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0/7/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28-0018
我們接著看「師說」。這裡提到: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因為好學,常常向人請教,所以他的道德學問就愈來愈高。不懂的人、愚昧的人,他又不肯去請教,那就愈來愈迷惑了。而且我們了解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會退的。韓愈先生講到: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主要的就是在他有沒有懂得好學的態度了。而在《尚書》當中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態度,「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這是《尚書》裡面提到,一個人能夠主動的去向很有學問的人學習、請教,那他以後能夠王天下。其實,古聖先賢的學問,「內聖外王」,內聖,是有智慧;外王,是他用智慧去愛人、去利益人,叫「內聖外王」的學問。我們看很多聖王都有這個態度。我們看周朝,周文王他道德學問已經很好了,他遇到姜太公,請姜太公當國師,所以他周朝的整個運勢就興盛起來了。能自得師,他自己去找到姜太公拜他為國師。後來他的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尊稱姜太公為尚父,姜太公名尚,所以稱姜太公像他自己的父親一樣尊重,叫尚父。文王尊為國師,武王像父親一樣尊重他。所以這個是「用師者王」,把這些有德行的人尊為老師,更重要的,對他們教誨的都能夠依教去奉行,那他的國家就要興盛起來了。
而且因為尊重這些有德行的人為老師,事實上,因為面對老師,他是有壓力的,他不敢太囂張。所以有一句格言講到,「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商湯跟武王,這個諤諤就是他主要的一些股肱大臣都能直言不諱的指出他的問題,他也很願意接受,所以他興盛起來,這都是用師者王的態度。而桀紂,這個唯唯就是他們在的時候沒有人敢講話,誰講話了他也聽不進去,甚至於就殺頭,殺了他們。所有的人都不敢講話了,沒有人可以提醒他、可以教誨他了,這個朝代就要亡掉了。所以興跟衰關鍵都在有沒有尊崇有道德的人,有沒有能夠聽進這些勸諫,能夠虛心受教,這個就很重要了。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四十七頁,《讀本》四十七頁。最後這個故事,是在《說苑》這本書裡面的為人君之道應該怎麼做。「師經鼓琴」,師經是一個樂師。以前的樂師很不簡單在哪裡?他為了能夠編出、彈出更好的樂曲,他把自己的眼睛弄瞎,這樣他的耳朵就會更敏銳。為了能利益他人,他能犧牲自己。所以他在彈琴,「魏文侯起舞」,魏文侯是魏國的國君,國家的領導者。「賦曰」,音樂很美妙,魏文侯當下心情很好,就賦一首詩出來了,講起話來了。「賦曰:使我言而無見違」,他說到,我所講的話沒有任何人違背,都要聽我的,他就這麼唱著這一句。結果這個樂師師經,「援琴」,抱著這個琴,「而撞文侯,不中」,這個樂師聽到魏文侯講這句話,抱著琴就衝撞過去了,非常的突然,沒有撞中。當然,因為魏文侯也會閃,結果他一閃,因為太突然了,他自己一躲,也整個倒下去了。「中旒潰之」,這個字念「留」,中旒就是以前國君戴的那個帽子前面都有玉串,這是中旒。結果那個玉串被突如其來的衝撞,倒下去壞了,那個玉串的珠子都掉在地上了,潰之。
結果魏文侯被嚇了一大跳,然後應該是挺生氣的,馬上就說了,「文侯謂左右曰」,對著左右的人說,「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一個臣子衝撞他的國君,要撞死他的國君,這是什麼罪?「左右曰:罪當烹」,應該把他煮死,那個時候的刑罰是這樣。「提師經下堂一等」,左右的士兵就把師經抓起來了,要去行刑了,才往下走一階。「師經曰:臣可一言而死乎?」大王,我可以講句話再死嗎?「文侯曰:可」,你講吧。以前特別尊重要死的人,因為人都要死了,滿他的願。「師經曰:昔堯、舜之為君也」,堯舜當國君的時候,「唯恐言而人不違」,就怕底下的人不提一些不同的意見,就怕底下的人不能從其他的角度來補充他,甚至質疑他的一些思考跟決定,因為要集思才能廣益。所以堯舜是很怕自己講的話沒有人反駁,沒有人能提更寶貴的意見。所以聖人雖有智慧,他們還是很謙虛,很懂得集合大家的智慧。「桀、紂之為君也」,這個夏桀跟商紂他們當國君,就怕人家提不同的意見,違背他的意思,全都要聽他的。所以他講,「臣撞桀紂」,因為他是瞎子,我剛剛是以為聽到了桀紂在講話,不是要撞我的國君,「非撞吾君也」。
這些大臣很有智慧,他們講話都是引經據典,對歷史都很清楚,然後也很含蓄,就是讓聽的人提起正念。其實人迷惑的時候他只要正念提起來,問題就解決了,「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所以以前當臣子這個歷史還要讀得很通,各種不同的因緣,他都用那個最適合的案例來提醒。比方有一次,唐太宗有一匹心愛的馬被他的下屬給養死了,結果他就非常生氣,就要處罰這一個下屬。結果他的妻子長孫皇后就跟他講了個故事。所以諸位太太,歷史要多讀一點,用故事跟先生講,他很佩服,歷史是一面鏡子。她也沒說唐太宗不對,她只跟唐太宗講到,春秋時候,齊國的國王齊景公,有一天,他的寶馬被下屬給養死了,他很生氣,判死刑,就要殺死這個下屬。當時候齊國有一個賢臣叫晏子。大家聽過晏子沒有?身高不高,但是很有智慧,很聰明。他身高很矮,到楚國去的時候,那楚國人要羞辱他,開個狗洞給他,不開正門給他進。結果晏子說,到狗國才走狗門。人家門就開了。他反應非常的敏銳。
結果他看到齊景公這麼生氣要殺臣子,然後還補一句,「誰有意見,跟他一樣」,趕緊就要殺了這個臣子,誰都不敢講話了。但是晏子就說了,「國君,這個人罪該萬死,來,我來處理」,他就站出來要處罰這個下屬。然後他就對這個下屬講,「你犯了三個最嚴重的罪,一定要處死你。第一,你把國君最心愛的馬養死了,第一罪;第二罪,你讓國君因為一個下屬把他的馬養死了而要處死他,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齊景公愛馬不愛人,你這第二個重罪;第三,你讓所有天下其他國家的人都知道齊景公為了一匹馬殺人,殺了他的下屬,所有的國家都看不起我齊國,第三重罪,你罪該死。」齊景公聽了,「好了、好了,把他放了、把他放了。」你看他也沒有去批評齊景公,他只是把國君的正念給提起來。人生氣也是假的,是不?念頭一轉不就沒事了!我們上次什麼時候生氣的?拿來看看。生氣是假的還是真的?所以能讓人提起正念,他很多錯誤的行為就可以避免了。
所以文侯聽了,「釋之」,放了他吧。而且更不簡單,「是寡人之過也」,是我錯不是他錯了,我還得感謝他的提醒。而且這個魏文侯怕自己忘了,「懸琴於城門」,把這個撞壞的琴放在城門。「以為寡人符」,就讓我時時看著這個城門,都記得我今天的這個過失。而且放在城門,讓老百姓都看著,來監督他,這個不簡單。所以,諸葛孔明他能得到人民的愛戴,他就有「布所失於天下」的態度,把自己的過失都公布出來。而且還請下屬「勤攻吾之缺」,把缺點公布出來,讓下屬能針對自己的問題、缺點都能夠提出來。而且「集眾思,廣忠益」,集思廣益,調動大家的參與,調動大家的智慧。所以常能多商量,少用命令。商量,把大家的智慧、經驗都調動出來;命令,他只能接受,也不敢提意見,他的能力也上不來。甚至於命令錯誤的,他反而會覺得愈來愈不認同,愈來愈沒信心了。諸葛孔明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還是非常謹慎,集大家的智慧。所以魏文侯這個國君不簡單,魏國在他在位的時候還是很強盛。而且「不補旒,以為寡人戒」,就是他那個玉串,冠冕,壞了不用修了,他每天一看到斷掉了,他就知道,我要多「集眾思,廣忠益」了,要能聽取大家寶貴的意見。
好,我們看下一個故事。剛好提到「用師者王」。「文王問於呂望曰」,就是向姜太公請教。「為天下若何?」治理天下應該怎麼做?「對曰:王國富民」,強盛的國家讓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霸國富士」,這個霸國應該就像春秋五霸,國家比較強盛,士是指一般的讀書人,能夠有好的生活。「僅存之國」,就是能生存下去,但是也不怎麼樣的國家,只能生存而已,「富大夫」,讓他的高官都有好日子,都有富貴。「亡道之國」,一個國家要滅亡了是什麼狀況?「富倉府」,就是只有他國王的家很有財富。「是謂上溢而下漏」,就是國君很有錢,但是底下的老百姓很窮困,這個國家就要滅了。積財傷道!所以所有要亡國的國君都積累很多錢財為自己私用,最後人民就推翻他了。「文王曰:善。」文王說,講得太好了!姜太公馬上接話,講得太好了,接著姜太公說,「宿善不祥」,既然是好的道理,趕緊去做,不做了就不吉祥。這個宿善,一個善的事情聽了,隔天才要去做,這不吉祥,馬上去做。文王不簡單,聽了以後,「好!」當天就幹了。「是日也,發其倉府」,把他的倉庫打開,「以賑鰥、寡、孤、獨」。對於有德行的人的話從善如流,用師者就王了。
所以,「凡為天下國家」,治理天下國家有九個不變的原則。第一個是「修身」。因為「有德此有人」,一個人沒有德行的時候,他沒有辦法凝聚有志之士,所以「德者本也」。而有德之後,再來就是很重要的,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尊賢也」,尊重賢德之人,在歷代興盛的朝代都是這樣。商湯用伊尹這麼賢德的人,天下人一看,賢德的人都能有所發揮,為國為民,馬上很多有志之士都湧過來了。所以在《論語》裡面說,「湯有天下」,「舉伊尹」,用了伊尹這樣的賢相,「不仁者遠矣」,沒德行的人知道沒法混了,就趕緊走了。「有這樣的賢相在,我們不可以在這裡打混摸魚,不可以貪贓枉法了」,就走了,賢德的人就來了。所以這個尊賢很重要。
「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把這些賢德的人就當作是很好的兄弟朋友一樣,他還能完成他的國家的霸業。這個在漢朝劉邦對待蕭何、張良就是這個態度,包含劉備對待諸葛孔明,這都是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把賢德之人看作一般的人,甚至還糟蹋他、還傷害他,就像夏桀跟商紂,那這個就要亡了。
我們接著看「師說」的原文。剛剛舉這些例子,就是也讓我們體會到,為什麼「聖益聖,愚益愚」,在於他們能不能尊重有道德之人,進而聽取他們的諫言,接受他們的教誨。這對於他自身、對於他的國家就有很不同的影響,聽了,就有好的影響;不聽,糟蹋了,就有壞的影響。接著我們看: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就是父母愛他的孩子,所以擇好的老師來教導孩童。一個孩子要教得好,第一個基礎是家庭教育。再來就是父母為孩子找一個真學問、真道德的老師。所以古代很注重擇師,所謂千里尋師都有。而他幫孩子找老師來教了,但是他自己『於其身也,則恥師焉』,他自己卻覺得跟老師學習是很丟臉、很可恥的事情。『惑矣』,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顛倒了?自己為孩子找老師,然後自己不學,自己也沒老師。那孩子會想了,你都要我跟老師學,那你自己都沒有老師,你也不學。所以教育不能達到好的效果,主要的還是父母、長者自己有沒有把身教做出來。希望孩子好學,那我們自己要先好學;希望孩子尊重經典、尊重聖賢,那我們自己要先做。所以現在都變成,只要孩子做,自己不做。所以韓愈先生這裡講,這樣是很迷惑的,這樣是達不到好的效果的。
所以,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老師覺得孩子不好教,領導覺得下屬不好帶,都應該回到這個身教當中來思考。因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長輩、父母能夠自己先做得好,沒有要求孩子,孩子的善心被榜樣的力量給帶動了,不令而行,不用命令他,他自己就做了。我們有一個企業家到馬來西亞來參與進修班四十五天,回去之後,當天就給他父親、母親洗腳。他有兩個女兒,他夫妻在做的時候,他兩個小女兒連叫都不用叫,就一起參與了,洗得不亦樂乎。所以這個身教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我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彼童子之師』,就是所謂的孩子的老師,他主要的是教授讀書,就是以前孩子參與私塾他就是讀經、讀誦。『而習其句讀』,這個字跟逗點的逗是相通的。除了讓他們讀誦經典以外,還要學會怎麼在經典的原文能有正確的句讀,這樣也才能把書念對。但是這樣的老師他所傳授的只是這些知識能力而已,並不是我所謂的『傳其道』,傳習大道,傳承道德,然後能解人家疑惑,這樣的老師。接著說到: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這個句子它的意思是,句讀不會的時候,『或師焉』,就是遇到這個句讀的問題,懂得向老師請教。『惑之不解』,有疑惑的時候,『或不焉』,這個「不」就是沒有去問,不去請教。就是面對這些小的知識技能都很主動的趕緊去問這個句讀怎麼下,但是反而人生的疑惑都不去請教。這個是只學到小的知識,『小學而大遺』,把最重要的道德學問給忽略掉了。這個「大遺」就是,師者應該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人不向老師學習什麼是大道,什麼是經營人生的家業、事業,怎麼樣解決人生的疑惑,都不去請教這些問題了。我們念到這裡也反思,我們讀書也讀了十幾年了,好像也沒有去思考過什麼是人生的大道,怎麼解決人生的疑惑,好像一天過一天,得過且過就這樣過來了。所以『吾未見其明也』,就是像這樣子的人,確實他的人生是不可能會明白的。而且他這麼做,已經很沒有見識了。人生的輕重緩急、本末,什麼才是人的根本?德才是本,知識技能是末,是為德所用。但是問題是,道德學問都不學,只學這些技能。所以,假如是這樣子來教孩子,第一個,他自己不會明白;第二個,他的孩子也不可能明理,「吾未見其明也」。
剛剛這一段,事實上也是父母本身他的見地夠不夠。因為說實在的,現在世間一講到學習,學彈琴、學心算,學很多這一些東西,大家有沒有去看過哪一個補習班叫「學做人」?有一個父親,他的孩子要念幼兒園,他到一些幼兒園去了解情況。結果剛好到了一個幼兒園,他就問了,你們這個幼兒園的特色是什麼?這個幼兒園的老師說,我們很強調做人。結果這個爸爸說,做人誰不會?就走了。反而強調做人的人家不一定能接受。反而說,三歲、四歲就可以speak English,高興得不得了。但是大家要了解,先有才的人,而沒有德的基礎,他是很難不傲慢的。所以,《禮記》這一本經「曲禮」一開頭就講,「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我們一開始講到的,他假如以享受為人生的目標,他就很難不縱欲了。所以這個傲慢很不容易對治。所以很多人人生的災禍從哪裡來?有才華沒有德行,他就傲慢了,另一半都受不了。然後因為傲慢,就會有很多的障礙出現,最後就得要吃虧了。
所以,有見識的人在教導自己的孩子、學生的時候,讀書人「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知所先後。讀書人最重要的,首先這個器就是擴寬心量,還要很有智慧,很有遠識,然後才是發展他的文學這些技能。這個順序一倒了,一有才華的人,他就傲慢起來了。那孔子又提醒,「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他傲慢了,「其餘不足觀也已」,這個人不會有大的成就了。那我們現在看,哪一個父母說,我的孩子先要有肚量,先要有見識?您看過哪個父母是這麼講的,有沒有?有的話告訴我們一下,他兒子以後是弘法的人才,從小他父母就給他打好基礎了。
我們在歷史當中看,范仲淹先生的肚量,胸懷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智慧見識,周公,制禮作樂,編出的《周禮》,方東美先生說的,最好的憲法,全世界最好的憲法,也開了中華民族最悠久的朝代,八百多年。所以范仲淹、周公,都是先有器識,然後再配合上他的才華能力,造福於人。但是假如沒有肚量、沒有見識,很有才華,就很慘了。比方曹操,曹操有沒有才華?很有才華,可是他肚量不大。他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肚量太小。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所以他傳到第三代就完了,而且還被誅三族。你們有沒有遇過曹操的後代?沒有吧?沒了,絕後了。那他的才華變成災難。沒有遠識、見識,比方秦國,他用法家,用殺戮統一天下,有沒有見識?沒有。所以朝代才十五年就亡國了。跟制禮作樂、以德化民八百多年比起來,不能比。所以這個次第很重要。
所以我們這裡看到,韓愈講的這一段,「小學而大遺」,人把重點、把學問的根本給忘記了,只在這些小的能力當中下功夫而已了。所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我們這個時代培養不培養得出范仲淹?你說那大學畢業,你去訪問一下,「你終於大學畢業,國家培養你十六年,你現在的想法是什麼?是不是覺得可以出來報效國家了?」大學生,「我昨天沒睡飽,我昨天打電腦還打到半夜三點,我沒時間回答,我要回去睡覺了。」很多現在大學畢業哪想什麼回饋家庭、回饋社會,他趕緊賺到錢可以花。這一些現象都是因為忽略了德行這個根本,你培養不出真正的憂國憂民的人才出來,培養不出忠臣,也培養不出孝子。「大遺」,忠孝忘記了,廉恥忘記了,孝悌忠信忘記了,禮義廉恥忘記了。所以之前也跟大家講過「百善孝為先」,孝心開,百善、百德皆開,他整個人生對家、對社會,因為他有了道德,一定能夠貢獻家庭跟社會。接著我們看下一段: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就在那個時代,這個『巫』是巫師,是為人降神、祈禱這樣的工作。『醫』是醫生。『樂師』。『百工之人』就是各種工匠、各種行業,都是用他的技能來服務大眾。他們這些行業的人『不恥相師』,不以拜老師而感到羞恥。因為各個行業要學到真的本事,還得要手把手這樣跟、這樣教,這個才內行人看門道,才看得到學問。韓愈舉了人家各行各業都懂得好好的向老師學習各種技能,但是卻是讀書人,士大夫之族,反而不願意向人學習。所以: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就是這些讀書人、當官的人,假如有互相以老師、弟子來稱呼的,旁邊的人聽到了,旁邊的這些士大夫、讀書人聽到了,『群聚』,就是一起笑他,聚在一起取笑。
【問之。】
就問他,你笑什麼?這樣很好笑嗎?結果這些讀書人就回答了:
【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你們之間,你們兩個年齡相差不多。
【道相似也。】
你們的學識也差不了多少,幹嘛用這個「弟子」跟「師」這樣來稱呼?接著說到:
【位卑則足羞。】
比方稱這個人是「師」,然後他的地位,社會的地位,不是很高,這樣他自己就會覺得很丟臉。就是他假如向這個人學習,這個人沒什麼地位,他就覺得很丟臉。
【官盛則近諛。】
假如向這個人學習,他的官做得很大,又怕人家覺得,你是不是要諂媚這個大官?念到這裡都感覺,這樣做人累不累?挺累的。做什麼事都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問題是別人的看法對不對?都是不對的看法,我們還這麼在意,不就隨波逐流了?而且在這個社會的洪流當中,做對的事情往往是會被人家不認同,甚至是取笑的。這個時候得不能顧及這些面子。所以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因為這個時代能做對的事情那是有見識的人。有這個見識才能有遠大的一個目標、理想,人家不理解都不為所動。所以在修道的路上,首先要把這個面子要先放下。因為,我回想起來自己也曾經到書局裡面,看到一些經典,好像就有一種衝動拿回去看。結果,看這些經典的書,假如被同學看到了,他就會把我的頭按一下,你別假了!真的是你很嚮往聖賢的經典教誨,一般的人不理解,甚至還潑你冷水,給你洩氣。好,所以一定要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要放下虛榮,人家講就講,我們不罣礙這些事,要放下面子,對的事情堅持去做。
好,今天剛好我們請了一台垃圾車來。好,垃圾車已經來了,大家的垃圾打包好了沒有?面子打包好了沒有?要把它扔掉才好修道。好,我們數到三把它扔出去,one、two、three。有沒有感覺身心比較輕鬆了?你們沒有扔出去。扔出去就會有感覺的。所以這個文章裡面也是值得我們反思,我們很多罣礙都是來自於面子。人家覺得我們諂媚,我們自己心安理得就好了。人家取笑,我們自己做的覺得對,覺得能夠學到學問,覺得能夠承傳文化,就好。他們怎麼取笑、怎麼批評,我們都當作是一種歷事鍊心,歷鍊自己,是不是還有這一些面子、這些牽掛。接著韓愈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向人求學問的這個風氣退失得很嚴重,從這一些現象當中可以看得出來。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就是各行各業的人,他們都懂得去向老師學習能力。這些人:
【君子不齒。】
就是讀書人,這個『君子』是指那時候讀書的人,都還瞧不起這些人,這個『不齒』就是鄙視、不屑與之同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讀書人瞧不起這些各行各業的人,可是人家還懂得向老師學習能力。而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卻恥於找老師學習,那顯然這個讀書的人的智慧還遠不如這些行業的人了。所以人一好面子,人一傲慢,學問就上不去了。而且,我們看這裡說到「君子不齒」,其實一個人假如覺得鄙視別人,「你們都比不上我,我才不要跟你們站在一起」,請問這個人是不是君子?他的學問有問題了。所以「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學問愈好,他應該是愈平和、愈平等,絕不是傲慢。但問題來了,好像多讀些書,不知不覺就好為人師了,傲慢就起來了。其實傲慢了就不尊重人了,學問最重要的就是從真誠恭敬他人當中提升。所以我們是效法孔子,孔子不傲慢,所以君子應該是效法孔子的溫、良、恭、儉、讓。
剛剛我們提到《禮記》開篇是「曲禮」,第一句話就說,「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不恭敬,毋不敬,對人、對事、對物都恭敬,這才是學問。所以一個人求學問,誠敬二字最重要。一個人從事教育工作,那就仁愛心最重要。尊敬老師、尊敬經典、尊敬他人,「德日進,過日少」。接著講到:
【其可怪也歟。】
這不是很奇怪嗎?讀書應該是明理,怎麼智慧反比不上各行各業的人?所以剛剛這一段就是在強調一般各行各業的人都懂得學習,懂得找老師提升,但卻反而是讀書人不願意找老師學習了,所以覺得這個情況確實是挺奇怪的。而這幾段都強調,讀書人好面子,然後覺得去向人家請教是羞恥的事情。所以有一句成語提醒我們,「不恥下問」。孔子,我們剛剛念的那一段,《三字經》,其實都在提醒我們這些重要的態度。「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講到這裡,接著韓愈先生舉聖人來給大家啟示。
【聖人無常師。】
孔子是聖人,只要有學習的機會,孔子都就教於他們。
【孔子師郯子。】
這個『郯子』是指郯國的國君,這個「子」是他的爵位。以前的國君,他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這個是子爵。這個郯國的國君,因為知道少昊氏曾經以鳥名,以鳥的名,「以鳥名官」,這個典故,少昊帝曾經「以鳥名官」,郯子他知道這個典故,去告訴魯昭公。孔子一知道,「他知道這個事」,孔子一聽到他自己不知道的,他趕緊就去向他請教。孔子的好學從這裡就看得出來。而這個少昊帝,我們常說「三皇五帝」,三皇,在《帝王世紀》,三皇是指伏羲氏、神農氏,還有黃帝。五帝就是指少昊氏、顓頊帝、帝嚳、唐堯、虞舜,這五位先王,這是五帝。孔子曾向他請教這件事。
【萇弘。】
他是精通鼓樂,孔子也向他請教。
【師襄。】
師襄彈古琴。還有向老子:
【老聃。】
請教,向老聃問禮。所以孔子只要認識他覺得比他在學識或者在各個方面能力要高的,孔子都主動的向他們請教。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就是剛剛提到的郯子、萇弘,孔子曾經就教的人,他們的學問,『其賢不及孔子』,道德不一定比孔子好。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這個原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下面是「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句話翻成《弟子規》,「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我們看這個話當中可以感受到,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他心是非常的平和。「見人惡」,是「即內省」,「擇其不善而改之」,面對惡人、做錯事的人,當作一面鏡子反省自己。有這樣的心境,會不會跟人對立?會不會跟人衝突?會不會把人家的過失放在心上,每天悶悶不樂,半夜作夢還罵人?學問深時應該是意氣平。而且有學問是仁愛心,見人家不對,自己先做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能夠幫助他,「正己化人」,這樣才對。看人家不順眼,這個都已經不在道中。
所以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這個求學的態度很值得我們效法。『必有我師』,就是求學問的路上只有一個人是學生,誰是學生?自己。善者效法他,惡者反省自己,都是老師。就像看一齣戲一樣,正面的角色,看到岳飛,效法他的精忠報國;看到秦檜?「做人不能做成這樣,遺臭萬年」,是不?那秦檜是不是我們人生的老師?他也在啟發我們。人有這種心境,每天遇到任何人都在學習、都在提升,都是我們的良師。人能保持這樣的心境,每天一定能提升。我們感覺到最近沒怎麼提升了,一定是這個心境不對了,沒有這種向一切人學習的心境了,可能看人家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就上不去了。
【是故。】
舉了孔子的榜樣。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這句話是這篇文章相當精彩的一句,一個人修道、聞道有他的先後。所以剛剛提到的,人家先聞道、先明道,哪怕年齡比我們輕,我們也可以向他請教,『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個「術業」包含儒家講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些技能,書法、數學、駕車、射箭這些能力,人家很懂得處世的禮儀,懂得這些音樂、鼓樂,這個都可以向他請教。人家開車開得好,也可以向他請教。
開車也是修養。我們一開車,車上的人嚇得半死;或者開了沒多久,「停車!停車!」在旁邊吐了。那就是在開車的時候只有自己,體恤不到別人的感受。學問就在處處替人著想,這個時候連踩剎車都是有節奏的,都能緩緩的下來,人家坐我們的車就很平穩。開車都很守規矩,又不亂罵人。這個都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開車是修為人著想、布施,開車守規矩,開車都不罵人、不發脾氣,忍得住,愈開愈好是精進,開的時候心很定,不散亂,開的時候明明白白,「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開車也是學問,這個叫智慧。好,人家會開車是有他的學問的,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
你包含煮飯,他能煮得很好,讓大家吃得高高興興,然後一煮完,廚房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也是功夫,他在做事情當中都是很有條理的。他廚房能做得好,能管理得當,你讓他去帶個軍隊,或許還能帶,只要他能把這些原理原則都用上,這可以相通的。好,「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所以這個『如是而已』,也是闡述,只要人家有學問,有好的能力,我們都能夠去向他請教、學習,就很單純的這種好學、向人請教的態度,就不要再搞得很複雜,如此而已,就是這麼單純,別搞得複雜。還要去問他幾歲,還要去看他是幾品官,這個就很複雜了。還要看他帥不帥,還要看他父母是什麼行業,這個很複雜了。接著說到:
【李氏子蟠,年十七。】
就是有一個年輕人李蟠,十七歲。
【好古文。】
這個『古文』就是指周朝、秦、西漢。我們一開始講到從東漢到隋朝這個八代,整個文章都偏向於辭藻華麗了,都不是文以載道、文以貫道的這個精神了。所以,韓愈強調的文以貫道,整個文章是融入了古聖先賢這些立身處世的智慧。而這一位年輕人特別喜好這些古文。好學的人,尤其是好這些古文、古聖先賢教誨的,真有這種心,一定會感來很好的因緣,來成就自己的學習機會。人生的際遇、緣分不是別人決定的,是自己的心去感來的。至誠心可以感通,就像《中庸》講的,「至誠如神」。我們在學校從事小學教育,感覺到道德太重要了,再忽略掉,那以後的孩子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就想學古文了。真的,很多長者、老人看到我們年輕人肯學,和盤托出,盡心盡力教我們。所以,好學的人、有使命的人一定會有機緣、有福報。所以你看這個年輕人就得到韓愈這麼好的老師給他指導。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這裡的『六藝』指的是《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我們的整個道統就是以這六經為主。對這些六經的學問『皆通習之』,「通」是通曉,「習」是熟悉,非常的熟練,而這個習字就是學了之後肯去做。《論語》開頭講的「學而時習之」,這個習就是實踐、落實。
【不拘於時。】
他不拘泥當時候的這個風俗,就是覺得去向人請教太丟臉了,他不受這個影響,不隨波逐流。
【學於余。】
他來向我學習。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我非常讚許他能效法古人,剛剛講的「聖人無常師」,效法古聖先賢的好學這樣的態度。這個『古道』,我們現在常說「人心不古」,就是我們現在的心態跟古人比起來不同,甚至差別太大。比方,古人是勤儉,現在是虛榮;古人以前是重德,現在是重色;以前的人是覺得不能像古聖先賢一樣是很羞恥的,現在的人是沒有穿名牌很羞恥。我們看那整個心境就偏得很厲害。禮義廉恥,禮是節度,現在是奢侈,不奢侈、不擺闊好像沒面子。我們不冷靜來思考,真的很容易被世俗的風氣給帶走了,就不能行「古道」了。
所以有一段話讓我們也對這個羞恥能有更深的體會。君子的羞恥,「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現在人的羞恥心都偏到虛榮心去了,「好丟臉,好沒面子」。這沒面子是虛榮心,怎麼是羞恥心?我們很多煩惱、不愉快,其實都不是羞恥心作用,而是虛榮心作用。我們看到君子,他是羞恥自己不修,沒有真實的修養,不羞恥人家侮辱他、毀謗他。「人不知而不慍」,很有修養了,人家還侮辱,他也不計較,他很有肚量。我們現在是覺得,人家罵我們幾句,批評我們,我們就很難過,受不了,睡不著覺,這個就是「恥見污」了,應該是「恥不修」。
「恥不信」,羞恥自己沒有做出讓人家信任的事情,做得讓人家值得信賴。人家不信任我們,我們馬上覺得,我做得不夠好,不能夠讓人家信賴,「反求諸己」,我一定還有哪些不足。「不恥不見信」,就是人家不相信他,他不難過。我們現在往往難過什麼?「他罵我了,他不相信我了」,是不?就可以讓我們痛苦好幾天了,這都不是君子的風範了。不是君子的風範是什麼的行為?就是小人的行為,心胸太狹隘了,不開闊了。
「恥不能」,羞恥自己沒有能力。有了能力,人家不願意重用我,他也沒有罣礙,這個叫「窮則獨善其身」,他也不會罣礙,不會怨天尤人。「不恥不見用」,人家不用,他不覺得很丟臉、羞恥。而我們現在是就怕人家不用我,但是不會考慮到底我能力夠不夠,這就反過來了。君子是有能力人家不用,不難過。我們可能能力還不夠,就想要去發揮,人家不用了,我們就很難過,背後還罵他,「有眼不識泰山」,是不?所以這些句子,經句、格言,都讓我們省思一下,聖賢跟我們的差別就在這顆心境上,「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人家是怎麼心境來處世待人的?這值得我們去體會、去效法。
所以,我非常讚許這個十七歲的年輕人,能夠效法古聖先賢這個好學的態度,所以做了這篇「師說」來『貽』,就是送給這個年輕人。
好,這一篇文章闡述了人要好學,要懂得向明白的人、明白的老師來學習古聖先王這些道德。而事實上,我們在這個時代確實傳統文化斷層得比較厲害,所以縱使我們現在有機會在講台上跟大眾分享傳統文化,而自己自身的道德學問還差得非常遠。所以,反而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要當好一個好的老師,首先一定要是一個好學生;要當好一個好爸爸,首先一定要是一個好兒子;要當好一個好領導,首先一定要是一個好下屬。自己都當不好好兒子,還能夠當好爸爸?那怎麼教孩子做好兒子?這個身教就做不出來了。所以我們往後要從事教育工作,要弘揚傳統文化,首先我們得下功夫,自己是一個好學生。那怎麼樣學習才是好學生?我們學儒就學孔子。
我們下一節課大家一起來向孔子學習,在《論語》裡面,孔子他是怎麼學習的?他是怎麼教他的弟子學習的?我們下一次就一起來探討這第七頁《論學習》,都是從《論語》當中選出來的經句,可以比較方方面面讓我們體會孔子的學習態度,以至於他這些好的弟子的榜樣,我們都能學習到。所以,下一次我們再一起來研討《論語》論學習這個部分。這裡跟大家交流完,我們再接著一起來研討《禮記.學記》。
好,那下一次我們背哪一篇?背諸葛亮《誡子書》,這一篇太短了,還有這個《誡兄子嚴敦書》,這篇也不長,好,就這兩篇文章。祝大家身體健康,睡得愉快,夜夢吉祥,不要背得睡不著覺。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