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17/9/20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6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接著上一次的課程,提到經文八正道的部分,我們念一下經文: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恢復本有的智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我們要照著佛陀的教誡,照著八正道來修學。上次我們講到正見、正思惟,這個對於修學非常重要。我們有了正知正見,就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準繩,隨順經典,隨順佛菩薩的教誨,不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再隨順自己的想法看法。因為我們在六道輪轉就是看錯了,執著這個身是我,看錯了;想錯了,很多的想法都跟貪瞋痴相應,這些想法就輪迴心造輪迴業了;還有想法錯了,說法做法也都會偏頗,都會造業了。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這叫修行,八正道其實就是下這樣的功夫。所以我們一定要依經典,依法不依人。我們看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不是先問經典教什麼,先去問跟自己感情比較好的人,或者到處請教人,給我們的建議說法都不一樣,到底誰的說法正確?所以我們給人建議,我們自己思惟,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不然想錯了,偏頗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愈偏愈大了。所以師長老人家提醒我們,修行不能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可見得把修學的正知正見建立好,非常的重要。

  尤其是做人的基礎,為什麼師長讓我們扎三根?就是依據《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的標準,來處事待人接物,不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的知見穩固了,我們的德行才有基礎。這個在淨業三福就告訴我們這個重要的次第,三根就是把第一福扎穩,接著才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福,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福。《論語》開篇給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所以要先把根本扎好,根基扎好。

  而師長老人家常說,他佛法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幫他扎穩的,所以章嘉大師的教導,對我們建立正知正見是非常寶貴的教誨。我們在聽到師長老人家說,章嘉大師教他什麼,這個耳朵都要豎起來。章嘉大師強調,從開始學佛到如來地,這個三皈依不可須臾離也。就像你坐火車那張車票,從上車到到達目的地,那車票沒有離開身體。因為我們時時在覺正淨才在道中,一離覺正淨就是迷邪染,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跟我們修學背道而馳。

  包含章嘉大師說「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知見重要。假如我們沒有深刻體會要重實質,而只是重在表象、重在形式,那本身又增加了一個執著。比方說精進,覺得在數量上他讀得比人家多,他覺得這樣是精進,那他可能就帶著好勝心,愈學愈好勝,愈學愈注重表象,那對他道業沒有幫助。所以實質是什麼?放下多少,改掉多少習氣。所以這些知見很重要。所以我們還沒證阿羅漢以前,依師長老人家的教誨,依經典為標準來修行。而且很重要還要謙虛,還要受教,師長老人家講的每一句,是講給我聽的,不是講給別人聽的,這個心態重要。我們有一個嚴重的習氣,孟子也講,好為人師,往往聽了道理,就拿著這個道理在看別人,要求別人。哪怕是在聽經的過程,都覺得誰沒做到,在講誰,就沒有一句入自己心。這個習氣挺重的,應該修道人鐵定要克服這一點。所以師長老人家,禮旭記得,自己初學佛,老人家很慈悲提醒,每一句自己是當機者,是講給自己聽的,不是講給別人聽的。這樣就直下去承擔、直下去領納,就會受益。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自己執著點出來了,自己不見得看得到。這個時候能接受別人勸,旁邊的家人、同參道友提醒,我們能接受,而且是歡喜接受,那不歡喜,下次人家不願意講了。《弟子規》說的,「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所以有好的同參道友也是感應來的,自己不能接受別人勸諫,感應不到好的同參道友,感應到的都是說好話的,諂媚巴結的,這個道業就不可能成就了。蕅益大師《淨社銘》,其中有提到善友為依,這個對我們現在修學非常關鍵。

  而八正道,我們從建立正確的正知正見,進一步修正我們的行為。行為有言語,有動作的造作,《無量壽經》提到身口意三業,首先是講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可見得口業對人的影響非常大。淨土宗講「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能再跟人家結惡緣,再結惡緣人家討債了。而最容易結惡緣就是口業,所以我們十善業當中,口業就佔了四項。八正道第三,正語,就是要口業清淨。言語不止不能造業,要充滿真善美慧,言語要口吐蓮花,要給人信心、給人鼓勵、給人溫暖,這樣言語都是積功累德。因為我們冷靜想一想,人一天講多少話?少說也有幾百句,多的話上千句都有。是好話還是不好的話,那這一天就有很大的差別,是積功累德,還是造作許多的口業?所以我們修行之人要堪驗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每一天不能稀里糊塗的。所以師長老人家常說,人不用去算命,很冷靜觀察自己每一天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應該就可以知道自己這一生,甚至是未來的命運,不一定要找人算,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修行要堪驗自己,修行要不自欺,修行要咬緊牙關去突破才行。不然本來很好的命,最後也會因為口業,把福報整個都報掉了,甚至於還禍延子孫都有可能。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郁從周,他本來命中應該是二十六歲考上進士,三十歲做巡撫,四十五歲做大司空,五十四歲做少保,六十九歲壽終正寢,非常有福報的命。這種命甚至於都是祖上幾代積德,才有這樣的福報。結果他後來沒考上功名,十七歲中秀才,但是因為恃才傲物,太傲慢了,那個言語都是挖苦別人,都是要把別人壓下去,甚至是見不得人好。結果考上秀才之後,就沒有進一步的發展,然後口業已經造了二千四百七十條。因為剛好他有一個朋友有因緣到了陰間,他說他學問這麼高,怎麼不是他中榜?後來這陰間的官吏幫他查了一下說,他已經口業造得太厲害,陰間有記載,已經二千四百七十條。他假如造滿三千條,他福報就花完了。

  老祖宗留了一句話給我們,「祿盡人亡」,祿是福祿,人把福報花得太凶了,人造太多業,把福給折掉了,最後沒福,上天就收走了。所以我們要很有警覺性,尤其在福報當中不能墮落,在福報當中要知福,要知緣、要惜緣、要造緣,要知恩、要感恩、要報恩。福報是順境,不容易修,要時時,就像我們吃飯前念的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一餐飯,一天生活上的照顧,有這麼多的義工,這麼多的長者,甚至於是各行各業成就的。所以在福報當中不斷增長感恩的心,感恩的心就是菩提心,人時時把這些恩德都放心上,就有不斷精進的動力。古人還教我們,受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所以我們要有警覺性,不然一般的人在享福當中,把別人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這個就墮落了,這個折福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郁從周有大福報,不懂得惜福,不懂得戒口過,你看,本來是能夠到太子的老師的命,最後根本連舉人都沒考上。而且這個陰間的官員還說,他造太多業了,所以他的子孫都要得做乞丐了,積不善之家,那就必有餘殃。

  我們從這個真實的例子也提醒自己,因為這一生要成就,要往生西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要往生西方要積功累德,所以言語可以積功累德,都是往生的資糧。佛門講「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出妙香」,我們效法孔子溫良恭儉讓,這樣處世態度都是供養,都是積功累德。所以這些句子我們很熟悉,要當下去落實。哪怕慧根再好,沒有好好下功夫落實,這一生還是空過。

  《了凡四訓》有一段話,講得特別懇切,那是殷勤對後世的人的護念。了凡先生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這代表很多人是資質不錯的,「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一生還是空過,為什麼?「因循二字耽擱一生」。耽擱了什麼?耽擱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耽擱了這麼樣稀有難逢的緣分,最後還造無量無邊罪業,還要墮到三惡道,那可是太冤枉了。所以不能因循。師長老人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開示到,體會得就要落實,聽了一句教誨有體悟了,講得有道理,要照做。知道溫良恭儉讓才是正確的,那應該從此刻開始就提醒自己要溫和,不可以強硬、不可以控制;善良,不要自私,念念為人想;恭敬,不可以馬虎、不可以傲慢,要恭敬;儉,要節儉,不可以奢侈;讓,要懂得禮讓、忍讓、謙讓,從此刻開始,這樣就不因循了。而且實在講,絕對不能想著明天再做,以後再做,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而且無常迅速,我們不能想著,我一定可以八十歲、九十歲,因為過去生我們造了什麼業因不知道。「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印光祖師用一個字來形容無常,叫「吞」,無常一來,瞬間就被吞掉了,措手不及。我們冷靜看,禮旭也有遇過比我年輕的人,突然身體出狀況,幾個月就走了,根本心理都沒準備,還想著結婚生子,還有很多打算,結果這個無常一來,招架不了。所以當下懂得,當下就要做,師長老人家講的,體會得就要落實,發現自己的過失,立刻就要痛改。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我們得幹真的,不能幹假的。

  依八正道修行,依《十善業道經》修行,這個正語,不妄語,不講欺騙別人的話;不兩舌,不挑拔是非。因為這兩舌,很容易造成兩人之間的衝突,甚至造成人家家庭團體的失和,更嚴重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衝突,甚至是世界的動亂,都可能跟兩舌有關係。尤其我們又處在修學正法的團體,假如兩舌破壞正法道場,這個罪業是很重的。假如這個道場是很認真依經典來修行,我們一破壞,很多人的法緣就障礙住了,這個都是地獄業報,不能犯這樣的過失。尤其不能讓人家對真正有學有修的善知識去喪失信心,那去造兩舌業,這個都逞一時口舌之快,到地獄去都是千千萬萬劫都說不定。所以不能兩舌,兩舌感得是拔舌地獄。還有惡口,惡口就是說話罵人,跟人家結怨。甚至是調侃人家,冷嘲熱諷,含沙射影,這些都是惡口,都有傷我們的厚道。所以修行人首先不跟人計較,有時候對方很惡劣,我們實在有點忍不住了,好像一些言語就想給他頂回去,那我們就被境界轉了。他刻薄,我們可不能又回刻薄的話,那我們就跟他一般見識了。所以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我自己要理智要先做對,不能被他轉。要學厚道,他刻薄,我們念念為他想,不被這個境界轉。所以不犯這些口業。

  當然守這個口業也是有開遮持犯,有時候該開戒。比方說妄語,剛好有個獵人追獵物,這個獵物剛好從我們身邊經過,緊接著獵人來了,問我們獵物往哪裡走?我們給他指引反方向,這在相上是妄語,但是這是開戒。所以佛法是慈悲為本,這麼做了對誰都好,都慈悲,這正確。所以妄語開戒也是方便為門。但是可不能亂用,明明自己就是要欺騙別人,還說自己在開戒,那這個更嚴重,以合法掩護自己非法的存心跟行為,這個犯的過失就更重了。我們不能知法犯法,不能欺騙自己的心。所以這個當事人,他遇到這個情境他開戒,兔子得救了,獵物得救了,獵人也不造殺業,這大家都得利益的。

  師長老人家針對言語還給我們教導,德行言語學,有幾句很寶貴的教導。孔老夫子教學四科,「德行」,再來就是「言語」,接著才是「政事」,辦事的能力,為政的能力,最後是「文學」,可見得言語的修養要下大功夫才行。

  老人家講道,「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我們現在學一句就轉變我們的心境,把這個抱怨的慣性轉成寬容。我們冷靜想一想,錯誤的言行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幹嘛繼續幹?幹嘛讓習氣做主?抱怨帶來嫉恨,沒好處。「寬容乃是智慧」,你能寬容,量大福大,自受用,你能寬容,對方或者知道的人,都學到處事應該厚道,應該包容,自受用、他受用,寬容乃是智慧。而且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抱怨於事無補,應該更積極的來護念對方,而不是抱怨。更積極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好的記取這一次經驗,讓大家從中增長,歷練智慧就對了。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尊重的言語出來,人與人很容易交心,很快的就互相了解,結善緣。「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我們有時候脾氣衝,哪件事放心上了,哪件事看不順眼,見人啪就出去了,這個都會形成對方的內心的傷害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要謹慎,言語傷人有時候比劍戟還要厲害。用劍傷人,那個傷口一段時間就好了。言語傷人,有時候人家十年二十年心還在流血,這樣的口業損福太大太大了。尤其我們學佛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因為接觸了佛經,這些真相我們了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應該怎麼對待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個重要。所以不能說傷害的話,要說關懷的話,要說成就別人的話。尤其現在社會比較冷漠,應該多說關懷的話。

  「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你很強勢,人家只好好好好,是是是,言語服從了,心裡不服。《弟子規》告訴我們,「勢服人,心不然」,「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都應該是要有涵養。「商量才是領導」,懂得商量,就是尊重下屬、尊重他人。你懂得商量,大家受尊重,就變集思廣益了,每個人都很願意講出他的想法,很願意參與。把大家的智慧潛力統統都調動起來,所以才是好的領導人。你只是命令,最後那種氛圍就很壓抑,大家都不願意說話了。這種氛圍久了,人家受不了,所以這個團體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流動率會特別高。有時候團體流動率多了,領導人還不反省,甚至於還說離開的人都沒福報,那個就錯得離譜了。師長老人家說他佩服老祖宗的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老人家點出這一句,也是在護念我們每一個人的道業,護念我們在境界當中,一定要把這句話提起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不會自己錯了還指責他人,那就回不了頭了。真的能夠反求諸己,懂得反省了,就增長經驗智慧了。懂得反省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改了,離開的人又會再回來。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

  「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冷靜想想,我們批評別人的地方,觀照自己,也有,假如我們還有,我們怎麼可以去批評他人?我們自己也還沒有做到。「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自己沒做到,都在批評別人,人家心裡不服,所以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人都需要鼓勵。老人家常常提醒,多多鼓勵,多多給人信心,多給人溫暖,多給人家愛,多鼓勵,多肯定,多護念,多協助他人。這是師長在言語方面給我們的五句寶貴的叮嚀,我們如貧得寶,從今天開始落實。

  接著,八正道的正語講完是正業。正業在此處,業本來可以包含身口意,但此處,我們前面講的正思惟,意業,正語,口業,此處的正業主要是講身體的造作部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乃至一切的行為,完全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的清淨身業。這個清淨身業,那就是做了,但不要求世間果報。所以真正修行人都不求世間福報,一有求,所修一切都是福報,都是輪迴心,感得世間的輪迴的福報而已。生死大事,福是不能救的。所以修行人不享福,生活夠用就好。修行人不求未來福報,只求這一生不要再輪迴,當生了生脫死,「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有這種志氣。

  而我們要修正業,從存心上來講,念念為他人著想。沒有這個心,那就只想自己,就忽略別人,甚至就損害到別人,這個就惱害眾生,不殺生就沒有做到了。不偷盜,不與取,這個是義,所以做任何事情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不合乎情理,那就不義了。包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能取,不義的行為不能做。不邪淫,在儒家講禮,一切都要符合倫常道德,不能失禮,都要敦倫盡分。不敦倫盡分,自己造業,還給社會負面的影響,這個都是惡業,就不是正業。

  所以修正業從心上,要給這個地球上一切的人類做好榜樣,要為整個地球人著想。所以師父人家問他你是哪裡人,他老人家很幽默,說他是地球人,我們是老鄉。這個幽默也是提醒我們,目前地球變一個村,都要念念為整個地球著想。所以老人家這麼大年紀,為整個地球的和平在奔走,就是念念為了地球的蒼生。《無量壽經》裡面還說,「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等於是我們受持《無量壽經》,要當釋迦牟尼佛,當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就是要整個行為是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做榜樣。這是一切行為的存心,這個可貴,都是正業。在團體裡,要念念為團體為他人著想,這是存心。

  再來行為,老祖宗留了很好的教誨,像老子說的,「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你想著我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發的願很好,要從哪裡下手?每一件生活上的細節,有沒有真正為人想,不然那眾生無邊誓願度就變空話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假如在事相當中,不從這些教誨來做,往往又會學成,人前一個樣,人後又一個樣。有人的時候,好像表現得特別好,可是沒人,或者私底下,對人態度不一樣了,房間都很亂,那我們這個就修偏掉了。就跟《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還沒被灶神爺點化以前那個情況,我們在修學過程,有可能落到這樣的一個修學的誤區。意惡太重,專務虛名,都是做表象而已,那是決定離道愈來愈遠,不能成就的。所以《大學》說,「毋自欺也」,是關鍵。夏蓮居老居士說的,每一天要「察過去習」,察自己的過失,去掉習氣,「毋自欺」,不能跟自己的道業開玩笑。都要從細節去落實,我們剛剛講到,要為整個地球著想的話,我們對於資源要節儉,我們用水、我們用電,都要養成節約的習慣。一個人用水用電,心都是考慮到整個地球的資源、地球的人類,那他每天的生活都是積功累德。

  所以菩薩道不能離開生活的,六祖大師教導我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都要在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修行。我們現在有機會大家共住在一起,對於自己的修學非常有幫助。一共住了,你在很多生活的細節,你要包容他人。每個人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你一有不歡喜,一有脾氣,一有對立,那心量太小了。對方就是善知識,提醒我們要擴寬心量,真正看一切人都是菩薩,都是善知識,都在提醒我們,還有哪些習氣自己沒有發現,都是來成就我們道業的。我們用這種心境跟人相處,很有受用,每天知非改過。《了凡四訓》說,「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真的把一切人都當善知識,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我們一共住了,更容易看到自己自私自利到什麼程度,做什麼事自我中心還是嚴重,因為我們成長過程也沒吃什麼苦。吃苦的人,人家一對他好,他就很感謝。吃苦的人容易設身處地,吃苦的人他容易替人想,因為他常常在幹,常常在處理事情。吃苦的人他經歷過很多事,常常能感同身受別人的不容易。所以佛陀才說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像大家共住在一起,會使用一些電器,比方說洗衣機,自己去洗了,結果忘了拿,一直放,放了半天,放了一天。其他人沒有辦法洗,不知道是誰的衣服的話,那你不是耽誤人家的時間嗎?所以我們為什麼想不起來?因為都想自己而已,給自己方便,不是給人方便。都要在這些生活的細節當中,去掉自私自利,處處替人想,給人方便,處處為團體著想,這是懂得用心,懂得用功的人。可是又怕剛好事多忘了,你自己設個時間,設個鬧鐘,總要用方法來改善,來提升自己的做人做事。所以孔子說,「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就是該怎麼辦。一個人遇到事情,不自己想方法去完善、去突破,都是得過且過,這聖人也幫不上忙。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這個是正業。

  第五,「正精進」,菩薩修行唯一善根,精進,因為精進就不會懈怠。我們之前提到勤首菩薩在《華嚴經》的教誨,「修行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求道就像鑽木取火,火還沒出來,休息好多次了,一休息,前面就白幹了,所以懈怠就很難成就道業。尤其我們還要面對什麼?死魔。假如這一生不好好於強健時努力修善,功夫還沒得力,壽命又到了,又要去輪迴了。所以《無量壽經》一直提醒我們,精進的重要,「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就耽擱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成就的因緣。

  我們再複習一下,夏蓮居老居士講的,「以調伏習氣為精進」。精進也不是表象上,每天念佛多少聲,讀經多少部,這是手段。有時間當然要愈多愈好,透過念佛、讀經,調伏妄念、調伏邪念,放下習氣。所以精進也要重實質不重形式。而且我們圓融的理解佛法,才能更好的精進。比方我們對經教解得不圓,甚至解偏了,讀經才叫精進,認真工作不叫精進,念佛才是精進,敦倫盡分不是精進,那就解偏掉,不圓,這個知見就有問題了。所以推薦大家,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多聽幾遍,老人家解得非常的圓融。老人家提到,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就用佛心、用真心去做一切事,這也是精進。他在一切時一切處,不用妄心,不用自私自利的心,用真心,這也是精進。

  而我們愈修學愈感覺,這妄念止都止不住,最好的方法用這個萬德洪名,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下這個功夫是精進。就像《淨修捷要》第十四拜,「一心觀禮,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這個不離就是這個佛號不要斷,「直趨覺路」,這念佛是最快成就的方法。也有同學談到實在止不住妄念,控制不住。愈難愈要咬緊牙關去突破,依照印光祖師的十念法,十次為一個循環,十聲,接著再從頭數。像師父上人他念佛,有念五聲五聲,這樣剛好十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剛好十聲。念熟了,隨時保持十念法不要中斷,妄念就少了。剛好有事佛號放下,真誠的專注的去把事做好。因為做任何事,心用對了,都是行菩薩道。事情做完,放下事情,佛號再提起來。就像印光祖師法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得這麼做,不然我們想進步都難。得老實,聽話,真幹,慢慢慢慢敗仗就少了,功夫就會有提升了。

  第六是正念,念正助道,心不動失故。我們修學假如是念佛法門,正修是念佛,助修,像我們修十善業道,我們的念都在十善業道,不偏離十善業,這是助修。正助雙修,不忘正念。三時繫念有一句話講,「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說這個佛號不能失掉,失掉了,佛門叫失念,趕緊要再提起來,不能讓妄念做主。所以我們平常做事,跟人談話,要練專注,心不能恍惚、不能散亂,這時候這也是對人不尊重。所以專注也要學習,很誠懇、恭敬、專注,跟人談話、跟人一起做事。話講完了,事做完了,不用用腦了,這個事不要掛在心上,把佛號提起來。

  師長在《十善業道經》有講到,助是幫助正,沒有這個助修,沒有這個助道,怕這個正修也會變成偏邪。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要認真對待,因為會有一個現象,比方說特別強調哪一句,就把這一句無限放大。佛法是圓融的,但無限放大之後,反而是產生執著點,而忽略了圓解、圓修。像只重視十八願,「十念必生」,那忽略了其他四十七願,甚至忽略了整部《無量壽經》其他的教導,忽略了五經一論的教導,忽略了《大藏經》的教導,就不圓融了,那執著了,甚至最後偏,最後變邪了。所以佛法最怕的分別執著,對經典也不能產生分別執著,所以要正助雙修。四十八願任何一願,圓圓滿滿含攝四十七願,這就對了。

  我們今天十念必生,跟淨業三福是相融的,跟《無量壽經》二十四品,三輩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些都是圓融的。不能就執著在十念必生,反正我臨終念佛就可以往生了,不把這些經教圓融,解偏了,掉以輕心了,道業就毀掉了。況且臨終能念佛那是有條件的,自己有沒有福報還很清醒?自己有沒有還很堅定的念佛?旁邊還有沒有很多好緣護著你?會不會有障礙?這些因素都有才行。而臨終要沒有障礙,要清醒,跟我們現在要懺悔業障,跟普賢行都有關,你不能解偏了,不圓,都要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們專注十念必生,不好好的落實十善業道,每天還造業,怎麼可能臨終的時候清醒?臨終都不知道多少惡緣要現前。所以《無量壽經》第二十五品,也是教導我們十善業,「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所以《十善業道經》也在《無量壽經》裡面,修淨土法門的絕對不能忽略十善業道。

  第七,正定。在這部經裡,我們心安住於十善業道上,安住於佛號上,絕不動搖,不改變,佛門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謂「念不一,不生淨土,愛不重,不生娑婆」,我們平常人心都在五欲六塵,所以才一直在輪迴。所以念要一,要定在正念上,我們才能因戒得定,因定發慧。而這個定是不被境界所轉,不被境界所干擾。那要不被干擾,心要有主宰,你遇到任何境界了,心依十善業,不隨順習氣,定在十善業上。心遇到任何境界,哪怕人家惡口,人家侮辱你,你心只在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受干擾,不被境轉。所以這八正道,統統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練。

  最後正命,我們看到這個命字,要想到生命。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師長老人家常說他為什麼學佛?提升自己的境界,他抓到生命的意義了。他境界怎麼提升?依報隨著正報轉,就不斷的提升自己心的境界,心地的功夫。李炳南老師說的,修行是改心,心轉了,境界就轉,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這個就是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徹底的,他就是這一生就要了脫生死,這一生就要作佛,他很堅定,做任何事都為了這樁事,他就不會浪費生命的時光。現在的人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每天在蹉跎光陰,消耗時間,非常可憐。所以我們修學的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這是真正對自己身命慧命負責的人。而我們每天要生活,生活,對別人我們行菩薩道,利益有緣人;對自己的生活,知足常樂,佛陀說,以苦為師,不去追求生活上的享樂。因為只要有貪求,就有求不到的痛苦,世間的人為什麼愈活愈笑不出來?因為他的貪欲在增長,貪不到了就憂傷,憂能使人老,愈活愈痛苦。我們的生活是知足常樂,是助人為樂。所以師長有談到,他跟著李炳老學習,也學李炳老吃一餐,學了八個月才跟老師講。結果李老聽了很高興,對師長說,永遠保持下去,生活簡單可以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佛陀講以苦為師有道理,人都無求了,他才有品德,他才有道氣,才像個修道人。所以這個欲望要愈少愈好,夠用就好。師長還講,人為什麼得吃很多?妄念太多。因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所以慢慢妄念少了,我們的欲望自然跟著少。

  再來,這個正命也指導我們,這一生謀生的行業是要抉擇的,決定不要做傷害眾生的行業,不要幹這個殺生的業,都要對眾生有益的事業。禮旭曾經遇過范仲淹先生的後代,好多位,他們的家訓裡面,對於選擇行業是非常講究的,很多都是為官,當老師,當公務員,都是服務大眾的行業,不會是跟眾生結惡緣的行業。所以我們在任何一個服務大眾的行業,都是行菩薩道,做好表法,這個是正命。而不管做哪一行,我們都要為人演說,在這個行業表演出怎麼行菩薩道,我們的命運絕對會轉變,甚至一轉就能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師長老人家他選擇了學釋迦牟尼佛,這個多元文化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這是他老人家的正命。而且也改變命運,老人家命中是四十五歲,結果四十六歲那一年遇到甘珠活佛,甘珠活佛告訴他,你這講經十二年功德很大,因為那時候講經的人太少了。所以甘珠活佛說師長以後會很長壽,福報會很大。要選對行業,認真為佛法、為眾生,命運轉變的幅度非常非常大。所以孟子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就盡心盡力服務眾生不疲不厭,都是行仁義忠信,老天爺照顧,命改了。師長老人家說的,佛菩薩安排自己的一生,自己不操心。確實是這樣,你看老人家一生多少因緣的轉變?很多人一看,怎麼變成這樣?怎麼被人家毀謗,被人家侮辱,被人家排擠?但是你事後一看,原來那個也是佛菩薩安排,緣分愈來愈殊勝,對正法對眾生的影響愈來愈大。「境緣無好醜」,不要落到好醜裡面去,都是佛菩薩安排。所以師長期許我們,要願力大過業力。一般的人,他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他業力做主。我們現在有願力,願力超過業力了,有佛菩薩照顧的人生,我們要有這樣的立志、這樣的信念。這是正命,這跟大家交流到八正道。

  我們看接下來經文: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經文講到止觀。經文的意思是,『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修行十善業道的菩薩,若能進而修習止的功夫莊嚴自己,就能斷除一切煩惱的纏縛。「止」是止息一切想念、思慮,使心專注一境,這個是止。止息一切的妄念,這樣就能斷除一切煩惱纏縛。經文裡面講到「結使」,結跟使都是煩惱的別名,指的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一般講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塵沙那麼多,妄想是無明煩惱。因為煩惱能繫縛身心,把身心都控制住了,我們絲毫做不了主,結果結成苦果,所以稱為「結」。而煩惱能使眾生沉淪於生死苦海,又稱為「使」,使眾生輪迴。而『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修行十善業道的菩薩,若進而修習觀的功夫莊嚴自己,則能如實了知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他等於面對境界他都清楚。所以「觀」,首先以智慧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而止觀是圓融一體的,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亦稱為定慧、寂照,定就是止,慧就是觀,寂就是止,照就是觀。我們常聽到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要定慧等持,止觀雙運,這個都是止觀的功夫。

  而止觀是整個佛法修行的總綱領,任何法門都是修止觀。以我們淨土法門來講,萬緣放下是止,一心提起佛號是觀。我們念佛法門還稱為無上深妙禪,所以止觀是修禪定,念佛也是修禪定。我們今天修《十善業道經》也是止觀,止住十惡,提起十善。「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都是止觀。我們平常常說的作而無作,作是觀,無作是止,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是止,而念是觀。有人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結果布袋和尚一下把他的布袋放地上。結果看的人說,哦,是放下。接著又問,那放下以後怎麼辦?布袋和尚又把布袋拿起來,走了。所以放下是止,提起是觀,把這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止住,把它放下。為什麼還要提起?我們每天穿衣吃飯,還要用覺悟去行菩薩道,還要提起道義,提起責任。所以止觀也是儒家講的,格物是止,致知是觀。止能伏煩惱,斷煩惱要觀,《心經》上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照見就是觀很高的功夫。先修止,後觀,因為觀使能看清煩惱之真相,這樣才能轉煩惱為菩提。

  我們看接著經文: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修行十善業道的菩薩,若進而修習方便法莊嚴自己,則能迅速成就圓滿的世出世間法,得真實究竟永恆之喜樂。『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具體講,如在現前此時此處,對人、對事、對物,最適當的方法叫方便,我們常常講合情合理合法。『為、無為』,為是有為法、世間法,無為是出世間法。佛門又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又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所以這兩句提醒我們,慈悲是本,從慈悲出發,方便方法就會出來。就好像你一心為父母,一心為家人,一心為對方,很多善巧方便會出來了。就像聖賢人留下一句,「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他有遇到任何挫折挑戰,都不會退的真心,為人民的心,他就能悟出,最後就能做出很多好的做法、方法,他就能激發出萬變不窮的這些妙用,這妙用就是善巧方便就出來了。

  就像師長老人家他慈悲利益眾生,他就會觀機。這個時代在變化,怎樣才能讓眾生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以前的時代廟蓋很大,農閒的時候老百姓來聽經聞法。可是時代變了,大家現在在都市生活,很難說還跑到寺院裡面去聽經,他不得利益了。老人家就方便為門,洞察到這個時代的狀況,用網路、用衛星,把經教送到每一個人家裡的客廳,他看電視就可以聞法,這個是方便莊嚴,所以這麼多的大眾都受益了。而現在宗教衝突比較大,老人家洞察,以前交通不方便,訊息不發達,所以有伊斯蘭教,有基督教,不同的這些宗教。可是現在交通訊息這麼快速,老人家就跟每一個宗教講,真神是萬德萬能,他變現在每一個地方教化眾生,大家相不相信真神萬德萬能?沒有人反對。所以提出來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現在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給老人家一個辦公室,宣揚宗教團結,宗教回歸教育,宗教互相學習的理念,消弭多少的衝突跟戰爭,都要靠這個方法來救。這都是老人家的善巧方便。

  老人家還強調,善巧方便要懂得結人緣,跟人家結善緣。師長在二OO三年的時候到了泰國,剛好泰國要建僧伽醫院,老人家捐了兩百萬美金結善緣。結果泰國就很尊重師長老人家,在二OO六年,泰國主辦二千五百五十年,紀念釋迦牟尼佛誕辰,邀老人家做主辦。我們就把宗教團結的理念,把湯池和諧示範的這個經驗,在聯合國發表,就是因為結了這個善緣。所以老人家的廣結善緣,確實是我們的學處。而這個方便當中要觀機,一定要大眾能接受,不能強迫,要循序漸進,「教人以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我們也從師長的行誼看到,他世間法、出世間法的自受用,跟眾生的受用,都是相當殊勝,老人家也是把這句演給我們看了。

  我們接著來看經文: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

  佛又對龍王說,你應當知道這十善業,乃至能夠使如來果地上,十種特殊的能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這都是如來果地上的成就,一切佛法都能得以圓滿成就。所以你們應該精進修學,經文講到的應勤修學。怎麼勤奮?經上也教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就是應勤修學。

  我們看佛果地上的特殊的成就能力,「十力」,就是把佛所具有的威德能力,歸納為十種。第一,「是處非處智力」,指的於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能如實了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稱為知非處,是絕對不可能是這樣的。如是種種因緣果報,佛皆能知悉。第二種能力,「業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的業因果報的智慧力。「三、定智力」,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淺深次第的智力,任何禪定的境界佛都很清楚。「四,根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因為知道根性才能教導他對機的佛法,才能契他的機。「五、欲智力」,即能普遍知悉一切眾生的種種欲樂善惡,這是欲智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六、界智力」,即能普知世間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所生之種種界分不同。我們熟悉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它的引業都不一樣,佛都很清楚,這是界智力。「七、至處道智力」,即能知世出世間種種道門修學的結果,很多不同的修學方法會是什麼結果,佛都清清楚楚。所以當時候在印度才能讓那麼多外道,最後都依止到佛陀的教下來。第八,「宿命智力」,知道一切眾生生生世世的因緣果報。第九,「天眼智力」,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第十,「漏盡智力」,即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這是十力。

  「四無畏,第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是一切正智者,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悉知明瞭,故對教化大眾無所畏懼。第二,「漏盡無所畏」,佛將見思,塵沙,無明煩惱悉皆斷盡,而無所畏懼。第三,「說障道無所畏」,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中,對於障礙正道傳播的業因果報都很清楚,並對任何的非難障礙皆無所畏懼。第四,「說盡苦道無所畏」,為眾生宣說出離之道而無所怖畏。這是四無畏。

  還有十八不共,「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身口意都沒有過失,「四、無不定心」,如來在果地上,定的境界永遠處在清淨寂滅的大定。第五,「無異想」,就佛於一切眾生沒有差別對待,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沒有說對這個好,對那個比較不好,沒有這樣。六,「無不知已捨」,就是於世出世法悉皆捨離而不執著,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第七、「欲無減」,佛欲度眾生這個心沒有絲毫的減損。八、「精進無減」,佛之身心精進滿足,為度眾生,恆行種種方便,無有休息。九、「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圓滿,無有退轉。十、「慧無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過去現在未來的智慧無障礙,所以於慧無缺減。十一、「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一切煩惱之習悉盡無餘,即於解脫無缺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指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瞭,無有障礙,是名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這個三項,就是佛造作身口意三業,都是觀察得失,後隨智慧而行,所以沒有過失,皆能利益眾生。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這是十八不共,就是在如來的境界當中的果德,就有別於菩薩,與菩薩不共通,這十八個果德。

  我們看最後一段經文: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又對龍王講,而且是舉譬喻,以大地來譬喻十善業道。所有的城市村落,都是依靠大地的基礎才能建立起來。一切的藥草花卉、樹木叢林,都是依大地才能夠生長。而十善業道就像大地一樣,一切人間天上的眾生,皆依十善業道而得安立世間;一切聲聞、緣覺、辟支佛,及一切菩薩行,一切究竟圓滿的佛法,皆依十善業道為基礎,皆依這個十善大地,方能得到成就。所以佛門講的五乘佛法,人、天、聲聞、獨覺、菩薩,都是依十善業為基礎。所以這個時代為什麼修學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基礎忽略掉了。就好像地基沒有打好,天天蓋房子,很容易就垮下來了。甚至於是連這個地基都沒有,土地都沒有,那蓋不了房子。所以我們師長老人家說從根本修,心的根本是菩提心,行的根本就是十善業,要從十善業,從扎三根開始修。

  我們看最後一句: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所以佛說完這一部最重要的經典,娑竭羅龍王以及在座所有的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眾,都非常歡喜,都是真正相信接受,確實依照本經的教誨去修行。

  我們《十善業道經》也告一段落,我們也效法所有當時候與會的大眾,我們也是信受奉行,把十善業道落實到我們每一時每一處當中,不枉費佛陀給我們講這一部,這麼難得的經典。這堂課就先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