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4500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集) 2010/12/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46-0009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大家昨天參加一天活動,累不累?是身體累,心不累。剛好這也是馬來西亞一年一度為國家社會祈福的佛家的法會。在幾千年我們中國的歷史長河當中,這個三教教化人心是沒有間斷過的。清朝雍正皇帝談到的,「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所以儒家、道家、佛家對我們幾千年的世道人心影響都非常大,尤其昨天這是為國家、為社會的和平所祈禱,對於老百姓它都能生起這一分善念,胸懷國家天下。所以在歷代的皇帝當中,他們都知道三教的教化非常重要,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儒家是治世,治理家庭,還有治理政治,這是儒家學問當中很強調的。一般一個國家的政治都採取儒家這些教誨來治理。而佛家的教誨它的範圍要比儒家更大,儒家著重這一世,所以在時間當中儒家強調一世,佛家強調三世,包含過去世,包含未來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剛好躺在大地上,看著滿天的星斗,有沒有這樣的體驗過?都沒有?沒有的話可能還得安排一下,因為常常接觸這些大自然的景觀,人的心胸開闊。像我這個從小就住在都市叢林當中,那房子是一棟比一棟高,打開窗戶很難望得很遠。像蒙古、新疆這些地方的人,你看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所以他們的歌聲就特別的宏亮、豪邁。所以我假如到新疆去住幾天,可能歌聲就會進步了。所以確實大自然對我們的教化是很無形的。而我們看到這個滿天星斗,感覺到宇宙的時空是無盡的。時間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空間那就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地球。所以站在科學家的角度,以前都覺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實這個認知,當時候是全地球的人大部分都覺得是。其實真正了解宇宙的浩瀚,再想一想,那個時候的人類不是很愚昧嗎?其實人一點都不愚昧,有本善,有明德,他只是被障礙住了而已。被什麼障礙住了?自我、自私、自以為是,我覺得怎樣對就是對,他就無法去深入了解宇宙時空的真相。那個時候有科學家提出來,太陽才是中心,雖然他提的也不是對的,可是那個視野就比覺得地球是中心要大得多了。可是那個時候提出來的人,很多是被拖到監獄裡面處死。所以我們要真正求得人生的真相,不真正深入這些聖賢覺悟人的教誨當中,很難跳脫自我的這些認知。
所以剛好昨天有這個機會,大家一起參與這個法會,可能也對我們的人生有一些啟示。其實人要懂得有來世,他的見識就不同,他就懂得好好經營自己的這一生,不能亂糟蹋,更不能墮落,他會有責任感。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為什麼作惡肆無忌憚,什麼都敢幹?他覺得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他就要用這幾十年的歲月去放縱自我,所謂享樂。假如知道種這樣的因,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他就有敬畏的心,不敢亂造惡。所以幾千年來,聖賢人教我們的,主要的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重視倫理道德,人恥於作惡,他有羞恥心。重視因果教育,人不敢作惡,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其實人不相信有因果,這個是大狂妄。什麼時候有因果?任何一個念頭、一個言行都有因果。今天我們罵人,這是因,果是什麼?我們前次的課程有提到,打人就是打自己,罵人就是,有沒有講?有!這個不只人與人是這樣,人與大自然都是這樣。
有一年,剛好也是這個時間,十二月份,我剛好在馬來西亞麻坡參與了幾天的課程,他們的課程安排最後一天不上課,所有的學員一起到海邊撿垃圾。撿垃圾,挺好的,我們學了之後去實踐。結果我往海岸線走,遠遠看到那個樹上有黃色的、有紅色的東西掛在樹上,因為距離比較遠,我心裡想,耶誕節快到了,連海邊的樹都變耶誕樹了。後來愈走愈近,才知道那個掛在上面的是垃圾袋。人們太短視了,只圖一時的方便,所以有垃圾就往海裡丟,覺得丟出去就不關我的事了,其實最後還不是全部都漂回來給人了嗎?曾子告訴我們,「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個就是因果。「出爾反爾」的本來意思是這樣,現在人用的意思跟本來的意思有點差距了。「既來之,則安之」,這個本來的意思也是,既然人家來到我們身邊跟我們有緣,我們應該照顧他,讓他安心能安頓下來。所以我們的言語出去了,不好的言語,那個不好的結果,時機成熟了它又會回來。所以《大學》裡面也告訴我們,「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講那個罵人的話、傷人的話,最後你還是會受到這個不好的結果。「貨悖而入者」,這些貨物、財物你是違背天理把這些財物拿進來的,最後「亦悖而出」,你最後還是留不住的。
有一個定遠縣的狄縣長,剛好他那個地方有一個婦人,她的先生去世了,家裡比較有錢,結果這個小叔就對自己哥哥家裡的財產動了歹念。但是財產應該是屬於他太太他們家的。這個小叔就去找縣長,說我們設計把他的錢財拿過來,到時候我們分一半。這個狄縣長就答應,真去做了。結果這個婦人被關在監獄裡就屈死了,兩個人分了財產。這是貨悖而入,亦悖而出。後來這個狄縣長,他有五個兒子,好像是七個孫子,全部,包含他自己,都是身體長瘡,而且都很相近的病症,全部死掉,死到剩下一個孫子,而且也沒有立錐之地。不只錢沒有了,連命都沒有。
所以經典裡面事實上都把因果報應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了,其實《弟子規》每一句都是因果。今天種了這個好因,以後它會結好果。「父母呼,應勿緩」,是對父母的恭敬心,種下了這個因,感來的結果是他尊重父母,而且他不只懂得尊重父母,他延伸到懂得尊重長輩、尊重領導者,「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所以每一個德行都像一顆種子,在他往後的人生都會開花結果。「置冠服,有定位」,是一個好的習慣,也是一個好的種子,感來的結果,他以後做事有條不紊。可是假如不學習《弟子規》這些教誨,你不教他對的,他學到錯的,比方他放東西都是亂放,這是因,種了這個惡因,最後結惡果,讀書的時候作業沒帶,出社會工作的時候,重要的合約沒帶,有沒有可能?這不都是惡果嗎?所以在這個宇宙間的事情,在事相當中,兩個字就講完了,「因」跟「果」,不複雜的。為什麼聖賢人教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因為這個結果必有什麼?原因!所有的道理不會離開因果兩個字。
大家想一想,一年才辦一次,奇怪了,怎麼大家就遇上了?這是結果。原因在哪裡?這個吳校長、曾老師、許哲女士也很少到我們中心來,奇怪了,怎麼都被你們遇上了?原因是什麼?別高興得太早,原因,當然我推斷的不一定對,可能就是我們都曾經發過願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發了這個願,因緣成熟了,該我們幹的活,一件都跑不掉,是吧?所以為什麼叫「死而後已」,好好幹,幹完了就能體會到孟子的喜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那種快樂,做了才知道。「大樂莫如無愧怍,至誠乃得有經綸」,人生最大的樂,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天地,對得起他人,而至誠的心跟古聖先賢這些教誨就相應了,一接觸就能體會到他們的心境。
這幾節課我們一直在談學習,談到老實、聽話、真幹,談到不自欺、務本、先難,從起心動念下手。而在這個務本,我們舉顏回夫子為榜樣,因為當時候的人問夫子,你的學生當中誰好學?夫子說,「有顏回者好學」。夫子講完之後,「今也則亡」,只有顏回好學,現在沒有了。諸位學長,大家要善於去體會,假如我們是當時候夫子的其他學生,聽到夫子講,只有顏回好學,現在沒有了,當下我們什麼心情?你們要配合一下,你們現在的表情不像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狀況。告訴大家,時空是假的,至誠心就可以突破。好,重來一遍,人要入戲,才可以從每一個人生境界當中有所體悟。請問大家,您在看《達摩祖師傳》的時候,您是誰?你在看《醫道》的時候,你是誰?其實你從這個地方看,人其實挺有志氣的,是否?性本善。我們從小到大看電影,一看,整個過程我們的心境,男生就是男主角,女生就是女主角。會不會女生是男主角?有可能,現在女子比較有氣慨,都是要為往聖繼絕學,可能在看電影的時候,自己是男主角。不會有男人看的時候,希望自己是女主角吧?從頭到尾都是這樣。有沒有人看電影的時候,邊看邊覺得,那個倒垃圾的我挺喜歡,我要去做那個人,不會吧?那個小二挺可愛的,我去做那個店小二就好了。從頭至尾都是期許自己就是那個電影當中最偉大的那一個人,所以從這裡都看得到人其實都是善良的,都是有志氣的。
當時候夫子講這樣的話,假如我們是其他的弟子,當下應該是覺得很慚愧,假如有一個洞的話,那真的想要鑽進去,不好意思!糟蹋了夫子的教誨,應該是這樣的心態才對。不過假如是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師長講,誰是我最好的弟子。就像昨天我們非常佩服悟行法師,師長跟他說最好的弟子是劉素雲老師,悟行法師很讚歎,隨喜!這個也是師長最歡喜看到的。假如師長讚歎別人,我們就有點吃醋,然後躲到房間裡:師長偏心。現在人很容易犯這個問題,動不動就是爸爸媽媽偏心、領導偏心、師長偏心,動這個邪念。所以什麼時候都要勘驗自己的這個念頭,是在正還是在邪,是在覺還是在迷當中,這個非常重要。
而顏回為什麼好學?夫子強調,「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就不瞋恚,一個人要先能定得了自己的火氣,他才有可能提升他的境界。人修得再久,發一場脾氣,火燒功德林,全都沒了,而且還要好幾天,身心才調整得回來。而這都是格物的功夫,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貳過,這是不愚痴,錯誤一發現了,絕不再重犯。所以在《易經》當中夫子讚歎顏回,「有不善未嘗不知」,自己有什麼過失,馬上可以察覺;「知之未嘗復行」,已經知道錯了,不讓這個錯再重犯。這些態度都相當值得我們學習。夫子也提到,「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強於行己,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持身」。我們在學習當中常常提到的是孔子、曾子、顏子,這些都是聖人,孔子是至聖,曾子是宗聖,顏子是復聖,都是入聖人境界的,是我們的好榜樣。
「強於行己」,這個強有自強的意思在裡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這個自強來自於自重、自敬,真正相信自己有本善、有明德,要好好把握自己,不再糟蹋自己,他不斷提升自己,那都是主動的,不用人家去叮嚀。所以這個表現是什麼?尊重己靈,尊重自己的靈性跟本善,這也是一個人不斷提升很重要的動力,自重自愛。再來,這個強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面對習氣的時候,趕盡殺絕,絕不逃避退縮。所以我們在修學的道路當中,「探理宜柔,優遊涵泳,始可以自得;決欲宜剛,勇猛奮迅,始可以自新」。我們對經典這些義理要怎麼樣去深入?身心要放鬆,就像我們每天看那個魚在水中游,放不放鬆?那個魚不放鬆它就抽筋了。所以相同的,你在深入這些經典很緊張,然後在那一直抄筆記,回去有人要問我學到什麼了?這種狀態都不放鬆,悟性出不來。悟性出來的時候見一切人事物智慧就出來了,所以要優遊涵泳才能夠有所悟、有所得。放鬆沒有?每天早上練這個放鬆。
「決欲宜剛」,面對自己的習氣、欲望的時候那就要剛,沒得商量,就像毒蛇嚙指,你的手指頭被毒蛇咬到了,接下來,下一個念頭,怎麼樣?剛好佩了一把寶劍,唰!就要把它砍斷,不然它就要傷及你的身命了。相同的,習氣放縱了就要傷及我們的慧命。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夠成就學問?都是因循茍且,不肯面對嚴重的習氣,才變成這樣的。所以這個要勇猛奮迅,要下大決心,一發現,馬上對治,馬上放下,這樣才能德日進,過日少,日日新,又日新。所以這個強於行己當中,也包括對自己習氣下功夫。所以夫子回答顏回問仁的時候,回答了「克己復禮為仁」,這個行己當中就有克己,克除習氣在其中。
顏回很好學,他也善問,夫子講克己復禮了,顏回緊接著問,「請問其目」,就是從哪裡下手?從這裡我們看到,顏回的學習態度,任何一個道理它一定強調落實。老師,這個道理我明白了,應該從哪些地方下手?夫子告訴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其實我們看,勿視、勿聽,這個都還沒有付諸言行,代表什麼?要守好自己的意念,看的、聽的會擾亂自己清淨心的,絕不能去看、去聽。大家可以去體會看看,今天我們,比方一起共學四十五天,一月十二號早上我們結業典禮結束了,下午你找兩、三個同學,「走,我們去看一場武打片」,看一場電影,殺盜淫妄都有了,兩個小時,試看看,保證四十五天全部摧毀,大家相不相信?真是這樣!除非已經到什麼?已經到有定力可以不受這些境界影響,甚至可以轉。還沒到這個功力,還是老實一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保護好人這一顆清淨的心。
所以最好報紙少看,閒話少聽,「非聖書,屏勿視」、「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你說不看報紙,很多事不知道。告訴大家,該你知道的你還是會知道,很多大事人家還是會告訴你的。可是你看現在報紙裡面烏煙瘴氣的東西很多,殺盜淫妄的東西太多了,人一看很難不落印象,就被它給干擾了、被它給污染了。所以一開始學的時候,會動自己的心的,會起邪念的東西,一定不能接觸,這個顏回都幫我們問出來了。非禮勿言,只要心有傲慢起來了、有情緒起來了,不要講話,這已經非禮了。失去恭敬心,講出來的話,對人一定沒有益處,反而有傷害,不只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隨順習氣了。非禮勿動,這個動,講根本,念頭,調伏妄念。
「弱於受諫」,這個弱就是很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諫,他的道德學問這麼好,卻非常能接受別人的勸諫。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曾子的教誨,曾子說道,「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在「泰伯第八」裡面,曾子讚歎顏回的修學跟處世態度,他能夠以能問於不能,他很有道德能力,但是他還是很謙虛可以不恥下問,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這個都是體現顏回的謙卑。而且很有修養,犯而不校,能謙虛去請教別人,而自己非常有能力跟道德,可是內心都是覺得自己還很缺乏,而且人家冒犯他,從不跟人計較。而大家看,這是誰觀察出來的?曾子。為什麼不是其他的同學觀察出來?所以曾子不只很用心的跟夫子學,曾子還從所有同學當中看到、學習到他們的優點,所以雖然曾子的特質是魯鈍,可是他還是有很高的成就。所以曾子又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些句子其實都可以看出這些聖賢的心境,他看著每個同學、朋友的優點,來效法他們,輔助自己提升道德,以友輔仁。
所以顏回很謙虛,很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諫。「怵於」,「ㄔㄨˋ」,沒錯吧?「ㄔㄨˋ」,對,捲舌的。我們今年過年期間會上「ㄅㄆㄇ」的學習,台灣的「ㄅㄆㄇ」,因為台灣很多古籍都有注音,把這個「ㄅㄆㄇ」學會了,這些古籍你可以自己深入學習。我們會把它攝像下來,到時候也歡迎大家網路可以一起來交流。這個「怵於待祿」,待祿其實就是做官,領國家的俸祿,怵就是戰戰兢兢,就是怕做官。為什麼?責任重大,就像《孝經》裡面講,「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也是公務員,當時候在學校,我們教孩子,接受政府的俸祿,我得要對得起台灣的下一代。那當然是要這個「怵」,戒慎恐懼,不能對不起人,不然就對不起台灣老百姓的信任。而且公務員是老百姓跟政府最好的橋梁,這才是盡了本分,為什麼?公務員代表整個國家政府的形像。最後,「慎於持身」,重要的就是潔身自愛,不敢以言行污辱了父母,污辱了聖教。
所以剛剛舉的顏回不瞋、不慢、不愚痴。再來,顏回也不貪,夫子講,「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他不會貪求物質的享受。諸位學長,您現在有沒有不吃什麼受不了的?有沒有?都沒有了,請受小弟一拜。有些人學了傳統文化以後,愈學煩惱愈多,為什麼?他說每天吃東西,都覺得很好吃,他愈想愈苦,你看我貪念又動了。東西本來就很好吃!你不要學完傳統文化以後,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愈學,你不是學到最後變麻木了嗎?變木頭了。吃得很好吃,這叫享受。你可以享用,可以享受,不要執著,不要貪著。吃得很好吃,哇,廚房裡的阿姨她們技術很好,這麼多義工幫忙,吃著吃著,把他們的愛心都放在心上,很好,不只肚子飽了,心裡也飽了。什麼是貪?是吃完以後,現在上課的時候還在想,哇,好香,那叫貪。大家在我們以前年輕的時候,比方說去哪一家吃了什麼東西,結果回來兩、三天都忘不了,就在那裡等,趕緊下班,再去喝一杯,不然我都快發抖了,那個叫貪。貪裡面都有點味道,有點像吸毒一樣,上癮了,沒有不行。
所以傳統文化從哪裡下手?從那個你最放不下的東西,先難!從你最放不下的人放起。我不是叫你拋家棄子,你不要到時候怪到我頭上。放是心上不要罣礙,不要執著,那不是責任放下。有時候說話不容易就在這裡,講了人家理解錯了,就麻煩了。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今天你愛護你的親人,很好,可是你罣礙了,你操心了,不只你累,誰也累?對方可以感覺到,這麼親的親人怎麼感覺不到。你有負擔,他也有負擔;你放下了,他就放下了。所以記得二00三年,我到海口去,我媽就說:把你交給老祖宗,我不操心了。真放下,我到海口去都睡得很好。結果過了幾個月,我回家過年,打開門見到我母親,我說:媽,你這幾個月修道的功夫很好。我媽一頭霧水:你又不在家,你怎麼知道我修得不錯?我說:媽,我這幾個月一點都不操心,心裡沒負擔,鐵定是妳放下了。我媽,嗯,點點頭。我讚歎母親放下了,就代表以後也不能再提起來,不然這樣會讓兒子笑話我功夫退步了。所以我們母子兩個也是互相鼓勵、互相肯定。所以真的很多事情把道理想通了,別幹那個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的事情。
所以剛剛講到顏回不貪著世間的這些享受,這也是承傳夫子的道德,夫子說,「飯疏食飲水」,吃粗茶淡飯,「曲肱而枕之」,剛好沒錢買枕頭,手這麼一弓起來就當枕頭睡了,「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會起貪世間的功名利祿。樂什麼?樂道!他深入古聖先賢教誨,有法喜,不斷的從內往外湧,高興。有沒有人說我好窮,我好快樂!有沒有?大家有沒有聽過,有人說,我窮得沒飯吃,好高興。所以安貧樂道,那個是樂道,不是樂沒錢,不是樂沒得吃,是真正了解到,人生真的喜悅是從內自自然然湧出來的。只要那個樂是因為獲得外在的人事物而樂,那個樂遲早會變化,因為人事物都會變,一變,苦就來了。所以真正的樂不能從外面去找。
比方說夫妻恩愛,世間人很多人羨慕,可是有可能那個樂最後會變成什麼?苦!比方說她先生要出差三天,她哭得死去活來,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的夫妻?那你說她那個哭是從哪裡來的?從前面的恩愛來的。所以這個不叫真恩愛,這叫什麼?叫佔有,要把他拿開,不行,這是我的。夫妻裡面常常要問:你愛我嗎?對不起,我這是從別人那裡拿到的經驗,為什麼?一個人人生的精力有限,但是又要跟廣大的人群交流,多截取別人的長處、經驗就對了。因為曾經我在台灣的時候,有一些四、五十歲的婦女,剛好她們做義工好幾天,最後一天學員都走了,當天晚上我們一起散步的時候,這些婦女就很神祕的問我,還偷偷的問,她說:蔡老師,奇怪了,我們夫妻的事,你怎麼都知道?她們覺得說我沒結婚怎麼知道這麼多事。告訴大家,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因為我得跟夫妻講課,所以趕緊搜尋生命當中父母、長輩他們夫妻相處的這些情境,包含不斷的接觸群眾的時候,他們也會把一些情況告訴我,我趕緊蒐集客觀資料,然後再跟大眾來分享。所以世間的苦,從外得到的樂失去之後就變成苦了,這個叫壞苦。因為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會變。
台灣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對夫妻感情非常好,結果這個先生意外離開了,後來這個太太沒有多久,受不了沒有先生的日子,自殺死了。請教大家,她為什麼要自殺?什麼緣造成了她自殺?對她先生那個情感的執著,最後沒有先生了,活不了。請問她先生是在幫她,還是在害她?你們說的。有時候這個時代講話實在不容易,點到為止,你把它講得太具體了,底下聽的人心裡不高興:哼,我就不是這樣,你還講那麼武斷。所以點到為止就好了,懂的他就懂了,不懂的你不要跟他抬槓。所以其實《資治通鑑》裡面這一句話非常好,「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愛護一個人不循著道理、真理,很可能愈愛愈害了他。這一句話在哪?在所有人與人的關係裡面。我們剛剛講夫妻,夫妻是個緣分,有緣聚就有緣散,請問這個緣聚了之後,我們希望帶給對方生命什麼樣的啟發跟提升?這個我們腦子裡要很清楚,是讓他更有智慧,是讓他更明白生命的真諦,是讓他愈來愈幸福,而不是讓他愈來愈執著這個情愛。一執著情愛,人就愈貪,人習性愈重,靈性愈沉下去,那怎麼是愛他?最後緣變化了,帶給彼此的就是痛苦。夫妻如是,教育孩子、子女的緣分也是這樣,愛護他,沒好好教育他,最後就變溺愛了。
有一個班上的孩子,中學的孩子,他們的老師給他們寫一篇文章叫「我的母親」,以這為主題。不過題目抓住這個主題自己定。剛好班上有兩個女孩的母親去世了,已經離開她們了,其中一個女孩寫的是「微笑的母親」,她的母親很樂觀,縱使是在得癌症的過程當中,都是非常平靜的去面對,哪怕在床上生病的母親,她的印象都是微笑,這個給孩子一生很好的態度。另外一個孩子同樣是失去母親,她寫的就是「夢中的母親」,因為母親很溺愛她,老師到她們家去拜訪過,都已經念中學了,床上還一大堆洋娃娃,母親確實是很疼愛她,但是她很依賴。所以當母親離開都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她還沒有從母親的離開當中走出來。所以這兩位母親教育她的態度完全不同。所以這一句話,用在不管是君臣、朋友、兄弟,人與人的關係都是這個道理。
我記得念初中的時候,很多女同學好得不得了,上廁所都一起去,結果很奇怪,幾個月之後,因為一點小事,從此兩個人就不講話了。請問大家,愛之有沒有以道?而且那個根本不是愛,那是什麼?欲,欲望,佔有。那個欲望愈來愈重了,哪一天這個朋友沒有先想到我,就發一頓大的脾氣,你居然沒先想到我,還先想到那個人,就沒完沒了了。光說這一段就覺得挺累人,想都會累了,還去幹那種事,真傻。所以孔子講,「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愛他的時候他什麼都好,都念念為他著想;討厭他的時候,詛咒他,罵他。明明是同樣一個人,為什麼差這麼多?這樣的態度是不是有點迷惑顛倒了。
我們冷靜反思自己的一生,所有的親朋好友曾經跟我們很好的,現在我看他不順眼的,有沒有?假如有,非惑歟?是不是有點搞不清楚狀況,迷惑了?我們看不是他變了,是誰先變?是我們的心先變了。面對人生的親朋好友,我們要時時不忘初心,人就不會順著這些意氣、情緒去處理事情。比方說我在學校任教,看到這些小朋友,我的初心是把他教好。沒有人到學校去是要去罵學生的吧?是要去看學生不順眼的吧?所以這個意念、這個初心,就一直把它保持下去,人就理智,不會意氣用事了。為什麼會惡?為什麼本來愛會變成討厭?就是因為我們在這個關係當中產生控制欲望,結果不如我們的意思,瞋恚心就起來了。所以道義之交是不談條件的,是沒有要求的。人只要起念頭、有條件、有要求,他已經不在道義當中了,他已經不在行道了。所以孟子是「養浩然之氣」。一個人為什麼會有浩然之氣?無欲則剛,他沒有任何欲求、要求。所以我們是不是在學傳統文化,就看是不是念念都跟道義、情義、恩義相應。
現在的人,什麼關係,沒先想到義,都先想到利,所以這種關係非常脆弱。聽說現在很多年輕人要去結婚,還沒結,要先財產公證,這些財產是,這冰箱我買的,鞋櫃我買的,先記一下,然後桌子是你的,都要記一下。還沒結婚就想什麼?我說這個現象實在堪憂!還沒先提起道義,就先自私自利了,一有什麼摩擦,可能衝突就來了,到時候冰箱也沒得放,鞋子也沒得放,生活中小事都變大事了。諸位還沒有結婚的學長,假如您要結婚,拜託一下,好好演出什麼叫中華文化教育之下的夫婦,就是道義之交。所以你假如真的要結婚,有一個信念,要為對方奉獻一生,沒有任何要求。你有這樣的心境,你再結婚,不然我保證,你結了婚一定會有苦,一定會有爭執。有這樣的心態,走入婚姻才能經營好。
我們注意看,三十年、五十年之前的,有受過中華傳統文化的婦女,她們真的是這樣,道義,付出了一輩子,哪有曾經計較過,跟父親計較哪一件事,我們沒有看過。而且很有意思,道義的人生,苦盡甘來,你看到了晚年,孩子們都很孝順,整個家族都非常感激這個大嫂,感激她對家族的付出。大家想一想,請問是現在的婦女辛苦,還是五十年前的婦女辛苦?五十年前生六個、八個正常,有實力的話生十二個的。一個先生賺錢,不只養八個孩子,還有什麼?公公婆婆、小姑小叔,你說那個難度有多高。省吃儉用!早上三點多起床,晚上都不知道多晚才休息,而且鞋子、衣服還自己做,難度這麼高,這個婦女一個苦字都沒講過,為什麼?她道義!該做的,再怎麼累她都不會抱怨。咻!五十年之後,現在的婦女生一個、生兩個,還沒跟公公婆婆住,結果一天到晚苦苦苦苦苦,抱怨一大堆,明明責任沒有以前那麼重,為什麼反而抱怨成這樣?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心動,不要怪環境,不要怪他人,其實都是我們的心偏離了道義、情義,才會有這麼多人生的苦惱產生,抱怨都來自於計較東、計較西。
所以剛剛就夫子這一句話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清自己,面對任何的親朋好友的緣分,我們不忘初心,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樣幫助他,怎麼樣利益他。再調得更單純一點,我們這一生不管遇到任何的親朋好友,只有一個態度,就是為他好,利益他,很單純。這是我們講到格物,不貪的這一點。
接著跟大家講到「先難」,剛剛也跟大家講了,你對哪些人事物最割捨不下、最貪求,從那裡下手,這樣才是真正下功夫。不從這個最難的下手,功夫提不上去。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到,「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有很好基礎的人很多,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就因循茍且「耽擱一生」。我們注意去看,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他的家庭,他的公司轉變很大,對傳統文化很有信心,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這個當事人他最難克除的習氣他把它轉過來,是最讓人佩服的,最讓人對傳統文化能生起信心。曾碧絲老師就講到,她的先生學傳統文化,她為什麼肯去了解了解這些教誨背後到底有什麼學問在其中?因為她的先生學了之後就不發脾氣了,這給她很吃驚。所以我們身邊的人對傳統文化還沒信心,關鍵在哪?我們最難的沒有轉過來。
最後,真幹,下手處還在起心動念。人有不好的念頭,進一步就會變成不好的言行,所以念念能保持正念,一切言行都跟道理是相應的。但是假如邪念止不住,那遲早會變成不好的言行。怎麼讓自己的念頭保持純淨純善?人能夠正念一直分明,「功夫到,滯塞通」,他正念分明到一定的定力,他就開智慧。人生一開智慧,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所以傳統文化的目標不是積累很多知識,是開智慧。怎麼讓自己的念頭都保持在正念?《中庸》一開篇就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我們的念頭時時都要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真誠就不虛偽、不應付;清淨就不染污;平等,不傲慢、不分別;正覺就不迷惑,就不會邪惡;慈悲就不自私自利,就不會有傷害人的念頭。所以學問最重要的功夫是能轉念,能轉念就能轉境。
儒家特別強調,「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孔孟之道,仁義而已矣」,代表我們的念頭時時都要跟孝悌仁義相應,這個就是會用功。請問大家容不容易?大家有沒有遇到任何人事物,要仁義、要仁義,要念念為人著想?所以我們從哪裡下手?念念為人著想,絕不起自私自利,從這裡下手。看到人的時候一直提醒自己,為人著想、為人著想。沒人的時候,自己坐在那,有沒有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有沒有?有時候你一分神,它都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所以要讓自己時時保持正念不容易!有一個很善巧的方法,用一個正念取代所有的妄念,這個就簡單了,好力行。當然每個宗教的修學方法不同,從儒家來講,諸位學長,你們挑哪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可以,或者「明明德」,或者「性本善」,用這一念取代所有的妄念。道家呢?「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欺暗室」。
佛家,佛家的佛,其實他的名號都是表一個人本有的本善性德,所以「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仁慈,牟尼是寂滅、寂靜,就代表每一個人都有慈悲、都有清淨,都是本有的,就好像明明德是本有的,本善是本有的。這個「阿彌陀」它是印度梵語翻過來的,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悟,因為尊重這個佛是覺悟的人,就不翻,直接從音過來。所以其實這「阿彌陀佛」就是代表每一個人本有的無量智慧,無量光,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德能。所以念這一句就是把自己的本善念醒,不要再隨順妄想邪念,以一念抵所有的妄念、邪念,這個方法容易。所以坦白講,現在不用這個方法,心性、德行想提升都不容易!俗話講的是,自己有幾兩重要秤一秤。雖然懂了很多道理,但是遇到境界的時候,還是妄想紛飛調不下來,控制不住,這個就是一個善巧的方法。
大家累不累?真不累,那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