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論語講要》上論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22/1/23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9-0004

  成德法師:諸位同仁,大家吉祥。很高興又可以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雪公的《論語講要》。我們一開始跟大家先就儒家這些教誨來談學《論語》首先應有的觀念與態度,我們先建立好,這樣我們不會學偏,也能學得深入。

  第一個基本教義,我們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一個基本的教義。「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所有的用功都離不開自愛愛人、自覺覺他。第二,學貴立志,我們立了志就是一個根本的動力,不容易懈怠。我們以師志為己志,以孔子之志、以師長之志、以歷代聖賢之志為自己的志向。現在有把這個檔案發到會議的群中,大家可以做參考。再來學習的內容,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包含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在其中。孔門四科都是彰顯學習的內容,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接著我們談學習的次序與方法,次序不能亂,學不躐等,次序不可以雜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信、解、行、證,四個次序。由儒家的《中庸》裡面教導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它是次序,它也是方法,把解、行講得更細緻,把解拆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都屬於解。

  我們上次從博學的教誨談到審問,舉的這些例子是讓大家去感覺怎樣是博學、怎樣是審問。我們上次有提到的句子,「不恥下問」,甚至於是就像顏回他能「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他非常謙虛,有能力可以問沒能力的人,學識淵博可以問學識比較沒有那麼豐富的人。當然孔子也是如此,「昔仲尼,師項橐」,當時候項橐才是一個小朋友而已,小朋友知道的孔子不知道,孔子還是向他學習。我們祖先傳《易經》,《易經》有一卦是六爻皆吉,就是謙卦。謙受益,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了凡四訓》講很多義理講得很透,大家可以多讀誦。

  慎思,我們舉的經句是在「為政第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看一下《講要》六十八頁。這個句子讓我們知道學習不能忽略了思的重要,要學思並重。首先學是學習,是讀聖人書,思是研究。這些古註有提到,依包氏說,讀書而不尋思書中的義理,「則罔然無所得」,沒有好好去思考,就只是學、聽,聽過就過了,好像沒有觸動、沒有共鳴。

  成德曾經遇到一位同仁,他跟我也好幾年沒見,見到的時候他有跟我提到,他去年一整年用了一千二百個小時把師長的《大經演義》聽了一遍。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我當時候的心情?我覺得他福報實在太大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學習,非常羨慕。當然不要嫉妒,每個人自己修的,要深信因果,人家有那個福報。我就有點激動,我就問他,你聽了一千二百個小時,你最深的感悟是什麼?他停了好幾秒鐘,不知道怎麼回答我。一千二百個小時,其實我們想一想,一集兩個小時裡面有多少個重點?老人家講每句話都是真心在和盤托出,假如有一句跟我們產生共鳴,會留在我們心上。學而不思則罔,一問好像啥也沒留在心裡面。

  另外依皇疏說,讀聖賢書而不精思其義,沒有把它弄清楚,「以致行用乖僻」,他去做會做偏掉。人家還覺得他學傳統文化學很久了,覺得學傳統文化都學成這樣,傳統文化還能不能學?這就變成他因為學而不思,結果做出來是偏的,造成別人誤會傳統文化,罔就變成誣罔聖人之道。當然這一點確實是很值得我們省思,因為我們都不是從小學的。就像我們給大家的講義裡面提到的第五項「學習觀念及心態」,第一點就提到隨順聖賢老祖宗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我們舉的《孝經》,「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他的態度、他的穿著,包含他的一言一行,都一定是對照古聖先王的教誨、對照經典,沒有自己的意思,警覺性就很高。假如沒有那麼高的警覺性,畢竟我們成年才學,我們本來的習慣還是很強的,不管是一言一行還是起心動念。學貴自知,我們畢竟要客觀了解我們學習的因緣,不是從小學的,又要給家人、給社會大眾表好法,那就不能掉以輕心,警覺性要很高。

  我們看警覺性在最後也有提到,第十四點,最後一條,修學應有的警覺性。我們舉的是「泰伯第八」,我們感受一下曾子的修學態度,三百三十頁,「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我們隨文入觀,現在念的這段文就好像我們現在也到達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現場。能夠突破時空的人收穫一定很不一樣,有榜樣,孟子突破時空,所以他學孔子學成亞聖。「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我們看第三段,曾子病得很重,自料將要去世,便召他的門弟子來。一個好老師,都要去世了,他首先提起的是什麼?教育學生。我們慕賢當慕其心,這也是我們學習心態的一點。曾子他可以講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道遠」是什麼?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在生命最後一刻,他都想著無後為大,不孝有三,他不只想著自己的後代而已,想的是什麼?整個文化的傳承。這是我們的學處。我們想一想,孔孟顏曾四個聖人,他們一心為道統著想,但是他們的後代都受到他們的庇蔭,這四大家族。福田心耕,他考慮這麼廣的大眾,還考慮往後世世代代的子孫,我們要學。我們也遇到了文化危急存亡之際,這個機緣很難得,可以積功累德。當然為整個道統著想也要修身齊家,不能忘了這個基礎,那就變成很激動在弘道,流弊也會出來。

  我們這一代人比較容易激動,我就挺激動的,不能再激動,已經有一點年紀,得要調伏激動的性格。不過剛剛又放了那首歌,又有點激動,什麼一群人。我在念初中的時候有一群死黨,當時候心裡就想,這輩子就跟這些朋友做事業好好打拼,就有這種念頭,看得出來我的激動。隨著高中、大學就體會到,死黨歸死黨,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差別愈來愈大,人跟人緣分絲毫不得勉強。真正要成就一個弘法的團體,見和同解是最重要的基礎,但是見解又不能勉強。捨身容易捨見難,他可以為傳統文化,「馬上要我的命,只要對傳統文化有幫助,我願意」,他願意捨,但是他錯誤的思想觀念要放下不容易。這一句對我們也是重要的提醒,而且老人家也講,四十歲以上不能講,連提醒都不能提醒。

  這些都值得我們省思,我們能夠調整到剛剛審問裡面顏子的態度,以能都可以問於不能,以多都可以問於寡,代表真正道德學問要提升,內心不能覺得自己有什麼。真心一法不立,一覺得自己有什麼,用的就不是真心,都要常常能夠歸零。曾子能觀察到顏子,他一定也是這麼用功的,「參也魯」,他的資質不算是很好,比較魯鈍,但他也可以學到承傳孔子之道,宗聖。

  我們看到他把弟子召來,囑咐弟子們看看他的腳跟手,表示他的身體未嘗毀傷,接之便引三句詩,說明他平時是那麼小心的保護身體。我講到這裡就有點講不下去了,自己身體不是照顧得很好,講這段有點心虛。但是心虛也是煩惱,趕快當下提起來,二O二二年到了,我得落實「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從這裡做。因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還是要從孝道來落實仁愛大道。

  這三句詩的大意是說:戰兢戒慎,戰兢惕厲,像站在深水岸邊,不敢有鬆懈疏忽,不然就掉下去,惟恐墜落下去,又像走在消薄的冰上,惟恐陷入冰下的水裡。我們北方的同仁就比較有體會,春天冰河上就比較危險。他告訴弟子從今以後,他自知可以免了,他不用再擔心身體了,最後呼弟子一聲「小子」,要他們記住。

  後面提到人皆有死,但有不死之性,普通人不知此理,不能率性修道。我們假如知道有本性,這一生就是很有福報。不知道有本性就隨業流轉,知道有本性就會盡力要把它恢復。不知有本性,以致如《易經繫辭傳》所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那就隨著他臨終那一念,任其生死變遷。曾子是學道之人,了解死生原理,所以他面對死亡很從容,不怕死,只怕損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有體用,體是性,用是仁。性不可得而聞,性要靠放下,唯證方知,要放下才能見到。但可以以仁來修明,我們可以修學仁道,所謂依於仁,慢慢能據於德,最後志於道,道就是本體、本心。所以我們的下手要從修仁開始,仁的根本就是孝道。《孝經》又以不敢毀傷身體為盡孝之始,以立身行道為盡孝之終。曾子力行孝道,平素功夫就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片刻不敢離孝道,不敢一時疏忽,直到面臨身死,才敢說一個「免」字。古人說蓋棺論定,之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也聽過印祖都有提到,大修行人到最後不小心失了正念犯了戒,那就一失足成千古恨。黃念祖老師也說,進一步退九步的危險就在裡面。所以修學的警覺性還是很重要,我們的慢心起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師長在「十年因緣」裡面提到,歷代訓練講經的人是用複小座,複講,這個方法它有很深的用意。看事情不能看得太表淺,我們看表面這個方式很死板,但是這個方法學什麼?培養人的耐性,沒有耐性什麼事都做不成。意粗性躁,一事無成。一切法得成於忍。培養謙虛,就是耐性、謙虛,再來培養恭敬的態度。這些心境沒有養成,老人家講,稍微會講就傲慢,那就全完了,就偏出去了。

  曾子的態度對我們弘道之人是很好的表率,沒有到最後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當然也不是讓大家隨時很緊張,就是有警覺、覺照。免就是免於損道,這是曾老夫子對弟子最切實的身教。我們讀到最後這一句,我們當父母,或者當老師,或者當領導,要做好君親師,曾子也提醒我們怎麼做最切實的身教,在臨終要表演出來,包含在生活的點滴當中亦如是。我想曾子不會是在臨終的時候才這麼表演,應該一切時候他是任重而道遠。

  我們再來看「思而不學則殆」,何晏註,「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這些句子其實都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學錯方式方法,不然會徒勞無功。一開始跟大家談這些觀念態度還是滿重要的,我們也看過很用功的人、很精進的人,但是好像修學不得力,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為什麼強調修學首重正知見?因為所建立的正知正見、正確的觀念態度,它才能指導我們學習的心態、學習的方法方向,不然就偏出去了。比方《弟子規》「餘力學文」,那些句子很重要。「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有解無行,就愈來愈傲慢;「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有行無解,就順著自己的認知也會錯誤,他就會學偏掉,就是解行要相應。

  這裡「疲殆」這個「殆」跟懈怠的怠一樣。不讀書,只憑自己去思索,終無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怠而已。歷史當中有個例子,王陽明先生他要學格物,就是「即物而窮其理」,他就對著東西,就是竹子,他覺得我要窮其理,我要格物,格物就是要窮事物的本源,他就一直對著竹子格物格物格物格物,每天都這樣格物格物,很用力,最後就吐血了。你們有沒有看過很用功,用功到身體快垮掉的?這都要冷靜。修學最怕的就是執著,一執著會偏掉的。

  「工夫到,滯塞通。」我曾經遇過一個修學的人,他就說好,我就不吃飯了,他就要堅持一直修下去,修到成就。結果他太用力、太猛,都不吃飯,旁邊有人說請教一下師長,這樣用功對不對?結果去請教回來,師長說不要這樣做。他還這樣做,最後還是被當地公安機關阻止了。後來他身體恢復不回來了,本來身體非常好。工夫到滯塞通,修學有成果,讓它水到渠成,這麼去刻意,我覺得可能當事人個性裡面還是比較固執。都不能學到相上,夏蓮居老師說的,以調伏習氣為精進,這也是我們修學觀念裡面很重要的,重實質不重形式。一般我們假如沒有好好去思考,只看外相,他一天念經念幾部、聽經聽多久,那是相,他透過這些修學的方法放下多少習氣,這才是真實的受用。不學而思,一直在格啊格啊格啊,最後格到吐血。

  孔子也有教導,他以自己來給我們做一個示範,六百五十八頁,「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一天不吃,也沒有睡覺,「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因為我們講到思而不學則殆,殆就是空耗精力。孔子說他自己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眠,獨自尋思,但無獲益,還不如讀書求學好。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此處「以思,無益」,是指只思不學而言。

  「述而篇」,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此處,這是以經來註解經,這一句「不如學也」,應當就是「述而篇」這一句「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古」是古書所載的古聖先賢之道。

  我們看一下「不如學也」,是「好古敏以求之」,這一句在二百九十六頁。因為時間有限,我就不全部《講要》講,我們依我們可能要配合開解到的理來說。孔子在當時已有聖人之名,如「子罕篇」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聖人生而知之者,然非不學,孔子也非常好學,如問禮於老聃,問禮於老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他遇到學習的機會特別珍惜,皆好古敏以求之也。今世縱有生知之者,亦須勤學新事物,何況非生知之者,不學可乎。孔子生而知之的聖人都要這麼好學,更何況是我們。這個較量滿重要的,就好像師長他的根基比我們好得太多了,但是他也是時刻都在學習。假如我們沒有根基,又沒有那麼好學,要想成就就很困難。孔子生而知之都這麼認真,我們就不能再有懈怠的理由。

  再來,「思而不學則殆」還有另外一個解法,除了會疲殆之外還有一個,「殆」是指疑。這裡面都有考據,確實應該是很有道理。後面提到,「思而不學」,你所思的無所依據,到底我思考得對不對,「則疑而不決也」。今天我們思考經史子,子部是很多聖哲人依照經再去發揮的,結果我們所思思的跟他們的相應,那我沒有悟錯,當然最終還是要折中於夫子。假如思而不學,我們疑問都去不掉,學習還是會很有問題,終究疑沒有去掉。疑是修學很大的障礙,我們還是都要依照經典為基準,因為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不然很容易就偏出去,經典裡面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我們看下一句,也是屬於思,慎思,六百九十三頁,「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很重要,雪公提到,九思有一定的程序,不能顛倒。我們雪公是很慈悲,他用列表讓我們好去學習,比較清晰。茲先列表,講明動作次第,然後九思的意義便容易明白。我們看「動作次第」,第一是對境,面對人事境界首先是看、聽;看了、聽了接著會有表態,表態首先「色思溫,貌思恭」,色是顏色,貌是容貌;接著還有動作產生,出動:言語、行為,「言思忠,事思敬」;事情完了還要檢討,防非,「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句我們每天都會用,我們今天大家一起探討完,今天就用用看,這就是篤行的部分,要去力行。

  君子待人接物,當然君子也是指求學的人,學聖人之學、大學之道,待人接物一開頭即有對象,這是第一步,名為「對境」。怎麼會知道有這對象?即由視聽而知。眼看對方的形象,耳聽對方的聲音,都是對境。視聽確實,則第二步即是「表態」。態是態度,包括面部顏色與容貌而言。顏色有青黃赤白黑,這段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觀察得這麼細,如羞恥則面紅,怒則面色發青。容貌屬於肌肉動態,如笑則解頤,怒則張目等。表態就是表現自己的顏色容貌等態度,君子必須自省。然後第三步是「出動」辦事。動是動作,所有的動作不會超過什麼?言,言語,還有做事兩者,事是指行為。事情辦完之後,有無過失,必須預防,所以最後是「防非」。這是九思最後的三條,疑、忿、得。疑而不決,來自愚痴,懷疑是愚痴的核心,忿怒來自瞋心,得來自貪心。這三條都是過失,必須防範。

  我們看一下,思在《六書總要》這裡有提到,「念、慮、繹理」,就是在詮釋思是什麼狀態。即依心念,念,依心念,經過考慮,這是慮,抽繹出合理者,就叫做思。就好像我們今天考慮一個事情,最後我們還要決定,就是屬於抽繹出合理者,這都是屬於思。

  這裡面還舉了一個內典《百法明門論》所講的五遍行心所,就是人起了心理反應之後,不管你起任何的心理反應,都有這五個它會同時起來。我們看一下,平常你作意,作意就是你要注意什麼,你有時候沒有注意,在你眼前發生的事你也不知道。你作意了,然後觸,接觸,接觸你有感受,感受你會有想法,進一步你會思,「思」在「想」後,思是「令心造作」。《禮記.中庸》篇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經過思辨,始能正確實行。足見思字非常重要,所以求學的君子必須有九思。

  接著具體談,視思明,聽思聰:君子面對外境時,要思慮自己的眼是否看得明白,耳是否聽得清楚,視聽皆不能錯誤。這段話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現在面對家人、面對朋友或者是工作上的夥伴,我們聽他講話有沒有都聽得很清楚?我們看事情有沒有都看得很清楚?不然我們會誤事。有時候聽不夠專心又聽錯,最後還得花很多時間來彌補我們的錯誤,所以視思明、聽思聰很重要。比方祕書的工作,你稍微聽錯一個東西,簽名簽在錯誤的位置上,然後又國際信件一來一往耽誤了好幾天,最後把事誤了都有可能。所以視思明、聽思聰很重要。我們常常都覺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相信這是我們每個人的信念,但是很難,我們九思得真正下功夫才有辦法。

  舉個例子,例如孔子在衛國擊磬,有人一聽,即知孔子的心理,這就是耳聰(聽思聰)。假如我們跟人溝通,聽人家講的話都不知道人家心理的狀況,那跟人家講半天變雞同鴨講。尤其當丈夫的人,太太常常意在言外,有時候都講反話,你還聽不出來,她就被你氣死了。聽不能著在文字上,要能夠聽到人家的心。包含教學,也要聽懂學生的心的狀況,比方學生說「老師,不用了」,那你還要不要做?他嘴上講不用,可能內心很渴望,都要聽得出來。「他說不用了」,你就走了。這是一門學問,視思明、聽思聰不簡單,在面對境界的時候都要起用。

  色思溫,貌思恭:君子與人相見,要思慮自己的顏色必須溫和,容貌必須謙恭。因為畢竟我們去辦事,辦公家的事,還是不要因為我們這個事情有不好的影響。《中庸》引《毛詩.大雅.皇矣》篇:「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中庸》有這一句。君子或者在位者,他的胸懷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但是他在親民的時候不是用聲音很大或者很嚴厲的臉色對待百姓、對待人民,這是講溫和之道,柔和質直攝生德。我們看夫子即之也溫,一親近孔子覺得很溫和。

  又如貌思恭,朋友見面可以有笑容,如果見長輩,必須肅敬,笑則失禮。其實大家可以去感受感受,這是人情很自然的一種心理的反應。你去見長輩,長輩畢竟是尊位,我們會很恭敬。比方你讀大學,第一次去見班主任,單獨去見,大家有這個印象嗎?你不會一見到班主任就笑吧?笑則失禮。依禮,長輩可以笑容接待晚輩,長輩一看到晚輩很緊張,來來來、坐坐坐,喝杯水、喝杯茶。長輩感覺他有點緊張,可以笑容接待,晚輩則不可以笑容對長輩。長輩見晚輩,應該低頭看,是「俯而親之」。這不是高下的意思,我們不要錯解,長輩他有一種慈愛,父慈子孝,這是父子關係,延伸開來長輩都應該有慈愛,它是俯而親之之義。晚輩見長輩,應該仰面看,這是「仰而敬之」之義。這都是很自然的,但這裡面不是說要要求人,其實我們都可以自己去感受感受。假如做的時候覺得有障礙,覺得很不自然,我們可以再討論。我們現在講到哪,假如你覺得聽了很不可以認同,可以馬上舉手,或者直接打開麥克風,因為我們是研習會,大家可以一起探討。

  有人舉手,對不起,我現在才提出來,可能剛剛已經有人聽了很有意見。來,有請。

  成德法師:您好。

  王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晚輩仰視長輩,像我的學生,高中的,他好高,都比我高,他要跟我說話沒有仰視我,那樣可以嗎?很愚鈍的一個問題。

  成德法師: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非常實際,實際遇到的問題。

  王老師:高中十年級以上都比我高,美國孩子都人高馬大的。他們都很尊重我,下課也都給我鞠躬。

  成德法師:他很尊重妳就是仰而敬之,仰倒不一定完全是動作。

  王老師:OK。好,謝謝。

  成德法師:一般來講,孩子還沒有到那個年齡以前,其實都比我們大人小,所以很自然的「俯而親之,仰而敬之」。到真的很高的時候,像我就犯過一個錯誤,跟一個長輩講話,這好多年前,十多年前跟一個長輩講話,因為我比他高很多,他站著跟我講話,頭就一直仰著,抬得最後很累了,說「我們坐下來」。這就是我比較鈍,應該先請長輩坐,讓他頭一直這樣仰著仰那麼久,這就是自己太鈍,這也要很敏銳。

  比方自己有一次剛好在師長身邊講話,還來了一個貴賓,這個貴賓名氣非常大,他的名字不能暴露,實在太有名太有名,但是凡出言信為先,人家說不能講他的名字,我就不講了。他挺尊重長者,當時候師長在給我交代一些事,我就沒注意到那個距離不夠近,這樣讓師長講話就稍微會比較費力。結果我們談完話要吃飯,他就微笑著跟我說,你剛剛應該稍微移一下位置,這樣老人家講話比較輕鬆。我面對境界不清楚,視思明,假如當下很敏銳,你就會趕緊稍微移動一下位置,讓老人家講話不費力。

  我們有請某老師。

  某老師:成德法師您好。

  成德法師:您好。

  某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法師,提到解行相應,有沒有什麼可以判斷是解多於行還是行多於解?有的時候自己會碰到解得多行得少,有的時候是解得少行得多,就不知道怎麼樣可以做到比較中庸,可以找到這個尺度?感恩法師。或者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個尺度怎麼樣來把握好?

  成德法師:尺度,很難拿一隻尺來量十公分或者二十公分。我們在思惟的時候,首先我們想老法師怎麼教的。比方老法師講他的老師章嘉大師,你理解了,你就要去落實。今天我們聽明白了,老人家說放下自私自利,解了,自私自利是煩惱的根源,如斬毒樹,直斷其根,這是解,我們在聽教理,接著要行。理有頓悟,事要漸修,要行可能要好多境界一直提醒自己要放下。比方跟大家住在一起學習,什麼時候放下自私自利?一起吃飯的時候,看到好吃的不能一直夾,要留給後面的人,在放下;或者進門,晚上隔音不是很好,都能考慮到別人,都是在這些境緣放下自私自利。

  大家不要解一半行一半,其實解了你就要去行它,解行它要相應的。你行了之後,你的心境一定會有提升,一個人自私自利有放下,他就會提升;提升了,就好像你今天爬一個閣樓,你爬得愈高,你看得就愈遠、愈廣。為什麼行會幫助解?你有放下自私自利,哪怕放一分、兩分,你解得都不一樣,所以行又幫助解,解得愈深又幫助行。而且最好是行中有解,就好像君子有九思。請問大家,你一天會見到多少人?會做多少事情?請問一天君子九思出現幾次?你在面對人事的時候,你行中要有解,我有沒有視思明、聽思聰?你行中就已經用經教在觀照。假如是這樣,你就不會隨便做事情,行中有解。

  解中有行,你聽經的時候很認真、很專注在聽,聽著聽著這句教理你會很自然的跟你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就結合上,講給我聽的,解中有行。比方我們今天聽師長說,我們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作之君要以身作則,比方你叫下屬不能遲到,那你自己不能遲到。我們在聽的時候就拉回來,解中有行,我跟下屬,很多事情我自己有沒有以身作則?他在解中有沒有行?有。為什麼佛陀那個時代有人聽經(聽經是解)他開悟了,聽到一半開悟了,為什麼?他放下了,他隨著佛的教誨,他當下就放下。我們現在很容易聽經的時候打包,打包,我回去,我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他沒有馬上隨文入觀,隨文入觀解中就有行了。真的解中有行的人,他聽了兩個小時的課出來氣質都變了。

  其實也是因人而異,比方聽經聽很多的還是多去行,或者很願意力行,但是一些教理還不是搞得很清楚,可能他要花多一些時間聽經。還是因人而異,但是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受用,不要有偏。像《弟子規》就是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不力行,但學文,他變長浮華;但力行,不學文,它是兩個極端,他會任己見,昧理真。

  謝謝您提這個問題。

  某老師:感恩成德法師,我明白了。

  成德法師:謝謝。請坐。

  我們看下一句,言思忠,事思敬:君子與人接洽事務,應當思慮自己所說的話必須忠實,又須思慮辦事必須認真,事思敬。這裡也點出來敬與恭不同,恭從心,誠於中,形於外,這裡的敬是講辦事毫不苟且,應該辦到十分就須辦到十分,差一分就不算敬,差一分就有摻雜一點應付。

  成德在跟我們這些同事相處,包含我們漢學院的同學,他們身上一些優點我都遠遠不及。像我們一起共事的一個同事,他做事真的毫不苟且。當然這都有做事的方法,他都會事情就馬上把它寫下來,該追蹤他就會去追蹤,所以事情交給他都不用擔心。在辦事上他比我辦得好多了,我也要向他學習。所以我們看到九思做得好的,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事情辦完之後自己反思,往往有不少過失。防非就是防止過失。事有疑惑,自己不能解決,必須問人,不問便是永遠愚痴。事有忿怒時,必須忍耐,不能對人發怒,否則對方懷恨在心,後來必有患難。這是比較嚴重一點的,可能會招來禍患。

  其實君親師角色是尊貴的,這個角色對於孩子、對於學生、對於下屬都有滿大的影響。假如我們常常控制不住脾氣,我們又是在講課的人,會對於學習者的信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忿思難可能會影響到學子對於聖教的信心。掌握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涵養,不能含糊的。對自己來講,伏不住,修一輩子都燒掉了,火燒功德林。我們想到不能斷人慧命,脾氣慢慢就能調伏。

  無論財物名位,來歸於我,都叫做得。見得當思是否合乎義理,合則接受,不合則不接受。思問、思難、思義,可以防治貪瞋痴。而且君子認真對待人事物,不應付,經過一件事,經一事還長一智,他會積累很多人生的閱歷、見識,他辦事愈辦愈謹慎、周到、成熟。

  這是講到慎思,我們再看明辨,舉的例子在六百五十六頁。下禮拜是除夕前一天,我們不放假,但是不能執著,你家裡有很重要的事要去辦。因為我們學問重在落實,過年前後這是落實的重要時機點,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我們看「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大眾厭惡某人,某人不一定可惡,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惡,然後惡之。「惡之」不是跟人家對立,大家不要錯解,「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比方我們看這些聖王,他面對很有能力、口才但是會貽害百姓的人,他會把他流放,但這流放是慈悲,讓這個人別再造業,更不能讓百姓受害。孔子做大司寇第一件事把少正卯殺了,少正卯有五個缺點,這五個缺點有一條就應該要處理,更何況他有五條,用俗話講,黑的都能講成白的。現在有一些邪教勢力也很大,那就屬於少正卯這一類的,一般的人統統被他講得分不清楚。「惡之」就是不能讓他貽害團體,不是很討厭這個人。我們也觀察,一個團體你把好名利的人擺到上位去,底下的人就遭殃了。孟子說,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人,你害死團體的人。真正這些聖王他有智慧,他不會用錯人。

  大眾愛好某人,某人不一定可好,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好,然後好之。

  接下來講到,依王肅註,或許某人特立不群,他不同流合污,他會不會被所有的人排斥?在很功利的一種氛圍之下,有些人很廉潔被人家排斥,變成劣幣驅逐良幣,這個時候他雖然特立不群,你也要判斷,不能你聽了一些人都說他不好你就覺得他不好。都要冷靜判斷,人不能一聽什麼就先入為主,要懂得客觀去判斷。

  在《論語》裡面有講到,「鄉原,德之賊也」。《了凡四訓》裡面也有發揮,「雖一鄉皆好」,這一鄉的人說這個人很好,「而必以為德之賊」。孔子是寧取狂狷,這句也讓大家看一下,五百四十五頁。這句其實滿重要的,現在要找已經入中庸之道的人,那不容易找。「不得中行而與之」,沒有已經達到中庸之道的人才可以用,「必也狂狷乎」,因為「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他不會同流合污的。現在能不同流合污也不簡單,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他還立得住嗎?但是狂狷之士有為有守。狂狷之士有時候會比較桀驁不馴,你也要包容他這個問題。

  這裡又提到,或許某人結黨營私,而為他的同黨所好。所以眾好眾惡,不可不察。這裡就有一個故事,晏子他去一個地方當官,結果當了沒多久好多人來告他,到國君那裡告他,然後國君就跟他說:「你看,你怎麼幹得所有人都告你?」晏子說:「那沒問題,我調整一下。」結果過一段時間所有的人都說他好。後來他就跟國君講,「我真正要去辦事,會得罪多少官員,得罪多少當地的這些既得利益者,所以當然所有的人都告我。現在你對我有看法,我調整一下,都跟他們搞好關係,他全部都說我好」。所以要判斷。

  我們看下一句,在五百四十九頁,「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成德是剛想到,我們在團體當中,首先自己不能有得失在裡面,不然看事看不清楚,因為有得失你聽話一定會偏。公生明,大公無私才能看得明白;誠生明,你要很真誠,對人都常常容易落印象,存有成見,你跟人家溝通也很難達到很好的效果,誠生明;從容生明,你不能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的,這樣你在判斷事或者跟人溝通效果都不好。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當主管不能每天太忙。我好像跟大家分享過,剛好有一位幹部,很重要的幹部,每天很忙。師長就給他講了個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三軍總司令艾森豪將軍,每天幹什麼?打高爾夫球。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去打高爾夫球,就是他隨時都是放鬆的,他每天忙了很多事情,他那個決策影響幾萬人的生命、幾十萬人的生命,那不是開玩笑的。從容生明還是很重要。公生明就不會被自己的私心閉塞住,不蔽於私;誠生明,不雜以偽,我們就不會有應付、虛偽;你從容了,不淆於惑,因為人很慌、心不夠定的時候看事情會糊塗的。

  我們看這句,子貢問孔子,假使有一個人,一鄉之人都喜歡他,則此人何如。學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子貢挺會問問題的,問問題水平都挺高的,我們學到沒有?我們是不是從來不提問題?悶葫蘆,從來不提問題。從來不提問題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是顏回的根性,不違如愚,老師講的照單全收;一種就是悶葫蘆,不問。博學,審問,《弟子規》又說「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我有時候講完課會想跟現場的人坐一下,他們給我一點feedback(反饋),因為我講了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我也不知道他們吸收的情況。依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進攝影棚聽師長講經兩個小時,只要有沒聽懂的,下了課老人家先散步,講完課耗氣,先散步,休息差不多了,可以請教的時候一定要請教,不能打包回家,一打包就忘了,可能就沒機會了。今日事今日畢,學習也是這樣,今日學今日消化完,不要寄望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假如聽下來沒有問題,代表全部吸收了,那很厲害。子貢問問題的水平也是我們的學處。

  孔子說,未必即可相信他是好人。子貢又問,一鄉都厭惡他,則此人何如。孔子說,未必即可相信他是壞人。孔子不待子貢再問,就加以解釋,與其泛隨鄉人好之惡之,不如親自觀察,自己去判斷、去明辨。鄉人之中的善人喜好他,惡人厭惡他,然後相信他是好人,比較可靠。

  其實這段很有味道,為什麼這麼說?這個時代你真正為公家的事、為大眾的事,你能辦好而不得罪人,I can 't believe it,我不大相信,因為你會牽動既得利益的名、利這些問題。所以想當爛好人,要把事辦好,在這個時代很困難。但是大家要相信,你就事論事秉公處理,但你對任何人還是真誠恭敬就好了,他一下子覺得自己名利有所損,他一下看你都瞪著你,沒關係,幫你消業障,都是好事情。師長說,他說他恨你也是假的,過兩天他就好了。為什麼?因為他瞪著你你不受他影響,然後什麼好吃好喝的還是端到他面前,他過幾天就好了。心都會變的,我們不要太care(在意),不要太罣礙。日久見人心,也不用怕人家對我們有什麼看法。

  再有一句是「子張問崇德辨惑」,這裡有辨惑,明辨,什麼是惑?四百九十四頁。我們來看辨惑的部分,再說辨惑,惑起於人心之迷,難以解釋,孔子便以事例說明。一般這比較抽象的,我們要善巧懂得罕譬而喻,有一個比喻比較具象,他馬上就可以體會。例如喜愛一個人時,即欲其生,後來對他厭惡時,即欲其死。對於一個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種但憑愛惡而無一定的主意便是惑。這個時候就要提起萬德洪名,就不會惑;一不提起來,就隨著愛惡、愛憎的心念頭相續不斷。謝謝他的配合,配合得太準確了。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

  這段也提醒我們,我們學聖賢學什麼?學用真心。什麼是真心?真則不變,會變的就不是真心。我們對一個人會起變化,一定我們其中就有自己很重的愛憎煩惱在裡面,這樣就沒有辦法用真心,這是我們迷惑的地方,我們要分辨出來。

  再來迷惑,面對境界不清楚是惑,也都要會分辨,明辨。「侍於君子有三愆」,你事奉一個領導者有三種情況是過失:「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不到講話的時機就講,急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該你講了你不講,也不對;「未見顏色而言」,你沒有看他臉部的表情、接受度怎麼樣,你就一次都把它講個痛快,那就是眼睛有問題,「謂之瞽」。你可能講完話說,好,你明天不用來了。都要明辨,自己講話可以講三分,你講六分就過了;可以講六分,你講三分就不足,這是面對境界要清楚。

  我們看五百一十頁,這裡又講到「崇德、脩慝、辨惑」。因為我們這裡是強調明辨,我們看最後,「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惑的種類太多,忿是其中之一。惑的種類很多,愛憎是,忿也是。一時忿起,不能自制,忘了自身的安危,忘其自身,及其父母,這就是惑。辨惑,在忿初起時,考慮後患,而不衝動,免為自身及父母召來災禍,所以皇疏引「季氏篇」君子有九思,這裡有「忿思難」,解釋此義。

  人假如控制不住脾氣,那是迷惑,會做出自己後悔甚至沒有辦法挽回的事。忿會這樣,其實貪瞋痴慢起作用的時候都會,你不理智,感情用事,甚至於控制不住欲望,「德有傷,貽親羞」,有可能整個團體的名譽都會因為我們毀掉了。人時時要考慮父母、考慮團體,甚至考慮自己的國家,出門在外代表的是中國人,你一個行為不妥,人家罵的就是整個國家民族,我們也不願意如此。這一句「德有傷,貽親羞」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在境界裡不能迷惑,不能有辱自己的家、自己的民族,更不能有辱聖教。我們這樣提醒自己,警覺性就高。

  今天課程的部分跟大家就先交流到這。有沒有哪一位同仁,你上個禮拜針對我們學習內容自己去落實挺有體會的,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李老師妳有看到名字嗎?

  李老師:某學長。

  某老師:好的。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妳好。

  某老師:蔡老師好,成德法師好,終於跟老師搭上話了。

  成德法師:妳好。

  某老師:上個星期特別的就落實一句叫「犯而不校」。

  成德法師:很好。

  某老師:因為學生在蘇州幫女兒帶孩子,身邊有兩個小朋友,兩個小外孫女,一個五週歲多、一個三週歲多,在身邊每天送她們去幼兒園就感覺特別多的煩惱,拖拖拉拉。每次弄得很多煩惱,每天要去的時候就在思考要怎麼樣,一直也在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就是自己定不住,就會被她們的習氣勾引起來自己內心不好的習氣。

  上個星期我就開始對治這個,犯而不校。老師說孩子也是我們的貴人,要有五十三參的這種處在學位,要把這三歲、五歲的孩子當成我們的老師,讓她來照自己內心的這分不足。就在落實這個,每天都用這分心境去對孩子,慢慢調伏自己,感覺自己這一個星期來滿有收穫的,慢慢調伏自己的習氣。老師一直講課也是說教育孩子都是提升自己的心性,調伏自己的習氣。而去一直管她就會很煩惱,因為一天到晚都是跟孩子在一起,你去管她的話,你面對她就會一直看到她很多的不足。然後從慢慢聽老師經教,就開始關注自己的心,不關注她們的習氣。而且尤其上個星期講到犯而不校,就去落實這一句,每一次她們如果感覺到要觸怒自己的時候,就要想一下無我,不要去跟她計較,就想到老師說的話,我就時時把這一句放在心上,就感覺跟小朋友相處沒有那麼多煩惱出現了。我就一直在抓住這一句來,哪怕她是很小很小的孩子,也是用一顆比較柔軟的心去對待她。因為學生的心比較硬,不柔軟,一直感覺到貪瞋痴慢疑都特別的嚴重,而且不柔軟這塊特別要去加強,好好的修鍊。

  學生就分享這麼多,不耽誤老師跟學長們的學習。就是這一句我覺得特別的受用,就慢慢在落實。感恩老師。

  成德法師:謝謝某老師,她這個心境就像我們提綱裡面修學的觀念和心態第八點,只有自己是學生這個心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且很可貴就是學了之後盡力的去落實,只要有落實,心境就會往上提升,所以《論語》是管用的。

  某老師:很管用。

  成德法師:我相信她的外孫女會覺得外婆變了,外婆變了是因為禮拜一有參加《論語》學習,所以她兩個外孫女會對《論語》產生好感,或許還有可能對成德會有好感,所以這個因緣鋪墊得滿遠的。

  某老師:講到這個,蔡老師再對您分享一個。有一次我就叫我的外孫女,我說電視不能看那麼多,不能一直看電視,眼睛會壞掉,我們要保護眼睛。她馬上頂我一句,她說:「那您天天看蔡老師、聽蔡老師,是不是眼睛也不太好?」弄得我很無語,她才五週歲,就像大人一樣頂我,真是的。

  成德法師:可能她講話的語氣不知道跟誰學的。

  某老師:真不知道怎麼學,我大外孫女的反應能力,我是真的有點駕馭不住她。

  成德法師:這個時候妳首先不能受她影響,妳要先定住,說:「妳說得對,眼睛還是要保護好,不能看太多。」

  某老師:是,是。

  成德法師:而且不能看太多,但是看一定要看好的,看了之後會對自己有好的影響的。妳看妳現在講話,妳是看哪個電視節目,怎麼講話這麼凶?

  某老師:不是,她喜歡看少兒的那些,什麼汪汪隊,因為學生學了傳統文化,就感覺對這些有點排斥,就不喜歡她看這些太影響心性的東西,因為現在很多少兒節目是非常的鬧、不安靜的,跟聖賢教育是很衝突的。

  成德法師:順勢而為,我們一下子反應太激烈,孩子不理解,或者是她的父母不理解,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某老師:對。

  成德法師:所以我們面對境界君子九思,下禮拜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用君子九思用了心得怎麼樣。視思明,聽思聰,這個孩子講這樣的話,妳清不清楚受什麼影響?或者視思明,現在我要影響這個孩子,希望她看的電視節目慢慢能夠調整過來,那我應該從哪裡下手?她的父母的觀念怎麼樣慢慢來影響?妳都要循序漸進去處理事情,不能急,更不能用情緒去做,溝通的時候也要言思忠、事思敬、色思溫、貌思恭。謝謝您的分享。

  某老師:感恩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