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論語講要》上論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2/4/11  台灣高雄  檔名:55-229-0013

  大家吉祥。

  我們在四月三號大家一起祭祖,等於各地的華人大家一起參與,我想每個地方應該也都有辦祭祖。《論語》裡面教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人心要淳厚、仁厚都要從孝道來學習,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我們教導孝道的手段、方法,就是用祭祖的方法。那麼遠的祖先都懂得感恩,怎麼可能會忘了把我們拉扯大的父母恩德?我們祭祖感念祖宗的恩德。《孝經》當中有說「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我們念著祖先之風範,我們還要進一步向他們效法學習。而且要能體會祖宗把這麼寶貴的文化承傳下來,我們知道不容易,五千年假如有一代斷了,我們就學不到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分責任,所以祭祖也讓我們承傳文化的使命要更強。

  承傳也不能是口號,也不是一時激動。《論語》裡面又教導我們「人能弘道」,怎麼傳承、怎麼發揚文化道統?靠我們自己去把經典做出來,把《孝經》做出來、把《論語》做出來,這才能弘道。我們沒有做出來,只是講,社會大眾就很難接受。不要說社會大眾,光是自己家裡的人、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能夠接受,因為身教一定是在言教之前,身教是言教的基礎。知所先後很重要,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自己隨時都要很清楚什麼先、什麼後、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不能先後本末倒置,這樣自己受益不了,可能還給大眾帶來負面的影響。比方一個講課的老師,假如他的媽媽說:「他還在講孝道給人家聽,他對我又不孝順。」大眾聽了之後人家會質疑、會不認可,流弊就會出來。

  《大學》兩綱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內聖的功夫,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後面四個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是外王的功夫,內聖是外王的基礎。我們也要檢查一下,我們重不重視身教,重不重視先從自己修起、先從自己提升起,還是我們在境界當中總喜歡先講講孩子、講講家裡的人,就是時間精力還是比較容易用在看別人、講別人。真正下定決心,我要盡心盡力來改我的習氣,這是身教的決心。其實這一點就不容易,看到家裡的人一些情況,我非說說他不可,一說又說個止不住,最後還讓人家覺得很囉嗦。

  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首先我們先後要清楚,身教要在言教之前,我們也要把這個認知落實下去,那種喜歡先講別人的習慣也要把它轉過來。真的能夠止得住去批評別人,相信家裡的人會感覺得到,會對我們刮目相看,因為家裡的人對我們是最熟悉的。我們假如真的現在先不批評別人,我現在先全心全意提升自己,這也是做一個轉變,這是心境的調整。

  當然我們領會這個心境,它不能偏在言語行為上。比方有人說「子女不用管,全憑德行感」,這裡就是強調還是要自己的身教,自己積陰德。但是他聽到子女不用管,他就一句話都不說了,適當的提醒一下,「孩子,把衣服加上,今天天氣比較涼」,一些關懷的話都不用講了,都不用管了,就用德行感就好了。重要的是我們在心上放下對人的控制要求,放下都是盯著別人看的習慣,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而且每一個言語他都是用真心去表達,不是帶著情緒、不是帶著對立。所以也不能大家一聽說身教為基礎,我從今天就不講話了。我們聽,依義不依語,要把義理聽明白,不能著在語言的相上面。

  我們上次跟大家探討怎麼建立修學正確的觀念態度,我們談到第八點,只有自己是學生,這暗合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心境。我們要知道善財的表法是當生成就,諸位仁者想不想當生成就?這很重要,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要有志向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我們假如想我可能比較困難,這個念頭就自己給自己漏氣。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你自己自立自強就會感來幫助自己的增上緣,自己自暴自棄就感來讓自己退轉的緣。什麼都離不開感應,能感是自己的心,所感是境界。我們已經遇到傳統文化了,只要肯依教奉行,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祖師為什麼說萬修萬人去?因為聖賢佛菩薩講的都是真理,我們真的照著做,鐵定都能成。而且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人之初性本善,我本來就有本善,本來就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這是《大乘起信論》的教導,給我們信心。

  怎樣才能當生成就?善財童子是代表。哪個人願意這一生成就,那他就是善財,但是也得看懂善財的表法他才好效法,善是善根,財是德能、福報都在裡面。人的善根、福德、能力怎樣才能不斷增長?那就是善財的心境,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師。好像上次還跟大家提到,為什麼大乘佛法在神州大地發揚光大?因為我們老祖宗的心境跟學大乘的心境相應。《易經》是群經之母,它有六十四卦,這是天地的萬象,我們都向天地的萬象學習,這就是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師。其實我們也潛移默化受到祖宗文化的薰陶,這就暗合善財童子的心境。

  人在面對一切境緣,都是我們第二點裡面提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感覺一下,他不管遇到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都在學習,他都在提升。他隨時在學習、隨時在提升,怎麼可能當生不成就?怕的是這個心境不能保持,能夠保持真的每一天都在提升自己。

  剛剛跟大家有提到,我們依義不依語,比方只有自己是學生,這個義理就是在我們的心裡面我們見到一切境緣都是能夠反觀,善的向他效法,不善的我們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自己都有很大的領悟、收穫。這是在內心裡面的心境,不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一點,然後跑去跟孩子說你是老師我是學生,跑去跟自己的學生說你們是老師我是學生,那我看你的孩子都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了。都要用心去體會,比方面對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說他是老師?他好像來考我們的耐性,忍辱功夫,當我們脾氣快要忍不住的時候,他就是來考我的耐性的,所以孩子也是善知識。一切境緣都在提醒我們,我們內心還有哪些習氣,就是遇到這些境緣它起現行,我們就會感謝一切境界,它們都是來提醒我還有哪些習氣要改。做一個比喻,一切境界就像發考卷的老師,我們就認真作答,不能題目寫不出來跑去打老師,這不行,這就有點顛倒了。

  我們只有自己是學生提了兩點,第一個是自己是當機者,就是講給自己聽的。假如我們這個心態不夠,很容易就覺得這在講誰在講誰,就很難受用,就隨著學的東西常常去見人家的過失,這也不容易改。有時候成德在台上分享,其實在台上看底下的人還看得滿清楚。以前自己讀書的時候在桌子底下還在想,我這樣老師看不到,自欺欺人。在台上的時候就常常看到,有些人聽了一段話,眼睛就瞟到旁邊去盯著某一個人。有一次特別明顯,剛好一對夫妻去聽課,兒子就坐在他們中間,先生聽著聽著就轉頭看他太太,看他太太沒有注意到他,他就用手去拍他太太的肩膀,繞過孩子,還沒給孩子看到,繞過孩子拍太太的肩膀,我在台上看得很清楚。他在拍的時候,眼睛的意思就是說「老師在講妳」。然後我就看到太太轉過頭來狠狠瞪了她先生一眼,這中間有火光,刀光劍影。假如這麼學麻煩了,會造成家庭紛爭,這是成德很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還是要自己是當機者,不能聽著聽著都是先盯著別人錯。心態錯了自己得利不了,自他不二,自己得利不了說家裡人能得利不大可能。而且家裡的人是我們的依報,隨著我們正報轉,我們學習的心態偏了,怎麼可能他們會得很大的利益?而且尤其往往我們都是全家人學習傳統文化最早的,可能有滿大的比例我們都是全家最早的,最早的假如表錯法,就讓家裡的人誤會傳統文化。所以大家任重道遠,在家庭裡面也是任重道遠,我們得要學好,正己來化人。

  我們翻到二百九十八頁來看一下,《論語講要》二百九十八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註解裡面提到,「言我三人行」,我跟兩個人在一起,「本無賢愚」,我們「擇善從之,不善改之。故無常師」。註解裡面主要強調的,我們能夠擇其善者來從之,不善者改之,善人、不善的人都是我的老師,學其中善者的行為或者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來受用,所以都是老師,那就沒有常師。

  另外,《皇疏》有個說法:「我師彼之長,而改彼之短。彼亦師我之長,而改我之短。既更相師法,故云無常師也。」這是另外一個詮釋,它針對沒有常師,那可以互相為老師、互相來學習。照這個說法,善的我們隨著他學習,不善的我們去改正人,這裡提到的「改彼之短」,這個說法我們就要去判斷一下。交淺不可言深,君子信而後諫,交情不夠或者信任不夠,我們要去改正他可能讓他誤會,覺得是不是我們對他有看法。經典是圓融的,「交淺不可言深」,「君子信而後諫」,這些教理不會衝突,它是圓融的。交情夠了才能「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是緣具足了這麼做,不能看到別人不善我就去糾正他、改正他。都要在境界當中判斷,所以這個說法就不夠圓融。我們自己在看註解,我們現在是跟著李炳南老師的指導,我們來深入《論語》,也從中學習他如何判斷,有一些說法可能還有待商榷。

  學《論語》,面對註解要能夠判斷這個註解妥不妥當,合不合情理法。同樣的,我們每一天跟親戚朋友同事會有談話,他所談的內容妥不妥當自己也要能判斷得出來。判斷出來首先不能被人家誤導,再來,聽得出來他偏頗之處,有緣分的時候還可以護念、還可以提醒。我們要知道,一些想法、看法錯了慢慢慢慢都會偏掉,而且思想觀念的偏頗是滿嚴重的,捨身容易捨見難,錯誤的見解要承認挺難的。人常常都是我覺得怎樣怎樣、我覺得怎樣怎樣,他一些認知錯了之後一般就不容易改變。為什麼師長說四十歲以上不能講、不好勸?他一些認知很固執,你硬去提醒,他惱羞成怒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聽人家講,要判斷思想觀念有沒有偏頗。我曾經就聽過長輩之間談話,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另外對方聽了怎麼樣?對呀對呀。這個說法對不對?當然孩子還小你不能抱著這個想法,孩子已經成年你也要善巧方便去提醒,都有責任在。孔子說,「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風俗就愈來愈偏。《三字經》提醒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老師都有護念教導孩子、學生的責任。甚至包含官員、領導者,古代官員叫「父母官」,當然也要教導子民,延伸到這個時代,要教導下屬,怎麼可以說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這種說法可能我們在言談當中都有,你判斷不出來不妥當,你就被這個說法影響。

  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也要護念自己不能有錯誤的認知、知見。我們不要去誤導別人的話,我們自己一言一行還要提醒自己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要述而不作。像我們講課的人都聽過一個公案,叫「離經一字,便是魔說」。這個公案是唐朝百丈大師遇到一個狐仙,這個狐狸已經修成人形了。他為什麼墮到畜生道?畜生道愚痴,他師心自用,他前世是講經的人,沒有照佛經講,沒有述而不作,他居然跟大眾講「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後來他遇到百丈禪師,就把他這個情況告訴百丈禪師,百丈禪師說你明天再來聽經,再以同樣的問題問我,因為有人問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隔天他來問百丈大師,百丈大師說「不昧因果」。就一個字,所以這個公案叫「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

  有人聽了這個公案,那我不敢講課了,一講課墮五百世野狐身,不好玩。這個故事是祖師給我們表的法,是師長講給我們聽的,結果我們聽完之後產生恐懼,那就不善聽、不善學。諸位仁者有沒有聽了師長哪段教誨聽完之後很害怕、很擔憂?那鐵定聽錯了。善聽也不簡單。善知識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是什麼?幫助我們放下憂慮牽掛、分別執著。這個故事我們得用心去觀察,他講錯一個字,那是在言語的相上,在他的心上他已經不照佛講的教了,很狂妄,是吧?佛沒這麼講,而且佛還給我們表演,他都成佛了還有馬麥之報,三個月吃不上東西,吃餵馬的食物。那是他前世剛好還在修行的時候,有佛出世,很多人去聽佛教導,他就起嫉妒心,說他們只配吃馬的食物,結果變成自己成佛的那一世惡報現前。當然,雖然果報現前,佛不受這個境界影響。

  有時候我們會很害怕,我以前做很多壞事情。只要覺悟了,以前那些惡因惡緣也不擔心。馬麥之報,這是惡的因現前,可是變成什麼?變成給大眾一個示現,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成佛了還是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它還是要現前的。可是我們看到現前的時候,剛好可以給大眾提醒不能種惡因,一定要受惡的果報。

  包含我們現在家庭裡面,佛說是四種關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可是我們不感情用事,不變成冤冤相報,我們深信因果,我們用覺悟的態度面對家庭的關係,修忍辱,看起來也是逆境惡緣,可是修忍辱自己提升。再來,其他家裡的人也都學到怎麼忍辱,比方一個母親面對先生不妥之處她修忍辱,為家庭大局著想,孩子都體會得到的。而且我們想一想,我們的孩子往後的人生是不是全部都是順境善緣?不可能的。什麼時候教給孩子忍辱?隨緣順受為忍辱,當下就可以教導他。成德也都有遇過,母親很堅強、很負責任,爸爸比較不負責任,但是孩子都感念母親的恩德,這都是一種表法,後面先生(人之初性本善)也被她感動,也向她懺悔了。所以哪怕是逆境惡緣,只要自己能忍辱,只要自己覺悟、自己提升了,身邊的人都會有榜樣可以學。真的,覺悟了事事是好事,沒有壞事。

  這一句還有另外一個我們可以去體會的,就是就一個人他就有善跟不善,為什麼?因為人非聖賢,他有他的優點,他有他的缺點,他善的部分我們可以跟著他學習,至於他不善的言行我們就不跟他學。而且還能夠如《弟子規》說的,「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而且真的對方的缺點我們能夠內省,然後把它改掉,有可能對方的缺點就因為自己他也慢慢去改正,因為正己就可以化人。這個說法也很可貴,因為我們不能求全責備,不能求備於一人,都要求別人是聖人,沒有要求自己要是聖賢人。這個心態也要轉過來,應該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別人有缺點覺得也很正常,自己有缺點就要盡全力去改正,這就是忠恕之道。我們不能變成我有不少缺點都沒有用心去改,都盯著別人的缺點,這就顛倒了。

  我們剛剛說,我們可能是家庭裡面最先學傳統文化的,我們這個法就要表好,不能學得讓別人生埋怨。《論語》裡面就有講,「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躬自厚就是自我反省比較嚴格,就是要求自己嚴格,薄責於人就是要求別人不苛刻,這樣才能遠怨,才不會招來別人的埋怨。躬自厚是忠,薄責於人是恕道。我們學傳統文化,「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就是我們的真心,「忠恕違道不遠」,我們都是用忠恕的心境就跟道慢慢相應。只要離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忠恕的心境,自己的習氣就會現前,自己會生煩惱,別人也會生煩惱,招來別人的埋怨,所以不能求全責備於他人。

  這一段我們看這些註解對我們去體會這句經句就很有幫助。

  我們接著看第九點,修學的心境、觀念,「用心如鏡」。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師長說就是用真心。孟子也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實就是把我們迷失的真心找回來,在一切境緣當中能夠用真心。真心這麼講有點抽象,古人也很慈悲,他用一個具體的東西讓我們去感受,用心如鏡子。莊子有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至人是道家的說法,應該就像儒家的聖賢境界,他用心像鏡子。鏡子很清淨,鏡子假如鏡面很骯髒,它照東西就照不清楚,一定都要把鏡子擦乾淨,它是清淨的。鏡子不將不迎,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事情還沒來就擔心老半天,這就有將迎。

  《金剛經》裡面說,「未來心不可得」,擔憂未來都是未來煩惱;「過去心不可得」,奇怪,過去的事我們怎麼老想、老提?因為落印象太深。莊子說「應而不藏」,藏就是落印象。尤其人年紀大了盡講都講過去的事,一講又很長,人年紀大了就是剛剛發生的事馬上就忘,盡說都說過去的事。我現在也有一點這種感覺,跟人家打個電話還想著跟他說什麼,一打我怎麼忘了我剛剛要跟你說什麼。過去煩惱往往就是心裡放太多過去的事,才會遇到一些情況就開始抱怨,開始在那裡說個不停。

  莊子把真心感悟得很深入,要不將不迎。鏡子誰要來它不預設,不將不迎;誰照完走了,它也不會落在心上,這個人走了,它的鏡面還是清清淨淨。而鏡子照任何人事物,它沒有分別,它也沒有執著。我們往往會去分別執著,分別美醜,分別富貴、貧賤。諂富驕貧,厭故喜新,我們的心就不真,不真誠。

  用真心很重要,用真心就積功累德,生活工作、處世待人都積功累德,但是用分別執著的心就造輪迴業。雖然用心如鏡不容易,我們一定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在面對一切人事物提醒自己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落印象。不要落對方不好的印象,他不覺本無,他只是一時間糊塗而已,都記人家的好,不要記人家的不好。

  不落印象,連自己付出都不要放在心上。有個女士,有一次剛好她聽了課說回家可以多做做家務,結果一個禮拜之後回來她有點生氣。她說我回去也是滿努力在做家務的,結果我先生一句稱讚都沒有,後來我做得實在有點生氣,我就跟他說,「我做了那麼多你都沒看到?」她做的當下就有一種希求心,要讓別人看得到,甚至於還求別人肯定,甚至回報。這樣的心都不清淨,真心是真誠清淨沒有所求的。

  自己付出有放在心上,就會求好的果報、求別人肯定,這就違背真心,就沒有功德,真心才有功德。梁武帝的個案是千古的公案,梁武帝遇到達摩祖師,他假如肯受教達摩祖師就省很多事,也不用面壁九年,他就有傳承了。但是梁武帝,真心是作而無作,他是作而有作,全部放在心上。

  我們去觀察真正孝順的人,他做了之後不會放在心上,說我很孝順,我做了什麼做了什麼。諸位仁者,你們假如聽到有個人說我很孝順,我做了什麼做了什麼,你當下聽會不會覺得有點怪怪的。剛剛我們說,你要會判斷人家講的話見解對不對,你還能夠判斷這個人講話心態對不對,偏在哪。我們也見過,有人一開口就是我做很多好事,做了很多功德事,那你要小心這個人,他的修養有限。《太上感應篇》說「不衒己長」,哪有一開口就在炫耀自己做了什麼?真正用真心的人,他做過的事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且他做這些事他覺得是他應該做的,他就生怕做不好而已。我們去觀察孝子,你一說他孝順他誠惶誠恐,他不敢當,他覺得這都是應該的,我還做得不夠。我們都要從這些地方去觀察、去體會,這樣看得清楚自己、看得清楚他人、看得清楚境界。

  梁武帝給我們提醒,好事善事要做,不要放在心上。整個大乘的法印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接下來最重要的,「自淨其意」,清淨心,「是諸佛教」。假如我們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有求果報的心,心就不清淨。這樣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從真心、從清淨心來的。我們都要往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去用功,去下功夫。

  我們再來看三百七十三頁,我們念一下經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明朝的大儒焦竑在他的《焦氏筆乘》裡說,「孔子言己空空無所知,唯叩問者是非之兩端,而盡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我們剛剛才講到真心,真心作而無作。有人來問,孔子也很盡力跟他結法緣,而竭焉,也是很盡力,竭盡全力給他分析清楚,但是作而無作,無作是空空如也。在傳統文化裡面好多的詞都是讓我們去體會真心,「寂而常照」,他有因緣,它起作用去幫助鄙夫,他有照,但是他的內心是什麼?空寂,空空如也。空空如也是什麼?應無所住;人家來問,而生其心。做得很盡力,但是心地是清淨的,空空如也。

  這裡講「蓋孔子自得其本心,見聞識知泯絕無寄,故謂之空空」。我們華人比較常接觸的經其中有《心經》,《心經》有「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想到六祖大師本來無一物,心裡有個空,那還是有一物,連空都空,就是空寂,就是很清淨。但是它寂又能照,假如寂而不照,那它就是死的東西。但是照而不寂,我們的心就會隨著這些境緣亂動。大家看我們應對,跟人家討論事情,討論完就一直在那裡想,止都止不住,那就變成亂動。事情都已經探討,剛剛談完話了腦子還一直在那裡轉,別人來找我們魂都還沒回來。有時候我們在聽人家講話,剛剛的事還在那轉,心念就都被這些境界影響,就變成亂動。要寂而照,照又能寂。

  這裡提到「見聞識知泯絕無寄,故謂之空空,然非離鄙夫問答閒也」。我們看他進一步的詮釋,焦氏所說的「本心」假如依儒家來講,就是參以《中庸》的「天命之謂性」,這句天命之謂性就是我們本來的真心、我們的本性。焦氏所說的「見聞識知」就是普通人的錯誤見解。本性空寂,真心是空寂的,毫無妄見,所以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空空如也」。把一切錯誤的見解都放下了,煩惱障、所知障都放下了,泯絕見聞識知,就徹見本性。我們從神秀大師跟六祖大師的偈子就可以體會一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他心上還是有東西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但是六祖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只說一個空字,猶恐落在空相上。這很不簡單,人學了空又著在一個空上。五蘊皆空,那我什麼都不用做了,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他又產生一個執著。猶恐落在空相上,學經教都不能產生執著,無為不能解成什麼都不用做,無作,什麼都不用做,無願,什麼都……都是指什麼?指心地要空寂。無為、無作、無願,這都是不要起心動念,因為一起心動念用的就是妄心。用佛家講,一有起心動念,一念不覺生三細,自己的妄心產生,無明的業相產生,然後又會產生精神,受想行識都是精神,精神又會變出物質來,物質是念頭相續產生的幻相,三細相就出來了。都是因為一念不覺,有起心動念。當然理上我們知道,一下子把起心動念都放下不簡單。師長說,我們分兩個階段做,現在在這個世間盡量做到不要分別、不要執著,放下起心動念去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帶我們放下就比較快。

  又怕我們落在空相上,所以再說一個空字,連空都要把它空掉,空其空相,所以說「空空」。「空空」仍是文字,所以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用言語要去表達真心不簡單。佛門也有比喻,指路牌或者我們手指,月亮在那裡,請問這是不是月亮?不是月亮。文字是要說明本性,但是你不能著在文字上,就像你不能執著指路牌說那就是目的地,是透過它讓你去找到目的地。「空空」仍是文字,並非本性,所以再說個「如也」。一般經典都說「如是我聞」,如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如就是真如本性的狀態。

  本性空空,而有大用。我們去觀察大用,佛陀本性空空,學生一發問一部經典就出來,四十九年講的經典很圓滿,所有人世間的問題怎麼解決他都講得很徹底、很透徹,而有大用。我們好好學,學得心地愈來愈清淨,任何親戚朋友有問題來你都能幫他解答,都能給他契理契機適合他的建議,孔子就給我們表演了。

  所以一個沒有學問的鄙夫來問孔子時,孔子只問明鄙夫所問之事的利弊兩端,然後將兩端說清楚,把要說的話都說盡了,這是「竭焉」。這也給我們啟示,一般的大眾,跟他講利害沒有人不重視,誰都希望自己愈來愈好,這些事攸關他的利,可以讓他愈來愈好,他會重視;弊,對他有什麼壞處,他都會希望能避開害處。事實上,世間的事大小事都不簡單,都有利有害,而且利弊當中利又有大小,害也有大小。有時候在分析一件事情也是多面向的,方方面面給他分析清楚。

  這裡面提到說問明鄙夫所問之事利弊兩端,要給人家建議以前一定要對他的情況掌握清楚。《格言聯璧》裡面有說,建言者,你要給別人建議,要置身於利害之中,不然你一講話人家一聽,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甚至於我們有時候聽人家在敘述一件事情有點不耐煩,你不用說了,我覺得應該怎樣怎樣做。你都還沒有客觀了解情況,你就給人家建議,這樣都不是很妥當。你清楚情況了,又設身處地的跟他講。

  所以孔子必得問他所問之事的情況,問明白了,然後進一步利弊兩邊給我們分析清楚,至於如何選擇,主權在問的人。這一點也是我們要注意的重點,進退的分寸。我們能不能講「這件事你就怎麼做,我保證沒問題」?這樣說話,到時候人家出點什麼問題都是你的問題。處世應對進退分寸要拿捏好,不然會進退失當。

  佛法講主伴圓融,每一個人對他的人生他是主角,其他的人是什麼?配角。我們自己的人生我們是主角,其他的是增上緣,配角。師長那麼好的老師,他也是我們一個增上緣,而且他老人家能幫助我們多少誰決定?自己決定,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還不是他老人家決定的。所以佛門說萬法因緣所生很有道理,因在自己身上。而且緣能幫助自己多少,比方所緣緣,你得要去親近他老人家的教誨;無間緣,你得不間斷的學習、聽,聽一天休息一天效果就大打折扣;還有增上緣,我們對緣的珍惜程度、依教奉行程度都是我們的心態決定的。我們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生法,我們就會對自己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對別人我們不會攀緣,我們不會硬拉著別人的鼻子走,我們知道分寸,該講的我給他講清楚,至於他自己要怎麼做是他自己要決定,是他的造化。

  所以不能一時激動,給人家拍著胸脯保證。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驗,話給人家講得太滿,最後人家出點狀況統統把責任歸你身上來。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拍胸脯保證,比方就有家長問,我的孩子假如從小就學傳統文化,甚至於在成熟的私塾裡面,現在有些地區私塾是合法的,像台灣有在家自學的,在加拿大的辦學都比較寬鬆,每個地區的情況不一樣。他假如從五歲就開始讀,可是讀到漢學院畢業了沒工作怎麼辦?這時候我就拍胸脯了,他能夠學這麼久,出來沒工作找我。當然,一個孩子有福報可以學那麼久也不簡單,他的福報因緣都不簡單,而且他能學下來還沒跑掉,我相信他一定在傳統文化裡面有得到受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更何況他還下那麼多功夫,而且傳統文化確實缺人。

  後面又有提到,《中庸》說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是《中庸》提到的舜王的風範,此處是說孔子叩其兩端。舜是自用,他自己受用,而且他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他也聽取很多意見,但是他決斷都會依循中道去決斷,他不會過,也不會不及,不會一聽人家這個說法整個感情就被他拉過去,他不會感情用事,不會意氣用事,不會太理想化。太理想化也不行,會做不成事,你得要平衡現階段的一些情況才能繼續發展下去。不取空、不取有,取中道,舜王是在決策,他循中道。孔子「叩其兩端而竭焉」,他是在應對人事,在解答別人的問題,他不是在決策,他是在應對,解答別人問題。李炳南老師說這是活動辭,活動的辭。「用其中」是什麼?決斷,決斷的辭。用的詞語不同意境都不一樣,我們學這些心要很細緻去體會。李炳南老師說,舜是用中,孔子是用竭,孔子與舜一樣不一樣?講到這裡李炳南老師說,這一章句句都是精華。一不一樣沒有說,點到為止,自己要用心去體會。

  真心在不同的因緣呈現的相有不同,可是它的根本都是真心起用。《大學》裡面講,「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在不同的五倫因緣裡面流露出來的德行,但是都是從真心裡出來的。八德相上好像不一樣,其實都是真心在不同境緣當中起用。真心在決斷的時候則用其中,真心在解決別人問題的時候是叩其兩端而竭焉。《講要》裡面說從相上不盡相同,雖然不盡相同,但都是循著中道,都是用真心去應。

  李老在《講記》裡面還提到,這章裡面又說「我」,又說「吾」,為什麼有不一樣?其中有《集釋.餘論》引《四書纂箋》云:「就己而言則曰吾」,這是對自己,「吾有知乎哉,無知也」,那是對自己用「吾」;「因人而言」,跟人對應,「有鄙夫問於我」,跟人在對應,「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跟人應對是用「我」。論自己用「吾」,跟人應對我跟你用「我」字,所以李老說認字真不容易。

  感覺《論語講要》、《論語講記》學一遍要學得很明白也不簡單,所以我們研討過的大家有空就溫故而知新,也都可以多再複習。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不斷薰習可能我們對這些經句的理解才能夠更深入。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可能都快影響到很多仁者上班的時間了。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