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迷時為染悟時淨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21/11/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37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七頁第六行,從下面第四句「問」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

  這段是一個提問,就是問一個問題。在一微塵裡面就能看出遍法界虛空界,這個遍法界就是全宇宙,宇宙是全限大。在一微塵裡面能夠看出遍法界的性相、理事、因果,這是諸法實相。大師在前面一大段為我們說出來,就是一微塵裡面可以看到整個法界的性相、理事、因果。從這麼小的一個微塵可以看到全部的,我們一般人聽了難免有疑惑,怎麼能夠在一微塵裡面看到整個宇宙?一微塵那麼小,這個難免會有一些疑惑。大師也是知道有人一定會有這個疑問,所以大師也就代替大家來問。

  『據其所說』,「據其所說」就是根據前面所說的。『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在這一微塵裡面把整個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宇宙都顯現在這個一微塵裡面,毫無遺漏。「理無不顯」,從性相、從理體都顯現出來,顯露無遺。『事無不融』,事跟理,這些事相跟道理沒有不圓融、沒有不融通的。為什麼?因為事理是一不是二。事就是理之事,理就是事之理,理跟事是不二,也就性相是不二的。相是從性出來的,從相當中見到性,性相也不二。事與理相容相攝,理離不開事,事離不開理,理由事顯,道理透過事相來顯露,這些事相來顯露它其中的道理。所以理由事顯,沒有事,我們沒辦法發現到有這個道理;沒有相,也沒有辦法體會到性。相就是事,性就是理。自性雖然沒有現象,在某種因緣條件之下,它就能夠現相,這個相從性現出來,沒有性,相也沒得顯。性是體,本體,相它是用,體相用,現相有它的作用。這些大道理就在一微塵裡頭顯示出來,顯示理當中有事、事當中有理,理由事顯。

  『文無不釋』,「文」是經文,文以載道,文記載的就是諸法實相的道理。『義無不通』,「義」是義理;文是前面講的事,義是前面講的理。由此可知,世尊要為大家說法,舉一個塵就行了,就把整個宇宙的奧祕、華嚴奧旨就說盡了,舉一粒微塵就都講完了。但是這個事情,證得法身,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圓教初住位以上菩薩才能夠理解,我們凡夫、二乘、權教菩薩不能理解。必定是法身大士,起碼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位的菩薩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身,他們才能夠理解這個華嚴的境界,十法界以下的沒有辦法理解,沒有這麼高的智慧。所以佛講的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十法界的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法界(十法界當中四聖法界)這些聖人他也無法理解,還沒有破無明,沒有證得法身,他不能見到這個事實真相。

  『今時修學之徒』,「今時」就是國師當時,那個今時是指唐朝,賢首國師、清涼國師都是唐朝那個時代的人,今時就是指那個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來講,也就是講我們現在人,「今時修學之徒」就是現在修學的人。『云何曉悟』,現在人他怎麼能夠理解?我們怎麼能夠明瞭?怎麼能悟入通達?在一塵之處『頓決群疑』,把所有一切的疑慮完全化解,就在一微塵裡面就化解了。聽經多少沒有關係,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到這個道理,有的人經聽得多,有的聽得比較少,但是聽多聽少也沒有關係,有機會聽,我們多聽。聽經有好處,好處在哪裡?像上面提出來疑問,我們有疑,要怎麼來斷疑?斷疑才能生信,疑斷掉,我們的信心才能生得起來;疑惑不斷,信心很難生起。所以聽經聞法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堅定我們求生淨土的願望。

  日常修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要牢牢的抓住。心裡不管什麼念頭起來,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只要有念頭起來,第一念就是阿彌陀佛,不要讓妄念一直相續。如果我們不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妄念無始劫以來就很習慣,一個接一個就相續了。我們提起這一念阿彌陀佛,妄念暫停;沒有提起,妄念就繼續了。我們提起這句阿彌陀佛也是念,叫淨念,所謂「淨念相繼」,我們要讓這個淨念不斷的一直相繼下去,把那個妄念代替過來,用淨念代替妄念,念佛就是用這個方法。我們修其他大乘法門要無念,叫我們做到無念,這個困難度是相當高,不容易。我們從有念入無念,我們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有念,念頭起來,把妄念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還是有念,但是這一念它不是染念,它是淨念,淨念你相繼的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進入無念。所以念佛人念到最後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就入了無念。

  從有念進入到無念,這是淨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來達到無念。其他的宗派法門,像禪宗它用參禪,教下修止觀,密宗也修止觀,三密相應,所以這個還是屬於教下。念佛法門跟禪宗,達摩祖師傳來這個禪宗,它是兩個特別法門。所謂禪宗是教外別傳,就是佛陀教育主流的教育是教下,教下是主流的教育,按照經典來給你說明,讓我們一步一步來修學,這屬於教下。禪宗是特殊的方法,就是這個主流教育以外一個特殊的方法,叫你觀心、參話頭,你開悟之後再去看經典。跟教下用的方法就不相同,他先去參,參到開悟了再看經典。開悟還是要以經典來印證,悟得對不對?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所以在達摩祖師剛剛把禪宗傳到中國來,那時候印證是用《楞伽經》來印證;到了唐朝六祖,五祖是用《金剛經》給惠能來印證,後來大家都採用《金剛經》了。因為六祖惠能大師是聽人家念《金剛經》開悟,後來到黃梅去參五祖,五祖還是用《金剛經》給他印證,禪宗從六祖開始才發揚光大。這個也是法門方法不一樣,目標方向是一樣,禪宗是教外別傳,教下以外的一個特別、特殊教學法。

  淨土是教內別傳,在這個經教裡面,它也是一個特別的方法,而且這個特別方法所有的人都能修。參禪,必須有參禪這種根器他才能修;淨土,利根的、鈍根的統統可以修。上自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地獄眾生,都可以修,它攝的機就很廣。禪宗它攝受的根機是上上根人,所以六祖在《壇經》裡面講,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換句話說,上上根以下的就沒分了。如果你不是上上根的,那不適合修這個法門,你還是要從教下入門。淨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是淨土的特色。你上上根也可以,下下根也可以,五逆十惡也可以修,這個法門就廣大殊勝了。所以我們念佛人就是提起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念,讓這個正念相續,也就是說淨念相繼,我們就成功了,就這麼念。

  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想要心開意解(就是開悟),要常生歡喜心,要學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中國傳統的寺院它的擺設,第一個進門就是天王殿,你進去天王殿第一個就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塑宋朝時代的布袋和尚,塑這個像。在印度的彌勒菩薩不是肥肥胖胖的,他是跟觀音菩薩一樣的,瘦瘦長長的。彌勒菩薩是唯識宗的開山祖師,要學唯識就要跟彌勒菩薩來學習。在中國宋朝,彌勒菩薩應化在浙江省奉化縣,就是我們老總統的家鄉,這個我都去過。那邊現在有個雪竇寺也是千年古剎,他們供奉的都是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曾經在宋朝那個時代示現一個出家人,他是胖胖的,肚子大大的,滿臉都笑嘻嘻的,平常都背一個布袋,人家給什麼,他統統往布袋一扔,所以人稱布袋和尚。人家對他很恭敬,他也笑嘻嘻,笑臉常開;去侮辱、毀謗、怒罵他,他也笑臉常開。所以從宋朝以後,中國佛教寺院,天王殿第一個就塑彌勒菩薩的像,坐在那裡笑臉迎人,歡迎大家來道場學習佛法。彌勒菩薩他這個相就是呈喜悅相,它呈現給我們看的就是一副喜悅之相,人家打他、罵他、侮辱他、讚歎他,他總是笑嘻嘻的,不管你怎麼去捉弄,他還是笑嘻嘻的,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天下人很難容得下的事情他都能包容,他表這個法。我們要想心開意解,要想常生歡喜心,就必定要學習彌勒菩薩大肚能容,他能包容。最主要要修忍辱波羅蜜,無論別人用什麼不善的態度對我,一笑了之,絕不放在心上,這就是彌勒菩薩教我們的。

  我們進佛門第一眼看到布袋和尚,他對我們是什麼樣的一個啟示?就是凡是到佛門來,就要學彌勒菩薩,這是第一堂功課;第一堂功課學不會,後面的就很難了,這個表法的意思。佛門來自四面八方,大家如果不能互相包容的話很難相處,怎麼相處?所以彌勒菩薩表法給我們看,不計較,他不放在心上,他還是笑嘻嘻的。你罵他、害他、侮辱他、糟蹋他,他還是這樣,他沒有放在心上,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別人對我們無禮,忤逆、毀謗,如果我們放在心上就會結怨,就有怨恨,怨恨會給自己帶來疾病,對身體不好,這就錯了,這個不值得。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別煩惱,總得保持著心平氣和,心是定的。如果境界現前,自己煩惱習氣很重,控制不住,就念阿彌陀佛。在《淨語》裡面夏老居士也給我們講,「苦樂忙閒莫停聲」,你在很痛苦的時候、在很歡樂的時候、很忙的時候、很清閒的時候,這句佛號不要停下來。所有的境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統統把它化解掉,順境逆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就好。不要再想住在這個世間了,不要再貪戀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太苦!在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在六道裡面輪迴,這是大苦,很大的痛苦,我們要覺悟。人一定要有大智、有大願,要發願永遠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發願要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脫離六道,也脫離十法界。我們念佛往生淨土,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四聖法界。淨土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都是一真法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希望能成佛、成菩薩,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來度這些苦難眾生,這是我們現在要發的願。我們先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來學習,我們成就了再倒駕慈航,再回到娑婆世界、六道來度化有緣眾生,我們這一生要發這個願。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

  這一段就是講,在一粒微塵裡面,染淨、真俗、生死涅槃、煩惱菩提這些名稱怎麼講法?為什麼講這些名稱?

  【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前面這段還是提問的,就啟請。『請』是請求,『垂』是上對下,垂憫、垂慈,這是稱謂上的一個禮節,就是我們請法師慈悲來開示,這個就是請求。『開』是開示。『決』是給我們做決定,解疑,做決定。下面這段就是回答上面提的問題。

  【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

  這個回答的第一句話就是『大智圓明』,「大智圓明」就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德能。我們本來就有,這是每一個眾生都有,都有大智圓明,現在沒有了。現在為什麼沒有?因為有障礙。什麼障礙?就是我們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在《大乘起信論》講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你最初,就是當下這一念不覺,起了念頭,這個念頭是很細的,不是現在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粗念,那是最原始的當下這一念,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不覺,覺都是如如不動,他沒有起心動念,這是覺。覺的樣子就是他沒有起心動念,迷的樣子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這個叫做無明,無明煩惱,無明就是不覺,不明白,他動了念。為什麼不明白?因為動念就不明白,不動就明白了。好像那個水不動,它外面景象照得清清楚楚,大智圓明;一動,起風浪,照得支離破碎的,看不清楚。透過這樣一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眾生起心動念產生這個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換句話說,無明煩惱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有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就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一直發展出來,所以無明煩惱發展到分別,塵沙煩惱;塵沙煩惱再發展到執著,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最粗重的煩惱,我執,執著。《金剛經》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我執,見思惑,見思煩惱。所以我們的大智圓明就是被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三層障礙住了。

  《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智圓明是如來的大智慧,一切眾生都有。這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剛成道,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他第一句話就講了,「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家統統都有,後面一句,「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就是這裡講的大智圓明,為什麼現在沒有?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是這個原因。如來的智慧,如來是講自性,我們自性裡面有圓滿的大智慧,怎麼失掉?佛告訴我們,「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起了妄想,這個妄想是起心動念,動念了,一念不覺,動了念就不覺。從妄想就起分別,從分別就起執著,把我們整個大智圓明變成妄念、煩惱。所以修華嚴奧旨,目的就是妄盡還源,你這個虛妄的盡了,還源了,還你的本源了,還到本源就是大智圓明,這個時候你就見到了,見到這個宇宙真相。

  『纖毫』是指汗毛端,我們這個身體一根汗毛,我們眼睛都看不清楚。一根汗毛的尖端,就在一毛端裡面『而周性海』,這是我們正報身體最小的單位,在我們身體,皮膚的一根汗毛的尖端那個地方。在我們正報身裡,這是最小的,最小的一毛端裡面「而周性海」,周是圓滿,都圓滿整個自性。自性一般又講法性、講佛性,這個都指我們的性體。這個是性海,就是說沒有邊際,用海來比喻,好像我們看到大海一望無際,用這來形容比喻。我們在大乘經裡面讀到,一塵裡面有世界,這個是依報,依報環境裡最小的一個單位就是一微塵,物質體積最小的一粒微塵,我們肉眼看不到,但一粒微塵它裡面有整個世界。不是幾個世界,是所有的世界都在這一微塵裡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世界統統在這一微塵裡面,那個微塵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這個微塵裡面的世界當中又有微塵,微塵裡面又有世界,這樣重重無盡,你看一個世界有多少微塵?一粒微塵就全部能容納整個世界,世界當中又很多很多微塵,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這邊的微塵太多了,你數不完,那一重一重,重重無盡,沒有邊際,你找不到盡頭。

  這個道理太深,在事相上我們也沒有辦法去體會。所以賢首國師,賢首國師是華嚴宗的祖師,賢首國師請皇上建一個八角亭,做一個亭子有八個角,八面,每一面都立一個大鏡子。古代是銅鏡,我們現在都用玻璃。上面、下面也放個鏡子。因為皇上聽到賢首國師講《華嚴經》,這個世界重重無盡,他無法體會、無法理解這個世界怎麼重重無盡?所以就請皇帝做個八角亭,做好了請皇帝進去一站,皇帝一看,這邊看到自己的身影,一個一個看不到盡頭,那邊也看不到盡頭,上面也看不到盡頭,下面也看不到盡頭。然後賢首國師給他講,《華嚴經》就是像這樣的境界,透過這個去體會重重無盡的道理。現在我們有時候坐電梯,在有些公共場合有一些玻璃,我們人一站,看到自己的像,你看進去,你看不到盡頭,一個一個,那麼多,無盡。從這個地方我們去體會《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沒有邊際的一個概念,從這個例子去體會。當然你要證入那個實際的境界,現在佛菩薩、祖師大德他是先用這個,我們現前凡夫能夠體會理解的這樣一個事例,讓我們從這個事相上的例子去體會那個真實境界,一個概念。所以皇上站在這個亭子當中一看,鏡子裡面照著他,那個像沒有邊際,一個接一個,看不到盡頭,就恍然大悟什麼叫重重無盡。

  『真源朗現』,「真源」是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清清楚楚顯現出來,很明朗的、很明白的顯露出來。『處一塵而耀全身』,在一微塵裡面就把整個宇宙森羅萬象,理事、性相、因果全都明白了,從一粒微塵去看就全明白了。『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萬法起來,它必定是同時。宇宙萬物從自性變現出來的,「起必同時」,起必同時的情況就是一時頓現。好像我們看動畫卡通,一張一張的,它同時的,一時頓現,所以它沒有前後的。沒有說什麼時候先生起這一個,什麼時候先生起那一個,這些實在講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一個幻相,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我們整個身心世界,我們現在雖然是在虛妄相,但是也是起必同時,它生起的時候,它是同時起來的,生起來之後我們看到好像有前後,有這個秩序,但是根源它是一時頓現。它是一時頓現,那是有時間前後、有遠近,那都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所產生出來的一個幻覺,一個幻相,事實是這樣的。所以以前有人去研究人類從什麼演變過來?從猿猴,像猩猩、猴子一樣然後進化,有個進化論,慢慢演變、慢慢演變,演變到現在這樣的人。以前講這個,也有很多人認為是這樣的,但現在科學又更進步,又把這個否定了。事實上,我們現在還是看到很多猴子,那猴子牠怎麼沒有去變成人?這個也是讓人很多疑問,這個道理也講不通。總之,我們凡夫總是分別執著,就從分別執著妄想產生了,這是一個錯解,產生的錯解。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是回答這個問題:

  【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

  一塵從哪裡來的?這個一塵怎麼來的?這一粒微塵從哪裡來?這個一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念念成形,彌勒菩薩回答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問他,一彈指有幾個念頭?這樣一彈指有幾個念頭過去了?這一彈指,時間很短暫,大概有的人一秒鐘彈四次,那就是四分之一秒;有的人能彈七次,就是七分之一秒。這個一彈指,彌勒菩薩講,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那等於是三十二兆的念頭過去了。一秒鐘,不要說彈多,你彈四次,乘起來多少?一千二百多兆;如果彈七次的話,兩千一百多兆。這樣念頭就過去了,我們怎麼會感覺得到?我們根本就沒感覺,念頭那麼快速。而且那個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每個念它都有個形狀出來。形就是什麼?物質;形皆有識,識就是精神。所以見相同源,精神跟物質都是從這一念出來的,這個是在唯識論裡面講得很清楚。這個念念成形,就是它非常快速,是物質現象生起來的時候立刻就滅了,幾乎是生滅同時。因為它太快了,它停留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就是你說生,它馬上就沒有了,立刻就滅了,那麼快速。所以佛在《楞嚴經》上也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當下它就滅了。所以一秒鐘如果彈四次,多少?一千二百兆次的生滅。物質生滅的速度這麼快,我們沒有辦法去執著它,我們捕捉不到,你也不能佔有、也無法控制,所以沒有辦法去執著。它「念念成形」,這個形就是形狀,一個念它就有一個形狀出來。形是物質現象,物質就是有體積的,物質現象。「形皆有識」,識是精神現象,就是有見聞覺知,受想行識。在一真法界有見聞覺知,在十法界有受想行識,如果我們超越十法界,受想行識沒有了,轉阿賴耶識成為大圓鏡智。受想行識是見聞覺知在迷的狀況之下變成受想行識,覺悟了就見聞覺知,所以覺悟,它就沒有了,沒有受想行識了。

  「一塵虛相」,這一粒微塵它也是一個虛妄相。所以《金剛經》佛講得非常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都是虛妄。凡所有相,不管什麼相,都是虛妄的,所以這個一塵,它也是一個虛妄相,不是實在的。雖然是虛妄的一個相,但是它能障礙你明心見性,好像眼睛長了白翳,我們現在講你眼睛有青光眼、白內障這些,它障礙你的能見度。所以一塵妄相障礙我們的大智圓明,它會障礙,障礙到我們看不見真相。「真」是真性,它一障礙,你見不到性,迷在這個相上面。其實性就在相裡面,但是我們起心動念就是自己造成一個障礙,就是障礙真,讓你見不到真性,這個叫染,污染的染。在一塵,或者一毛端,這個當中你就見到染淨,覺悟就是淨,迷了就染。其實事實真相是一樣的,迷了,你感覺就是污染;覺悟了,污染統統變成清淨了,這個道理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體會。

  好,這節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段。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這一段的問答也是非常精彩。這堂課我們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