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不貪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21/6/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1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翻開經本第三十九頁,倒數第二行,從五十四這裡看起:

  【五十四、如經所說,嗅花尚被神責有點,況身塗著污德。】

  這一條就是屬於身體不接觸,去塗香水、香粉這一類的,塗香。香在佛經上給我們分成幾大類,有燒香,我們供佛的時候,香是燃燒的,用火點燃,燃燒。有末香,末香就是香粉,碾成粉末的,像我們現在做法會的檀香末、檀香粉。脂粉、粉香也是屬於末香,就是粉末的香。塗香,塗在身上的香粉、香水這一類的。現在有人,特別是外國人,他們都習慣用香水噴身體。所以這些東西一般社會大眾用得都很平常,而且用得很多,自古以來,中國、外國,大家都喜歡。佛為什麼要禁止?因為這個東西也能夠叫你生起貪婪之心,會貪著,著就是執著;染就是被那個污染,起了貪心。佛制這個戒,這是防止我們生起貪心,這個心防止不要被五欲六塵污染,生起貪瞋痴慢。佛的目的沒有別的,無非是幫助我們斷貪瞋痴而已。佛門常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就是幫助我們斷貪瞋痴的。所以這一條屬於我們鼻根聞的香也不能貪,貪這個香味。六根接觸六塵,我們都會起貪瞋痴,我們是凡夫,必定起貪瞋痴,不是戒定慧。

  這裡經典所說的,這是出家人,『嗅花尚被神責有點』,「嗅」就是鼻子嗅到、聞到荷花的香很香。你看我們現在雙溪路邊也有一些野花,你走過去,它也會散發出來香味。這位比丘,他聞到荷花的香很香,他走過去多聞幾下,就是在那邊站了一下,多聞一下,這樣就被護法神責備。「有點」就是說被香污染了,就被護法神責備。這個出家人他就不服氣,你怎麼只有責備我?問這個護法神。世間很多人都來聞這個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聞,甚至於他們把花都採回去,插在花瓶裡面,你為什麼都沒有去責怪他們?護法神就跟他講,那些是世間一般的俗人,你是修行人,你跟他不一樣。修行你要了生死、出三界,世間人他沒有修行,他不是修行人,跟你就不一樣了。所以神他不去責備一般這些世俗的人,要責備這個修行人。實在講,責備是愛護他;如果不是要幫助他、愛護他,何必去責備他?給他看作世間世俗一般人不就好了?實在責備是愛護他,這在四攝法裡面也叫愛語,愛護他的言語,所以才責備他。世間人就像整個衣服都髒兮兮的,他再加一點髒,你也感覺不出來。修行人好像這個衣服都很白,稍微有一點點污點,很容易就看出來了。所以「有點」,點就是污點,你很潔白的衣服,現在怎麼弄髒了一點,有一個地方染污了。聞香尚且有污點,聞一下就要被神責備,塗香的就更嚴重了。

  我們再問,我們為什麼要用塗香,包括塗在身上的香水、香粉?因為我們的身體氣味難聞。特別外國人,有很多他的身體氣味很不好聞,所以外國人用這種香水就用得很多,男的、女的都用得很多。在外國人,他們的禮節當中,你不噴香水跟人接觸就很失禮,因為讓人家聞到你身上發出來的狐臭味,這對人就失禮,所以要噴香水,讓別人聞到你身體是香的。所以我們世間人用這些,主要是身體氣味不好聞。每個人的體質不相同,發出來的氣味不一樣,世間人沒辦法,只能用這個來彌補。修行人明白氣味難聞是自己的業障,業障消除,體質就改變。會不會改變?答案是肯定會改變,可以改變,只要你認真努力去修。根本還是清淨心,心地真正清淨、平等、慈悲,你的體質自然就改變了。

  虛雲老和尚曾經去過香港,因為香港的弟子也有啟請虛老去住在香港弘法。虛老去香港看看,那個地方不適合修行,太繁華了,後來又回大陸了。香港同修告訴我們淨老,虛老一年剃一次頭,一年洗一次澡,穿得邋邋遢遢,大家如果看到他的照片就知道,衣服都是百衲衣,都是補丁。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頭髮很長,就是他還沒有剃頭,一年才剃一次,洗一次澡。在我們來講,不要說一年,我們大概一天沒洗都臭味難聞,那一年還得了!但是大家去聞虛老的衣服,他的衣服好像有一層塵垢,聞一聞不但不臭,還是香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香的,當然身體是香的。所以他的身體放香,不但身體放出香味,透過這個衣服,連衣服也有香味了。這是給我們做證明,修行人不要老去找外面那些香水、香粉來塗,我們身體裡面有香,這個香是性德之香。我們做三時繫念,一開始第一個讚就是「戒定真香」,那個戒定才是真正的香。世間的香不是真正的香,戒定才是真正的香。如果有戒、有定,像虛老有戒定的功夫,他禪定的功夫很深,嚴持禁戒,他身體散發出來的是戒定真香。

  在淨土三經裡面也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香光莊嚴,那個就是性德之香。我們大家一般比較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無量光,其實還要加一個無量香,有無量無邊的香氣,那個都是性德之香,這是我們要曉得的。我們的身體有難聞的氣味,的確可以改善,要真正發心用功念佛,體質會改變的,身體的氣味會轉變。現在有很多人,年輕身體有狐臭味,不管男生、女生都有,這就是業障。這個要好好修,修個兩年、三年看看會不會減輕、沒有了,那就是你有功夫了。如果學了多少年還是這樣,就完了。這點都轉不過來,還想要了生死,就沒那麼容易!所以要曉得,心理是主宰身體的,心是主,正報,身體是依報,境隨心轉。心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就有香氣;換句話說,心是虛偽的,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味道當然難聞,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念佛人能改變體質。改變體質是現在社會很時髦的一句話。從哪裡改變?吃補藥、維他命也改變不了。吃這個、吃那個,頂多是一個補助,真正改變也很難。實在講,真正改變還是修清淨心,這才是根本,外面這些補品它是一個補助的而已。自己業障很重,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得掉,就必須用一點香水來彌補是可以的。但是要曉得,這是自己的業障,要知道認真努力修行把體質改善,這才是正確的。這一條是講身不噴香水、香粉這一類的。嚴格講,我們現在洗的香皂,有這些香的氣味的也不行,還有洗髮乳、沐浴乳也都有香氣,這個也不能用。嚴格講,現在我們洗頭髮、洗澡,只能去買傳統的肥皂,沒有加香料的。像以前我們洗衣服用的南僑肥皂,那個沒有加香料的,那個就可以用。如果要持這條戒,就要用那種肥皂,現在的這種香皂、洗髮乳、沐浴乳都有加香料。但是如果自己身體的確味道很重,也不得已用這種有香料的,這些沐浴乳、洗髮乳、香皂來洗了。

  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五、古有仙人,因聽女歌,音聲微妙,遽失神足。觀聽之害如是,況自作乎?】

  這條是說聽唱歌,我們現在聽流行歌。這條戒就是「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能無緣無故,故意的去觀看、去聽;這個故就是我們自己要去看的、要去聽的。如果你在街上走過,有人在路邊表演,唱歌跳舞,那是不犯這個戒,如果故意去聽、去看就犯戒了。不故往觀聽,不故意的前往去,觀是看,看表演,去聽歌、看跳舞、看表演,持這條戒,這條戒當然也是防範我們起貪心。佛對我們的教誨,也是對一切眾生的教誨,他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恢復性德,恢復我們自性的性德,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就是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自性裡面德能是無量無邊的,要回歸自性。我們的德能都是圓滿具足的,跟一切諸佛一樣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所以我們一般講,我無德無能,這是對世間人講。我們現在還在迷惑顛倒,迷惑顛倒就把無量無邊的德能變成無德無能。我們現在就是因為無德無能,才要恢復本來具足的無量的德能。怎麼恢復?要修,「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這個德能,佛給我們講,在《華嚴經》講,一切眾生都平等的、都具足,沒有絲毫差別。為什麼現在現象上會有十法界那麼大的差別?佛告訴我們,是因為眾生迷失自性,迷了才變成十法界,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迷悟的根源就是貪染、貪愛,貪這是迷的根,它障礙我們自性的德能,是被它障礙的。所以我們怎麼會無德無能?我們的德能是無量無邊,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要怎麼樣恢復我們的德能?就是要把煩惱放下,煩惱的根源在貪,貪婪、貪愛。

  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論》裡面,將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二十六類,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這二十六條任何一條展開來都是無量無邊。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懺悔偈、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無盡,無量無邊的煩惱,這個二十六條就歸納,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二十六條。二十六條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六大煩惱,這六個根本煩惱。六個根本煩惱再歸納,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這三條又再歸納,就是一個貪。你看貪瞋痴,貪就擺在第一個。人一貪,貪不到就瞋恨了,起了貪心,貪婪就痴迷、愚痴了。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給我們開示,「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就讓一個人愚痴、蒙蔽。為什麼會愚痴、蒙蔽?因為他有貪愛,他有欲望。有了貪愛、貪婪,有了欲望,被這個蒙蔽,人就愚痴。

  由此可知,貪愛是無量無邊煩惱的根本,無論貪什麼東西。有了這個東西,清淨心就迷失了,你本有的無量智慧也迷失了,智慧、德能都沒有了,所以貪是迷惑的根本。所以我們講三毒煩惱,貪瞋痴,第一個就是貪。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裡面也講,「諸苦盡從貪欲起」。你看祖師也是這樣給我們開示,你的苦從哪裡來?貪欲來的。我們看看全世界的人類,這些苦難、天災人禍怎麼來的?從貪欲來的,人心貪瞋痴製造出來的。印光祖師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開示,天災人禍怎麼來的?「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這個世界為什麼有災變?現在的天災人禍,水災、風災、火災、旱災、地震、海嘯、戰爭、瘟疫、傳染病(現在新冠狀病毒的傳染病)、饑饉(缺少糧食),這些都是天災人禍,從哪裡來?人製造出來的。人怎麼製造這些災難?貪欲,貪不到就瞋。所以印祖開示,「貪心隨物質享受而激增」,貪心隨著追求物質享受激烈的增長,貪不到競爭隨之;競爭再得不到,鬥爭;鬥爭再得不到就戰爭。你看現在貿易戰,為什麼貿易戰?貪,貪圖人家的利。戰爭的結果是什麼?發展到最後就變成軍事戰爭,結果就是毀滅,大災難。天災人禍,全部都出現了。從哪裡來的?貪欲,「諸苦盡從貪欲起」。為什麼會起這個貪欲心?「因忘自性彌陀佛」,自性的彌陀佛忘記了、迷失了,起貪欲的念頭就迷了。所以貪是迷惑的根本。

  所以菩薩修行的綱領,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對治貪煩惱。貪是病,布施是藥,布施是要你捨。我們現在一般人聽到布施,往往都錯會了意思,捨一點財、捨一點物品,認為這樣就是叫布施了,其實這個不是菩薩修行的布施。佛教我們是要把貪心布施掉、要捨掉,捨貪心,你這樣才能恢復性德,才能見性。貪有很多方面,貪吃的、貪穿的、貪喝的,貪圖享受、貪圖安逸,這統統是貪。你這個捨不得、放不下,怎麼能恢復性德?所以布施是把所有你貪婪的統統要放下,這才是菩薩修的布施度。布施就是捨、放下。我們樣樣放不下,自己拿一點錢去做好事,去印經、去放生,去做救濟、造佛像等等這些功德,那是修一點世間有漏福報,那不是布施。布施是要對治貪心的,要把貪瞋痴這個貪心布施掉。所以第一個就要對治這個貪,貪是第一個,它是根源。你這個貪放下了,你才能持戒。你還貪圖吃的、貪圖穿的,貪圖享受、貪圖安逸,這個貪沒有放下,你怎麼能持戒?像這個地方,持戒當中它就有布施,持戒包含布施,你不要用這些東西,你就把這些東西放下。前面這一條就是不能聞香,後面這一條,不能去聽那些流行歌曲,你要把這個放下,這就叫布施,這樣才幫助我們恢復性德。所以我們要問,為什麼參禪的人不能開悟?學教的人不能大開圓解?念佛人不能得一心不亂?你仔細追究根源,都是貪愛。你在世法、在佛法裡面,佛法也不能貪,你貪佛法只是換對象,不貪世間法貪佛法。在世法、佛法稍稍有一點貪愛,沒有完全放下,沒有完全放乾淨,你就得不到這個功德,所以這是大病。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這個故事是真的,不是寓言,它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這是古時候有個神仙,這個神仙他有神通,一般講他有報得的五種神通。有一天他飛行經過,看到下面有很多女人在彈奏樂器、在唱歌,他聽到這個歌聲很美妙,生了歡喜心,歡喜心生起來就貪心、貪婪,被污染了。貪心起來了,貪心起來他那個神足通就失掉,本來在雲上飛的,騰雲駕霧,一下子掉下來了,被人看到了。那是一個國王的樂隊,問他什麼人?怎麼突然掉在他們面前?結果他是仙人,仙人有神通。為什麼掉下來?飛行自在,他聽到這個歌聲很好聽,動了歡喜心,一下子神足通就沒有了,就掉下來。所以我們要曉得,佛為什麼要制這一條戒。佛的禁戒是幫助我們的,幫助我們得清淨心,應當嚴格遵守。時時刻刻保持心地的清淨,凡是能擾亂我們的要知道避免、知道遠離,這就對了,這就是佛對我們的大慈大悲與無微不至的愛護。

  可是有一些同修也看到,大乘菩薩不但唱歌,還跳舞,載歌載舞。大家如果到大陸去甘肅,甘肅敦煌石窟我去過兩次,敦煌石窟上面都有像天女散花,載歌載舞來供養菩薩那些壁畫,那些都是佛教的藝術。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天空當中無數的天女在那裡唱歌跳舞奏樂,來供養佛與大眾。這是不是來擾亂佛?那是另外一個境界,那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沒有妨礙了,可以接受供養。這要問問我們自己,我們有沒有到那個境界?是沒錯,本來就沒有障礙;本來沒有障礙,我們迷了就變成有障礙。你覺悟了就沒有障礙,迷了你就會有障礙。《華嚴經》是什麼境界?人家貪瞋痴已經斷了,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所以華嚴會上的聽眾,無論是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有人天,不但有人天,而且看到有六道眾生,也有鬼神,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凡夫,這些人都是法身大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最低也是圓教初住位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境界,應化在六道中去度眾生。他們是乘願再來,他們的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至少也破了一品,那個可以。那也是已經達到事事無礙的境界,那個沒有問題,這些大菩薩去接觸那些境界,他沒有妨礙、沒有影響,用我們現在話來講,他有免疫力。我們沒有免疫力,一去、一接觸就被污染,貪瞋痴三毒煩惱就起來了,就中毒了。我們還在迷惑顛倒,所以要禁止,不能接觸,就是這個道理。

  《沙彌律儀》這一段,註解引用不少的公案,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迦葉起舞」。大迦葉尊者他是苦行第一,他修苦行第一的,他也唱歌跳舞。這個在小乘來講,決定是不許可的,可是迦葉是傳佛心印的人。禪宗的承傳,佛就是傳給迦葉,拈花微笑,迦葉開悟了,佛就把這個心法傳給他了,迦葉再傳給阿難,這樣傳下來的。宗門的傳承決定不是小乘,宗門傳法一定是傳給明心見性的人,如果這個人他不是明心見性,你不能把這個傳給他。明心見性就是圓初住以上的菩薩果位,就是法身大士,那已經是入華嚴無障礙的法界,當然他可以,他沒有障礙了,對他沒有影響。但是小乘的人不能學,不但小乘,權教菩薩也不能學,這個我們要知道。

  還有一絲毫貪染的念頭,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貪染的念頭不斷,往生西方也就沒有把握。往生是講帶業往生,在一切法門裡面是最方便、最簡單、最容易的,但也是要在臨終最後一念,把對這個世間的貪染、貪愛放下,你才能往生。假如最後一念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愛,還捨不得、還放不下,就去不了。其他的法門,貪染要完全斷絕才行。淨土宗就是在臨終那最後一念,你把貪染伏住,不起作用、控制住,暫時不要發作,這樣念佛就能往生西方了。假如我們平常貪愛的心非常重,你怎麼能夠保證臨終最後那一念你會放得下?平常都放不下,臨終能放得下嗎?所以這就難了。應該在平常就要放下,平時對於世出世間法沒有貪染的念頭,往生就有把握,臨終的時候就不受其害。為什麼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也就在這裡,就那個貪放不下。

  古德告訴我們,念佛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善導大師講,「一百個人修,一百個人去;一千個人修,一千個人去;一萬個人修,一萬個人去」,他老人家說得沒錯。要如法修行就決定得生,關鍵就在這裡。關鍵在哪裡?信願,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什麼叫信?什麼叫願?信是不懷疑,願是願捨娑婆、願生極樂。你娑婆捨不下,你願生極樂這個心、這個願就生不起來,生不起來就不能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感應道交,這樣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所以要如法,這些戒幫助我們斷貪婪,幫助我們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不如法,往生就會有障礙。這是易行道,大家不要認為易行道都很簡單,我們這樣念念佛不就能往生了嗎?不是這樣的。易行道的意思是說,比起其他的法門要容易。其他的法門難度高,要斷煩惱;這個伏煩惱,條件就低了,我們能做得到。要斷煩惱,那個高難度,要全部斷絕,我們做不到。你伏住,這樣帶這個業習種子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斷煩惱,我們這個法門是分兩個階段。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五十六,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