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華文化傳統進修班—4500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10/12/1 馬來西亞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46-0002
尊敬的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好。大家剛剛在齊誦本週立志格言,精神都非常抖擻,七十幾個人念出來的聲音,感覺到上達天聽,我們的祖先在天之靈都感受到大家的誠心。所以發這個願,就有力量不斷的去對治自己的習氣,去提升自己。我們昨天講的「願大、志堅、心要細」,這個細也要回到格物的功夫上面來。而往往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遇到一些情境,我們有情緒、有對立,就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內心裡有波動,不和氣了,就是習氣現前。所以跟大眾相處是最容易可以發現自己問題的時候。
我們談到立志,我們也以孔老夫子的志向為志向,因為師長,我記得是在二00四年,剛好師長在新加坡,我那一年耶誕節是在馬來西亞陳氏書院,剛好有機會跟大眾交流《弟子規》,交流完之後就到新加坡;二00五年的一月一號我是到了印尼,這日子都記得很清楚。像那一年十二月二十五號,在馬來西亞的時候,印尼發生海嘯,這是很大的災難,好像傷亡是二、三十萬人。「覺者畏因,迷者畏果」,我們還不了解宇宙人生這些道理,看到現象會很恐懼,問題是過了一段時間又忘了。但我們明理之後,知道根本原因是人心不善,造作罪業,才感來這麼大的災難。所以《尚書》告訴我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左傳》也告訴我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這句話《左傳》也有,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也有。從種種這些跡象也提醒我們,恢復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刻不容緩,這災難的頻率,坦白講是愈來愈高。
從這些社會現象,我們再來看老祖宗的教誨,真的是非常的深刻。《禮記.學記》開篇就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為什麼教育這麼重要?大家冷靜看看,現在全世界的社會都覺得什麼為先?賺錢為先。這句話經典裡面有沒有出現過?「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怎麼現在末變本了,末變最重要了?為什麼會亂?亂在不明理。《孝經》當中告訴我們,「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一句話就把為什麼會亂講透了。因為人不懂恭敬,不懂孝忠,以下犯上,沒人教他。《禮記.學記》又講,「人不學,不知道」,《三字經》也講「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這些話都很深刻。非聖人者無法,這幾代人對老祖宗、對聖人的教誨看不起,甚至覺得它落伍了,所以偏離了聖人的教誨,沒有做人的方法,那就是不敬長、不尊師,再加上非孝者無親,又不知道尊重、孝敬父母,做人的根基根本就沒有了。人連做人的根基都沒有,災難能不來?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那就「必有餘殃」,就會出現。所以其實我們這個世界從一九九九年就傳說很多預言,說世界末日到了。
諸位學長,有沒有世界末日?你們都是過太平日子。世界末日是結果,因在哪?人都不像人,當然會有世界末日。人不像人,世間的法律收拾不了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大家注意看有徵兆,這幾年災難那麼多,老天爺要算總帳的跡象都出來了。這不是我說的,有一個民族,歷史很悠久,特別精通算術命理推斷,還有天文的推斷,馬雅預言,這個民族,他們推斷很多事都很準。他們就推斷二0一二年是世界末日,人類歷史重新開始。大家看過「2012」這一個片子沒有?這個片子不是空穴來風,這是依據預言拍出來的。結果科學家看了這個片子,因為這個片子是全世界聯播,同一時間聯播,科學家就說到,依他們科學的預測,應該是二0一三年,他們已經觀察到太陽附近已經形成所謂的「太陽風暴」,將在二0一三年對地球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影響。大到什麼程度?很可能很多人類的文明都會被摧毀掉。大家想,不管是二0一二還是二0一三,其實都很近了。「2012」的片子出來是去年,這麼一晃,一年又過去了。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大的災難來,能不能逃得過?自己能不能逃得過?你們都沒有反應,陷入沉思當中。有沒有人有把握,這麼大的災難來,我一定可以平安無事?再來,我的家庭可以平安無事?更有弘願的,我在的地方可以平安無事?這個都是有道理的。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很嚴重,二千多人傷亡,震央在集集,就在南投。結果就很多人,台灣的這些有學習的人,就跑到新加坡去問師長,台灣的南投寺院最多,修道人最多,應該是正法最興旺的地方,怎麼災難最多?興旺要怎麼看?寺院蓋得最多叫興旺嗎?比方傳統文化講座辦得愈多愈興旺嗎?那我們不都落在表象上面了!活動辦多了,寺院建多了,什麼也多了?名聞利養跟著都多了,幾個人能八風吹不動?大家都搞熱鬧之後,沒有下功夫在自己的對治習氣上,統統跟著去忙很多事,忙的可能是枝末,而不是根本的事情。我們都覺得世間人忙那個沒有意義的事情,追名逐利,可是我們入了傳統文化可不能最後還是在搞本來的追名逐利,這叫換湯不換藥。我們確有好心,但是我們名聞利養的習氣伏住了嗎?習氣伏不住,遇到境界,還不是被境界給轉。
比方以我們男眾來講,最難調伏的是什麼?色!不是我說的,孔老夫子說的,假如是我說的,可能我們男同胞就對我有看法。「已矣乎」,這是孔子在二千多年前的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矣乎,就是哎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夫子講,我沒見過好德行、好學問像好色一樣這麼積極的人,這麼竭盡全力去追求的人。這也點出來,色很不容易調伏。儒家強調要「窒欲」,節制欲望,欲望要知足適可而止,不可放縱。所以我們看現在企業界很多人很有錢,有錢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是什麼?是人心的問題。你說善心的人有錢,他能做好事,就像杜甫講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有錢蓋了很多中心,讓所有想學習的人來學習,有錢怎麼不好?所以其實好不好都不在外面,「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老子提醒我們,「禍福相倚」,禍跟福它是連在一起的。看起來是禍,人的心面對的時候反求諸己,禍就變福了。看起來福報現前,就像現在很多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很多人一夕致富,變得很有錢。一般人覺得錢來了,福!但是有錢而無德,很快的就染上很多惡習,吃喝嫖賭、殺盜淫妄、驕奢淫逸這些習氣就上來了。所以這個德的根基是人生幸不幸福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面對很多誘惑還能全身而退最重要的關鍵。
所以夫子的這些提醒,其實對我們都很重要。修學就要從難處去下功夫,當然在下功夫的過程,不是心急,愈急反而適得其反。比方有個朋友覺得他最嚴重的習氣是喜歡睡覺,一天要睡八、九個小時,結果可能今天聽完課之後,他說我睡四個小時就好,勇猛不勇猛?很勇猛,很多人一聽就會對他豎起大拇指,真厲害。他一下子八個小時變四個小時,叫真厲害?叫玩命,叫太急!要循序漸進。所以這個時候你看,他很激動,我們也跟著他激動。應該是他很激動,我們要很冷靜,你慢慢來,不要一次用力過猛,八個小時,明天七個小時五十分鐘,再來,七個小時四十分鐘,慢慢調整,總要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而且這個循序漸進是對自己,不是要求身邊的人,這個心態是非常重要。
我們在修學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障礙,都是因為沒有抓住「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這個心態。我們以前學數學,XY軸,有沒有?傳統文化的X軸是什麼?叫嚴以律己。傳統文化的Y軸是什麼?寬以待人,時時不能偏離這個原則。我們要去要求身邊的人節制欲望,這不妥當,要要求自己。請問大家,欲望愈來愈少,好不好?好。那是真正欲望愈來愈少的人才知道好在哪裡。假如還沒有真正放下很多欲望,一想到要放下欲望,好苦!你說一個人沒有真正三個月、六個月沒吃肉,他怎麼知道不吃肉以後那個身心舒服輕安,是吧?我們自己都還沒有享受到那個放下欲望的自在,然後就急著說:你要放下,你要改。當我們去要求身邊的人,他也感覺不到什麼叫「寡欲精神爽」。而且我們要求他的時候,我們自己都還沒做到,最後人家一定不服的,你都只是要求我放下,你自己都不放下。人家心裡不服,障礙就來了,怨氣就來了。
所以孔老夫子實在是叮嚀得很仔細,我們粗心大意,孔子講到「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而道家教誨我們「正己化人」。正己,要求自己改好,改正,修身、格物;而不要求身邊的人,他就不會有埋怨。甚至於當我們真正做好的時候,人之初,性本善,你就感化他了,這叫水到渠成,這叫知所先後。正己是先,化人是後,正己是本,化人是末。我們有時候一急,都是要去化人,沒有正己,這其實無形當中都是本末給它倒置過來。我們看,本好了,就像那個樹根扎好了,它吸收營養,自然它的葉子、它的果實都非常茂盛,這是自然的。這個本末不是有貶抑的意思,是很自然的發展,末就好了。
好像東北有一句話叫「兒女不用管,全憑德行感」,是不?我假如有說錯的地方,還請提醒我一下,各地的名言很多。好像還有一句叫「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是不是也是我們東北的?我為什麼背這麼多東北的俚語?因為當時候我們廬江中心的同仁,有一半都是東北人,大家知道為什麼?東北人講義氣,一看該做的事,衝啊!全出去。他們可以到拋家棄子,那種民族大義,都不會為自己想,就衝了。所以我就想到,在秦朝末年,秦國的國君就比較凶暴,征討六國,然後殺了很多人,光是趙國的戰役,邯鄲之戰坑殺士兵四十萬人,很恐怖。上天有好生之德,結果秦國的國君都是這麼殺戮,所以他雖然這麼有福報,他的朝代只有十五年,傳到第二代就滅了,他自己也死得很慘,這個歷史其實都是給我們啟發的。結果他在滅楚國的時候,楚國人講了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我們楚國人,他們非常的憤怒,秦國要滅他們,楚國雖然只剩三戶人,亡秦必楚。雖然我們楚國只剩三戶人,以後把秦國滅掉的,還是我們楚國人。這就是楚國人的民族特質。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東北人士,東北雖三戶,復興中華文化必東北人。我講到這裡,不是東北人也不要吃醋,吃醋是煩惱。我們舉這個例子,也是讓我們效法每一個地區的特質。
大家另外一個要考慮,百年樹人,傳統文化要靠勇氣,要靠承擔,還要靠沉著,還要靠謹慎,謀大事者要看得很深遠。所以這個很冷靜是南方人的特質,比較冷靜,北方人的特質比較勇猛。北方要學南方的優點,南方要學北方的優點,這孔子以前也說過。所以天下好話孔夫子說盡了。孔夫子說北方之強,強在哪?「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他為了道義,躺在這些盔甲刀劍之中,為道義馳騁沙場,死而無憾,這是北方的特色。南方之強的特色,「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當你有時候突然想不起來的時候,不要緊張,你要定下來,定能生慧,還是會想起來。這個時候你要trust yourself,要相信你自己,愈慌你就想不起來,就好像你拿著提款卡要去領錢,突然很緊張密碼忘記了,你怎麼都領不出來,其實不是沒錢,是太緊張了,不是你忘記了,是你慌張了,就想不起來。要寬柔以教,懂得用教育,懂得包容;不報無道,不去跟那些不懂的人一般見識,不去報復他,反而是憐憫他,這是南方之強也。剛剛講到這一段,也是我們向每一個地區的民族性學習他們的優點,這樣就對了。
所以我們在力行的過程當中,時時都是以這些經句來要求自己。而我們剛剛講到的,其實學習的過程當中,自己是要「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自己演出來,欲望愈淡,身心愈自在,愈輕安,人家就會羨慕我們,他就很自然的仰慕,進而來效法,這就很自然。自己都沒享受到欲望放下的快樂,怎麼還去要求別人放下欲望?而且,人真正有這種道義,有這種心靈提升的快樂,世間的欲望自然慢慢就會淡。所以首先還是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別人。
有一位女士學了傳統文化,知道吃素對健康很重要,而且對整個地球的安危很重要,她回去之後,聽完課當天回去就跟她先生講:從今天開始,我不煮肉給你吃了。好不好?她有沒有正氣?你看,她說幹就幹。但是那個做法不符合經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正己而不求於人」,這個道不可離。結果過了兩個禮拜以後,她苦著一張臉,剛好到我們中心來,她說:我先生真不受教,我一心一意為他好,他居然不接受,現在都不回家吃飯。我看她在那發牢騷,先讓她把氣吐出來,憋在裡面會生病。所以面對家裡人的怨氣,有時候不要壓他,先當一個傾聽者,把這個怨先吐出來,比較不容易得癌症,憋著會影響身體。她講完之後,我趕緊先倒一杯水給她喝,因為水裡面有鈣質,對神經有穩定的作用,「別氣了,別氣了,先喝杯水。」等她喝完水,我就問她,我說:妳不煮了,妳先生還吃不吃肉?她說:當然,出去吃,吃得更凶。我說:那對,那不就達不到妳的目的了嗎?目的是為了先生的健康,請問現在變成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他要聽我的,目的都變了。所以人如何保持冷靜,時時要不忘初心,我做這個事的目的是什麼,做到一半全部都是意氣用事去了。所以老祖宗的教誨,教誨我們要「懲忿」。人要真正能利益人,首先要調伏得了自己的脾氣。四千五百年的教誨,立身的部分要懲忿窒欲,不然好心最後的結果都是壞事。
我提醒她,妳真正的目的在哪?妳所有的做法,應該是邁向、達到這個目的才對,假如適得其反,這個方法不恰當,要調整。然後我接著跟她提醒,我說:妳要小心,這樣下去,妳先生假如有外遇,妳要負責任,因為是妳把他趕出門的。他到處在外面吃,有時候吃的地方女孩子又特別多,而現在的女孩子穿得又少,「英雄難過美人關」。告訴大家,這句話錯誤,你們要會分辨,因為這句話經典沒有,是不?告訴大家,這句話誰講的?英雄難過美人關是誰講的?依我的推斷,就是那個犯錯的人講的,他沒學過《弟子規》,「倘揜飾,增一辜」,他不只增一辜,他增兩辜。為什麼?第一個,他找藉口;第二個,犯錯了還用「英雄」貼在自己身上,你說不是增兩辜嗎?他馬上說我錯了,他反而給世間人的榜樣是勇於認錯,結果他還找藉口。
有一個演藝圈的很有名的人,名字我們就不說了,隱惡揚善,但是這個事例給我們啟示。他自己有外遇,記者訪問他的時候,他居然說「我犯的是男人會犯的錯」,自己犯錯,還把男人全拉進來。當時候我修養還不怎麼樣,有點衝動,要到法院按鈴申告他毀謗。事後想想,他也沒學過《弟子規》,應該是我的責任,我也沒好好去跟他聊聊,不能告,解決不了問題。而這個公眾人物,這麼多人信任他,「一言興邦」,影響力愈大的人應該講話要愈謹慎,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你看我們溫總理在面臨一些國家的災難的時候,「多難興邦」,一下子把人心整個都調動起來,一句話,你看汶川大地震集全國的力量去救災,一言興邦。但是假如是公眾人物說「我犯的是男人都會犯的錯」,那不得了!男人聽了以後怎麼樣?我不犯這種錯,那我就不像男人了。假如那個人又是他的偶像的話,那就不得了。那十幾歲的年輕人說,他都這麼說了,那我們就要效法他才像男人,那整個男人的思惟不就都偏掉了?再來,可能女人會想,這個偶像都這麼說,那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了。那所有的心態都被誤導了。所以「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個話不對,過不了就不是英雄。真正有情義、恩義、道義,絕不做這樣的事情。
我們看宋朝的劉庭式,大家有沒有《德育古鑑》?我們現在翻開來六十二頁,我們讓大家看什麼叫英雄,浩然之氣,我們看中間這一段,「劉庭式,定鄰女為婚」。大家看這個是文言文,有沒有一看到覺得有點頭暈,有沒有?不要害怕。我以前念高中的時候,看到文言文也頭暈,不過後來聽了師長的一席話,文言文是老祖宗給後代子孫最大的恩澤,也是高度的智慧。因為老祖宗懂得把語言,談話的言語,跟寫文章的文字分開。因為不分開,寫文章跟講話一樣,講話三十年就有一個小變化,三百年就有大變化。假如我們現在坐著時空穿梭機回到宋朝,請問宋朝人講話你聽懂不懂?聽不懂。但是我們的文章都是統一用文言文寫的,只要我們懂得文言文,我們可以看《尚書》。《尚書》裡面堯帝、舜帝四五千年的教誨,我們都能夠了解。假如至誠心夠的話,那種境界就好像堯帝、舜帝、孔子到我們面前來講給我們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孟子學習孔子,孔子不在,孟子學得最好,他是亞聖。大家有沒有信心,你很至誠學,孔子真的到你面前來教你。我從大家的眼神當中感覺到,有這個信心,至誠如神,至誠感通。所以很多人說,我都沒有好的善知識來教我,這個話不能講。誠心,老祖宗聖賢人都被你感召來,來庇蔭你。而我們體會到這個文言文所記載的是真理,所以它才能傳幾千年。文言文的這個方式是老祖宗的智慧,是老祖宗的恩澤。所以我聽完這一段話,很懺悔,以前都沒有珍惜老祖宗的教誨,糟蹋老祖宗。所以流了眼淚之後,可能那個眼淚有洗去心靈上的污垢,當我再打開文言文的時候,感覺就沒有那麼難。所以諸位學長,障礙不在外面的人事物,障礙在哪裡?心,心裡預設立場,障礙就產生了。當我們了解到,文言文只要下功夫,誰都可以學。
那一天,我們聽李金友先生丹斯里給我們講話的時候,大家有沒有記住他念的幾句文言文?不少句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他差不多五十歲開始讀,五十歲才下功夫,現在只要他一發言,一定有文言文。所以不在年齡,在心境。我們大部分的學長應該還沒五十歲吧?可能有學長說,我已經六十,五十幾了。告訴大家,《三字經》很了解我們,所以《三字經》說,「若梁灝,八十二」,八十二歲,「對大廷,魁多士」,他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一個八十二歲的人站上朝廷,所有的人都被他感動。這麼年齡大了,鍥而不捨,那種精神讓我們佩服。所以其實我們七十幾個人共聚一堂,很有福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這個陳學長年齡最大,可是大家看他學習可能比我們都認真。所以不要預設任何立場,真正下功夫,任何障礙都能夠突破。所以大家立一個目標,四十五天之後看文言文,小菜一盤。
我們看「劉庭式,定鄰女為婚」,跟鄰居,附近一戶人家的女子為婚。「俄入太學」,俄是指不久之後他到太學去讀書了。「越五年登第」,這個「越」就是經過了五年,他考上進士,進士叫登第,考上進士,國家就直接分發當官。「及歸」,他考上以後,衣錦還鄉回來了,「則定婚女雙瞽矣」,這個女子瞎了眼睛。「家又不振」,家道就衰敗了,不振,瞎了眼,家庭又衰敗。結果「庭式捐日成婚」,捐日就是他就挑日子準備去迎娶這個女子。「女家辭曰」,我念得這麼開心,你們還沒有領到書,是吧?放在寢室。你們不簡單,你們現在要訓練直接用耳朵聽文言文,不錯不錯,目標遠大。我看我就別念了,我就直接用白話講給大家聽,隨時要調整狀態,不能如入無人之境,只注意到自己,沒注意到別人,這不行。這個女家就推辭,「大人,你現在都是朝廷命官,我們家的女子瞎了眼,已經是殘廢的人,怎麼還可以做你們家的箕帚妾?」就很謙虛,不能嫁你做元配了。以前的人很厚道,沒有為自己想,都為人家想。結果劉庭式說:「已經答應的事情,絕對不能夠違背我的良心。」這是大英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絕不做絲毫違背良心的事情,就娶了這個女子,這個女子為他生了兩個孩子。
後來這個劉庭式在高密這個地方做通守,等於是太守的副手的工作,那個時候他的太太去世了,劉庭式就挺傷心的。當時候的太守是蘇東坡,他就勸劉庭式說:「我聽說人的哀傷是因為產生了愛意,產生了情愛,而這個情愛又生於美色,因為你太太很美,所以你很愛她。而你娶的是瞎了眼的太太,這個愛從哪裡生?」你太太又不是很漂亮,你又何必哭得那麼傷心。這個劉庭式說:「我只知道我喪了我的妻子,喪了跟我篳路襤褸、同甘共苦的妻子,所以我流眼淚。我並沒有想著我的妻子是瞎了眼,我只記得她的這一分情義。」若是說因為美色才產生這個情愛,因為這個情愛才生起悲哀的話,沒有美色了,這個愛就沒了,那道義在哪裡?而且,我們現在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風塵女子,每天在那裡攔你,在那裡給你獻媚,引誘你。有時候當你想不起一句成語的時候,你就放下,就用白話講就好了,不然你卡在那裡也不行。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自己轉,反正意思一樣就好了。那這一些風塵女子都有美色,那每個都可以當你妻子了。結果蘇東坡聽完之後就非常佩服。而且,他太太給他生兩個兒子,兩個都考上進士,我們可想而知,這個太太對他的先生非常非常的感激跟佩服,哪有不盡心盡力操持這個家庭的道理?所以這一分道義是因,感得他的家風振興是結果。而且這個劉庭式是能真正設身處地為一個還沒娶進門的太太著想,你看這個女子瞎了,而且是因為父親去世之後太傷悲了哭瞎了眼,她人生走到這樣很可憐。假如他又不娶她,這個女子可能終身都嫁不出去,那她的人生不就更苦。我輩學孔孟的教誨,怎麼能在這樣的情境當中毫無仁義可言?所以這個劉庭式給我們男人表演出什麼是大英雄的榜樣。
我們剛剛是跟大家講到「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不妥當的。而我們現前的男士缺乏傳統文化的根基,還不是很穩,所以這個時候又常常去接觸很多很漂亮的女子,他會禁不起誘惑,是吧?所以人有時候在境界當中要量力而為。假如你在這些境界當中真的伏不了煩惱,退一步,不要逞強。很多人說,好,大隱隱於市,他就要在這些誘惑當中練功夫。真有人有這個想法,但是說坦白話,古來征戰幾人回?基本上沒有幾個活著回來的,要量力而為,這才是理智的。
所以我提醒我這個朋友,妳把妳先生趕出去,他每天都在這些地方走太危險,他假如出問題,妳也有責任。再來,妳的孩子以後跟他父親不親,妳也有責任,因為你把他爸給趕出去了。他在外面吃,油很多,這都是很鹹,又油又鹹,吃到最後他一定三高,身體不好,妳也有責任。她一聽完,原來還是都要回到自己身上去反省。所以不能操之過急就是這樣,不能去要求別人就是這樣。所以後來她就調整,要循序漸進。比方說,本來一桌菜全部都是葷的,你現在就四道葷菜,一道素菜;再過一個禮拜,三道葷菜,兩道素菜,慢慢調整。再來,不只是菜上要調整,煮菜的功夫要提升,好人要做到底,哪有做好人這麼容易的,講幾句話事情就做成了。要慢慢提升之後,讓先生感覺怎麼素菜比葷菜還好吃,這就是善巧方便。然後緊接著,她也很懂,透過團體的力量去影響她先生,她就把她先生帶到我們中心一起來吃午餐。然後她先生突然就感覺到,吃素的人這麼多,然後又看,這個吃素的人長得這麼壯,他就有信心了。叫他別看我就好了,就看那些做生意的人,吃了以後,三高都沒有了,又長得很健康,他就有信心。所以我也是覺得要好好吃胖一點,不然都反面教材,就不好了。現在我們體會得到,這個格物、窒欲都要從自己身上做起就對了。而且人真正欲望愈來愈淡的時候,他就不會想再去追求那些欲望,他慢慢就能夠放下。所以我們不可苛求於他人,這個心態要時時提醒自己。
從現在人這麼多的縱欲現象,我們就可以很體會得到,災難,世界末日,這不是空穴來風。而老祖宗的教誨當中有一本經典特別重要,叫《易經》,《易經》它有三個意思,叫不易,叫變易,叫簡易,這三個意思也提醒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掌握不變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來,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要掌握綱領,掌握重要的原理原則,這是簡易。而且還要體會到道理是亙古不變,但是環境在變,怎麼掌握精神,然後能夠用現在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推展,你要隨著時代去調整、去變。而這個變字也提醒我們,全世界唯一不變的一件事,就是會變。哪個事不會變?所以世界末日會不會變?會。從哪裡變?從根本上變,人心。人心善了就變了。奇怪了,那一九九九年很多預言都說世界末日,為什麼沒有?因為很多的人就趕緊斷惡修善,趕緊祈禱,那個力量很強,結果災難就沒有來。問題,災難化解了沒有?沒有,你看這幾年災難愈來愈多,哪有化解!是什麼?延後了。怎麼真正化解?人心真的轉善了才能化解。人心怎麼善?教育!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很冷靜看,所有家庭、社會,國與國的問題,族群與族群的問題,甚至宗教與宗教的問題,靠其他金錢、外交、武力都不能解決,政治也很難,只有能靠教育。大家注意去看,現在很多的方法是適得其反。美國要當世界的警察,結果它用武力反而搞得愈來愈難收拾,它自己的子弟死在中東的也很多,而且美國發動戰爭以後,現在不輕鬆。最近有沒有學長去美國?進美國那個檢查很嚴格,有時候連襪子都要脫掉。你看每個人還沒進去就緊張兮兮的,都沒有尊嚴,脫成這個樣子,連襪子都要脫掉。而他們的老百姓生活緊不緊張?緊張。假如把那些戰爭的錢全部拿來去救濟那個國家,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是不?對。他假如聽過孔子的教誨,孔子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去愛護他們。我們歷代聖賢做到了,范仲淹先生當時候防守邊疆,跟西夏人作戰,不輕易動武。結果後來很多西夏人跑到我們中國來,范公盡心盡力照顧他們,范公去世的時候,那西夏人哭成一片,化敵為友,真正做到了。所以人心要改,要靠教化,教化的力量。
所以我們剛剛講到,不管是二0一二還是二0一三,弘揚傳統文化這幾年是關鍵時候,真的,這幾年可以說叫做扭轉乾坤的關鍵。可是我講到這裡,大家別急,急解決不了問題,擔心也解決不了問題,自己要先定。一個人定下來的那個善念能產生很大的穩定作用,心裡一慌,身邊的人都跟著慌。所以我們今天講立志,呂新吾先生講了一段話很好,說「心要常得天下理,兩肩擔得天下事,兩腳踏得萬事定」。這三段話其實對我們這四十五天是重要的目標。四十五天過後了,我們時時心中提起的都是正知正見,都是經典的教誨,很理智,不會煩惱叢生。而兩肩擔得天下的重任,兩腳你走到哪,踏得萬事定,大家都在那裡急的時候,就你完全能夠定得下來。一個團體裡面只要有一個人能定,他的定就能慢慢的讓其他的人定下來,最怕的就是所有的人都慌起來,都急起來。大家看,其實能夠產生真正的影響,都是做得非常紮實,他之後就放光,照所有有緣的人。假如做得不紮實就想要去利益別人,最後一定撐不了多久,為什麼?你做得不紮實,遲早會露餡,會出狀況。你在外面講得天花亂墜,自己的家、自己的公司狀況百出,最後流弊就出來了。那個講得這麼好的,實際上是這樣,麻煩。而且老祖宗提醒我們,言語要保守,不能張揚,「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羞恥的是什麼?言過其實,這是他覺得羞恥的。
我們舉我們祖國大陸的例子,吉林松花江中學王琦老師,王老師很定,他很清楚修身齊家,所以他把他的班帶得非常非常好,才感來呂杰校長這麼好的領導,看到他的成果,趕緊向全學校推展,這叫齊家。而且呂杰校長也是真正有見識,他都不慌不張揚,他好好自己幹。結果整個學校的成果出來了,我記得去年,黑龍江辦教育的講座,一萬多人參加,他們學校就去了好幾個講師,齊家之後就治國了。可是假如沒有前面的修身齊家,有後面的成果嗎?可是這個假如不定在自己的因緣跟本分,能產生後面這些影響嗎?產生不了。台灣三重有一個社區,花了十三年的時間,真正把一個社區變成一個不分彼此的大家庭,我是親自去感受過,幾百戶人住在一起像一家人,十三年,厚積薄發。而且他這個厚積所講出來的所有的經驗,真能利益人。我們不自己做紮實了,講出來的話其實都不見得是真正能利益人的方法。是啊,講的都是比較空的東西,不是事實上做出來的東西,道理誰不會講?講得天花亂墜的人大有人在。而真正自己做的,講出來的言語才會真正跟人產生共鳴。所以功夫不是用在言語的技巧,功夫用在哪?用在力行,用在真心的提升。所以這個萬事定,任何狀況都非常冷靜,非常鎮定,非常謹慎,一步一腳印,步步為營的去走。
而我們孔老夫子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樣的理想,在這個時代,大家想一想誰來做最適合?領導者來做,地方的官員;再來,企業家。這個時代變得很快,幾千年來叫士農工商,讀書人排第一位,請問現在哪一個角色排第一位?企業家排第一位。「企業家」這三個字取的也是很好,我們看這個「企」字怎麼寫?人、止,止在哪?止於至善。所以可能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就已經期許以後的企業家要站出來復興中華文化。我們看現在在國內,企業家帶動的力量非常強,為什麼?因為他是大家長,他底下幾百人、幾千人,有的還上萬人,他說了算,叫「一把手工程」。然後家長也好,政府官員也好,都很重視發展,所以企業家說德行重要,那家長趕快跑到書局去買《弟子規》,是不?我記得在深圳有一個企業說年薪十八萬,不過要熟背《弟子規》,結果那幾天書局到處有人問:《弟子規》是什麼?在買《弟子規》。所以企業家牽動家庭,牽動地區的發展,他的話很有分量。所以假如有二十個企業能夠完全依照《弟子規》,依照傳統文化的精神去經營,這個整個傳統文化的復興就非常快。
所以我這幾天在後面聽大家自我介紹,聽到幾位學長他們的企業都做得很好,這幾天我就睡得比較好,心裡也比較寬心,這麼多仁人志士,捨我其誰,都出來帶動。當然我們也有很多老師是各地推廣的負責人,你們在當地也要幫忙找真正因緣成熟的這些學校、企業,好好的輔助他們,輔助他們的因緣能夠愈做愈紮實。因為這個榜樣一立起來,大家的信心就起來了,然後就主動的跟他們學習。你榜樣都沒立起來,最後大家就覺得,雖然很好,但是看不到榜樣,信心它也是變的。慢慢慢慢看不到榜樣,他信心也會往下降。所以復興文化,家庭要有家庭的榜樣,學校要有學校的榜樣,企業要有榜樣,公家機關要有榜樣,一個地區、一個鄉鎮也要有榜樣。尤其在大都市裡,社區的榜樣也很重要。你看一個社區,在北京有時候那個社區住多少人?幾萬人都有,是吧?假如一個社區來做,那個影響也會很大。我這一次看看能不能邀請到台灣兩位老師,她們做十三年,親自給大家現身說法,你們好好祈禱,助我一臂之力。其實老祖宗講得很有道理,誠!真誠現前的時候,所有不可能的事都變可能;不真誠的時候,所有可能的事最後都不可能。所以都在一念之間。
所以《禮記.學記》提醒我們,真正要解決問題,要幫助這個社會,「君子如欲化民成俗」,我們看這個君子指的是一個,可以是一個家庭的父母、長輩,到單位是領導,到國家是國家領導人,都可以是君子,包含你是一個中心的負責人,你就是君子。如欲,老祖宗每一句話,尤其在經典裡面它背後都有很深的精神,這個欲是什麼?你真的任何境界來都不會退縮,「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你真有這個氣概了,如果你真正下定這個決心,要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大家假如用心來感受,化,教化!教化最重要是什麼?以身作則,你要教化首先自己要做到。那個「教」字怎麼寫?這我不寫了,你們都沒反應,香港四十集不是有講?你們難道到馬來西亞全放下了?這個放下是放下欲望,該記得的要隨時提得起來。人真正放下的時候,很多好東西它就跳起來了;這煩惱一大堆,這些東西都跳不出來,是吧?所以教是身教,這個字,教化教化,正己化人,首先要求自己。民,家庭的孩子是你的民。成俗,俗是什麼?家風。學是什麼?家學。你是企業,民是什麼?你的下屬員工,像你的子民一樣。成俗,俗就是你的企業的風氣。學是什麼?你企業的文化是什麼。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你的學生是民,俗是什麼?你的班風。學是什麼?你這個班上教育孩子的這些教誨。你是學校,那所有的學生是民,俗是你的校風,學就是你整個學校的學風。大到一個國家,國民,俗是國風,學就是,這個整個國家的學是什麼?國學。所以這一句話,其實就讓我們立定志向,我們要化民成俗,一定要從學開始。自己好好學,進而去教導所有跟我們有緣的人。
所以整個祖國大陸需要二十個企業,在座是企業家的一個都跑不掉,是你們自己來的,不是我強迫你們。那不止企業界要二十,教育界也要二十間,這一次很難得,從事教育的學長很多。因為我從小跟教育因緣分不開,我父母都是師範學院畢業的,我從小就住在小學旁邊,所以每一次唱國歌我都聽得到,還沒去學校,就開始聽升旗典禮,所以跟教育界的人就很親。包含祖國大陸也需要有二十個非常紮實的教育中心。還有沒有我沒念到的人?一個都沒跑掉?還有包含每一個角色都要有榜樣,兒子要有榜樣,女兒要有榜樣,女婿要有榜樣,岳父岳母要有榜樣,公公婆婆要有榜樣,媳婦要有好榜樣,夫妻要有好榜樣,姑姑要有好榜樣,小姑要有好榜樣,包含團體要有榜樣,企業要有榜樣,只要這個榜樣立起來了,絕對能把文化復興起來。而這個榜樣,不管別人有沒有立起來,我們自己要做到。
OK!好,那這一節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