要勸善規過一定要在沒有第三者在的時候。而且勸善規過你要看他能接受到什麼程度、能接受什麼樣的勸諫,講他能接受的,這樣就好。他不能接受你就不要提。不能接受,你講了可能就跟人結怨了,你好意,你好意要幫助他,反而得罪人了,反而跟他結冤仇,這樣就錯了。

  所以「交淺不言深」,交情還很淺,彼此不是很了解,不談深入的事情,這是《常禮舉要》講的。交往比較深了,我們了解我們跟他講什麼他能接受,他也不會懷恨在心,我們就可以跟他講。所以勸善規過也要看情況。《論語》裡面講,失言、失人。什麼叫失言?他不能講,你跟他講,你去跟他結冤仇,你就失言了。這個人他可以講、他可以接受,但你明知道他的錯誤,你不跟他提醒,那你對不起他,這叫失人。失人就是對不起那個人,失言就是我們講錯話,不該講,我們講錯了。所以勸善規過,這些道理一定要知道。所以勸善規過,我們要勸人、被勸,都是要學習的。總是我們能夠接受別人的一些規勸,勸導的人就多。現在勸人、被勸都有困難,為什麼有困難?大家都沒學。沒有學,就是李老師講的狗咬狗,大家都沒學,反正大家都不懂,大家也不懂禮,反正都沒有,都可以,這就是亂世,亂成一團。

  就像老和尚講經常講,這個婚喪喜慶,現在沒有,國家,中華民國建國以來沒有制禮作樂。以前朝代再短,他都有制禮作樂,得到政權大概三年,他這個朝代的禮樂就制定出來。中華民國沒有,沒有標準。沒有標準,這以喪禮來講,以前清朝的禮是披麻帶孝,他還有個禮,現在沒有了。像我父親、祖父母往生都是披麻帶孝,你披那個麻、帶那個孝,它就辨識你跟亡者的身分關係,清朝的。那現在有人用外國基督教的,戴墨鏡、穿黑西裝。有人請問老和尚說怎麼樣做才對?老和尚說也沒有制禮作樂,中國民國也沒有,沒有,那怎麼做都對,你也不能說他不對,因為你沒有一個標準給他,那怎麼做都對。所以這就很難。

  那我們現在學這些道理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我們怎麼勸人?勸人你也不能亂勸,罵人也不能亂罵。你以自己的情緒為標準,那不對,要以聖賢佛菩薩為標準那才對。所以以前我們在華藏圖書館,老和尚以前都勸我們學講經要樂意接受人家的批評,人家縱然批評得不對,我們也要虛心的接受,這是正確的一個態度。那時候有辦那個學講經的,有一些居士、出家眾去學經,我記得有一個山東的柳居士,姓柳,他是一個軍人退下來的,他發心學講經。我們老和尚說,這個學講經,大家幫助他,要給他批評指教。我們裡面圖書館有個出家眾,一個男眾,他一講下來就給他批評。我在旁邊聽,那不是批評,那是惡言攻擊。因為他講的跟那個批評都毫不相關,好像很凶在罵人,而且罵得那個惡口特別的犀利,讓人聽了很難受。

  後來我們老和尚就提出來,李老師編的那個《內典講座之研究》那本書,那就是一個標準。你要拿這個標準,他講的哪個不符合那個,有個標準給他對照,給他提出。所以後來我也建議說,接受批評的、要批評的都要學這個,大家有個共同標準,那才有一個標準可學。不然你亂批評,批評得也不對,他要聽你那個不對的,那又錯了,你批評的人是要幫助他,那愈幫愈忙。所以這都要學。這裡「面聞其過」,接受人家勸、要勸人的都要學,這都是雙方面的。

  所以道場往往我們這個佛七,在這裡、在善果林,有很多居士他很多建議,什麼規矩,怎麼嚴格、怎麼嚴格,要求老菩薩像軍事訓練這樣踢正步。我說那個哪有辦法,八十幾歲,他骨質疏鬆症,你要叫他踢正步,那怎麼有可能?他都不能去體諒這些老人。他的建議希望人家接受,人家給他建議他就不接受。那你給人家建議要人家接受,人家給你建議你也要接受,這樣大家才會互相成長,這叫分享,互相成長,就是互相幫助,這叫互助。這樣學才是正確的,才是聖賢佛菩薩教我們的。不是說,佛菩薩他也不是教我們說,我們跟人家講,大家都要聽我的,我是絕對不聽別人的,這不是佛菩薩教的,這都是我們凡夫自己的習氣。這裡面都有大學問的。這個如果沒有說明,有很多人他是好意,我好意我勸你,我是好心好意我要幫助你。沒有錯,你的心態是沒有錯,你的方法不對,方法不對那就造成反效果,不但幫不了忙,反而愈幫愈忙。所以這些都要學習。

  一個人不能夠面聞其過,不能接受人家的這個提醒、勸導,那就『德業殆矣』,這個「殆」就像懈怠一樣,也有危險,你說幾乎,差不多,這個德業就差不多快沒有了。這是講古時候,這是明朝時候的。我們現在什麼德業?我們根本就沒有德業,根本就沒有。那時候是有德業,但是你不能這樣虛心接受人家的一個勸導,不能面聞其過,你有過,人家跟你講,你不能接受,你這個德業就不會進步,甚至退步,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哪有什麼德業?我們現在是什麼?罪業,一身都是罪業。古人他有德業,他有學習這個道德,現在人沒有,現在從幼兒園到博士班都沒有這門功課,他怎麼會有德業?他的字典裡面沒有德業這兩個字。實在講現在都是罪業,像《地藏經》講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都是罪業,哪有德業?談不上德業。所以我們現在淨老和尚大慈大悲提醒大家修這個德業,這個德業要不斷的提升、不斷的增長。

  這一段總的大意就是要虛心。這個《了凡四訓》最後一篇叫「謙德之效」,你斷惡修善,如果你不謙虛,你那個福報不能保持,會漏失掉;謙,它就能保持。所以《了凡四訓.謙德之效》這一篇也是非常重要,這一篇就等於佛經的流通分一樣,你沒有謙德之效,你前面斷惡修善,你不能保持,有謙德就能保持。所以舉出幾個例子,他說去考科第的人,這個人能不能考上,看他的心態,如果這個人非常謙虛,他斷定這個人去考一定會考中,他說他看那麼多人都很準;如果這個人有些才華,自以為是,這個人可能就考不上,看得也很準。一個人有沒有前途也是從這個地方看,不管在世法、出世間法,如果不能保持一個虛心,自以為是,那就不能進步,也不能成大器。在世間你要成就一番事業都不能成就,那何況出世間成佛成菩薩?不虛心怎麼可以?

  我也是一直在學習,自己也是凡夫一個,這些煩惱都有,但是我們一直要把它減少。因為我們沒有常常提醒,我自己個人的感覺經驗,這個煩惱習氣不知不覺它就出現,很自然的。所以昨天在雙溪那個蒙古包裡面,那個前故宮吳教授,他聽到我跟老和尚報告說,師父,你老人家來才有這麼多人,平常我們是小貓二、三隻,那吳教授他要回去之前他就跟我講,悟道法師,你太謙虛了。其實我也是在學習,這是蒙老和尚的威德,我沒有德行,百七繫念也是老和尚提倡的,不是我提倡的,才會有人發心來護持。如果我提倡的,大概一個百七就做不下來了。也有我們老和尚他這種德行,他有這種見識,他才能提出這個七百天的繫念,這個古人也還沒有,可以說空前的。這也不是謙虛,實際上也是這樣。

  所以我們在這個當中要不斷的來提醒,互相提醒,提醒當中我們總是要彼此之間能夠接受,這樣來提醒,這樣慢慢提升。這個做到了,可以再進一步,再提醒更深入的,這樣大家彼此都會有增長。有些人我們就不便去講,我們認識的人、自己的親友,包括徒弟。有些徒弟不是說我比較愛罵他,因為他比較能接受我罵,不是我愛罵,因為他比較能接受。有的人不要說罵,講一句比較重一點,他就我走了,那我就罵不到了,要罵也沒機會。那有的人他會懷恨在心,那我會察言觀色,看這個徒弟不對也不能講,你這時候就要講一些一般的就好,他能接受的就好。

  所以昨天盧乙維居士跟我講,師父,你某某徒弟對你很恭敬。我說沒有錯,都對我很恭敬,但是恭敬,我現在用老和尚那個百分比,我說這樣比較符合事實真相,百分比,都有恭敬。你說完全沒有恭敬,那也不是,他總是多少對你有恭敬,起碼看到你會頂禮三拜,這就是恭敬的表現,或者給你問個訊,這也是恭敬。但是這個恭敬層次有不一樣的。比如說徒弟看到我跟我頂禮,這是對我的恭敬,這是表面上的恭敬。那比較深入的恭敬是什麼?我叫你去做那個事情,你幹不幹?我一跟他講,報告師父,我沒空。他那個恭敬只有表皮的、表面的,骨子裡面就沒有,大概百分之三。我們老和尚講百分之三。所以我用這個百分比來比就比較恰當,他恭敬有,但是恭敬到什麼程度,有所不同。佛法,印光大師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是自己恭敬心所得到的利益是成正比例。

  這一段虛心非常重要,我們學佛不要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聽了老和尚的經,我們同修當中,在海內外我看到很多,都要跟人家開示。我只能跟大家講,這個開示很不容易的,不要以為我們聽了老和尚的經,我們以為聽懂了,其實我們有沒有真聽懂?還是聽得一知半解、還是以偏概全?我們自己有沒有去反省?我到現在為止,我還不敢說我跟人家開示,我就講師父講的,只是用我的口語來表達。因為老和尚教我們學他的複講,你不能用他的言語口氣、用他的口氣,不行,用你的口氣,你講的意思不要違背他的意思。所以這個開示也不容易,我們跟人家講開示,自己也要多學習。

  在新加坡、在印尼,有很多在家、出家的法師大德,跟老和尚學經,學《無量壽經》,他們講得也不錯。我到印尼去,他們說某某法師大德來講,講得很好。我說講得很好,還要做得很好,才能真正講得很好;如果講得很好,做得不好,這個好還是不到位。所以我們要解行相應,講得很好,要提升到做得很好,你做到了再講那會更好。但是很多人他失敗就失敗在這一條,不肯再虛心就正有道,他自以為是,自以為我聽懂了、我明白了,他其實一知半解,不是真明白。那現在外面的居士,我們也沒有機會跟他們在一起。以前在圖書館我是常常被老和尚(師父)罵的,被罵來罵去,才知道自己不行。如果我以前沒有在那被罵,我也會跟大家一樣,自以為是,聽一聽,我懂了。其實沒懂。沒懂自以為懂,那他就不成大器,那修學不會有進步,這個我們一定要常常提醒。

  所以講這個課,其實我是提醒我自己,大家都是我的善知識。老和尚以前常講,上講台是當學生,在下面聽的是老師。所以你們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這個講也是事實真相,也不過分,的確是這樣。所謂「教學相長」,我們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才會有成就。如果這個心態不正確,我們學就不會有成就。所以這一段詳細的解釋就是《了凡四訓》的「謙德之效」,這一篇我們多看看、多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新春吉祥,法喜充滿,我們明天晚上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